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在这个重新开始的纪元,我的命运应该如如同上次一般。

但是,这一次,我的灵智提前苏醒,虽说忘记了之前那个纪元的一切,但是潜意识却是告诉自己,一定要化形。

在之前那个纪元,青兕依旧与我生在一处,只是,直到青兕离开,我也不曾苏醒灵智,青兕化形之后不久,就遇上了几次危机,不得已到处躲藏,自然没办法将那时候的我带在身边,后来,青兕依旧入了天庭,在巫妖大战中受创严重,最后却并非自个投靠了老君,而是被老君发现然后收服,依旧成了老君的坐骑,对我的遭遇却是一直无能为力。

而这一次,我取巧化了形,但是因为没有记忆,虽说对巫妖大战充满了抗拒,但是最终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还是跟青兕一块儿加入了妖族的天庭,最后又为了保护青兕,再次重蹈覆辙。

只是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因为我的缘故,青兕受创并非那么严重,因此,颛臾砍断建木的时候,他得以将依附了我残存元神的树枝抢了回来,并且将我残破的元神送入了轮回,这才给了我重新归来的机会。

经历过一次纪元之后,如今我却是发现,似乎这一次的纪元跟前一次就没多大的变化,除了这一次佛法东传的事情,被我和青兕搅和得七零八落,而我也想起了很多事情。

上一世,在很长一段时间,我的元神都处在沉睡状态,等我苏醒过来的时候,已经差不多就快到末法时代了。

末法时代,道法什么的早就消失不见,人类依旧是所谓的主角,不过一直走在作死的道路上。

而在末法时代,许多或真或假的传说都流传了下来,虽说有些谬误之处,但是大致的轮廓却是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如今回想起来,只觉得不可思议。

那时候有一个词叫做什么蝴蝶效应,我想,我如今似乎就扮演了这个蝴蝶的角色,很多地方都不一样了,不过,我也没有扼腕的意思,不管怎么说,跟上一个纪元相比,我已经幸运太多了。

何况,如今我们所改变的,不过是一些小节而已,大势什么的,依旧如故,不过,众多的小节累积起来,也足够叫那所谓的大势产生明显的偏移了。

何况,如今的情况,上个纪元的那些记忆对我来说,依旧具备参考作用,就像是我虽说没有之前的记忆,却是本能地跟青兕一块儿,扰乱了佛门的如意算盘一般,如今,天意已经发生了变化,靠着这些,我与青兕也得到了一部分的气运。之后妖界开辟,我们肯定也能得到妖界的气运,依靠这些,我或许就能够真正走出一条成道之路,即便不能超脱这个纪元,也能顺利度过这个纪元。

我当年也是结成大罗道果的人物,后来一直也没有完全陨落,大罗道果并未真的破碎,只是再次沉入了命运长河之中。而如今,我先是恢复了上一个纪元的记忆,然后又得了九转金丹恢复法力,再有老君讲道,又凝结了不知多少金花,这些金花绝大部分都叫我给吸收了化作了自身的法力底蕴,毕竟,青兕这些年积累的法力真要论起来,差不多比得上那等斩去一尸的混元了,因此,提升法力什么的,对他来说远没有提升道行来得要紧。

得了足够法力的补充,我的境界不断恢复,作为建木的本能也使得我开始不自觉地大量吞吐起天地元气来。

作为天地灵根,与其他生灵不同,其他生灵不到一定的境界,是不可能反哺天地的,而天地灵根本质上来说却是植物,植物最擅长的就是吞吐天地元气,对于天地元气有着转化过滤的作用,天地灵根在这方面尤其厉害,当然了,越是高等的天地灵根,对于最初的元气需求尤其厉害,如我这种,若是如今我还是一粒种子,那么,在如今充斥着后天元气,几乎找不到先天元气的情况下,根本就别指望生根发芽,更别说成长起来了。

不过,长成之后却是另说,天地灵根长成之后,甚至能够逆转后天为先天,将后天元气过滤之后,成为更加精纯的先天元气,当然了,反哺出来的先天元气的量肯定是不行的。

我这会儿整个人几乎已经变成了人形的建木一般,元气吞吐之间,身边虽说不至于异象横生,但是明显周围多出了先天的气韵,老君看着,更是眼前一亮,直接挥动拂尘,更多的金花从天而降,直接落在了我的身上,然后没入了我身体之中,很快化作了体内的元气,再经过转化,被我呼出。

与此同时,我的丹田之中也发生了剧变,那根建木树枝之前就已经开始生根发芽,如今在丹田中长成了一个小型的建木,连同旁边的月桂树枝和扶桑树枝也跟着生出了根须,长出了枝叶来,三棵小型的灵根分三才方位在我丹田中扎根,每一棵灵根自动吞吐着海量的元气,我的丹田也在三棵树木的支撑下,变得如同一个小小的天地一般,清浊分离,空间又因为建木的作用,显得极为稳固,还产生了简单的元气循环。

以此为根基,日后若是我的丹田真正成为了一个世界,那么,那时候便是我成道之日,只不过,这条路却是非常艰难罢了,需要花费的时间太长,毕竟,一个世界需要的元气是极为庞大的,我又不可能大肆掠夺外界的元气补充进去,到时候,不招惹出天罚那才叫怪了呢,如果只是靠着体内的三棵灵根自主转化,那就不知要耗费多少时间了。若是没有意外的话,很可能我这边还没有搞定,这个纪元都已经走向尾声了。

有希望总比没希望好,我也不是什么贪心的人,老实说,哪怕是只得回了上个纪元的记忆,这次已经算是值一回票价了,何况,我还再次与我的大罗道果产生了联系,甚至借着这次难得的机缘,将大罗道果再次推高了一层,自身的根基禀赋愈发雄厚起来。

许多事情,即便老君是圣人,但是依旧是猜不出来的,老君并不知道我丹田中发生的异变,因此瞧着我身上气息大盛,顿时脸上露出了笑意,又是讲解了一番天道精义之后,掐指盘算一番,这才停了下来。

老君停下来没多久,青兕就先清醒过来,老君以往讲道,因为主要面对的就是一帮修为还不高的童子弟子等人,因此往往讲得比较浅显,即便青兕能有所得,但是终究所得不多,就像是一个博士生给中学生讲课,对于大学生来说,可能能够让他们温故知新,得到一些启发,但实际上,这些都是原本学过的东西,顶多也就是让自个加深一下印象罢了。而若是给一个大学刚毕业的人讲研究生的课程,那么,自然就能够叫他有更多的体悟了。

青兕这次获益匪浅,如果说他以前是站在门口的话,如今一只脚已经迈入了门内,回头再巩固参悟一番,再有个合适的先天灵宝的话,就能立刻斩去一尸。

青兕心悦诚服地对着老君行了一礼:“多谢老爷成全!”

老君颔首道:“也是你福缘已至,你这牛儿跟着老道这么多年,也是忠心耿耿,老道也是穷得厉害,手头除了几样丹药,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宝贝,因此,斩尸的宝物,就得你自个去想办法了,不过,你乃是先天神兽出身,分数土行木行,因此,所需的宝物也应当与你五行相合才可,若是不合,日后却是斩尸不易!”

青兕再次谢道:“老爷恩德,青兕铭记于心!”

老君含笑道:“你跟随老道这么多年,老道也没有真的只将你当做坐骑一般,你可愿拜老道为师?”

青兕当即就是跪下叩首:“徒儿青兕,拜见师父!”

老君含笑伸手,将青兕托了起来,说道:“很好,很好!”琢磨了一下,伸手一招,将一只紫金葫芦招了过来,又道:“老道也没什么好东西,这葫芦也就是个盛丹药的,你留着玩吧!”

青兕可不会真的将这葫芦当做是寻常盛放丹药的,兜率宫中,装丹药的葫芦不知凡几,但是,这紫金葫芦却是不同。这葫芦却是当年不周山上那株葫芦藤所出,那葫芦藤也是天地灵根之一,不过却是没有生出完整的灵智,自然也不可能化形,当年那根葫芦藤结出了七个葫芦,老君手上便是其中之一。

老君其实并不缺宝物,因此一开始的时候,也的确就是将这葫芦当做盛放九转金丹的容器。

后来,老君化胡为佛,却是参考佛门的法门,领悟出了因果之道,只是这因果之道与老君的无为之道并不相合,因此,老君一时兴起,直接便将自个领悟的因果之道炼入了这个葫芦中,然后便将这紫金葫芦炼化成了一个因果之宝,只要对方一丝因果被葫芦捕捉,那么就会被困入葫芦之中,一时三刻之后,便会被葫芦炼化。

只是老君虽说炼制了这葫芦,但实际上,这葫芦还真没怎么用过,毕竟,值得老君出手的,往往因果不沾,这葫芦便没什么用处,不值得老君出手的,又要这葫芦作甚,因此,这葫芦一直空置。之前老君拿给了明风明泽,叫他们拿了这葫芦玉瓶去阻拦取经人一行,但是最终除了幌金绳用上了,其他的一个也没用上。如今青兕拜了师,干脆就将这葫芦给了青兕。

这宝物对于青兕来说,还算是实用,毕竟,除了那等混元圣人,又有哪个人敢说自个不沾因果呢?

这边青兕拜了师,将那紫金葫芦初步炼化之后,我才清醒了过来,对着老君也是行了个大礼:“多谢老君成全!”

老君笑道:“小友自有机缘,老道不过是个引子罢了,无所谓成全不成全的!”

我还没有再说什么,老君便是赞赏道:“小友出身贵重,即便多有波折,如今也是否极泰来,更进一步,实在是可喜可贺!”

我又是行了一礼,说道:“承蒙老君吉言!”

老君又是一笑,然后说道:“小友此次,看起来多有所得?”

我直接便道:“只是又找回了一些记忆而已!”

老君听了,也没继续追问,天地灵根多半在混沌中就开始了孕育,一般情况下,都会具备开天记忆,他想着我大概是恢复了天地初开时候的一部分记忆,因此只是笑道:“原来如此,难怪!小友有如此机缘,日后钱途不可限量!”

我赶紧说道:“老君过誉了,云沐实不敢当!”

老君只是含笑,说道:“小友不必妄自菲薄,日后可常来兜率宫论道!”说是论道,说白了还是老君传道而已,老君这般客气,我倒是觉得有些心中难安了。老君跟灵宝天尊不同,灵宝天尊当年立教,广传大道,无论出身资质,皆可前去听道。可是老君虽说不像是元始天尊那般,但是,即便传道,多半所传也就是那种比较浅显的,多半乃是金仙之前的道法,真正能够得了老君真传的,也就是玄都**师这位老君唯一的真传弟子。

结果这会儿老君竟是直接跟我说,要我常来兜率宫论道,难免叫人觉得有些犹疑起来。

虽说我神色没太大变化,但是老君何许人也,自然看出了我的疑问,但是他也没有多说,却是说道:“今日讲道到此为止,你们自便便是!”说着,竟是直接合上了双眼,看着简直跟睡着了一般。

青兕也有些摸不着头脑,不过还是行礼道:“弟子告退!”

出了丹房,我才问道:“老君收你做弟子了?”

青兕点了点头,说道:“正是如此!”

说到这里,青兕不由有些遗憾,又有些困惑,然后道:“说起来,之前师父曾经有过口风,说是要收你做弟子的,怎么今儿个你恢复了前世的修为,偏生他又不提这个话了!”

我摇了摇头,说道:“那也是没有师徒缘分,没什么好说的!何况,老君许了常来兜率宫问道,即便是弟子,也未必能有这样的机会,只是,这般厚待,总叫我觉得有些疑惑!”

老君一个圣人,对我能有什么所求呢,上赶着给我讲道,还要打着什么论道的名义,这也实在是太奇怪了一些,礼下于人,必有所求,不光是凡人如此,神仙也是差不多,问题是,我真是搞不清楚,我如今这个情况,老君能有什么用得着我的地方。

青兕摇头道:“师父一向高深莫测,我们怎么知道他到底是个什么想法,不过既然已经这般了,那就不用多想了,对了,老君说你修为更进一步了,我怎么没看出来?”

我也没有隐瞒,便说道:“修为什么的,其实还是大罗金仙一流,但是,我之前一鼓作气,将大罗道果往上推了一层!”

青兕顿时瞪大了眼睛:“竟是这般?云沐,你真是厉害!”大罗道果本来就不是随便哪个大罗金仙就能凝结出来的,有道果的大罗金仙和没有的,完全是两回事。

如果对于修士来说,筑基乃是铸就仙道根基的话,从金仙开始,所谓道果,便是铸就的大道根基,有大罗道果的人未必能够成就混元,但是没有的人,那是肯定成就不了混元的。

大罗道果越完美,在命运长河上方越高,那么,日后就越容易超脱。我当年几度遭劫,原本结出的大罗道果再次被拽入了命运长河,这次趁着恢复的机会,直接将大罗道果重新铸造一番,使其变得更加完美,然后借着那一刹那的机会,将大罗道果更是推到了更高的地方,如今看起来没什么,但是日后,命运长河对我的影响就会少许多,很多时候,我便能超出命运之外,而日后想要超脱,需要耗费的力气也就比寻常的大罗金仙轻松了许多。

青兕搓着手,很是为我高兴,老实说,当年我本体严重受损,青兕那时候真的很担心我道途被毁,从此沦为寻常,我也是运气比较好,越是强大的天地灵根,越是难以生出灵智,难以化形,这算是天道的限制,只是,因着我经历了一个纪元,得以早早生出了灵智,化形的时候,为了取巧,根本就是截取了自身一根树枝,以此作为凭依,得以化形,又将本体作为伴生法宝一样。因此,即便本体严重受损,虽说对我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但是我当年灵智开启之后不久,就将灵智转移到了自个的一根树枝上头,因此,本体被毁,反倒是让我凭依的那根树枝得到了解脱。

只是谁也没想到,我后来竟是再次被砍伐了一回,若非如此,也不至于有这么多坎坷,不过,老君也是说得不错,否极泰来,若非我在轮回中走了一遭,如今也未必有这般机遇。

我没有跟青兕说起上个纪元的事情,在我看来,这些圣人只怕也是上个纪元的大能,他们在混沌中保存了自个上个纪元的记忆乃至一部分道行,等到天地重新开辟之后,才得以步步领先,早早夺取了天地气运,成就了如今的道果。而寻常的生灵,等着纪元结束的时候,莫说什么记忆了,便是自身的生命烙印也是保不住,会被混沌撕开,等着天地重开之后,那些生命烙印重新组合,才有了最初的生灵。

我算是运气比较好的,不光保住了所有的生命烙印,记忆虽说被封印,却并没有完全失去,因此,却是给了我一线生机。

只是这等事情应该是禁忌,若是说出来,只怕天道就会立马降下天罚,到时候我就要吃不了兜着走了,青兕也要被牵连,因此,我压根没提那个话,只是跟青兕说起了天地初开那段时间的记忆,甚至跟青兕分享了我记忆中一部分的开天印记,而青兕也将自个记忆中的开天印记跟我分享了,结果,我们两个刚刚结束了一次听道,竟是再一次陷入了最深层次的入定之中。

第89章

等着我们从入定中醒来的时候,佛法东传之事已经结束一阵子了。

这次所谓的佛法东传最后几乎成了一场闹剧,如果按照佛门原本的计划,一路上将妖族干掉一批,毕竟,妖族少有那种老实本分,一心向道,只知道在自家窝里参悟天道的,多半都习惯于占山为王,遇上行人,便掳掠几个吃了,有的甚至还跑到城里抓人吃,因此,难免身上带着一些业力,打杀了之后便是功德。

而那等神仙佛陀的坐骑童子,下界为妖之后,也有诸多恶行,意思意思将他们降服了之后,也是有一些功德的。但是,这是在他们自个跑出去作恶的情况下,如此,大半的业力他们自个背了,小半的业力自个主子背了,等着再出手降服约束一番,那点业力也就跟功德抵消了,还能平白赚上一些香火。

天道应该相当于那种人工智能,他即便有什么智慧,也是受到许多规则约束的,其逻辑也就是那样,尤其是如同这等功德因果业力之类的,更是遵循着严格的逻辑,佛门真正缠上的便是这等因果之道,因此,他们经常会做那种以一小部分业力为代价,赢取大功德的事情。

这次佛法东传,佛门就是这么做的,问题是,这样的前提是蒙蔽天道,叫天道以为自个不知情,不知者不罪,何况事后又能及时补救,那样就没什么问题了。

如今呢,事情就不一样了,有句话叫做天心即人心,当所有人都觉得是佛门这帮家伙贼喊捉贼,养寇自重的时候,天道自然也就是按照这个逻辑,降下功德和业力,因此,一干将自家坐骑童子宠物放出去阻拦唐僧他们西行取经的佛陀菩萨都比较倒霉,可以说是没吃到羊肉,反而惹了一身膻,其中,以观音为最,这佛法东传,促使取经的事情是观音一手操办的,从金蝉子转世下界就开始了。

如今麻烦来了,唐僧遇到的一系列的麻烦,都有观音的手笔在里头,比如说干扰了轮回,叫唐僧竟是生得跟陈光蕊一模一样,跟自己父亲反而不像,陈光蕊原本应当枉死,结果又死而复活了,最终,虽说唐僧没有亲自动手,刘洪跟殷温娇也算是被一系列破事给逼死了。便是唐皇那边,佛门也沾惹了大是非,毕竟,干扰龙气,叫幽冥干涉人皇之事,这可不是什么小事。

何况,唐僧前脚刚走,后脚道门就将这破事拆穿了,道门又不是没有超度亡魂的法门,因此,唐僧带回去的大乘佛经对唐皇来说,价值还比不上唐僧带回来的盖了印的通关文牒。起码唐皇是个很有开疆扩土想法的人,原本他觉得世界也就是南瞻部洲这么大的地方,如今西牛贺洲居然也有那么多的国家,还都是那等小国,对于唐皇来说,就很有吸引力了。

另外,按理说,唐僧这一路顺应天道,走完了这西行之路,顺利将大乘佛法传到了东土,这算是大功德,问题是,唐僧这一路上,不知道被割了多少肉,结果,光是因为他的缘故,延年益寿的国主权贵就不知凡几。

这些人身居高位,自然也是因果系身之辈,他们的寿命延长了,那么造成的影响可就很大了,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人心不足,国主的位置做久了,那么难免就想要更多,那等权贵,也是想着要自个手上权利更大,甚至想要取而代之,而一帮看不到希望,等不到上头有空缺下来,让自个递补上去的人,更是怨气沸腾,最直观的便是国主的那些儿子,自家老爹迟迟不死,自个都老得快掉牙了,老爹还精神奕奕,三天两头地给自个生弟弟妹妹呢!到时候能不心理扭曲,搞出一些事情来?

虽说这会儿恶果还没有完全显出来,但是已经有了迹象,唐僧肉这回事原因是多方面的,佛门在唐僧身上做了手脚,按理说,按照佛门的修行功法,唐僧十世修行,应该是修出了相应的舍利子,等着他归位的时候,就能够取回舍利子中的修为,结果佛门直接取了个巧,将舍利子中蕴含的法力修为融入了唐僧的肉身之中,让唐僧变成了行走的灵药。而我与青兕也插了一手,不过这份因果却是叫老君接过去了,我们是执行者,因此,就算是沾染了一点业力,也是无伤大雅,光是我每日里靠着本体吞吐转化元气所得的功德,就足以抵消这些业力了。

而且,若不是佛门本身做了手脚,又先放出了传闻,也不至于到了那等地步,我与青兕顶多也就是添了一把火而已,因此,这些业力自然是落到了佛门与唐僧身上。

因此折腾到最后,如来要册封唐僧的时候,发现功德不够,原本想要封唐僧做个佛陀的,最后,那点功德,也就只够封个菩萨了。

至于孙悟空他们,得到的功德只有更少的,要不是孙悟空如今明白了功德的重要性,一路上的确也做了些好事,如今说不定还不能抵消他之前大闹龙宫,地府乃至天庭的业力呢!

孙悟空也被封了个什么明王菩萨,而朱刚烈照旧封了个什么净坛使者,沙僧这一路上除了帮着牵马挑担之外,一直没怎么干活,差不多一路上消极怠工,因此,最后不过是封了个尊者,倒是敖烈,成了八部天龙众的一员,也算是得了个正果了。

最尴尬的是,名分都封了,最后真经送回了南瞻部洲之后,竟是除了敖烈回了灵山,其他人一个个都跑了,唐僧原本想要去女儿国接自个的女儿,结果听说女儿国主想要将他的孩子接到身边的时候,被一阵怪风,将几个女婴都刮走了,大家都说是佛门干的,唐僧经历了这么一遭,已经是快要受够了,顿时也觉得,这事跟佛门只怕是脱不了干系,因此,唐僧竟是一怒之下,直接还俗,正儿八经娶了女儿国主过日子了。

孙悟空直接回了花果山,在那边却是得了猕猴王与禺狨王留下来的信息,说了小千世界的事情,让他若是觉得可以的话,看看是不是将花果山上那些猴群送上一些进去。

孙悟空顺势就又跟那几位结义兄长混在一块儿了,他的地盘本来就在东胜神州,如今身上还顶了个佛门的明王菩萨的封号,因此,不管是谁,都得顾忌一二,有他在那边顶着,吸引别人的视线,一帮人偷渡那等精怪族群进入小千世界更是顺利了许多。

孙悟空如今可不像是从前那个标准的愣头青了,相反,经历了这么一遭,见识的事情多了起来,心眼也变得多了起来了。之前眼看着唐僧对自个态度越来越不好,观音冒出来还有敲打落井下石的意思,孙悟空干脆就搞了一出真假美猴王的把戏。

孙悟空用身外化身之法,搞出了假孙悟空出来,很是收拾了唐僧他们一顿,然后直接就是摊牌,你们要是不给我足够的好处,信不信我现在就掀桌子,总算唐僧之后对孙悟空客气了不少,孙悟空也是看出来了,唐僧自个也是窝了一肚子的火,他对佛门也没什么好感,不过是赶鸭子上架,一方面,唐皇对他太过恩重,不得不为之。就像是当年荆轲一般,太子丹为他杀宝马取心肝,杀了美人取了人家的手,荆轲就得为太子丹赴汤蹈火,跑去刺杀始皇帝。

唐僧也是如此,尤其佛门一路上还盯着,时不时冒出个人来,表示,你一定要往前走,不许回头,我们盯着你呐,因此心理压力也大啊,他能怎么办呢,只得发泄到徒弟身上。

如今忽然发现,孙悟空也不是好欺负的,反正天意注定要有个取经人去西天取经,但是到时候,孙悟空重新弄出个冒牌的唐三藏来,他也没有办法,因此,最终也只好认栽,接下来就是师徒和谐,你好我好大家好了。

孙悟空到头来不管怎么说,跟唐僧混了个一样的位置,起码日后跟观音平起平坐了,孙悟空也不管什么实权不实权的,他心里明白,佛门就跟天庭一样,也只肯给自个一个虚名,自己真正的根基还在花果山。孙悟空懒得学什么佛门那等功法,如今反正也算是在两边都有了正式编制了,即便做了什么出格的事情,大家也就只好睁只眼闭只眼了。如今发现,自个浪费了几百年的时间,陪着佛门做了一场戏,自家那几个兄弟一个个都没闲着,做下了好大的事业来,如果说,以前的所谓七大圣,算是妖族中新生代的扛把子人物的话,如今,俨然变成了妖族如今的中坚了,即便是一些老一辈的妖族,也得对他们客气一些。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手里头攥着那几个小千世界的坐标和通道,虽说本质上,那几个小千世界也不是他们的,但是,他们却是成了被选中的妖族代表,许多事情已经可以自个做主了,因此,大家也就不能真的小瞧他们了。

孙悟空一琢磨,就知道这事大概就是我跟青兕以前说过的妖族的变故,因此,也就不管其他什么了,直接从自个猴子猴孙里头精挑细选了一批伶俐的,又叫花果山的两个先锋带队,顺利地在小千世界将花果山的旗号打出来了。

第90章

至于朱刚烈,他当时喊着是回高老庄,实际上却是返回了福陵山云栈洞,高老庄那边,高翠兰已经等到了她要等的人,虽说那位也没真的什么功成名就,但是他顺顺当当回来了,高翠兰也算是心满意足了,如今已经正式成亲,生儿育女了,朱刚烈回去之后,还送了一份贺礼过去。

朱刚烈才回了云栈洞,就被嘉平逮了个正着。嘉平之前下界,先是将那个素娥投生的公主收拾了一番,之后却是摆了嫦娥一道,她自然没搞出什么抛绣球选唐僧为驸马的事情来,反倒是直接显露了一番本事,逼得国主退位,自个坐了女王,等着唐僧一行人经过的时候,戏弄了唐僧他们一番,最主要还是暗地里面将朱刚烈收拾了一顿。

朱刚烈倒也是甘之如饴,嘉平在天庭不过是待了一年多,朱刚烈在人间可是足足折腾了几百年的事情,早就想嘉平了,当日之所以失口答应了高翠兰,也是因着高翠兰与嘉平容貌上头有几分相似,既然口头上答应下来,以他的性子,之后即便有了悔意,那么也只得硬着头皮继续做下去了。

如今嘉平还肯收拾他,说明嘉平其实也就是心里别扭,并未真的对他绝情,尤其,当着嘉平的面,朱刚烈更是使了个坏,在那边说什么自个跟嫦娥仙子的旧事,气得嫦娥脸都青了,这下好了,在不知情的人眼里,嫦娥的确是被朱刚烈占过便宜了。

如今朱刚烈跟嘉平重归于好,嘉平经常偷偷下界,在福陵山云栈洞与朱刚烈相会,朱刚烈也将云栈洞好好收拾了一番,他如今也知道了妖界之事,顿时更是开始勤奋修行起来,妖界开辟,说不得嘉平就是妖界的公主了,他怎么着得有足够的本钱才配得上做嘉平的道侣啊!

至于沙僧,他倒是没回流沙河,流沙河实在是太荒凉了一些,在那边真是没什么好说的,偏生真要说起来,沙僧跟谁的人缘都是不好不坏,跟孙悟空,朱刚烈他们也算不得亲厚,因此,师徒几个分道扬镳之后,沙僧借口要回流沙河,但是最后却不知道跑哪儿去了。

至于佛门寄予厚望的所谓佛法东传,那真是没起到什么作用。唐皇当日与皇后一块儿吃了唐僧肉,因此,这对尊贵的夫妻硬生生熬死了前头十几个儿子,以至于皇后后来又高龄有孕,再次生下了几个嫡子嫡女,总算没叫皇位落在一帮庶出的皇子身上。

皇帝这种生物,大概是天底下最记仇的那种,佛门摆了他一道,叫他吃了不少惊吓,赔了不少笑脸,做皇帝的能没有什么想法?尤其,道门都已经说了,皇帝跟寻常人不同,皇帝即便是驾崩了,也是作为整个皇朝的祖灵,在阴间开辟冥土,成就阴土国度,为皇朝镇压气运,直到皇朝气数断绝,龙气逸散,才会进入轮回。当然了,做皇帝的,自然也是要经过审判的,看得却不是他杀了多少人,或者是其他什么,而是他做皇帝的时候,有了多少功绩功德,龙气如何,阴土国度中,皇帝的排位不仅仅是辈分,关键还是自身龙气,龙气浓厚,那么自然能够排在前头,甚至于开国太//祖平起平坐,因此,只要这个皇帝做得好,得了民心,增加了皇朝气数,龙气加深,那么甭管做了多少恶事,都有皇朝气运和龙气顶着,那十殿阎罗,也是管不得的。

唐皇觉得自个被佛门骗了,想到自己那时候被骗得团团转,恨不得对佛门俯首帖耳,就是一阵恼怒。当然了,若是唐僧带着真经回来的时候,唐僧肉还有效的话,那唐皇自然还会捧着佛门,以佛门为质,逼着玄奘割肉成全他一家子的长生梦想。

问题是,唐僧一行人在进入灵山的时候,就已经褪去了原本的肉身凡胎,又得了册封,成就了正果,唐僧一身修为,自然融入了舍利金身之中,因此,所谓的唐僧肉,自然也就不存在了。唐皇搞清楚之后,简直是扼腕不已,又听说这西行路上,不知多少小国在唐僧身上得了好处,只恨自个当日脸皮太薄,或者说是顾忌佛门,因此,只是威逼利诱了一番,只能叫自个与皇后延寿,接下来就得眼睁睁看着儿女接连去世了。

唐僧肉的事情也就罢了,他与皇后总之得了长生,做皇帝的时间还非常长,原本他对佛门还算是客气,毕竟,唐僧是灵山那边册封的菩萨,取经的事情也是奉了自个的命令,若是佛门老老实实传教,不起什么是非的话,做皇帝的,也不在乎什么,毕竟,皇帝都讲究平衡之道,不能叫道门一家独大。偏生佛门那边一直不肯安分,别的事情也就罢了,动摇不了国本,却是竟然想要扶持皇子做新皇,企图取而代之,顿时就更加恼怒了。

最叫唐皇气恼的是,佛门居然还扶持了自个身边的一个女子,这女子自然也是气数不凡,而且美貌妩媚,极为善解人意,又聪慧过人,只是一来钦天监那边表示,这女子身上竟是有着帝气,二来,这女子也是极为狠毒果决之人,做皇帝的人,自个如何狠毒是一回事,偏生希望自个身边的女子一个个都跟白莲花一般纯洁无暇。

因此,唐皇最终直接叫那女子出家为皇家祈福,出家嘛,这年头自然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去道观,一种是去寺庙,结果这女子选择了感业寺,然后就被佛门当做奇货可居,竟是叫这女子在寺庙中也勾搭上了自个的皇子。

要知道,唐皇那时候也不知道自个寿数如何,只是前头两个嫡子已经是两败俱伤,哪怕唐皇没有刻意追究,最后还是早早过世了。因此,唐皇将第三个嫡子立为太子,跟那女子勾搭上的就是这第二任太子。

自家儿子肯定是没错的,顶多也就是叫人诱惑了,那么,错的是谁呢,自然是那女子不安于室,狐媚惑人,唐皇直接下旨赐死,结果佛门竟然暗中李代桃僵,将人保了下来,这自然是触及了唐皇的底线。

佛门那边也没想到,唐皇竟然活得这么长,想着当年唐皇吃了唐僧肉,如今还不知道能活多久呢,他们只想着撺掇着皇子行弑父篡位之事,但问题是,经历过当年夺位之事的唐皇对这事极为警惕,因此,反复几次不成,反倒是令唐皇勃然大怒,再次行了灭佛之举。

可以说,虽说所谓的大乘佛法已经传到了大唐,但是,唐皇在位百年时间,佛门不光是没有兴盛,反倒是愈加衰颓起来。

好在佛门极有耐心,等着唐皇驾崩之后,又开始折腾起来,唐皇在位时间太长,他又是相当于开国之君的角色,因此极为强势,佛门捧着几个皇子折腾了几次之后,唐皇很是下了狠心,拿起屠刀,不知道干掉了多少人,唐皇在位的时候,便是那等开国功臣都得战战兢兢,生怕哪一天刀子架到了自个脖子上。

而唐皇的那些儿子,一个个也是倒霉,一开始的时候,还有人等着老子死了,皇位落自己头上,结果搞到最后,几个年长一些的皇子,曾孙都有孩子了,上头还是那副模样,搞得那些皇子一个个也是灰心丧气,唐皇册封了好几个太子,第一任谋逆不成死了,第二任先是在那女子的事情上叫唐皇生出了芥蒂,后来也是惴惴不安,他本来身体并不算强健,后来又是极为担忧,以至于人到中年的时候,便因为风疾去了。

接下来唐皇有册封过几次太子,也是皇后嫡出,只是,他实在是太能活,几个太子虽说不算短命了,但是跟他比起来,还是差得远了,饶是如此,最后一任太子熬到登基的时候,也已经是四十多岁的人了。

由此就知道唐皇给自个的儿子造成了多大的压力了,别说储君之位不好当了,便是那等寻常皇子,日子也不好过,眼看着兄弟姐妹越来越多,好地方都被封出去了,唐皇除了嫡子还有宠妃所出的孩子之外,其他孩子几乎就不怎么认识,对他们难免有些忽视,等着一批孩子成年之后,几乎是批发一样,将各个地方封给这些皇子皇女做封地,做食邑,好地方早就被封出去了,小一点的,差点没被封到边陲去。

光是这个问题就给朝廷财政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唐皇并不觉得是自个生得太多,只觉得臣子实在是太过无用,又觉得这些儿子好逸恶劳,并无积极进取之心,又想着开疆辟土,好给儿子腾出一些封地来。

总之,等着唐皇过世的时候,大唐就已经呈现了一股子暮气,佛门趁机开始了动作,虽说唐皇灭佛力度比较大,但是这等宗教,只要一息尚存,就能死灰复燃,何况等到唐皇晚年的时候,大唐已经出现了种种问题,底层的百姓因为税负还有土地兼并的问题,变得愈加穷困起来。尽管道门传下来的法门可以提高粮食的产量,架不住人太多,大量的土地被权贵豪族侵占,寻常百姓近乎没有立锥之地,租种大户的田地的话,一方面要交租,一方面要交税,产量再高,落到自个手上,也就不剩多少了。

这等事情,道门也是没法子解决的,想要解决,就需要更多的土地,或者是停止土地兼并,叫那等豪门大户将兼并的土地重新拿出来,问题是,这怎么可能呢,吃进去的肉可没有吐出来的道理。

因此,便有那等贫民被佛门教义诱惑,成了佛门信徒,佛门又是故技重施,暗中撺掇一些觉得自个没了出路的贫民中的豪杰,揭竿而起,又鼓动边陲之地那些节度使割据一方,甚至起兵谋逆。

总之,唐皇过世不过是一二十年,天下再次陷入了混乱。好不容易平定下来之后,佛门却是再次大兴起来。

因着在平叛的过程中,佛门出了不少力,还救了皇帝一命,因此,这位新皇登基之后,对佛门就大加封赏,还找个了替身,代替自个出了家,道门也只能暂避风头,叫佛门更加咄咄逼人起来。

我与青兕瞧着人间的气象,再看了看佛门的气运,顿时就是摇了摇头。

青兕冷笑一声,道:“如今这个样子,算是佛法大兴了吧!”

我摇了摇头,叹道:“佛门这般急功近利,为了传播佛法,鼓动天下大乱,不知道造下了多少业力,如今看不出来后果,等着佛门盛极而衰,业力反噬,只怕天道那边,也是不容许佛门再度兴盛了!”

青兕哼了一声:“谁知道天道是个什么意思,佛法回头衰微,也不知道之后是怎么回事!”

我对于后来的事情却是知道一些的,人心不古,道法不再显世,人类再也没有了虔诚的信仰,反而将未来寄托在所谓的科技身上,直接进入了末法时代,莫非天道愿意看到的是这个?这可真是叫人意想不到。

这般想着,我却只是又叹了口气,没有多说什么,然后问道:“对于佛门,老君他们已经有了打算,佛门的好日子也就不久了,妖界的事情,却是个什么章程?”

青兕摇头道:“师父却是没说,不过我隐约听说了,这事已经有了眉目了,毕竟重开一方天地,并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几位圣人固然都有开天辟地之能,之前也多半就是开辟了道场而已,如今却是要开辟一个大世界,这里头需要耗费的时间精力还有资源可就多了去了!”

说到这里,青兕压低了声音,说道:“我怀疑,咱们之前叫师父给糊弄过去了,只怕师父早就跟女娲娘娘那里有了默契,想要开辟妖界了!”

我却是摇了摇头,说道:“这倒是不会老君何等人也,如何会虚言诓骗咱们!若是早就有了默契,女娲娘娘那边早就应该有动作了,须知,女娲娘娘因为妖族人族之间的事情,可是一直极为心焦,若是有了办法,哪有这般沉得住气的道理!”

我觉得不靠谱的可能性完全是上辈子根本就没听说过妖界这回事,随着天地灵气愈发稀少,人类越来越多,即便还有帝流浆的存在,妖族的生存空间也愈发被压缩了起来。原本妖族还在在荒郊野岭找个地方窝着,结果人类简直是哪儿也不放过的节奏,这边要开矿,那边要修路,这儿要建度假区,那儿又变成什么旅游景点。

如今想想,之前那个纪元看到的一些奇闻轶事,说不得就是人族侵占了妖族的地盘搞出来的事情。

似乎到了末法时代的时候,连帝流浆都消失不见了,这般更是断绝了妖族诞生的根基,毕竟,那等容易产生灵智的族群一一灭绝,甚至是被人族豢养,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要产生灵智,那简直是比登天还难,尤其,刚生出灵智的精怪并没有什么自保之力,遇上花样百出的妖族,几乎是没有还手之力。

若是真要妖界的存在,哪里会有这样的事情,起码,妖界总得保证人间帝流浆的供应,以免绝了妖界根基才行。

青兕点了点头,说道:“说得也是,不过,这事一天不落实了,我这一天就放不下心来!”

我与青兕正在猜测的时候,又遇上了哪吒。

哪吒之前发现我道行再也看不分明的时候,差点没跳起来,不过他之前也知道我原本也是上古妖圣转世,之前又得了老君给的九转金丹,因此,也就没什么好想的了!

哪吒自个当年也是娲皇宫中的灵珠子转世,灵珠子原本乃是女娲娘娘身边的童子,乃是灵珠化形,后来也是犯了杀劫,因此投身人间,入了阐教,他当年便是如此,生下来之后不久,就取回了前世的修为境界,不过却是没有相应的记忆就是了,因此,在确定了我的来历之后,也就不觉得奇怪了。

他之前跟杨戬怄气,很是有一阵子天天黑这个脸,明明是个漂亮的小正太,硬生生搞得跟乌云罩顶一般,他脾气又不好,那阵子寻常人看见他就想躲,生怕他一时气不顺,就大打出手。

青兕见他如今模样,顿时就笑了起来:“怎么着,跟杨二郎和好了?”

哪吒笑嘻嘻道:“师叔果然明见,二哥总算是看清楚那敖寸心的面目了!”

我一愣:“什么面目?”

哪吒得意洋洋道:“那敖寸心简直是个疯子,心里头不知道想些什么,平常根本不肯叫二哥离了自个视线,二哥若是跟旁人多说一句话,就要多心,回头就要跟二哥闹,弄得二哥下不来台!二哥什么性子,如何能容得了她这般,因此,前几日直接跟她大吵了一场,叫敖寸心回西海了!”

哪吒可是半点都看不惯敖寸心,如今杨戬跟敖寸心闹翻了,他自然只有幸灾乐祸的份。

青兕也是得意地看了看我,意思是看我猜得准吧,那敖寸心根本就不可能适合杨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