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说得五味陈杂,可帝俊却面无表情。

黄竹哑口无言,只能服气地拱了拱手,“失敬,一时忘了。”

帝俊虽然不做妖皇很多年,但是果然还是做皇帝的最了解同行。

帝俊下了人界,并没有直接对姒癸动手,而是来到了当年他做人族时那个兄弟契,他的后代的封国,也就是商。

此时的商侯名为汤,在他的治理下,商日益壮大,但是仍旧在忠实地向夏纳贡。

帝俊化名为伊挚,以仅次于太一的烹饪手艺,做了汤的厨子。

汤吃了伊挚做的菜,一高兴,把他叫来赏赐他,并询问他做菜的方法。伊挚便谈了谈自己做菜的心得,还说:治大国如烹小鲜。

汤听了后大受感触,觉得他必非凡俗,便拜他为右相。这时候右相又叫尹,所以后来也有人把伊挚叫做伊尹,并奉其为厨圣。

这事是没流传出去,若是流传出去了,三界之中深深认为帝俊是黑暗料理之王的人们非得大呼坑爹不可,就算是知道此事的黄竹也免不了说一句,真是替太一不服气啊!

这披着伊挚皮的帝俊做了汤的宰相,就辅佐他治国,到了姒癸继位三十年,商渐渐强大,姒癸也带兵出征,攻打有施氏。

有施氏有位大美女,叫做妺喜,有施氏为了求饶,将她贡献给了姒癸。

帝俊召了一只狐妖,命其附身在妺喜身上,好在姒癸身旁探听消息。狐族是妖族中公认的机灵又漂亮,帝俊召来狐妖,除了这个原因,也是因为姒癸本身就有九尾狐的血统。

他的直系先祖禹,正是娶了九尾狐化身的涂山氏,当年还是帝俊鼓励的呢。

有这么一层关系,姒癸看到妺喜之后,就大为喜爱亲近,将妹喜立为了王后。

因为四处征战顺利,把以前他爹在位的时候不服的诸侯国打服了,姒癸便十分自得,自觉武功天下第一,就觉得自己可以开始放松享乐一点了。

姒癸开始大兴土木,建设瑶台琼室,与美女寻欢作乐。

妺喜虽然是奉帝俊之命监视姒癸,但是不知不觉中她也喜欢上了姒癸,妹喜虽然听帝俊说夏朝将亡,但还是抱着一丝期望。

妺喜尝试着向姒癸举荐,她说自己听闻商侯汤有位贤良的臣子叫伊挚,大王不如把他招来问政。

姒癸看在妺喜的面子上,把这个伊挚叫来了。

帝俊知道妺喜的心思,但是他也没有把妺喜怎么样,而是正经向姒癸谈了谈治国,希望他学习尧舜。可是伊挚自己是禹的后代,怎么可能喜欢尧舜,更何况他正沉溺于享乐呢,于是兴趣缺缺的把伊挚赶了回去。

人一旦放松了,就很难再紧张起来。

妺喜死心了,知道姒癸没救,继续给帝俊通风报信。

因为姒癸的肆意妄为,鱼肉百姓,不理朝政,夏朝渐渐衰败,而商却在渐渐强大,这个时候,伊挚提议,停止向夏纳贡一年。

这是一种试探的行为,而夏对此居然也没有什么应对。

于是在伊挚的主导下,汤开始征战他国,将诸侯国都打下来,尤其是夏周围的诸侯国。打下国家之后,就开始恢复向夏的进攻,把财宝和美人给姒癸,并称之前那次停止纳贡只是因为穷,现在打了胜战有钱了,就立刻上贡。

姒癸自诩武功第一,又被财色麻痹,以为真是这样,没有理会各个属国的求救,反而欣喜汤越来越多的上贡,想着要是以前那些国家怎么交这么多贡品给我。

等姒癸反应过来,早已经是天下归商。被打下来,还有觉得跟着汤更有前途的,总之是一个小伙伴也没有了,压根就没有诸侯国拱卫他。

这个时候,商也彻底撕破脸,以姒癸无道,讨伐夏。

夏一败涂地,姒癸被妺喜带着逃亡,然而还是被帝俊抓了回去,后来又被汤流放至死。

随着姒癸的下位,夏朝宣告灭亡,新的国家崛起,就是汤建立的商朝。

帝俊私下里向汤坦白了身份,汤知道了“伊挚”原来算是自己的祖宗,当然是又惊又喜。于是在帝俊离开之后,汤在那么多代祖宗里,选择了契为始祖,并对契的母亲简狄进行歌颂赞美。

这一赞美,就是几百年,代代君王臣民都在赞美这个伟大的女人,她吞了玄鸟蛋,诞生了商朝。

而实际上,简狄的确当得起,她非但生下了汤的先祖,还生下了辅佐汤建立商朝的大功臣。

人间改换新天,帝俊功成回山。

黄竹已经是心服口服,帝俊亡国真是太有一手了,不管是亡自己的还是别人的吧……

要说帝俊整了姒癸吗?还真不算,他只是十分用心尽力地辅佐汤,然后顺势而为罢了。

可是,姒癸就这么不知不觉中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连他自己恐怕都不会想到自己年轻气盛的做法,加速了自己的灭亡。

亡国兴国都有一手,不愧修的是帝皇之道,样样来得了啊。

黄竹都数不清帝俊到底一箭几只雕了!

第86章 过路神仙

汤在帝俊离开之后,先是强调了当年帝俊、太一协助禹治水之功,将帝俊、太一的庙宇修葺了一番。

这样做一举两得,商的臣子会因为帝俊是契的兄弟而没什么意见,夏的旧臣则会想到禹是夏的先祖,帝俊助禹庙还能好好的,他们只要老实,应该也没事,如此安抚了民心。

接着,因为姒癸的前车之鉴,汤又把原先被拆的黄竹庙都恢复,还自己新建了一些。不求日后仙人拍照,只要不像姒癸一样,天凉商亡就好了。

黄竹看到汤这么识相,也抽出了时间,去庙里处理公务。

当然了,首先他要参加一下天庭出版集团的务虚会。

说到这个会议,三界最近开会盛行,都是天庭出版带起来的风气。

本来这个时候的修道者们都是很实在的,要做什么,几处一碰头,也就做了。但是因为活得长,有仙法,效率高,所以经常会无事可做。

没事了大家还找事做,一找事难免撞到一起产生矛盾,产生矛盾了就要开会讨论。

后来大家发现,开会还挺好玩的,坐在一起吵吵嘴,聊聊天,于是大事小事都喜欢开个会。还要好吃好喝的供应着,导致黄竹觉得那些比起“会”,更像是派对了。

开会流行了起来,还玩出了各种花样,传出去后大家什么事情都开个会,请人相聚,真的和派对没什么区别了。

这次这个务虚会,虽然有正事要做,但是各种瓜果供应也少不了。

所谓务虚会,就是在一个阶段(比如一年)初期召开的,讨论未来工作安排的会议,也免不了总结一下过去的工作成绩。

黄竹坐到主席位上,看到大家卷卷稿子,就开始吃东西聊天,于是咳嗽一声说道:“你们该说的尽快说完,让我先走啊,我要去庙里处理公务。”

云霄说道:“师叔啊,马上就是天庭蟠桃会了,你还下界?”

蟠桃也是十大灵根之一,瑶池的园子里种了不少,分为三千年一熟的、六千年一熟的和九千年一熟的,口感、功效各不相同。

以往蟠桃熟了,瑶池也会送去给各家品尝。这次那三千年品的蟠桃熟了,因为开会流行,瑶池也就赶着流行,开了个蟠桃会,把大家请到她那里去。

“敖丙给我定的行程表啊,他说挤一挤,打个时间差。”黄竹说道。

敖丙解释道:“最近董事长行程比较多,只能这样了。”

因为黄竹赶时间,所以大家被要求迅速念完自己的发言稿,然后黄竹一拍案,“你们聊,我先走!”

董事长潇洒离桌,大家哄然应了一声,看着黄竹帅气地走到门口,就走不动了。

往下一看,原来是杨截正抱着他的腿,“老师,你去哪,带我一起去!”

黄竹低头一看,大惊,“你怎么会在,我明明把你和持明都甩掉了……”

持明从杨截领口钻出头来,气愤地道:“我就知道老师是故意的!”

黄竹讪讪道:“我又不是去玩的,我去处理公务啊。”

“不管不管,我们也要去!”杨截抱着黄竹的胳膊,吊在上面耍赖。

黄竹不用回头都能感觉到自己的员工们已经干脆一边吃瓜一边看这里的好戏,于是把杨截捞起来,迅速往外走:“好好好,带你们去。”

黄竹带着持明和杨截到了自己庙里头,杨截看到了他的神像,指着那神像道:“老师,那是谁啊?”

“……这个,就是我的神像。”

黄竹也有点无奈,见过他的人都早就死了,他当年和三皇五帝留下来的合影,也早就在时光中毁坏、失传。加上这个时代流行的风格比较古拙,所以他的神像真的是有点抽象。

看来看去,只有年龄感是对的,五官都不知道像谁,如果去周围的庙里看看,就会发现大多男神仙长得都差不多,不过衣服发型胡子这些地方略有些差别罢了……

再看看庙里,香火还蛮旺盛的。

商时的国力比夏要强盛一些,而且也挺注重教化,国君还组织大臣编写了国法。

而且,黄竹深刻怀疑他们是受到了帝俊这个八卦小王子的影响,全民热爱占卜,无论岁收、出行、疾病,甚至是天气,都会占卜预测。

所以黄竹下来的时候,他庙里的人还挺多的。由于君王的鼓励,读书人,尤其是快要考试的都会来黄竹庙里卜问一下,还有那些给自己孩子求文采的父母也很多。

黄竹端坐在神坛上头,杨截就趴在他膝上,看他听取凡人的愿望。

刚开始觉得有趣,听着听着就会无聊了,因为都是千篇一律的内容,大同小异。

黄竹早就知道会这样,所以他才不带他们来,倒叫他们以为他是做什么好玩的事情来了呢。

忽而,黄竹庙里来了个书生,看上去和其他信客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往神像前一跪,就开始用香烛烧一篇稿子,嘴里念叨道:“求黄竹上仙收了我的稿子……”

这个时候人族中能够把稿子投到天庭出版的,都是贵族。只有贵族才有条件诗书传家,穷人往上几代祖宗叫什么都不知道,更何况是写、看小说。

这书生虽然穿着破旧,但是行止颇有风度,还会写小说,可能家里曾经也兴旺过。

这时候人族还是用竹简记事,写书的贵族才有法器,书生烧稿子,就是一把把地烧竹片,那叫一个烟熏火燎。

黄竹看得也是目瞪口呆,没想到人间还有这样的书生,没办法弄到法器,或者联系上天庭出版的人,就用这种方式投稿!

庙祝看了这场景,直接叫人把书生赶了出去,“你来拜祭的还是来烧庙的啊!走走走!”

书生抱着剩下的竹片狼狈地出去了。

黄竹心中好奇,就把杨截抱起来,肩上顶着持明,走了出去。

只见那书生被赶出去后也不死心,到外面用桌案设了个台,插上香,又用盆子烧稿子。他嘴里念念有词,按照人间流传的方式,请仙。

人族经常遇到各种灾难,他们也有一道求助的法子,向各种神灵求助,求得最多的是女娲。

有的时候,会遇到神仙正忙之类的故障,不出现在庙里,他们就会设个祭坛,求过路神仙出手相助。

书生把香点燃,一缕青烟就随风上天,带着书生的信念,若是有过路神仙看到,又恰好没什么事,可能还真会下来倾听他的愿望。

书生念道:“哪位神仙路过,请帮帮小生,把稿子捎给黄竹上仙,或是哪位天庭出版的大仙……”

黄竹心想,上一次有人让别的神仙捎东西给他,好像是简狄,她让女娲捎祭品给黄竹……

有路人看到感兴趣,便问他:“兄台,你这是求什么?”

书生说道:“我想给天庭出版投稿,却无门路,只好来庙里烧给黄竹上仙,但是被庙祝赶了出来,只好求求过路神仙帮我捎稿子。”

“与仙界以书文沟通,只有贵人能做到,当然不会帮你投稿。”路人说道,“只是你到底有多想给天庭出版投稿,夏以后黄竹上仙显灵的事迹并不多,你这稿子,可能不会被看到吧。”

有的神仙热衷于展现神迹,有的就比较高冷了,黄竹属于后者,庙被拆了还是别人帮他报的仇。

书生说道:“可是我如今只有这法子了,我想求仙人赐我仙药,我母亲病重在床,大夫说无力回天,只有神仙丹药才救得了。”

路人听得无言,“这就更渺茫了……”

书生伤心地道:“我并无甚功绩可让上天赐我仙药,只写了那一屋子的书而已,文优则仙乃是自古流传的佳话,只盼黄竹上仙,或是哪位过路神仙看我文字入眼了,我别的不要,只愿给母亲求药。”

路人为他的精神所感动,为了支持,也烧了一炷香,又一缕青烟袅袅上天。

书生对着路人长揖,寒风中,身形格外萧索。

杨截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醒了,在黄竹怀里推了推他的肩膀,“老师,我们帮帮他吧,他好可怜啊。”

黄竹一伸手,把书生烧了的稿子取来,看了看,有些可惜地道:“文笔一般,故事平平,唉,二者但凡有一可取之处,也能点去签约了。”

“老师,就看在他母亲的份上啊,他又不是为了自己。”杨截说道。

“我又没说不帮他,”黄竹道,“不为别的,只为了他的‘痴’。嗯,只是,也不能太过草率了,这样吧……”

黄竹顺着青烟走到祭坛上空,现出身形,“那书生,报上名来。”

书生突然发现真的有神仙来了,忙不迭地磕头,“大仙,大仙我叫方孟。”他抬头看那个肩上有只肥鸟,手里还抱着个孩子的年青仙人,激动地道,“求求大仙,看看我的书稿吧!”

“噤声,本座都已经知道了。”黄竹淡淡说道,挥袖把书生方孟卷了上来,“勿言,慎行。”

方孟只觉自己身体一轻,就随着仙人一起飘到了天上,他跟在仙人后面,看到仙人把怀中的仙童也放了下来,驾着云上九重天。

到了天上,仙人又进了仙宫,这里穿梭的都是各位金光闪闪神仙,方孟恍惚还听到有神仙对仙人问好:“真人,带着大弟子二弟子一起来啊?哟,杨截都长这么大了。”

仙人同路过的神仙分别点头示意,带着他在殿中入座。

方孟暗暗心想,也不知道自己请来的过路神仙是什么来头,居然能在仙宫中坐得那么前,而且好多神仙都对他恭敬地行礼。

耳边传来仙乐飘飘,方孟还以为自己在做梦。而且,他发现一个很重要的事——好像没有人看得到他,就像他是透明的一样。

方孟看到有一个小童子走到仙人身旁,拉着仙人身侧的仙童去玩,他张口想说你也看不见我吗,却瞥见仙人投来一抹警告的眼神,连忙闭上了嘴,心中想起仙人说的“勿言”。

方孟心想,仙人既然知道我想要什么,为何却不直接把仙药给我,反而把我带到一个宴会上呢?

他正在疑惑之际,殿内有仙娥上来,进行歌舞表演。因为心系母亲,方孟也不是很看得下去。

直到不久后,有仙娥端来了一盘盘硕大的桃果,分放到在场的仙人们桌上。

方孟闻到了一阵清香,只觉整个人都轻松了好多,耳聪目明的。

这是什么仙果?方孟心中暗想。

只见仙人的弟子跑了回来,赖在仙人身上,索要桃子吃。

仙人便似有深意地教导他:“你可知这是先天十大灵根之一的蟠桃,三千年一熟,凡人若是吃了,长生得道。”

方孟心中一惊,仙人的大弟子是仙童,又不是凡人,仙人为何对他说凡人吃了会怎样,显然是说给自己听的啊。

方孟正在琢磨之际,见到仙童将桃子丢在了地上,还笑了几声。

方孟的眼睛都直了,盯着那桃子看,看看桃子又看看仙人,发现仙人一脸云淡风轻,甚至似有鼓励地看了他一眼。

方孟战战兢兢上前一步,蹲下来把桃子捡到了手里。

这一颗桃子,吃下去就可以得道了。

清香四溢,方孟咽了口口水,一咬牙,从桃子上抠了一块下来,然后把剩下的放到了桌上,小声说道:“仙人,这一小块就足够了。”

他一说话,旁边的神仙都霍然偏头,好似才看到他,惊讶地说道:“真人,这是何人啊,一个凡人,怎么会擅入蟠桃会?”

方孟心里一紧,懊恼地想,怎么就忘了仙人说不要说话呢?这样会不会坏了规矩,害仙人受责罚啊?

方孟紧张地看着仙人,只听仙人淡淡说道:“不要紧,我的一个信徒罢了,这就送下界。”

信徒?方孟一头雾水,看到仙人对他温柔一笑,然后吹出一朵青云,托住他的身体,然后把他推了出去。

方孟的身体随着青云飘远,最后只恍惚听到有人对着仙人直呼名字:“黄竹!”

方孟猛然睁大了眼睛,黄竹?!

……

黄竹转头,看着红云道:“红云师兄,好久不见啊,镇元子师兄呢,你们居然没有一起出现?”

红云笑呵呵地道:“他在和人叙旧,我看到你过来打个招呼。哎,刚才那个凡人是谁啊?你把他弄哪去了?”

“送回人界啊。”黄竹将自己是如何听到方孟的心愿,把他带到天上来,给了颗蟠桃,方孟又只收了一小块,都告诉了红云。

红云听得津津有味,最后赞叹地说道:“这是一个好人族啊,我欣赏他,居然能够顶住这么大的诱惑,实践自己的诺言。”

黄竹在酒水里一点,就出现了方孟的身影,方孟被青云送回了自己家里,恍然醒来后,立刻冲到了床边,把一小块蟠桃喂给了奄奄一息的母亲。他母亲吃完蟠桃,立刻就恢复了健康。

母亲也很惊讶,问方孟这是哪里来的。

方孟感激地说道:“我遇到了黄竹上仙,还有他的大弟子杨截,这是他们送给我的。”他握着母亲的手,说,“母亲,等我以后有钱了,一定要去给黄竹上仙塑金身,还有他的大弟子,神像旁也该有个胁侍童子的!”

那个仙童也是个好人啊,把蟠桃丢给他。

天上,杨截笑嘻嘻地道:“他见了老师,希望塑金身时能把老师的样貌还原一下。”

持明却是在黄竹肩膀上蹦蹦跳跳地大骂:“这个笨蛋人族,我才是大弟子!!”

第87章 《舌尖上的洪荒》

黄竹本来和红云的座位并不是一起的,因为和红云聊上了,黄竹干脆把座位换到了红云旁边。

镇元子的座位就在红云另一边,他和人叙旧完也回了座位,黄竹过来给他见了个礼,看他手里提着个篮子,就问道:“镇元子师兄,你这是带的什么来了?”

镇元子说道:“红云吃不惯这里的水果,我就带了些过来。”

“哦哦……”黄竹乍一听还没什么,然后突然间反应过来,“什么鬼,今天可是蟠桃会,水果是蟠桃啊!快告诉我你带来的是人参果!”

如果是人参果,那的确有资格鄙视一下三千年一熟类的蟠桃。

镇元子自然地道:“蟠桃的滋味的确不怎么样,黄竹师弟,你也是一位美食家了,难道你很欣赏蟠桃吗?”

“再怎么样……我也给蟠桃一点面子。”黄竹佩服地看着镇元子,“拜托,不是人人家后院都种了这种级别的果子的。我要是像你一样吃人参果都吃腻了,我也鄙视蟠桃啊!”

黄竹说着,又咬了一口蟠桃,“说真的,蟠桃的味道是不如人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