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木青早在决定抗争之前就想了好暂时的退路,她要去大姑家躲上几天,顺便再想想对策。

她娘这么一说,她正好顺水推舟,转身离开了堂屋,迅速回到小屋里,随意收拾了两件衣裳带着钱就离开了叶家。

叶木青离开了叶家,但叶家仍然闹哄哄的,江氏不肯罢休,一直骂个不住,骂儿子儿媳妇骂孙女。

一直骂到叶荣檀回家,叶荣檀一脸懵懂,不知道家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他那双圆溜溜的双眼扫了一圈,没见到叶木青,便问二姐叶木莲:“二姐,三姐呢?”

叶木莲红着眼圈,一把把他拉到身边小声说道:“你三姐惹着咱奶了,被咱奶打跑了。”

叶荣檀这些日子跟叶木青相处得很好,这个三姐不但时常给他买好吃的好玩的,还给他讲各种故事。现在,村里的小孩子愿意跟他玩了,他们很喜欢听他讲故事,他俨然成了孩子王,这种感觉真不是一般的好。现在,叶荣檀一听到有人竟敢欺负自己的三姐,小霸王的火爆脾气就来了。他迈着小短腿,噔噔跑到江氏面前,小手指着江氏大声质问道:“奶,你干嘛打我三姐?我三姐去哪儿了?”

要是平常,江氏肯定会和颜悦色地跟这个最疼的小孙子说话,可是这会儿,她已经被叶木青惹怒到了极点,她才不管面前的人是谁,便恶声恶气地答道:“以后少在我面前提这个挨千刀的逆女,她爱去哪去哪,哪怕死在外面我也不管。”

叶荣檀听到江氏这么恶毒地诅骂自己三姐,气得小脸红涨,想也没想,便大声回道:“不准你骂我三姐,要死也是你去死。”

第五十一章 接人

叶荣檀的声音十分响亮, 屋里的每一个人都听到了。大家有愣怔着不知该说什么好。

江氏也愣住了。她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一向疼爱的金孙会这么骂自己。

她高高举起扫帚,作势要打。

平氏怔了一会儿, 随即反应过来, 大声嚷道:“荣檀,快点跟你奶道歉, 你忘了你奶平时多疼了你吗?”

叶荣檀年纪小平时又被惯坏了, 他才不理会他娘, 仍一个劲地朝江氏翻白眼瞪眼睛。

江氏在这么多人面前被扫了面子,纵然也不舍也狠下心来,轻轻地给了叶荣檀一下子。

但就是这一下子却彻底惹怒了叶荣檀, 他不管三七二十一就用脑袋去顶江氏。

平氏和叶二郎吓坏了,两人一起冲上来抱住叶荣檀, 强硬地把他带离了堂屋。

叶荣檀仍在不依不挠地大声哭闹:“老妖婆, 打我三姐, 还打我, 呜呜, 我饶不了你!”这个老妖婆是村里人私下里称呼江氏, 叶荣檀不知怎地就记住了, 这次被打气急了就脱口而出。

叶荣檀的哭闹声越来越远, 江氏却怔怔地站在原地阴沉着脸不出声, 其他人更不敢出声。

过了好一会儿, 叶大郎才敢开口说话:“娘, 你瞧老二家的这小子都被惯成啥样了,要是我的孩子, 我早把他揍个半死。”

周氏也附和道:“是啊,二房的这几个孩子啊真让人没法说,唉…”

江氏仍在发怔,听到大儿子和大儿媳妇说话才猛然回神。

这两人本意是为她打抱不平,顺便再给二房一家上上眼药,没料到江氏突然勃然大怒道:“荣檀那是年纪小,又被木青那个不肖女给拐带坏了,他大些就明白了。还你的孩子,他就是再浑也比你那两个傻儿子强。”

大房夫妻俩万没料到自己为江氏说话,还反倒被她抢白,两人是敢怒不敢言。

其实叶大郎根本就忘了,叶荣檀与其说是平氏惯的,倒不如说是江氏自己惯的。江氏岂能容忍别人说她不会教孩子?叶荣檀的表现让她心寒,大儿子和大儿媳妇又戳她心窝子,她一腔怒火正没地发,正好借机发作出去,叶大郎和周氏就这么撞枪口上了。

叶大郎和周氏互相使了个眼色,再也不敢多说一句话,便随便找了个借口溜出去了。

堂屋里还剩下白氏,白氏走上前温和地劝道:“娘,你老别生气了,当心气坏了身子。要我说,这孩子不懂事,不在于旁人教得怎样,还是在他娘教的怎样,不过,孩子毕竟年纪小,说不大了会变好。好在娘又不止他一个人孝顺,四弟不还没成家吗?我这肚里不还有一个吗?娘可千万保重身体,这享福的日子还在后头呢。”

白氏说话和气温柔,又入情入理,江氏倒是十分爱听,她不由得多看了这个三儿媳妇一眼,平常也就是不声不响的闷葫芦,没想到倒还挺懂事。

江氏没说话,只是扫了一眼白氏那隆起的腹部,又想起了自己那不着家的四儿子,深深地叹息了一声。

叶家的气氛最近十分压抑,江氏一天到晚拉着个脸,大家都怕触了霉头,谁也不敢多说话,连咳嗽都是小心翼翼的。

叶木青姐妹卖包子的事泡了汤,但她们的事却传了出去。大家一听到连一帮小孩子都能赚钱,那些有心人就开始蠢蠢欲动。反正不过就是一笼包子,卖不出去自个吃又怎样?于是就有那些大胆敢干的人开始试图去工地上售卖些吃食,生意确实不错,渐渐地,跟风的人越来越多。

这下,工地上热闹了,卖茶水的卖包子的卖烧饼的卖面的简直是应有尽有。

这下,叶家人有些傻眼了。

晚上,叶大郎和叶二郎回家吃饭时就提起了这个话头。

叶大郎说道:“现在工地上卖吃食的越来越多了,想想真是可惜,本来是咱家头一份…”

江氏听罢,脸色一沉,把碗重重一放。

叶大郎只好噤声不语。

叶二郎低头吃饭,假装什么也没听到。

而一旁的平氏母女三人则是心里又气又惋惜。

明明是他们家木青开的头,现在倒好,钱都让别人赚去了。他家的木青还在外头住着呢,也不知道这孩子咋样了。

此时的叶木青的日子过得十分滋润。

她在大姑家住着,大姑一家都喜欢她。表姐刘海棠陪她玩,陪她说话,表哥刘海宁下了学回来还会教她认几个字,跟她说说学里好玩的事情。大姑更是十分喜欢她,变着法儿给她做好吃的,就连平常挺严肃的大姑父也对她和颜悦色的。叶木青真有点乐不思蜀的感觉。

但她也知道这里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她在心里策划着这次回去一定要想办法把家分了。只要分了家,她就有信心去一点点地影响她娘,分了家,她也不用整天跟那些人斗智斗勇了。

叶木青在大姑家住了几天后,有一天,刚好听到姑父跟叶大姑悄悄议论铺子的事。说他们家的有间铺子房客租了三年正好年再过俩月就到期了,那人要回老家不续租了。

大姑叹道:“如今家里也就靠着两家铺子过活,这间正好到年底到期,可不好往外租呢,说不定一空就是几个月,唉…”

大姑父也跟着叹气道:“那你说咋办,要不,年底的这几个月咱们干点买卖。”

大姑摇头:“哪那么简单。”

叶木青虽然没接话,但心里却在默默地思索,大姑家究竟干点什么好呢。叶木青还没想出个头绪来,家里就来人了,说是来接她回家的。

来的人是叶木香,姐妹两人虽然才分开几天,但总觉得像隔了很久似的,有说不完的话。

叶木香笑着说道:“看样子,你在大姑家过得挺滋润的。”

叶木青回道:“那是当然。最舒服的就数在大姑家了。”没人打骂不用干活,每天有好吃好喝的,不滋润才怪。

叶木青又问家里的事,叶木香想了想,慢慢说道:“家里的事就那样吧,荣檀不见了你,就跟咱奶闹,还说了不中听的话,咱奶挺难过的。这几天一直阴沉着脸,大家连大气都不敢出。”

叶木青听到叶荣檀帮自己也不由得有些惊讶。不过,仔细一想这也符合那个熊孩子的脾气,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他对自己的认可。

叶木香说完这些,接着又说起工地上的事,反正现在那儿卖吃食的越来越越多了。她奶还因此被村里人笑话了,明明是他们家先起的头,结果钱被别人赚了。江氏越想越气,越气越坐不住,但她碍于面子,又不好意思重提卖包子这个话茬。了还是叶木莲人聪明,察觉到江氏这种矛盾的小心思,就逮机会说要叶木青回来继续做生意。江氏佯怒了一下,也就没默许了。

说到这里,叶木香赶紧叮咛道:“娘让我提前嘱咐你,回去后,你切不可像上次那样硬对硬了,你稍稍放软些姿态,这事就这么过去了。这回也不用偷偷摸摸,咱想干啥就干啥。”

叶木青思忖一会儿,眼下也只能这样了。先回家去吧,继续做她的生意,然后等合适的时机再提分家。

第五十二章 重做生意

叶木青决定顺着这个台阶下了, 跟叶木香一起回家去。大姑一家听说她这就回去,都颇有些不舍:“怎么这就回去了?再多住些日子吧。”

叶木青笑着说:“还是回去吧, 再次来再多住。”

叶大姑早听叶木青说了家里的事, 便劝道:“你奶这个人吧,性子要强, 你回去后服个软, 她气消也就好了。”

叶木青点头:“好, 我知道了。”

叶大姑知道留不住叶木青,也就不留了,赶紧收拾些东西给她带上。什么果子、腊肉、点心, 还有几件旧衣服,林林总总的收拾了一大包袱。

叶木青不好意思地说道:“每次又吃又拿的多不好意思, 我就拿包点心回去, 剩下的你们留着用吧。”

叶大姑笑着说道:“没事, 这没多少东西。”

姑父在旁边也说道:“给你就拿着, 不用客气。”说真的, 以前叶大姑给娘家东西, 刘富良嘴上不说, 心里多潲有些不爽快, 但给木青, 他心里乐意。

叶木青也不推辞了, 笑着道谢:“那就谢谢大姑和姑父了, 等我以后有钱了,一定要买好多好吃的孝敬你们。”

夫妻两人一齐笑了:“好好, 我们等着。”

表姐刘海棠一边帮着叶大姑收拾东西一边问叶木青:“你下次几时来呀?”

叶木青道:“我也不知道,看回去忙不忙。”

叶大姑在旁边接道:“没事,等到冬月家里没活了,你就可以来了。”

东西收拾好,刘富良出门叫了辆驴车把东西给装上,让两人也上了驴车。

路上,叶木青仔细问叶木香河滩上其他人出生意的情形,叶木香说道:“我也不咋清楚,反正卖各种吃食的都有,你说咱们再回去卖包子还卖得出去吗?”

叶木青想了想说道:“咱们的生意肯定会受一定影响,但事在人为,只能先试试看了。”

叶木香叹息一声,也不知说什么好。

一路无话,到傍晚时就到了家门口。

叶木青姐妹两人抬着大包袱下了驴车,两人还没进家门,就有人迎出来了。先跑出来的是大桐和大杨,这俩人傻呵呵地笑着:“木青,你回来了,呵呵呵。”

叶木青也冲他们笑了笑,说道:“别出去啊,大姑给带好吃的了。”

两人齐声欢呼。

紧接着,叶木青就听见一个欢快响亮的声音喊道:“三姐,三姐。”一个小肉墩朝她飞扑过来,险些把她撞个仰八叉。

不用说,这个肉墩子就是叶荣檀。

叶荣檀扑上来抱着叶木青不撒手:“三姐三姐,你这几天去哪儿了?”

叶木青揉揉他的圆脑袋笑道:“去大姑家了,你瞧,给你带的好吃的。”

一听到有好吃的,叶荣檀就不由得眉开眼笑,连声叫道:“我要吃,我要吃。”

很快地,叶木莲他们听到声音也过来了。大家有说有笑,气氛十分融洽。

大家正笑着,突然屋里安静下来。

叶木青凭直觉就知道是江氏进来了,也只有她才有这么强大的压迫力。

大家面面相觑,谁也不敢出声。叶木香以目示意叶木青开口服个软,叶木莲也悄悄拽叶木青的衣袖提醒她。

叶木青思前想后,只得硬着头皮上前叫了声:“奶,我回来了,大姑让带了很多东西来。”

江氏抬着下巴,眼皮都没挑一下,极淡地“嗯”了一声表示回应了。

叶木青也不指望她对自己多和气,只要别来烦她就行。

接下来,江氏做主把点心拆了分给家里的孩子,叶木青注意到她对叶荣檀也冷淡许多,叶荣檀倒是一点也不在意。三婶做为孕妇也分到了点心,她一边小口地吃着,一边用手抚着肚子对着叶木青等人笑道:“你们这个弟弟,将来一准是个小馋猫,还在肚子里呢整天想着吃这吃那呢。”

叶木青只是微微一笑,并没有接话。

分完点心后,叶木青便找了个借口回房了。她拾掇了一下自己的床铺也就到了晚饭时刻。

在饭桌上,叶木青见到了大伯和她爹。

叶大郎对叶木青的回家反应很平淡,她爹倒显得很高兴。

平氏生怕江氏再重提旧事,因此费力地想找些乐和的话题说。她越是怕,周氏和叶梅花越是故意往这上面引。

先是说到卖包子的事,叶木莲察言观色趁着江氏心情还不错时就赶紧问道:“奶,那我们明天能去河堤卖包子吗?”

江氏停了一会儿,漫不经心地答道:“卖就卖呗,别折本就行。”

叶木莲笑道:“奶奶放心吧,有三妹在,折不了本的。”

平氏也附和道:“是呀是呀,怎么能折得了本呢,俺们木青又不是头回做生意。”

这时,周氏就阴阳怪气地接道:“折本倒是折不了,可就怕咱自己人捣鬼呀。”她这话说得意味深长。

叶木青看了周氏一眼,冷笑道:“大伯母的意思是我贪咯。这包子馒头都是有数的,价钱也是固定的,请问在伯母我怎么贪?难不成,这回你又派个娘家侄子来考验我?”

叶木莲也是一脸地义愤填膺:“是啊,大伯母,你倒说说我们怎么贪呀?”

平氏也冷嘲热讽道:“这有的人哪,就是见不得别人好,别人做点啥都会阴阳怪气地挑刺,让她做吧,她又做不好。”

叶大郎眼看着这帮人又要掐起来,只好不耐烦地说道:“你们都少说几句行不?一回来就吵吵,烦不烦?”

叶二郎也在旁边劝道:“都少说两句。”

众人不欢而散。

次日清晨,东方刚刚泛起鱼肚白,叶木青姐妹三人就起床了。

三人分工,叶木青负责买肉买豆腐和调料调馅,是总指挥。叶木香负责干活,叶木莲则给叶木香打下手。

等到众人都起床干活时,姐妹三人已经活好了面,剁好馅,就等面发了之后好开始包包子。

叶木青知道河滩上的生意竞争很大,就又熬了一大锅骨头汤,一大锅绿豆汤,骨头汤一文一碗,绿豆汤仍是免费的。

吃过早饭不久,面就发起来了,叶木香开始揉面,三人一起捏包子。

包子是两肉一素三种馅儿。

包子出锅时,香味就开始在院子里弥漫开来。大桐大杨和叶荣檀他们都凑了上来。

叶荣檀嚷嚷着要吃,叶木青正要给三人一人拿一个,江氏却匆匆赶来,她制止住叶木青:“别拿!我点点数。”

江氏绷着脸连点了两遍,最后只给了叶荣檀一个破皮的包子,其他人一律不准吃:“吃啥吃,还要卖钱哪,早晚得被你们吃穷了。”

大桐和大杨吞了吞口水,眼馋地看着叶荣檀吃。

叶荣檀大口大口地咬着包子,边吃边含糊不清地说道:“好吃,好吃。”

包子馒头全部出锅后,江氏又指示两个孙子前去帮忙,这对叶木青来说是个好事,省得她们姐妹再用扁担抬着去了。

大桐和大桐人虽然傻,可也是有股子气力的,两人一个挑着两大桶汤,一个挑着两大筐包子馒头,毫不费力地就到了河堤上。

几天没来,河堤上起了些许变化。长长的大堤上,隔不多远就有一个小摊子,有卖混沌的、卖面的、卖烧饼的、卖馒头的。叶木青来得有点晚,只能占一个不大好的位置。这些小摊贩们看到叶木青他们几个,不自觉地拿眼觑着他们,有的还小声议论着。

都说同行是冤家,估计他们也是把他们当成冤家了吧。她也懒得理会,只想做好自己的生意。

姐妹两人把摊子撑好,只听得几声尖利嘹亮的哨声,这是收工的哨声。

哨声一响,河工们便迫不及待地扔下工具,开始洗手洗脸准备吃饭。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带的是干粮,也有不少人就地买着吃,这少部分人就是叶木青和小贩们的客人了。

商贩们像竞赛似的,一个个扯着大嗓门吆喝:“馒头咧——又大又宣的大馒头咧。”

“馄饨馄饨。”

叶木青和叶木莲也没怎么吆喝,这群人中有人认出了两人:“哟,这不是前些天卖包子的小妹子吗?你们这次咋没挡着脸了?”

叶木青笑道:“不挡了,承蒙大家的照顾,生意变好了,有脸见人了。”

众人不由得大笑起来。

有的回头客便掏钱买包子馒头,还有的人问:“汤还是免费的吗?”

叶木青笑道:“绿豆汤还是免费的,这大骨头汤一文一碗。”

有人问:“那骨头汤咋不免费?”

“这位大哥,小本生意呀,这骨头多贵呀,有一个免费汤就不错了。来来,骨头汤我给你多尝些,里面还有碎肉呢。”

叶木青的小摊旁人越围越多,姐妹两人忙个不停。

没多少功夫,筐里的馒头就见底了,包子也卖了大半,最好卖的是骨头汤,一文钱一大碗,运气好的还能捞到一块肉,或是就着买来的馒头,或是就着泡着家里带来的干饼硬馒头吃,喝下去香喷喷地,热烘烘的,大家都喜欢喝。

叶木青低头忙着,就听见一个熟悉的声音道:“哟,咱家这生意不错呀。”

叶木青抬头一看,原来是她大伯和她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