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出锅的荷叶饼,喷香的干菜扣肉,聂老汉口水直流。一口吃了十几个荷叶饼,又喝了一大碗骨头汤,吃的直打嗝儿。

云朵想让别吃那么撑,这样回老宅,还不是一下子就暴露了。

聂老汉吃起来,是谁也管不住,吃完吃高兴了才擦着嘴离开,走前还不忘提醒云朵,“说好的烧鸡,到现在还没买!”

云朵嘴角抽了抽,二斤扣肉他差不多吃了一斤八两,还惦记着烧鸡呢!

“你要是想吃,明儿个再做。”聂大郎道。

云朵看剩下的干菜,“你先等一会。”捞出一碗之前熟透的排骨,做了一碗糖醋排骨。

比清炖的好吃,聂大郎吃了半碗才歇筷子。

云朵又让聂大郎喝骨头汤,聂大郎虽然个子没少长,但身板太单薄了,之前在聂家老宅估计也没吃饱过,更别提吃好的,骨质不检查也知道不如好吃好喝的少年们长得好,身体底子太差,趁着这段时日,好好补一下。

次一天起来,云朵麻利的做了早饭,热了排骨汤。

聂兰跑过来,她想跟云朵说说,让她也去帮忙,而且昨儿个的晚饭,爷爷就喝了半碗玉米面糊糊,还一副撑着的样子,肯定是在这吃好的了。

看两人一人捧一碗排骨汤,聂兰咽了下口水,“你们昨儿个果然做肉吃了,爷爷回家撑的晚饭都没吃。”

云朵没说话,起来拿了个碗,舀了大半碗排骨汤递给她。

聂兰面色一喜,忙接过来,看了下锅里还有不少,撇了下嘴。真是小气,还有那么多,都不给她舀满。眼神落在白面馍馍上,“太咸了,我吃个馍馍就一下!”他们天天吃杂面窝窝,云朵倒好,天天吃肉吃白面,这日子过的简直太好了!

云朵看了她一眼没说话。排骨汤她就放了一点盐,盐胃大的还觉得没放盐呢。

聂兰吃完,伸手帮着收碗,“我帮你刷锅吧!”

“不用了。”云朵手快的收碗,刷碗,洗锅,很快拾掇好了。

聂兰看了下屋里到处堆着的东西,缸缸罐罐的,“你们都挣这老多东西了,还搂着钱呢!我来给你们帮忙吧!”

云朵刷了锅,接了聂大郎舀的水洗手,“你以为范举人家的家业是一下子来的?你以为那些大户人家的财富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不干活不拼搏,光羡慕眼红人家,好日子啥时候也不会临到头上!”

聂兰一听就知道这话是说二房的,眼神转了转,难道云朵让她回去把这话带给二叔和二婶?

聂大郎递了帕子给云朵,端起药,一饮而尽,漱了口道,“走吧!估计人都该等着了。”

“不需要你帮忙,叫三郎过来就行了。”云朵看了眼聂兰,叫她回去。

聂兰顿生不满,“我干活儿也很快的,不就洗淀粉,我也会,为啥不让我去!?”

“规矩是一家要一个人,你要坏我的规矩?”云朵挑眉。

“我跟人家能不一样吗!”聂兰瞪眼。

云朵懒得多说,锁上门,和聂大郎往里正家去。

聂兰生气的在后面跟着,“作坊你们办起来的,咱们都是一家,让我也去,也不算坏了规矩啊!”

聂大郎停下脚步,目光冷淡的看着她,“你若不懂事儿,以后少出来丢人。”

聂兰小脸青了红,红了黑。

聂大郎深深看她一眼,和云朵直接进了聂里正家。

云朵往门外看看,聂兰没有跟来。

聂婆子刚把饭端出来,看俩人过来,忙催着聂里正快点吃,“你们真是太早了,过来再吃点吧!我炒了肉呢!”

俩人说不了,到外面看看。

杨婆婆也才刚起来,有等不及的人已经到杨婆婆门口等着,还有人过来看里正家的情况,见了云朵和聂大郎那么勤快,都围过来说话。

村里有一个磨,只是还不够,起码得两个。有人说买一个,有人说到亲戚家拉一个来,省钱。关键是摊子铺开了,花钱多,怕云朵和聂大郎钱不够,再说聂大郎还得吃药。

磨盘云朵准备买一个,用具上是不会节省,用到的盆和缸,也都要买。今天就是把用具都买齐了,摊子支起来,然后把人手招了。

云朵在村里不久,聂大郎也不常出门,对村里哪家啥人都不太了解,招谁不招谁,他们现在村里又没威严,不好说,所以才请聂里正出面帮忙。

等了一会,聂里正过来了,杨婆婆也起来做饭,打开了门。

聂里正点了几个媳妇儿进屋去打扫,又让人搬了张桌子过来,哪家招了谁来干活儿,都要记着。

谁去干活儿,各家人昨晚就已经商量好了,自然是派家里手脚麻利干活儿快的,不然选不中,不仅工钱没了,分红也没了。

白石村人口不少,但算起来只有几十户,因为多数是没有分家的,所以这人也好选了。

聂里正在村里生活了几十年,谁家什么品行,不说全知道,也能看个差不多。帮了先是选了三十个人。

那些没选上又失望又着急。

云朵扬声劝道,“现在地方小,天冷上冻没办法盖作坊,选出来这三十个人也不是天天都上工干活,得轮换着来的。等明年开了春,盖了作坊,到时候要的人就多了,真忙活起来,咱们村的人都上手还不够呢!所以大家先别急!”

聂里正也出来说话,“谁家要是找事儿,以后作坊就没他家的份儿了!”

这话一出来,没选上的顿时不敢吭声,只再三确定过了年会要他们,卖的淀粉多了也会招他们来,这才放下心。

被选中的人个个精神抖擞,喜气洋洋的,准备大干一场。

云朵拿了银子给聂三郎,叫他赶着聂里正家的牛车,把磨盘和木桶木盆,缸和瓮都买回来。晾晒的席子聂婆子不让买,“谁家没有晒粮食的席,借过来用用就是了。”

众人也都点头,说自家的席子随便用。

本来要写个单子,怕给忘了。可没人识字,倒是记忆力都不错,拉着牛车就赶往青阳镇上。

云朵又看着几个媳妇儿子把杨婆婆家的三间厢房都腾出来,打扫干净,把杨婆婆院子里也都拾掇干净,淀粉做出来,还要晾晒的。

不到晌午,聂三郎就带着人,拉了慢慢一牛车的东西回来了。

按磨盘的几个人忙过去,盆子桶先拿下来放一边,把缸和瓮搬下来,十几个人喊着号子,把磨盘搬下来,一屋一个装好。

下午就开始收玉米和红薯,聂里正拿着纸笔记账,买谁家的玉米红薯多少斤都先记着,回头再给钱。

云朵跟聂大郎商量了下,还是先把钱给结算了,“回头不够了再说。这淀粉做出来,拿出去就能卖了。”

卖玉米红薯的几家都很高兴,不过红薯玉米都还要吃,所以卖的都不多。都想着去亲戚家打招呼,买别人存里的红薯玉米也买过来,这样就能做更多淀粉了。

云朵让聂大郎回家休息,她留下来教人洗淀粉。

刘氏在外面看了一边又一边,想进来,大门被闩着,不是做工的不让进,做工也都不准把做淀粉的方法泄露出去,这是聂里正强烈要求的。谁家若泄露出去,就赶出村子,成全村公敌。

推磨的都是男人们,洗淀粉的都是妇人们,干惯了农活儿,都不觉得累,反而全身都是劲儿一样。

第二天就出了不少淀粉,晒在院子里。

村里的动静那么大,范家也得知了消息,范老爷和王忠过来,看忙的热火朝天,倒是都对云朵看法又变了。无权无势,连住的屋子都没有,拿着点本钱就敢开作坊。

不过村里的人却仿佛被灌了**汤一样,一副自己要赚大钱的样子。再看云朵,比卖鱼长高了不少,细棉布绣兰花草的棉袄,镶阑边大摆裙,已经是亭亭玉立的少女了。

聂里正呵呵笑着,“村里如今也算有个进项了,这小作坊办起来,还得范老爷多多照应啊!”

真要他照应,开办作坊之前就会先去见他了。范老爷也呵呵笑,“怪像模像样的。村里能有个进项,我也为村里高兴。”

说了几句场面话,范老爷问起玉米淀粉和和红薯淀粉的用处。

“全是做吃食的,可做点心可做菜。”云朵回道。

“县城里好几家还等着你去做鱼呢!”说起这事儿,范老爷面色有些不虞。

“后天我便带着淀粉去县城。”云朵笑,这回不去也得去了。

逛了下,范老爷就带着王忠走了。

做工的人听云朵后天要去县城卖淀粉,都加快了手脚,想在云朵进县城之前多做出来些淀粉。

回到家,云朵拿着聂大郎的药扒拉着算了下,正好吃到后天,拿着银子留出来个五两,留着给聂大郎抓药,剩下的才拿出来继续买玉米和红薯。

聂大郎正坐在炕上练字,手捏不稳毛笔的样子。

云朵一看,暗叹口气。果然还是没进步,像鸡刨的一样,歪七扭八。

聂大郎眸光微转,一脸不自在的看着云朵,“是不是写的很难看?我握笔总是握不好。”这样的字太不容易写,他得好好练练才行。

云朵实在有些看不下去,坐过来,拿过毛笔给他示范,“这样的。我看里正他握笔就是这样的。”

结果毛笔到了聂大郎手里,端正的握笔他写不成字,比之前写的更像狗爬的。

看他苍白病弱的脸上都浮起了红晕,云朵拿着他的手给他纠正姿势,“里正不是教了你好几次,我都学会了。”

“嗯。可能我年纪大,又病了这么久…”聂大郎不自在的应声。

云朵面带异色的看聂大郎两眼,年纪大懂事了,不更应该学的快吗?还是他真的病了太久,大脑有些不受控制?想法刚起,她自己就否定了。刘氏落水,他明明会水却说不会。她要去喊聂二贵救人,他立马就拦着她,喊了聂四郎去。刘氏上来说喊人太慢了,听叫人的是自己儿子才没发难。他这哪像脑子不好使啊!

还是说,他人是聪明的,但对于学习这事儿实在爱不起来?这可不行!她得让聂大郎努力爱上学习,不然作坊建起来了,事情多了,她走之后,这一摊子都扔给他了,他要是不识字,肯定要吃大亏的!

云朵就开始跟聂大郎灌输识字的种种好处,不识字的种种坏处。

聂大郎看她一定要说服自己爱上念书学问的小模样,心下暗笑,面上一副受教的样子,不忘给她递碗茶过来,不过等她讲完了,他就来一句,“我又不考状元,又这么大年纪了,略略识几个字就行了。做淀粉卖淀粉又不用识字。不识字也照样行的。”

云朵一口茶就噎到了,连着咳嗽了好一会,咳的小脸涨红,指着聂大郎。感情她说这么多,一句没听进去!

看她有些生气,聂大郎收回给她顺气的手,又拿起毛笔,“你让我学,我就学。”

云朵拉着小脸,给他布置作业,每天必须识多少字,写多少张大字,背多少《论语》,又想着这次去县城,再买两本诗集回来。看聂大郎安静的练字,泛黄的宣纸上一片狼藉,鸡刨狗爬满纸都是,他两条眉毛正亲密的靠近。云朵有一瞬的狐疑。这聂大郎难道还没过叛逆期?怎么学习起来有往熊孩子发展的倾向?

之后的两天,云朵再教人洗电费时,就时不时的往家里跑一趟,看聂大郎的情况。

聂大郎练的字多了,却依旧不堪入目。

到了去县城这天,路上跟王忠说话,云朵才想起来聂大郎的字为什么鸡刨的样子,“回来的时候,多给你买两本描红回来!”她小时候学大字也是跟着字帖练的。

到了南平县城,把水晶糕等几样点心给范大奶奶留一份,韩府留一份,连同酸枣糕和山楂片一块送到吉祥点心铺子。

云朵看了下,铺子里的点心出现了酸枣糕和山楂糕,不过和她做的不一样,山楂片他们还没有做出来。

初冬季节,人们开始猫冬,不干活儿了,吃的东西油水也大了,不少人找着买酸枣糕和山楂片。聂大郎和云朵把最后一批货送来,点心铺子的齐掌柜立马全部收下,对两人也多了分热情,言说想买下山楂片和酸枣糕的方子。

云朵不想卖方子,建议掌柜的,“这就是个季节吃食,过了季节也就没有了。你可以把山楂干磨成粉,泳衣山楂粉来做点心,虽然口味差了点,不过也差不多的。方子我不卖,不过我可以免费教你们两个别的点心,一个水晶糕,一个雪媚娘。”

“水晶糕!?”齐掌柜一愣,水晶糕是京城点心铺的秘方,眼前的少女竟然会,还要教给他?还有那雪媚娘,也是点心?

云朵微微一笑,“齐掌柜!咱们不是第一次合作,您是个厚道讲原则的,所以我们才来找你。这点心当然不是白教给你的。我这水晶糕和别人的也不一样,它是用不同的材料做出来的。玉米淀粉和红薯淀粉我们带过来了,还有点心您可以先尝尝,再决定要不要买我们的淀粉。”

齐掌柜也是南来北往跑过,看那水晶糕果然跟京城卖的不一样,还有那雪白柔软的团子,他各尝了一个,不住点头,“这水晶糕比之我吃过的水晶糕口感更好。还有这个白团子,它叫雪媚娘?好独特的名字。”

云朵笑笑没解释,要保持神秘感。或许很多东西都是随便取的名字,没有解释其意,人们因为自己的喜爱,就给它按了各种神秘色彩的意义。真是囧了个囧。

齐掌柜想了下,“你们光卖淀粉,没有别的?”

做生意的果然都不是蠢人,云朵笑了,“我们村刚开了淀粉作坊,做各种淀粉。目前只出了玉米淀粉和红薯淀粉。齐掌柜是做点心的,也应该知道淀粉容易做,为了保证村里的利益,我们会教齐掌柜一个点心方子,需要齐掌柜和我们作坊签订几年的购买协议。合约时间到了,齐掌柜随意要不要再续约,方子归你。”

铺子里做点心也是要用到淀粉,齐掌柜看过之后,云朵和聂大郎带来的淀粉很干净,又能多两个点心方子,尤其是水晶糕。以后还可以自己研制别的点心,这是双方互利的事儿。他直接点头答应下来。

云朵却没有把淀粉全卖给他,“作坊里出的淀粉多,只齐掌柜是吃不下的。”

这一点也是事实,齐掌柜虽然不希望,却也只能答应。

称了淀粉的重量,齐掌柜写了合约。

云朵接过来看了一遍,满脸的看不懂装懂。然后递给聂大郎。

聂大郎也一副看不懂应该错不了的模样,两人对视一眼,“我们知道齐掌柜的为人,是不会蒙骗我们的。”

齐掌柜睁了睁眼,嘴角有些抽。原来俩人都不识字,那刚才看的那么认真,一副识字的样子。再说这等互利的事儿,既然是合约,那就是原则问题,他也没必要作假。拱拱手,请云朵教他做水晶糕和雪媚娘。

云朵简单演示了一遍,仔细的把方法教给齐掌柜,和聂大郎带着剩下的淀粉赶往下一家。

这次带的淀粉不多,云朵就跑了三家,都顺利的签了五年了合约。

“别的几家呢?”聂大郎问她。

云朵再次趁机给他传授生意之道,“别的那几家先不管,等这三家的点心做出来大卖的时候,另外几家会主动找咱们的!咱们找过去,他们会压价。他们要是来找我们,这价钱就是咱们说了算了。不过做生意价钱要公道,才能做的长远。”

聂大郎受教的点头,看她一副大人的模样,眼里含了笑。

看时辰不早,俩人又到了韩府,把点心送上,又送了两包淀粉,做了一顿鱼。

韩老夫人很喜欢山楂糕,韩太太很喜欢水晶糕,几个小主子都喜欢那雪媚娘。韩太太又要卖方子,云朵直接说府上吃点心可以到点心铺子买,顺便给几家点心铺子做了下广告。拿着赏的五两银子直接出了韩府。

范大奶奶对云朵的拖拉很是有些不满,催促她明儿个赶紧去给答应的几家做鱼。

云朵次一天从早到晚,跑了两家,做了一天各种鱼菜。

第三天又跑两家,还把水晶糕和雪媚娘做了一遍,一家送上一份。虽然赏钱不少,但连着两天下来,云朵实在累的不轻,晚上泡了脚,把描红本和药摸了摸,还有两匹减价处理的棉布,羊羹和琼脂,还有些别的调料和用具,东西都买好了,就跟聂大郎说,“我们明儿个一早就回去!”这次没有遇见那庞仁,实在幸运。

“好!明儿个早点起。”聂大郎说着,拉过她的胳膊给她揉。

看他神色认真,清俊的面容在灯光下布满了暖色,云朵不仅有些晃神。聂大郎…长得不丑。

然而,天明起来,范大奶奶却不让两人走,“还有一家今儿个摆酒,也请了你去做鱼,你就再多忙一天,也多得些赏钱!开办作坊可不是小事儿,得有银子运转。”

“是哪家?”云朵突然又不好的预感。

范大奶奶笑道,“是庞家!庞老爷纳妾,摆几桌酒,就让你过去做几道鱼。虽说再累一天,可又能拿不少赏钱了。家里又啥事儿,你们做完再走。”

聂大郎眸光一沉,看范大奶奶的目光顿时犀利起来。

------题外话------

晚睡的宝贝儿安安~(@^_^@)~

早起的宝贝儿么么哒~(╯3╰)~

第070章:拒绝

之前范大奶奶对庞家纳妾摆酒的事儿一字未提,临到头了,才说让云朵去庞家做鱼,聂大郎眸光幽冷犀利的看着范大奶奶,“那庞仁心怀不轨,云朵若去庞府做鱼,岂不羊入虎口?”

范大奶奶眼神闪烁了下,皱眉不虞道,“你们是白石村出来的,那庞家的公子有些不着调,但也不是奸恶之人。只是去后厨做几个菜,就出来了,也遇不到那庞家公子。再说即便遇到,他也不能不看大爷的面子,欺负你们。你们就放心的去吧!”

聂大郎冷冷的勾了勾嘴角,“我拒绝!”

范大奶奶瞪大眼,面色愠怒,“聂家大郎你想多了,不过是去做鱼,这也是我看你们需要银钱,多做一顿饭,就多得一顿赏钱。再说庞家那边都已经说好了。”又岂容你们说拒绝就拒绝。

“我不允许有人把我的人置于危险的境地。庞家的鱼,我们不会去做!还请范大奶奶推掉吧!我们开了作坊,以后也没有那么多时间跑过来给各家做鱼,多谢范大奶奶费心了。”聂大郎声音淡漠,深深看她一眼,拿着东西,拉着云朵就往外走,也不坐王忠的驴车了。

范大奶奶大怒,面色黑沉。

云朵就算慢半拍也明白过来,回头看了眼范大奶奶难看的脸色,拿着东西跟着聂大郎大步离开。之前她就不喜范大奶奶提她做主接活儿,这几家都去做,也是因为之前麻烦了他们家。她是知恩的人,但却不容别人掌控她,利用她。

王忠在后面怒喝,“聂大郎!聂大郎你站住!”

聂大郎头也不回,拉着云朵拐弯,穿过大街,直奔城门口。

中间还买了两张肉饼和两个包子,搭了到青阳镇的驴车。

坐在驴车上,啃着肉饼,云朵有些担心。得罪了范家,他们在白石村的日子不好过了。

聂大郎看她眉头蹙着,安抚她,“不用担心。”

同一辆驴车的人多是青阳镇的,看云朵眼熟,一搭话,跟云朵聊起天。

这是专门来回拉人的驴车,不像范家的驴车只有他们,坐了一车的人,开了头,一路上叽叽喳喳没停过,云朵也没空闲再担心得罪范家的事儿。

到了青阳镇,已经晌午过了,俩人还拿着不少东西,找了家面馆,一人吃了碗面,又搭了牛车回到家。

村人没想到他们下晌回来,想着每次都是晚上,见到俩人,都打招呼,他们都关心淀粉的事儿。

“淀粉都卖了,工钱回头就发给大家。”云朵把药和买的零碎东西拎回屋。

聂大郎抱着两匹布,拎着做鱼赏的点心。

云朵看了看几盒点心,干脆拿了三盒拎着,问聂大郎还好不,她要去杨婆婆家,想带着聂大郎一块,也多教他些笼络人的事儿。既然得罪了范举人家,那就只有更好的笼络住村里的人民心,那范举人家也不敢因为被驳了面子就对聂大郎下黑手。

“我没事儿,再喝几天药,估摸着就要全好了。”聂大郎微微一笑,接过点心,让她拿着钱袋子,和她一块出门。

三天的时间,杨婆婆家里已经做出了不少淀粉,现在轮班的是二组的人。听云朵和聂大郎回来,要发工钱,一组的人也都来了。

所有的人都是干半天,所以一天二十文工钱,云朵把提前换好的零钱拿出来,给每个人发了五天的工钱,“以后的工钱十天一结算,太频繁了,也耽误干活儿。不过大家放心,没有特殊事情发生,不会拖欠大家的工钱。”

很多干活儿的都是干几个月才发工钱,有的还不发,找各种理由克扣工钱。云朵十天发一次,他们都很是高兴。

有人已经眼尖的瞟到聂大郎拎着的点心。

云朵看到一笑,“这点心是我去给人做鱼赏的,拿过来给大家也尝尝。一人一块,谁要啥样的,自己拿吧!”

三盒都是不一样的,一盒正好十块。众人都兴奋的凑过来,看了三盒点心,挑了自己最顺眼的拿了一块。有的就闻了闻,然后包起来,要拿回家给家里的娃吃。忍不住想吃的,也是咬了一小口,就包起来了。

见云朵笑眯眯看着她们,都有些不自在。

山根嫂子上前一步,“云朵!这点心比镇上铺子里看着还好,闻着也香。你们是不是每次去做鱼,都能得到赏赐啊?”

云朵摇摇头,“有两家是第一次去,这点心也是他们随手赏下来的。不过,他们这点心看着好,用咱们自己做出来的淀粉做的点心,比他们这点心还要好。下次发工钱,我做一些拿来给你们尝尝。”

都知道云朵做鱼好,做点心应该也拿手的。要不然那山楂片和酸枣糕都卖到县城里去了。纷纷说笑着,也要回家练练手。

等俩人到家,刘氏就溜达了过来,“拿着点心给外人分分,给我们拿的啥啊?”

聂大郎拿出一盒点心给她,“既然二婶来了,就把这点心拿回家给爷奶吧!”

刘氏伸手接过来,口气不善道,“没有别的东西了?”

“已经分完了。”聂大郎回她一句。

刘氏不相信,想进屋搜搜,看聂大郎和云朵面色都不好的盯着她,轻哼一声,“谁知道你们藏了多少好东西,闷声发财,闷头吃独食!”不过她除了一堆药没再看到旁的,拿着点心不满的走了。

那一盒是装了十二个点心,等拿回家就变成了八个。

聂兰随后来的,听聂大郎说点心给刘氏拿回去了,她跺跺脚,“肯定要被她吃掉了!”急忙跑回家。

刘氏正在家里编排聂大郎和云朵分外人点心,剩下不好的拿过来给他们。

聂老汉正发表不满,“还不够一人一块的,你们谁不吃了!”

刘氏立马瞥了眼张氏和聂大贵,“大哥大嫂的点心就孝敬给爹娘吃吧!你们是大郎的爹娘,他们平时私底下估计也补贴你们不少!”

张氏脸色有些不好,“我不要,给爹娘吃吧!”

聂大贵也当然把自己的点心让出来了。

这样还是不够分,刘氏看到聂兰跑回来,指着聂兰,“就这死丫头奸猾,成天跑过去,好东西都不知道吃多少了。你刚才是又去了吧?既然都已经吃过了,这点心你也不用吃了。”

聂兰见就八块点心,顿时怒道,“这一盒点心明明有十二块的,跟上次一样的好点心,咋拿回来八块?”

甘氏一听脸色就沉下来,目光严厉的看着刘氏。

见都盯着自己,刘氏心虚的闪了下眼,翻着眼道,“我哪知道!给我的时候就是这样的!说不定他们吃剩下的呢!”

“大哥根本就没有拆封,你这点心拿过来就拆封了吧!十二块点心,明明就是你偷吃,还不让我爹娘吃!”聂兰很恼火,每次都这样。

“你个死丫头胡说八道,不怕烂嘴!”刘氏忙出声喝骂,“你跟谁说话呢?我是你二婶!还愿望我偷吃了!有没有一点教养,乱说话!”

聂兰气的小脸发青。

“住口!”甘氏怒喝,目光凌厉的看着刘氏,“你要喜欢吃,都给你吃,让你吃个够!”

“我真的没有偷吃…”刘氏委屈的辩诉,看着甘氏凌厉的样子,却是不敢再出声。

最后,点心聂老汉吃了两块,后面咋分的,他不关心。他想着云朵家肯定还有更多更好吃的,就溜达过来了。

结果俩人啥好吃的也没有,煮的两碗小米粥,配的咸菜窝窝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