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会儿,还是没看出问题,赵肃心想若真有内幕,想必还有一本暗帐,也不急于第一天就把所有事情都理清楚,他揉了揉眉心,伸了个懒腰,便起身回家。

赵吉早就牵了马在外头等着,早年戴公望教他骑射时,就让他不能疏于锻炼,所以现在赵肃养成一个习惯,能骑马的时候,就不会坐轿子,在地方为官的时候是这样,回京之后亦然。

几年下来,他的身体非但很少生病,柔韧性反而更好,虽然时时为公务奔波,但却从没误了三餐和休息,又注重养生锻炼,是以面容俊雅清隽,看上去不似将近而立,仿佛只有二十出头,比起年龄相当的人,都要显年轻,连张居正这样颇以自己的外表仪容为豪的人,也忍不住向赵肃打听驻颜延寿之法。

到了自家宅子外面,听见里头隐隐传来赵暖一对子女叽叽喳喳的说话声,赵肃不由诧异。

两个小孩儿性子活泼,可赵肃不在家的时候,他们也很少会过来。

“怎么,家里来了客人?”

赵吉吐吐舌头:“小的一直在外头等您,没回家看过,不晓得。”

赵肃下马进门,一眼就看见坐在院子里的朱翊钧。

再定睛一看,却是想发笑。

朱翊钧坐在石桌旁边,怀里抱着一个小娃娃,旁边立着贺子重,怀里又抱着一个,他身边还环绕着两个孩子,却是赵暖家的一双儿女,赵元嘉和赵元贞。

这两个名字都是赵肃起的,说起来还有一段趣事。

当年俞氏还怀着第一胎的时候,初为人父的赵暖高兴得不行,想给未出世的孩子起个好名字,挑来挑去都难以抉择,想起自己还有个探花兄弟,便把备选的名字一股脑写在信里寄给赵肃,让他帮忙挑一个,要么重新想个好的也成。还附了一大堆要求,说最好是带金带银的,大吉大利的,赵肃看到那些备选的名字时只觉得满头黑线,因为里面甚至还有“元宝”、“银锭”这样的名字,只差没写上“铜钱”了,可见赵暖三句离不了本行,已经把工作高度融入了生活。赵肃本还起了戏弄的心思,想写上“金银花”之类的名字,但终究念及那是自己的侄子侄女,便把元宝二字改了一下,又因不知道那肚子里的孩子是男是女,便有了元嘉和元贞这两个名字,没想到后来都用上了。

朱翊钧身后只带了两位侍卫,可见是微服出宫的,而赵元嘉和赵元贞两个人显然也不知道他的身份,正围着他叽叽喳喳地说话,毫不怕生。

一个叠声问:“哥哥哥哥,你腰上的玉佩是什么玉啊?比我爹的好看多了,我跟你说哦,我爹怕人说他一个商人没品味,买了好多玉佩,一天戴一个,身上和玉器铺似的,我都不敢和他一起出门,好丢脸!”

一个流着口水对朱翊钧说:“大哥哥,你长得好俊,等我长大了嫁给你好不好?”

手却还扯着贺子重的衣角不肯松开。

朱翊钧显然被缠得一个头两个大,但知道他们和赵肃关系匪浅,便试着和他们交流,谁知道这两个孩子与众不同,连话也比别人多,几个回合下来,饶是那两个侍卫,也露出惨不忍睹的表情。

而贺子重的面瘫脸,明显有龟裂的迹象。

偏偏在这个时候,朱翊钧抱在怀里的那个小娃娃又大哭起来,一时间三重奏齐鸣,场面蔚为壮观。

“陛下?”

所以当朱翊钧闻声转头,看见赵肃,简直感动得快哭了。

“你可终于回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注:

1、其实明朝海禁开放之后,除了上面说到走私的问题,还有朝廷税目杂多,各级官吏盘剥,以及荷兰人后来占据澎湖的种种阻碍,这些后面有需要再说。

2、里面提到南京工部尚书的问题,可能有些朋友不知道,是这样:朱棣迁都北京之后,南京还保留了原政府的一套班子,也有六部尚书,但是除了兵部尚书之外,其他5部都是摆设,就是给即将离休的干部荣养的,或者把一些平时看不顺眼又不好马上罢职的人踢过去,实在是居家旅行,打击政敌的必备选择。

因为时间原因很久没有写小剧场了,不知道大家想看神马,可以在留言提一下。

第85章

他不出声还好,这一出生,两个小孩儿齐齐转头往后看,接着眼睛一亮,扑上来,一人抱住赵肃一条大腿。

“叔,你回来了!”

“叔,我们好想你!”

面对两个活泼过头的侄子侄女,赵肃的经验显然比朱翊钧丰富多了,也淡定很多,他微笑着摸摸他们的脑袋,说了一句:“刚才回来的路上碰到你们娘亲了。”

两人脸色大变,赵元嘉抢先问:“娘说什么了!”

赵肃笑眯眯:“她和我说,如果瞧见你们在这里,就让你们赶紧回家,如果她酉时回去还不见你们的话,就要家法伺候了……”

话还没说完,就见赵元嘉拽了赵元贞的手往外跑,一面回头嚷嚷:“叔,我们回家了,你记得和娘亲说我们很乖!”

年纪较小的赵元贞没反应过来,就被哥哥给扯走。

这两人人小鬼大,古灵精怪,出生那一年,赵暖的生意已经大有起色,他们生活的环境优渥,赵暖又百般宠溺,连带女娃娃赵元贞,怜其年幼,也没有用那些条条框框来束缚她,结果养成两人上蹿下跳,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唯独对母亲俞氏敬畏有加。一旦俞氏发怒要惩治他们,老爹赵暖也拦不住,说来稀奇,别人家是严父慈母,赵家却是慈父严母。平日里除了俞氏之外,也只有赵肃才治得住他们。

赵肃哪里碰到俞氏,不过是诓骗孩子罢了,见两人出去,就让赵吉跟在后面护送,免得出岔子,然后才转身向朱翊钧见礼。

“陛下怎的屈尊至此,却不提前说一声,臣也好迎驾,如今居室简陋,却是臣大不敬了。”

早在他回来之前,朱翊钧就已经细细打量过这院子,跟记忆之中自己来过的一模一样,仿佛不曾有丝毫变化,也勾起了不少往事,闻言便笑道:“哪里不敬了,这样很好,和以前一样。”

赵肃微微一笑,目光却落在他怀里那个小孩儿身上,看了一会儿,又望向贺子重怀里那个。

贺子重把孩子递给他,淡淡道:“毫发无伤,安全抵达。”

赵肃不忙着接过婴儿,却先向他施了一礼,郑重道:“子重,辛苦你了。”

贺子重一身风尘仆仆,脸上依旧鲜有表情,但赵肃知道,不是他故作高深姿态,而是他本身确实是一个心性简单之人。

因为答应跟随你,从此就天涯海角,矢志相随。

因为对你有承诺,所以只要力所能及,就在所不辞。

但正因为这样,赵肃才更觉得亏欠他良多,这几年来,跟着自己到处奔波,他自己却连个家都还没成,如今又护送两个孩子上京,这份沉甸甸的恩情,贺子重或许没当回事,但他赵肃却不能视若无睹。

贺子重奇怪地看着他:“谢我做什么,你娘就是我娘,你孩子自然也是我孩子了。”

赵肃早就习惯了他这种说话方式,只点点头笑道:“是,你说得对。”

心头一动,忽然有了个主意,只不过朱翊钧还在旁边等着,也不必急于一时。

“陛下微服出宫,太后娘娘那边……”

若换了旁人这般询问,朱翊钧早已不耐烦罗嗦,可对方是赵肃,无论他说什么,朱翊钧都愿意去听。

“你放心,朕与母后说过了才出来的。”这个母后指的是陈皇后,而非李贵妃。

但赵肃不知,听得他已经报备过,放心下来,笑道:“眼看天色也晚了,陛下想出去吃,还是留在家里吃?”

朱翊钧对“家里”这两个字非常受用,眉开眼笑:“那就在家里吃罢。”

赵肃转头吩咐厨娘准备晚饭,在孩子被接来之前,他考虑到届时家中会多出几口人,便多置了几名仆妇下人,光厨娘就多了两个,又让赵吉使人把里里外外都打扫干净,朱翊钧这一来,赵宅上下有条不紊,没见过他的下人见这少年公子华贵不凡,却也没多想。

贺子重毕竟是个大男人,这一路上京,孩子身边没有细心稳妥的人照料也不行,所以陈氏让牡丹和连翘都跟了过来,海棠留下伺候陈蕙。

赵肃嘱咐了几句,让她们先抱着孩子进去安置,又让贺子重先去洗漱休息,就领着朱翊钧进屋子。

家眷没跟着来,赵肃就常常在书房办公休息,索性就把书房和寝室合成一间,特地做了一张大床,铺上厚厚的褥子,上面搭了一张矮榻,可以直接靠坐在床上,就着案牍看书写字,书架则摆放在床榻旁边,触手可及,十分方便。

屋里没有熏香,却摆了好几盆小盆栽,赵肃特意选了一些比较耐寒的植物,屋里温度又要高些,所以屋外落叶纷纷,一片萧条的时候,这几盆植物倒还绿意盎然的模样,架子上没有时下流行的瓷器摆设,全是这些小盆栽,还有一些矮瓷盆,栽了不少悬崖菊,顺着架子边沿垂下来,饶有生趣。

朱翊钧起居的宫室,无不色调纷繁,华丽到极点,难得见到这般清淡雅致的布置,不由多打量了几眼,这一打量,才发现屋里布置,虽远远不及皇宫的奢华,但论起舒适,只怕比乾清宫还要强上几分。

赵肃是一个实用主义者,也是一个不会委屈自己的人,只不过不会过于注重排场面子,所以在所有内阁宰辅中,他竟成为比较低调的那一种人。

年不过三十就入了内阁,又是高拱的学生,却没有受到言官太多的攻讦,这固然有他用心经营的好人缘,但做事低调,不抢那些华而不实的功劳,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大家每次看到赵肃,第一个印象是:哦,工部尚书。第二个印象是:这个人还可以。至于他内里的城府与心计,没有真正领教过赵肃厉害的人,是不会知道的。

所以少年皇帝如今逐渐长大,身上渐渐显露出扮猪吃老虎的趋势,未尝没有某人的影子。

“这是什么?”朱翊钧指着书桌上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问。

“原本想做些东西出来,看能不能帮国库增加点收入,后来还是失败了。”

朱翊钧很好奇:“什么东西?”

桌子上堆满了各种石头,还有一盏琉璃灯,一叠画满了许多奇怪符号的纸。

少年皇帝想起来了,这盏琉璃灯还是当年先帝送给赵肃的赏赐之一。

赵肃没有回答,只笑了笑:“是臣想法太简单了,这东西不是轻易就能做出来,等以后臣找个佛郎机人问问再说。”

他想做的,其实是玻璃。

中国早在几千年前就有玻璃了,但这种玻璃是铅钡玻璃,材料问题导致玻璃杂质较多,而透明无暇的玻璃,则是由欧洲人最先制作的,在这个时代,已经有了像后世那样光亮透彻的玻璃镜子,但这种技术被牢牢掌握在意大利人手里,所以一面玻璃镜子,比金子还要珍贵,是被欧洲上层贵族拿来炫耀的资本。

赵肃当然知道如果一旦能够造出玻璃镜子,将带来多大的利润,所以在掌管工部之后,他也费了不少心思,还询问了很多工匠,可后来才发现,玻璃镜子的制作并不是那么简单。

除了材料之外,还要掌握分量比例,温度火候,一旦稍有不对,练出来的就绝对不是想象中的样子,而他所寄希望的那些工匠,压根也不可能光凭他的描述就能够把材料找全烧制出来,因为几千年来,人们已经习惯了用铅钡两种材料来烧制玻璃的定向思维,赵肃又想不起其中几种重要的材料,于是只能作罢。

他悲惨地发现自己就算多了几百年的知识,也不是无所不能的,一个人总有自己擅长与缺失的地方,所以像烧玻璃炼钢铁这种一下子让科技大跃进的事情,是不用想了。

但是想要让中国追上同时代欧洲的脚步,却不是虚无缥缈的梦想,即便没有出现超前的科技,然而只要能够找到一个合适的契机,打开一扇合适的窗户,接纳外面的东西,总有一天也能与世界同步,以中国人的智慧和能力,崛起复兴只是迟早的事情。

这个时候,欧洲正是文艺复兴时期,自然科学有着巨大的进展,而赵肃也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计划,来慢慢实现这个蓝图。

但这些事情,他没有办法与任何一个人说,包括朱翊钧。

朱翊钧看到他略带忧思的笑容,就知道他又走神了,忍不住抓住他的手,像小时候那样挨过去。

“你有什么难处,告诉朕,朕已经长大成人,可以帮你分忧解难了,如果是张先生为难你,朕也……”

话没说完,嘴巴已经被赵肃按住。“陛下,张阁老对臣很好,并没有为难之处。”

“知道了。”朱翊钧把他的手抓下来,却没松开。“你是怕朕心里对他有怨怼,当不好一个明君?放心吧,公事与私事,朕分得清,他人是霸道了些,但做的事情,确实是于国有利的,只是在你和他之间,当然是你比较重要,要是他对你不好,朕自然要为你说话,站在你这一边。”

说完又凑近了些,发鬓微微蹭了蹭赵肃的头发,略带讨好地笑道:“肃肃感动吧?”

这番发自肺腑的话,饶是铁石心肠的人,也会动容,何况赵肃不是。

他终是伸出手,摸了摸朱翊钧的发丝。

“陛下待臣这样好,臣消受不起。”

“消受得起,怎么消受不起!”朱翊钧忙道,他知道老师吃软不吃硬,都要扮柔弱扮可怜,使劲眨眼,硬是夹出湿润的感觉:“你教我读书,教我写字,教我做人的道理,这世上,除了父皇,你就是朕最亲近的人。”

“还有两位太后娘娘,臣不敢与之比肩。”赵肃没被他的话冲昏脑袋。

朱翊钧低下头,微微以叹:“宫中规矩所限,朕能见到两位母后的时间,其实也不多,若是朕在母后那里逗留的时间长一些,别人不敢说,母后也会赶人,让朕跟着张先生多多学习。”

赵肃想想也是,心又软了些,想着自己中间还有六年没在他身边,这个自己从小看着长大的孩子,无人倾诉,该有多寂寞,不由伸手抚着他的背,轻轻拍打。

朱翊钧顺势将他的腰抱住,下巴抵在他肩膀上,在对方看不见的角度,露出一个胜利的微笑。

第86章

晚饭是八菜一汤,因朱翊钧和贺子重的到来,多加了几道,赵肃记得两人的口味,还特地吩咐厨房做了芋泥丸子和糖醋排骨。

至于两个孩子,现在还不能吃饭,自然是由乳母照料着,在别屋歇息。

果然,饭菜一端上来,朱翊钧眼睛一亮。

“肃肃,你还记得朕喜欢吃什么?”

赵肃笑一下:“自然记得。”

朱翊钧眉开眼笑,正想多说些好话讨他开心,旁边贺子重已经夹了一块排骨送入口,嚼了几下,面无表情说了一声好吃,就开始风卷残云。

朱翊钧的侍卫都在别的屋子用饭,没法为皇帝伸张正义,他看得目瞪口呆,眼看排骨已经瞬间少了好几块,不由怒道:“贺子重!”

边说着,忙不迭也下手去抢。

朱翊钧虽然也随着宫中侍卫强身健体,但如何抢得过武功高强的贺子重,整个抢夺过程痛失了不少排骨,自己一国之君泱泱气度,又不好为了这丁点小事和贺子重较真,只得悻悻地改吃别的菜,一边偷偷觑赵肃,见他看向自己这边,便及时流露出委屈的神情。

谁知赵肃恍若未见,兀自笑眯眯夹菜吃饭,仿佛没看到皇帝被“欺负”。

吃完饭,赵肃道:“陛下,天色不早,该回宫了,臣送您回去吧。”

朱翊钧慢条斯理放下碗筷,抹净嘴巴,嘿嘿一笑:“朕已经和母后说过了,今儿个不会去,就宿在你这里。”

赵肃吃了一惊,皱眉道:“这不大妥当吧……”

朱翊钧有点不高兴了:“怎么不妥当?朕记得小时候常常在你这里过夜的,难不成当了皇帝,连你也嫌弃朕不成?”

赵肃道:“今非昔比,陛下万金之躯,若是有一丁点差池,臣如何担当……”

话没说完,他原本也是对敌人毫不手软的人,可面对那双乌黑澄明盯着他瞧的眸子,却怎么也说不出个不字。

“……臣去给陛下收拾房间吧。”赵肃为自己这么快败下阵来表示懊恼和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