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么怀的是他们两个的孩子,我怀的是我跟老爷的孩子。”终于憋不住了,珊瑚脸涨的通红,开口说道。

我淡嘲地说道,“桃儿,说给她听听。”

“是,姑娘。”桃儿走到珊瑚床边,清晰地说道:“妾所生的孩子都要放在嫡母身边教养,无论是庶子还是庶女都要称呼嫡母为母亲,妾室只能称为姨娘。这是大家的规矩,所以就算您生的再多,也是洛老爷和洛夫人名下的孩子。”

“休想,你们休想来抢我的孩子,这是我的孩子,我的。”珊瑚神情开始慌乱了。

杏儿讥笑道,“什么你的,我的,就算皇宫里也是这个规矩,庶出的皇子皇女都要称皇后为母亲。你们洛府难道还能免俗吗?还是你们洛府比皇宫里。。。。。。”

“杏儿。”我连忙打断她,她低下头不再吭声。

“洛叔洛婶,您们别介意,她说话就是这样,可心不坏,特实在的。”

洛婶忙笑道:“没事,没事,她是好心想提醒我们而已,对吧,夫君。”

“是呀,玉儿。我们都明白的。”洛叔说道。

“那就好,您们都懂的这规矩,有的人不懂就多教教她吧,免的惹祸。”

第 34 章

第三十四章

洛叔他们在雾院里忙着卖人,重新挑人进府,整治了半天。洛玮和田武回前院切磋去了。

我带着桃儿和杏儿坐在霏院的花厅里,喝了口桃儿奉上的杏仁茶,吩咐道:“去把碧莲叫过来。”

不一会儿,碧莲走了进来,跪在面前,说道:“奴婢替我们家夫人谢过姑娘。”

我抬了抬手,“起来,坐吧。””杏儿上前搀扶起碧莲。

碧莲小心地在脚踏上坐下,我问道:“怎么搞成这样,那珊瑚气焰怎么这么高。”

原来这珊瑚开始还老实,在老爷夫人面前毕恭毕敬的。可没想到有了身孕后,一天天娇纵起来,老爷因为看重子嗣难免多宠了点,就开始恃宠而娇,和她妹妹珍珠两人开始不把夫人放在眼里,每每要生事,夫人看在肚子里的孩子面上一让再让,今天居然闹成这副样子。

我沉吟了半响,说道,“原来这是洛府的事,我不方便插手,今天话也说的多了点。你们以后多扶持些夫人,夫人心慈,有些眼界浅的人就容易欺上来。你们平时也多出出主意,帮夫人多想想办法。”

碧莲回道,“今天若不是姑娘在场,还不知道怎么收场。姑娘,奴婢知道您不喜欢管别人家的闲事。可您念在夫人这些年把您当成亲闺女般的疼爱,平时有好吃的,好玩的都先紧着您,一年四季的衣服更是她帮您亲手缝制的。就看在这些面上,您就帮帮夫人吧,帮她想个好主意,不让那些人欺侮。”

我捏了捏眉心,无奈地叹了口气:“洛婶的性子有点软和,又太看重洛叔和洛家的子嗣了。我就算给她出点子,她不忍心去做的话也没用啊。”

“姑娘,您好歹给个办法吧。”

“我今天已经帮洛婶把场面压了下去,把那珊瑚的气焰打没了。接下去的就是让她好好的在这个家的威望给树立起来。还要照顾好侧房的肚子,别让人钻了空子。把侧室身边的人都清理干净,等她把孩子生出来后就抱到身边养,不要心软。。。。。。”

滔滔不绝地说了大半天,碧莲一边听一边点头。

最后,我说道:“总之那时你就给你们夫人出点子,不过千万别说是我说的,就说是你想出来的,明白吗?”

碧莲一脸的疑惑,可还是听话的顺从了。

好了,反正今天也没心思上课了,看看时间还早,准备去铺子里转一圈。

到雾院里跟洛叔洛婶告辞后,就召来田武去铺子的后院了,洛叔他们还在处理奴婢,没时间招呼我。

一路上杏儿问我为什么不让人知道是我出的点子。我说道,“今天的事已经让他们在我面前够难堪了,再知道这些,更抬不起头来。我虽然是好意,但难免有点多事,毕竟这是人家的家事,人家也会多想的。时间长了会有猜疑,到后来有可能会绝交的。”

杏儿还有点迷惑,田武和桃儿则一脸明了。

到了院子里,只有一个留头的丫头在。进了帐房,我说道:“田武哥去前面店铺里逛逛吧,过一个时辰来接我们。”他对帐本没什么兴趣,看到就头疼。

“谢谢姑娘。”他兴匆匆地走了。

桃儿去泡茶了,我翻开帐本,让杏儿一笔笔地眷写,我拿着算盘仔细算着。算了将近一个时辰终于好了,杏儿开口道,“杂货铺的生意越来越不行了,再这样下去,就要亏本了。”

“是啊,广州城没有长安繁华,有些店铺开不出来。先看看,真不行的话就租给别人吧。”

“姑娘,这也好,免得做赔本生意。”

我喝了口桃儿送上来的茶,刚想开口说话,突然脑子里有道光闪过。药材,大夫?我总算知道我遗漏了什么东西,战乱年代除了要有粮食,布匹外,还要有好大夫,好药材。毕竟不像我前世那样,生病去医院就可以。现在这个年代,生病需要一个好大夫是至关重要的,再说安史之乱一起,药材就成了紧缺物质了,不是你有钱就能买到的。这个一定要预先准备好,免得到时无药可用。我脑子不停地转动着,手无意识的敲着桌面。

门外有脚步声传来,我抬起头环视一圈,杏儿和桃儿正安静地坐在一边,不声不吭地看着我。我笑道:“怎么了?”

杏儿正要开口,门外响起田武的声音:“姑娘,可以回去了。”

“进来吧。”我说道。田武进来,对着我行礼,道:“姑娘,天气不早了,我们该回去了。”

我点了点头,问道:“前面生意怎么样?”

“点心铺的生意特别好,现在好多人正在铺子外面排队。胭脂铺我没进去,陶瓷铺刚有人订了十套花开富贵图样的碗碟和茶具。”

“大牛叔现在在哪里忙?”

“大牛叔在陶瓷铺子里整理定单,姑娘您吩咐过不用他们过来,所以大牛叔就不过来了。”

“你去叫大牛叔过来,我有事找他。”

“是,姑娘。”田武连忙退了出去叫人,不一会儿,大牛叔匆匆跟在田武后面进了门,桃儿和杏儿都站了起来。大牛叔先向我行了礼,开口问道:“姑娘,有什么吩咐?”

“先坐吧,桃儿,给你父亲倒茶。”

大牛叔小心地坐了下来,喝了口茶,就端正地坐直了。

“大牛叔,前面的那家杂货铺改成药铺吧,慢慢留心找几个好大夫,在铺子里坐堂。”

“开药铺?这个赚不了大钱的。”大牛叔诧异地说道。

“开药铺我也没指望赚大钱,只要能维持就可以了。我们不用赚那种黑心钱,你先开起来吧,多留意有没有医术好,又有医德的大夫,这个我有用。对了,你多留心进货的渠道。”

“是,姑娘。”

回去的路上,杏儿好奇地问道:“姑娘,您怎么想开药铺的?您以前从来没提到过。”

我无法把心中想的事说给别人听,只是含糊地说道:“有家药铺我们看病方便点,也放心点。”

“您是不是为洛府准备的?”杏儿继续问道。

“什么?”我失笑地摇了摇头,“怎么可能,洛府的事自有洛叔打算,我是为我们自己府上的人准备的。”

回到家里后,照旧换了衣服去陪母亲吃晚饭,晚饭是一碟切成薄片的糟鸡翅,一碟芦笋爆炒鸭肫,一碟蘑菇炒肉片,一碟清蒸小龙虾 ,一碗冬瓜虾米肉丝汤,主饭是香米饭。我边吃边问道:“这菜谁买的,不错,都是我喜欢吃的。”

母亲笑了笑,说道:“这是管家让人去买的,挑的都是你平时爱吃的,当然合你口味了。”

“啊,那娘不喜欢吃这些菜吗?那明天开始让人买娘喜欢吃的东西。”

“玉儿喜欢吃的,娘也喜欢吃。慢慢吃,别呛着。”

吃着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娘,我们家天天都要买菜,不如在那四顷地上种些瓜果蔬菜,正好供应我们府上。”

母亲想了想,摇了摇头说道:“算了,那样的话要专门有人去管理,太麻烦了。”

我刚想开口,想了想,还是算了。反正南山庄种的瓜果蔬菜都熟了,让他们送点来就是了。

吃完饭,把洛府发生的事仔细地跟母亲说了一遍,未了问道:“娘,我是不是太多管闲事了?”

娘摸了摸我的头,说道:“管都管了,玉儿的性子虽然冷清,可是对自己在意的人总会全力护着。你洛婶是个好人,能帮就帮吧。我只是担心你有时会锋芒太露,会惹祸上身。”

我腻在娘身上,“我会很小心的,尽量不在公众场合出头。遇到事情也会思量再三,不会轻举易动的。娘,您放心吧。”

第 35 章

第三十五章

过了几天我带上杏儿桃儿和田武出门了,先绕到洛府,把桃儿放下,看着她拿着盒盛满水果的点心盒进了洛府,又绕到点心铺取了六盒点心,转过马头朝南山庄驰去。按照约定,一个月一次的碰头大会在月底的最后一天在南山庄碰头。在这一天几人会对两个田庄的情况作个了解,对遇到的问题找出解决的方法。同时我也会查一下帐目,提出些建议。

我们到的时候赵生和田文已在前院的厅里交谈了,看见我们进来都站了起来。互相见过后按次序坐下,年前买来做活的吴新根家的媳妇捧了茶送了上来。杏儿忙拿出点心装在盘里,笑道,“快尝尝,这是我们自家点心铺新做出来的点心,可好吃了。”

赵生道:“有没有千层酥?那个最好吃。”

“有,姑娘特别吩咐带上千层酥了,说你最喜欢吃这个。还有大哥最喜欢的杏仁饼。”

他们听后连忙站起来谢过,我摆摆手,“客气什么,都是一家人。”

吃过点心后,赵生先介绍了东篱庄的情况,庄子早已建好了,就是牛羊只有二十几只,要等来年开春捉小牛羊来养。所以现在庄上闲得很,有时会过来帮帮忙。

而南山庄今年很忙,鸡鸭鹅都放进种竹林散养着,池塘里已种上荷花养上莲藕,还放入了鱼苗虾苗。猪圈里也养上几十头猪,大豆,红豆,绿豆之类的作物都成熟了。到最后田文笑道:“姑娘教的那个养殖法真管用,那些家畜都养的很好,又省了不少钱。”

我听了笑眯眯的说道:“管用就好,我只是在书上看过,不知道能不能用,你这么说我就放心了。”

“不过,姑娘,那些大豆,红豆,绿豆之类的作物都可以用到点心铺上,鸡鸭鹅之类可以拿到菜场上卖,猪可以卖给肉铺。我们得先去联系一下,过年之前都要卖掉的。”

我摇了摇头,说道:“我打算开家熟食铺,卖烧鸡、烧鹅、烧猪、酱鸭、盐水鸭、卤猪肚、卤猪肠、桂花糖藕、薰鱼、白灼河虾、白切羊肉、酱牛肉等等,凡是庄子里的东西都可以卖,到时二个庄子和熟食铺连成一片,自供自给。”

几人听了眼睛发亮,赵生说道:“这点子好,不用出去跟人低头哈腰寻门路,还会被人嫌东嫌西的。还可以开铺子赚钱。一举二得。”

“开铺子要有人主持,大牛叔恐怕顾不过来,我前几天还吩咐他开家药铺。”我有点犯愁。

“姑娘如果信的过来,就让小的来管铺子的事情吧。我以前跟我爹管过铺子,知道一些。”赵生开口道。

“那东篱庄谁管?”我为难道。

“让田文两头跑吧,东篱庄并不比南山庄那么繁嗦,管起来不费劲。”赵生说道。

“两头跑太累了。田文哥,你自己觉得呢?”我问道。

“小的不怕累,姑娘吩咐吧。”田文说道。

“那就好,以后你就多辛苦一点。我在这里宣布一件事,你们管的无论是田庄还是店铺,以后每年都可以分红,田庄的出产田文哥可以分半成,熟食铺的利润赵生哥也可以取半成。”

他们两人互相看了一眼后,连忙说道:“姑娘,您不用给我们分红,您平时给我们的月钱已经挺高了,怎么还能再拿分红呢?”“是啊,姑娘,为您办事是我们这些下人应该做的。”

我看着他们笑道:“这些年你们都跟在我们母女身边,受累了。在我心里,你们就像是我的家人,我老是差使你们,这是你们应得。只要有我一日,绝不会让你们挨饿受穷。”

“姑娘。”“姑娘。”几人感动的热泪盈眶。

离开南山庄有一段路了,我回过头看到庄子门口的两个人影依然站在那里,一动不动。

我转过头,掀起布帘,问正在赶车的田武:“田武哥,你会不会介意我没有让你管田庄?”

田武哥回头笑道:“怎么会呢?其实姑娘知道田武不是那块料,田武不喜欢动脑子,只喜欢打打杀杀,用我爹的话说就是个武夫,如果让田武管庄子还不把人憋死。”

“喜欢打打杀杀?二哥,难道你还想去当府兵不成?”杏儿问道。

“以前在大少爷身边的时候想过,现在在广州就不想了。”田武有点黯然。

虽然心里有些不忍,可是绝不能让他去当府兵,这不是让他去送死吗?等战火一起,不知有多少生灵涂炭,冲在最前头当炮灰的就是那些府兵。

去洛府接了桃儿回家,我问道:“洛府现在什么情况?”

桃儿回道:“姨奶奶现在在雨院静养,不许出院门一步。洛老爷没见到,洛夫人气色比前几日好多了,说是谢谢夫人送的水果,还回了粟子糕和荷叶莲子羹。”说着指了指手中拿的盒子。

“那珍珠呢?”我继续问道。

“听说在雨院侍候姨奶奶。”

母亲看到洛婶送的点心,对我说道:“你洛婶费那个心干吗。你每次去洛府都有吃有喝的,还带点心回来,倒让我不好意思了。”我有时带回点心铺的点心,母亲也以为是洛婶送的。

“那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到时您也送点东西去不就完了吗?”

“说的简单,每次我都要想个半天。”母亲说道。

“有什么就拿什么呗。”我皮皮的说道。

母亲作势要敲我的头,我一溜烟的回房了。

第 36 章

第三十六章

赵生在东门大街和北街找了两个铺子让我去看。这东西南北四条大街是广州城最繁华的四条街。我一路行来,绸缎铺、酒楼、成衣铺、纸铺、客栈什么都有。先到东门大街上,街上行人如织,而那个铺子,两个门面,三层的,整条街上都是一排的楼,非常气派。

北门大街里的那个铺子两个门面,只有一层,后面有个后院,院子里有七八间房。左边开的是个茶铺,右边是个酒铺。我问房牙子两个铺子怎么卖,那个东门大街上的要价二百八十贯,北门的这个要价二百六十贯。嗯,有点贵。

那个房牙子道:“这两家的位置都非常好,都在最繁华的地方。如果不是主人家有事急需要用钱,还舍不得卖。”

最后还是挑了北门的这个,还价到二百四十贯,写了契纸去官府上了档,拿了五贯钱谢那个房牙子。

在院子里转了一圈,笑道:“赵生哥,这个铺子够开熟食铺了,前面两个门面打通,后院可以加工食物,人也可以住在这里。”

“是,人手还是要买些的,铺子还要装修一下。”赵生说道。

“你全权处理吧,钱到大牛叔那里支,需要什么尽管开口。对了,开张的时候可以搞些活动,比如买两个荤菜送个素菜之类的。”我说道。

赵生的眼睛一亮,“知道了。”

我带着桃儿杏儿和田武离开铺子,转到药铺去,还没开张,木匠正在做着装药材的一排排抽屉。大牛叔看到我们来了,连忙迎了出来,向我报告进程,药已进的差不多了,掌柜和学徒也请好,只等木工活收场就可以开张了。只不过大夫一时之间不好找,一般好一点的大夫都在有名的药铺坐堂,差一点的又不放心。

正说着,门外走进两个人来,一个四十岁左右的男子,唇下留着长胡子,面色有些病容。一个十二三岁的女孩子,身体挺瘦弱,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

那名男子作了个揖,问道:“请问你们店里是不是要招大夫?”

大牛叔回礼,说道:“正是,我们这家铺子还缺个大夫,不知先生是。。。。。。”

那人说道:“那佟某毛遂自荐不知可否?”

“先生身体是否不适?不知是否生病了?”大牛叔继续问道。

那人脸一整,“说来实在惭愧,佟某带着小女从洛阳来到广州,一路兼程盘缠用尽了,前几天有些水土不服,可实在是无钱医治,正好看到外面贴的招人告示,所以冒昧前来一试。”

大牛叔看了我一眼,我使了个眼色,“那先生先给自己开个方子吧。”大牛叔送上纸笔,那人不假思索地龙飞凤舞起来,写毕,递给大牛叔。

大牛叔仔细看了看方子,我在旁边瞄了瞄,字写的很不错,很飘逸。

我微微点了点头,大牛叔说道:“那等本店弄好了就请先生来坐堂。请问您住哪家客栈?”

那人为难了一下,开口道:“我们父女住在城外的破庙里。”

大牛叔呆了下,我在旁边开口道:“大牛叔,让他们父女住到后院去吧。”说完之后就转身去了后院。

进了帐房,我招呼他们几个坐下,桃儿去倒茶了,杏儿说道:“姑娘,您还会看方子,好厉害啊。”

我扬了扬眉,笑道:“我什么时候会看方子了。”

“那您刚才怎么看了方子就让人留下了。”

“我只是看了他的字,字飘逸中带着正气,我观此人眼睛清澈,举止不卑不亢,言词不俗,应该不是鸡鸣狗盗之辈。谁都有落难的时候,能帮人一把就帮一把。”我解释道。

话音刚落,门口大牛叔的声音传来,“姑娘,老奴带先生父女来拜见姑娘。”

“进来吧。”杏儿和田武都站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