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醋 作者:小醋

前仇敌成将军了,

前跟班成皇子了,

前竹马成首富了,

前夫子高中状元了

晏恣无语问苍天:为什么都是前任?

1V1,HE,本文描写了一名伪女神(棍)历尽艰辛最后达到财色权三收最高境界的故事。

本文架空,切勿考据。

内容标签:宫廷侯爵 欢喜冤家 情有独钟

搜索关键字:主角:晏恣 ┃ 配角:霍言祁,辛子洛,卫予墨,景铄 ┃ 其它:

第1章 (捉虫)

晨曦微露,第一声鸡鸣还未开始,洛镇的市集便从沉睡中渐渐苏醒。

洛镇位于京城大安的西边,背靠一座洛安山,数条大江在此汇聚流向离大安不远的另一重镇阳州成入海。

此处山水灵秀,交通便利,水路、陆路、海路皆可,南来北往到京城来做买卖的商户都喜欢在此落脚,久而久之,洛镇也就形成了一个市集,加之洛镇风景秀丽,民风淳朴,和大安城门策马只需小半个时辰,因此城中权贵富豪都爱在这里另置别庄,俨然成了一个小京城。

离市集不远的一条小巷里,一扇门嘎吱一声开了,从民居里走出了一个少年来。

一身天青色短打,一片嫩叶叼在唇间,脸庞白皙秀气,嘴角自然而然微微上翘,让人一看就心生欢喜。

少年吊儿郎当地走了几步,一抹金色的初阳忽地跳跃在少年的脸上,原本惫懒低垂的眸子抬了起来,黑如点漆,清如山泉,那眸子一转,整张脸顿时便好比蛟龙点睛,刹那间灵动无比。

少年穿出巷子行了几步,冲着不远处一个早点摊叫着:“婆婆,给我来个糯米饭团加一碗豆腐花。”

那声音清脆,俨如金豆子掉落玉盘,叮咚作响。

摊主是对姓于的中年夫妇,于叔从忙碌中抬起头来冲着她笑了笑:“小恣,小辛哥给你留了饭团,特意叮嘱我放了你最喜欢的芝麻。”

旁边有几个食客打趣道:

“怎么小恣有我们没有?不公平啊不公平。”

“我们也这么多年的街坊了,回头去问问小辛哥怎么就这么偏心。”

旁边的于婶正在替食客装一碗豆腐花,看着她直摇头:“怎么又穿成这样了?好好的一个水灵灵的姑娘…”

“婆婆,这样方便,”说着,晏恣冲着旁边的食客一笑,“方便上房揭瓦。”

旁边的食客乐了:“来,我婆娘特意多铺了一层瓦片等你来揭。”

大伙儿都哄笑了起来。

洛镇市集这头住着的都是穷苦人家,平日里都为了温饱各自奔波,也就只有这个时候能够穷开心一下。

晏恣顺势在长凳坐下,一边吃一边听着他们天南海北地吹了一通又各自抹了嘴散去,早点铺子有了片刻的清净。

于婶抽空在晏恣对面坐下唠叨了起来:“我得和你娘说说,都快十六了吧?怎么还成天在外面野。”

大梁朝纲初立尚不足二十载,承继前朝遗风,民风开放,女子求学、外出都算得上宽松,不过,像晏恣这样肆意的倒是不多。

晏恣吐了吐舌头,喝完最后一口豆腐花,掏出了一个铜板放在桌上:“我娘才不会管我呢。”

“那你家那个吴婶呢?我看她还挺稳重的样子,得张罗着为你说个好人家了。”于婶笑眯眯地看着她。

晏恣家里只有母亲和吴婶一共三人,三年多前搬到这里,和这些街坊邻居都混熟了,大家都喜欢这个调皮开朗的女孩。

晏恣飞快地掏出了两个铜板扔在桌上,单手一撑跳出了凳子,顺手冲着她挥了挥手:“我娘说了,命数自有天定,不用我操心,对了于婶,昨晚我夜观星象有大事将至,这几日你小心点,切勿与人口舌。”

于婶乐了:“你这小丫头片子,从哪里学来的这些神神叨叨的!”

“三生观啊,于婶,以后我可是要成为神算子的,你们到时候可都要求着排队求我帮你们算命!”晏恣咯咯笑着,眨眼便没了身影。

三生观坐落在洛安山的山腰,大梁道教盛行,好些富户都喜欢把子女送去道观修行以图个仙缘,过个几年再还俗各许婚嫁,前朝最盛行的时候,皇家都出了好几个有名的女道士。

教晏恣学算卦看命的正是三生观的挂单道长,姓冯,晏恣喜欢叫他老冯。冯道长见多识广,尤其精通星象算卦,靠着这门手艺游遍了五湖四海。

此时正值春暖花开的时节,一路走来,能看到好些踏青的游客,晏恣一边走,一边手都没闲着,顺手采了路边开得正欢的迎春花编起了手环。

路旁一个十五六岁的姑娘在婢女和家仆的簇拥下缓缓而行,见她这副模样忍不住好奇地打量了她几眼。

晏恣冲着她龇牙一笑:“这位姑娘好生漂亮,这个送给你,人面娇花相…相什么来着?”

说着,黄绿相间的手环在空中打了个转,不偏不倚,朝着那位姑娘的怀里落了下去。

那姑娘扑哧一乐:“人面桃花相映红…可惜这花是黄的。”

“何必拘泥于皮相,”晏恣被漏了气,也不羞恼,狡辩说,“桃花和娇花、红花和黄花不都是花嘛。”

“呸,你这不学无术的登徒子,胆敢调戏我家小姐!”姑娘身旁的婢女叱道。

晏恣一边飞奔一边笑道:“哎呦好凶,嘴长在我身上,夸夸你家小姐都不行吗?有本事来抓我啊!”

那清脆的笑声回荡在山林间,惊起了一群飞鸟。

许是天气好的缘故,三生观今天的香客不少,晏恣和观里的一些小道士都混得熟了,直接进了后观,却没瞧见冯道长,伺候他的小道士告诉她,今天观里有贵客,冯道长被观主叫去了。

观主端正严肃,晏恣不敢去放肆,只好交代了几句,说是自己在后山遛遛,到时候再过来。

从三生观的后门出去,便是洛安山的后山山腰,相比前山的柔美秀丽,后山因为人烟少至,多了几分灵秀。

转过两个弯,前面豁然开朗,一片桃花林出现在晏恣面前。前几日来的时候桃林还只不过是花苞点点,今日一看,已经是花蕊初现,一点点粉色晕染在枝头,就好像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美人。

这是晏恣最喜欢的一处地方,春赏桃花,夏吃桃果,秋听山泉,冬看雪景,自在逍遥。

旁边山涧依稀有水声潺潺,春日的暖阳照在身上,晏恣摘了一朵桃花放在鼻间,一股浅香掠过,她忍不住用力吸了一口气——

骤然之间,旁边传来重物坠地的声音,一股血腥味传来,她猝不及防,吸进去一大口,差点没呕了出来。

“真是倒霉,这是有血光之灾还是否极泰来?掐指算算…”晏恣念叨着往旁边一看,只见草丛里坠落了两只黑鸟,身上各插着一支不到一寸的金箭,挣扎了两下便断了气。

她好奇地四下看看,没发现有什么异常,想必是这两只鸟带着箭又飞了好一会儿,这才不支掉了下来。

金箭的长度有点奇怪,不足一寸,箭尖尖锐且有血槽,尾翼上刻着奇怪的图案,晏恣拔下来把玩了一阵,顺手插/进了自己的腰中。

盯着那鸟儿看了几眼,晏恣忍不住咽了咽口水,前几日刚学了一招叫花鸡,这不是明摆着让她尝鲜嘛。

“原来不是血光之灾,是天赐良鸟。鸟儿啊鸟儿,可不是我取的你们的性命,转世报仇一定要找那个射死你的。”

晏恣胡乱念了几句超度经,找了石块和树枝,架起了一个烤架,从道观的厨房里顺了一些黄酒和调料,折腾了片刻烤起叫花鸟来。

过了片刻,一股香气就从泥块的裂缝中透了出来,晏恣忍不住咽了咽口水,心痒难耐地哼起自编的小曲来。

“你个小冤家…莫东躲西藏…且来让我尝尝你的好味道…”

身后传来了重重的咳嗽声,晏恣一听便喊道:“老冯,肚子里的馋虫爬出来了吧?就知道这味儿能把你勾出来,别急…”

她边说边转过身来一瞧,顿时怔住了,只见不远处一名年轻男子站在桃林旁,看上去约莫二十来岁,一袭白衣,身姿俊秀,眉目隽远,整个人好似一把上古名剑,骄矜贵气却又锋芒毕露。

他的目光犀利,直直地扫过木架上的两团泥巴,最后落在了晏恣的脸庞。

“你是谁,怎么会在三生观的后山?”那人缓缓地问,声音清冷动听。

晏恣又惊又喜,真是没想到,这三生观里居然有这么一个青年才俊。洛镇这么上千口人,除了辛子洛勉强能和眼前这名男子攀个高下,其余的人只怕骑了八匹马都赶不上。

她素来喜爱交友,顿时热忱了起来,朝着那人走了几步,笑着说:“我姓晏名恣,是观里冯道长的忘年交,不知道这位大哥如何称呼?相识即有缘,不如坐下来一起尝尝我的手艺。”

那人眉头一皱,不着痕迹地朝旁边让了一步,淡淡地说:“不必,在下姓霍,只是想请问一下,不知道小哥有没有看到我的两只鸟儿?我刚才听到它们的叫声,应该在这附近。”

晏恣心里咯噔了一声,旋即乐呵呵地说:“两只鸟儿倒是没看见,不过刚才那边林子里扑棱棱的一阵晃,不知道是不是你那两只鸟儿被雌鸟儿勾走了。”

说着,她顺手往外一指,指向了另一个百米远的山丘。

那人点了点头,疾步朝前走去,口中不时发出尖锐的呼哨声,想必是在呼唤他的鸟儿。

晏恣看着他的身影消失在一片绿色中,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地说:“可怜,这么大的一个山头,去哪里找那两只鸟啊。”

等了片刻,见那人走远了,晏恣飞快地去取那两个泥团,那泥团被火烤得滚烫,她狼狈地左右腾手,烫得呼呼直喘气,好不容易用下摆包了其中一个,另一个没地方放,她轻轻一拍,泥团“扑”的一声裂开了,香气四溢,白嫩嫩的鸟肉露了出来,馋得她口水都要流下来了。

晏恣四下一看,窜到了旁边的一块大石头后面,一口咬了下去,这肉香滑可口,韧劲十足,比起以前打得那些野鸟来,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是什么鸟…肉又多又有嚼劲…真是好吃…”晏恣抓着一只腿吃得满嘴流油,喃喃地自语着。

“知道这鸟要多少银子吗?五十两银子一个,你说好不好吃?”

一个阴森的声音在她头顶响起。

第2章

晏恣嗤笑了一声:“五十两银子?你骗谁啊,两只鸟我都能买一间屋子——”

她的声音戛然而止,迅速地一抹嘴,跳开了一丈远,回头警惕地看着前方,只见刚才那个男子去而复返,面沉似水,那清俊的双眸中跳动着怒火。

晏恣赔笑着说:“你…开玩笑的吧?谁家的鸟有这么贵?”

“从上百个鸽种遴选而来,历经数年训练,一千个鸽子中到了最后只有一只可以出师,千金易得,一鸽难求,你…居然烤了两个!”那人从齿缝中挤出几句话来。

“怪不得这么好吃…”晏恣脱口而出,旋即捂住了嘴,赔笑着说,“真不是我杀的,它们早就被射死了,我只是顺手捡了而已…”

她一边解释,一边不动声色地朝着道观挪动脚步,心里暗暗叫苦:看来今天捅了马蜂窝了,这名男子看起来俊美,可脸一沉下来一股萧杀之气扑面而来,简直让人不寒而栗。

“射死的?谁射的?你——”那名男子的瞳孔骤然一缩,厉声喝道,“你别走!”

晏恣哪里会听他的,她早就打定主意溜之大吉,眼看着离此人已经有一丈之遥,便脚尖一点,往道观窜去。

她自小在市井中长大,最擅长的就是打得过打,打不过逃的游击战术,脚底抹油的水平一等一的好,只是这次她失算了,还没等她跑出几丈远,她的肩头一痛,骨头好像要裂开了似的,身子被一股大力往后带去。

晏恣不假思索,不逃反退,顺手一扯下摆,拽下那个还没来得及吃的泥团,往那人怀里一送,笑嘻嘻地说:“霍大哥别生气,这是你的另一个五十两银子,不能送信了就替你填填肚子吧,物尽所用。”

那人又惊又怒,下意识地伸手去接,晏恣冲着他踢了一脚,趁势往后发足狂奔了起来。

堪堪跑进道观后门,晏恣大叫了起来:“救命!老冯你死哪里去了!快过来!我给你留的一只烤鸟被别人抢走了!”

她慌不择路,东弯西拐,耳听着后面的脚步声越来越近,一头撞进了一个人的怀里。

“谁这么大胆,敢抢我的吃食!”有人气哼哼地道。

晏恣长舒了一口气,飞快地躲到他的身后,指着那人道:“老冯,就是他,凶巴巴的,非说那两只野鸟是他的。”

老冯正是冯道长,一身道袍,须发半白,脸颊略长,一双小眼睛眯起来都成了一道缝了。别看他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实则却是个不受拘束的主,和晏恣倒是趣味相投,整日里就琢磨什么东西好吃,什么东西好玩,一来二去就成了忘年交。

不过,一看到那个姓霍的,冯道长立刻敛了怒容,笑着施礼说:“小恣你可真是有眼不识泰山,来,我来介绍一下,这位小哥姓霍名言祁,是观主今日的贵客,霍小哥,让你见笑了,小恣向来顽皮,如有得罪之处,还望海涵。”

霍言祁眉头轻皱,傲然受了一礼,正色说:“道长客气了,只是我有要紧的事问她,还请道长见谅。”

晏恣从冯道长身后探出头来:“你这人真是太小气了,不就捡了两只鸟儿吃了吗?非说是你的,你倒是叫一声看,它们会答应你吗?会答应就是你的!我赔你银子就是!”

霍言祁气乐了:“好,你还狡辩,我这黑闪和别的信鸽不同,毛色乌黑,唯头顶上有一撮白,左右这毛还在…”

晏恣暗道不妙,立刻打断了他的话:“你还算不算是男人?仗着自己力气大手脚长来欺负人,我的肩膀都被你抓得快裂了,且不说这鸟不是我射的,就算这鸟是我射的,难道你还要杀了我为这畜生报仇雪恨?你这不是草菅人命嘛!”

旁边慢慢有些个小道士围拢了过来,看向霍言祁的目光都带着几分谴责和鄙夷。

霍言祁恨得牙痒痒的,这个小贼牙尖嘴利的,居然还倒打一耙:“难道你不是男人?有本事就出来说话,躲在别人后面当缩头乌龟不成?”

旁边的小道士们哄笑了起来。

霍言祁不明所以,双手背在身后,冷冷地朝着小道士们扫了过去,表情冷肃,那些小道士们的笑声卡在喉中,没了声息。

晏恣暗自啐了一口,都是些没出息的,被人一吓就蔫了。

还没等她想出什么脱身的妙招来,廊檐下一阵杂碎的脚步声响起,一群人说笑着朝着他们缓步而来。

有人忽然掩住嘴惊呼了一声:“少爷,就是他!方才他在路上调戏小姐了!”

霍言祁的脸色一变,原来这小子不止是个刁滑的小人,还是个淫贼!他正要上前,那冯道长宣了一声“无量寿佛”,凛然道:“霍小哥,老道这可不得不说句公道话,小恣虽然调皮跳脱,不过要调戏霍家小姐却是不能的,她可是个实打实的姑娘家,的确不是男人。”

霍言祁顿时愣住了,那个婢女惊呼一声,呐呐地道:“什么…他…她是个女的?这…这哪有半分女子的模样…”

霍家小姐瞪了婢女一眼:“就你嘴快,还不赶紧向人家陪个不是。”

霍言祁轻咳了两声,冷肃的神情终于稍稍缓和,冲着冯道长拱手道:“请恕在下眼拙,实在是她…她所为不像女子,不过,在下的确有要事相询…”

他再往冯道长身后看去,哪里还有晏恣的影子!

晏恣趁着他们说话,又借着人多和小道士们的掩护,一路抄小道溜出了观门,急急地下山。

她自觉倒霉,下了山便到了市集上吃了一大碗猪脚面,正想回家好好地泡个澡去去晦气,便瞧见一个小道士在她家门口鬼鬼祟祟的,一见到她,小道士做贼一样地窜了上来:“小恣,冯师父让我来告诉你,那个人有点来头,让你这两天小心点,外头去避一避。”

这可真是惹上煞星了。

晏恣万万没想到,吃个烤鸟还能吃出一场祸事来,这要是真较真起来,那个霍言祁不要脸地一定让她赔一百两银子,她娘非剥了她的皮不可。

幸好她天生豁达,不一会儿便把这件事抛在脑后,决定到市集里找自己的好友聊天解闷。

晏恣在市集里七拐八绕,一路和相熟的街坊说着话,不一会儿就来到了一家杂货铺前,还没等她开嗓子,就有个年轻人从店铺里快步走了出来,看起来也就约莫十七八岁的年纪,不过足足比晏恣高出了一个半头,高大威武,脸庞轮廓深邃,尤为瞩目的是他的一双眸子,比寻常人的浅了许多,带着几分棕色。

“我老远就看到你了,小恣,这次我从北边替你带来了一张狐狸皮,让你娘替你做件皮袄,冬天你就不会怕冷了。”那年轻人高兴地说。

晏恣摆了摆手:“我穿那毛茸茸的浑身就不舒坦,倒是你出去了这么多日子,怎么晒成个黑炭了。”

其实那年轻人肤色呈蜜色,看起来十分健硕,不过,这十里八乡相熟的都知道,晏家的这位小姑娘对白面书生有特殊的好感,说起话来都能规矩几分。

年轻人摸了摸脸,尴尬地说:“花不了几天就会白回来的。”

旁边有人重重地哼了一声:“男子汉大丈夫,白嫩嫩的做什么?少爷你这样才有男子气概。”

晏恣吐了吐舌头,立刻正色说:“是是是,子洛你可千万别听我的,辛叔说的对,你力拔山兮气盖世,是要做当世豪杰的。”

那年轻人正是小辛哥辛子洛。辛子洛两年前才到了洛镇,中秋灯会的时候,被一个小贼挑中了做肥羊下手,幸好晏恣就在一旁,顺手把手里吃了一半的糖葫芦扔了过去糊了小贼一脸糖沫子,又一起追出了一里地揪着小贼去见了官。

辛子洛感激万分,当场就请晏恣在镇里最好的酒楼大吃了一顿,他身在异乡,碰到一个古道热肠、古灵精怪的同龄人,亲近之感顿起,一来一去,两个人成了好友。

辛子洛是从北边过来的,倒卖一些皮草和药材,身旁有几个家仆在帮衬,辛叔就是其中一个。

瞧着辛子洛的气度和日常用度,晏恣揣摩着他应该是北边大户人家的少爷到各地历练的,自打在洛镇落了脚之后,辛子洛也时常外出跑商,有时候一走就是一两个月,骨子里都透着点神秘。不过,辛子洛不说,她也就不问,朋友贵相知,何必问出处。

唯一不太舒爽的是,辛叔看向她的眼神总是很僵硬,尤其是辛子洛不在的时候,说起话来夹枪带棒的。晏恣也纳了闷了,她自小特别有长辈缘,一些年长的婆婆大叔都很喜欢她,怎么到了辛叔这里就行不通了?

辛子洛瞟了辛叔一眼,辛叔板着脸不吭声了。

晏恣暗道扫兴,来聊天又碰到这么一个霉星,她不想自讨没趣,随意聊了几句便识趣地告辞走了。

出了门还没等她走出多远,身后传来一声呼唤:“晏姑娘请留步。”

晏恣回头一看,只见辛叔大步朝着她走了过来。

她有些意外,忍不住挑了挑眉:“是子洛叫我有事吗?”

辛叔摇摇头,沉默地看着她,好半晌才说:“晏姑娘,你和我家少爷,还是不要太过亲密的好。”

晏恣气乐了:“子洛是你家少爷?我怎么听着反倒你好像他老爷子?”

辛叔的脸色一变,僵硬地道:“你不要胡说八道,我是伺候少爷的,自然要为他着想,少爷在应州也算是有身份的,我怕他耽误了晏姑娘,也耽误了自己。”

晏恣嗤笑一声:“耽不耽误,你说了不算,子洛是我的好友,除非他自己要和我割袍断义,不然,轮不到你指手划脚的吧?”

说罢,她傲然一扬下巴,头也不回地走了。

平白无故惹了一堆闲气,晏恣都快气得浑身冒烟了,一路琢磨着自己到底是犯了什么太岁。走了好一会儿,她瞧见前面转角围了一群人,有热闹可看,她立刻把刚才的倒霉事抛到九霄云外,乐不颠颠地扒开人群朝里看去…

第3章

这不看还好,一看晏恣顿时好像被踩了尾巴的猫,顿时气得不打一处来:卖烧饼的于叔和于婶坐在地上正在抹泪,烧饼炉和摊子被砸得稀巴烂。

大梁自梁元帝燕伯弘一统天下后,以前朝覆灭为鉴,身体力行,查治贪官污吏,致力于民生,在他的铁腕手段下,整个朝政算得上清明。

天下百姓经历了前朝的*和异族的铁蹄,对现在的太平日子分外珍惜,尤其是京畿地区,百姓温饱有余,民风向来不错,这样寻衅闹事的事情并不多见。

“谁把你们砸成这样?”晏恣一个箭步窜了上去,把于婶扶了起来。

于婶拽着晏恣抹起泪来:“小恣,你早上算得可真灵,都怪我没听你的话…”

“你和人吵嘴了?”晏恣有点奇怪,她早上…其实就是随口一说,这两夫妻是出了名的老实人,这么几年都没见他们和人红过脸,“吵就吵了,也不能把你们的摊子砸了啊,太蛮横无理了。”

“哪里敢和那些人吵嘴啊,”于婶看着满地的狼藉悲从中来,“他们要吃甜豆花,我就回了一句豆花都是咸的,怎么可能是甜的,那几个人就恼了,一刀就把桌子劈成了两半…”

“这样蛮横无理还有没有王法了!他们什么模样?往哪里走了?”晏恣恼火地问。

于婶抓住她的手连连摇头:“算了算了,破财消灾,那伙人穿得很奇怪,个个都人高马大的,看起来一脸凶相,咱们惹不起。”

“应该是异族人,打北边过来的吧。”

“北边的异族?难道是轶勒人?”

这话一出,在场的人脸色都变了,轶勒的铁骑曾经踏破过前朝京城的城墙,这片地方四五十岁以上的人都对此余悸犹存。

晏恣不置可否,又安慰了于婶几句,随后挤出人群,找了旁边的几个摊主问了几句,朝东而去。

洛镇的县衙就在东边,据说是镇中风水最好的位置,四周除了景福楼等高档的商户,还有一些当地富户的宅院。

晏恣走了没多久,就看见几匹马拴在县衙的驿馆外,有两个人站在门口,身材比洛镇的普通男子要高出一头,穿着一身斜襟锦缎长袍,腰上系着腰带,腰带的右侧都无一例外,系着一把匕首,眉目粗犷,一看就是异族人。

“卖力点,这些马一匹抵得上你们的十匹。”其中一个人冲着门口刷马的小厮吆喝着。

那小厮晏恣认识,小名叫小狗子,低头唯唯诺诺地应着,显然很是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