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工皇后不好惹/第一特工皇后上一章:第 56 章
  • 特工皇后不好惹/第一特工皇后下一章:第 58 章

“否则,一切,只是空想,是妄想…

“想要活的好,就得比别人强,这是法则。”

云沁听着,怔一下。

话是说的没错,这时代,就是这样的,欺善怕“强”,只有强者,才有好日子过,因为这不是人~权平等的时代。

贫贱夫妻百事哀,再恩爱,都敌不过世情的冷酷和残忍。

再恩爱,也敌不过强权者的拳头,而幸福人生会在别人的拳头底下破灭。

她看了看这个男人,夜风里,负手遥望长空,一身骄傲。

她叹:

他的野心好大,想要改变社会形态,想要改变时代,那岂是轻易能实现的——

对,这不是一代人可以实现的,想要改变,需要几代人的努力。

秦逍咽下了刚刚想要说的话,深深冲萧缙瞟了一眼过去:

都说萧氏四郎有帝者之才,都说他野心勃发,志可吞天下;如今这一番看似不经意的言辞,的确彰显了这样一份抱负——

家国天下,他的心志,好像并不限于一个西楚。

这个男人,一旦成就雄图霸业,三千里锦绣河山,他都想囊为己有。

若不隔着那几百条人命,若不是隔着国仇家恨,这样的少年才俊,当结为挚交。

可惜,与生俱来的对立身份,令他们只能成为劲敌,而不是惺惺相惜的知己。

他朝两军对垒,他与他,必得斗一个你死我亡。

他正想,云沁也说道起来:

“唉,也是也是。每个人的争斗,总有自己的道理。每个人的追逐,总有自己的原因。

“或被迫,或无奈;或是因为野心,或是因为私心…

“世有千万人,人有千万心,心有千万理由,归根结底,是这个社会太不公平——权者专制,弱者满身奴性。

“我觉得,想要强国就先强民,强民就得挖掘像我家王爷这样心胸的人才。

“有句古话说的好啊: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那意思多深刻。

“故,想要实现国之大和,首先得出一个引领群雄的强者,而后,这强者,得废旧制,扶起新一代少年,从而改造国之宿命,迎来一个全新的发展…

“可惜,说说容易,做起来,难如登天。就好像空头梦似的…哈,真是异想天开了…”

说着说着,她忽嫣然一笑,百媚生,那轻愁散去,又是一脸的勃勃生机:

在这个时代人,会有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是何等的玄奇,想要体现那样一种理想的体制,那也是一件不可以办到的事——

这个时候的她,并不觉得自己的出现,能改变这里什么,也并不觉得自己的论说,会成真…

萧缙也并没有这样一句现代语而惊怪,《少年中国说》的几句经典之词的确在这里出现了,三百年前,某位皇后广兴学堂,便是想一切从娃娃抓起来,改造世界。

可惜人家死的太早了一些。

他曾在想,第一位一统神洲的金族皇后,也许来自现代,无奈皇陵早早沉于秦山关湖底,无人可探其秘。

“对了,秦大人,您做官为的是什么?为名为利为百姓,还是为自己!”

云沁饶有兴趣的向秦逍问起这个问题来,引来了萧缙的注意。

这是他一直想问的:秦逍,这样一个阳春白雪似的男子,十指纤纤若仙谪,怎也热衷于争权夺利?

这样的人,更像隐士,怎就成了权臣。

一个身负洁癖的权臣。

秦逍转开了头,唉,这个被自己看护大的小女子,现在真是杀伤力十足,灯光下的双眸,熠熠生辉,美的惊颤,看得他小心肝直跳。

他顿了顿才道,才淡淡而有力的答道:

“为百姓,也为自己!为百姓谋利,也为自己谋一世安好,可令百姓们的日子安稳无惊以,也可令自己活的痛快,活的自在,活的无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兴家国。”

这是他的壮志。

同样的豪迈,同样气吞山河。

“说的好!”

司靖听完赞了一句:“怀王之说,志大;王妃之说,智奇;秦五爷之说,短短数语,既怀天下之忧,又怀一己之心愿,豪气干云天。”

他看着他们,觉得这三人的气场,几乎是相同的。

相比较而言:萧缙和云沁的看法,更为契合:

一个说要改变时局,以强权求更好的发展,一个说盼强权之人为英雄,引领废制改革,建一个全新少年国,两个人在意思上一脉相承。

而秦逍,既有大志,更有容纳天下之心,先天下后自己,这样的掌权人,难能可贵。

“那司先生觉得人活一世,当有何所图?”

云沁稀奇的问。

司靖望着了天上那怒放的烟花,一朵朵灭了,一朵朵又艳若春花,周边,人声在沸腾,他笑道:

“盼能尽快出一旷世奇君,来统摄九国,结束这分缰列土之争,集权而治,为民为臣造福利,再兴繁华盛世。而后,痛快人生,自在吃酒,无妄这凡尘走一世。”

在场之人,各有国籍,若一统九国,国灭,谁甘为亡国之奴?

萧缙和秦逍的目光对了一下,一统天下,不易,诸国皆有杰出人才,想要征服,就得将那些不驯的人才或征服,或从他们的尸骨上踏过去,后者,是一种冷血的展望。

三人的目光都唰唰唰的瞅了过去,为这大逆不道的话。

“看我干嘛?”

司靖收回目光,无辜的反问。

“统摄九国?啧,那得死多少人啊…自古一帝功成,万骨铺路。那万阶高台之上的帝宫,建在万万生灵的尸骨之上。不过,这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自然法则。同时又是无比残酷的,我希望我的有生之年,别遇上这种倒霉事,做了这烽火之下的游魂。”

所以人的目光又都唰唰唰的瞅到了云沁身上。

云沁学着司靖的语气,眨眼:“干嘛看我!”一停,又道:“我是女人,我怕打仗…没你们这么大的志向。”

她呼了一口气,眼见得烟花也放得差不多了,便接着道:“几位大人物,夜不早了,大家都安安稳稳回家睡觉去了。嗯,我也看乏了,能不能回府了?我的爷…”

她笑吟吟的看向萧缙。

此刻,他们不知道,今日的论述将记入史册,他们这几个人,将成为这风云突变的时代里的弄潮儿,将改变国的性质,血性的杀戮,社稷之一统,百姓之安乐,全系于他们的手上。

他们,就是这云巅之上的强者。

今日,是强者与强者的对话。

人群依旧热闹,人潮久久不曾散去。来来往往的人流里,聒躁的人声鼎沸里。

云沁的笑意正浓,忽见几道寒光,以一种煞人眼的速度正好从云沁能看到的角度飞射过来。目标是她身边的人。

“小心!”

一记惊呼,她本能的急推了一把萧缙。

她以为自己的速度够快,但是,那杀人利器的速度更快,噌的一下,在她推开男人的那一刹那,锋利的利尖在手指间滑过,不是很深,浅浅的,血迅速就漫了上来。

萧缙其实早已经感觉到了一股杀气,可他未曾动手,就被推开。

那一刻,他一怔。

转头时,看到十几道灰袍人从楼顶上飞跳出来,就如一只只在夜间飞行的蝙蝠,张开翅膀,往下俯冲下来,极有默契的兵分两路,一路冲他团团围过来,似乎是冲他来的,另有两人则向云沁冲了过去,所不同的是,前者手中拿的是杀气凛凛的长剑,招招能毙人命,后都手中是长鞭,似想活捉了她。

云沁挑起秀眉,这些人是什么来头呀?

在这种场合,她是不宜动武的。

正琢磨着要如何应对,有人来英雄救美,不是别人,正是秦逍五公子是也——

人家未婚夫在呢,哪容得肖小之辈猖狂。

也不知他从哪里抽出了一支软剑,冷动如流水般一滑,就往那攻过来的长剑给挑了回去,那一拨,看似没有份量,却挟万钧之力,两个壮汉齐齐就被撂倒。

司靖没有出鞭,只挑眉,守在云沁跟前,不让任何人靠近,而四下里,人群因为这样一种骤变,惊惶的抱头四处逃窜,哪还有人敢在附近流连——

这种刀光剑影的惊变,谁碰到,谁倒霉。

萧缙忙里偷闲的转头有观察他的王妃,睁着一双闪亮无惧的美目,左右顾盼,好奇这一场追杀因何而起,在对上他目光时,还美美一笑,看着他被围在当中,四处挨打,无辜的眨眼,并没有打算使出自己真功夫的打算。

她好像是不想别人知道她是有功夫的,如此推断,由此可见,她在摄政王那边,也瞒起了不少事:

哼,果然是个小骗子。

不过,她没得意多久,也不知怎的,前一刻还笑吟吟,后一定,那淡定的脸色突然一变,飞快的伸出手来看想证实什么似的,身子开始摇摇晃晃,脚一软,她踉跄的往后靠去。

他想穿过包围,过去,百忙之中,看到秦逍退了过去,目光在她手上伤口处停顿了一眼,想扶,却没有扶,后方有两道长剑冲他们使过去,剑光所到,必将血肉横飞。秦逍回头一剑,快极,将来人刺穿打飞。

他身后,云沁,倚着树,缓缓的往地上倒下去,杂乱中听得她低低叫了一声:

“萧缙,他们的暗器上抹了药…”

而她,被划破皮,倒霉的中招,只为救他。

见鬼的,她干嘛去救他?

萧缙没能第一个奔到她身边,场面之混乱的,那一刺客倾巢而出,将他绊住,而那边,又有数个黑衣人,将她围住,誓欲将她擒拿了去。

他很快明确了,这一次行动,这些人的目标人物,不是他萧缙,也不是秦逍,或是司靖,而是这小骗子。

该死的,这女人,怎么那么能惹事?

得出空,他长啸一声,掩于附近的怀王府三四个暗卫,闻风而来,一场混战,斗的夜市是一阵人仰马翻,惊叫声,兵器的撞击声,刺客们的嘶吼声,充斥着河堤上…但那些刺客,却像是发了疯似的,不退,而且强攻。

萧缙冲出包围跑向云沁的时候,看到司靖守着地上的女子,不离半步。

他深睇了一眼,加入战圈。

在洛京城内夜巡兵,正好经过这里,看到这边大闹,又瞧见被围的人怀王,那巡罗长手一场,喝了一声:

“保护怀王,拿刺客!”

与此同时,另有一拨十几人的黑衣刺客冲了出来,且冲着萧缙围了过去,其中一个个子极为的魁梧,人猿似的,大喝一声:

“阿紫,马上带着你的人,撤下。这是命令。”

战圈彼端,一个娇小的人,在那里倔强的叫喝:

“我不!若不把这个女人带回去,细细的逼供,今日,我阿紫,宁可死在这里…”

“胡闹!”

“我要知道他的下落,这事,半刻也等不下去了。我必须知道他的下落!”

“这件事,可以从长计议!”

“你想带你这一组的人一起下地狱是不是…冥顽不灵!大权,把你家妹子给我押下去…所有人,给我听着,计划取消,马上都给我散了…”

群战中响起两个听上去是头领的人在交谈。

而后,那些刺客一个个开始且战且退,行动训练有素的很。

人猿似男人向围萧缙围了过来,脸上套着一面具,一连过了数招,当刀与剑撞击到一处时,他压低说了一句话:

“怀王殿下,我等无意来冒犯。只因帮中少主年少鲁莽,做出了惊扰王妃之举,今少帮主失踪,帮中兄弟生急,想来和王妃沟通沟通,用错了法子,还望你能多多包涵涵。我家老帮主说了,血浓于水,故而特令少帮主前来此地与王爷见个面。不想竟会出了如此怪事,王爷…请看在冉少帮主的面上,一切既往不究…今日,最好不要往大里闹了去…要不然,大家都不好收场…我们的人已经折了好几个,已经得到教训了…”

这话,已经表明了他们的来历:他们是青海帮的人,为寻少帮主,而来掳怀王妃——而那少帮主,正是他萧缙的亲生弟弟。

斩下去的长剑,不由的迟缓起来。

对于那个弟弟,萧缙从没见过,没想到第一次见面,却是他将他的王妃给掳了,而他的王妃又将他的弟弟给藏匿,以致于惹来了这样一场追杀——

“你是何人?”

萧缙沉声问。

人猿似的男人,抿了抿那厚厚的嘴唇,道:

“在下青海帮第十任护法卫用。王爷,过些天再来陪罪…告辞!”

一声长啸,这人带上她的人,且战且退。这些人身手皆极为的不凡。

萧缙扬了一下手,令人停止缠斗,于是,这一场街头械斗,就这样停了下来。

“王爷,为何不拿下他们?”

萧缙环视一圈,不语,跨步向慕容瑶走去。

青海帮的人,不能得罪,这些亡命份子,报复起来,绝对是可怕。

这样的可怕有历史记录。

听说,六十年前,某位皇孙误杀了他们帮中一个高层领导人,青海帮的人弄清楚这里的是非对错,在确定理亏的是对方以后,花了一年时间,将这位皇孙逼成疯子,之后,将其制成了一具干尸。

青海帮与萧氏皇族有仇,复仇之箭迟早会射过来,原来该借这个机会能杀几个能刹几人,但这是针对其他皇族中人而言的,他不一样,与青龙帮的关系,有点微妙。

他不能斩尽杀绝——

青海帮,是他想要征服的一股江湖力量。

柳树下,离慕容瑶几步远处,是司靖和秦逍守在那里,一个卷起鞭,一个收了剑。

“多谢五公子和司先生护我内子!他朝,本王一定设宴相谢。今日内子有伤,急去救治,便不与二位多叙。就此先行告辞!”

他换拳行了一礼,弯腰将轻似蒲柳似的女子抱起,走向岳离刚刚才去征用得来的马车,没有看一眼瞪直眼的彩姬,钻了进去。

“回府!”

伴着一声沉沉的喝令,马车动,飞奔离去,原地,巡罗兵在整顿现场。

秦逍独自站在当场,看着自己的小丫头,被他带走,差点就按捺不住,想去抢。

可是,他不能,因为他没有那个身份。

一直以来,他就是少了那样一个明正眼顺的身份去管制这个叫人实在没办法省心的女人——

唉!

他吁了一口气。

司靖站在边上,默默的看着,心里也是担忧的,半晌后,又看向秦逍,这个温润的男子,此刻的笑容,有点假:

想必其心头极不好受着!

此刻,云沁并不知道,自己这一次好心,办了坏事,彻彻底底招惹上了萧缙…

待续!

亲爱的们,下周二大图,到时一万五千字更。

特别想强调的事:

最近这一周时间,晨在冲红文,想请大家把每天的最新章节第一时间给晨订下来,帮帮忙吧,好不好!现在这个文有三百多人在订阅,只要突破四百人,就能成为一品红文。大家不要存文看了哦!给力支持一下,以鼓励晨更好更安心的码字写文。晨不要红包,不要月票,只要你们的订阅数量往上冒。

所以,如果喜欢本文,请以正版订阅的方式加以支持,谢谢!

第三十八章,堇园,同床共枕

更新时间:20131020 0:58:30 本章字数:7801

半个时辰以后。

皇宫,雍和殿,萧群才批完最后一份奏折,扭着脖子,正打算歇一歇,散一散心,就去睡。那些烦琐的政事,一件件的,叫人头疼。

虽说他自小就被训练处理事务,但说到底,是不喜欢的,而且厌恶的。

他更喜欢和云沁在一起的无忧无虑的日子,喜欢被她指派,也喜欢看她认真处理事时的模样。和她一起共事,再苦再累,他也不觉得苦。离开她,会觉得电子特别的无趣。

才想出殿门,张汤忽然闯了进,面色凝重报禀了一句琬:

“主子,怀王今夜带着慕容瑶去游夜市,遭夜袭。慕容瑶遭剑伤,当场晕厥,现如今被怀王带回王府去了?”

原本精神懒散的萧群,整个人陡然一凛,豁然抬头,脸色微变:

“伤势如何?钧”

“不清楚。”

萧群不再二话,就往外头冲了出去,扔下一句话:

“备马,去怀王府!”

张汤看着一楞,之前主子让他派人盯着慕容瑶,在他看来,这是一种监视,但是,现在看来了,好像不是那么一回事。主子眼底里的凝重,应该是一种关心的表现。

这是怎么一个情况?

王爷怎么在意起一个棋子的生死来了?

殿外,夜色深浓。

萧群才要出园门,就被一道身影给拦了回来,那是他的师父,也就是别人眼里的神秘谋士,一头银发,一袭素袖,在夜风里徐步而来,淡淡的问:

“你这是去哪?”

“怀王府!”

他硬着头皮道。

“王爷,您忘了老宿说过的话了吗?”

萧群抿紧唇线,不语,他就是控制不住自己。

“您不必去看,差个人去探望一下就好!为大局着想…小不忍则乱大谋!”

萧群硬生生打住步子,深吸一口气,回头对面色露出古怪之色的张汤,久久才挤出一句:

“阿汤,你去看看。有什么情况变化,随时随时,回来报禀!”

张汤应命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