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哲打算一期先修靠山的这一段,还有从村南停车场转弯通向辅路的这一段。有这段就可以分流不少车辆,减轻主路这边不小的压力。

八十万完全就是料钱,至于人工是全村出,除了管饭的费用基本上可以说是要不了多少钱。

胡晓雯又一次来到了村委,黄哲召集村代表们开新年的第一个会议。

作者有话要说: 

第170章

这次会议的内容黄哲提前跟胡晓雯和陈子嘉通过气,也是三个人先商量过的内容。

黄哲上来先汇报了庙会的收益,然后又说了一期辅路工程的各种花销。

说完了这些,他说:“上一年基本完成了预期目标,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继续扩大形式,让周围更多的村子加入到旅游发展经济圈里。”

“而我们村的建设也不能停下。不过考虑到接下来的建设问题,今后再有人申请宅基地,将不会再划分村南的宅基地。”

“啊?”四大姓的管事闻言吃了一惊。

周家的管事不由的问:“不给宅基地?村里还有很多年轻人还没有分到宅基地呢!”

有些外出打工好多年的人,现在在打工地租房子住。原本家人是想要以他们的名义先把宅基地占下了。

可是黄哲管理的特别严格。本人不在村子里边的就先不给,一定要本人亲自回到村子里当面申请。

并且要了宅基地不盖房子还不行,半年要是这房子盖不起来,黄哲就把宅基地收回去。

他说这个话绝对不是闹着玩的。

村里的宅基地审批完毕之后,还需要上报的县里留档。

没有这个档案,村里边的说作废了真的就作废了。

因为黄哲说的严重,原本村里边只打算先去占地的人家这才打消了念头。

黄哲说:“不错,村南的地方就那么大,再增添住宅面积就要挤占耕地了。”

刘家管事的嘴动了动,他想说那就挤占耕地好了。

当初村南是没有这么大片的住宅地的,都是原先人家不要的好地跟近处的换了,现在村南的这块地方才变成了住宅区域。

可是看黄哲那张严肃的脸,他明显是铁了心,想了想刘家管事的还是没有多嘴。

果然,接下来黄哲说:“现在村里边的荒地都被重新启用了,耕地本来就不够用,还要挤占,没有人愿意,村委也不会允许。”

蔡家管事嘬了一口旱烟说:“那以后再有人想要宅基地咋办?就不给了?”

“给,当然给。”黄哲说完,就拿出一张卷起来的图纸。

他把图纸铺开,胡晓雯和陈子嘉一人端着一个杯子压住两边的边。

“以后再有人要宅基地,就从这边的地方给。”黄哲伸手在村里的平面地图上点了一下。

几个人伸头看,吃了一惊。

“长青岭?”

“不错,就是长青岭。”黄哲颔首,“咱们村里划分出来的荒地范围,一个三道弯,现在被建设成了仙桃林。剩下这个长青岭我就打算打造成村里边的新社区。”

长青岭在那边荒着,也不是没有人想要向村委申请搞种植,搞养殖。不过都被黄哲给拒绝了,他留着这块地就是为了扩建的目的。

周家管事七舅公皱着眉头,神情很凝重:“那片现在完全就是一个荒地,而且还是个坡,也不是个平地。”

黄哲说:“我知道那边是个坡,不过这个坡总没有三岔口和台上那边的坡度陡吧?”

七舅公的眉头松了一下:“那当然没有,不过…”

他话没有说完,旁边的蔡家管事儿说:“不过那边什么人也没有啊,谁愿意上那边去?”

黄哲胸有成竹的说:“现在没有人,并不代表以后没有人会往那边去。我的计划是,明年或者后年,把村委大院搬到那边去。”

这事儿赵贵也不知道,他吃惊的看着黄哲:“村委大院也要搬过去?”

黄哲说:“是的。”

赵贵不太赞同的说:“咱们村委这大院用了才十几年,也没坏。再花钱建新的村委那不是浪费钱吗?”

这还是第一次赵贵跟黄哲有分歧,表示了反对的意见。

在他看来,这不就跟乡里边挪用资金盖政府大楼一样铺张浪费么?

小黄这么实诚的人现在竟然也要犯这种错误?

黄哲没料想赵贵反对,不过他也不慌张,而是耐心的向在座的人解释。

“村委搬走之后,这大院就会全面改建成村民活动娱乐中心。”他冲着赵贵笑,“您放心,这地方不会荒废了,我也不会浪费村委一分钱。”

赵贵这才知道他误会黄哲了,不好意思的挠挠脸:“哦,哦!”

黄哲说:“这大院的礼堂将会被改建成放映室,晚上的时候会放映一些经典影片。其余的房间会变成图书室,电脑室。原本这边就有给老人们开辟的活动室,只不过这个功能区域被扩大到整个大院。不只是老人们,其他村民也可以来这里活动。”

“大院的边缘空地则会安装体育活动器材,中间划分成两个羽毛球场地,也让村民们能有个活动锻炼的地方。”

黄哲这也是充分吸取了之前的教训,想要继续给村民找点事情做。

广场舞大赛刚刚过去,现在人们还新鲜着,天天蹦蹦跳跳。

不过人的新鲜感是有限度的,这股热潮指不定什么时候就下去了。

万一村民们又故态复萌,总不能接着举办此类的比赛吧?

村委大院改成活动娱乐中心,就是黄哲的后手了。

黄哲接着说:“新的村委将会盖成三层小楼,占地不必有现在大院这么大,却能有更多的房间可用。说实话,现在的村委房间已经有点不太够使了。”

桃溪村的村委已经不再是当初只有赵贵和黄哲、刘昌三个人的时候了,而是有七八个人在干活。

现在一个社区基本上有的职能都有人担任,功能部门也逐渐齐全了。

碍于地方少,现在大家都是挤在一个房间里边办公。

赵贵这才明白黄哲的用心,他点点头:“是我考虑不到。”

黄哲摇了摇头,说:“除了这个原因之外,最主要的因素是为了卫生院。”

“卫生院?”蔡家管事挪动了一下身体,不安的问:“卫生院怎么了?

村里的卫生院只有一个护士,一个医生。这俩人是两口子,都是蔡家的。

卫生院也没有单独的地方,就只是在村委大院里边占了两个房间。一个房间做配药和看诊的放,另外一个房间则是打针和输液的地方。

黄哲说:“现在咱们村里的游客越来越多,村里的卫生医疗条件就有点跟不上了。蔡医生毕竟学识有限,有个头疼脑热的还能处理,一旦有紧急情况出现,就怕他应付不来。”

蔡家管事也不能张眼说瞎话,蔡医生以前是医专毕业的,只是一个中专水平,他媳妇——那个护士,还是他自己培训出来的。

说是村里的卫生员,其实根本就连医师资格证都没有考下来。

蔡家管事默默的点了点头:“我也知道他那点水平有限,承担不起太大的责任。”

黄哲安抚地说:“蔡大伯,您放心,将来卫生院升级成社区医院,肯定还有他们两个人的位置。我想的不过就是增添两个医师,和一些新设备。”

蔡家管事这才松口气,不是要砸掉这俩人的饭碗就行。

黄哲说:“所以说,将来村委和社区医院都会修建在那边,不愁那边没有人气。”

他看了看在座的人,认真地说:“而且,我打算全面放开村里女性分户的申请宅基地审批。”

除了陈子嘉和胡晓雯,其余的人都吃惊地瞪大了眼睛。

虽然法律上有规定,男女平等,都享有一样的权利。

不过女孩一般都是外嫁到婆家的,跟着丈夫生活。丈夫有宅基地就有房子住,丈夫没有宅基地,没有房子,就跟公婆挤在一起住。

法律宣传不够,也就导致很多人都不知道女性可以单独分户申请宅基地,所以桃溪村里边还没有一个女性分户的例子。

作者有话要说:170  

第171章

女性分户独立出去,在桃溪村百姓的眼中是很不能理解的事情。

连一直支持他工作的四大姓家管事也想不通,倒不是他们反对,而是他们的观念里,嫁出去的姑娘就是别人家的人了,怎么能独立分户呢?

黄哲知道跟他们解释不清楚,也没打算跟他们细说,就只是在会上宣布了这个通知而已。

本次会议的内容会被打印出来,然后张贴在村委大院外边的黑板告示栏上。

这个告示栏是村里获得村委消息的一个重要途径,黄哲打算将来就算是把村委搬到长青区,这块黑板告示栏却不会动。

散会之后,其余的几个代表都走了,只剩下赵贵了。

黄哲整理开始时弄乱的文件,赵贵就迫不及待的问他了:“你这里边到底有什么名堂?”

黄哲抬头笑了一下:“这其实就是最大限度的把年轻人留在咱们村子里边的手段。”

他站起身,取了一个档案袋,把文件装进去。

然后他坐下,打算给赵贵好好的解释清楚,别人不明白无所谓,作为跟他搭档的村长赵贵却是要懂其中的道理的。

“我放出本人不在场不给宅基地,半年不起房子收回宅基地这个消息,过了春节之后,肯定会有很多年轻人会选择回来发展。”黄哲抿了下有点干涩的嘴唇,“不过这还不够,远远赶不上桃溪村发展所需要的人力资源。”

赵贵对这些也是深有体会:“现在村里边除了种地的,基本上都有工作干。工程队、开荒队都缺人缺的厉害。”

黄哲摇摇头说:“不只是这两个地方缺人。新建成的金雨楼、白龙谷二期水道、小元庄竹楼都需要人手。人力的缺口在四十人左右。”

赵贵不解的说:“这跟放开女娃申请宅基地有什么关系。”

“关系可大了!”黄哲一想起这个眼睛就发亮,这并不是他的主意,而是胡晓雯的建议,他不得不承认在有些剑走偏锋计策方面,他比不上胡晓雯。

他嘴唇忍不住露出一个跟胡晓雯那时候相似的诡异弧度:“你也知道这两年来咱们村里的年轻人都特别抢手,对吧?”赵贵点了点头,“男性就算了,女性外嫁就相当于损失了人口,所以这个时候女性分户就很必要了。”

“这样女娃也能在咱们村里申请宅基地,就不必跟着丈夫外嫁的别的地方,反而是要把男方留在桃溪村,这样相当于咱们村又多增加了一个家庭。”

黄哲野心勃勃,一直想要把桃溪村发展得更加强盛。

这种强盛除了体现在经济势力上,也要体现在本村村民的人口结构上。

现在村里的人基础教育跟不上,受教育人口的比例增加怎么也要十几二十年,可是那太慢了。

最快的就是放开落户限制,鼓励和欢迎外来人口落户。

可是现在还不到放开这种落户的时候,黄哲就先用开放女性分户申请宅基地来试行。

赵贵脸色古怪了起来:“那不就成了倒插门了?别人能愿意?”

既然是女娃分户,户主自然要是女娃,男方入了户口,却不是户主,那不就是上门女婿?!

黄哲笑说:“那可不一定,虽然户主是女性,姓氏的继承却不一定是女方,也可以跟男方啊。”

赵贵算是理解了黄哲争取人口落户的含义,他说话挺有底气:“就算是我村女娃招收上门女婿,现在十里八乡也有的是男娃争着抢着送上来!”

以前他们想要娶桃溪村的女娃,那都是想要攀亲戚。现在桃溪村放开了落户,可以直接加入桃溪村的户籍,就等于每年可以直接分享桃溪村的福利。

要知道现在桃溪村年年都有福利分配,等到以后村里的企业越办越好,这福利也会越来越多。

至少可以肯定的是跟桃溪村人结亲,不管男女未来是不用愁的,甚至会惠及子女后代。

黄哲把村里的平面图展开,想要把它钉在墙上,赵贵上来给他帮手。

他说:“村南这边的辅路两边还有不少地方,就这么空着不分,会不会让人有意见?”

黄哲往四角按着图钉说:“这些地不会空着。”他用手指了一下角落,“这个地方会建一个绿化小公园。其余的地方也会修建成绿化带或者花池子。另外也会盖一些房子,跟现有的建筑持平,保持这个街道的建筑整齐。”

“这些房子都属于村委,到时候可以出租,收到的房租到时候都会用来维护村里边的公共设施还有绿化美化。”

赵贵先是呆了一下,然后点头说:“这样也行。肯定会有不少村民向:要是让村里边其他的人占了便宜,在这边盖房子开旅馆小饭店,还不如村委用了这地方,收了钱用在全村村民的身上。”

黄哲笑了一下没说话。

他们之前商量的还不只是如此,现在只是先把辅路这条道路美化成花园式街道。

等到这种街道模式呈现在村民的眼前,他就会在全村推广这种模式,把桃溪村整个建成生态花园式村落。

对于那些在外打工有资格申请宅基地却错过的人,他们肯定会有意见。

对此黄哲也有化解的办法。

在村南的这条辅路附近申请的宅基地都不大,只有小小的两百五十多平,至多不会超过三百平。

可是换做新区就不一样了,村委会很大方的划给他们五百多平米的地基。

长青岭距离村里也就十几分钟的道路,从村南通往长青岭的道路一侧是田地,另外一侧则是山坡。

这条道路的山坡那一面也是算在长青区范围内的,这条道路是辅路延伸出去的,将来这边发展起来就是一条商业街。

只不过这条道还是土路,短期内也不会硬化,就看这些人有没有眼光,懂不懂得抓住机会了。

西风的两个宝宝已经长得很大了,每天跟着西风到处跑,胡晓雯怕这俩被带得彻底成了野猫,就赶紧让田桂英抱走了一只。

而剩下的那一只也没有留多久,被五只猫咪的母亲——那只去世的花猫——原来的主人抱走了。

那家主人跟周家有亲,胡晓雯是叫女主人嫂子的。

这家嫂子自从花猫出车祸没了以后就一直没有再养,这回知道花猫的后代生了小猫,就动了心思。

胡晓雯当然不会拒绝,就让她把最后的那只小猫带回家了。

打从进入到冬季开始,三只公猫也不在外边野了,都跑回家钻进狗窝里和淘淘挤在一起猫冬。

只有南风一只,还是不见踪影。

这让胡晓雯特别担心,担心它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情。

胡晓雯已经很久没有用意识在山间游荡,现在为了寻找南风,每天晚上都花很长时间让灵雾带着她的意识寻找。

她找遍了桃溪村的每一个角落,都没有任何的发现,最后又找了小元庄,最远去了桃源村,也没有找到。

最后她不得不承认,南风失踪了。

“你没必要那么担心。”陈子嘉安慰她,“你家的那五只猫在野外的生存能力相当的强悍,除此之外又很机灵。现在不回来,很可能是被绊住了。比如说带小猫什么的…”

胡晓雯更担心了,整个脸都皱了起来。

“咳~~”陈子嘉赶紧改口:“说不定它走得太远了,现在天气太冷,穿山越岭也不安全,等到天气暖和了,它肯定就回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晚上有二更

第172章

陈子嘉这不算安慰的安慰,勉强让胡晓雯安心了点。

她知道自家的几只猫比起其他家猫在野外的生存能力更强,甚至有些经验丰富的年长流浪猫也没有它们捕食能力厉害。

现在也只寄希望于春暖花开的时节,南风能够回来了。

胡晓雯一边这么想,一边咬牙切齿,等到它回来,一定关到空间里再不让它到处乱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