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嘉宾,德音孔昭。

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傚。

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注○1]

书房里,白衣白裙的孩子正一遍一遍的教栗色大眼的孩子背诵,清晰明白的告诉她:“你的名字取自予此,是以到死也该记得这首诗,就等于记着自己。”

不是“雪儿”,不是“莲儿”,不是“鹿儿”。

“孔”乃是姓,“昭”为名。

孔昭,那是堂堂正正的一个人的名字。

孔昭没有辜负替她取名的人。

六指是她心头的伤,有一日倾泠握着她的手,说:“别人都只五指,可你有六指,一定是比别人更灵巧。”

于是那十二指的手不再藏掖着,坦坦然然的展于袖外,而且真真正正的做到比别人更灵巧。

跟巧善学刺绣,绣的蝶儿招蜂儿。

和铃语学厨艺,倾泠似乎再也没有不吃的东西了。

倾泠写字时,她磨出的墨汁浓淡最合宜。

倾泠弹琴时,兽炉里的香不长不短五曲即止。

当倾泠念“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于是,木兰开时便有了“木兰酒露”,九月菊盛时便有了“紫菊饼”、“白菊饺”、“红菊糕”、“黄菊粥”。

夏日白莲亭亭时,倾泠悠然念来“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于是,隔日便有了一袭上翠下白的“荷衣莲裙”。

…………

春纵夏往,叶落雪飘,岁月的转轮似一位沉默的老人,不动声色的悄然转过。

孔昭学着她能学的,做着她想做的,日子是快乐而恬静的。

而在万簌俱寂之时,倾泠会悄悄起身,从枕边盒中取一颗夜明珠,照一幅年久失色的白绢。又或是悄步穿过庭园,在幽静的流水轩中,按着白绢上的图与文字一招一式一遍一遍练着。

夜夜如此,年年如此。

岁月轮转,看的书越来越多,终于知道传给她白绢的是何等人。

“风王惜云颖敏好学,少曾以‘风夕’之名游历江湖……”《东书?列传?风王惜云传》之上有这么一段话。而本朝女太傅齐雅晚年所撰《帝则玉氏》则让她明白何以风夕会在白绢上留下那句“汝之师,乃‘天人玉家’玉无缘,汝得其绝学,当芝兰品性君子行事,切不可有辱玉家之名。”

只是那刻,她并无多想,那两人予她不过是史书上的两个名字。很多年后,她走过万水千山看过风起云涌经历人生悲喜,那时才真正的认识两人并折服、敬仰两人。只是那时,已沧海桑田。

集雪园的日子是一湖沉静的水,似亘古如此,今日如此,明日也如此。

集雪园中的人安于此。

变化的,只有孩子,及那悄然流转的如斯年华。

当流水轩中那个孤独的数着莲蕊的雪娃娃长成亭亭玉立的冰姿少女。

当那个瘦弱的不会说话的小孩长成巧笑嫣然明眸善睐的开朗少女。

才蓦然醒转,原来,时光就在那一弹指间,悠悠十载已过。

四、佳期佳人待佳话(上)

庆云十七年,八月。

孔昭一手提篮一手托壶,循着琴音一路到了书房。

书房外植有几株桂树,此刻中秋时节,树上开满了黄色的小花儿,淡香绕鼻,几枝斜斜伸出倚在窗阁边。

开启的轩窗下,素衣散发的少女纤指拔着琴弦,双眸微阖,面容静然,整个心神皆沉于琴中。秋风拂过,星星点点的桂花籁簌飘落,有的随着风飞进窗里,落在少女的衣襟发上,舞在琴弦指尖。

孔昭静静看着,忽地想起前日采桂花酿酒时郡主曾教过她一些前人咏桂的诗词,其中有一首是这样的:

弹压西风擅众芳,十分秋色为谁忙。

一枝淡贮书窗下,人与花心各自香。[注○1]

心间默念,而眼前,窗外桂花斜倚,窗内人雅色绝,正是“一枝淡贮书窗下,人与花心各自香”。

此人此景,人间无双。

转而又想起先前在园外看到的人听到的话,心头顿时愤愤不平起来,耳边听得琴音渐息,忙收拾了心情抬步入房。

窗边的人眼眸依旧微阖,似乎还未从琴曲中回神。孔昭将手中提篮与托盘放在桌上,然后从篮中取出几碟点心,又斟了一杯茶,一起端至琴旁的小几上。做这一切时,她都轻手轻脚的未发一丝声响,是以房中一直静悄悄的。

“你刚才动怒了,为何?”蓦地一道声音在房中徐徐响起,如深山幽涧流淌而出的水,清澈微凉。

“啊?”孔昭一愣。

“房外时,你气息忽然间急促。”倾泠抬首淡淡看她一眼。

孔昭闻言不由笑了,“郡主的耳朵太灵了。”这几年,郡主的耳力似乎越来越好,便是数丈外的花开叶落声她都能听到,简直是灵得有些不可思议。她曾经很疑惑,郡主则淡淡丢下一句“心静神宁自可听到一切声音”,只不过自己再怎么静心、宁神也不曾听到过花开的声音。

倾泠自小几上取过茶杯,垂首浅浅啜一口,才道:“你今日出园了?”

“嗯。”孔昭点头,“要过中秋节了,宫里赐下许多些东西,大总管让过去取来。”

倾泠放下茶杯,重抬首,目光静静落在孔昭身上。近暮的夕阳已带浅浅的绯红,穿过桂树从窗口悄悄洒入,为窗边的人镀上一层浅艳的华光,本该是灿耀不可逼视才是,可那一层华光却似为无形的镜墙所隔,无法浸染那人分毫,素衣乌发清湛分明,衬着一张胜雪的玉容,清透无垢还带着一丝天生的冷意。

沉默片刻,孔昭终是轻轻叹一口气,道:“回来时正见着了威远侯入府。”

“喔。”倾泠闻言只是有些了然的微微点头,然后重抬手十指落于弦上,指尖拔动,清音再起。

“郡主!”孔昭见之却是忍不住叫了一声,这一声叫唤有些重,还带着无以名状的委屈与怒意,只不过并不为自己。“你怎么……怎么就一点也不在意一点也不生气?!”

倾泠指尖一顿,抬眸看着孔昭,那双栗色的大眼因动怒而格外的明亮,两颊上升起一层红晕,显然是真的很气。不由微微一笑,道:“孔昭,我要在意什么?要为什么生气?”

孔昭闻言一怔,然后撅嘴道:“郡主,你和我装傻是吧。眼见婚期将至,威远侯过来肯定没好事,又是……”说到这却打住了,看着倾泠,张口欲言却总是忍住,就怕没有的事给自己说中了。

倾泠却是静静的接口道:“又是来延婚的。”

孔昭瞪大眼睛,似乎在怨怪着她不该说出来。

倾泠不由得摇头,道:“眼见婚期将至,但秋将军依在墨州边城,显然这次依要如上两次般,不能如期行礼。你这有什么好避忌的,本就是铁定的事实了。”

“可……可……总要想想办法啊,总不能每次都这样!”孔昭心里很是着急,“一次情有可原,可这已是第三次啦!”目光落在神色淡然的倾泠身上,心头更是急了,“郡主,这可是你的终身大事,你怎么可以没事人般的一点也不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