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下的不大,给群山淡淡的披上了一件朦胧的白纱。

到了这种时候,人们基本上就不怎么出屋了。

胡晓雯开着皮卡,去了一趟姚仙镇,购买了一些食材。

她想吃伊莎做的炖牛腩,就买了很多牛肉。

回了家把食材放下,她拎了一些送去给大妗子和表舅妈家。

“表舅妈。”胡晓雯在表舅家门口喊了一声。

“哎~晓雯快进来。”表舅妈从屋里出来。

“我买了点牛肉,给你和我表舅送一些来。”胡晓雯拎着牛肉送进了厨房。

“怎么想起买牛肉了?”表舅妈奇怪地说,“这不年不节的。家里有客人?”

“不是,就是我想吃了。”胡晓雯笑笑。

“那我给你做。”

“不用了,家里边有人做。”胡晓雯按住表舅妈的手,她抬头看了一眼屋里,“我表舅呢?”

表舅妈不在意的说:“你表舅跟人打麻将呢。”

给表舅妈家里送完,胡晓雯又去了大妗子家里,结果大舅也不在,一说也是去打麻将了。

一下雪,村里边的建设工作全都停了下来,这些人闲的没事干就聚在一起玩麻将。

而且还不只是单纯的玩,从大妗子那听来,他们竟然是玩带钱的。

这不就是赌博么?

胡晓雯觉得这不是一个好苗头,就去找了黄哲。

黄哲也正在为这件事情烦心。

村里边有事儿干还好,没事干的时候这些村民就只会带钱耍牌。

黄哲就怕他们玩大了,整成聚众赌博。

“我问了我大妗子,他们以前都是玩几毛钱的,现在成几块钱的。这还是村子发展起来刚刚三年,要是再过三年,是不是会变成几十几百?”

赵贵说:“没事的,他们不敢玩大了。”

黄哲摇头:“这可说不准。赌博这个玩意一开始都是玩小的,然后就越来越大。”

胡晓雯说:“村委可不能放任不管!放任他们赌博染上恶习,整个村子的风气都要变糟糕,连带在游客当中都会产生不利影响。桃溪村可不只是招待人来短期旅游,长期度假和疗养的人是会住在这里的!”

黄哲咬了咬腮帮子,当机立断的说:“还是没事儿干闲得他们!给他们找点事情干,就不会想着耍牌赌钱了。”

胡晓雯冷静了点,说:“找什么事情干?”

黄哲苦苦思索了一会儿,紧皱的眉头突然松开了。

他的唇角弯了起来:“我有主意了!”

“什么主意?”

黄哲一下子变得精神抖擞,笑眯眯地说:“我打算在村子里边举办一个比赛。”

“比赛?”胡晓雯和赵贵异口同声地出声,“什么比赛?”

“广场舞比赛!”

“…啥?”赵贵目瞪口呆。

胡晓雯眨眨眼:“你是想要组织他们跳广场舞?!”

黄哲越想这个主意就越觉得好,他点头说:“没错。咱村的人说实话现在这是精神文明建设还没跟上,平常生活的娱乐活动太少了。晚上老少爷们除了说闲话打麻将就没有什么其他娱乐可做,这才会聚集在一起打麻将。”

“其实打麻将也不是不可以,只要不赌博就行。”胡晓雯说。

黄哲“嗯”了一声说:“咱们村委为了那些来疗养的老人可是专门弄出来了老年人活动的地方,也有棋牌室。不过村里的百姓不习惯去棋牌室玩,主要原因就是和这些来疗养的人玩不到一块去。”

村里边的现状其实就是这样,来疗养的人平常有自己的小圈子,除了个别的一些人,两个圈子其实没啥交集。

“广场舞就不一样了,正是可以增进两方人感情的活动。”

赵贵也点了点头:“这办法不错。”

胡晓雯想了一下说:“可是跳广场舞的一般都是大妈比较多,很少有男的…”

黄哲说:“这个不用担心,到时候以小队为单位举行比赛。获得冠军的队伍,奖励是去海南旅游。”

胡晓雯呆住了。

她不得不说黄哲实在太有才了!

打从开始采摘行,农家乐旅游以来,村民对旅游越来越了解,接受程度也越来越高。

只不过一直以来的观念转变不过来,还没有自己花钱去外边玩的意识。

黄哲以村委的名义提供旅游的机会,桃溪村的老百姓一定会很心动!

赵贵迟疑的说:“奖励挺好的,可是咱村里的妇女们没有人会跳啊。”

这倒是是个问题。

胡晓雯低头想了想,然后说:“要不然找个人先带他们学学,然后让他们照着练习?”

黄哲撑着下巴想了想说:“我想在留村过冬的人里边一定会有跳广场舞的。”

别人不说,毛佩屏那么多才多艺,她肯定会跳广场舞。

“那就这样先定了,剩下的事情看情况再商量。”

接下来两天黄哲又详细的完善了一下计划,村委这次出了两万五千块钱作为活动的经费,又上田桂英和陈子嘉、周协、华卫国、李国柱等几个经营情况比较好,盈利可观的人家拉了一点赞助,总共凑够四万块钱作为活动资金。

然后,赵贵就在大喇叭里广播,叫各家各户去开会,黄哲还去现在仍然居住在村里的几个老人家里边挨家挨户的去通知,让他们也去。

村民和老人们纳闷的来到村委大院里边的礼堂来开会,这个小礼堂久违地被塞得满满当当。

“那个…大家都安静…”赵贵坐在主席台上,似乎没预料到这次会议,村子里边竟然会来这么多人。

他一时之间忘了,今年有更多的人留在了村里,没有外出打工。

纷乱了一会儿之后,礼堂里逐渐安静了下来,虽然还有嗡嗡的小声讨论的声音,却足以让音箱当中的说话生从头传到尾了。

“咳咳——”赵贵清了一下嗓子,“今天叫大家来开会呢,是有一件事情要说。咱们村打算在今年冬天举办第一届广场舞大赛。”

“轰”一下底下的人说话声音一下子大了起来,谁也没想到村长叫他们来开会竟然是说这个事情。

“安静!安静!”黄哲从第一排站起来,冲着后边大声得喊了几嗓子。

他的威信比赵贵更高,很快礼堂里边就重新恢复安静。

“比赛方式是以小队为基准,每个小队十五个人。男女老少都可以,一家人全上也行。比赛获胜的人可以得到的奖品是去海南旅游一次,包吃包住,包来回路费——等我说完你们再说,要不然取消他参加比赛的资格!”眼看底下的村民又要骚动,机智的赵贵立刻先吼了一声。

底下刚要激动起来的人群立刻讪讪的闭嘴。

“报名资格,凡是咱们村的常住人口都可以,包括在咱们这边买房子的,还有租房子超过三个月以上的。”

底下的“嗡嗡”克制不住的大了一点,赵贵忍住没吼,接着往下说:“明天开始起就可以报名了。你们可以自己组队,队长自己选。比赛要求是要有整齐的着装,动作一致,优美和谐,从头到尾不能出现明显的错误。”

底下的“嗡嗡”声又大了一点,赵贵嘴角抽了一下,冲着底下狠狠的瞪眼。

那“嗡嗡”声一顿,变小了一些。村民们跟做贼一样交头接耳,兴奋地窃窃私语。

终于有人大着胆子喊了一声:“村长,可是我们没人会跳可咋办?”

赵贵皱眉:“我这不是还没说完嘛,着什么急!”

他刚才吼得嗓子有点痒痒,打开水杯喝了一口水。

“我也知道咱们村没有人会跳。所以呢,给大家找了几个老师。”赵贵向黄哲示意。

底下黄哲先站了起来,随后坐在他身边的几个人也站了起来。

“这几位大家应该都有印象。是来咱们村里常住的毛佩屏,杨爱英…”黄哲一个一个给他们介绍过去,这几个人都是还留在村里的疗养老人当中会跳广场舞的大妈。

作者有话要说:  二更完毕

第164章

比赛的日期是庙会前期,从现在起有整整一个月的时间可以练习。

毛佩屏等人作为指导是可以跟着获得冠军的队伍一起去的。

比赛的时候评委由村委干部、代表还有这几个导师组成。

更加详细的事情写成告示贴在村委大院外边的告示黑板上,一开完会被人围了一个水泄不通。

黄哲一看这么多人挤在一起堵在大门口,干脆用复印机把自己手中的说明复印了好几百分发到了村民手里边,这才让大门口这场拥堵疏散了。

“晓雯你参加吗?”田桂英挤过人群,走到胡晓雯身边问。

“参加啊!必须参加。怎么说咱们也是掏了赞助的钱呢!”胡晓雯转过身抱住田桂英的胳膊,“桂英姐,你跟我一起吧!咱们组成一个队。”

田桂英欣然点头:“好哇。我家的人全都参加,这样加在一起就有六个人了!”

田桂英的母亲现在还在她家里住着,再加上现在在餐厅实习的侄子和她的两个儿子,这么一数人数就过半了。

胡晓雯说:“我再叫上红霞、楚大娘一家。”

她们这只队伍是最好凑的,几个领导手底下全都是人,随便叫几个连家人一起就满员了。

田桂英意外的看她一眼:“只叫桃花小筑这边的?仙桃林那边呢?”

胡晓雯挥挥手说:“咱们这边都是女的多,他们那边男的多,让他们自己组队好了。”

广场舞比赛的消息一出,村里边打麻将的人顿时少了很多。

头两天是混乱的组队时间,不管满员不满员,人数超过十个以上就可以先练习起来,剩余的人可以慢慢的找。

毛佩屏几个人头一次在桃溪村这么受欢迎,选拔|出来的队长们一个个的排着队等候她们的指导。

还好黄哲也知道真要让她们一个个队伍给指导肯定忙不过来,于是直接让报到她们名底下的队伍合并在一起,排了时间表,让他们轮流在打谷场上进行练习。

现在村里没有客人,打谷场上没人停车,正好让他们在这边锻炼。

胡晓雯他们队选的是杨爱英。

这几个会跳广场舞的大妈事先都是由黄哲先考察过的,不说水平怎么样,起码是能够动作完整的一曲跳下来的。

头一年这广场舞比赛不过是给村民找事情做,真正想要办成有水平的比赛,光靠这些没有舞蹈基础的大妈们指导是不行的。

全村的老百姓一个会跳舞的都挑不出来,目前这些大妈们的指导技能已经可以教导他们了。

杨爱英是彭英卓的母亲,她没想到来这边伺候姑娘,还能过一把充当舞蹈老师的瘾。

那天开完会,她就跑回家,让女儿给她从网上下载歌曲。

她们这几个指导,每个人会的都是之前学习过的,有固定的动作和乐曲。她们只需要生搬硬套,把自己知道的都拿出来,自己会的教出去就够了。

原本杨爱英还想让自己家组成一队,全家人全都上阵。要知道他们在这里居住了多半年,绝对符合参赛的要求。

只可惜等到一月份的时候正好是女儿的预产期,要伺候月子,谁也走不开去旅游,家里边的人除了杨爱英之外就都没去。

每天中午吃完饭,胡晓雯和队友们汇聚到打谷场,占据一个角落,排成一个方阵,伴随着音箱里边传来的音乐,跟着站在前边的杨爱英边学边跳。

他们的运气不错,排的是下午,有太阳的时候天气是很暖和的,上午时段的人就要比他们要倒霉,那个时候还有点冷。

胡晓雯耳边听到楚大娘跟田桂英八卦,说是上午组的人跟黄哲去抗议了呢。

田桂英好奇的追问:“那怎么办?”

楚大娘说:“支书说,让两边的人一个星期交换一次。”

胡晓雯分神听着,手里边还跟着比划动作。

说实话,她内心觉得她们这队完全就是重在参与,一点夺得冠军的希望都没有。

不是她自己丧气,而是队伍里边的田桂英的母亲总是慢半拍,人家都做下一个动作了,她才刚做完上一个动作。

再加上他们队里两个小朋友白天还需要上学,晚上回去都是由田桂英补课,一个月当中也只有周末的时候能跟大队人马在一起突击练习,怎么看怎么悬。

不过好在他们这队人马就是图个热闹乐呵,倒是胜负心态不强。

练习了两个多小时,跳的手脚和四肢都热乎乎,浑身微微发汗。打谷场上的人结束了这天的学习,互相告别,各自返家。

胡晓雯去桃园看了一下冷库的改装进度。因为是在室内施工,并没有因为下雪停止,速度还是很快的,估计到十二月中旬就能够全部完工。

这个时间完成刚好,通风个一个礼拜,就可以使用了。正好能够赶上在元旦庙会前储存大量的蔬菜以供庙会期间使用。

走上三岔口的道路上,越靠近尽头自己的家,音乐的声音就越发的清晰。

不同于大喇叭当中有些失真刺耳的伴奏声,电钢琴传来的声音悠扬悦耳。

克拉伦斯的电钢琴托运过来之后,他就投入到了工作当中。

胡晓雯这才对作曲家这个职业有着更加真实的体会。

胡晓雯家里的房屋建造的时候使用的是石材和木料,隔音效果比起水泥砖墙要好上一些,不过这也比不上专业的隔音材料吸音。

所以克拉伦斯在书房里边弹奏起电钢琴的时候,音乐声会传出来,屋内屋外,楼上楼下,都能够听到。

胡晓雯就听他一段一段的尝试,反复的修改。有的时候胡晓雯觉得很好听很不错,完成度已经很高了,却被克拉伦斯整个废弃掉,重头再来。

这超常地耐心和严苛的自我要求,让胡晓雯心惊。

要不是有伊莎严格管理着克拉伦斯的生活,而他自己也知道身体正在更重要的康复阶段,他一定会更加的废寝忘食。

电钢琴搬回来那一天,胡晓雯跟戴维恩两个人一起把它抬进了书房里。

克拉伦斯使用的这台电钢琴的造价极其高昂,甚至比普通的钢琴还要贵。

这件电钢琴的尺寸和立式钢琴差不多,比起胡晓雯曾经见过的电子琴要复杂的多,功能更强大,音质更出色。

电钢琴在不连接电源的时候是没有声音的,当时胡晓雯不知道,忍不住好奇去按琴键的时候,没有声响她还以为出了什么问题。

现在早上的时候,胡晓雯有时候会跟他聊聊他的工作情况。

“你的工作是只负责作曲吗?还是最后整个曲子都由你全部完成?”胡晓雯刷完马没有回去,反而是坐到一旁的椅子上。

克拉伦斯手被盖在毯子底下,按在电暖宝上。

“我只是负责作曲,现在完成的乐曲是用合成器编辑而成,只能作为试听样板。”克拉伦斯解释,“电子乐作为作曲应用还可以勉强使用,这些音色还是有一些呆板,最终还是要由真正的乐器演奏完成。”

“电钢琴的功能好强大,昨天听你合成的曲子,跟现场听音乐会一样,有好多种乐器演奏的样子。”

克拉伦斯唇角勾起一个弧度:“比起真正的现场音乐会可相差太远了,如果你有机会真正的听一场音乐会,就绝对不会这么认为。”

“哦。”胡晓雯对这些也不懂,只是根据自己的认知来说,既然克拉伦斯说差很多,那大概就真的是差很多,“昨天的那首曲子是战斗部分的配乐吗?”

克拉伦斯点头:“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