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这么说,三人回到纪又涵住处,还是洗洗睡了。

第二天纪又涵睡到中午才醒,孙蓬和陈宜茗已经走了。他打开冰箱,拿出矿泉水,一气喝了大半瓶,才感觉清醒了点儿。找出外卖单,却什么都不想吃。摊在沙发上,随手捞起手机,点开朋友圈。有人发了一个视频,91岁总统求职记,励志又有趣。头像是个外国小女孩,应该是电影里的人物,昵称很陌生,叫“小星乔”。他查了朋友添加记录,才想起来是谁。短短时间,遇见这么多次,还不知道她名字。

给她发信息,问:在吗?

很快回复:在。

——在上课?

——今天放假,在家。

纪又涵从通讯录里随便复制了个手机号,发过去,问:这是你电话?

沈星乔看着手机,心领神会,否认,发了自己手机号,并附上姓名,沈星乔。

纪又涵回了自己名字,电话跟着打过来,“在家做什么?”

“帮忙洗菜择菜,打下手。”

“你会做饭?”

“会一点。”

“下午出来玩?”

“不行,家里有事。”

纪又涵很少约女孩子,都是女孩子主动约他,难得约一次,竟然不给面子,有些不快,“什么事,这么忙。”

“要去医院。”沈星乔顿了顿,说:“亲戚摔断了腿。”

“哦。”纪又涵挂了电话。

沈星乔轻哼一声,手机扔在床上,出去吃饭了。

为了锻炼口语,沈星乔和王应容还有另外两个培训班的同学组了个英语帮,下课后经常聚在一起,规定所有人必须用英语交谈,不准说中文。

高以诚知道后,笑他们学英语学疯了。

沈星乔看到纪又涵在朋友圈发的party聚会照,想起两人好几天没联系。思忖半天,上完课没跟大家聚会,而是赶到花鸟虫鱼市场,买了一对鹦鹉鱼。

她打电话给纪又涵,第一遍没人接,“您拨打的电话暂时无人接听,请稍后再拨。”

纪又涵看了眼来电显示,任由铃声响着,很快声音停了,过了会儿,又响起来,这次他接了。

“喂?”

“你吃饭了吗?”沈星乔问。

“又要请我吃饭?”纪又涵挑眉。

“…不是。”沈星乔也不绕圈子了,直接问:“你在哪儿?能来麦当劳这里一趟吗?”

“你等会儿。”

很快纪又涵出现在麦当劳门口。

沈星乔问:“你住附近?”

“嗯,旁边华庭。”

沈星乔拿出一个灌满水的透明塑料袋放在桌上,里面有一黄一红两条鱼,尾部像薄纱一样在水里飘动。

纪又涵凑上去仔细看,说:“这鱼还挺好看。”

“鹦鹉鱼,好看又好养,送给你。”

“送给我?”纪又涵有些意外。

“嗯,这是老板送的鱼食。我看你发过照片,一个大型鱼缸,里面有好多漂亮的热带鱼,家里应该也养鱼。”

那是老头子养,不是他养。纪又涵拎着塑料袋,感觉拎着一个大麻烦,还是礼貌地说:“谢谢,我会好好养的。”

沈星乔成功把礼物送出去,背起书包,“那我走了,回见。”

纪又涵回到家,立即给孙蓬打电话,“你知道哪里有鱼缸卖?我现在就要。”

第五章

第五章

纪又涵早上一醒来,便跑去客厅去看鱼。半人高方形鱼缸,里面假山耸立,水草丰茂,底部铺了一些五颜六色的石头,一红一黄两条鱼在里面优哉游哉地游来游去。纪又涵抓起一把鱼食,想起卖鱼缸老板说的,鱼儿不知饥饱,一次不能喂食太多,容易撑死,又放回去一半。

“我还饿着肚子,你们先吃上了。”纪又涵点了点鱼缸,神清气爽去洗漱。

他上网查了一下养鹦鹉鱼注意事项,养不死容易,要想养好就麻烦了,每天喂食,三天换一次水,定时定量强光照射等等。看来他家小时工阿姨又多了一项工作内容。

不过这鱼真漂亮啊,红的像枫叶,黄的像柠檬,纪又涵越看越喜欢,忍不住拍起了照片。

中午休息,王应容问纪又涵:“培训班有个英语沙龙,晚上有活动,我想去看看,你去吗?”她忙说:“去啊。”又问了几个同学,大家说好一起去。

下午上课听见手机震动,拿出来一看,纪又涵发了段视频过来。她放回去,等到下课才点开看,是鹦鹉鱼的视频,在鱼缸里悠然自得地游着,鱼缸布置的很华丽。

回了个点赞的图片,放下手机,收拾东西。

过了会儿,纪又涵电话打过来,“下课了?”

“嗯。”

“你想看看李雷和韩梅梅吗?”

“李雷,韩梅梅?”

“我给鱼起的名字。”纪又涵声音里带着一丝兴奋。

沈星乔笑,“你知道哪个是雄的,哪个是雌的吗?”

纪又涵不说话。

“红的是boy,黄的是girl啦。”

纪又涵长“哦”一声,问:“你来吗?”

沈星乔露出一个微妙的表情,顿了顿说:“我和同学要去参加一个英语沙龙。”

“哦。”纪又涵按断通话键,把手机扔在沙发上,出门了。

晚上孙蓬来他这儿看球。两人叫了一大堆外卖,边吃边聊,开电视等着。孙蓬指了指鱼缸,“现在总能说谁送的吧?”

“说了你不认识。”

“不认识也可以说嘛,哪个学校的?长得漂亮吗?”孙蓬逼问不休。

纪又涵想起沈星乔的样子,瘦瘦小小的,背着个大大的书包,头发总是一成不变扎成马尾,说话喜欢低头,笑笑不语。

“长得好就是占便宜,什么都不用做就有女孩子主动示好。怎么就没有人也送我这么好看的鱼呢,我不要两条,一条就行。”孙蓬羡慕嫉妒恨。

“到底怎么认识的,我也好学学啊。”不像情史丰富的纪又涵,他还是纯情少年一枚。

纪又涵只好说,“她在隔壁上英语班,碰见好几次。”

孙蓬唉声叹气:“原来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她有没有同学,介绍给我?”

纪又涵斜眼看他,“啧”了声。

孙蓬正处于对爱情好奇又向往的年纪,问:“有没有照片?看看。”

纪又涵摇头。

“是不是特别漂亮?”

纪又涵不理他。

“总要有特别的地方吧?”

纪又涵沉吟了下,“感觉和别人有些不一样,有时候好像挺聪明,有时候又好像挺傻的。”

“反正和陈宜茗不一样就是了。”

纪又涵瞪他。

第二天中午下课,沈星乔给纪又涵发了条微信:李雷和韩梅梅还好吗?

——还活着。

语气不大好啊。

沈星乔想了想,又问:我可以去看看它们吗?

——现在?

——方便吗?

——嗯。

沈星乔忙下楼,到旁边超市买了点小鱼,结账的人有点多,排队等了会儿。

纪又涵顶着大太阳,在小区门口等着,迟迟不见她来,打电话问:“你在哪儿,怎么还没到?”

“你在等我?我想吃了饭再过去——”

纪又涵气,“你现在就过来。”白让他等半天,他还能饿着她?

沈星乔一路小跑到华庭小区门口,气喘吁吁的。华庭小区是高档小区,管理严格。纪又涵刷卡带她进去,小区里植被茂盛,绿树成荫,比起街上的喧闹嘈杂,这里十分安静。纪又涵在3号楼停下,刷卡进去,电梯来了,他按下最上面的数字,38层。

进门是一套复式房,客厅很大,足有上百平。阳台开放式,布置成榻榻米的样子,两边墙上嵌有置物架。大面积玻璃的使用,使得屋内光线充足,东边靠墙放了一架鱼缸。

沈星乔走近鱼缸观察,鱼儿动作慢悠悠的,不怎么怕人,看来新环境适应的不错。从书包里拿出小鱼说:“鹦鹉鱼是杂食鱼,除了鱼食,平时可以喂一点小鱼小虾之类的活食,长得快。不过鹦鹉鱼很贪吃,一定要注意量。”问纪又涵:“有盐吗?”

“怎么了?”

沈星乔晃了晃手里的小鱼,“用盐水洗一下,消毒后再喂。”

“我看网上说要喂增色饲料,鱼的颜色才会好看。”

“可以喂一点,喂虾也能增色。”

纪又涵靠在墙上,“你对养鱼还蛮懂嘛。”

“以前家里养过。”

两人投喂了几条小鱼,纪又涵问她想吃什么。

“随便。”

“随便是什么?雪糕吗?”

沈星乔抬眼看他,无言以对。

纪又涵拿出一叠外卖单,问:“中餐,西餐,日料?”

“中餐。”

“炒菜还快餐?”

沈星乔天天中午吃快餐,“炒菜。”

“辣的不辣的?”

“不辣的。”

纪又涵点了三个菜,“西湖醋鱼,排骨冬瓜汤,清炒豌豆苗,都吃吗?”

沈星乔点头。她连汉堡都能天天吃,还有什么好挑剔的。

很快外卖送来了。送外卖的小哥显然认识他,说:“今天点这么多啊?”

“嗯。”纪又涵拿了钱给他。

菜做的不错,沈星乔把一盒米饭都吃了。

纪又涵突然说:“比起面食,你好像更喜欢吃米饭啊。”

沈星乔差点噎住,忙说:“今天吃的晚,饿了。”

纪又涵笑,“够不够?我分你点儿?”

沈星乔忙摆手,“不用,不用,我都吃撑了。”

吃完到沙发上坐着。沈星乔打开书包,发现有一股鱼腥味,忙把里面的东西全倒出来。

纪又涵拿了瓶香水过来,“喷一点?”

香水都没拆封,应该是别人送的。“香水味重,有花露水吗?”

“没有,有蚊香。”

纪又涵拿起她课本翻了翻,字迹清秀工整,问:“英语沙龙好玩吗?”

沈星乔好一会儿才说:“不好玩,就是交钱吃吃喝喝。”

“你每天怎么那么忙?”

沈星乔好半天说:“基础不好。”

纪又涵扔下课本,“国外有什么好的。”过了会儿问她:“喝水吗?”

沈星乔摇头,站起来,“我要走了,下午两点上课。”

“我送你下去。”

“不用,不用,我认识路,再说外面很热。”

纪又涵没有坚持。

沈星乔出来,沿着林荫道慢慢走着。有人从后面拍了下她,是王应容,“你怎么在这儿?”

“有个朋友住这里。”

“几号楼?”

“3号。”

“我住2号,就在对面。”王应容笑了笑。

出门,左拐,要进培训大楼时,王应容让她等一下,跑到旁边买了两杯冰镇西瓜汁,递给她,“天气太热了。”

沈星乔接过来,“谢谢。”

“快进去吧。”

下午又是沉闷枯燥的写作课,一个个都有些精神不济。好容易挨到下课,几个同学跟老师商量借教室里的多媒体设备放电影,“电影原音无字幕,就当练听力了。老师你行行好,实在是大家日子太苦逼了,人家暑假都是国内国外各种旅游Happy,我们呢,整天都是上课上课上课,太惨啦!”还真借到钥匙了,众人十分兴奋。

沈星乔没留下来看电影,回去了。

高以诚去医院复检,拆了石膏,终于不用一天到晚躺在床上,可以拄着拐杖走几步。他比以前瘦了很多,脸颊凹下去,胡子拉碴的。高考成绩下来了,同学里成天有人摆酒请客,朋友圈全是各种晒照片的,连小飞都考上了本地一个二流大学,高以诚说他是“祖坟上冒青烟”。他嘴里虽然说着“有什么好得意的”,心里到底还是有些失落。

饭后吃水果,沈星乔拿了片哈密瓜送到他房间。高以诚咬了口, “这瓜挺甜的啊。”沈星乔在他房间里坐了会儿,看着他的断腿说:“你被别人打成这样,没想过找回场子?”

高以诚脸色微变,好半晌自嘲说:“找回场子有什么用,韩琳又不会回来。”

沈星乔看着他。

他突然说:“我很后悔。”

“我不后悔打架,后悔的是打架这件事逼得韩琳转学。”

他自责又内疚。

“不是你逼的。”

“别安慰我了,不管我出发点是什么,事实就是,我不但害了自己,还害了别人,我不该这么冲动。”

生活就像蝴蝶效应,你永远不知道一时冲动,带来的会是什么。

沈星乔想起高以诚说的话,“为什么有的人,对待感情可以这样随随便便,为所欲为?”

有的人这么痛苦自责,有的人却若无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