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威荣突然不说话了,他转身去打水了。

他的眼睛盯着河面,盯着水面上那跳跃的金光久久不语。

“你相信这种传言吗?”他问。

“当然不相信。”叶木青飞快地答道。

“开始,我爹不信,朱家老爷也不信,我也不信。”

“那挺好啊。”既然都不信,那不就完事了吗?她忘了,也许别人信呢,毕竟这个时代的人们还是挺迷信的。

张威荣自嘲地说道:“可是我不信有什么用?偏偏,我一进朱家的门,朱家就有事情发生。我娘死后,朱家老爷亲自给我家送来银子和粮食,不想,半路上马车翻进了路边的沟里,朱老家险些丧命;我四岁那年去朱家,朱少爷生了场大病;十岁那年…总之,只要我一靠近朱家,他们就会有事发生,到最后我不得不信,我爹也信了,朱老爷也信了,并且让我尽量别去他们家。”

张威荣说得尽兴,叶木青也听得入神,偏偏这时,从上面传来了一声响亮的呼唤声:“木青——你在哪儿?”叶木青听出这是她娘平氏的声音,赶紧扯开嗓门应了一声。
张威荣立即打住不说,把两只水桶灌满后挑起来就走。叶木青跟在他身后。

那么陡的河堤,张威荣挑着两桶满满的水竟然能走得又快又稳,水桶里的也没有撒出来。

两人一前一后爬上河堤,平氏正站在路口等着叶木青,那个王铁头不知道哪里去了。

叶木青对平氏道:“娘,张哥在河里拉纤,渴了上咱家找碗水喝,看缸里没水了就来帮着挑。”

平氏笑眯眯地打量着张威荣,和气地说道:“哎呀,小张真是麻烦你了,你力气可真大,瞧这水挑得又满又不撒,可比你我家那口子强多了。”

张威荣客气了一句,快步过去把水倒进缸里。

这会儿,叶木青的爹叶二郎也回来了。他看到张威荣不由得大喜道:“小张是你呀,我正想找你呢。”

张威荣问道:“叶叔找我什么事?”

叶二郎道:“还不是盖房子的事——”他话没说完,就见屋后面闪出一个人来,这人不是旁人,正是王铁头。

王铁头憨笑着向叶二郎打了声招呼,听到他提盖房子的事,就快言快语道:“叶叔是说盖房子的事呀,我没问题呀。嘿嘿,你们家的饭太好吃了。”说到这里,他突然想起了什么,赶紧看向张威荣:“那个威哥,你肯定没空吧?要不俺们几个帮着盖,你就忙你的。”

张威荣立即说道:“谁说我没空,要干一起干。”随即,他将目光投向叶二郎:“叶叔,你说说你们想怎么盖?”

叶二郎道:“今晚就在我家吃饭,咱们边吃边商量。”

张威荣笑道:“吃饭不用了,我们这就要回家。”

王铁头看看了天色道:“可是这天都快黑了,回到家家里也该吃完饭了。”

叶木青哪能猜不准王铁头的小心思,就在一旁笑着附和道:“是啊,这个时间回到家也吃完饭了。你们就一边吃饭一边商量吧,不用客气,都是家常便饭。”

王铁头又是一个劲地傻笑。
叶木青和叶二郎留客,平氏倒也没什么意见。毕竟这几个小伙子干活是一等一的好,管几顿饭也值了。

当下,叶二郎和王铁头张威荣去商量盖房子的事,平氏带着叶木香和叶木莲去厨房忙活。至于叶木青,则在厨房和堂屋之间穿梭忙活,时不时地听几耳朵两边的谈话。

叶二郎向张威荣解释自已的打算:“我手里不太宽松,就想盖几间花钱不多的房子,像草屋木屋之类的。这河不是快疏通了,说不定以后客人会多,就想把茶寮开起来,来往的客商吃饭住宿喂牲口都行。”

张威荣道:“这个主意可行,这眼下河道还没疏通完呢,就有商船路过了,以后等到全部疏通之后,商船肯定会更多。”

叶二郎听到自己的打算被人赞同,心里自然十分高兴。不知不觉中,话就多了起来。两人越聊越投机,再加上王铁头在中间插科打诨不时接话,气氛倒是越来越融洽。叶木青很少见她爹有这么能说的时候,不觉有些好奇这张威荣和王铁头的聊天套路,其实要说套路也没什么奇怪的,无非是多聊叶二郎感兴趣的话题而已。她也注意到,张威荣虽然话不多,但是却十分会引导别人说话,而且,他的话虽然不多,但句句都在点子上,让人觉得十分靠谱。叶木青想道,他之所以有那么多兄弟,不光是讲义气,还跟他的这种性格有关吧,他有一种与实际年龄不相符的沉稳。

叶木青刚听完这边的谈话,又被平氏叫过去帮忙干杂活。

平氏一边做饭一边跟三个闺女八卦着张威荣和王铁头的事。

她特意压低了声音说道:“这两人我都打听清楚了。王铁头家倒是不错,家境殷实,爹不窝囊娘也不厉害,家里人口不多不少刚刚好。”

叶木青一脸纳闷道:“娘,你打听这么清楚干嘛?”

平氏一脸地高深莫测:“不干啥,我就是随便打听打听。”

平氏说完王铁头,又说张威荣:“说完铁头再说小张,这小伙子吧可真有点可惜了,本来人能干又踏实稳重,就是家里太复杂了。有个后娘,听说可不是善茬,面上挺会装,心里坏着呢。还有两个弟弟妹妹,爹也不咋靠得住,唉,真是可惜了,猪是头好猪,就是圈不行。”

叶木青:“…”

平氏说完这些,又特意提醒叶木香和叶木莲:“你们俩听明白没有,这个王铁头是个好苗子,但是张威荣不行。”

叶木香和叶木莲一脸懵懂地回答道:“哦,听明白了。”

平氏满意地点点头,随即又将目光投向叶木青:“也不知道你的那个朱少爷啥时候再路过咱们家,要再来,咱一定得好好招待,这次不也能收钱了。”

叶木青被平氏弄得莫名其妙,怎么好端端地又提到朱炎了?

她只好敷衍道:“等路过咱家再说吧。”

母女四人一边闲聊一边做饭,晚饭做的是荠菜包子和小米粥。

王铁头一口气吃了五个包子,喝了两大碗粥。张威荣稍稍矜持些,吃了三个包子。

吃完饭,天已经黑透了。但两人一点也不在意走夜路,并约好明天就来帮忙盖房子。

第二天清晨,叶木青还在睡梦中就听见外面传来乒乒乓乓的声音,她穿好衣裳出门一看,原来是张威荣带着他那帮哥们已经开始忙活了。

这帮人干活又好又快,而且各有所长,互相配合得又好。叶二郎和平氏私下里没少感慨自家真是找对了人。

张威荣不但手巧还心灵,他听了叶二郎和叶木青的打算后,又仔细推敲了一下,再就着叶二郎手头的银子,最后给出了一个又省钱又实用美观的方案,先盖一栋二层木楼,从中间隔开,一半自家住,一半供过往客人住。再在两边盖几间茅草屋,盖完这些,如果银子还有剩余就再搭几间竹屋。还有就是,他们挑水太远了,以后用水也多,又建议他们打一口井。

叶二郎对这个提议满意得不得了,听到说要打一口井,便又叹息道:“打井倒是想打,可这得不少钱吧?”

张威荣想了想道:“回头我帮你问问,看能不能便宜点。”

叶二郎点头道:“那真是太好了。”

王铁头在一旁嘟囔道:“我咋听说这附近以前有泉眼,要是找到这个泉眼就不用打井了,多好。”

张威荣认真地问道:“真的假的?你听谁说的?”

王铁头见他这么严肃,又不好造次了,挠挠头道:“我也不知道真假,反正以前听人说过。”

张威荣皱皱眉头:“等我忙完,去附近找找看,要真有什么泉眼就好了。”

转眼间,一个月过去了。

仅仅一个多月的时间,原来的破旧茶寮早已变了样。

先前的破旧房子被推倒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气派结实的两层木楼。上下八间,一边一层楼梯,既能相互勾连也能彼此独立。

小楼的西边是三间草房,虽是草屋但盖得也不潦草敷衍,样式好看,大小适中;东边是三间竹屋,小小巧巧的。房子落成,三姐妹之前种的花刚好也开了。房前屋后盛开着红白蓝各色花朵,蜂飞蝶绕,一时间是无比热闹。

第八十八章 回敬

叶木青家住得偏僻, 平常村民们没事很少往这边来,先前他们只知道他们在盖房子, 还以为只是随便盖几间泥胚房先将就着住着, 哪里想到他们会突然间起这么一大片房子,还间间那么好看, 跟画上的房子似的。这一下, 引起了众人的好奇, 他们没事就三五成群地过来转悠转悠,左瞅瞅右瞧瞧,口里称赞着, 顺便打听一下房子的事。

问得最多的是:“叶老二,你家房子是谁盖的呀?工钱多少?”

“叶二嫂, 你家哪来的钱盖这么多房子?”

第一个问题, 叶二郎当然是实话实说, 是谁谁盖的, 工钱嘛, 还没结呢。

对于第二个问题, 平氏也早有答案:“哪来的钱, 当然是借的呀, 找我娘家的亲戚借点, 再找孩子他爹的朋友借点, 反正是能借的都借了个遍, 哎哟,这么多帐我都快愁死了, 整天吃不好睡不好的。”

对于平氏的说法,大家是半信半疑,但又没法一一去证实。

盖房子的事自然也传到了老宅那帮人耳朵中。江氏先是不信,然后又和白氏周氏悄悄地来看了看,一看竟是真的,三人是十分诧异。惊诧之后又开始议论,二房一家究竟哪来的钱盖这么多房子?

江氏首先想到的是二房两口子平常肯定没少攒私房钱,周氏和白氏也是这么想。

两人又是妒忌又是不甘,便你一句我一句地在江氏面前上二房的眼药,周氏先说道:“娘,依我说,二弟他们两口子肯定是背着你攒私房钱了。我倒不是在乎这钱啥的,主要是觉得他们太不怕你老人家放在眼里了。这两人也真是的,啥事都做得出来,换我和老三两口子,绝对没这个胆。”

白氏忙接着说道:“就算我们有这个胆也没这个心呀。背着爹娘藏私房钱那不是不孝吗?”说得她好像就没一点私心似的。

周氏觉得白氏的话说得比自己更妥帖,连忙更正道:“对对,我也是这个意思,俺们是既没胆又没心,压根就没往这方面想过。不过,他们两个也真有意思,这刚分家就慌急慌忙地盖房子,就不怕娘知道他们的底细?”

白氏在火上浇油:“敢情他们是把咱们当傻子呢?”

江氏本来就积攒了半肚子火气,又被两个儿媳妇这么一煽风点火,那火气就更旺了。她阴沉着脸,抬步就往叶木青家走去。

周氏和白氏互相一使眼色,两人的嘴角都带着隐隐的笑容,一起跟了上去,边走边说道:“木香娘也没请咱们,咱就这么去了会不会面上无光呀?”

江氏在前,周氏和白氏在后,三人一起朝新房走去。那气势足得把围观的人吓得赶紧分站两边。众人一看这三人的架式就知道是来找事的,忍不住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这仨是干啥子来了?”

“还用说吗?来找茬呗。”

“就看看木香娘怎么应付了。”

平氏正眉飞色舞地跟人说着话,有人悄悄地来告诉她,她婆婆和两个妯娌来了。

平氏倒也不觉得惊诧,她早就等着这一天呢。

当初不是把她往外赶吗?她现在就让这些人瞧瞧她家的新房子,妒忌去吧,生气去吧,她们越气,她心里就越高兴。

叶木青姐妹三人得知消息后,也急忙赶了过来。

平氏一脸的洋洋得意,笑着打招呼道:“哟,娘,大嫂,老三家的,这是哪阵香风把你们给吹过来了?”

江氏用尖利的目光盯着平氏,声音又冷又硬:“我这个老不死的是自个上门来看望儿子儿媳妇了,谁叫我命苦,娶了个祖宗似的儿媳妇呢。”

平氏跟婆婆斗争这么多年,也不是吃素的,当下便回敬道:“要说命苦,谁能比得上我,大冷天的被人给赶出来,连个住的地儿都没有,差一点就要去见阎王了,还好阎王没收我。”

江氏情知照着平氏的话理论下去,她不占理儿,毕竟,平氏确确实实是被赶出来的。于是,她话锋一转,道:“这话你也别翻来覆去地说了,我让你出来养病也是为了大家着想,谁知道你的病传不传人。眼下你也好了,这事咱就先放一边。我且问你,你们盖房子的钱从哪儿来的?”

平氏揪着自己占理的事不放:“这么大的事咋就说放就放,咱们今儿个就当着乡亲们的面说个清楚呀。”

江氏只问自己最关心的问题:“我就问你,盖房子的钱从哪儿来的?你别给东拉西扯的!”

平氏慢悠悠地说道:“还能咋来的,借的呗。”

江氏咄咄逼人道:“从哪儿借的?找谁借的?”

平氏轻描淡写地道:“找别人借的呀。”

江氏的不耐烦又加重一层,提高嗓门道:“找谁借的?总有个名姓吧。”

周氏和白氏也道:“对啊对啊,你就说个名字呗。”

平氏道:“我娘家的亲戚,说了你们也不认识。”

江氏冷笑道:“你说说,没准我还真认识。”平氏的娘家怎样,她还不清楚吗?
平氏正想继续胡诌,叶木青在旁边看不下去,站出来对着江氏说道:“奶奶,咱们分家时可说得清清楚楚,以后我们二房过好过歹是穷是富跟老宅再无瓜葛,这才多久,你老不会都忘了吧。”

江氏眼里喷火,厉声说道:“你不说话没人把你当哑巴。”

叶木青冷笑道:“是没人当我是哑巴,可是有人在把我娘当犯人审。”

江氏被噎了一下,还没来得及开口,周氏就率先跳出来指责叶木青:“木青你这孩子怎么跟你奶说话的?这么不懂事,小心将来嫁不出去。”

这话立即把平氏热炸毛了,平氏不敢指着婆婆骂,妯娌还不能骂吗?她窜过来指着周氏的鼻子大骂道:“你怎么说我闺女的,她不懂事你懂事?几十岁的人了不会说人话,我闺女咋就嫁不出去了,你这样人事不懂,又丑又懒又作妖的人都嫁得出去,咋我闺女就嫁不出去了,我呸,你说话前也不照照你那逼脸,也不照照你们全家的逼脸,一家子从根到秧子都坏透了。”

平氏骂得是淋漓痛快,周氏几乎招架不住。

周氏当即就回骂过去,不过江氏今天来的目的就是想弄清二房盖房子的钱的事,别的她懒得管。

她继续步步紧逼:“你别想打混过去,我一定要弄清楚,你的钱是怎么来的?弄清楚你到底从家里拿了多少钱出来,你们吃多少给我吐多少回来!”

叶木青看了平氏一眼,她先说道:“我给你们说实话吧,我们盖房子的钱从我姥姥家的亲戚借了点,大部分还是乡亲们那里借的。”说到这里,她的目光在围观的众人身上扫了一圈,接着说道:“我想你们也知道,我们一家被赶出来时,我爹不在家,又是大冷天,我们什么也没有,就在这个破屋里落脚,还是乡亲们看我们可怜,你一碗米我一碗面的送来,我们才勉强活下来,后来又有好心人念在我爹平日里老实能干,我娘生了病又可怜,就借我们钱修房子。”

叶木青的话音一落,立即引起了众人的窃窃私语,众人私下里互相询问:“谁借她家钱了?没听说呀,你听说是谁了吗?”

被问的人纷纷摇头表示没听说。

平氏见此情形心里也有点急,这孩子还是太嫩,撒谎都没考虑周全,她说是找娘家亲戚借的,她娘家离这儿远,江氏等人总不能真去找人对账吧,可是要是说是找乡亲们借的,那就不一样了,找谁借的,你说出个名,咱们六个眼对账,这慌不就戳破了吗?这慌可怎么圆哟?平氏急得不行,一时又想不出万全之策。

江氏似笑非笑地看着叶木青,问道:“那你倒说说,是哪家借你们钱了?我这就叫来问个清楚。”你以为谎是那么好撒的吗?

叶木青眼见江氏逮到自己的破绽,倒也不慌,她语调平静地说道:“奶奶,我倒真想告诉你,可是——”她做了一个无奈的表情。

江氏冷笑道:“可是啥,你是不是没跟人提前说好呀?”

叶木青微笑道:“不是,是因为人家知道你老人家不好惹,他们借钱前再三叮嘱我们一家绝对不要对外人说。当时我们一家都答应了。毕竟不能让人家借了钱又担心挨骂吧。”

众人一听先是哗然,接着又默默点头,这倒也说得通,这个村里,谁不知道江氏难缠呀,谁敢惹她呀,人家有顾忌也是应该的。

江氏气得一时接不上话来:“…”

平氏要不是怕穿帮,就差拍大腿大乐了。她闺女这点上果然随她,瞧这么慌撒得让人挑不出毛病来。对呀,她咋就没想到呢。

平氏顺着叶木青的话说:“木青说得对,俺们既然答应了人家就得说话算话,还别说,人家的担心也是有道理的,瞧这架式要是真知道了谁,你们还不上门找茬去。”

江氏盯着叶木青看了半晌,最后撂下一句话:“你能耐了。”

周氏一看架式不对,赶紧对江氏说道:“娘,你别听这娘俩瞎说,我就不信了真有借给她们钱,我觉得就是他们攒的私房钱。”

叶木青看着周氏道:“大伯母,你得知道,这世上还是好心人多,要不然,也不会有人给我们送东西吃。你非要说是我们二房存私房钱了,那我问你,我爹跟我大伯三叔干一样的活拿差不多的钱,我娘跟你跟我三婶干一样的活,我们家要是藏私房钱,那是不是你家也藏了?是不是我三叔三婶也藏了?而且肯定是你家藏得更多,因为你嫁进叶家最久嘛,你的心眼也最多嘛,你说是不是?”叶木青步步紧逼。

平氏也跟着咄咄逼人:“对呀对呀,大嫂,你倒是说话呀,你藏了多少私房钱。来来,咱们当着娘的面说个清楚。”

周氏嚷道:“你们别血口喷人,我上哪藏私房钱去。”

平氏嚷得比她还大声:“你没藏,那你凭啥说我藏了?你哪里眼睛看到我藏了?”

两人越来越近,眼看着就要从文斗演变成武斗,围观的乡亲们赶紧把两人拉开了。

江氏没问出个所以然,还反而被二房一家占了上风,周氏也是,白氏见江氏和周氏都有些败落,赶紧识趣地闭了嘴,生怕惹火上身,反过来还帮着劝架。最终三人不得不灰溜溜地离开。

平氏趁机又在众人面前倾诉了一下自己的苦难史,博得了一点可怜和安慰也心满意足地回家去了。

第八十九章 一台戏(上)

江氏带着周氏白氏灰溜溜地回去了。关于借钱的事暂时告一段落。

不过, 叶木青听到众村民老提工钱的事,就想起张威荣他们这么久以来全是白干活, 压根就没提钱的事, 她觉得这样实在不妥,就跟爹娘商量工钱的事。

叶二郎沉吟半晌道:“房子盖这么好, 工钱确实该给, 哪天我叫他们来, 好好商量商量该给多少。”

平氏在一旁说道:“可是咱村里盖房子不都是只管饭吗?以后他们家盖房子了你也去帮个忙不就结了?”

叶木青耐着性子跟平氏商量:“娘,你说的跟这个不是一回事,张大哥他们就靠给人家干活赚钱的, 咱们耽误了人家这么久,哪能一文钱不给呀。”

平氏两手一摊:“我倒是想给, 可是盖了这么一大片房子, 家里的钱早用光了, 我咋给呀?总不能再找你大姑借吧?”

叶木青也沉默了, 确实, 十几间房子呢, 早超出他们最初的预算, 大姑借给他们的钱连同以前的积蓄全用光了。工钱只能缓缓再给, 但欠着归欠着, 话总得提前说个明白。

她仔细想了一会儿又对叶二郎说道:“爹, 你有空到村子里打听打听, 像咱家这种情况应该付给张大哥他们多少钱,心里有个谱, 然后咱们再找他们来家一趟,请吃顿饭,在饭桌上把事儿说清楚,就算是拖欠着,也得定个大概的还钱日子。”

叶二郎点头:“行,我去问问。”

平氏对于父女俩的做法明显地不赞同。叶木青也不管她,她这个娘说什么好呢,虽然比江好些,现在也比以前略有改进,但是本性还是没怎么变,能占便宜绝不吃亏,把钱看得特别重。

叶二郎打听了一圈下来,回来跟家人说:“乡亲们都说就咱家这房子这样的,价钱不能太便宜,要按天算,每人一天至少得二十文往上,手艺特别好的还得多给,带头的也要多给,我算了算,怎么着也得给他们每人二百文钱,小张和小王还得多给。”

“每人二百文?咱们上哪儿弄去?”平氏一听就炸了。

“慢慢想办法呗。”叶二郎也是一脸无奈。

叶木青道:“没事也不算多,咱们很快就能还上。”

平氏开始启动唠叨模式:“早知道就不应该盖这么多房子,咱家拢共就这么几口人,盖这么多间房干啥?说是要开什么客栈,可是到现在也没个人影来。”

叶木青劝道:“现在才刚开始,你慢慢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