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春则在秦讳陪同下,另去一处隐蔽地方完善绣球。

不大一会,天光就暗了,月亮也升了上来。

终于,园子门口涌来大片灯光。随着细乐声声,圣驾进了御花园,通过浮桥上了湖心岛,进入紫月轩。

一通灿烂的烟火过后,皇家中秋晚宴开始。

正元帝坐下后。扫一眼下面儿孙,再看看太子身边,只有秦语,还有李侧妃和一个女子,不见杜鹃,连秦讳也不见。

“靖安郡主呢?”

黄贵妃娘娘急忙上前回道:“皇上,靖安郡主说她要先为皇上上寿,然后才能安心安意坐下来吃喝看戏。”

正元帝听了失笑。对皇后道:“听听,她这是怕等会又起身麻烦呢。”

他心情很好,比在乾阳殿要随意得多。

皇后笑道:“她这么计算也对。回头刚坐下又要起去。”

五皇子等人笑道:“那就先让侄女上寿。”

十六皇子抢着道:“父皇,大侄女可厉害了,能在水上飘呢。在这看不清,要去水边看。”

他竭力怂恿正元帝去水边。

十七皇子也叫。

正元帝见这样,也不想像在乾阳殿那般严肃,就挥手道:“好。咱们就去水边看靖安表演。看完了再回来吃酒!”

说着命人安排,带着儿孙去水边看杜鹃表演。

那时杜鹃已经准备好了。得了消息立即开始。

紫月湖上,所有花灯全点亮了。将湖面装点得光华灿烂。忽然从远处荡来一艘小船,还有隐隐的歌声。船上渔民撒网捕鱼,十分悠闲。跟着一声虎吼,从那边山上跃下一头猛虎,还有一个手持铁叉的猎户,却是个女子。人虎踏入湖面,在水上旋转作舞。

满湖灯光映照下,她舞的是耕田渔猎的农家生活。

一幕幕平常的农家生活被艺术化,融入翩然舞姿中。

配合隐隐的歌声,一幅盛世安宁的田园生活场景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众人眼前。由于是在月下的水面跳,又隔得远,被灯光照着,增添了朦胧梦幻的感觉,如诗如画!

正元帝看的大悦,不住颔首,道:“好,好!”

皇后喃喃道:“这孩子,吃了多少苦头!”

炎威太子也禁不住眼睛湿润了。

旁人只见杜鹃眼下风光,他却想她这身工夫可是在山上水上钻了十几年才能练出来的,否则短短时间哪里能演出这效果来。

十七皇子大叫:“跟先前演得不一样!”

十六皇子也叫:“大侄女哄我们!”

原来他们以为杜鹃就是表演水上飘工夫呢,怎么临到头又换跳舞了?

年长的皇子们都为杜鹃那身工夫震惊。

她可是临时起意要演舞的,听老十六说刚才还在演习呢,这么快就弄出这般寓意的舞来?还是在水上跳的?

好些嫔妃还没见过靖安郡主,却先见到她这出神入化的舞姿,都惊讶万分、心思各异。

不说众人心思各异,湖上情形却变了。

不知何时那女子悄然隐向灯光暗处,消失了。

连同老虎也走了,只剩下打鱼的船儿依然荡悠悠地漂。

然过不一会工夫,一个盛装的女子又飘然出现在湖面,那身衣装,正是郡主冠服;跟在她身后的,依然是如风,人虎都恍若从天而降,踏水而行。

去的方向,正是紫月轩这边。

而紫月轩上空,不知何人燃放了一朵礼花。

然后,一只硕大的紫色绣球从房顶上坠下。

看见那紫色绣球,靖安郡主和神虎风一般卷过来。

人虎同时到达,都要争夺紫色绣球。

靖安郡主扯住绣球上的彩穗飘然后退。

结果越扯越长。扯出一幅字来。

众人看时,却是:日之升月之恒万年延宝祚。

如风也张口咬住一束彩穗转头就跑。

跑着扯着,一边还回头看。

见扯也扯不断,转头又跑,也扯出一幅字:天所覆地所载亿祀奠金瓯。

它吐出穗子。那疑惑的模样,没了猛虎的威势,倒显得憨态可掬,众人不禁笑得弯腰捧腹。

正元帝龙颜大悦,哈哈大笑。

这还没完,如风显然不肯罢休。回头又奔紫色绣球去了。

它又叼起绣球上的一束穗子,朝杜鹃跑去。

杜鹃却指向正元帝,示意它去那边。

如风忙又转头,又扯出一幅字:大靖国泰民安盛世永存!

正元帝笑得十分开怀,问道:“丫头。你在球里面装了什么,引得它老是扯不停?”

这兆头虽然好,他并没把这当真,不过是图个吉利。

因此,他猜测绣球内肯定有乾坤。

杜鹃上前,盈盈下拜道:“孙女给爷爷拜寿。爷爷,如风饿了呢,球里什么也没有。就是那穗子带着肉香。”

从正元帝到皇子皇孙,上上下下愣了一会,才轰然大笑。

“好!这个寿礼爷爷喜欢!”

正元帝高兴地挽起杜鹃。送到皇后身边。

一面又吩咐拿烤肉来喂如风。

又摸摸它脑袋道:“你被鹃丫头折腾这半天,就闻了点肉香,可苦了你了。”

说着又大笑,他终于以家常姿态对儿孙说话了。

众皇子嫔妃见他这样,感受到他的开心,也一齐上前凑趣。说笑间簇拥着老皇帝和皇后进入紫月轩,重开宴席。

杜鹃跟在太子爹身边。说道:“我都饿死了!”

炎威太子急忙道:“快进去!爹叫他们上热菜你吃。”

紫月轩内,前所未有的喧嚣。

从外边乍看进去。真似一家子热闹过节,毫无拘谨。

而且这情形还在持续。

杜鹃才吃了些东西,就听正元帝在上道:“杜鹃,听说你五伯父他们都要送你东西,是不是?”一面把目光投向顺郡王,“老五,你们都要送侄女什么好东西?拿出来让朕开开眼。”

顺郡王便站起来,苦着脸道:“父皇,儿臣搜肠刮肚也没想好。东西差了拿不出手,太好了又舍不得,正为难呢。”

杜鹃差点呛了,五伯父这样卖萌让她一阵恶寒。

她再次确定,他是笑面虎。这般娱亲在她这个年纪往下都挺适合,在他则真的很怪。

转头看看太子爹,虽然脸上含笑,但很正常。

但正元帝却很习惯,笑骂道:“你就这点出息!”

勇亲王笑道:“五哥你是该好好想想。侄女说了,十六年折算这一回呢,随便用一样东西打发可不成。”

厅内又是一阵哄笑。

黄贵妃便提议,让他们兄弟比比,看都送侄女什么。

于是,杜鹃开始收礼,收到手软,看得眼晕!

笑声中,秦嫣和十公主悄悄走了出去,只带了两个侍女。

是十公主想看如风。

在紫月轩外没找到,问太监说被林大人带走了。

十公主听了很遗憾。

秦嫣却听见前方竹林内有声音,她心中一动,对十公主道:“里面太热了。十姑姑咱们走走再进去。”

十公主同意了,两人就往竹林边走去。

等近些,秦嫣果然看见林内影影绰绰的像是老虎吃东西,旁边还有个人坐着,心中一转,便有了计较。

恰在这时,十公主叹道:“没想到父皇这样宠杜鹃。”

秦嫣轻声道:“杜鹃姐姐确实很有才干,风采又好,怎怨得人不喜欢呢。小王爷也很喜欢她呢。”

十公主道:“可是看父皇和太子哥哥意思,是要将她许给那个林春的,不然今天不会叫他来这。”

秦嫣道:“那可不一定。”

十公主忙停步问道:“怎么不一定?”

秦嫣解释道:“林春是很好,可太子殿下就这一个女儿,当然要帮她选最好的人家。”

 

第474章 痛

十公主疑惑道:“太子哥哥那样宠杜鹃,怎会逆她的意思?”

秦嫣道:“正因为太子殿下宠爱郡主,才要为她打算。要是那个人不能保护郡主,太子怎能放心?姑姑你不知道,今天上午…”

说着,她的声音低了下去,似乎说什么秘密。

很快,十公主短促地惊叫一声,“原来这样!”

秦嫣又恢复了声音,道:“可不是,听说他差点被害了呢。你想,就这样的,还怎么保护郡主?太子又怎能放心把郡主嫁他?”

十公主点头道:“这倒是。小王爷就不同了,家世能力都比他强,一般人也惹不起他。唉,可怜!”

最后“可怜”二字也不知说谁。

秦嫣道:“也没什么可怜的。这对他来说是好事也不一定。”

十公主道:“要是杜鹃不依呢?听说她上次为这事还抗旨了呢。”

秦嫣轻声道:“郡主姐姐先在山野,见的人少,自然认定那一个;如今来了京城,无数王孙公子、少年俊彦,比他强的太多了,过些日子那情分自然就淡了。姑姑只瞧她今天跟小王爷之间,是不是很好?”

十公主忙道:“是很好。小王爷也很喜欢杜鹃。”

小姑娘对这事兴趣极大,很含蓄地旁敲侧击,从张圭看杜鹃的眼神分析到杜鹃对张圭笑的模样,猜测他们之间有无情义。

秦嫣总是漫不经心地随便插一两句,便引得她确定张圭对杜鹃情深意长,杜鹃也对他有好感,只是因为和林春有旧。一时还放不下。

两人低声私语了好一会,直到嬷嬷来催,方才回去。

竹林内,坐在暗影中的林春心如冷冰。

他觉得,秦嫣说的再平常不过。

那么。他是在挨日子了?

这真不怪杜鹃!

就像当初,她说等他五年,说他在泉水村才见了几朵花,还都是些山花野花,要是有一天他出息了,去了京城。被什么宰相家的小姐,或者皇上家的公主看上了,要怎么办?

那时,连他家人都以为他撑不过那样的诱惑。

如今这情形倒过来了,凭什么他让杜鹃为他撑过去?

她面对的可是全大靖最优秀的少年。任凭她挑选。

他没有能力保护她,今早就差点连累了她。

皇上虽封他为太子舍人,但张圭却是东宫亲卫禁军,杜鹃安危都是由他护卫的,日子久了…

他越想越觉寒冷,抱住如风脖颈,用它的毛发温暖自己的胸口。如风十分享受他的爱抚,将脑袋在他头上蹭了蹭。

不知什么时候。月亮移到头顶,月光从竹梢漏下来,照在他脸上。格外冷清。

“林大人?”

有个侍卫走过来叫。

“什么事?”

林春惊醒,忙问。

“皇上传神虎进去。”

侍卫道。

林春忙站起身,带着如风走出竹林,来到紫月轩门口。

这时张圭走出来,对他笑道:“我送它进去。”

里面摆的是皇家家宴,他也不能进去的。更别说林春了。

然如风怎会理他,纹丝不动。

张圭笑道:“哎。这么认人?”

正要对林春说,让他亲自送如风进去。林春已经弯腰,在如风耳边轻声道:“去,杜鹃叫你!”一面指向厅内。

如风是能听懂一些简单人话的,知道“杜鹃”“林春”是谁,因此就动了。也不跟张圭一起,自个就大摇大摆地进去了。步入厅堂,虎目一扫,径奔向坐在皇帝右下首的杜鹃而去。

虽然大家已经知道它不咬人,然它这么跑进去,还是引起一阵惊叫,尤其是年纪小的皇子皇孙女们。

张圭怕有事,忙跟在后面。

杜鹃也怕如风吓了人,忙将它唤到身边,摸着它脑袋笑问道:“吃饱了没?”又低头凑近它耳边问“林春在干什么?”

如风不能答,却回头望向身后来处。

杜鹃也朝那边望过去,却什么也没看见。

她便一手端起面前梅花几上一盘不知什么肉,一手托起如风下巴,道:“给你吃这个。”

如风张开大嘴,她便将那一盘子肉都倒进它嘴里。

这肉好香,且是原味的,没加什么香辛作料——如风不喜吃辛辣味浓的烤肉——所以她才喂它。

一连喂了好几盘子,面前花几都空了,才罢。

她想,这样才好,别浪费了。

在她看来,给如风吃就不浪费,因为她当它是家里人。

上下人看了发呆,静了一会,又都笑起来。

十六十七皇子各端了一盘子肉过来,要喂神虎。

门口暗影处,林春见殿内灯光灼灼辉辉,建筑陈设雕龙绣凤,金银珠玉流光溢彩,羽纱锦缎百花灿烂,洞箫低吟,丝竹慢弹,杜鹃坐在深处,仿佛在云端,他看不清她的面容。

炎威太子对女儿呵护备至,皇上皇后不时命宫女赐吃的给孙女,众皇子们也“侄女侄女”叫不停,皇孙皇孙女有时跑下座来和她悄悄说笑,她宛如众星捧月般坐在那里,如今晚的圆月一样耀目。

一射之地,却远得像两个世界!

看惯了她素颜清丽的模样,这高贵他也不排斥。

怎么样,都是她!

只是体内为何不舒服?

哪里疼?

五脏纠结,缠绵不散!

从不生病的他忽觉哪里都疼!

他痴痴地看着里面,手不知不觉伸向腰间的洞箫。

他想吹箫了,舒散这情怀。

才将洞箫放在嘴边,就有龙禁卫上来拦住。

“林大人,不可!”

“我忘了。对不住。”

他讪讪地笑了,神情尴尬。

这时,一批龙禁卫换班了。换下来的人当中有今天下午认识他的,知道他是皇上新封的才俊,又得靖安郡主青目。便来套近乎,“林大人,皇上刚赏了酒菜下来。走,咱们吃一杯去。”

林春道:“在下刚才吃过了,诸位大哥请吧。”

有看出他心情不好的,忙扯着同伴离去了。

林春依然站在门口暗影处。望着里面。

紫月轩内,兴起了新的活动。

却是她姊妹姑侄议论起杜鹃在兰桂会上的表现,秦嫣便极口称赞,末了道:“只除了厨艺报名了未参加。不过我想,既然报了名。以靖安姐姐脾气,必定是有完全把握的,只是她开梳妆盒耽搁了,后来如风又去了,所以没来得及比。”

秦易安忙点头,说“若比一定能赢的。”

十公主嘴快道:“那不如做给我们评评。”

跟着就有好几个人附和。

五皇子听了,表示要尝尝侄女的手艺。

原来今晚正元帝实在开心,形态十分随意。皇子皇孙们也跟着凑趣,这一年的皇家中秋晚宴便与往年大不相同,竟同那寻常人家过节似的。有了许多乐子。

小辈们会看眼色,胆子也大了些,才敢出头哄闹。

要杜鹃展示厨艺的提议一出来,炎威太子便微笑道:“昨晚他已经做过了,父皇和母后都尝了。”

这意思是不用再做了,还有就是请皇上点评。

正元帝颔首。笑道:“靖安的厨艺,那不是一般人能比的。你们这些个——”指堂下公主和孙女们——“是别想同她比了。朕的御厨还能比一比。”

这话一出,堂下一静。

黄贵妃娘娘走出来笑道:“若皇上不这么说。臣妾还不敢开口;既然皇上这么说了,可见郡主手艺是极好的,那臣妾可要请郡主展示一番,以为助兴。”

说着又转向九公主等人道:“你们也别闲着,想吃现成的可不成,都去给郡主帮忙。大家同心协力做一道菜或点心出来,献给皇上皇后,这孝心比什么寿礼都强!”

这话光明磊落又公道,正元帝听了十分高兴。

他就像那想显摆优秀儿孙的老人一样,命杜鹃现场展示厨艺,给叔伯大娘小婶和宫中母妃们看。

当时在座的各位皇子,有三、四、五、六、八、十二、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共十一位皇子,大皇子、二、七、十、十一皇子都殁了,十三皇子圈禁。

炎威太子从容地扫视一圈兄弟们,在和煦笑容掩映下,眼底偶有厉芒闪烁,细看又如沐春风。

待收回目光看向杜鹃,又温柔怜爱了。

他不想让杜鹃展示厨艺。

他想,女儿累一天了,还做东西给这些人吃,凭什么?

可是皇帝发话了,他也不能拒绝。

于是,他对灵隐灵烟道:“去,帮郡主打下手。这么多人,怎么忙得过来!”

灵隐二人忙屈膝应道:“是,太子殿下。”

这是怕女儿受累了,黄贵妃哪还不明白,立即安排九公主等人一齐出来,又让太监摆家伙、取菜蔬米粮等物来。

杜鹃有些好笑。

这些人兴致勃勃的,不就想看看她有多少本事吗?

可这种厨艺展示,她是很沾光讨巧的。

因为她从小到大做饭,做的就是家常菜饭!

当下,她说今日是中秋,月饼她不会做,也来不及,就做另外一种玉米饼,寓意团圆,图个吉利,也献给长辈尽孝心。

为何要做玉米饼呢?

这是她的心思巧,想这些人细米白面吃惯了的,任凭她做得再好,也好不过御厨去;但玉米饼他们不怎么吃,把馅儿调好了,再烤得焦脆酥香,让他们吃个新鲜,取的还是“隔锅饭香”的原理。

也不是全用玉米粉,还掺一些豆粉和面粉。

按她的吩咐,太监们一通奔忙后,材料都齐了。

众人就见靖安郡主大展身手起来,看得眼花缭乱。

 

第475章 藏(二更求粉)

这玉米饼比昨晚的馄饨更容易了,那可是杜鹃从小吃到大的,也从小做到大的,真是闭着眼睛都能做出来了。

九公主等人想帮忙,根本插不上手。

至此,大家方才相信正元帝和皇后所说。

杜鹃和了面,然后坐在一个小石磨前,把炒熟的芝麻、花生仁、核桃仁、杏仁、榛子和炒米等混在一起磨成粉,再添加干桂花蕊和蜂蜜,调拌成甜馅儿。

九公主等人就开始做玉米饼。

杜鹃则又“哒哒哒”剁起了菜馅儿,有菠菜蘑菇笋干馅儿的,有酸笋蘑菇肉糜馅儿的,还有腌黄瓜蘑菇笋干馅儿的,还有虾仁的,一气调拌了四五种。

拌完了,九公主她们的饼还没做完。

杜鹃便亲自动手做饼。

这可快了,就跟捏什么似的,一捏一个。

一面捏饼,一面吩咐将平底锅烧热。

一连烧了三四口锅。

杜鹃两手直扔,将饼铺满四口锅。

先还让太监烧火,一时要火大,一时要火小;后来饼都做完了,她干脆亲自照料,一人看四口锅,连带给锅里的饼翻边。

那边,第一批炕好的饼已经呈上去了,众人逐一品尝。

酥、脆是不用说了,难得是香甜而不腻。

跟着是第二批菜馅儿的出锅,吃得众人眼睛一亮:这饼有一个共性,馅儿清爽不油腻,鲜美中带着或酸或微辣或咸的口感,很是开胃。

正元帝呵呵大笑道:“如何?朕没夸大吧?”

众人纷纷赞叹靖安郡主好手艺,“果然只有御厨能比。”

秦嫣面色十分难看。

她本想杜鹃自小吃苦。做饭肯定是会的,若说有多好,应该不能。——乡下人吃穿能有多讲究?再讲究也比不过生长在富贵之家的女子。所以她才引出这段,谁知又让她出了风头。

她见顺郡王几次看她,似乎埋怨她为何样样不如人。心中难受的要命。

九公主看着杜鹃目光奇异,她真怀疑之前的传言。

因对杜鹃笑道:“杜鹃你太厉害了,回头教教我们。”

面对各种夸赞,杜鹃不肯承受。

——捧得越高跌得越重!

所以她对正元帝等人笑道:“皇爷爷,别这么夸孙女,孙女承受不起。”

黄贵妃忙道:“怎么承受不起?郡主别太谦虚了。”

杜鹃解释道:“这兰桂会别的项目还好。就是这厨艺,好像是为孙女量身定做的。我从小到大,像这玉米饼啊家常饭菜什么的,都做十几年了,当然熟了。所以孙女取巧了。”

说着又转向九公主道:“刚才九姑姑说了好几样点心。我就都不会了。正想好好跟她学呢。所以说,我们各人都有专长,不是我厨艺才好。皇爷爷说我能跟御厨比,那太抬举我了。”

接着,又狡黠地把做玉米饼而不是做面饼的关节说了,众人听了发呆。但也说不出什么,因为谁都看得出她虽这么说,但手底下是有硬功夫的。不然,再会捣巧也没用。

九公主轻轻拍了她一下,小声道:“就你鬼精!”

声音里带着亲昵。与先前口气完全不一样。

杜鹃朝她眨眨眼,也低声道:“九姑姑,明儿教我做点心吧!”

九公主点头道:“好!明天我去坤宁宫找你。”

十公主急忙道:“我也要去。杜鹃,我喜欢吃你做的饼。”

杜鹃看着她忍笑点头。

她有些明白了:皇上为何赏宝匕给这个十姑姑,她又为何转送给她,因为她就是她前世所谓的“吃货”。对吃很讲究和执着,因此推己及人。觉得把匕首送杜鹃割烤肉是最合适的。

堂上,正元帝龙心大悦。他就喜欢杜鹃这率真的性子。

换任何一个儿孙这般出彩,都不知怎样开心呢,偏她生怕人不知道她捣巧了、把她抬高了,把内情都说了出来。

一高兴,就想赏她。

可是刚才她从叔伯和嫔妃那儿得了许多奇珍异宝,他都不知再赏她什么了。

想了下,忽然高声道:“靖安郡主听旨:青龙王在大靖的财富和产业,原本由你太婆婆和你娘掌管,如今她们都不在了,就由你继承吧。”

杜鹃很自然地上前拜谢道:“谢皇爷爷。”

她继承她娘的财产,这不是天经地义的么!

所以她一点不觉得有什么,丝毫没意识到整个紫月轩都静了下来。

炎威太子眼睛一亮,跟着又恢复平静。

众皇子看着杜鹃,活像看一座宝库。

杜鹃恍然不觉,对冷霜使了个眼色,说要出去。

皇后知她要更衣,忙命人好生跟着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