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是解释,半是恐吓,直接把林顺安糊弄走,林朗转身对着其他人说道:

“如今外头乱,你们也不用多想了,反正再怎么乱也弄不到咱们这儿来,再说了,林家安分守己,也不爱牵扯什么事儿,少管少麻烦,过些日子自然就好了,倒是八月份,咱们都要去乡试场上走一圈,不管是能不能考上,好歹大家都去试试水!为下次考试做个准备,这些日子多读书才是正紧。“

“知道了。“

“小叔,放心吧,我们心里有数!“

“我上回秀才都是最后几名,这时候去考合适吗?丢脸啊!“

“不是说了吗!试试而已,看看考场什么样也是好的,反正咱们离得近,怕什么!也不费什么花销!”

“就是,难不成,你连下场都不敢?”

“谁不敢?要不咱们比比?”

“比就比,憋气一炷香,你干不?”

“好,老三,你当裁判。。。”

“哦,比赛了,大家都来,今儿输的那个去海边给大家掏牡蛎!”

林朗又一次逃逸了,这书房都快成了一锅粥了,乱的啊!男孩子多了,也是麻烦,雄性激素过剩啊!怎么这世上到处都是让人头疼的地方啊!他强烈呼吁,需要安静,安静!

第99章贾家巨变

江南在风雨中权利交替,京城也不是消无声息,不过介于太上皇还在位,而且那些个皇子们虽然关的关,死的死,可是京城毕竟是他们势力较为集中的地方,很是不好下手,在这样的情况下,新皇不得不找出一个突破口。

在这样的情况下,贾家贾赦同学又一次进入了新皇帝的视线,恩或者说是上一次的哭诉上折子事件让他印象太深了,在他寻找突破口的时候,贾家自动的跳进了新皇帝的心里。

“这么说,其实贾政那个夫人如今还在不停的折腾?”

皇帝一个手拿着茶盏,一个手忍不住敲击着桌子,眼睛微微眯了起来,看的边上的五皇子,啊,不是,如今是忠顺王爷了,忠顺笑眯眯的不以为意的翘着二郎腿,搭着话:

“可不是,这个女人,怎么说呢!这本事还真是不赖,什么事情都敢干啊!才因为放贷的事情弄得灰头土脸的,这下子又来了,还收了甄家好些东西,探子说,大约有十来个箱子,也不知道她是怎么想的,莫不是以为这王家,贾家一定不会把她推出去?还是觉得自家闺女在宫里就一定能得宠?”

“在宫里?”

皇帝有些诧异,他怎么不知道自己这宫里,还有个贾家的闺女?

“哦,您大概不记得了,也是,下头的人也不见得会拿这样的事情来烦您,那个叫什么元春的,据说是大年初一的生日,是个有福气的,被甄家借着甄贵太妃的路子送进来的,后来,眼见着没有什么用处了,就又丢开了,到现代还在洗衣局里洗衣服呢!”

说这话的时候,忠顺特意看了自家皇兄一眼,期待的意味很浓,果然,那皇帝皱了眉头,不满的说道:

“这么,这样一个女人,连闺名都随便人都知道的不守规矩的人还能送进宫来,当朕这宫里什么人都要不成?朕又不是什么好色昏君。”

他一说,忠顺立马笑了,整个人一抖一抖的,等到皇帝怒目而视了,这才说道:

“人家可不是对着你来的,人家是父皇执政之时入宫的,哈哈哈,贾家这个女儿可是甄家准备来固宠的。”

皇帝脸上一阵的羞恼,这个弟弟,真是说话一点都不知道顾忌他的脸面,说的这么直白,让他好生着恼,可是这样却让他心里多少也欢喜了一些,这个弟弟对着他依然亲近,和以前一样,没有因为自己成了皇帝,还是个半傀儡一样的皇帝就生疏了,让自己成为一个孤家寡人。

顺着忠顺调侃的语气,皇帝也微微勾了一下嘴角,然后自嘲着说道:

“这么说起来,朕还真不在他们的眼里了,也是,前途大好的人还真是不少呢!如今老大怎么样了?好歹是咱们大哥,也不好什么都不闻不问的,你说我赏赐几个宫女过去如何?太上皇的长子啊!这名头!”

他这一说,忠顺立马知道他要干什么了,还真是厉害,

“这招不错,那个贾元春不是命格好吗!这样好命格的人送给大哥绝对是对大哥一种安慰啊!”

忠顺立马顺着他说话,心里还盘算了一下,继续说道:

“当时甄家好像送了好几个进来,这如今老三家和老六家业不好不送啊!到底当初可是他们的亲娘舅送的人,怎么也能给他们一点安慰不是!”

这是清理宫里甄贵太妃的势力,这事皇帝很感兴趣,立马点头,顺带还加了一句:

“那个什么贾政,我看着是不好,特别是他那个什么儿子,说是生来还带着玉的?这祥瑞怎么没有降临到皇家,到了他们家了?去,找人去问问,这到底是祥瑞还是妖孽?”

皇帝一发话,立马门口人影一动,想来是即刻就有人去问了。忠顺一看这架势,立马知道那什么宝玉的可是要倒霉了!心里偷笑的很,他对于林家和贾家的事情知道的挺多的,这贾家二房那个女人,居然想要林家绝嗣,就这心肠,就让他恶心,他和贾家没什么关系,和林家还算不错,这个时候自然是偏着林家说话的,立马说道:

“就他们家,也配出个带玉的?一天到晚给人下药下毒的货色,那里有什么福气,就是上辈子带来的福气这个时候也能让他们折腾完了,倒是那个什么玉,说不得还能看看,拿到宫里当个物件放着也是好的。”

他知道这传言什么的,最多让贾家紧张一下,没有新皇登基,为了这么一个石头,把人当妖孽烧了的,再说了,如今京城好些人家都觉得,那什么含玉而生就是二房为了撺掇着老太太帮着二房夺了大房产业弄出来的骗局,真不好直接处置什么,还是把东西拿来更出气。

皇帝听了忠顺的话,想了想,也点了点头,

“也是,我还真是没见过呢!听说还挺大的,这家子,想找个由头也不知道弄得仔细些,这么大的破绽,居然还没人提出来,真是奇了怪了。对了宁府那里道观里的那个还是进士出身呢!连个老太太都斗不过!也是个没用的。”

话说到这里了,忠顺立马换了话题,接下来可不是他能参合的了,听着话头,这皇帝心里已经有了自己的主意了,自己还是说八卦的好,参合太多了自己可就不安全了,于是顺带的说起了那本大宅门在京城流传以后,大家对于贾家的各种猜测啊!还有各家后来对于内宅的诸多规整啊!说了一套又一套。

他这里说的起劲,另一边贾家开始热闹了。当内侍到达贾家开始询问贾宝玉同学到底是祥瑞还是妖孽的时候,不说贾赦他们,就是史太君也傻眼了,她从来没有想过自家的凤凰蛋还可以被这么解释,还是皇家给出的解释,这显然很不符合她的逻辑!

“怎么会这样?老大,怎么会这样,宝玉,宝玉是个孩子,一个好孩子,怎么会这样?”

贾赦想要翻白眼了,老太太这个时候除了问怎么会这样还能说什么?难不成就不能说几句有用的?关键时候还是要看他啊!到底自己才是袭爵的,就是不一样啊!

莫名的,贾赦的心情突然好了一些,就在这关键的,所有人认为贾家就要大祸临头的时候,他的心情居然有点幸灾乐祸了!

“大人,说来惭愧,既不是什么祥瑞也不是什么妖孽,这是我家弟媳为了哄老太太欢喜,特意找了块石头过来,哄人用的,您也知道,贾家这含玉而生的孩子在京城早就成了笑话了,孩子巴掌大的石头,谁放的进一个初生婴儿的嘴里啊!完全就是瞎扯啊!只是老太太年纪大了,看着欢喜,听着高兴,咱们这些个晚辈也不好说什么不是!至于这什么祥瑞,什么妖孽的,纯粹就是外头的人以讹传讹的事情,咱么贾家是从来没有承认过的。不信,您可以问问这里的贾家人,那个说过这话?”

他这一发言,在场的所有人几乎一下子都找到了活命的理由了,忙不迭的都跟着点头,贾琏更是激灵,一边点头,一边抹着眼泪,哭的惨兮兮的说道:

“二婶想要谋夺我家家业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这事大家都知道,当初,不是还查出好些个接着我大房太太的名头放贷的事情吗!这哄老太太高兴,想得到老太太支持也是一样啊!我们大房就是知道这都是假的,也没有一个人敢说话啊!只要是老太太高兴的,就是假的我们也只能当成是真的,我们,我们,我们都冤枉死了。”

史太君听着自家大儿子和大孙子的话,也有点傻眼,她不知道这贾赦说的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他真的早就知道这是二房那个王氏糊弄自己的?难道自己真的是被人哄着玩的?难道宝玉真的没有含玉而生?她突然觉得自己似乎有些糊涂了!难道自己当年就错了?如果宝玉不是有大福气的,如果不是承继这兴旺贾家的可能,自己还会这么帮着二房吗?她自己也有点不确定了!

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块玉有没有福分不知道,到如今她也没有看到福分降临,但是祸事却是已经来了,这到底是福是祸似乎已经很明了了!

史太君慢慢的,慢慢的站了起来,在所有人的注视中,走到了王氏面前,看着这个已经带着白发的女人,严肃的看着,然后问道:

“你说实话,到底,这个玉怎么来的,是不是你做的手脚,骗着老婆子这么些年,你说!”

贾赦想要跳脚了,都这个时候了,还问这个干吗?不管是不是真的,这个时候都只能是假的,不然那就是贾家一家子倒霉,说不得还要烧死,妖孽啊!这多大的罪名啊!说不得一族都要倒霉的存在啊!还问?

果然,王氏青白着脸,看着史太君,看着一脸急色的贾赦,看着周围对着她怒目而视的人,她撕心裂肺的笑了起来。

“是真的,就是从宝玉嘴里出来的,哈哈哈,怎么,你们害怕了?哈哈哈,当初是谁当个宝贝的,这个时候想着躲灾祸了,这就成了假的了?别想了,做梦吧!就是真的!哈哈哈,想把我推出去,你们就安生了?谁也别想安生,我要是要死,你们也别活!宝玉的玉,就是真的,就是祥瑞,就是福佑。”

王氏越说越疯魔,好在贾赦还有些急智,他心里明白这内侍来的意思,关键时候他的脑子还是好使的,马上接口说道:

“你想拖所有人下水,你才是做梦呢!傻子都知道这样什么玉的祥瑞只有皇家才有,我们这样靠着祖荫吃饭的勋爵想有,那简直就是笑话,莫不是你姓王就和皇家能牵上关系了?你才是想富贵想的魔怔了呢!当初你让接生婆说的话,当是真的没有一个人知道?你灭口的时候,真的谁也没发现?这玉从哪里求来的,以为没有人透露口风?”

贾赦狠啊!把所有能说上的可以透露出出处的地方都做了反问,弄得好像他什么都知道,好像这里头问题不是一个两个,很多人都心里清楚一样,其实他真的什么都不知道,他也一直以为是真的,只是到了这个时候了,还能怎么样?他不管了,好歹赌一把,能唬住一个是一个,只要皇家相信就成,至于别的,随他去吧!晚死一天也是好的。

只是他每说一句,那王氏的脸色就难看一分,这让他忍不住怀疑,难不成自己胡乱说的居然说中了?这也太逆天了吧!

不管他是怎么想的,他的表现和王氏的脸色已经让在场的所有人心里都有了答案了,特别是史太君,脸色白的吓人!她从来没有想到,自己居然让这个一直以为捏在手里的女人哄骗了整整八年!这对她就是最严重的羞辱!

眼睛一翻!史太君华丽丽的晕倒了!

“来人哪!老太太晕过去了!太医,快请太医!”

内侍摸着鼻子,这个时候他该怎么办?上头还等着看那块玉呢!再一看,边上一个穿着红包样式衣裳的孩子在那里傻不拉几的跪着,一副愣神的样子,脖子上挂着的可不就是那个传出了半个天下的玉吗!

他也不用说了,直接过去,一把拽了过来,看了几眼,然后对着混乱的人群,不对还有个招呼他的人,那就是贾赦,说道:

“既然你们分清楚了,那我这里自然如实回禀,只是这既然是证物,我这总是要带回去给皇上过目的。恩,这欺上瞒下的人,自有杂家给你们禀告!”

说完也不等贾赦回话,转身就走,再一看,呦呵,边上傻不拉几的还有人?那不是那个谁!贾政吗!傻爹傻儿子,一对活宝,亏得那老太太还当成了宝贝蛋!真是老眼昏花了!还不如贾大人有眼色呢!看看不但知道送杂家出门,还知道给红包,茶钱,果然,他袭爵就是有道理的!

第100章贾敏第回京

贾家的事让很多人侧目,也是这贾宝玉的玉也算是京城人竟皆知的东西了,原本大家也没怎么在意,怎么一下子皇帝就关注了呢?这是什么意思?聪明人想的都比较多,从这一块石头上不知道衍生出多少的思考,不过不管如今他们怎么想的,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和贾家都拉开了距离,就是原本和史太君关系不错的南安王妃什么的老太太,一个个也都避的远远的,生怕受到什么牵连,甚至为了撇清自己,连原本的一般的人家都比不得了。

就在这个时候林如海接到了新的调令,他升官了,最新的职位是户部侍郎,这个职位让所有人几乎傻眼!因为那是正二品啊!从三品到正二品,直接跳了两级,这个速度不是一般的快!

当然皇帝也是很讲道理的,给出了理由,让其他人信服的理由,第一就是林如海以前的那份盐场开发计划,这个给了不少人带来利益的计划,让朝堂很多人闭嘴了,第二就是扬州的盐税的增加!不是钱多了多少,而是比例上去了多少,这直接反映了林如海对于扬州盐商的控制力度,这一来让顽固派们也闭上了嘴,最后是抄家中林如海这个工作小组上缴的比例,虽然这是皇帝自己下的命令,可是这皇帝贪财不是什么好名头,自然要有下面的官员承担罪名的,这一点大家都心里有数,林如海就是这个承担了名头的人物,所以这一来,三个条件,把林如海架到户部,帮着皇帝继续贪财也就有了理论依据了。

林如海进京当官可不是以前的什么述职啊!参加大典啊!如今是正式的回京工作了,要说这皇帝也够折腾的,这几年林如海往京城跑的那个勤快啊!来来去去的这都几回了,最要紧的是他每一回回京,作为外地进京的官员,那可都是需要到处送礼的,这都是潜规则了,林如海那是当了几年的运输大队长啊!好在他家也算是家财颇丰,不然这要折腾一个寒门出身的官员,绝对能折腾的破产不可,这年头,当官也不容易!

林如海进京当官的另一个连锁反应就是他们一家子都要搬家了,这对于别人或许没有什么,可是贾敏的心思却是复杂万分,她是贾家的女儿,却受到了来自贾家的迫害,如今又得到了贾家局势危机的消息,如今又要再一次回到京城,近距离的面对这个让她感情复杂的娘家。她不知道,自己到底该用什么样的态度来对他们,她没有办法像以前一样心无芥蒂。

“娘,我们这是去京城看外祖母吗?”

林黛玉仰着脑袋,看着自家娘亲,湿漉漉的眼睛带着一丝的好奇,她好像没有怎么从自家爹妈这里听到过关于贾家的事情呢!也是,如今不是书里的那个时候,那时候贾敏有着无子的压力,和贾家的关系再史太君的动不动来信安抚中,很是亲密,总觉得若不是自家娘家是国公府邸,自己或许在林家都呆不下去,只有被休的份。自然动不动就把娘家挂在嘴边,给自己打气,也是提醒别人,自己还是有后台的。

可是如今呢!林家有后,虽然都是庶出,可是好歹都是认在她名下的,她不算是无子的媳妇,来自林家的压力自然是没有了,反过来,娘家却不是下药就是给她添乱,甚至传出很多让人羞惭的消息,这让她在林家都快要抬不起头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她怎么可能说起贾家,她自己都感觉复杂,不知道怎么说好,又怎么会告诉自家闺女?也不知道怎么和闺女解释她外祖家不但不是什么煊赫门第,还是京城大笑话。

想到这里,贾敏看着自家闺女,还有边上那几个小的,一个个好奇的眼神,她琢磨了半天,这才含糊着开口,说道:

“外祖家啊!恩,外祖家祖上是国公,开国功臣,和林家祖上的侯爵一样,还更显赫些,不过外祖家是武将出身,和林家不一样,读书人少,到了你外祖父的时候,因为救驾有功,恢复了国公的爵位,也算是太上皇的心腹了,但是到了你大舅舅,文武都不怎么出挑,(给贾赦涨脸了,只是不出挑,不是不好啊!听听,中国人说话的艺术啊!在这里体现的多淋漓尽致。)所以如今光有将军的爵位,却不领兵了,只是在家管着祖产,(吃喝玩乐也是祖产!绝对管的很卖力,不过说起来,如今贾赦还是不错的,最起码人家投降彻底!)你二舅舅原本还坐着六品的官职,不过因为你二舅母犯了大错,得罪了不少人,(放贷啊!这得罪谁?哎!艺术,艺术,需要想象,就不知道几个豆丁能想象到哪里去了!)所以被夺了官职,你外祖家如今为了避嫌,更是低调的很,不怎么在外头走动,(不是不走动,是没人敢和贾家走动啊!调换概念!)所以这次咱们要是回京,恐怕和你外祖家也不好多走动了!万一打眼了,岂不是害了他们?”

贾敏说的尽量缓和些,不过到底也说出了自己的意思,她是不准备和娘家多联系的,毕竟当初那个什么下毒的事情她是怎么也解不开的疙瘩,再想想,她心里也暗暗觉得,除了大哥,虽然不怎么着调,但是可以接触外,其他人她是不准备亲近了。

林黛玉不小了,心思也细腻些,看着自家娘亲的表情,说话的语气,心里隐隐的明白了一些,恐怕自家娘亲和外祖家关系不怎么样!就是当初把他们送到小叔那里的时候,都没有这样呢!看来家里还是和小叔家亲近些。

有了这么一个想法,林黛玉很是体贴的不在寻问这些了,转过头说起了这次进京,小叔让他们带的东西。

“小叔说,这次我们带的好些东西里有给我们吃的呢!娘亲,小叔给我们什么了?是海参吗?小叔说那个对身子好,让我们多吃的,一定也给我们带了是不是?”

说起这些,贾敏的脸色立马好了很多,笑嘻嘻的点着林黛玉的脑袋,看看边上几个咽口水的孩子,笑话起来,

“你们啊!一个个都被你们小叔给宠坏了,都成了小馋猫了!就知道吃!“

“娘亲,小叔说了,会吃就是福气,我们都是有福气的孩子。“

“又是小叔说,你们如今只知道听你们小叔说的,都不知道我这个爹爹了。爹爹可要吃醋了呢!“

帘子一掀,林如海走了进来,他在门口都听了好久了,听到了贾敏的话,知道她的感受,可是他什么都不好说,毕竟那是她的娘家啊!好在孩子激灵,知道换个话题,他随即也插了进来,希望能让妻子好过些。

林家一家子在船上传出欢快的笑声,一路向着京城驶去。

另一边,史太君听到林如海成了户部侍郎,全家即将上京,一下子从床上跳了起来,就好像前头躺在床上东不舒服,西不痛快的人不是她一样,恩,说明一下,自从她从贾赦嘴里听到那什么宝玉的玉是假的,是人家哄她玩的开始,拉不下脸的史太君已经装病很久了,什么风寒,什么腰肌劳损,什么腿脚酸麻,一个个的老年病她都犯了一圈,如今自家闺女要来京城了,她一下子什么病都好了,心里忍不住就是满心的欢喜啊!儿子靠不住,如今她还有闺女呢!还要一个有用的女婿呢!

至于贾家和林家的纠葛?对不起,人家老太太已经华丽丽的全忘记了,要知道她可是老娘,在她想来,就是单单一个孝字,也能让闺女重新回到她的身边,成为她的支持者。

不得不说史太君这说一不二的日子过得实在是太久了,久到如今接受了接二连三的打击后,对于自己依然有着这样充足的信心,真是不知道她知道了贾敏的决定会有什么样的打击。

倒是贾赦在知道林如海进京后,很是痛快的挥了挥手,当做什么都不知道,他心里很清楚,人家林家,如今可不是以前的林家了,贾家和林家已经淡的很,就是有什么联系,也不会避开他去,他心里淡定的很。

至于听到史太君的病好了这样的消息,他除了在书房嘲讽了一下,也不做回应,让老太太自己做梦去吧!真不知道她是怎么想的,怎么就不想想,这几年妹妹过年过节的这礼物轻了多少?难道从这里她还没有看出什么来?当初推出去几个下人就想把事情圆过去,真当人家都是傻子不成?如今老二家的还不是没保住?老二官职也没了,老二家的进了佛堂,那个大年初一生的孙女进了大皇子府,那就是个牢笼,这辈子也不用出来了,宝玉的玉也没有了,整个二房都完蛋了,早知道这样,当初放手,把事情都告诉了妹妹,求得妹妹的原谅好些呢!说不得还能保住一个孝顺闺女?如今,哼哼,两头不落好啊!看着吧!到时候有的她折腾的难受的!

另一边的宁府,也在悄然的发生着变化,首先,贾敬回家了,这让贾珍又惊又喜,惊的是,以为一辈子都会呆在道观的老爹带来了一个让他震惊的消息,那个大宅门里说的事情竟然是真的,自家果然是让史太君算计了,弄得爹官都不敢做,还弄了秦可卿这么一个祸害进府,一早做了童养媳。这事从头到尾居然都是人家算计好的,自己的一腔深情啊!全喂了狗了,那就是个祸害啊!

还有自己,也是瞎了眼了,居然一直相信那么一个老太婆,这么些年啊!居然让宁府成了荣府的附庸,自家可是嫡支,可是族长家啊!自己简直就是混蛋啊!祖宗的脸都丢光了!这么长的时间居然什么都不知道,让自家爹吃了这么多的苦头,真是不孝!好在如今还不算晚,爹说了,他有了新的主意了,把前因后果都写了折子,给了皇帝,咱们家就算是坦白了,看着皇帝能不能从宽了,若是不行,好歹爹准备接受惩罚,好让他这个儿子躲过一劫。喜得是,爹说了,把妹妹接回来后自己养着,还说了以后家里的事情爹会接手!

不是他不孝啊!他对于这管家什么的杂事真的是不怎么擅长啊!就是族里的事情,他辈分小,处理起来也很是不顺手,有了爹,自己算是有了依靠了,以后自己日子就要好过了!责任轻了很多啊!

还有林姑父,听说爹和林姑父关系以前一直不错,这么说起来,自己岂不是还是有外援的?哎呀,这才是惊喜啊!二品的大员啊!自己总算是可以安心的过自己纨绔的日子了!不用担心被清洗了,有爹的孩子就是好啊!

贾珍欢喜的很,为了这个,他难得在主院足足呆了一个月,把姬妾们都丢到一边去了,虽然是为了迎接老爹回家,整理正事的缘故,可是这还是让尤氏欢喜不已,觉得在府里地位稳固了不少,对着儿媳妇也有了底气,下人们都规矩了好些。

第101章林朗第中举

京城,因为林如海进京又掀起了新的一阵波澜,虽然这风吹的范围不大,可是还是有了很多的变故,比如贾敬的回归,比如宁府和荣府之间的隔阂,比如贾敬以老族长的身份整顿族产的事情,一切的一切,在贾敏还没有到京城的时候都给了史太君一些压力,越发的心力交瘁起来,一心盼着自家贴心的闺女进京。

可是没有想到的是,等着林家到了京城,不过是第二天到贾家例行拜访了一次,之后居然没有上门了!每次史太君派人去询问,那边回答不是刚到京城要整顿家事,就是孩子水土不服,正忙乎着孩子,连着三个月,愣是没有再上门一次,想反,倒是贾赦借着男人出门便利,和贾敬一起到林家回访了一回。

这一个打击对于史太君绝对是巨大的,于是乎她又一次病倒了,这一次真的是病了,绝对没有装病的意思,人家心里难受啊!三个孩子,两个儿子,一个闺女,居然都靠不住!她老了,脆弱了,还能不病吗!

至于她想的什么接外孙子来什么的,贾敏直接让一个老嬷嬷传了话了,因为贾家以前名声的问题,让林家人一个个都很在意,她如今到底是林家的媳妇,总要为了林家的名声着想,所以孩子还是不来的好!名声要紧啊!想来作为外祖母也是能理解的。

理解什么啊!史太君深深地忧伤了!打击太大了,这是指责她没有教养孩子的能力,贾家家风不好啊!她能理解才怪呢!

不管怎么说,反正贾敏对于贾家采取了一些规避手段,当然她也不能让林如海受到舆论的指责,这送礼什么的是不断的,该有的礼节她绝对是大大方方的,光明正大的,让所有人都能看见的送过去的。至于她,作为出嫁女,多顾着自己的小家,在丈夫刚到京城,还没有立稳脚跟的情况下,管家理事,结交些丈夫同僚人家的女眷,那都是她的正当工作,甚至还有孩子要顾,大家也都理解她的繁忙,再加上贾家的名声,没说的,风向是向着林家的!这一点让林如海很是满意!果然,自家媳妇就是歹竹出好笋,绝对是贾家的另类,或者说是林家的影响力强大,书香的熏陶!

与此同时,江南的林朗也开始了他人生的又一次考核,他要开始乡试了,随着阵阵的秋风,林家的小子们终于离开了岛屿,回到了陆地上,住到了苏州,接受族人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并且在金陵已经开始有人帮着腾出些个房子,给这些族中孩子考试用了。

大家族的优势在这里体现的很是完美,看看,关键时刻,那是要人有人,要房子有房子,从吃喝拉撒到考试的一应准备项目都不用他们操心的,甚至连这一次考官大概是谁!阅卷的是谁!这些人的文章风格,以前的习作,甚至是考官们以前考试的范文都让林家人想法子都折腾出来了,地头蛇的威力啊!绝对是杠杠的。不由得你不服啊!

等着到了八月初,林朗和他的六人小队,哦,还有其他的林家秀才们,一起踏上了金陵的土地,这一次来林朗的感受是最复杂的,他其实真的,算起来长这么大,不对,是在这个世界这么久就只来过大概一两次金陵,可是他所做的很多事情似乎都和金陵有关,甚至是甄家,这个老大的金陵世家的倒台,也有他出的力气,无论是那些个暗地里的较量还是明打明的抄家,他都参与了进来,这对于他来说,回忆起自己的所作所为也有些不可思议的感觉,一个小小的秀才,不过是仗着先知先觉,仗着小小的优势,就把这么一个砰然大物翘了起来,真不敢想是他做的。

如今的金陵,没有了甄家,也没有了贾雨村,林朗觉得空气似乎也干净了好多,虽然他也知道这只是一种感觉,天下乌鸦一般黑,官员大多差不多,好不到那里去,可是这么一个大大的毒瘤没了他还是很高兴的。

金陵,因为这一次江南官场的动荡,其实真的让官员们谨慎了很多,再加上为了乡试调过来的几名明显是属于新皇派系的官员,让整个江南的气氛都充满了新的朝气。

就在这样的氛围中,林朗又一次走入了考场。

作为上一届的小三元的人物,林朗很是受到瞩目,无论是进场的时候,还是考试的时候,就是巡场的官员也会忍不住把视线往他这里扫上几下,谁让他还有个堂哥如今是二品呢!真的是实力强劲的后台啊!

不过林朗这一次真的不是为了举人的名头来的,他纯粹是因为林如海的关照,一来是为了表示一下自家的态度,二来是来锻炼考试能力的。常言说的好啊!考着考着就习惯了,对吧!他就是这么个意思!

可是你说也怪了,他心态好的很,本就不是想考中的,可是这考试怎么就这么顺呢!文章什么的他怎么就没有什么难度呢!写着写着怎么就把心里话给说出来了呢!看着有些激进啊!真是太不应该了,这世上最讲究的可是什么老成谋国之类的代表啊!看来自己这一次真的是到此一游了!没戏了!这文章拿出去,是个人都知道是个愤青的文章啊!哎!到底是年纪小啊!愣是没忍住!太逊了!

走出考场的时候,林朗心里在摇头,他觉得这一次真的自己就是个陪考的,好在林家这次来的人不少,好些个老秀才趁着这一次新皇登基,也来提溜一圈了,想着是不是会加大几个名额,让他们也混一把举人的瘾。

总的来说,这一次的乡试,整个林家,大多抱着的就是轻松的心态,没有怎么当大事儿啊!看看,一帮子秀才老爷们出来了,林家的人一个个的都没有问什么考的怎么样之类的,只是小心的扶着,回家睡觉洗澡吃饭去了。

甚至等到他们回过魂,养好身子,等放榜的日子,一个个也没有什么期待榜单的意思,不是去打球,就是在家打麻将,欢声笑语的,愣是把边上隔壁几家住着的考生们给震住了!瞧瞧,这才是书香世家的风范啊!这素质就是高啊!

当然这些话林朗不知道,不然估计要喷饭,打麻将也成了素质高的体现,这太搞笑了,绝对是属于千年大笑话的范例!

不管知道不知道吧!反正到了放榜的日子,林家的老爷们依然是太过上心,因为他们的视线都让那一张张麻将牌给吸引了,眼睛瞪的老大,打的热火朝天的,就差没有在脸上贴上什么白纸条了,看榜都是让小厮们去的,至于中不中,拜托这个时候哪里有胡牌重要啊!

世上的事情有时候就是这么奇怪,越是不在意有时候就越是奔着你来,别的林家老爷们是怎么样的,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人在意了,林朗也不在意,因为他已经傻眼了,很简单,人家报喜的来了,林朗中了,还不是什么吊车尾的中了,尽然让他这个现代人进入了前十了,愣是来个第七名的好成绩,这太让人意外了!难道说这个年代也流行愤青了?

诧异啊!林朗很诧异,一时间没有了正常人该有的反应,他第一时间想的居然是自己的文章到底是那个考官看的?难不成是那个年纪最轻的那个?真的没有搞错?

至于什么放赏?这个事情已经不归他管了,阿光已经很兴奋的直接一人一两的大派赏了。你说银子哪里来的?这不是,牌桌上多着呢!

第102章中举的缘章由

林家这次中举三个,其中两个是已经四十来岁的老秀才,早年因为身子不好,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坚持着考完全场,导致考举人失败的老秀才,他们这是沾了糊名誊卷制的福气啊!若是让考官看到他们的年纪,看到他们那花白的头发,作为没有什么中进士,做官可能,更没有什么投资价值的老秀才那是怎么也不可能中举的,太老了,只能糊弄着在家乡当个士绅,沾点国家免税制度的好处了。

可是如今他们中了!虽然名次不怎么好,可是真的还是中了!林家又多了两个举人,这对于整个家族来说,那绝对是整体政治地位的提升啊!家里举人越多,当官的越多,在苏州的政治地位就越高,像林家,还有个二品大员这样的人家,甚至可以和县令齐平的地步!

如今的林家,除了林如海,还有两个官员,在这次新就皇权的接替中,被意外的捡了便宜,升到了六品,这是林家在朝堂力量的崛起!在加上家里的举人开始多了起来,林家总算在江南世家中开始抬头了。

而林朗,这个十五岁的少年举人,更是让林家的门楣变得更加的光彩了!虽然林朗自己都没有反应过来自己中举的理由。

其实啊!要说起来,这次林朗中举,还中了这么一个名次,那真的是属于各种原因的结合啊!

首先说一下乡试阅卷的流程,考生的试卷以墨笔书写,称“墨卷”。交卷后,随即弥封编号,由誊录用朱笔抄录为“朱卷”,校对无误,再送房官阅看。房官批阅选中的试卷,再推荐给主考官,称为“荐卷”。正副主考批阅房官的荐卷,以头场为主。阅后结合第二三场的情况,互阅商酌,取定中额。

所以,考四书的头场卷子,考生答得好的话,就成功了一大半啦,也许这就是所谓的第一印象。

被房官“咔嚓”掉的试卷,称为“落卷”。落卷也并非毫无机会了,考官按例也会在落卷中再挑选一番,看有没有合适的卷子再行补录,这叫“搜遗”。但放榜之后,考官的弦还是紧绷着。因为这时候事情还没完,

一是要查卷。“定例各省乡试揭晓后,依程限解卷至部磨勘,迟延者罪之…字句可疑,文体不正,举人除名。若干卷以上,考官及同考革职或逮问,不及若干卷,夺俸或降调。”

二是要查人。顺治十五年(1658年)“帝以顺天、江南考官俱以贿败,亲覆试两闱举人,是为乡试覆试之始”。“康熙三十八年,帝以北闱取士不公,命集内廷覆试”。

发现作弊者,立即废革功名,处分考官。乾隆帝不时令督抚、学政对中式举人进行复试,嘉庆后成为定制。这个架空的时代里,这样的事情也是常事,更何况这还是在新皇登基的第一次乡试,那个不是绷紧了皮子干活的!生怕当了出头的椽子。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其中还有一个很尊重考生的人性化举措:“房官未荐之卷和主考未取的落卷,也须略加批语,试后发给考生。”真是中举中得开心,落榜也得落得明白。所以说其实这考试还是很有些公开,公正,公平的味道的。

林朗的第一个阅卷官是一个是出了名的激进派,在他心里,这次能参加阅卷那绝对是上头要重用他了,是自己的政治思想有了用武之地,在这样的思想主导下,他看卷子分外的精神,可惜,看到的大多都是比较中庸的文章,这让他很不高兴,然后林朗的卷子出现了,那就像是夏天里的冰淇淋,那样的痛快,那样的合心意,立马把林朗的文章放到了最优秀的一栏,然后往上送。

副主考一看,咦,这么快居然就有优秀的文章送上来啦?心里有了兴趣想好好的看看,索性就放下了手里的其他文章,看着这篇,这一看就皱眉头了,这怎么说的,怎么拿了这么一篇?太激进了吧!可是想想如今新皇上台,在看看送卷子的官员,好像是新皇刚提拔的,难不成,这是暗示?暗示新皇的政治倾向?或者说是新皇想要选拔信任,或者说重用年轻人的信号?

在这样的想法下,他拿着卷子为难了!这事儿不好办啊!虽然自己看着不怎么顺眼,但是这好歹也不能作对不是!再看看,这文章好歹也算是文笔流畅,言之有物,典故什么的用的也妥当,要不放过去?

想了半天,放下又拿起来,最后定了一个中上,然后放到一边了,按照这样的评论,这文章中举是没有问题了,大概就在五十名以上,二十名以下,也算是个不错的名次了,谁也不会得罪,这是副主考的心思。

再然后,这卷子就转到了主考这里了,按说这林朗的卷子因为这评价,那是不会有什么别的问题了,名次大概也就这么定了,反正都中举了,也算是不错的运气了,不过事情又有了变故了,在最后审核的时候,主考大人无意中说起了这次参加乡试的人员多了不少,还说到了林如海,最后不知怎么来了一句,说是听说林如海的堂弟,今年不过是十五岁,那可是小三元出身,这次想必也参加了考试,不知道能考个什么名次了。

这一说,那个副主考下意识的就想到了那个被他折腾了半天的考卷,立马心里有了些想法,又把这卷子翻了出来,然后指着这卷子,很是感慨的说道:

这份考卷自己看了几遍,只觉得言之有物,句句在理,只是偏偏言辞上又有些激烈,一时都不知道到底该怎么评定的好,下头的阅卷官倒是给了一个优秀的上等的评价,自己却有些老成持重的不敢定了,想让主考大人再帮着看看。

主考一听,这么沉闷的阅卷中有这么一件事情也算是趣事,倒是也来了精神了,拿过卷子一看,果然微微皱了皱眉头,很是疑惑的看了一眼副主考,脑子在一转,立马想到了什么,微微的笑了起来,然后很是温和的说道:

既然这样,咱们索性看看到底是哪位才子,让我们这么头疼好了,大家一起来看看。

按照规定,有拿不定主意的卷子,可以汇集几位主考,副主考一起签开卷封,查看考生的信息,作为最后的考评依据,这个漏洞被钻了,大家很有兴趣的点头,想看看这到底是哪个才子让主考和副主考都为难了,这一掀开,立马林朗的名字就出来了。

大家一看,好吗,刚才还说起这孩子,立马就来了这么一出,想想他的年纪,才不过是十五岁,这样的小年轻,有点热血沸腾那绝对正常,去除了这一直观上的不喜,再去看着文章,大家都觉得确实是做的不错的,算得上是经典的科考文,行文也好,格式也好,布局也好,都严谨的像是做了多年时文的高手。大家不禁赞叹了起来,到底是家学渊源啊!看看,这才几岁,居然能写出这样的文章来,太不容易了!

好吧,这个太不容易的评价一出,主考立马拿定了主意了,这样的二品大员的弟弟,还是眼看着就是有好前程的苗子,这个时候不投资,什么时候投资,怎么也要拉一个座师的名头,绑上关系才行,以后说不得自家孩子都能受益呢!立马的大笑着称赞了几句林朗的文章的高度,又说了几句后生可畏之类的话,然后把这卷子又往前拉了几名,把原本的中上变成了上等。

于是乎这林朗的卷子上出现了上上,上,中上,三种评语,最后其他几个参加评定并看着揭开名录的考官也不是傻子,都知道他们这是什么意思,花花轿子人人抬,这是官场的老规矩了,没有什么深仇大恨的,不可能做吃力不讨好的坏人啊!所以一个个上去圈了一个圈,这是表示对于评定他们没有意见的意思。

这下子好了,一下子林朗的卷子就上了档次了,众所周知的,这考卷最难得一点就是众口难调,谁也不能说自己的卷子能符合所有考官的口味不是,这出现几种评语是正常的,但是几乎所有的评定都没有中以下这就厉害了,这只能说这文章已经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认可,甚至是不喜欢这个风格的考官也觉得是难得的好文章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家说,这卷子的名次怎么可能低?

于是乎就这么一张简单的,林朗觉得是发泄一下愤青情绪的卷子就这么一下子成了前十的卷子了!

这只能说,老天爷觉得林朗这孩子看着顺眼了!这样的机遇,这样的巧合,愣是让他全给沾上了!他不中举谁中?

当然,林朗那是什么都不知道,直到放榜后,看着自己的卷子上那些个评语都没有反应过来这是怎么回事!甚至面对主考官慈祥的说起林如海的时候,才稍微有了那么一点点的明悟,不过具体里头的事情,估计那就是个迷了。

第103章林朗定亲

这里林朗中举的消息一传出去,林朗的大伯就先屁颠屁颠的请了假过来了!笑的那个欢畅啊!眼睛都看不见了!你说官职?拜托,松江县本就是科考大县,读书人多,他这个教谕的活计是很轻松的,请几天假没什么大不了的,他稳得住,如今,还有什么事情比自家大侄子中举更重要的?没有啊!就是他请假的时候,对着县令说出自家大侄子,兼祧两家承嗣大任的大侄子,如今十五岁就成了举人,那县令也羡慕妒忌的眼睛发红啊!他心里那个美啊!只觉得这世上在没有比这更让人痛快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