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工狂妻之一品夫人/腹黑大人的特工宠妻上一章:第 112 章
  • 特工狂妻之一品夫人/腹黑大人的特工宠妻下一章:第 114 章

如果婚后需要什么,用银子就可以了,干嘛弄这么多东西,还要专门腾出房间来装这些嫁妆。

嫁妆里的布料什么的,根本就放不了多长时间,还有其他一些东西,根本就用不上。

可秦家爹娘是土生土长的大明人,只有这么一个女儿,恨不得将所有东西都陪嫁给女儿。

而秦韵的外祖家,张家舅父因为与秦韵的关系,也被朱厚照这熊孩子高看一眼,张家舅父在这半年多的朝堂清洗中,竟然胜任了吏部尚书。

这可是天下第一部呀,三品以下的大臣升迁都归吏部管。这些人能不使劲地拍马溜须吗?

更别说,朝中那些大臣的夫人们,有许多打着女眷的名义都来给她添妆,其实也就是送礼来了。

根据内部消息,今日,皇上可能还会亲自到来,参加婚宴,那些和秦柳二人不对付地听到这个消息,也不得不露面了。

张皇后也特意从宫中赏赐了许多礼物给她。

不仅如此,他们成婚的消息,可能全天下都知道了。

谁让秦韵心血来潮,有点恶搞地在大明皇家报上面登载了衣服广告,热烈庆祝锦衣卫都指挥使秦韵与工部右侍郎柳直结为伉俪!

虽然大明朝的彩版印刷很落后,但因为广告样式是秦韵自个设计的,倒是挺吸引人眼球的。

更吸引眼球的是,是秦柳二人的身份。

既然秦韵着力打造一个新的时代,自然要从许多事情上开始冲击大明朝固有的社会风俗习惯。

特别是大明朝的女子们,她们已经沉默的够久了,总有一些不安分的,她就是她们中的标杆。

柳府开的是流水席,这日,就算是乞丐想进来好好吃一顿,也没关系。

李东阳作为柳折眉的坐师,也被请来坐镇。事实上,柳府外边已经发生了交通围堵,马车进不来,就连轿子都摆不下,幸好秦韵早有先见指明,清理了一大片空地,来当大明朝的停车场。

可还不够,几里外,都是浩浩荡荡的人群。

总之,在京城人们的记忆中,这是一起史无前例的婚事,就算是太子娶太子妃时,也没这么热闹。

大概真的是大明皇家报的宣传作用,不但许多京官,富商登门道贺,就连全国各地的一些官员,也纷纷进京,或者专门派人进京来送礼。

柳折眉今日一身大红新郎袍服,不但不显得俗气,反而让他清俊的脸显得更清俊。

爆竹声声,宾客的恭贺声络绎不绝。

新娘刚进门不久,朱厚照这熊孩子就急不可耐地现身了,其实,要不是身份限制,他真的打算带着自己的皇后小鱼儿在婚宴上充当送菜上桌的小厮。

可惜,被柳折眉生生粉碎了他的企图,只好乖乖地按照秦韵的吩咐来。

等到了夜间,柳折眉为了成亲,特意让工部赶制出来的烟花,给京城的老百姓呈现了一份视觉盛宴。

不仅如此,柳折眉还当着朱厚照这个皇帝的面宣布,本次婚礼的礼金,将拿出来在全国各地建一百座弃婴堂。

弃婴在什么时代都有,而大明朝,丢弃的女婴更多,还有一些农家,生出来的女婴不喜,直接放到马桶溺死的事情在许多地方很流行。

所以,凡是被丢弃的婴儿,男孩多半可能有什么缺陷,女孩纯粹就因为她是女孩。

她打算将来条件成熟了,打算在各地建立一些女婴学堂,希望收留那些被家人遗弃的女婴。

还规定,只要送一个三岁以下的女婴到弃婴堂,每个弃婴,家人可以领到二两银子。

就是为了尽可能杜绝溺婴这种违反人类道德的凶残行为。

这些弃婴堂的女婴,将来长大了,就算许多不可能像她一样,在朝堂上叱咤风云,可她会让她们受到不错的教育,还教她们一定的技能,让她们将来有一技傍身,能够自立自强。

因为她今日是新娘子,不适宜抛头露面,这件事就交给柳折眉来宣布,并申明,大明皇家报会长期登载此类的消息,向全天下各地州府传播。

柳折眉宣布完这个消息后,刚才还喧闹的婚宴一下子变的鸦雀无声起来,好半晌,许多人才反应过来。

除了少数不以为然,认为秦柳二人吃饱了没事干的,多管闲事的,大多数宾客,内心还有一处善地,都纷纷称颂不已。

反正这银子也不从他们的口袋出。

而有一些特别精明的商人们,在拍马屁的同时,也打算再捐献一些银两资助弃婴堂的成立,无非就是为了讨好秦柳二人。

这件事现在看来,除了让在场宾客歌颂几句菩萨心肠外,也没显出什么功效来。

但等到二十年后,有许多女子纷纷走出家门,进入工厂,女子在社会上的地位开始大大提高时,许多迂腐不堪的人暗自磋叹,认为秦韵当日建弃婴堂就是一场阴谋。只可惜,当时许多人都被婚礼的繁华迷了眼,没有看到这背后的谋算。

洞房花烛,是人间最美时。

尤其对男人而言,柳折眉不知是喝多了酒的缘故,或许还有其他原因,他的眼神一点都不像平日那么淡定,灼热的仿佛要将取了盖头,一身红衣的秦韵给燃烧殆尽。

两人双目对视,千言万语,一切都在不言中。

跨越了两世,她终于结婚了!

红帐低垂,鸳鸯交颈,一时多少缠绵悱恻!秦柳二人成婚后过了半年,柳折眉这一次外放,这次他外放为一省巡抚,是妥妥的封疆大吏。

而秦韵也利用这段时间,将锦衣卫彻底收拢到了她的手中,安插了她的亲信,但这次,她却没有留在京城,而是跟柳折眉去了任上。

这是秦韵故意为之的,因为在她看来,前一段时间,朝堂的清洗还不到位,她还是需要让刘瑾跳出来,折腾上两三年。

再清洗一番,而她借机跟着柳折眉上任,主要是她打算开始改革大明朝的军制了。

任何政治改革,如果没有兵权在手,最终成功的可能性都要打个折扣。

而大明的军制,到了现在也不得不改了。

她和朱厚照商议之后,打算建立大明皇家军校。

朱厚照这熊孩子任第一任校长。

但这种尝试在京城,阻力太大,秦韵就打算先到地方实行,因为,柳折眉再一次外任,是打算继续推进商业的兴盛发达。改变固有的生产模式。

而秦韵则成了大明皇家军校的第一任祭酒。

办理军校的最大阻力在勋贵身上,大明朝的兵权基本在勋贵手中掌控,秦韵之所以改革军制,就是打算打破勋贵们对军权的垄断。

如果在京城大张旗鼓地搞,势必要引起勋贵们的过激反应。

但秦韵也明白,不能完全把勋贵们排除在外。

因为她的大明皇家商业会所取得的高额利润,将勋贵们拉拢了一些,她现在只是告诉勋贵们,海外有多么富饶的黄金宝石,要占领那些国土,就需要学习航海技术,还有新式的炮击技术等等。

建议这些勋贵们派出家中一些子弟,进入军校,当做未来的军官来培养,然后,又聘请一些有名的将领做军校的老师。进一步分化勋贵的力量。

至于下面的卫所,那些低级军官们,暂时还不被秦韵看在眼里。

英国公作为军校的副校长,到是很爽快地上任了,在他看来,如果他不做,一定有其他人做,勋贵们也不是铁板一块的。

更何况,这还是皇上的旨意,皇上作为大明皇家军校的校长,自己是副校长,不也是一种恩宠吗,总比他现在只有爵位,平常朝政大事,那是文臣的事,没他们的事好吧。

总之,秦韵是各种忽悠,她一直相信,只有利益足够,没有攻不克的堡垒。

大明皇家军校的学子都是从各地的平民和军户里面选拔的,但有一个要求就是,必须要认够至少一百字,才能报名。

并同时规定,除了春耕和一些正常的节日,比如春节,中秋节,清明节,端午节等等传统的节日,七日休一天,这些学子们不准离开学校一步。

其实,也就是后世的典型军事化管理。

暂定三年一期,在秦韵看来,有三年的时间,至少可以培养出一批令行禁止的学子出来,充当各地卫所的低级军官,至于卫所原有的那些军官们,还有点长处的,可以强制来军校来进修,一些没有长处,还占着位置不拉屎的,该免的免,该杀的杀。

军校第一期,秦韵也不想弄出太多的人,只招收五千名。

别看这五千名,一年的钱粮耗费也是一个很庞大的数字。

到了第二年,就像现代的学校一样,再次征收五千名新学员。

以此类推,第三年也如此,到了第四年,第一期学员就要毕业了,以后,学员的数目会尽量控制在一万五千人左右。

这噎死秦韵考虑到大明的人口基数做出的一个计划。

开始,军校虽然冠名大明皇家军校,可在其他人看来,不就是要练兵吗?

练就练吧,谁让北边的鞑子现在还对大明虎视眈眈呢?

再说人数也不多,才区区五千人,一个府州卫所的军队都要上万人。

刚一开始,报名的人并不多,在文官占主流的朝代,许多读过书的人,还是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好男不当兵等等。

可后来,听说包吃包住,每月有五两饷银时,有人动心了。

等有人听说,有表现好的,毕业后就直接可以当百户,还成为天子亲军,又有一些人动心了。

虽然有些读过书认识字的人有几分清高,可大明那科举考试,比现在高考不知要难上多少倍,许多人一生连秀才都考不上,更别说更高级的举人进士什么的了。

但留在家里种田什么的,又不甘心,既然有机会成为天子亲军的机会,还是抓住的好。

秦韵在大明皇家报上专门为军校打了三个月的广告,尽管有许多文臣不遗余力地攻击弹劾秦韵,不尊祖制,居心叵测等等。

都被朱厚照这熊孩子给无视了,这些老头是怎么的,想要扼杀他这个皇帝成为天下第一大将军的梦想,扼杀他将来开疆扩土的梦想怎么着?

一些喊的最欢的干脆被他发配到南京六部去清闲喝茶去了。

还有一些,屁股后面一摊子事,叫嚣的那么厉害,锦衣卫收集到的证据,朱厚照这熊孩子当着满朝朝臣的面,将那些东西丢在这些道貌岸然的臣子身上,那个滋味是一个爽呀!

也许是现在的朱厚照在朝堂上没有处于弱势,他和文臣之间的对立也没像历史上那么严重,也没有那么厌倦当皇帝。更不会无聊到建什么豹房之类的东西。

只不过,第一期报名的热度,还是出乎了秦韵的意料之外,只招收五千人,却来了至少五万人,十取一的标准。

其实这五千人中,还会专门成立一个一百人的高级班,这高级班才是秦韵打算用来培养军官的。

其他的只能先当做普通兵士来用,如果作战勇敢,以后才能累积军功。

招生的时间,整整持续了一个月,等军校一切走上正轨后,都到了半年后,秦韵这段时间真心累的够呛。

因为她用的是新式的练兵方法,在许多方面,必须要让她亲自示范。

回到巡抚衙门后,洗澡时,竟然睡在了浴桶中。

还是柳折眉进了房中发现不对,将她急忙抱了出来。

大概是受凉的缘故,用膳时,竟然有些反胃。

柳折眉满脸忧色,忙让人请了大夫进府。

大夫把脉后,连声向他们夫妻二人道贺:“恭喜秦大人,您有喜了,恭喜巡抚大人,夫人有喜了。”

秦韵一愣,他们夫妻二人成婚之后,称得上鹣鲽情深,她的身子在那年雪地地虽然受了亏损,但后来也很注意保养,怀孕是迟早的,但是任何一个女子,对自己第一次做母亲,心思还是很不同的。

“多少时日了?”柳折眉一向淡定的脸,闻言,整个眼睛都亮了起来。

“已经快两月了。”

“可还安好?”

“大人请放心,秦,夫人胎位还算稳妥。只是近来,似乎身子有些疲累,还是要多注意休息,不可过于辛劳。”那大夫虽然也知秦韵身份,但每每称呼秦韵大人,总觉得很不习惯。

等大夫领了赏钱离开后,柳折眉将他揽入怀中,柔声道:“韵儿,我们有孩子了。”

“嗯!”

“我好高兴!”

“嗯!”

“军校的事情你尽量放一放,不要累着。”

“嗯!”

在成亲一年多后,终于有了孩子,秦韵也松了一口气,这些年来,外边的人都传言,她是个妒妇,是个母老虎,让巡抚大人不敢在外边寻花问柳,更别说纳妾什么的了?

许多人常用怜悯的目光看待柳折眉。

可秦韵知道,柳折眉是柳家的单传,柳家姑母本就对她这个侄媳妇不是很满意,但如果她还生不出孩子来,就算柳折眉不在乎,可她还是希望他们两人的人生和婚姻都能够美满幸福。

秦韵这么想着,想着,又慢慢地睡着了。

她再次醒来时,发现柳折眉还陪在她的身边,眼中尽是温柔。

“这怀了孩子,真的是很贪睡。”

“夏日本就易乏,你又有喜了,我们出去到海边走走可好?”

柳折眉现在是闽浙巡抚,靠近海边。

秦韵军校的学生,有一部分,就是在海边练兵的,毕竟,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将来是要成为海军的。

“好。”秦韵也知道,怀孕了,还是要多走走对身体好,整天躺着不动,容易难产,在这个医学不发达的时代,她还不想因为难产丧命。

两人穿了简单的家常服饰,只带了两个身边人,就出了府。

一路上,两人手携手,还碰到了一些认识的路人,对他们简单地打了招呼,他们继续散步。

想想,好久没有这么悠闲过了,柳折眉作为巡抚,这等封疆大吏,平日衙门的公事繁忙,而她这多半年一直在忙大明皇家军校的事情,也忙得够呛,两人白日里,很少有时间能凑在一起。

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他们夫妻二人的感情,朱厚照这熊孩子,早就传旨,让他们有时间回京去看看,今年过年时,他们是打算回京一趟了,只是那时,她的肚子已经够大了,出行可能会不方便,实在不行,只能抗旨不尊了。

她离开京城的这段时间,虽然有锦衣卫的传信渠道遥控指挥锦衣卫,可历史的惯性在某些方面还是改变不了的,刘瑾终于还是跳了出来。现在的朝堂也有些热闹。

“小心脚下,想什么呢?”

“想着年底能否回京的事情,对了师兄和金小姐要成亲了,我们送什么礼物好呢?”

现在京城的锦衣卫大半事务都是由锦衣卫同知叶问处理的,金小姐,就是那位与柳折眉一起被白莲教匪掳劫,后来又费尽心机想要嫁给柳折眉,被秦韵打击,家人冷待,打算自尽,又被秦韵派人救下,入了锦衣卫的金小姐。

没想到,她最终还是和叶问看对眼了。

说起来,叶问的年纪比柳折眉还大了三岁,早就该成亲了。通过这几年时间的观察,秦韵发现,金小姐当初对柳折眉也只是一种执念,并不是非他不可,这几年,在锦衣卫中,表现也不错。

如今,既然叶问愿意娶,她也没出言阻拦。

“回头让管家准备就好,不要操这些心了。你有喜的事情,我已经写信告诉岳父岳母和姑母姑父他们了。”

“嗯,是该告诉他们一声。”

大明朝的海洋,这时还没有后世那么多污染物,在晴天的日子里,海鸟飞翔,是真的很美。

特别是此刻,彩霞满天,天空澄净,海鸟从彩霞之上飞过,白色的浪花朵朵,真的是美不胜收。

她整日里与人勾心斗角,心都操在国家大计上,很少有心思欣赏如此美丽的风景了,想到这里,她唇角不由地浮上了一丝笑意。

柳折眉却没有把目光更多的投向远处的风景,在他看来,他人生最美的风景就是她。

他将她的身子揽过,用披风遮住外边的风景,低头吻上她的唇。

接下来一段时日,两人仿佛都清闲下来了,每日他们都抽出时间聊天,散步,秦韵还让柳折眉为她弹琴,对肚子里的孩子做早期胎教。

有时,他们也把时间用来讨论朝中大事,柳折眉在巡抚任上,三年之后,必然还是要回京的,她也要回京,到时,京城的大明皇家军事学院应该就彻底落成了。

因为他们两人有共同的语言,也不用担心坐在一起无话可说,反而想朝朝暮暮相对,时间却不够。

这一年,终究还是发生了大事,宁王再也忍不住,比历史上提早几年发动了叛乱。

短短的几天内,四处出击,占据了许多城池。

各地卫所已经烂透了,根本就没组织起像样的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