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钱仲良指认的远不只这几个,他扯出了一大堆,希望能够法不责众。不过那些人做事足够小心尾巴也扫的干净,遂只有三个人被他拖下水了。

可钱仲良却把刑部上下差不多都给得罪了个遍,不少人咬牙切齿等着找回场子。

孙大人义正言辞说钱仲良论罪该当罚没家产并流放三千里,终身不得返。没株连家人,已经是念及他是国舅了。

杀了亲舅舅,皇帝自然是不愿意的。又有身在皇陵的钱太后派人来求情,还有钱老夫人哭着进宫求饶。纵使皇帝对这个舅舅因为先前那些事心存抱怨,他不能恨钱太后,可不就怨上了知情不报还帮钱太后做事的舅舅。皇帝有心严惩一下出出气,但是绝对没想他去死,流放三千里,不是要他的命吗?

君臣又僵持住了。

他真嫌自己这皇位太稳当了吗?这个要维护,那个要维护,早晚他连自己都护不住。

祁王内心腹谤了一会儿,可还是不得不硬着头皮再去当和事老,这一回就连晋王也跟着劝了一回。

祁王对皇帝摆事实讲道理:“有过而不诛则恶不惧,从此以后人人习之,官场必将贪腐成风。”

皇帝烦躁的皱紧了眉头:“朕不是不想惩罚舅舅,可何至于要流放,舅舅,舅舅年近五十。”

祁王和晋王对视一眼。

晋王低声道:“之前涉及皇嗣与皇后,较真起来,钱国舅绝不只夺爵。陛下已经轻饶他一回了,再从轻发落,难以服众,有损陛下威望。”

皇帝心烦意乱的握紧了扶手。

“可钱国舅的确年事已高。”晋王看一眼皇帝后,继续道:“陛下可派人沿途照顾着国舅,到了西北后好生安置。隔着千山万水,御史还能长了千里眼不成。过上三年五载,寻个借口召回来也不难。”

皇帝大喜,好比久旱逢甘露。

祁王心下一哂,这么简单的道理,他怎么就想不到呢,一定要明火执仗的徇私枉法给自己脸上抹黑,祁王暗暗摇了摇头。先帝不看好他,真不怪先帝,亏得先帝儿子少了,才轮到他上位。

于是钱仲良就这么出发了,出了京城枷锁就被解开了,囚车也换成了舒服的马车,可就是这样的高床软枕也没能让他平平安安的抵达流放地点。出发第十九天,钱仲良暴病身亡!

噩耗传回来时,皇帝还不知道这个消息,他正在为北边的动乱而焦头烂额。

今年塞外遭遇十年难见的酷寒,北方瓦剌四部族绰罗斯、和硕特、杜尔伯特、土尔扈特都蠢蠢欲动。

北方游牧民族历来如此,一旦国内有大灾害便会南下,一来抢夺粮食度过灾难,二来便是为了利用战争缓解内部矛盾。屯兵半个月后,绰罗斯率先发兵南下。

眼下双方已经在边境打起来了。北方边关的兵马一直都是陆家在统领,便是陆家老大已经解甲归田了,可陆家老三还在边关。

私心里,皇帝是不大想让陆老三再立战功的,功高能盖主。不过临阵换将是大忌,他再不懂兵事也不会下令把陆老三调回来。

皇帝能做是另派兵马以王师的名义前往边关,以瓦剌四部的关系,不久之后,和硕特、杜尔伯特、土尔扈特都会有行动。

把满朝武将扒拉了一回,皇帝选中了左军都督同知肖毅带兵出征,他是祁王连襟。又令晋王为监军,专掌功罪,赏罚的稽核。

皇帝打算扶持宗室之心,昭然若揭!

说出来后,皇帝还有些担心有人反对,却发现无一人反对。当场皇帝就写好了诏书,盖了玉玺,凌渊也痛快的加盖内阁印玺。

至此,认命正式生效。

接过诏书那一刻,晋王竭力压下了内心的激荡,他的目光不着痕的在上书房一众重臣身上一掠而过,心内瞬息万变。

恰在此时,一个小太监急赤白脸的跑进来,宣布了钱仲良暴病途中的噩耗。

皇帝脑子里嗡的一下,不敢置信的跌坐在椅子上,在钱仲良做了这么多事后,皇帝还派人照顾他,对这个舅舅的感情自然不浅,乍闻噩耗,岂能不震惊不后悔。

“怎么可能!”皇帝喃喃,他都派人妥善照顾舅舅,舅舅怎么可能会死,这一刻钱太后痛哭流涕的脸出现在皇帝面前,吓得皇帝一个哆嗦。他要怎么向母后交代,前几日他去探望母后,她还在哭诉舅舅一大把年纪了还要餐风饮露。

怎么不可能,钱仲良年纪也不小了,又一直养尊处优,哪怕有人照顾又如何,郁结于心一时想不开积郁成疾也是有的。有些甚至已经猜测是不是有人暗中动手了,钱仲良得罪的人可不少。

见皇帝瘫在那儿,魂飞魄散的模样,凌渊开口:“钱国舅虽是待罪之身,可毕竟是陛下亲舅,身后事若是寒碜了,有损陛下体面,还请陛下派人去迎回遗体。”死者为大,凌渊并不介意对死人宽容些。

当下就有人赞同。

皇帝骤然回神,自是连连点头。出了这种事,他也没心情议事了,立时让众人退下,他自己则匆匆忙忙离开,自然是要去皇陵见钱太后。

到了皇陵,母子俩抱头痛哭了一场,哭完回来,皇帝就命礼部以国公之礼去迎回钱仲良的遗体,并以公爵之礼下葬。

对此朝臣们捏着鼻子认了,毕竟人死为大。

可皇帝得寸进尺,还想恢复他舅舅的爵位,这下子朝臣们不干了。

犯了罪,死了就能恢复爵位,哪有这么便宜的事儿。那是不是从此以后,因犯罪被夺爵的人都赶紧去死一死,自己死了,就能恢复爵位造福儿孙,哪有这样的道理。

满朝文武对这个想一出是一出的皇帝简直是心累,他做事怎么就从不考虑对后事的影响,他是皇帝,他的一言一行都是天下之程式,万事之仪表。要天下臣民都学他还不得天下大乱了!

面对满朝文武齐齐的反对,皇帝吃了秤砣,铁了心了,一意孤行。

朝臣们也吃了秤砣铁了心,不肯松口,内阁驳回了恢复钱仲良爵位的诏书。

面对这样强硬的态度,皇帝气得手都抖了。他这皇帝做的还有什么意思。自己的母亲保不住,想让舅舅死后哀荣也做不到。

这一阵积压在内心深处的负面情绪汹涌而出,来势汹汹,皇帝终于撑不住病倒了,病的连早朝都上不了。

可朝廷依旧在有条不紊的运转,北伐大军按照原计划开拔,哪怕没有他这个皇帝誓师。皇帝突然意识到一个无比残忍的事实,似乎没有他这个皇帝,这个国家也能运转自如。在这一刻皇帝受到的震撼是摧枯拉朽的。

这档口祁王来了,苦口婆心的给皇帝搭了梯子,皇帝没再置气,顺着梯子爬下了墙头。之后再没提恢复钱家爵位之事。

鸡飞狗跳了一阵的朝堂终于稳定下来。

虽然前面在打仗,但是京城依旧是一派歌舞升平。捷报频传,大伙儿有什么理由不高兴呢!

大抵是临近年关的缘故,这一阵定亲的人家不少,最引人瞩目的有两桩。第一桩婚事是十一月初,次辅杨炳义的孙女儿与祁王嫡幼子定亲。第二桩则是月底凌婵与陆承泽的嫡次子陆钧定亲。

强强联合!

谢谢孤月山人的手榴弹

谢谢Dommy(X4)、好懒(X2)、清绾、最愛言小的地雷(づ ̄3 ̄)づ╭?~

第169章

一声又一声的爆竹惊得熟睡中的烜哥儿和婳姐儿大声哭起来。

在他们震天响的哭声中, 洛婉兮这个当娘的却诡异有点高兴, 这哭声中气多足啊,出生时小猫一样的两个小家伙,经过这几个月的调养, 都长得白白嫩嫩的。

便是烜哥儿也不再像之前那样的羸弱, 让人忍不住心惊胆战, 生恐一眼不见就出了岔子。小家伙虽然不像他姐姐似的白胖, 可也饱满圆润起来,抱久了还怪沉的。

洛婉兮将哭的可怜兮兮的儿子从摇篮里抱了起来, 凌渊也十分自觉的把女儿抱了起来, 动作熟练的哄着。

怀中沉甸甸的分量,让他清隽面庞上笑意更浓, 闭着眼嚎啕大哭的婳姐儿似有所觉的睁开眼, 湿漉漉的大眼睛盯着她爹看了会儿,凌渊也定定的看着她, 婳姐儿突然就不哭了。

正抱着儿子轻哄的洛婉兮便见烜哥儿也止了哭声, 砸了咂嘴,含着泪又闭上了眼睛,竟是睡着了。

“壮壮长大了肯定是融融的小跟班,融融哭,他就哭,融融不哭他也就不哭了。平时也是这样融融干嘛他就要干嘛。就是尿了也是,他自己尿了不哭,非得融融哭了才哭起来, 真是怪了!”

望着她恬静温柔的侧脸,凌渊笑了笑。

屋外的爆竹声渐渐少了,变得稀稀拉拉,凌渊温声对她道:“该歇息了!”

洛婉兮轻轻一颔首,子夜一过,守岁也就结束了。原该在大堂里守岁的,不过顾忌两个小的,三更半夜抱来抱去怕他们冻着了,遂他们直接在漪澜院里守岁,反正家里也就他们四个人,那些个规矩也不打紧。

两人便把孩子抱到了隔间,洛婉兮站在小床前,有些舍不得走,凌渊也没催她。他走过去从后面拥住她,与她一起看着两个睡得香喷喷的小家伙。

凌渊眼底泛起阵阵柔软,胸口说不出的踏实和满足,他低头吻了吻她的侧脸。

洛婉兮扭过脸看着他,望进他柔情四溢的眼底,嘴角弯了弯,伸手握住他搁在自己腰上的手,与他十指交握。

一家人一块过年的感觉,真好!

天顺八年就这么过去了,隆昌元年正式到来。

开年头一件事就是进宫贺年。钱太后还在皇陵里,故内命妇只需要拜见皇后。

自从公主府后,洛婉兮再没见陆静怡,时隔三个月后再见,洛婉兮发现她越发的雍容大气了。她穿着一身金银丝鸾鸟朝凤绣纹朝服,头戴紫金翟凤冠,斜插五凤朝阳桂珠钗,赤金凤尾玛瑙步摇。端庄明艳的面庞上,一双丹凤眼凛然生威。

洛婉兮心下微微一惊,当发现丈夫靠不住之后,女人也就更强大了。

钱太后离开皇宫迁居皇陵之后,皇帝跟皇后就不怎么见面了。比起之前的大半个月宿在坤宁宫,这几个月来,皇帝只有在初一十五才会驾临坤宁宫。不过赏赐什么倒是没有断过,坤宁宫依旧是宫里独一份。

洛婉兮不知道皇帝这样的行为是因为觉得没脸见陆静怡,还是因为钱太后之事迁怒陆静怡。然而不管哪一种都说明皇帝是个没担当。

这皇帝继位以来,似乎还真没做过几件让人拍手称赞的事,蠢事倒是做了一件又一件,错了便罢,偏他还叫人看不见改邪归正的希望。

陆静怡嫁给这样的人,真是委屈了!

委屈吗?陆静怡已经感觉不到委屈了,因为她对这个皇帝早已经不抱任何期望了。皇帝不来坤宁宫,陆静怡还松了一口气,与自己瞧不上的人同床共枕,实在是一折磨。

可这样下去,自己何时才能有孩子,这会儿皇帝怕是也不敢让她生了。

顶好是自己生孩子,可若是自己生不出,令旁人生也是差不离的,总比因为没有皇子,由着皇帝继续恶心她的好。

于是陆静怡上了中宫笺表,请皇帝广纳后宫绵延子嗣。

传到外头,自是大把的人称赞皇后贤惠。眼下皇帝这些嫔妃都是被钱太后坑了一把的,谁知道她们还能不能生,这本来是对皇后有利。可皇后为了皇家的传承主动要求皇帝选秀,再对比之前钱太后所作所为,二后高下立见。

本朝选秀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民间女子都可报名,只要家世清白即可。最后能被选中的大都是进宫做宫女,极少数运气好的才能被封为最末等的选侍、淑女。其中最励志的便是先帝时期的郑氏了,宫女出身的一代宠妃,差一点就能当太后了。

第二种则是只有官家女有资格参加,参加选秀的官家女不少都是事先与皇帝或者后妃那打过招呼的,否则把女儿送来选秀,最后却没选中。岂不说明这女儿有瑕疵,如此一来怎么嫁人!

不过话虽如此,每一次选秀依旧会有那么一群人被淘汰,毕竟水往低处走人往高处流,总有一些人心存大志向。

这一次选秀便是第二种,凡是七品以上官员的女儿,不拘嫡庶,年龄在十三和十八之间都可递名。第一轮是当地官府派人过去调查,品貌过关便能送到京城参加下一轮的评选。

皇帝没有拒绝,只说等边关战事结束之后开始,这会儿看着倒个明白人了。可大伙儿已经没法相信他会一直保持这水平。

征北大军在二月初传来捷报,瓦剌提交降书。瓦剌四部虽然来势汹汹,但是不可否认比起二十年前早已不复当年之勇。大庆兵强马壮又粮草充足,这一仗根本就是三根手指头捏螺丝,十拿九稳。

登基以来第一场仗取得了大胜,皇帝心花怒放,颇有扬眉吐气之感,立即下旨犒赏三军,盘算着等大军凯旋归来之后如何犒赏。

如此一来,选秀之事便正式提上议程。

京城人士都把这当成一个热闹看了,报名的其实还不少,皇帝到底年轻,后宫那些嫔妃又像是不能生的模样,多多少少有些人心思浮动起来。

细细一看却会发现,这些参加选秀的女子里,出自三品以上官员家里的一个都没有,便是四品以上的也只有零星几个。

三品以上的京官是能上朝的,天天在金銮殿上站着,对当前风平浪静之下的暗潮涌动,哪能没有丁点察觉,真要这么迟钝,早就被挤走了。

人都是趋吉避凶的,所有选择都是权衡利弊后的结果。

钱太后和皇帝对着名单相顾无言,尤其是钱太后,她悄悄使人和几家透了话的,只要他们家女儿生下皇子就立为太子,当然这是分开传话的。

可这几家居然没一家送女儿去参选,钱太后就像是被人兜头浇了一盆冰水,还是掺了冰渣子的。

#

选秀之事,洛婉兮听了一耳朵,一个皇帝被嫌弃成这样也是没谁了。可谁叫他做的事,实在让人没法看好他呢!

听完了,洛婉兮就不再多上心,当下她有另一件事要忙。

洛家终于出孝了,守孝三年,实则是守27个月。守孝结束,洛婉兮几个叔伯也要出仕。其他人倒好,官职不高,吏部就能直接任命,凌渊直接就安排好了。

可洛大老爷不同,他丁忧前高居三品吏部侍郎之位。一般而言回来官位也不会太低,至多上下浮动一两极。吏部便把文书递了上去,内阁通过后,便摆在了皇帝御案上。

皇帝显然把洛大老爷当成凌渊党羽不肯许以高位,就这么留中不发,不通过也不反对。

洛大老爷有些啼笑皆非,当初他得罪先帝抗旨,就是赌等他守孝结束回来时,先帝已经倒台。事实也证明他赌对了,但是他万万想不到在他守孝这三年内风云变色,登基的新皇帝又和凌渊对上了,虽然还没有先帝时那般剑拔弩张,但是苗头已经露出来了。

洛大老爷倒不着急,当年先帝起码还有个陈忠贤,还有一班心腹,能朝堂上能说得上话。

当今,可是一点嫡系人马都没有,不仅没有嫡系,他还把朝廷上下的人心都给寒了一遍。陆家扶持皇帝上位,陆家老大还解甲归田,表了诚意。皇帝母子俩却无所不用其极的打压陆家,不管皇帝对钱太后所作所为是否知情,在外人眼里,母子俩就是一伙的。搁谁都要胆寒的。

说白了,洛大老爷不看好这皇帝。江南文风鼎盛,文人学子也敢说一些,都有人私下说当今是昏君了。皇帝最大的优势就是他的身份,代表着大义。一旦没了大义,地位也就岌岌可危了。

洛大老爷安排了老宅之事带着家眷京城,听候吏部任命。任命一直不下来,他也不着急,老神在在的走亲访友,离开这么久,很多关系都要重新走动起来。

洛大老爷回京,洛婉兮这个做侄女的自然要过去请安,还有洛婉妤这个当女儿的。

两人便约好了一块过去,到了约定的那一日,洛婉妤带着丈夫凌煜前来寻洛婉兮。

“六叔,六婶!”夫妻两恭恭敬敬地行了礼。

“叔祖父,叔祖母!”阳哥儿乖乖巧巧的叫人。

萱姐儿在奶娘的示意下跟着哥哥奶声奶气唤人。

洛婉兮发现洛婉妤在凌渊面前有些紧张,不觉好笑,遂缓和气氛:“萱姐儿今天真漂亮!”

三岁的小姑娘已经有美丑意识了,顿时咧着嘴笑起来,还兴高采烈的把自己的小裙子展开给洛婉兮看。

“烜哥儿和婳姐儿不过去?”洛婉妤发现两个小的不在。

洛婉兮便道:“外头风有些大,他们身子还弱,所以我想过几天天气好了,再带他们去向大伯父大伯母请安。”礼数哪有孩子的健康来的重要。

洛婉妤点头表示理解,两个孩子虽然养的不错了,但到底比不得足月的孩子强壮,小心谨慎些也是该的。

“弟弟妹妹呢!”萱姐儿一听两个小的名字就激动了,蹬蹬蹬跑过来拉着洛婉兮的裙摆问。

洛婉妤好笑,再一次纠正她:“是小叔叔,小姑姑!”

“弟弟妹妹!”萱姐儿不高兴的嘟起嘴。

洛婉兮笑眯眯的揉了揉她的包包头:“他们睡着了,等他们醒了再陪萱姐儿玩好不好。”

余光瞄一眼说笑的几人,凌煜又瞥一眼端坐在上首,神色淡然的凌渊,心想,弟弟妹妹也没错啊!从母族这边算的话!

之前是洛婉兮喊他姐夫,后来变成了他喊她婶娘,说实话,一开始,凌煜真叫不出口,可他再叫不出口硬着头皮也得喊人。

哪像他叔父,明明应该称呼他岳父为伯父的,却还是不改口。

凌渊忍不住暗搓搓的想了下待会儿到了凌府,自己喊凌大老爷岳父,叔父喊伯父的场景,古铜色的脸上忍不住浮起一丝笑意,嘴角不由自主往上翘,他使劲往下压,表情顿时有些滑稽。

忽的,就觉面上一凉,凌煜就发现凌渊神色淡淡的看着他,目光洞察,凌煜尴尬的摸了摸鼻子,立马把那些乱七八糟的想法压下去。

“走吧。”凌渊不紧不慢的放下茶杯站起来。

凌煜立时往边上走了一几步,一幅您老人家先走的谦恭样。

第170章

面若桃花, 色如春晓。

何氏不着痕地收回了打量的目光, 三年不见,她容色更胜当年,大抵是因为生了孩子的缘故, 凭添几分妩媚风情。

思及方才凌渊行动间对她的照顾, 何氏也要承认, 她命好!丈夫疼爱, 儿女双全,洛婉兮这一生可算是圆满了。谁能料到当初那个无父无母的孤女竟然有此造化, 世事委实无常!

不由自主的, 何氏便想起了自己的小女儿洛婉如,当年两人境况可谓是一个在天一个在地, 可如今却是掉了个个。

这人的运气来了, 真是怎么挡也挡不住。

何氏定了定心神,压下翻涌的心绪, 目光落在洛婉妤身旁的萱姐儿身上, 小丫头怕生,在熟人面前活泼又调皮,见了陌生人就成了小淑女。

何氏晃了晃手上色彩斑斓的绣球儿,放柔了声音对萱姐儿道:“萱姐儿,到外祖母这来。”这外孙女自打出生,她就没见过,何氏稀罕的很。

萱姐儿怯生生地扒拉着洛婉妤的裙子,闻声还往后面躲了躲。

洛婉妤拉着她过去, 哄她:“这是外祖母,你忘了外祖母送你好多礼物呢,你看你今天这套衣裳,就是外祖母送你的。”

小姑娘低头瞧了瞧自己粉红色的小襦裙,神情顿时变得不那么抗拒了。

看得洛婉兮忍俊不禁,这年纪的小孩最是有趣,她是恨不能自己那两个见风长,一眨眼就两三岁了,可想想看着他们一点一点长大也挺有意思的,三抬四翻六坐七滚八爬九扶立周会走。

婳姐儿和烜哥儿刚会翻身那会儿,就是稳重如凌渊,一下衙回来就让两个小的趴在榻上,看着他们吭吭哧哧的用力翻过来,烜哥儿娇气,翻不过来就哭,凌渊照旧不为所动。可轮到婳姐儿了,小姑娘一掉金豆豆,他就赶紧把人抱起来,心偏的都没边了。

一不小心陆婉兮就发现自己跑神了,她赶紧收敛心思,再看过去时就见萱姐儿已经坐在何氏怀里安然自得地玩着绣球吃起糕点来了,小孩子其实最敏感,哪些人对她真心她比谁都清楚。

何氏满脸宠溺的看着外孙女儿,又把阳哥儿召到身边嘘寒问暖了一番。

洛婉妤悄悄拉了下何氏的衣袖,一个眼色使过去。

何氏笑容微微一收,看向洛婉兮:“怎么不把你的孩子带来看看,还有邺儿,也好两年没见了,该是长高了不少。”

洛婉兮又把那通天气身体的理由道了一遍,再说洛邺:“今天邺儿学堂里有一场测试,颇为重要,遂没把他带来,改日再带他和两个小的来向您和伯父请安。”

何氏便点了点头:“学业要紧,身体为重。”她也听说了,洛婉兮那对龙飞胎因为早产加难产的缘故,体弱多病,养到现在不容易。

本来玩的好好的萱姐儿突然抬起头来,朝着萧氏脆生生叫起来:“弟弟!”

说的是萧氏的儿子,她于九月生下一个大胖小子,足月出生的小家伙白白胖胖的,着实让萧氏吃了不少苦头。

想起自己的大孙子,何氏眉梢眼角都是笑意:“你弟弟刚吃了奶睡着了。”

洛婉妤笑起来:“这回可算是喊对了,她现在凡是见了比她小的都喊弟弟,对着她小姑姑小叔叔也喊弟弟,怎么改都改不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