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主要是怕朝廷知道了,怎么办?”仲羡不禁压低了声音,他不敢说怕曾凡生气,只好拿着朝廷说事。当然,朝廷也是他担心的重点,刚刚曾凡关于送到英国的钱,也要跟庆余帝汇报。他当然知道曾凡不迂腐,但是他自己却是清明得很的。

“郑十五归案了吗?你立了这么大功,怎么没写折子?”曾凡给了自己徒弟一个没救的眼神,这个傻子真是自己的学生?

刚刚丁桐都说了,让郑十五别回国。而他分了郑十五的钱给海盗,可不是他出面。而是让岛上的新任大当家,也就是卢旭东主持的。

当初郑十五借朝廷手,灭了自己手下不服管的四大当家的。结果被丁桐管死,不然,他也不会去意那么坚决了。丁桐不是不让他走,而是让他先把四大匪王再引入了大岛,四大匪王控制了局面之后,郑十五才能离开。

郑十五走了,卢旭东就分了郑的财物,虽说大家也知道,这不是全部,可是谁也不知道全部是多少。人家不分,他们也只能看着,所以这也算是为卢旭东等人在岛上立下了威。

但这一切与朝廷是没有丝毫关系的,只是郑十五退隐,海上的海盗还在,水师的任务,还是要去剿匪。那么,现在仲羡拿出这么多财物给朝廷,不是找死?

仲羡拍拍自己的脑袋,他光想着丁桐跟他说的,这是给他的交际费,上下打点,还有跟英国舰队交流所用。却没想到,这笔钱是不用见光的。不用见光和见不得光是两码事,仲羡真的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差点以为是恩师为了收买自己,才让丁桐给的。不过看恩师在看那些文件,突然想到一个问题,“恩师,你不知道郑十五有这么多钱?”

“我为什么要知道?”曾凡终于看完了,把文件放回袋子里,想想,又抽了出来,点了一只烛火,把那些纸全烧了。若是仲羡的这笔钱不能见光,那么他就不能跟庆余帝说英国那笔钱的来源了。

“我跟皇上曾经说过,我会用海盗的钱来建水师,以后,你们看情况写个账册为好。”曾凡看那些纸化为灰烬之后,才抬头看着他们。

现在仲羡和丁桐都听明白了,之前曾凡是想说由着他们去,现在仲羡还是拉他下了水,他不要这个钱,但是他不能让仲羡他们白干,所以,他默许了。

“恩师!”仲羡更加不好意思了。

“好了,你只要能打仗,我不在乎你捞了多少钱。”曾凡笑了,深深的吸了一口气,但还是慢慢的吐出,“不过,财帛动人心。有时我们常说,只要大节不坏即可。但真是这样吗?你看看古往今来的那些人物。哪一个又不是毁在小节之上?这些钱,你拿着我不介意,但是我若知道,别人用钱打动你,让你出卖国家,水师的利益,我会亲自拿刀,一片片的去割你的肉。我做得出来,我不怕血。”

“学生不敢,恩师的教训,学生记住了。”仲羡看曾凡的那目光之中的寒光,一下子出了一身的冷汗。

那目光让仲羡这个真的上过战场,见过血的军人都胆寒的话,也就说明,曾凡说的是真的。他岂止不怕血,他那目光,是绝对经历过无数战争,见过无数尸体在面前,而面不改色的军人才会有的。虽说也知道,恩师是在六王的军中混过,不过那才几天的功夫,虽说是前所未有的胜利,但他那时,只是军师吧?

“以后这些事,不用经过我,你们自己看着办。”曾凡再说了一次,这回,他也算是破例了,让仲羡知道,他对这种事的容忍度。以后,这种事,不用让他知道,省得他也跟着一块烦。

丁桐忙笑了一下,“是小的错,之前都是小钱,小的自己分配了就分配了。只是这回的数额有点大,小的不敢擅专,特请提督过来跟您说说。”

“我们老家有句话,肉要埋在饭里吃。”曾凡了解丁桐,说不得丁桐的性格其实是在曾府里养成的。他这些年应该手上也有不少钱了,但是他住的、穿的、用的,也都是与他身份相配的。

所以此时,他提醒的人是仲羡。

“是,学生知道。”仲羡笑了,他也是世家出身的,存钱的本事差点,但钱却是很会花的。怎么花得漂亮,花得让人心里舒服,不会生怨,这是门技术活,而这门技术活,丁桐会,他也会。

丁桐把一半都给了小猴子,明面上说的是买机器、盖厂。但严格说起来,还是送给了曾凡。只不过曾凡这个人正,他不会放到自己私人的口袋里罢了。但该给的已经给了,他再收四分之一,也的确没什么负担。

“老爷,小的给两位孙少爷打了两只金锁,您看看。”丁桐忙打开随身的皮夹子,这还是跟洋人学的,装文件什么的,的确方便。里面有两个锦盒,打开,是赤金的两只金锁片,样子也十分古朴。惠雅也在小溪儿之后生下儿子,何家也松了一口气,算是也完成了任务。

“好好好,这个夫人一定喜欢。”曾凡笑了,这个不值什么钱,但是在乎的是一片心意。

第157章 用词不当

第157章

“所以现在儿子的意思是远交近攻?”晚上李萍侍奉大太太睡了,回来看丈夫还在看儿子的信。白天丁桐他们走了之后,信才送到。不过这信至少也是两个月之前写的了。那时,小日本和英国人官司还没打完呢!

不过他的信里就已经谈到了关于外交的问题,古代合纵连合之计,儿子从小是读熟的,一般来说,中国古代的军事理念就是这个。远方的国家就要好好的交往,反正他们想打过来挺难,但近处的不同,抬脚就过来了。自然要打到他们怕,最好再也别过来了。

“用词不精。”曾凡摇头,“现在他们有大船,我们没有,他们在印度有殖民地,而我们能在他们的小岛国边上买几个小岛,驻军吗?所以对我们来说,英国和日本都是左近强领,我们只能拉一个,打一个。”

“儿子也是这个意思,是我用词不精,你想怎地?”李萍叉腰瞪着他,这人能少当回先生吗?

“没事,就是随口一说,不过猴子说这个还是马后炮了。要敲打了。”曾凡拿起笔,准备写信了,这个其实是一个早就既定的政策了,他现在才看出来,还敢写信,曾凡觉得不打不成了。

“你真是,儿子又在我们的身边,他上哪知道你的想法。能凭着英国报纸的只言片语,还有平时我们写信带的一两句话,想到这点就不错了。你还骂他,你是不是觉得孩子不在身边,想在信里耍威风?”李萍忙又喝道。

“你变了,若是之前,你定不会这般的。”曾凡不干了,为什么现在妻子对儿子也开始‘远交近攻’了,平时在家里明明妻子才是最严厉的那个,现在他们离得远了,于是自己就显得不值钱了?

“你知道就好,就是远香近臭。或者说,离得远了,感情也就更要小心的维持了。儿子也长大了,做了人家的爹,就算是写信,也是要面子的。你骂了,他怎么念给老婆,弟妹们听?心里会不会觉得我们这爹娘做得不合适?”李萍倒也没跟刚刚似的,叉腰问他想咋地了。而是慢慢的说道。

“干娘说的?”曾凡点头,说得倒是极有道理,不过这个定不是李萍嘴里能说得出来的话。

“是啊,干娘虽说没生过孩子,但这些年,其实豪哥儿一直在她的身边,她是不想让人觉得她想抢人儿子,才一直冷淡他。不过,她和豪哥儿的感情其实还不错。所以有时看我们那么对孩子,才忍不住说了一两句。想想倒是有些道理。你说呢?”李萍原本对孩子们都有些畏惧的,此时听了大太太的话,她的自信心再一次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她是没错,只是我们的孩子是亲生的。”曾凡笑了,曾凡想法是相反的,对他来说近时儿子能近处看他的所做所为,于是从中学到东西。可以慈爱些,慢慢的教。但是像这样,信一来一回两三个月。什么事沉淀了这么久,都过了时效。他可不能为了怕儿子跟自己生疏了,去跟孩子客气。那样更生疏。

“所以我对孩子们的事是有点问题,我现在又觉得你说得对了。”李萍更加患得患失起来。

“好了,你已经做得很好了。”曾凡知道李萍对于孩子们那种又惧又爱的心理,因为太在乎,于是才会这样。

“所以没人会像我们这么做父母!我接到何家的信了,写得特别好,人家知道女儿就算现在不在我们手上,将来也得回来,生怕孩子受了委曲。安家也就是老太太派人来了封信,不过老太太可不是站在亲家的位置上,人家站的是溪儿的祖母位置。”李萍倒是想到了个事,愤愤的对丈夫言道。

曾凡笑了,安元在会上的事,已经传到他耳中了。现在他算是帝师了,拍马屁的人多,什么消息都想着第一个报到他这儿,图个好脸。所以这些日子,曾凡收到各种告密的信,反正各种表忠心的。让曾凡都好笑起来。

他把各家的信放在一起,找出共同的话语,他觉得自己应该是还原了真相的。安元当时严格说起来,是没说什么的。作为首辅,他说了他应该说的话。只是他的这句话,被庆余帝所利用了。

要知道,在曾凡的梦里,安元可没做到首辅,他在外做完总督之后回京,让长子次子还

是留任地方,但那时他们所在的南方全被叛军所占领。安家两个儿子都没跑出来。不是他们舍命不舍财,而是他们是地方官,敢跑,全家都跟着倒霉。把妻儿送出,可是一路上,哪有什么安生的地方。最终两房人都没了。

至于说老三因为没什么用,于是安元回京时,把他带上了,但因为一直厮混在内宅,上头两房人都没了,没用的老三一下子顶不上来。安家一下子就败了。不是财产上的败,而是后继无人的败落。都这样了,安元哪有什么心思去做辅臣,忙请辞了官职,在家好好教儿子,好在梦里安家三子无用,但也不是什么败家子,总算安家在梦里去世之前,还在努力闭门谢客,好好韬光隐晦,夹着尾巴做人呢。

没想到此时,家里不缺人了,安元上进心倒是上来了。只不过,梦里他们知道交好自己,就算梦里没现在这么牛气。但到了这会儿,安元顺便也就跟自己叫起板来。所以说,谁的错?谁的都不是,只是因为境遇不同,选择就不同了。

“也没错,我们女儿在人家手上呢!老太太能护他们几天,所以还是公公婆婆,忍了吧!”曾凡呵呵的笑了起来。

“老爷!”李萍瞪着他,虽说曾凡公事上的信件她从来就不看,但是这些日子信多了些,也就真的表示京里有事发生了。可是从来就没隐瞒自己的曾凡却绝口不提。这里头一定有事了。

“没事,亲家请辞了,皇上挽留不住,只能痛惜英才。”曾凡手摊了一下。

李萍呆呆的看着丈夫,这个,‘痛惜英才’这四个字,能用在这儿?

第158章 流年

第一更

庆余六年,曾凡在福建也已经待了六年整了,就算他好像没怎么管事,但是福建考生在他的治下,竟然成绩起来直线上升了。曾凡都觉得有点奇怪,他其实忙得很,哪有时间在衙门里坐着,都是下头人送东西来,他来批。批完了,过些日子就会问一下。当然,他也一年会去讲几回课,学政该做的事,他还是会做。然后就这样,竟然也能成功,曾凡觉得可能自己自带成功的体质了。

李萍却不这样看,她只是淡淡的说,“那只能说,其它人做得有多差。”

“主要是他一视同仁。”大太太言道,跟他们住了六年,精神倒是越来越好了,可能这儿没那些烦心事儿,又不用管那个不算自己家的家,不用呕那些不该是自己呕的气。

“对,我们住这破房子,想送礼的,都不敢进了。谁没事找事来找气。寒门学子有了盼头,自然好些事儿更努力了。这是心态问题,再说了,你在这小村子里教了六年书。这村子的孩子可都大不相同。可以说你改变了这村子一代人。”李萍笑了。

“有点亏,我在京城书院,带这么一个班,一年可几千两啊!”曾凡突然想起个事,猛的嘴角都抽抽了。几年没回京,京城书院的钱他自然不收的。然后里外发现损失巨大了。

“老爷!”李萍笑了,觉得曾凡这点真是好玩了,平时挺正常的,偶尔犯抽时,竟然还觉得挺可爱。

“唉,一晃在这儿干了两期,可也没等回孩子们。”曾凡苦笑了一下,孩子们以为要去学习几年,可是谁也没想到,六年了,孩子们竟然还是没回来。现在电报都全国铺开,有了自己的中文码。他们可以不用把电报再发给英军舰队。

他们也有了自己的船运公司,现在沿海的大船修理,都可以在这儿完成。李萍不声不响的就掌握了一批技术过硬的造船有修船的工人。

钢厂就更不用说了,他们还有派人去英国学习过,还有那两个工程师,也都没有回国,一直特别敬业的在这儿待着。钢厂的产量,还有质量与英国本土并无二制。

有了钢铁,国内很多产业一下子就起来了。豪哥儿在江南盖了全国第一家的纱厂,招收了大量的女工,一下子解决了那周边困顿的农民破产问题。

而棉纱换粮的计划也慢慢的在实施,国外送进来的粮食,都由豪哥儿收了,粮食在国内其实永远不够吃的,但是却存在着不平衡的问题。江南熟,天下足。可是很多地方,地少人多,他们种出的粮食就根本没法供应百姓之需求,就得靠别处的支持,豪哥收了粮,用李萍的船运公司,运送到全国各地,再从各地运回他们的特产,一下子就解决了运输不易的问题。各地产业不平衡的问题。

当然,钢厂、船公司都带来了巨额的利润,而这些利润,就都用来建立新水师了。买英国人的大船与武器。因为这几年的经营,仲羡与英军方的关系极好。又有小猴子他们在英国与上下关系的打点。当然也有人家根本瞧他们不起,于是卖些已经过时的机器与武器,他们也觉得没什么的感觉在里面。

六年时间,其实是可以改变很多事的,作为这一切的奠基者,曾凡当然知道,这一切是多么的重要。李萍姐弟做了工业革命的先行者,而他这个帝师,为他们保驾护航,让一切都成为可能。他不知道这一切还能走多远,但至少他们在走。

“老爷,电报。”门外小厮拿了信封进来,现在电报已经用不着仲羡他们转交了,会有专业的邮差直接送到门口。

曾凡打开看看,是从京城传来的。看完了,他不禁皱了一下眉头。

“怎么啦?”

“好事,皇上的大阿哥终于出世了。”曾凡的脸上还是没有一丝的笑意。

“倒真是好事了。”大太太倒是阿弥陀佛起来,她是老人,皇上有了太子,她才觉得江山永固,这是普通百姓最朴素的想法。

李萍看看曾凡的脸,“不对?”

“当然不是!”曾凡摇了一下头,他也不能告诉妻子,这个大阿哥没什么,但是这位大阿哥的母亲却非等闲之辈。

之前六王写信过来,兰嫔劝说皇后,差点把他的妹妹嫁给了七王做正妻。好在六王当时拿李萍做伐,把这事推了,由皇太后做主,并没选皇太后娘家的人,而是在出嫁上代长公主家里,挑了一位无论相貌还是性情都好的小姐给七王。两人夫妇和顺,第二年就生了大胖小子,把庆余帝都羡慕坏了。再也没提什么把那位兰嫔的妹妹许给七王做妾的话了。当然,真是做妾的话,估计兰嫔也不干。

现在兰嫔生了儿子,会跟自己的梦里走向一样吗?作为皇帝惟一的儿子,将来幼年继位,而那位兰嫔一跃成为圣母皇太后?然后伙同六王,把之前的顾命大臣弄死,然后自己和现皇后一块垂帘听政!想到梦里的自己,被那个女人折腾得不轻的样子,想想都觉得有些气闷了。

“有自己的亲生的孩子,总比过继好。六王和七王都有儿子,但总是别人的儿子,皇上心里难受,也可以理解。”李萍倒是听曾凡说过,庆余帝别说儿子,连一个女儿都没有,还从六王家弄了个女孩放到皇后的宫中养着,好歹给皇后一解寂寞。大家看这么多年过去了,宫里也不缺人,就是没孩子,就有大臣试探过庆余帝的意思,看看要不要先抱一个回宫养着。庆余帝虽说当时没说啥,但过了些日子,那位就因为一件小事儿,被庆余帝给解职回家了。

这事一出,大家都没人敢说让皇上去过继孩子的话了,反正只要他没孩子,总得想办法的。结果,过了六年,终于有人生了儿子,这对庆余帝来说,是件多么让人开心的事儿。这会曾凡这表情,李萍都觉得不能理解了。

第159章 升官

第二更

曾凡不想谈这个,收了电报,看看时间,“走,干娘,我们去看看菜园子。今天比比我抓到的菜虫多,还是你抓到的多。”

大太太来这儿还是带了两个下人的,都是跟了她一辈子的人,结果看到李萍那破房子,那两位都想哭了。不过住了六年,老太太身体越来越好,那两位也就没啥好说了。这会听说曾凡要跟老太太比抓虫,一齐笑眯了眼,这也是老太太身体越来越好原由之一,除了吃得很新鲜外,老太太没跟在府里一样,一坐一天。李萍坐不住,种菜,喂猪,去厂里看看,都拉着老太太。而曾凡也被逼着每天去菜地帮个忙,也是让他们晒个太阳,省得天天呆在屋里。现在曾凡的运动量其实还比不上老太太。

“我不跟你比,你那什么眼神。”老太太还傲娇,自己倒是利索的起来,拿个袖套麻利的套在的袖子上,就是准备大干一场的样子。

曾凡也跟着大笑起来,准备出去了。

“老爷,电报!”门外有马声,然后小厮飞奔进来,这电报信封是牛皮纸的,还印着字,这是官家的电报,走和线路是不同的,所以刚刚他们还听到了马匹声。

“又是谁?”老太太不乐意了,她可以喜欢去抓虫了,之前还觉得恶心,不过习惯了还好,抓到的虫可以放到瓶子里,给学里的孩子们去钓鱼玩。孩子们也挺开心的,老太太现在心情好得很。

李萍看曾凡的脸,决定不叫曾凡了,“走,干娘,我陪您,我眼神更差,您要让我几个。”

“嗯,我让你赢。”对闺女和女婿,老太太内外分得清的,忙笑眯眯的说道。

李萍笑着拉着老太太准备出去,但曾凡却叫住了他。

“准备下,我们要回京了。”曾凡沉声说道。

“为什么?”李萍一惊,回京?对她来说,回京都是件十分遥远的事了。现在说什么要回京了。她都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皇上加封我为太子太保,兼内阁首铺!”曾凡面无表情,这是他梦中从来就没达到的高度,梦中的他死在总督的任上,而那时,朝里那位圣母皇太后正在清算于他,而他也等着自己请罪折的下文中,忧疾而亡。

现在,他才四十七岁。已经是正一品,这让他有点不安了。特别是刚刚接到皇上有了自己亲生的皇子,然后呢?万一历史的进程一样六年之后,皇上真的没了。那么自己这个内阁首铺,会不会跟梦里那几位一样,被那个女人和六王合伙杀了?那还真不如梦中的自己,好歹活过了六十岁。

“那是什么官?”大太太有点迷茫,再怎么说,她也只是一个乡下的老太太,太子太保,内阁首辅这样的专业名称大太太还是有些不懂的。

“就是以后您女婿是戏里的丞相爷了。”李萍不愿老太太跟他们一块忧心,忙笑着跟老太太说道,然后故意一拍手,“唉,那我们的菜怎么办?还有那些菜在地里呢!”

老太太也不想什么丞相了,忙拍着手,急急的出去了,这菜可是她和李萍一起种的,那感情比对着什么丞相位置重要的多了。

李萍拍了曾凡一下,跟着老太太出去了。她的心里也沉甸甸的。她想到是做首辅可不是什么好职位。想想安老爷子也是做了二十年首辅,但是,对他的评价毁誉参半都做不到;陈首辅被他的好胜心给害了;而安元虽说是自己退隐,但是谁都知道,他的下台只不过是安老爷子为了家族的稳定逼迫的,省得他惹下更大的祸事。

这六年,内阁首辅空缺,一直都由着六王和七王一块参与政事,带着其它三位辅政大臣一块处理政事,所以此时,皇上刚刚有了皇子,就把曾凡调回,加的职位还是太子太保。这个就十分耐人寻味了。

曾凡没有坐下,慢慢的去把电报放回了官报箱里,这是有规定的,所有收到的,要放到专门的箱子里,便于查档。收好了,他在书房里转了一个圈之后,还是拿着袖套去了后院,看着老太太笑红的脸,心里安定了些。

李萍看到他出来了,心也定下。三人一块给菜捉了虫,又收了些老菜帮子下来,给猪熬了猪食,老太太边喂猪边难受,“哎哎,这么好的猪,也带不走,怎么办?”

“让厂里拉走啊,让做过工人们吃就是了,菜也是,好歹给他们午餐加个菜。”李萍倒是不担心这些,有那么大的一个工厂在,她那点东西,真是不够人家塞牙缝的。

“去京城就不能种菜了?”老太太这些年在这儿住习惯了,现在让她回到之前老太太的生活,倒是有些憋屈了。

“没事儿,我在京城的乡下有庄子。不大,当时就是人家急出手,随便买的,到时我们在庄子里开地种田,还养猪,隔几天去看看。”李萍也不喜欢城里的生活,忙积极的想着。

“嗯,不然太讨厌了。”老太太点头,其实种的菜也他们也没吃几口,哪里吃得了,一个园子,一年四季都有菜,每天忙得很。每天也都有各种菜,弄得他们没事又是腌,又是泡,还有晒的,忙得要要命。不过日子倒是没那些想法,现在离开,他们舍不得的,不仅是这些菜园子,还有这种单纯的生活。

曾凡在书房里处理公文,他既然要走了,总得把这些公文先处理了,还有以后要做的事,他也得都写下来,让仲羡按着这个计划慢慢的走下去。

就像老太太和李萍担心他们养的猪种的菜,曾凡用了七年时间建立起来的新水师,可以说一砖一瓦都是他的心血,李萍的菜可以给工厂的工人们加餐,就可以不用管了,但自己的水师在离开自己之后,他也不知道会怎么样?

仲羡应该会高兴自己离开,谁也不愿意在老师的紧迫盯人下做官。这些年,仲羡有什么事都会来跟他商议,他也十分注意,就算是庆余帝说,一切自己便宜行事,但他还是让仲羡以水师的名义时常跟庆余帝沟通。这些年政策这么宽松,也与仲羡会做人相关。自己走了,这里就仲羡一家独大了,曾凡不得不担心了。

第160章 都有小算盘

第一更

六年的打磨,此时仲羡的水师,是历史上最强的水师。当年就已经制定了远交近攻的政策,日本也就成了水师最好的练兵对象。

而日本人在六年前的战役之中失败,也飞速的发展起水师来。他们从幕府时代建立的海军演习所,并非浪得虚名。之前的失败让他们觉得痛定思痛,很快就想要以剿匪的名义,寻找海盗,但他们不敢针对英国舰又找不到海盗在哪,他们也就开始找水师的麻烦。

他们能自愿过来做水师的磨刀石,曾凡是乐意的,这六年倒是悠着在打,舍不得一次打死了,自己的水师也就得不到锻炼。

现在,曾凡想的就是没有自己坐镇福建,仲羡会怎么做的问题。晚上,就叫何仲羡和丁桐过府一起吃饭了。不管怎么样,自己要走了,这里也得听听他们的意思。

“恭喜恩师!不过,有点晚了。”仲羡喝了一口冰镇的米酒,倒是全身都清爽起来。忙给曾凡道喜。这些年曾凡立下的大功,真是数之不尽,可以说他行江湖之远,操庙堂之心,每年送进京的信件,都是人家一辈子都写不了的。他跟六王,七王写,也跟皇上写,还有只要是他的学生们有什么问题,他也都一一的回复,有时仲羡都觉得曾凡比在京城还忙碌,过了六年,才给他升这么半级,他都替他觉得冤枉了。

“嫌弃我了,想赶我?”曾凡半真半假了。

“恩师,您怎么可以这么说我?”果然仲羡都夸张尖叫起来,所以说这些年,仲羡都变老油条了。

“要准备官船吗?”丁桐比较实际,他现在在水师中,也是二号人物,说话也举足轻重。

“当时再说吧!说点正事,你们准备把卢旭东怎么办?”曾凡也不想再跟仲羡多说什么了,问问实际的。

“恩师的意思呢?”仲羡收回了笑容,开始正色的看着曾凡。这些年,他们和海盗一明一暗,算是配合默契,不过曾凡问起来,他才想起,这些人是曾凡从内陆招了来的,他们才不听自己的话呢,他们只听曾凡的。

“我得问问他们的意思,他们是信我,才出来帮我的。我答应过他们,若是想招安,总会有把椅子给他们,不想招安,他们这些年赚的钱,我也会让他们带走。”曾凡说得很清晰明了,根本就没给仲羡反驳的机会。

“老爷,现在就让他们选择,会不会觉得我们卸磨杀驴?”丁桐看看仲羡和曾凡,忙说道。要知道主要跟卢旭东他们打交道的人是自己,他真心的觉得卢旭东是个人才了,若是招安了,他替他可惜,因为招安的这些土匪们,最后的结果都不会太好。若是放他们离开了,海上的这些事又交给谁呢?所以仲羡此时不语,他是能理解的。

“这是我的事,我明天叫他们过来了。不管别人怎么样,我说话要算话。”曾凡摆手,这个他完全没有商量的余地。

“是!”话到了这份上,仲羡还能说什么,有了刚刚的缓冲,他也恢复了正常,笑着应了。

曾凡也知道他不高兴,谁总管一方,也不乐意上头有人管着。他自己对安老爷子内心深处也是满满的不以为然。所以说,此时他理解仲羡,但是却不能放任自流。除了是因为他当年是真的答应过卢旭东等人,其次也是因为这些人因为信任他才做到今天,他得有始有终,以后他们的选择,那就是他们自己的事了,若是要继续跟着仲羡干,他不拦着,不愿的,他也会好好的送他们离开,这是他这些年的原则。

回去的路上,仲羡倒是郁闷了,在车里侧头看着丁桐,“恩师是不是不信我?”

“您真是,老爷若不信您,怎么会先知会您?老爷的性子您也是知道的,这些年,若是旁人都赚得盆满钵满了,您看看他还是老样子,连衣裳都没多添一件。”丁桐也十分为难,他有今天可是仲羡提拔的,可是若不是看曾凡的面子,仲羡也不可能这么对他。所以一仆二主,他真的很难。

“所以才让人为难,他不要,别人好意思要吗?”仲羡翻了一个白眼,水师这些年好些钱都没让曾凡知道,不过曾凡那心里跟明镜似的,没事,还是会敲打一下。但仲羡可不是一个人,下头人要听话,就得拿银子去喂。还有跟这些英国佬接触得越多,其实也对他们没法再尊敬起来,之什么什么洋大人,现在在他看来,就是一群洋乡巴佬。真的是给他们足够的钱,他们是连媳妇都肯卖的。

他们到这儿,说白了,就是来捞钱的,当官的捞够了,回去买个封地,然后再混个爵士的地位,就可以靠着年金好好养老了。而当兵的也是赚了钱好回去买房子买地,再娶人漂亮媳妇,他们就算是人生得到了圆满。

现在他凭什么在水师混,说白了,就是他身份够高,出手大方,也与英国军方一起做那没钱的买卖,大家在一条船上,于是成了牢不可破的关系。

海盗就是他们这生意里重要的一环,没有海盗的存在,他们混个啥?

可是这会曾凡要调离了,还要把海盗头子带走,这个,对仲羡来说,就是过河拆桥的行为。

“你要不要去找老卢聊一下?”仲羡终于说了他想的法子。

“大人,老爷的脾气您是知道的。”丁桐跟他多少年了,自然知道他的想法,不过他也不好太过决绝,“您也别担心,这些年,我也是按着老爷当年的要求在给他们分成,处事也够厚道。他们在哪做贼不是做。再说,真的招安也可以,就是您的政绩。”

“爷在意的是那点政绩?”何仲羡轻拍了丁桐一下,他可比丁桐大很多,当初把丁桐带身边,也是当书童的。现在也改不了这习惯,顺手说是一记。

“爷,老爷的性子,若惹急了,他把您也带回去。”丁桐也急,看看外头轻轻的说道。

第161章 人心易变

第二更

曾凡在家里也跟李萍在说这个。

“你不信仲羡了?这可是你的开山大弟子。”李萍倒是不信起来,曾凡对弟子们可都是满怀期望,而仲羡是所有弟子官位最高的,这些年也一直在他们身边,曾凡照说对他的感情也是最深的。

“财帛动人心,这些年,他已经被那些钱打瞎眼了。”曾凡的嘴已经抿成了一条缝。

“谁来也得这样,你不能要求所有人跟你一样,一粥一饭足已。况且,他们只怕心里还在骂我们。”

“我们有什么可让人骂的?”曾凡一怔,侧头看向了李萍,他不信李萍会收受贿赂,他觉得只要自己家人干净,他们就没啥可以让人说的。

“你真是的,儿子在外头这些年,丁桐可是成船的送钱送物过去,送了多少,他们手上难不成没账本?就算他们知道,那些钱,我们可没揣进自己的口袋里。可是真的把心一横,你觉得他们会不会猛咬一口,入骨三分?”

“你怕农夫与蛇?”曾凡平静的看着妻子。

“是啊,我怕。我们一辈子问心无愧,可是挡不住小人当道。三人成虎,到头来,真是养虎为患。”李萍轻轻的叹息了一声,她其实早就觉得仲羡的改变了。当年拿了郑十五的财富之后,曾凡有提醒过他,他不介意他拿走这部分的利益,可是低调些。但显然,仲羡并没有听他的建议,李萍从侧面打听了一下,听到的结论是,他们出身贵族,哪里会像曾凡这般出身平民小户战战兢兢。

李萍原本就是那十分冷淡的性子,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既然已经瞧不上我们出身低,那就别让人别扭了。所以这几年,李萍以忙碌为由,倒是跟何三太太慢慢的疏远了很多。大家不知道何时起,就已经是面子情了。

但这些话,她从来就没跟曾凡说过,曾凡和仲羡之间,还有公事上的往来,她也不想影响了。现在影响到了仲羡的利益,而曾凡明显的,已经不想让仲羡再往下陷了,这才出声提示。

“其实你还想说,我没人可换!”曾凡笑了一下,他当然知道这些年何仲羡在英军身上用了多少的心思和银子,只不过,何仲羡不是一个真正的政治家。

“您有人可换吗?别说丁桐,他出身太差,真的取而代之,只怕不是帮丁桐,而是害他。”李萍忙摇头,现在水师,他也就认识这两而已。

“行了,早点睡,我明天要见旭东。你准备些你做的鱼干、菜干,打个包。他会回老家的,这些东西他会高兴的。”这些年,曾凡常跟庆余帝写信,写的就是这些人。明明他们有机会成为栋梁之材,只不过因为出身问题,他们只能永远的被埋没。这让他常常十分痛苦,他就像跟六王说的,但在信里,会写得更加详细,像卢旭东,卢家南,还有很多他身边的有名有姓的,都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不能科举,可是他们又的确能干,但他去给不了他们相应的体面。

可能是曾凡洗脑洗得很成功,此时这些人名,庆余帝都十分熟悉,对于这个帮助曾凡纵横海上的这位年轻的霸主,他是很有好感的。曾就说过,若事情告一段落,给他一个官职,招安其实就是一个很好的晋身之阶。海上六年为朝廷的付出,他们已经证明了他们的忠诚,若是再有人污蔑,就是对朝廷的污辱了。

有了庆余帝的话,其实年初时,曾凡觉得海盗现在作用除了帮朝廷捞钱之外,存在的意义已经不大了,他那时就已经跟卢旭东说了,让他招安,趁自己在,还能给他安排得好一点。那时卢旭东却婉拒了。也就跟着曾凡说了,就算现如今的皇上不会疑他,但朝廷那些人的嘴脸他可不想看。

几十年前的张保仔,堂堂的海盗之王,打下了意大利十五大船的战绩,结果呢?被人围死在岛上,不得不招安。等着招安之后,是个人都能咬他们一口,就算是他万贯家财,也没能躲得了命运。所以他早就把妻儿送走了,等着朝廷不需要他了,他先回家乡住几天,安排好了,定是要扬帆出海,到海外过他富家翁的生活。才不在这儿受气呢!

曾凡听他这么说了,还有什么不懂的,也就没在劝他,让小猴子给他在英国买了些产业,现在卢旭东的妻儿也已经到了那边,现在只等卢旭东了。

这些事,他十分隐秘的交给的小猴子,让他连弟妹们都不要告诉。小猴子原本就精明的很,听了父亲这么说了,也就知道是啥意思了。现在曾凡很确定,丁桐也不知道卢旭东已经为他自己安排好了后路。怎么可能会听他们的意思,再做那些不干不净的事了。

李萍也理解卢旭东的想法,也就不说啥了。心里倒是暗暗地难受。仲羡夫妇可是他们上京之后,第一块敲门砖。虽说也是曾凡成就了仲羡,可是换个角度,何尝不是仲羡成全了他们。现在大家各怀心思了,怎么不让人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