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如此!胡晓雯恍然,她就说这里边肯定有关系!

  仙桃林和神仙的传说出自桃源村,而她姥姥就是从那里嫁出来的。桃仙镇改名为姚仙镇,而她姥姥的姓氏正是“姚”!

  胡晓雯越想就觉得自己离真相越近,激动得鸡皮疙瘩都起了一层。

  桃园里已经度过了桃子大批量成熟的时期,每天的工作量骤减。胡晓雯和周青抽出一天的时间来,打算去一下桃源村。

  胡晓雯以为她和周青俩人要顺着山道走半天,却没想到周青直接让她去跟陈子嘉借车。

  “借车?”胡晓雯错愕不已,“那地方可是山道啊,怎么走车?”

  周青说:“直接走山道要走半天,还不如开车从乡上绕一圈来的方便。”

  周青跟胡晓雯解释了一下,胡晓雯才明白。从这里到桃源村可以走山道,也可以走公路。

  桃源村外出的路并不只有一条,除了跟桃溪村连接的这条山道,另外还有一条下山的土路。

  十几年前临水县修公路,那个时候桃源村正好有人在县里当大官,就出力把这条路从桃源村那边绕了一下。

  虽然是绕了,但是因为桃源村的位置实在太高,公路也只是修在了山脚下。不过比起走半天的山道,还是花上两个小时绕一个大圈直接开车上去比较好走。

  胡晓雯借了陈子嘉的车,两个人就绕路去了桃源村。

  桃源村现比起桃溪村的地理位置还不如,周围都是山,连一块平缓的地方都没有,田地也全都是梯田。不过好在从桃源村往上过去有一块很大的草甸子,村子里边的人就养一些牛、羊、马,整日里就赶着牲口去草甸子放牧,倒也是不算穷。

  花了俩个小时绕路,胡晓雯在周青的指点下把车开上了桃源村的土路。

  桃源村里的人口比起桃溪村要少的多,这里就只住着姚氏一个大姓。因为村里的人口都沾亲带故,平常也没有什么外人来,车进了村子就引来村民好奇的目光。

  “就把车子停这里吧。”周青说。

  胡晓雯应了一声,停车拎上后座放着的礼物,跟母亲下了车。

  在一旁围观的人当中,突然有人说话:“这是青妮儿吧?老长时间不见了!”

  “有根叔,您身体还好吧…”周青看了一会儿,认出了对方,两个人打起了招呼。

  村民见是来走亲的,好奇又热情的围过来说话。说了有二十多分钟,打听出了姥姥的亲人没换地方住,周青才和胡晓雯才脱身离开。

  好长时间不来,周青需要辨认一会儿才顺利找到。

  胡晓雯跟在母亲的身后,打量着周围的民宅。这些房屋有新有旧,大部分都是最近几十年建起来的,像是桃溪村那样保存完好的青石大屋一个也没有。

  因为这里地势太高,建筑材料不好运输,当地人都是用青石打地基,用泥砖或者是青砖盖的房子。

  胡晓雯看了半天没发现什么特别的地方,倒是在不少人家的院子里边看见有一两颗桃树。不过桃树是本地最常见的树,并没有多么稀奇。

  周青带胡晓雯来拜访的这一家人是胡晓雯姥姥姚惠香的表兄弟一家。这家的老爷子身体非常的结实,人已经八十多岁了,眼不花,耳不聋的,腿脚还很利索。

  周青称呼这位老爷子表舅,胡晓雯就乖乖的上前叫了一声舅姥爷。

  舅姥爷乐呵呵的,盯着胡晓雯看了看说:“这孩子看着有点像惠香啊。”

  周青听了一笑,说:“都说这孩子更像她爸。”

  舅姥爷不置可否,只是说:“看着有点像惠香小时候的眉眼。”

  胡晓雯在一旁说:“之前我老姨还把我认错了,以为我是我姥姥呢。”

  周家老宅里边并没有姚惠香小时候的照片,所以周青也不知道这回事。周青又仔细看了胡晓雯的脸,有点伤感的说:“您和菱姨都这么说,那大概就是真相像。”

  舅姥爷问了问周青家里的情况,得知胡晓雯在桃溪村承包果园,直夸奖她有出息。

  表舅姥爷一家要留饭,周青就先带着胡晓雯去姥姥的几个堂亲家里边坐了坐,最后又回到表舅姥爷家里吃午饭。

  一顿饭吃的宾主尽欢,吃完了饭,周青去帮忙刷锅,胡晓雯收拾了几下桌子就被主家赶去休息。

  胡晓雯看了看周青一边跟人说话一边干活,就搬了一个凳子坐到表舅姥爷的身边。

  “舅姥爷,人说桃源村有神仙,这是真的吗?”胡晓雯好奇的问道。

  表舅姥爷看着她说:“这事儿应该你家最清楚了,怎么还来问我?”

  胡晓雯说:“我从来没有听我姥姥说起来过,还是听一位大伯跟我说的。”

  表舅姥爷点了点头,这才缓缓的跟胡晓雯说了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本文不修仙,这就是讲一下故事背景,后边也没有什么关于这方面的争斗

第 32 章

  这一听,胡晓雯充分领教了啥叫一件事情传着传着,就完全面目全非了。

  桃源村确实出过贡桃,但是只是短短的进贡了不到十来年。后来一任皇帝不愿劳民伤财,又比较节俭。这贡桃就没有继续上贡,而是转为本地消耗了。因为道路难走,运输不易,每年运输出去的桃子损毁在半途当中的比卖掉本身的都要多。得不偿失之下,村民逐渐不再专门种桃子,而是改行放牧。

  桃源村原先确实有一片桃林,面积并不大。也真的发生过日军来索要桃子,村长不愿意,后来放火烧掉了那一片桃林的事情。

  可要说到这一片有个神仙,被神仙庇佑,那完全就是扯淡。

  “那拼死杀尽敌人,救了全村的人就是你姥姥的叔叔,他的名字叫做姚朗真,是一位修道之人。”

  “修道之人?”胡晓雯震惊了,一听到这个她顿时就联想到了修真这种飘渺的事情。她精神一震,双眼闪闪发亮。难不成以后她就要走上修真的道路了?

  表舅姥爷奇怪的看着她说:“不错。你这位太姥爷是天师道的道士,一位有修行的道人。”

  “…哦,原来他是位道士。”胡晓雯悻悻的垂下肩膀,白兴奋了。

  “我们村往桃溪村的山道上有一座道观的遗址,他曾经就在那里出家。那里的规模不大,叫做闲云观。”表舅姥爷继续给胡晓雯讲:“那座道观被日军摧毁,你太姥爷过世之后就一直没有重建。”

  胡晓雯问:“那我这位太姥爷会什么法术神通吗?”

  表舅姥爷哈哈笑了:“我从来没见过!”笑了一阵,他说:“你太姥爷倒是会给人讲讲道,也会给前来求助的人帮忙。虽然他时不时的会睡在山野当中,偶尔做一些古怪的事情。却从来没见过他腾云驾雾,开坛做法捉小鬼的…十里八乡倒是曾经听说有不知就里的人叫他活神仙,赛半仙。”表舅姥爷笑着摇了摇头,显然觉得这就是一件荒诞的事情。

  胡晓雯却并不是这么想的。

  用那玉坠确实能够借助灵雾飞天遁地,只不过那是意识体,人的肉眼根本就发现不了。至于晚上睡在山野当中,也许就是她这位太姥爷半夜被拖出来吸收生气呢?

  哦,不。这位太姥爷是真正有修行的人,不像她什么都不懂。也许他不是被动,而是主动夜里外出,吸收什么日月精华,进行修炼呢。这么说叫一个修行有为的道士为半仙啥的,也情有可原。

  到底是上了岁数,大笑也成了消耗精力的举动。歇了一会儿,喝了一口水,表舅姥爷说:“你姥姥的亲人都在那场浩劫当中没了,最后一个亲叔叔重伤之后没挽救回来,也过世了。哎——”他叹息一声:“可怜你姥姥才三、四岁就成了孤儿。好在村子里的人都感念你太姥爷的救命之恩,邻里之间精心照顾把她养活大了。”

  胡晓雯心中有了底,恐怕这玉坠就是在那个时候被姚朗真传给姚惠香的。但是那个时候姚惠香太小了,什么也不懂,就只是把这个玉坠当成了叔叔的遗物。

  终于明白了这玉坠的来历,胡晓雯的心彻底踏实了下来。而至于姥姥为什么会不知道玉坠空间的玄机,或者是她知道却什么都没有做,这种无法考证的事情,胡晓雯就放弃再去追寻究竟。

  据说闲云观曾经存在了两三百年,传承有序,一度香火还不错。每一代的道长都是好人,对附近的百姓很和善。出于对这个道观的好奇,胡晓雯还在晚上驱使着灵雾顺着通往桃源村的山道去参观了一番。

  话说这个山道不是一般的难走,有的时候是石头路,有的时候是长满野草的小径。除了进山采山货的,很少人再走这条路。幸亏胡晓雯是意识体,才能够在灵雾的覆盖下快速的找到闲云观的遗址。

  胡晓雯是用膜拜先辈的心态来这里的,可是看到这个遗址不由的失望不已。整个闲云观已经完全看不出当初的样子了,说它残垣断壁都是抬举,整个就只剩下地基。

  这闲云观的占地面积不算太大,门前有青石台阶铺就的道路,过了大门,是一个院落,里边有一个主殿,两边有厢房。

  破落的遗址上边不只是长满了草,甚至还有几颗树龄几十年的大树。

  胡晓雯在这个地方绕了一下,实在看不出有修为的道士曾经居住过的地方有什么特别之处,只得扫兴而归。

  因为需要的灵雾太多,胡晓雯不得不先想办法积攒更多的灵雾。

  目前知道的是灵雾增加的办法有两种。一种是先给予后收获。就是先用灵雾落在植被上,这些吸收了少量灵雾的植物结成果实,果实成熟后产生的生气被玉坠吸收之后会转化大量的灵雾。

  另外一种则是在空间当中种植更多的绿色植物,只要这些植物在空间里边落地生根就会产生一部分灵雾。然后随着这些灵雾一年年的长大,也会缓慢的释放一些生气。

  胡晓雯不知道空间里边的植物结果之后会不会产生大量的生气,但是她推断应该会。

  她打算这两种方法都用上。

  随着最后一批桃子成熟,玉坠空间不再半夜拖起她,让胡晓雯能够睡个好觉。

  睡得早醒的就早,每天四点多胡晓雯就睁开眼睛,时不时的就会把灵雾稀释得淡淡地,她不只是从山上滚过,还从田间地头里边滚过。

  已经进入了秋季,正是种植的玉米还有大豆、高粱成熟的时节。这些现成的作物简直就是给她白送生气的。

  一开始胡晓雯对于这些别人家种的作物还不好意思下手,总觉得占了便宜似得。后来又想到被灵雾润泽过的植物,就跟被浇灌了空间水一样多少都会受到益处,相当于双方互惠互利,这才心安理得起来。

  偶然有早起的村民赶去地里干活,看见淡淡的还没有完全散尽的雾气,村子里边的老人就都知道又起雾了。

  赵贵并没有想到什么传说上,只是说最近几年环境恢复的好,水土流失减少,土地的蓄水能力加深,这才起雾了。

  蔡曙光对于神仙一说深信不疑,听了他的话嗤之以鼻:“今年干旱,根本就没有下多少雨,哪里来的蓄水?”

  胡晓雯闭口不提自己从表舅姥爷哪里问到的事情,尽力不让这件事跟自己扯上关系。

  给几个短工还有来帮忙的表舅一家和大舅大妗子发放了工资红包,桃园里就只剩下了蔡曙光三个员工以及周青和胡新民。

  “爸妈,你们要是不着急回家,我打算出一趟门,你们在村里帮我看着点。”这天早上,胡晓雯在饭桌上突然说。

  “出什么门?”之前一点征兆没有,周青狐疑的看着她。

  胡晓雯淡定从容的说:“我之前答应黄哲去购买一批鱼苗。现在桃园没什么事情了,就打算先把这件事情办了。”

  周青眉毛蹙了一下:“眼下这个季节是放鱼苗的季节吗?一般不都是开春或者是夏天的时候放鱼。现在放了鱼,长两三个月就入冬了。”

  胡晓雯说:“我会选择一些半大的,健康的鱼。”所以说这个事情还必须要她去。

  她打算先把这些鱼苗在玉坠里边养几天,给它们的身体里边输送一些灵雾,让它们的身体更加的强壮一些,也好适应野外的生活。

  另外除了村子里要放的鱼苗之外,她自己也想要养一些鱼吃。

  空间里的鱼现在长得各个膘肥体壮,肥美的很。前几天她抓了几条草鱼出来周青给做了,比起市场上买的,这些野生鱼的肉更加的柔韧,口感也更鲜嫩。

  空间里的这些鱼虽然好吃,就是品种有点少。除了吃这个原因之外,她不得不在水域当中多放一些鱼苗。

  之前放的水草种子现在疯长,相对的没有食草鱼去吃掉它们,这些水草迟早长疯了。

  另外一件事就是去买树苗和种子。她要先去果苗基地买一些树苗,种植在水域当中的河岸上。另外再买一些河畔生物的种子或者直接成苗种下去。

  这样就会获得大量的灵雾,足够她搬开一部分石层,让泉水有一个通道。

  临出门之前一天,胡晓雯把蓄水池的水添满,然后又把水潭当中的水也放慢,保证一个星期的时间有水可用。

  胡晓雯告别爸妈,装模作样得拎了一个行李箱转了两趟车,回到了云市的家里。

  这边已经一个半月没有人住,空气不太好闻。胡晓雯打开窗户通风,让屋子里换换空气,而她自己则抱着一个水果箱,去了胡晓雷家里。

  “哥,这箱桃子是给面面的,你可不许偷吃啊。”胡晓雯笑嘻嘻的把水果箱交给胡晓雷。

  见她抱得轻松,胡晓雷也没多想,结果到自己手里一沉,好悬没有脱手砸脚面上。

  “…你力气可真大!”

  胡晓雯在哥哥家蹭了一顿饭,然后跟胡晓雷谈了谈今后的计划,得到了哥哥几句建议,就告辞离开了。

  下午她在家用电脑查了一下信息,就出去找了一个跑水产的人租赁了一辆活鱼运输车。回到自家小区之后跟物业打了一个招呼,掏了一笔费用,划了一个临时车位放车。

  作者有话要说:所以说本文就是种田经营升级流,不是修真修仙异能斗争啊

第 33 章

  他们这个地方山多水多,开鱼塘养鱼的人不少,胡晓雯很容易就能联系到渔场买自己需要的鱼苗。

  她需要的鱼苗不少,但是活鱼运输车并不大,不够她一次装下。胡晓雯就跑了几个不同的渔场买鱼苗,才算是把自己的水域填满。

  胡晓雯每天开着一个活鱼运输车跑来跑去,并没有人关心她买了这么多鱼苗放哪里。而小区里边的人虽然每天看着她开着这辆车,也没多心想过每车的鱼都去了哪里。

  中间遇见相熟的邻居问起,就说是给村子里边办事,去挑选鱼苗,只是要跑得地方太多,她还没有决定好。胡晓雯每次把车从渔场开出来的时候,半路上就把鱼苗收入到了玉坠空间当中,回来的时候都是空车,自然能够蒙混过关。

  鱼苗买好了之后又刻意给准备放养的那一部分用灵雾照顾过,她用从水道里边清理的石头在岸边围出来一个四四方方的池子,就把那些鱼苗放在里边,专门跟自己养的区分开。

  处理完了鱼苗的事情,胡晓雯又开着车东跑西跑,总算是买够了她需要的树苗。

  玉坠空间里边的土地面积不大,只有窄窄地、长长地一道岸边。

  胡晓雯除了把两边靠近水源的地方种满了河畔植物,就只沿着岸边种了一行树木。不是她不想多种,而是这岸边的位置就只能种一棵树。并排种两棵只能让过多的水分把两棵树的树根沤烂,淹死。

  对于中间种植什么树,胡晓雯也考虑了很多。她并不需要在里边种植果树,而是要种植高大的乔木。有灵雾在这些树木很可能会长的很快,说不定什么时候就长得太大了。沿岸的位置就那么点,根系被泡烂了就只有死得份。胡晓雯到时候就只能把树木挪出来,再种新的树苗。

  挪出来的树木也不会浪费掉,而是种在她承包的山头上,所以胡晓雯不能想种什么种什么。

  乔木更多的是作为木材使用的,种类很多,胡晓雯选择云杉苗、樟树苗、银杏苗、楸树苗、黄檀苗各一百棵,每棵树苗间隔三米种植。这些树苗,胡晓雯买的都是两年生以上的。

  剩余的一段距离,胡晓雯在网上买了一袋东北红豆杉的种子种了下去。红豆杉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它的地位堪比植物界的大熊猫。他们省并没有红豆杉,不过这里距离东北的距离不远不近,驯化一下种活了,只会受到相关科学家的鼓励和支持,不会引来猜疑。

  这次种树苗,胡晓雯终于大概了解了玉坠空间当中的水域有多么的大。

  岸边的长度足足有一千五百多米,横向的距离因为没有参照物,胡晓雯不知道有多少。不过她模糊的感觉数字应该要比这个大。

  这么一想,玉坠里的空间竟然有三千亩以上的面积。这面积让胡晓雯不由的晕了一下。

  果然种植植物是最快增加灵雾的办法,随着播种种植完成,红豆杉破土长出幼嫩的芽苗,空间当中的灵雾疯狂的增长着,灵雾凝结成有如实质的白色棉花。

  胡晓雯喜不自禁,这么多灵雾,肯定能够她把山泉水的水道打通了。

  胡晓雯回来已经有一个礼拜了,期间周青问她什么时候回去。时间已经到了八月底,九月份面面就要开学了,周青就惦记着要回去接面面放学的任务。

  胡晓雯跟周青说好了第二天回去,这一天她就找租赁给她活鱼运输车的老板,又租了一辆大车。

  她租的是小车,因为驾照的原因,她只能开这样的小车。像是那种六轮的八轮的大车,她是不能开的。

  跟这边的车老板讲好了连车带司机的费用,胡晓雯就自己开着活鱼运输车一趟一趟的往大车上送鱼。

  这不由的让车老板心里嘀咕,不知道她这是图啥,干嘛不让车老板开车直接去渔场给她一下子拉回来算了。

  只是付钱的是大爷,车老板拿人钱财,也只能闭嘴干活。

  “喂?子嘉啊,我明天就回去了,你有什么事情吗?”胡晓雯纳闷的接通电话,问。

  “…你今天有时间帮我去一趟宠物市场吗?”陈子嘉的声音传出来就让胡晓雯吃了一惊,他的声音干涩,沙哑,一点也不像以前那样清亮悦耳。

  “当然有时间啊,你让我帮你捎什么,尽管说话。”胡晓雯痛快的说道。

  现在在桃溪村也就只有黄哲和陈子嘉跟她谈得来,三个人互相帮助,关系不错。陈子嘉难得开口,胡晓雯磕巴都不打的就应下了。

  陈子嘉没什么大事,只是让胡晓雯顺便去一趟宠物市场,把他要的一批药品和犬类营养品带回来。

  因为市区限制大车通行,胡晓雯凌晨起来跟车老板一块出发,等到了桃溪村刚刚天亮不久。

  黄哲和村长赵贵还有桃溪村几个大姓家的管事人早早的就在村口等着。

  大车停在公路边,司机探头往外望。通往桃溪村的是一条下坡路,这条路是水泥的,又有点窄,司机就担心着路不结实。

  “这么大的车啊!”赵贵见车停在这里不动了就走了过来,“怎么不往里开了?”

  “我怕你这路不禁压。”车老板说道。

  这车是个大八轮,连水带鱼还有车本身的重量足足有二十几吨的重量。

  胡晓雯没想到这个问题,她迟疑了一下看着村长:“怎么办?”

  村长手一挥说:“没事儿,这一截都是水泥路,又不用过桥。不结实的是那边。”桥那边才是土路,这车一走就能压出两条沟。

  车老板只是怕压坏了惹上麻烦,既然人家都这么说了,他就一脚踩着油门把大车开到了桥头。

  村委要往桃溪村里边放鱼,这个决定毁誉参半。有人说这是件好事,给后人造福。也有人认为这是纯粹浪费钱,又不是鱼塘,放得鱼都跑了。

  不过不管怎么说,这两年黄哲的举措多半都是好的,这旅游项目一整,好多家开民宿招待游客住宿吃饭挣了不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