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翌年二月,承乾宫寝殿中,祁骁带着众皇子入殿侍疾。

“柳院判,皇上这病,到底是…”待柳天寿诊过脉后冯皇后跟着出了暖阁,眉头微蹙,犹豫了下压低声音道,“到底是如何啊?昨晚只是宫人上的茶烫了些,皇帝居然就急了,咳了半晌后,竟竟…”

柳天寿看向冯皇后,低声道:“竟咳血了,是不是?”

冯皇后念了一句佛:“到底是柳院判,什么都诊的出来,可不是么!偏生皇上讳疾忌医,不许任何人说,若不是福海禄同本宫说,本宫现在还被蒙在鼓里呢,这难不成是,是…”

皇后“是”了半日也没敢说出来,柳天寿沉默半晌道:“皇上这病,本是从心病而来的,自去年,皇上心中总有不顺,每每郁结于胸,久而久之,就化成了大病,火气发不出来,就留在了心里,心火盛,容易发怒,继而伤了肝脾,再来伤了肺,这咳血的症候,正是从这肺叶子上来的…”

冯皇后只觉得眼前一黑,失声道:“果然是痨病么?!”

柳天寿摇摇头:“皇后娘娘放心,还不至于,若现在就好生保养着,莫要再动怒,莫要再操劳,莫要再食用动热的东西,是治得的。”

冯皇后长叹了一口气:“让皇上不再动怒,哪里那么容易了,更别说不许操劳,皇上自登基后每天批折子批到五更天,一天也就睡两三个时辰,哪里劝得?”

柳天寿垂眸:“皇上心怀天下,自然不肯偷闲,只是这病一定要养,娘娘…就是平日染了风寒,都得安静保养,更何况于它?若要治得,需得听了这三样,不然…”

柳天寿不便再说,冯皇后心里也明白,顿了下摆摆手道:“这话你光跟本宫说是没用的,还得亲自跟皇上说了才行。”

柳天寿点头:“臣明白,等臣写好了方子,再同太医院的诸位太医商议后修改一二后,就进来同皇上说。”

冯皇后疲惫的点点头:“去吧。”

不等冯皇后喘口气外面祁骁和众位皇子进来了,众人行礼,冯皇后勉强笑了下:“起来吧,难为你们了,大雪天里,天没亮就守着了,放心,你们父皇没大碍,御医已经诊过了,如今只需好好将养着,慢慢的就好了。”

祁骁拢了拢玄色墨狐裘衣,半阖着眼眸:“到底是何症候,太医如何说的?”

冯皇后笑容僵在脸上,顿了下才道:“还能如何,不过是积劳成疾罢了,皇上…唉,皇上如今脾气不大好,都是让国事累的,只盼着你们能早日成才,得当大用,好替你们父皇分忧。”

祁骁眼中闪过一抹异色,没再接话,反是三皇子眉头紧皱,担忧道:“到底是如何?可用什么珍稀药材?儿臣上月刚得了一株雪莲,一直想着献给父皇,因没得着空就一直拖着,儿臣一会儿就让人去儿臣宫里拿。”

冯皇后深深的看了三皇子一眼,半晌道:“你向来孝顺,你父皇是知道的,等东西拿来,我让人好生炖了给你父皇吃。”

自去年年底三皇子祁骐领了工部的差事后,薛家一脉气焰嚣张,薛贵妃在后宫底子硬了不说,祁骐在自己跟前话也多了,冯皇后心中冷笑不已,一个庶子,再得势又如何?先不说前面还有祁骁,就是自己的祁骅,祁骐也比不过的,不过是仗着这一二年皇帝越发看重他,就自以为要如何了,整日哈巴狗似得在皇帝跟前跑来跑去,拿着孝顺当幌子,诓骗的皇上总给他差事做…

想起这个来冯皇后心中怒意更胜,自己儿子哪里比这贱人的儿子弱了?不过是没他嘴甜会来事儿罢了,冯皇后左右看了看,请安的皇子中竟不见祁骅,冯皇后眉头蹙起,冷声道:“二皇子呢?怎么没人去叫他?”

年前祁骅过了十八岁生辰后,就出宫了,依旧住在他之前的府邸里,出了宫好多事到底方便一些,为了这个冯皇后没少费心思,只是出去了,虽做些什么事别人不容易知道,但真的有了什么事…传话却也麻烦,众人都无话,正尴尬着外面薛贵妃扶着女官进了大殿,柔声笑道:“皇后娘娘别动怒,臣妾一早就派人出宫去请二皇子了,只是这雪天路滑,耽搁了一二,也是有的。”

薛贵妃走近,将手中珐琅黄宝小手炉递给宫人,对着冯皇后盈盈一福身:“皇后娘娘吉祥。”

冯皇后强自按捺住心中火气,她不是没掌管着宫中诸事过,像这传话递声的事儿,其中猫腻多了,薛贵妃说是早就派人去了,没准就暗中使人拖延了,故意让祁骅来的晚,使得皇帝厌恶。

薛贵妃身着对襟洒金褐色大毛袄,外面罩着墨色轻裘,头发高高挽起,并无多余配饰,只在白净的额间坠了枚赤红宝石,一说话一点头,宝石随之颤动,流光溢彩,这一身没一件夺目衣裳,但比起穿金戴银,满头赤金珠翠的皇后来,另有一番风姿。

“二皇子如今住在宫外,自然是不比以往在宫中的时候方便了,纵然来晚了一会儿半会儿的,皇上也不会责怪的。”薛贵妃依旧是笑吟吟的,她余光扫向祁骁,一惊,“我一同派人出宫的,太子竟来了?”

冯皇后闻言大怒,薛贵妃这是什么意思?暗示祁骅故意拖延时间,不将皇帝的病当回事么?!

薛贵妃面上假作不知,心中冷笑,现在知道生气了?之前这十几年,冯皇后可没少用这种小手段算计自己,如今轮到自己,就受不得了?

祁骁不屑让这两妇人当幌子争东西风,冷着脸一言不发,薛贵妃敢得罪冯皇后却不敢得罪祁骁,见好就收,峨眉皱起担忧道:“还没问娘娘,皇上他…如何了?”

“刚睡下了。”冯皇后依旧没好气,坐下道,“等着太医们斟酌方子呢。”

薛贵妃如今圣眷优渥,福海禄不敢太怠慢了,见皇后爱答不理的,只得自己上前将皇帝的病情说了说,薛贵妃闻言急的额间出了汗:“这可如何是好?用的哪个太医,可妥当?”

福海禄点头:“娘娘放心,诊脉的是太医院院判柳太医,他的脉息,皇上一向是放心的。”

“那就好那就好。”薛贵妃松了口气,轻声道,“那年三皇子还小,高热不退,多少个太医诊了脉,开了多少副方子,灌了多少药进去,都不中用,我急的了不得,就差没求老君的仙丹来了,最后柳太医来看,三服药下去,病就好了,如今好几年过去,柳太医都成了院判,可见医术更精进了,定然是差不了的,有他在,皇上不日定能痊愈。”

福海禄深以为然:“可不是,之前皇上刚得这热症的时候,吃了许多药都不管用,独吃了柳太医的药后缓了许多,只可惜…皇上只肯吃药,却不肯好好保养,拖拖拉拉,总好不利索,因连日的不舒服,又让气着了,一下子就…嗨…”

祁骁闻言心中冷笑,可不是么,每每柳太医给皇帝诊脉后,自己就让人停一日的“药”,皇帝自然觉得清爽,所以愈发依赖柳太医。

说话间皇帝醒了,众人连忙绕过百宝格,进里间暖阁给皇帝请安。

自下药起只过了半年光景,皇帝却好似老了十岁似得,面容灰败,两颊却赤红,眼中混沌,因中气不足,却又频频发怒的缘故,说话气息都不稳了,忽高忽低,刺耳无比。

“皇上嗓子不舒服,说话不便,先喝点枇杷膏沏的茶吧。”冯皇后坐到榻边儿上,接过宫人递上来茶,拿了小银匙一勺一勺的给皇帝喂茶水,喝了不过半盏茶水皇帝就摆摆手示意不要了,他抬头看了看榻边立着的这些人,低声道:“难为你们了,一早守在这,朕没事,只是让这热症烧的难受,这会儿吃了柳太医的药丸,已经舒服多了。”

冯皇后生怕皇帝看出祁骅没来,轻声劝道:“既觉得舒服了,皇上不如再睡会儿吧,等药熬好了,臣妾再叫皇上,可好?”

皇帝点点头,又问道:“柳太医…如何说的?”

冯皇后忙捡着好听的说了遍,末了道:“太医说了,只要皇上肯好好保养,过不了多长日子就好了。”

这病虽恼人,但却也好治,每每药到病除,皇帝也就都信了,点了点头又躺下了。

怕扰着皇帝清净,冯皇后将众人劝了出来,让人各自散了,除了薛贵妃坚持要侍疾外,别人都三三两两的出来了。

祁骁走在最前面,出了承乾宫往宫外走时,见前后开阔无人,祁骁偏过头低声道:“他如何说的?”

江德清压低声音:“才半年就咳血,照着这分量继续下去,最多再撑九个月。”

祁骁淡淡道:“告诉喜祥,可以了,自现在起药可稍下的少些,孤不着急。”

江德清不解,抬头看向祁骁,祁骁勾唇冷笑:“让他一直以为自己这病还治得,才不会给我添乱。”

若皇帝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了,都一个想到的定然是改立太子,这于祁骁的计划,自然是无益的。

江德清恍然大悟,笑了笑道:“殿下放心,老奴得空就跟他说。”

祁骁点头,一路出了宫,刚出宫门口时外面祁骁的马车夫慌张迎了上来,急声道:“殿下,殿下…早起贺家咱们的人来报,郡主娘娘,郡主娘娘要生了,但…但难产呢!”

第九十二章

祁骁面上不动,沉声道:“江德清,拿我的名帖,去太医院请千金圣手边太医即刻过去,茂儿,送我去贺府。”

众人答应着,祁骁上了马车,一路去了。

城西贺府中,里外忙做一团,祁骁下了马车,看着贺府大门云板上拴着的大红布条深吸了一口气,贺家门上的人见是祁骁来了吓得话都说不出了,腿一软跪下结结巴巴的磕头:“给,给…太子殿下请安,太子千岁千岁千千岁,千岁千岁千千岁…”

祁骁没理会他,抬脚往里走,里面堂屋里敦肃长公主正坐立不安的守着,她见祁骁来了也吃了一惊,连声道:“你来做什么?宫里不是传出信儿来让你进宫侍疾么?你怎么出来了?”

祁骁将方才的事说了,敦肃长公主冷笑一声:“我还以为如何了呢,不过是咳了几口血,就当大病似得,昔年武帝去猎场狩猎,胳膊让黑熊咬了那么长的口子,半声没言语,直等到全好了才让我们知道的,哼…人没多金贵,自己偏在意。”

下毒之事祁骁自始至终并未同敦肃长公主说,听了这话他只是摇头一笑,复而道:“里面如何了?”

敦肃长公主皱眉急道:“不好呢,她这一胎怀相本不好,刚怀上那会儿偏偏出了那…那事儿,当时就差点小月了,之后梓辰和她婆母万般养着,才养了回来,到底是动过胎气的,同别个不同,轻易生不出来,这不…昨天半夜里这羊水就破了,现在还没动静,只是哀哀叫疼,这会儿叫嚷的声音都小了,产婆怕是料理不清,梓辰急的差点疯了,已去太医院请太医了。”

祁骁沉声道:“不忙,我方才让人去请边太医了,一会儿就过来。”

敦肃长公主心放下半个,连声叹息道:“这半年,你待这府上倒是一直很好,冬日里的炭,夏日里的冰,大小事情一应照料,我那老嫂子很承情呢,每天给你念佛,就差给你供一个长生牌位了。”

祁骁自嘲一笑:“不必,我并不是为了她。”

敦肃长公主听了这话心里一阵难受,顿了下轻声道:“我听说,他…他如今挺好的,刚继位那会儿虽也有些艰难,但如今也挺过来了,挺…挺好的。”

祁骁像是听着陌路人的消息似得,点了点头,淡淡道:“那就好。”

敦肃长公主心里越发疼得慌,犹豫下道:“他处斩了文钰,但却留了康泰一条命,听说康泰先是老实了几个月,而后又有些闹腾了,一直嚷嚷着让岭南王给她寻个人家,又同东陵宗室的人诉苦,说当日之事本同她无关,岭南王却因为她是庶出女的缘故,故意耽误她,让她耽误了花期。”

祁骁听到“岭南王”三字时愣了下,随即明白过来,点了点头,敦肃长公主继续道:“我想着,这…这事儿他怕是要为难的,不如我选个合适的人,索性将康泰聘了来,如此将康泰捏在咱们手心里,他既不担着恶名,又能放心,如何?”

想起当年的事儿敦肃长公主心里还恶心着,压低声音道:“将她弄到我手里来,自有她的苦处吃的,管保她说不出什么来,你只放心,好不好?”

祁骁想了想低声道:“姑母若是有意,就让人先问问他的意思吧,他若是愿意,就这样行吧。”

敦肃长公主一愣,哑然道:“这半年了,你同他…还没通过信么?连封书信往来都没?还用的我来问?”

祁骁轻轻摇头,敦肃长公主心里瞬间好似堵满了石头似得,理智上她自然是明白不来往才是好的,但一想到祁骁对百刃的情谊,心里又忍不住替他难受。

祁骁见敦肃长公主眼眶泛红,安慰一笑道:“不来往自有不来往的好处,且…有什么可说的呢?他若真有什么事,朝堂之上,我自然是头一个知道的,别的小事,我这不也能从姑母这里听说么。”

祁骁轻轻摩挲腰间命符,慢慢道:“皇太子有什么事,岭南王也是能知道的。”

相隔万里,奏折往来就是鸿雁传书了。

敦肃长公主偏过头去,眼泪忍不住滚了下来。

说话间外面传边太医来了,贺梓辰和边太医在太医院走了个碰头,如今一道回来了,祁骁对边太医温和一笑:“辛苦太医了,江德清…边太医的车马费可预备好了?”

江德清忙将一沓银票递了上来,边太医哪里见过这许多银钱,登时吓傻了眼,忙推辞道:“不敢,不敢。”,祁骁道:“太医不必客气,若母子平安,孤还有一份谢礼送上,若有一丝闪失…”

祁骁淡淡一笑:“孤的赏赐是从不会收回来的,若母子一人有一点闪失,孤就将这些银票,一张一张烧给太医,一分也少不了。”

此言一出边太医瞬间清醒了许多,忙躬身道:“太子放心,太子放心。”

祁骁话少,说完要紧的就不再多言了,江德清忙将边太医领到了里面,贺梓辰急的话都说不利索了,颠三倒四的跟祁骁谢了恩,一起守在外厅,只是他慌张的很,来回走动,一会儿也听不下。

边太医一进去就是五个时辰,天都黑了还不见一点动静,敦肃长公主有年纪的人了,熬不住,让婆子扶到贺老太太的正堂里去歇息了,贺梓辰实在坐不住,不顾下人阻拦冲进了产房,一去不复返,外面厅堂中,只有祁骁一直坐着,一动不动。

江德清看不下去,轻声劝道:“殿下…先回去吧,不然也找间偏房歇歇?”

祁骁摇摇头:“无妨。”

有祁骁坐镇,有那一万两银票震着,自然是无妨的,天蒙蒙亮时,产房中一阵婴儿啼哭,一个婆子跑了出来喜不自胜道:“大喜大喜!太子,太太生了个七斤多的哥儿呢!菩萨保佑,母子平安!”

祁骁闭了闭眼,放下心来。

按规矩,刚落地的孩子是不能抱出来的,只是这一胎祁骁助力良多,还在这守了一日一夜,贺老太太心里实在过意不去,一直道折寿了,指使着贺梓辰将孩子包裹好了送了出来让祁骁看看,一则谢过太子大恩,二则让孩子沾沾太子殿下的福气,以后顺顺当当,万事如意。

贺梓辰初为人父,又是笑又是哭,话也说不好了,连连跟乳娘道:“小心些,小心些…”

乳娘对着祁骁福了福身,笑道:“哥儿给太子殿下磕头了。”

贺老太太也跟了出来,连连拿帕子擦眼角,对祁骁小心翼翼道:“殿下若不嫌弃,不如抱抱这孩子?就是这孩子的大福了。”

祁骁点了点头,轻轻的将孩子接到怀里,婴儿浑身通红,在襁褓中闭着眼啼哭不已,怎么哄也哄不住,祁骁低下头,如同之前千百次一样,在他眉心亲了亲,轻声哄:“莫哭,莫哭…”

奇迹一般,婴儿渐渐的就不再哭了,在祁骁臂弯中拱了拱,闭上眼睡了过去。

祁骁淡淡一笑,还是这么好哄。

外甥肖舅,孩子这会儿眉眼间已经有几分那人的样子了,祁骁不忍再看,将孩子小心的递给乳娘,低声道:“这孩子…以后会是有大福气的。”

不等众人谢恩,祁骁转身出了贺府。

祁骁言行有异,贺梓辰不免惴惴,将孩子交给乳娘后追了上去,拦着江德清赔笑道:“公公…公公,辛苦公公陪了这一天一夜,这荷包公公若是不嫌弃就收下吧。”

江德清连忙双手接过,笑道:“贺大人这是什么话?郡主产子是多大的喜事,别说是一天一夜了,就是三天三夜奴才也得守着啊,奴才啊,心里是真高兴。”

贺梓辰看了看外面,压低声音道:“殿下他…”

江德清叹口气,轻声道:“贺大人不必多心,殿如此用心不是为了您,也不是为了郡主,是为了…为了那一位,郡主顺利产子,殿下心里高兴着呢,只是…只是不免想起岭南王罢了,您不用多想,只放心一样,殿下说这孩子是有大福气的,那这孩子以后必然错不了。”

贺梓辰想起之前听人说的,去年南疆上祁骁放走百刃的事,叹了口气,点点头:“我知道了。”

第九十三章

敦肃长公主好操持琐事,自那日跟祁骁提过要将康泰聘了来,之后就忙忙的张罗了起来,这日她打听着祁骁无事,就将祁骁请去了公主府。

“哎呦…早起还是个晴好的天,怎么突然就下起雪来了。”等祁骁进了屋敦肃长公主急急忙忙的招呼着,又是让人拿脚炉上来,又是让人给祁骁的手炉换一换碳,一直摇头道,“早知道要下雪,就不让你来了,万一滑了摔了,可如何好。”

祁骁将落了雪的狐裘大氅脱了递给公主府的丫头,笑了下道:“哪里就那么娇贵了,姑母叫我来可是有事。”

敦肃长公主笑笑:“有点琐事想跟你说,更多的是想看看你,自那天在梓辰那儿,都快半月了,也没再见着你,也是我这阵子忙些,不过我听说…”

敦肃长公主拉着祁骁坐下,将自己的手炉子先递给了祁骁,又让人给他拿了条毯子给他盖在腿上,别有深意道:“我听说,你最近可是忙的脚打后脑勺了。”

祁骁淡淡道:“皇帝那病要静养,劳累不得,说不得,东宫这边自然要忙些了。”

敦肃长公主笑的志得意满,摆摆手让丫头们都下去了,摇头冷笑道:“果然是老天显灵了,让他得了这病,我前日进宫去看他,哼…这些人还口口声声的说这不是痨病,骗傻子呢!身上瘦的没几两肉,走几步就要喘,还总咳个不止,不是肺痨是什么?我都看出来了,偏偏皇后和薛贵妃都咬死了是热症,呵呵…随便她们如何说吧,我就应承了几句,说是,只要好好将养着,过不了几日就好了,呸!都病成这个情形了,能好才怪呢!你说这些人真是吓糊涂了?这都看不出了?”

祁骁摇摇头没说话,冯皇后和薛贵妃是傻的么?自然不是,她们能这么肯定,不过是因为柳院判每每都能“药到病除”罢了,且这病到底是下药所致,有些病情通痨症并不相似,又有太医院一直遮掩着,也就将众人唬过去了。

敦肃长公主冷笑:“管他如何呢,横竖是不大好了,照这个情形,还想长命百岁?做梦呢,跟他那早死的娘一个样,没寿数上的福分…”

皇帝的母妃走得早,当时皇帝才三岁,敬和皇后可怜他没了娘,就将他抱到了自己宫里同嫡长子武帝一起养着,那会儿皇帝还乖觉的很,嘴甜性子好,未出嫁前敦肃长公主一直很疼爱他的,敬和皇后只武帝一个儿子,而文帝子嗣众多,敦肃长公主就想着这样也不错,自己再如何也是女儿,早晚要出宫的,朝政的上的事明里也帮不上弟弟什么,有这么一个于他有恩的庶子在,不就同自己亲弟弟一样么,等以后,多多少少也是武帝的一个助力,敬和皇后也以为然,就一直这么养着,直养成了这样一条白眼狼。

每每想起当年之事敦肃长公主都气的肝疼,摆摆手道:“罢罢,说他做什么,说正事,那日我跟你说给将康泰聘来,这事儿有眉目了。”

祁骁挑眉:“哪家的公子,人家竟肯么?”

敦肃长公主嘲讽一笑:“好人家的公子就不用想了,谁不知道岭南的那点破事,要我说…也是康泰没福分,要是以前心没那么高,早早的定下人家来,也就不必受父兄连累,当了老姑娘了,可惜啊,她非要一心同柔嘉争长短,争到现在…”

“到这一步,还肯要她的就没什么说道了,一个是你姑父他姑姑的一个庶出孙儿,今年十五了,这孩子别的都好,小时候还是绥阳有名的神童呢,只可惜…得了皇帝那毛病,没几年活头了,他现在还没娶亲,怕日后坟头孤零零的不好看,老姑奶奶就一直想着寻摸一个丫头,不计家私门第,肯嫁进来就行,这是一个。”敦肃长公主摇头冷嘲道,“你别笑,这还是好的呢!还有一个,你表姐她们家五房有个大伯哥,今年三十四了,之前克死了三个太太,如今是如何的娶不着媳妇了,偏生他膝下无子,只有三个丫头,他们五房的老太太急得了不得,日日烦你表姐,让你表姐回来跟我说,让我给寻摸一个,我因知道那人品行,心里厌烦,一直没理会他。”

敦肃长公主见祁骁不解,顿了下皱眉快声道:“那人性子古怪,平时跟好人差不多,就是不大爱说话,到了房里却换了个人似得,夜夜往死里折腾枕边人,哼…还有脸说是命硬,分明就是自己将人折磨死的,这种腌臜东西…”

祁骁冷笑一声,半晌道:“还有么?”

“还有,你姑父一个快出了五服的表姐的儿子,他的正房太太不好生养,偏生还是个醋罐子,进门时就将屋里那些通房全打发了,如今这竟一个能伺候床笫之事的都没有,眼见着儿子快三十了还没个子嗣,他表姐心里着急,又恨儿媳,就一直在寻摸着,想物色一个年轻体健,又有些身份家世的姑娘抬了姨娘给儿子,如此既能解决子嗣之事,又不至于同寻常人家出来姑娘一样,轻易就让正房太太打发了…想也是,到底是先岭南王的庶女,虽然…虽成这情形了,他太太也不能直接发卖啊。”

敦肃长公主说了半晌,拿过茶盏喝了一口,摇头道:“肯要她的人家就这几家了,哦,还有,不过那就是庄户人家的汉子了,他们一辈子长在土里,无所谓屋里头的是不是得罪过什么岭南王,能有个如花似玉的媳妇,再有点儿嫁妆补贴就很知足了,康泰要真要这样的,我也能给她找来!我那几处庄子里,眼巴眼望的等着我房里往外放大丫头的大小庄头可多着了,不过这可得说清楚了,嫁到庄子里去,那日子可就不一样了,没人伺候她,撑死了能有个老嬷嬷,洗衣、烧饭、针线,一般的都得自己来,还得伺候着自己男人,好处就是不用勾心斗角,不用看人脸色,我也愿意给她寻个惜福的,会过日子,会体贴女人的汉子,呵…她愿意就行。”

祁骁冷笑:“是她一直嚷嚷着要嫁的,那就让她自己选吧…”

敦肃长公主冷笑几声,转而想了想道:“若…若顺利的话,真聘了过来,岭南王同皇上请奏,没准,没准…能让他送嫁来京呢,封地王无召不得出封地,但送嫁的话,还是说得过去的。”

敦肃长公主心里虽厌恶祁骁同百刃纠缠不清,但到底心疼亲侄儿,柔声道:“皇上若是不肯,我去跟他说,好歹让他来一趟,到时候,你们也见见。”

祁骁一顿,端着茶盏的手不自觉的发抖,祁骁抿了抿嘴唇,将茶盏放到了茶几上,他攥了攥手掌,半晌平静下来,面上依旧成了那副波澜不惊的样子,淡淡一笑道:“再说吧。”

祁骁越是这样敦肃长公主心里越是难受,偏过头拿帕子按了按眼角,低声道:“在我跟前,你不必装那没事人的样子,你若真有心的话…我听柔嘉她婆母说了,瑜哥儿满月的时候岭南会送些东西来庆贺,你有什么话,就让来人捎回去,也好让他早作准备,送嫁时就跟着来。”

祁骁这会儿手已经不抖了,闻言轻笑:“好。”

敦肃长公主点点头,复又找些好事来念叨:“瑜哥儿和柔嘉如今都好,柔嘉这次亏了身子,她婆母说了,要伺候她一个双月子,好好养着,到底年轻,养的回来的,说起来边御医医术当真高明,吃了他开的药膳方子,柔嘉舒服多了呢,面色好看了许多,人也精神了,唉,是个有福的孩子…”

过了几日,岭南果然打发人来京了,众人由岭南武相领着,先是将进献给皇帝的几马车东西供奉送了上去,因皇帝病着,也没见他们,只是回赠了些东西,又让宫人说了些好话就客客气气的送出来了,众人这才转道去了贺府。

太子府中,祁骁在内书房看文书,江德清急的额上出汗,来回走动道:“殿下…天都擦黑了,您若还不派人去贺府,一会儿可要犯宵禁了!”

祁骁放下笔失笑:“我让人去贺府做什么?”

江德清急的了不得:“去贺府做什么?去跟岭南的人说啊!让他们回去跟世…不,跟岭南王说,让岭南王想法子来送嫁啊!”

祁骁轻笑:“来了又如何?”

江德清没了话,干巴巴道:“来,来了…来了好跟殿下您见一面啊。”

祁骁一笑:“然后呢?”

江德清嘴唇动了动,没话了。

祁骁低头接着看文书,江德清怔怔的守在一旁,是啊,然后呢?封地王不能在京中久住,过不了几日,就又得走了。

江德清心里长叹一口气,再无别话,接着侍奉祁骁批文书,又过了一个时辰,天黑透了时,外面一个小太监进来了,磕头道:“太子,岭南的人求见。”

祁骁心跳漏了一拍,顿了好一会儿才道:“不可怠慢,将人请到正厅去。”

正厅中,顺子率众人给祁骁磕头请安:“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祁骁看着跪在最前面的一身蟒袍官服的顺子一笑:“才半年未见,你倒是越发干练了。”

顺子眼睛发红,又给祁骁磕了一个头,想要说话,喉咙却像让人堵住了似得,半晌才哽咽道:“属下…”

“不。”祁骁打断他,沉声道,“你如今是岭南的武相了,在孤面前,不可自称‘属下’,要说‘下官’了。”

顺子闻言眼睛更红了,他心中有万千言语,偏生半句也说不出,只得又连磕了好几个头,祁骁让江德清将人扶起来,淡淡道:“你本是从孤府里出去的,如今岭南王愿意赏识你,是你的福气,好好做事,莫要辜负了他器重你的情分,懂么?”

顺子听了这话又跪了下来,哽咽道:“当日在南疆,属下,属下想过跟着太子回来,但,但…”

祁骁轻笑:“怎么又来了,好了,今日我们不提前事,只说现在,他…岭南王,有东西要给孤?还是有话要你跟孤讲?”

顺子抹了一把眼泪,转头打开摆在身后的箱子,只见里面放着四小坛酒,顺子拿了一坛子出来,轻轻摩挲瓦罐,低声道:“这是平乱后,王爷亲自酿的酒,埋在梅花树下,一直没动过,属下来前王爷命人全起了出来,让属下带给王爷。”

祁骁接过酒坛,拍开泥封,闻着淡淡酒香低声道:“这是梅子酿,去年在庄子里,这酿酒的方子还是孤教给他的,孤那会儿跟他说,回城后,就自己酿些,埋在梅花树下,等着来年喝,可惜…回城后遇见了些麻烦,就耽搁了…不想岭南王倒是记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