“不敢当,在下也就会教点书。”曾凡客气的一笑。

“曾师,你跟他客气什么?”六王可不乐意自己尊重的先生这么跟个俘虏说话。没得丢脸!

“他的天父最重要的核心思想,跟我们的佛家差不多,其实倡导的是从生平等。还有就是‘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用自身的毁灭,来唤醒无知的世人。所以他们的圣经里,会有,‘信我者,得永生’的言论。”曾凡笑了一下,想了一下,“我读过之后,有跟佛经做过对比。先告诉你,我目前也未皈依三宝,只是想知道你的天父想告诉世人什么。而我个人认为,你的天父有点狭隘。信他的,才能得永生,不信,将永坠业火。跟佛家,道家来说,其实都有所偏狭,你说呢?”

那位张着嘴看着曾凡,他没想到曾凡是看过《圣经》的,一时间竟然有些尴尬了。

“我儿子从小就在教堂玩,也带了本他们译好的回家,我看了下而已。在你面前也许有些班门弄斧,不过呢?你可能没读过史书,史上一般用似是而非的教义来谋反的,几乎没有成功的。因为,这更像是一种欺骗。你说对不对?”

“曾师!”六王无语了,这人当先生还真的是当出瘾了,对着个匪首,还在谆谆教导。就算他认识到了他的错误又能怎么着?还能不死吗?

“朝闻道,夕可死亦。”曾凡笑了,回头看着那位,“你没考上秀才,不是座师的问题,若我是你的阅卷师,也不会让你过。不过你写的那本书我看了,教义写错了,但是写得极有煽动性,所以你若是早有困惑,去京城见我,也许不至于走到今天。”

曾凡说完,还轻叹了一声,一脸的遗憾。

六王望天,看向一边站着的丁桐,这里跟曾凡最久的就是他,不对,还有曾全,再看曾全,两人也都在望天,一付,我就知道会这样。

而被俘的那位估计有点晕菜了,就只张着嘴看着曾凡,一点也没想起要反驳啥。

六王也懒得再说啥了,直接让人把他带下去了,原本也没想审什么,不过是抓到人了,然后见见罢了。

“曾师,您跟他废那些话做啥?”

“没啥,丁桐,你回头送本圣经和《地藏菩萨本愿经》给他。”曾凡端茶喝了一口,慢慢的说道。

“哥,你不是想忽悠他这些日子就自己看书吧?”曾全还是对曾凡有点了解的。

“能想到用教义来忽悠百姓的,你们觉得他能被圣经和佛经忽悠?更不会被我忽悠。我刚鄙视他了,告诉他,他读书不精,而且不但是读书不精,是读得非常差的。考不上秀才,根本就是应该的。他就没那个命;而谋反,也挑错了方法。像这种法子,其实古往今来层出不穷,成功的,几乎没有。我是把他的心踩到脚底,再给他本书,正好能安安静静的到京城。”

“难不成您想让他自己写个自省书?”

“那倒不用,就算他写了,也没人信是他写的,只会说我们迫害义士。王爷只用把他用妇孺换粮食写进奏折即可。”曾凡随意的一笑,他只要让他安安静静的,别再出妖就成了。想想,“他的四大天王怎么样?小以利诱,让他们出来现身说法,比这位管用。”

“这是小事,现在大事已了,曾师看看怎么给皇上写奏折吧。”六王迟疑了,看向了曾凡。

“我的请罪折已经递了,现在福建学政的差事却还没有卸下,也只能原地休整。王爷快写奏折,另就是您先回广州待命。留下官在此休整民心。”曾凡眉头微皱,轻轻的说道。

“大哥!”曾全惊叫了一声。

“我带着你嫂子在军营,原本也就是带罪之身,王爷让我将功赎罪,倒也是情有可源。”曾凡对着六王笑了一下。

六王问就是为这个,此时他也算是立下了大功。但问题也就来了,他一个王爷,立下这么大的功劳,想干什么?回去等听参吗?但这里刚刚打完仗,又不能不管,回头,真的让百姓立了长生牌位,他怎么办。可是不管,回头也得被人参。留下告罪的曾凡,而曾凡是极会做人的,以皇上之命在些安抚民心,把六王也就摘出去了。

“曾师,辛苦了。”六王都有些不好意思了,对于滔天的大功,他的命更重要。

第128章 商人思维

第二更

第二天一早,六王就带着他的兵跑了,当然还有那些俘虏。丁桐也坐上水师的船回广州报到,虽说,他也暗自埋怨曾凡不该为六王而惹火上身。

曾凡就笑,让他快走。

曾全没走,因为六王带他的兵走了,不能真的功高震主。而曾全是民团,六王是会做的,该给的赏赐已经给下来了,他也给曾全报了功。至于说皇上怎么回,就是皇上的事了。

而这里刚刚大乱,曾凡可不信大乱之后,无一兵一卒就能安抚民心。民心除了要安抚,更重要的,也是要威慑。

好在湘军还给曾凡兄弟面子,加之之前那位也真的伤透了大家的心,重心收拾心情回归家园。

曾凡在梦中是做过总督的,地方政务他也是娴熟的。而且两世的经验,他自然也知道如何规避风险,尽量让地方官出面,他只是在旁掠阵罢了。时时处处告诉百姓,这是皇上心系百姓,全都不提自己。

自己和李萍搬进城里,两人总算又过回了安稳的日子。李萍也不担心曾凡这个。做官的决窍她也不懂,看曾凡淡然的样子,她能做的,就是让他在哪都跟自己家一样,舒舒坦坦的。当然,曾凡不是一般的男子,没几天,拉着李萍出了门,一辆破旧的小驴车,让李萍看看百废待兴的老城。

这座城几乎被打废了。民房大都都被损坏。让湘军们去帮忙修房子,这个倒是不用人教。而钱由地方的财政负担。顺便也告诉大家,之前那位大发其财的事,只不过现那些财是无主的,得上交国库,但是皇上大恩,分了一部分出来,让他们重建家园。

此时大家也就知道感念皇恩,而此时曾凡带着家园重建了,但这季的粮食怎么办?城外是片焦土,两广受难百姓不计其数。就算六王留下了一部分的财物,但也是杯水车薪。只有让这里的百姓能生活下去,才不会引来另一次的造反。而这个,他觉得自己不如李萍。这是他带她出来的原由。

李萍呆呆的看着丈夫,自己在他眼睛里就是个奸商吗?不过看丈夫那眼神,觉得自己其实解释也没有用,估计自己在他心里已经定了性。扭头看着窗外,脑子转得飞快。此时也不是生气的时候,重点是让他们快点能自立,他们也就能快点走。

不过,她当看到很多湘军在帮忙盖房时,她默默的捂上了头。

“怎么啦?”曾凡正想出城,结果妻子此时就捂头,表示,城里的事,他都没做好。

“让湘军帮百姓盖房,你觉得有什么好处?”李萍回头看着丈夫。

“让百姓知道朝廷是关心他们的。”曾凡下意识的说道。

“除了这个呢?”

“…”曾凡张大了嘴,还真的一时说不清了。看着妻子,“你想说什么?”

“你该把所有的城里的男丁组织起来,当成民团,让他们干活,比如维修民房。每天给他们口粮,让他们能养妻活子。这样,六王留下的钱,就能更有效的使用。至于说湘军,他们都是农民出身,出城去看看各村的情况,分散到各村,也跟对城里一样,派人有效的组织,充分的把他们的人都调动起来。

比如南方天好,这天,赶着种一季菜,然后先向朝廷借粮,等着菜收了,让水师快船送到京里,那卖得好得很。换回钱,还了朝廷的银子,也能每家再分一点。

还有那些妇孺也要组织一下,打仗,应该很多老人失去了子女,而很多孩子失去了父母,你看看,要怎么安顿这些人。这是重点!原本我想的是让失去孩子的家庭,去收养战争的孤儿。只是推已由人,若是我,会收养别人的孩子吗?特别是那些半大不小的,已经懂事了,会认人了,心里只怕都生着恨,所以这些都得慎重。”

李萍一下子说了一堆,曾凡大笑了起来,他就知道,妻子一定能看出问题,所以做官的人,跟做生意的人角度就完全不同。他们看到的就是怎么更有效的利用这些人。怎么能更有效的利用资源。

一路打过来,湘军就算再多,其实也不够分给这些人的。自己果然有些本位主意,以为这里是最后一站,于是就没想过其它,但是李萍想的就是两广一线。那么把湘军洒出去,顺便把两广的壮男们组织起来,用湖南的团练之法,以商养兵,不失为一策。抱着妻子使劲的亲了一下,就让人赶车去衙门。

李萍真是无语,只能感叹,幸亏此时坐在个小破车里,不然,真是被人笑死了。

曾凡的脑子跟李萍的脑子可不同,李萍只是提一个头,而曾凡却和地方官们一块议了两天。事后,一系列的条陈已经出来了,但没像李萍说的,先把湘军洒出去,而是先在本地试行。

比如先组织民团,大家听说民团是每天能领米粮的,于是全都来了。这些民团的人分成几队,由曾全的湘军派上一两个人跟着,每天在衙门里领工。然后出去干活。干完活回来领米粮。其它的湘军被派出去帮助附近村子生产自救。

原本那些人还有点不乐意了,要知道,他们之前觉得朝廷帮他们是应该的,现在让他们自己干,当然就觉得吃了亏。报到衙门,这话曾凡都不用说,衙役们直接说道,“你们的房子,你们自己修了,皇上找人帮你们,不让你们欠人情,还给你们工钱,你们良心给狗吃了吗?”

大家一想,又觉得也是,这里都是街里街坊,帮谁家不是帮,现在是被组织起来,大家统一的维修。由衙门统一调配,只是让他们出点力气,其它都是朝廷的,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想通了,账也算过来了,大家一块动起手来,这回就不用人催了,干得又快又好,效率比湘军做好多了。毕竟湘军还是外人,他们没有那种亲族的观念,但这些本地的男子不同。

曾凡和地方官一块再上街,就觉得气氛都完全不同了。地方官都觉得曾凡是了不起的行政官员了。

第129章

第一更

“把现在的情况快报朝廷,争取向其它地方推广。还有地里的菜怎么样,我已经向水师调船了。南方的青菜,送到北方,还有些水果,这是能卖到大价钱的。”曾凡想起重要的事,折子已经送上去了,而第一批能送到北方的商品,已经由李萍挑出送上船,卖了钱能快点回来帮上忙。

“下官就担心菜会烂。”府台笑着说道,烂不烂的,其实他也不担心。不过是当着曾凡的面,显得自己挺关切百姓罢了。当然,他也挺喜欢曾凡的,曾凡在这儿不着官服,不现正身,从来只在背后出主意。现在府台终于知道,这位为何会十一年就做到了从一品了,太会做人了。连不是他派系的人,忍不住喜欢他,这就是一种境界了。

“所以要用水师的快船。”曾凡轻叹一声,不好意思说,两广水师那些人有个屁用,不能打仗,难不成还不能运货。

“也只能说,幸亏这儿有您在。不然,下官就算去跪求水师,人家也不见得会搭理我们。”府台苦笑了一下,水师是独立建制,地方官员根本无权指派。

“没事,福建快要有快船的公司了,到时南北水运,由他们负责。”曾凡冷笑了一下。

福建水师是听他的话的,但是两广水师,现在是因为六王坐阵广州,自己能很快的达成一致。回头,他们都走了,用脚指甲想都知道,会发生什么事。现在想来,还是李萍说得对,他们该有自己的运输公司,除了帮助水师拿到技术,更重要的是能刺激着民间资本慢慢的崛起。

“若是圣旨回来,曾师也就该回京了吧?”府台笑盈盈的问道。多个朋友多条路,怎么也不会轻易得罪这位皇上的宠臣的。

“我告老了。”曾凡笑了一下,看看新修的城墙轻轻的拍了一下,“这个修了,好像更多的防的是我们自己人。”

“原本世间事,都是只防君子,不防小人。不过曾师正值壮年,怎么会…”府台都觉得这位是在讽刺自己了,他才四十岁,而自己都五十多了,结果这位告老,那其它比他大的官员们怎么办。

“我家有老父,祖父,出来多年,心中常有愧疚。”曾凡笑了,看看城外渐渐的有了人气,土地渐青,曾凡轻轻的笑了一下,不管如何,梦中给了他警示,而他努力了,也得到了成效。忍不住轻叹了一声,“真美啊,山渐青,水依蓝,我们没有让战火漫延全国。”

“跳梁小丑,不足挂齿。”知府摇头。

“万不可如此,我们于十倍之军,配以洋炮,死守关隘,让他们越来越难,不然,谁又能保证他们不会漫延全国?年兄,可不敢轻敌。”曾凡正色的回头看着知府大人,一脸严肃。

“是!下官知罪。”知府没想到好脾气的曾凡会这么大反应,忙弓身谢罪。

“慢慢来吧,两广大部还算富庶,只要老百姓有口饭吃,谁有空去造反。以我老家的经验,只要一地办一个小小的作坊,就能让一村之闲散人员找到活干,就能让一个村子变得富裕。”曾凡叹息了一声,“我儿子说,外国的粮食多得吓死人,他们甚至有牛奶卖不掉,倒进河里的事。您想想,真的用大轮船把那些粮食,布匹,还有各种玩艺运到咱们这儿来,我们这么多人,怎么办啊!”

“为什么倒了,便宜点卖不成吗?”知府没听明白,倒了也不便宜的卖,那是什么意思?

“听说不成,夫人知道原由,不过说了,我也没听懂。他们是个商人的社会。虽说他们的商人也地位低下。”曾凡摇摇头,他梦里更不了解洋人,不能给他更多的提示,他只知道,每一天,对他来说,都是很重要的,不过提前解决两广,他无形之中就多了近十年的时间。有十年安定的生活状态,他相信,他能比梦中做更多的事。

“所以,我们还是得多知道些他们在想什么。”知府也叹息了一声。

曾凡点头,沟通、知道对方想什么,用智慧来化解矛盾与差异,也许是目前他们能做的最好的事。即使知道,现在他们只能是挨打的状态上,但落后,就得挨打,不挨打,怎么长记性。

不过这些,此时大多数人应该是不知道的,而他,用了两世的记忆才弄清。

没多久,圣旨终于来了,曾凡还是回福建做学政。曾凡一想也是,他福建的事还没有看出成效,只能看出,福建水师已经今非夕比了。不过,打中国人,他们还不错,但是哪怕现在正面对上小日本,福建水师也是比不过的。

曾凡只能再跟李萍道歉,怎么办,好像之前说好的,一起回乡奉老只能是个愿望了。

李萍倒是不觉得有什么,她压根就没想过曾凡可以回乡教书,四十岁,正是风华正貌时,让他回乡,才是脑子有病。

“我觉得我们这位皇上了不起,若是一般人,定是要你回京的,功高盖主,但他还是放你回福建,这真是莫大的信任了。”李萍该说的还是得说。

“唉!”曾凡笑了,侧头想了一下,“是,他这方面还不错。”

李萍笑了起来,轻轻的拉住了他的手。

“这样想就好,我们又不要什么功劳,我们只是做自己想做的事,钢厂,船厂都等着我们去做。等这两个做好了,我们就能做兵工厂了,等我们把兵工厂做好了,我就把海儿叫回来,他总说喜欢这些东西,却说这难,那难。我都给他做好了,我就不信,他还说难。”李萍边想边说道,似乎说着还带着气。

“也是,等我们做完了,他们应该也该回来了。”曾凡笑了,是啊,他们的孩子们还在外头,正在努力学习,他们也该为他们回来创造条件。

“你多赚点钱,我们将来给歌儿开个医院好不好?”曾凡想到孩子们,第一个想到的还是他的宝贝黄歌。

“不好!”李萍给了他一个白眼,自己算是狠心,但她这些年,孩子们也知道她了,她是严厉的母亲,但她公正。而曾凡是好父亲,但实在太偏心了。

第130章 溪儿

第二更

英国的小溪正在看父亲的信,厚厚的一大封,字写得是蝇头小楷,看得出父亲还是之前一般治学严谨。不过看了内容,小溪又笑了。父亲的信里只是‘随意’的说了一下,他们去广东平叛的事。说得极简单,当然也表达了,他并没有做什么,也不很危险。重点其实是为李萍表功,表明李萍在军帐之中,还想着为她绣手帕,好让她送人。

“岳父真是了不起。”安海坐到了小溪的身边,小心的拿了个毯子盖在她已经微微隆起的腹部。信他先看的,现在他们不会每个孩子写信,曾凡没有那么多时间,所以一封信,总是尽量多写几个字,寄给小溪,大家一起看。

而小溪是守规矩的,先给大哥看,等着大哥夫妇看完了,她和安海才会看。而父母去平叛一事,安何两家的信早就来了,连丁桐也给自己女婿和女儿写过信,万没有曾凡说得这般轻描淡写。

安海他们知道曾凡他们去平叛时,其实心里都挺不舒服的。先去福建做个假学政,为重整水师,出钱出力,还没名!

好吧,那也就算了。只当是这是为了实现他们的强国之梦,他们忍了。但平叛又是为什么?曾凡是道地的学者,让一个学者去平叛,对着那些叛军,就算是前头有六王,他们还是觉得这算什么?安海也不开心,从父母的信里也知道,父母与岳家之间产生了间隙,父亲觉得岳父张狂了,而母亲则觉得这是没事找事。

安海特别想写信给祖父,问问发生了什么事。但最终,他没有这么做。安海这些年在曾家,学得最多的就是‘分寸’二字。父母现在与祖父母住在一起,他写信给祖父母问父母发生了什么事,父母知道了会怎么想?

问岳父,他更加不会,他可不想让还没浮出水面的东西,被挑出来,让两家都尴尬。而看到了岳父的信,突然之间,他好像找回了当学生的感觉了。

他在曾凡的身边十年,在曾凡没做自己岳父之前,他对曾凡的,全是崇拜。他真的从来没有那么尊敬过一个人,他甚至觉得自己的先生就是一个圣人。而看到信,此时他差点忘记,自己的岳父是曾经那个让他全身心所崇拜的那个人。

“不觉得娘很了不起,这么危险,却一直守在父亲的身边。若是我,可能不会,我会带着我的孩子去安全的地方。”小溪想想轻叹了一声,不过捂着肚子,她现在做了妻子,马上快要做母亲了,心境好像变得不同了。

她这些日子其实一直在想母亲,她突然想到了,自己和母亲之间其实真的有很多问题。会想,等孩子出生了,她会怎么样。结果突然发现,她所期望的全是自己的母亲没给过自己的。

“你真是,我们都不在,岳母当然会守着岳父了。”他了解小溪儿现在情绪的不确定,轻轻的安慰了。

“其实娘的性子就是这样,若是我们还在国内,他们应该会带着大哥去的,她也会跟着,好像她的眼里,父亲才是最重要的。”小溪摇头。

“可能她不太会做母亲。”安海想想自己那位岳母,在她身边十年,她是能干的主妇,是位好夫人、好师母,可是性子还是偏清冷了些。其实溪儿和小猴子的性子,本质上也是像她的,性子偏清冷。真的对他们热情了,他们才会觉得受不了。

“我爹也这么说,所以生完我,她就不肯再生了。觉得刚好好,一儿一女。至于说,怎么养,她其实不知道的。我爹说,我们小时候,她都不敢抱我们。爹以为生了我,她会好一点。可是我出世了,她还是不敢抱,只会盯着摇篮看,然后被外婆拍开。”溪儿又叹息了一声,轻轻的抚着肚子,“所以我也不知道要不要告诉她,我有了孩子。”

“当然要说,不过信一来一回的挺烦的,三叔让我用海军电报,他们可以收到,我已经拍电报回去了。”安海知道自己要做父亲时,像疯了一样想分享给所有他认识的人。

“那有什么用,她会来吗?”小溪儿看着丈夫,这个之前她们其实谈过的,她是反对告诉父母自己有了孩子这件事。其实,是她心里多少有点思念父母了。

“当然不能来,只不过他们得知道。”安海又轻敲了小溪儿一下,觉得一向理性的小溪儿现在都有点不讲理了。

“你什么时候发的电报?”小溪忍不住问道。

“我们知道这个好消息之后!”他忍不住笑了起来,其实他们确定的时间并不久。

他们家里有个大夫,还是个不错的大夫。对于确定是不是怀上孩子,这对中医来说,就是基本功了。

但是小溪儿却没找那个会号脉的,不是不信他,而是她安静的等待了。到了差不多时间,然后请了给公主看病的大夫。让安海陪着自己,做了一系列他们的检查之后,才确定她有了孩子。

虽说安海那天是很开心的,不过,小歌儿很生气。小歌儿当着那位大夫的面,随便给号了脉,然后说了大致准确的时间,把那位贵族大夫惊着了。要知道,西医他们想要查得出来,是要至少两三个月的。而小歌儿就那么手指一伸,就得了结论。

这时安海才知道,小溪儿所安排的这一切,不过是把小歌儿引见给那位英国皇家御用大夫。那位是全科大夫,主要是给皇室中人做保健,提供专业的医学建议。但那位是皇家医学会的重要成员。

安海忙给那位介绍,并且告诉那位,小歌儿在中国也是皇室太医之一。现在,小歌儿和那位老大夫是莫逆了。反正中医那位也学不会,反而西医,小歌儿正在学,而那位在英国医学界却非常举足轻重,小歌儿现在就算和他们同住在丁桐为他们买的庄园里。但大多数时间,是看不到他的小身板的。

第131章 母女之间

第一更

“姐,喝牛奶。表哥说,要每天喝。”丁思穿着一身洋服进来,手上拿了个漂亮的小托盘,托盘上一个美丽的水晶杯,里面装满了一杯温热的牛奶。

此时小丁思,她已经有些洋化了。一身洋裙子,缀满了漂亮的蕾丝花边。看着就跟个洋娃娃一样。不过,现在小溪儿和小猴子多少有点点的担心了。

她才十三岁、十三岁的少女,其实在英国也不算小。小溪儿出门甚至能看到,十四、五岁的女孩,穿得花枝招展的,满街追着红衣服的士兵跑。这让小猴子他们目瞪口呆,让小猴子不禁让妻子和小溪儿关注一下,可不能让丁叔他们觉得小思儿在外头学坏了。

这让小溪儿觉得,幸亏没听黄歌的,送她去什么女子学校,把丁思关在自己的身边。到了这儿,真的跟那些贵族们交往了,才知道,就算有些贵族出身的小姐,是就读于那些女子学校的。但能去读这些学校的女孩,也就是只剩下贵族头衔了。

但是真正的贵族,而且是钱有闲的那种大贵族,也都是从小家庭教师成群的。现在反正小猴子他们也不差钱的主,慢慢的学吧。不然,被那些小贵族,或者干脆乡绅家的女儿们带歪了,他们才没地哭去。

“他又去哪了?”小溪想想,好像又一天没见人了。

“去平民医院了,他觉得这里的制度不错,正在学习。”丁思耸耸肩膀。

“思儿!”小溪儿轻轻的制止了,这个西化的动作,她不喜欢。因为她穿着洋服,然后做这种动作,显得有点轻佻。

“是!”丁思由回了刚刚的表情,对着她行了半膝礼。

“中西礼仪其实有共通的,真正的贵族礼仪都是差不多,做怪脸。”小溪儿轻叹了一声。

“姐姐,你快跟我娘一样了,大嫂都没说我!”小思儿小脸都挤出水一般。但不得不说,她还是更喜欢小溪儿。

“大嫂是嫂子,怎么管你?回头丁叔,丁婶也说着她。对了,你让人给他送牛奶了吗?”小溪给了小思儿一个白眼。

惠雅也怀孕了,时间跟小溪儿差不多,不过,惠雅的身体这时就显出没有小溪儿的硬朗,此时正在她自己的屋里休息。

“我亲自去送的,不过大嫂不喜欢喝这个,想吃燕窝,我回头让我爹送些来。”小溪儿又想耸肩了,不过看小溪儿这样,马上克制了,乖乖的站直了。

“这个真是,娘没有吃这些补品的习惯,弄得我们都没有。回头你给三叔打个电报,让他们东印公司带过来,会快一点。”小溪儿忙对丈夫说道。

“你想吃什么?我顺便让他们送来!”安海好像还真没听到说小溪儿想吃什么。

“我想吃腊肉!”丁思忙说道,“这里的火腿我简直就觉得是糟蹋了猪肉!”

“又没问你,我问你姐。再说了,岳母和丁婶都是福建。他们哪里有腊肉给你。上回说了,岳母做的干鱼,连三叔都不肯吃的。”

“那让他们送点调料来吧?有那些香料,我倒是能自己做点。”小溪儿可是李萍亲自教的,她可从来就没想过把嫁给有钱人,再说,她亲自干活做那些都是要送给重要的人家的年礼,她亲自做才有诚意。所以都是一家人一起做。小溪儿,小猴子,包括安海在家里都是帮过忙的,基本的步骤都是很清楚的。

“其实也没什么香料,主要是熏制。火候把握得最好的还是丁叔,要不,我来做点,不好不好吃,好歹也是点家乡的味道。”安海可舍不得小溪儿动手,忙说道。

小溪儿笑了,现在她又想到了母亲,当初支持安海的,只有母亲一个人。她嫁时,真的想得很清楚了,觉得母亲是对的。可是想得清楚跟自己亲身的体会,是完全不同的。好像只有这会儿,她才真的体会到,自己没有嫁错人。

“那回头等大哥回来,我们一起做,把大嫂也叫起来,哪有天天躺着的,对身体也不好,对了,还有你要把你表哥也拴住,我们也弄个家庭日,谁也不许出去,只许在家里,一块做点事儿。”小溪儿忙说道。

“大哥多忙,怎么可能会留下。还有就是表哥,呵呵,我叫他,他理我才怪。”小思儿一脸想死,之前在国内时,小思儿知道自己要嫁的人是表哥,虽说也没有多少的欣喜,但是却也没多少失望。可是真的出来了,算是见了点世面,她这样漂亮的异国小姐,其实在舞会上很受欢迎的。

而且这里反而已婚的更受欢迎,因为不用承担后果。小溪儿此时真心的觉得,他们的制度,有些还真不如国内。她曾经跟母亲说过的老姑娘的问题,母亲回答得非常之理性,当然,当时,她对于母亲的回复并不觉得满意。哪里不满意,她其实也说不清的,但是过了这么久,她又不得不承认,母亲是对的。就算她没来过英国,但她还是会用最理性的思维来跟自己讨论,对错的问题。

现在她想到母亲,又不禁摸了一下肚子,她有了孩子才知道,她对母亲的失望。是啊,她给母亲写了那么多,要的并不是她认真的回复,而是像丁思写信回家,丁婶根本不问他们的问题,她只关心,他们吃不吃得好,住不住得惯,黄歌那个傻子是不是还是傻…

母亲永远不会问这些在她看来,根本不是问题的问题。因为她觉得,她的孩子们不会这么傻,所以,完全不用担心他们被欺负,他们可能会有的不习惯,她只会理性的用另一个角度来解决他们更深层次问题。只不过,小溪儿此时要的并不是那个而已。

“没那话,当初岳父多么忙碌,家里的事儿,他哪有不管的。回头我让人关紧门,不许他们出去。”安海忙说道,他也觉得他们六人到了这儿,看着顺风顺水,其实六人之间好些事儿也是暗潮涌动。小溪儿这会儿提出弄个家庭日,倒是深合他意。是时候,他们六人真的聚一块儿,不说真的谈谈心。但也该理理出来这一年多,他们得与失。

第132章 生意人的家族

第二更

说是要做家庭日,安海与小溪儿也不是说什么,今天想到,明天就做的。于是晚上大家都回来吃饭时,他们一块跟大家提了。要全家最忙的小猴子和小歌儿请一定移出一天时间来,六人闭门谢客,好好跟在京城一般,自己做点熏肉、熏鱼,腊肠出来。一是给他们解馋,二也能送送朋友。就像当初李萍初到京城时那样做的一样。其实英国也有这些东西,但对这几个来说,简直就是污辱了腊味这个词。

小猴子对曾经的生活还有印象,倒也没反对;小歌儿倒是想反对,不过,左右看看,好像没他说话的份,也就老实的闭嘴了。惟一反对的就是惠雅了,她脸有些浮肿,显得精神不太好。

“真的要自己做?”惠雅倒也不是反对,只是她是惟一没在曾家接受过家庭日教育的人,真没有认同感。

“就是一块做点事,不一定真的要做什么,只是大家在一起。”小猴子笑了笑,给妻子送上一碗汤,这是歌儿开的药膳,帮助她去除水肿的。不过歌儿也说了,她的水肿吃药只是缓解,主要还是得心情好,没事出来走走。动动,身体的消耗大了,也许就能好一点。只是不小歌儿现在要上学,要出门跟那些‘校友’们应酬,哪有空天天在家。

而惠雅的抑郁除了寂寞之外,更重要的也是新的资讯一下子全涌入了她封闭的大脑,原本信服的东西,一下子被摧毁,想再重建其实是挺难的。要知道,她们在国内时,连一般的大戏都不让他们这些小姑娘看的,到了这儿,突然告诉他们,婚姻是要先恋爱的。就算是两人之间更多的是财产上的相互牵制,但是,也得要先追求,得到芳心之后,再与父母亲谈婚论嫁。

所以他们有社交圈一说,有了社交圈,青年男女们就有了认识的机会,于是就有了婚姻的可能。而他们,大多数人,婚前几乎都没见过面。

这些刺激下,原本就活泼的惠雅一下子就开始怀疑人生了,自己的婚姻真的是自己要的吗?

而在她开始怀疑人生时,偏偏小猴子又特别忙碌,哪有空去跟他讨论,先结婚,后恋爱好,还是先恋爱,后结婚好的问题上来。

当然,她也不敢写信回家,她很清楚,自己真的写信回家了,等着她的只怕是全家的声讨。怀孕也非她自愿的,是小溪儿决定生孩子了,小猴子一听,眼睛都亮了,大家差不多时间成亲,小溪儿觉得现在房子也是自己的,有了下人照顾。大家也都适应了现在的生活,于是决定怀一个孩子,过安定的日子。那么作为一家之主的自己,是不是也该有个孩子了?小猴子这么跟她说时,惠雅能说什么,只能答应,说自己还没准备好,小猴子一定要问,要准备什么。她实在说不清,自己想要什么。

“对了,娘盖了一个钢厂,丁叔和丁婶也在跟着三叔他们去了福建水师,说是做得挺好。”小猴子把汤给了妻子,就在饭桌上谈起了父母的事。一点也没看出妻子的不妥。

“应该是要盖好了吧,前后盖了大半年,不是还派了人来学习怎么练钢吗?”安海对这个很上心,关于技术上的事,都是他在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