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不回来,也是不知道如何面对他们。

  李国柱离开家的时候一件衣服行李也没有带,身上只有两百块钱。

  从一开始跟农民工们一起干苦力活,到后来找了个餐厅刷盘子,再到后来又做了厨师,很是吃了一番苦头。

  做厨师也不是做的很安稳,他的手艺在姚仙镇还可以,去了大城市就只能在小饭馆干活。

  一般这样的小饭馆都是小本经营,老板老板娘自己兼任厨师,能省一个人的工资,李国柱经常干着干着就被辞退了。

  直到后来有一次李国柱在一家大型的餐厅干了几年活,在主厨的手底下偷学了不少东西,出来之后自己租了一个小门脸,卖起了鸭血粉丝汤。

  李国柱的用料选的都是最好的,又有秘方汤底,售价比别人家的贵。却因为味道出众,真材实料,慢慢的经营出了局面,日子也才逐渐过得好了起来。

  他的店面重新装修,又扩大了营业面积,回头客越来越多,名声也响亮了起来。

  忙碌过后,他常常会思念家人,只是每一次想起家人就想起自己的过错。

  这么多年过去,他越发记不得当时的情景,只是偶尔做梦也只有模糊的景象。

  李国柱半夜确实起来上了厕所,他脚步不稳,那姑娘也确实来扶了他。但是除此之外,其他的并没有什么。

  多少次回忆,多少次做梦,反复都是如此。

  渐渐的李国柱心中生出疑虑,忍不住对徒弟倾诉。他徒弟接触的信息比较多,觉得自家师父很可能是遇到了陷害,被坑了。

  俩人觉得,只有找到当事人问个清楚,才能真相大白。

  李国柱近乡情怯,不敢回乡,于是只能找那个远嫁外地的服务员。

  李国柱多方托人打听那个姑娘的下落,花了好几年的时间才知道她嫁人的地方。

  李国柱带着自己的徒弟一起去了那个城市,很巧合的,没等他打听那服务员的具体住址,他们就在大马路上遇见了。

  那服务员明显没有忘记李国柱的长相,一见到他就大惊失色,脸上露出害怕心虚的表情。

  这人让李国柱和他徒弟愈发觉得有内情,要不然一个女的遇见曾经占过自己便宜的男人,怎么也应该是厌恶排斥,不应该心虚害怕吧?

  当时那女的带着一个小孩,李国柱和徒弟梁炳也不好众目睽睽下做什么,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她跑掉了。

  当时他们是在一个小学附近,李国柱和梁炳两个人干脆守株待兔,又等了好长时间,才把落单的服务员给堵住了。

  那女的看见他俩来者不善,她势单力薄,很害怕受到受伤。李国柱稍微一逼问,这女的就全都说了。

  当初的那件事,果然是无中生有,污蔑陷害。

  当年服务员是新去的员工,老板娘总是让她收拾完当天所有的东西,锁好门,才能下班。

  平日里还好,只是李国柱一和他的朋友们喝酒就喝到很晚,每次害的这服务员都要很晚才能收拾锁门。

  老板娘是绝对不允许她第二天上午再来收拾的,必须当天收拾干净。

  所以每次制造这种烂摊子的李国柱别提多招人恨了。

  这服务员没少在家里抱怨李国柱,说他经常喝的烂醉如泥,酒气熏天,睡得人事不知,跟死猪一样。

  服务员并不是镇上人,家里是附近村子的。她家里有兄弟要结婚,对方索要的聘礼太多,全家人正为这件事愁眉不展。

  一听李国柱经常醉酒独自一个人睡在饭馆里,就动了歪心思。

  这一天晚上服务员确定李国柱跟以往一样醉的厉害,就锁了门回了家,让家里的兄弟在身上制造了伤痕。

  第二天天还没亮就全家人一起跑到饭馆把李国柱捉住,开始了这一场大戏。

  最后果然如他们所愿,索赔到了钱财,给她的兄弟顺利娶了亲。

  因为害怕事情败露,这服务员被急急忙忙的就打发了出去,嫁给了一个比她大很多数岁的鳏夫。

  李国柱一开始听到果然是陷害,还特别生气,可是听到后来,嘴巴里边就开始发苦。

  楚大娘说了多少回了,他就是贪那杯中物。结果引起这件事情的根源,却是服务员对收拾他酒后烂摊子的痛恨。

  归根究底,还是他贪杯引发的恶果。

  服务员哭着道歉忏悔。

  她的日子也不好过,丈夫家里边有个年纪比她小不了多少的孩子,生了自己的孩子也总是被对方欺负。

  她家里的哥哥拿着诈骗得到到钱娶了亲,到了结婚年龄的小弟因为同样的原因也迟迟结不了婚。

  这小弟就开始鸡犬不宁的折腾,威胁父母和哥哥,要是不给他钱就把这件事情抖落出来。

  而服务员也没能落好,也被自己的弟弟逼着要钱,不给就要把这件事情告诉给她的丈夫。

  李国柱一来,她就直接承受不了压力的崩溃了。

  李国柱弄清楚真相之后,意兴阑珊。打从这件事情出了之后,他就再也不喝酒了,彻底戒了。

  他也没心思再去追究罪责,就让这家人继续享受窝里斗,一辈子狗咬狗不得安宁就是对他们最好的报复。

  弄清楚了事情的真相,李国柱归心似箭,处理了店铺的事情之后,才在春节回到了家乡。

  楚大娘被李国柱抱着不让动,身上都僵硬了。

  李国柱不撒手,楚大娘就幽幽的说:“我当时就猜到那是个陷害,是栽赃你。”

  李国柱不敢置信:“你当时就知道了。”

  楚大娘点头,李国柱终于松开了她。她说:“你一喝了酒就满嘴胡话,就知道拉着人劝酒,烦人死了。除了说废话,就是倒头睡觉。你就是一个软包!就你,还占人便宜?哼!”

  李国柱傻愣愣的看着自家媳妇,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

  原来他认为的心结在楚大娘这里一直都不是问题。

  这天晚上,说通了话,俩人重归于好。

  楚大娘这不就想着在胡晓雯跟前给说说好话了。

  胡晓雯知道这两口子和好了,八卦之心得到了充分的满足。

  其实李国柱说了这件事情之后,霍红霞就跟她谈过了。

  李国柱养了鸭子之后,她们也能够分到不少,桃花小筑就能新增一个菜品系列,这是一个对双方都有益的事情。

  胡晓雯说:“我想了一下,最主要场地还有捕食的鱼苗都是我这边的。到时候鸭苗也由我购买,李大伯呢就负责管理,五五分成不行,我七他三。”

  楚大娘惊了一下。只占三成,这个数量是不够开店的。

  胡晓雯见她一脸疑虑,就接着说道:“我们也消化不了这么多的鸭子,李大伯他们不够的部分可以以市价低三成的价格采购。”

  楚大娘想了想说:“那我回去跟我家国柱说一声。”

  胡晓雯笑了笑,她知道,李国柱最后肯定是会答应的。

  不为别的,她这里的水塘条件之好,可以说是独一无二,养出来的鸭子,自然也是天下无双。

第103章

  果然李国柱最后同意了胡晓雯的合作方式,只不过最后确定的是四六分成。

  李国柱多了一项屠宰分割的分工,最后分到桃花小筑那里的就直接是处理好的鸭肉,可以直接下锅使用。

  霍红霞觉得不用自己处理更好,胡晓雯就同意了。

  将来属于胡晓雯的份额,桃花小筑会收购,这部分就等于是转到霍红霞他们那里去了。

  和李国柱具体谈过之后,胡晓雯发现李国柱这人果然想法成熟,做事有章程。

  鉴于初期不知道养多少鸭子合适,保守起见他准备先养一千只。其中五百只是半大的鸭子,五百只则是二十天大的鸭苗。

  并且今后鸭子会分批次养殖,保证不会出现断层,也不会让水塘当中的鸭子过剩。

  胡晓雯觉得李国柱的做法很谨慎,值得称赞。要知道她的水塘相当的大,足足有三四十亩,理论数据上同时养殖几万只不成问题。

  李国柱出钱在主路旁边购买了村民家的一小块空地,这片空地是人家原先养鸡养猪的,原地有不少杂物,还有一个猪圈坑。

  李国柱拉来了土把坑填埋,找了马师傅葛师傅的施工队,叫了五六个人在这个小空地上起了一栋二层小楼。

  要说这点地方比起其他的农家院真的特别的袖珍,可是在习惯了大城市寸土寸金的李国柱来看,地方已经不算小了。上下两层加起来使用面积能有七十多平米,足够他经营使用。

  现在他已经搬回了自己家,孩子们都去了外地,家里有的是地方,就让徒弟梁炳先住在儿子的房间,一起吃饭,一起干活。

  一个家终于重新又有了生活的氛围,楚大娘的脸上笑容也多了起来,李国柱、梁炳更是倍加珍惜现在的生活。

  李国柱当初也是事干农活出身,会不少手艺,找了几个同村的村民,拉来了一大车材料就在水塘边上盖起了一个鸭舍。

  水塘的旁边就是果园,有果树遮阳庇荫,晚上李国柱会把鸭子从水里赶回鸭舍。平日里鸭子就在岸上和水中活动,这样的环境养殖干净卫生不说,鸭子的粪便还会给水塘和周边的山地增添几分肥料。

  原本水塘当中长得都是胡晓雯从其他地方引过来的水藻和水草。这下养了鸭子,胡晓雯为了丰富鸭子的食谱,在岸边和水中又专门种了一些水生草类。

  这些草既是鸭子的食物,也可以给水中鱼类提供庇护,不让鸭子们能够轻易的捕食它们。

  增加了鱼类的天敌,互相竞争之下,优胜略汰,养出来的鱼更好。

  除此之外,胡晓雯还加大了淡水虾种群的数量。

  这些淡水虾是最称职的清道夫,它们会吃掉鸭子和鱼类的排泄物,死去动物的残骸,把这些分解之后排出体外,使水塘下的泥土养分更肥,让这些扎根在此的水中生物长得更加的旺盛。

  完成这个生态循环建设,胡晓雯就撒手不管了,就等着吃现成鸭子。

  天气开始慢慢回暖,离开桃溪村去过年的老人们陆陆续续的回来了。这一次除了他们之外,还有一些抱着试试看的其他同龄人跟着一起来。

  这些人不是这些老人的亲戚,就是朋友邻居。

  他们走的时候身体还不是很好,头发很是稀疏花白。回去的时候却个个健步如飞,满头的花白也变成了灰白,长出了不少黑色的头发。人的精神面貌,也比之前强多了。

  这些人就是活广告,很多人都向他们追问。问他们吃了什么保健品,效果这样的好。

  上了岁数的人们,不用工作,整天也没有什么事情。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照顾好自己,不给子女添麻烦。

  他们有退休金,有积蓄,为了身体的健康,常常会购买各种保健品营养品。

  对于对身体少的药物和器材特别的舍得花钱,每年有几千元上万元都会被扔到里边。

  虽然更多的时候是受骗上当,但是下一次又有了宣传讲座,还是会不吸取教训的去听讲。

  现在身边有这样的活招牌,可不就心切的去打听。

  听说他们是来桃溪村疗养,这里有一口功效堪比什么药物都强的矿泉,能够强身健体,延年益寿,这些人也纷纷动了心思。每年几千元钱、上万元钱的保健品营养品都舍得买,就为了一个健康,更何况是去一个地方去疗养呢。

  更别说这里山清水秀,消费还不高。

  三月初,阴历才刚过完正月,很多人才刚刚摆脱假期里养出来的懒惰,重新打起精神投入到工作里边。

  唐睿却反其道而行,准备辞职离开这个打拼生活了十几年的大都会。

  他带着金边眼镜,眼前的屏幕上消息不断的刷上来。

  “你真的打算辞职啊?”

  唐睿推了一下眼镜,打字回道:“是,这次我和英卓俩人都打算辞职,找一个地方好好的调养身体。”

  唐睿和彭英卓两个人属于典型的晚婚晚育,俩人年轻的时候都忙于事业,等到三十来岁才经人介绍,谈了两年恋爱结了婚。

  结婚后俩人的感情非常的好,结果几年都没能有好消息。双方老人都特别的着急,四处打听给他们看病求药。

  去年唐睿和彭英卓终于挂上了一个专家的号,做了详细全面的检查,结果很不容乐观。

  因为年轻的时候太拼,疏于锻炼,又经常通宵工作,喝酒应酬,两个人的身体都不是很健康。表面上看没什么毛病,其实内耗的非常厉害,内脏负担很大。

  医生说别说要孩子了,像俩人这样的状况,要是不注意,就是一个早衰甚至猝死的下场。

  这个结论让俩人和他们的家人吓得魂飞魄散。

  唐睿和彭英卓俩人都是不依靠家世,全凭自己一路拼上来的。

  开的是几十万的豪车,住的是几百万的大房子,事业达到了顶峰,人人羡慕称颂。

  却没想到他们为了这些付出了这样的代价,一个镜子活性很低,一个身体状况太差,受精卵根本就无法顺利着床。

  无论是想要多活几年,还是想要孩子,首要的就是要放开工作,换一个环境,好好的调养身体。

  知道这俩人的情况之后,朋友和亲戚们一阵唏嘘。

  现在跟唐睿聊天的就是他的一个表弟。这个表弟没什么大本事,只是在三线城市有一份工资不太高的工作。

  不过这表弟结婚比唐睿早,孩子都生了两个,让唐睿很是羡慕。

  “你跟嫂子打算去什么地方疗养?”表弟问道。

  唐睿回道:“还没有打算好,你嫂子正在看。”

  他和妻子平日里也不怎么出去旅游,也就不知道有什么地方适合疗养。

  表弟那边停了一会儿,发过来一段话:“要不然我给你介绍一个地方吧。我岳母前一阵子跟人去一个小山村疗养了,听说那里的山水特别的养人,病弱的老人身体都能养过来。我岳母他们那个地方的人都往那个地方跑,住上十天半个月就有效果,听说住上一年半载身体能好转不少。”

  唐睿皱了皱眉毛:“小山村?那地方能行?”

  不是他不信任对方,而是这段时间他也看了不少资料,从网上查了不少的东西。

  疗养地一是要空气好,环境好,还要水土养人,生活条件也不能太差,毕竟他们是去调养身体的,不是去吃苦受罪的。

  一般的疗养地,都必须要有一定的医疗地理,像是温泉、矿泉、矿泥、气候等,对人体有着改善身体健康的条件,才有资格成为疗养地。

  不是说随便什么自然村,山清水秀的就能称之为疗养地。

  “能行,那个地方有一眼矿泉,元旦的时候有一家大型的饮用水集团,想用一亿五千万买下那个泉水建水厂,都没成功。就是那个天之然,你知道吧?”

  唐睿眼睛眨了眨,直起了腰,说:“天之然我知道。你说那个村子有一口矿泉?”

  “你等下我给你找下资料。”表弟那边又过了一会儿,才发过来了一个链接:“我岳母说起这事的时候,我挺感兴趣,就在网上查了一下。这个鉴定报告就是那里泉水的,你看看吧。”

  唐睿打开链接,仔细的看完了报告,之后又跟表弟打听了很多关于那个桃溪村的情况。

  原本他是想要和妻子去海滨城市疗养的,或者是去其他的几个著名的疗养地。

  现在看了表弟发来的一系列关于桃溪村的资料,他心中动了念头,想要先去这个小山村,试试这里的矿泉疗养怎么样。

  要是效果不好,再去其他的疗养地也来得及。

  打定了主意,唐睿说服了彭英卓,夫妻两个卖掉了房子和彭英卓的车,打包了行李开着唐睿奔驰suv,直奔桃溪村。103

第104章

黄哲的正式任命书终于下来了,而王县长也调任走了,原本主管农业经济的副县长扶正,成为了新一任临水县县长。

而黄哲的计划书,终于在整理堆积的文件的时候被新上任的任县长看到了。

只不过黄哲毕竟是一个小小的村支书,计划书写的好是好,能不能实现,就不一定了。

今年的第一届会议上,任县长主持演讲。

新一年里,本县的发展,仍然是要放在发展农业、旅游、轻工业、服务业上…本县有大面积的林场、林区,如何开发附加价值,开展旅游项目就是很好的方向。

举例间,任县长不经意的想起了桃溪村的那个方案,随口提了一下,听得下边的乡长心中一惊,冷汗簌簌的冒。

乡长用手帕擦擦汗,心想还好还好,还好之前没有为了天之然建水厂的事情强力施压。原来在县长的计划里,终归重心是发展生态旅游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