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氏冷着脸,说道:“你别再狡辩,快些把东西给我交出来,我也不告诉你爹娘,就咱奶俩知道,也给你留点脸面。”

李竹冷笑:“留脸面?你这人也会给人留脸面?你是怕你的私房钱被人知道吧。”

刘氏一听这话,愈发肯定钱物是李竹拿走的,她伸手去揪她,李竹闪身一躲,嘴里说道:“你这个老不死的,终于要露出真面目了?我以为你还能再接着谁呢?有种你继续下跪磕头啊。”

刘氏气得破口大骂,伸手就要去打她,李竹一脚踹开门,跑出院子,往里正家跑去。

她见了里正,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道:“里正大叔,你快帮帮我,我奶诬赖我偷了她的私房钱。我哪里见过啊。”

里正娘子听到了,也出来说道:“会不会是她记性不好,忘记放哪儿了,再找找看。”

李竹像看到救星似的,一把拉住里正娘子说道:“我也是这么想的,可我奶不听,她又打又骂的。 婶子帮我去给我奶说说。咱们一起找。”里正夫妻俩对看一眼,也只好一起去了。

很快地,邻近的村民们也知道了,一起跟着到李家来看热闹。

与此同时,肖氏和李大富还有李大伯他们也知道了。 因为早有人把刘氏的私房钱丢了的事转告给他们了。三人听了反应各异。

肖氏暗暗骂这个老太婆,整天叫穷,原来还有这么多私房。

李家大伯老两口子听了,不禁一阵愤怒,丢下手头的活便气势汹汹地往李家赶去。

刘氏一看李竹带了这么多人来,几乎气了个倒仰。

她定定心神,对着众人说道:“哎呀,你们这是做啥?我就教训我孙女几句,你们没事都回吧。”

李竹大声说道:“奶奶,我没偷你的五十两私房钱,也没偷你的首饰,你别诬赖我,今天咱就当着众人的面说个清楚,让人几个任得过的进屋里帮你找,好证明我的清白。”

刘氏还没开口,就听见李家大伯母叶氏,高声说道:“是啊,娘,让俺们帮你老找找吧。”

刘氏面皮僵硬得像刷了一层浆糊似的,扯出一丝笑容,对众人说道:“别听小孩子瞎说,哪里丢什么东西,你们都回吧,该干啥干啥去。”

那叶氏也不是省油的灯,趁乱硬挤进刘氏的房里,借口帮着找东西进行一通乱翻。

李竹也拉着里正娘子进来,又对叶氏道了谢。她自己也动手翻找起来。

其他人要么挤在屋外,要么围在院子里。

最先找到东西的是叶氏,那一个木匣子是在她床的夹缝里找到的,里正娘子也在屋角处找到了首饰拿盒子,李竹自己则找到了装房契的盒子。

里正娘子举着盒子说道:“这东西还真不好找。”

李竹一脸欣喜,当着众人的面说道:“奶奶,奶奶,你赶紧打开点点数,看少没少。”

刘氏气得两眼发黑,双腿发飘。她阴沉着脸,劈手去夺盒子。

李竹灵活的缩了回来。

此时伯母叶氏已经打开了匣子,李大伯也挤进来帮着打开了首饰盒子。刘氏想拦都拦不住。

众人看着这两盒东西不禁唏嘘出声。

原来,这刘氏的私房竟这么多。

李家大伯母叶氏气得眼都红了,往地上一坐,尖声哭喊起来:“没见过这么偏心的哟,我男人就是你不儿子吗?”

屋里顿时乱成一团,叶氏非要重新分家,肖氏去抢匣子,李大富也加入了进来,兄弟对兄弟,妯娌对妯娌,众人都拉都不开。

刘氏不知是装的,还是气的,大哭一声,往床上一倒昏过去了。刘氏这一昏迷,现场就更乱了。撕扯在一起的两妯娌终于被人拉开,这两家不分上下,叶氏抢走了装银子的匣子,李大富抢回了首饰盒子。两家算是打个平手。至于地契房契本来就属于李大富的,李大伯就没来抢。

两家人脸上都挂了彩,里正义正词严地教训了兄弟俩一顿。里正娘子又嘱咐李三姐和李竹姐妹俩好好照顾家里,就匆匆离开了。

众人陆续散去,家里乱得像跟进了土匪似的。肖氏坐在院子里哭骂,李大富蹲在地上一声不哼。

李竹主动去照顾刘氏。刘氏是气昏过去的,她也没别的办法,只能用缝衣针扎她的手脚。果然只扎了两针,刘氏就悠悠醒来了。

两人四目相对。

刘氏的眼中放出毒蛇一般的冷光,她从牙缝里挤出一句:“你滚吧,想滚哪滚哪,我们李家没有你这样的闺女。”

李竹笑吟吟地说道:“奶奶,你这是气糊涂了。你费那么劲接我回来,怎么又让我走呢。”

刘氏身心俱疲,神情灰败,仿佛一下子老了几岁似的。

李 竹声音清脆,继续说道:“你想让走我就走,想让我来我就来,你以为你是谁?有句话叫‘请神容易送神难’,我改一改送给你,这叫请神难送神更难。我就不走, 我现在过得很好,我在姑家还得起早贪黑去县里,整天风吹日晒的,还得顾忌姑父的脸色,我在家多好,我谁的脸色都不瞧。想怎样就怎样。我还是未来的大官的亲 妹妹,还等着当实打实的千金大小姐呢。

所以,我哪也不去,就在家里,也省得将来再有人给人磕头作揖地请我给回来,还不够折腾的。”

刘氏气得两眼一翻,又晕过去了。李竹没再用针扎她,她饿了,不管别人怎样,她得先吃饱了再说。

其实到目前为止,李竹的目的基本达到了,她要走也能走了,不过为了避免以后的麻烦,她干脆演戏演到底,让李家好好记住这个教训,一提起她就心里有阴影。有句话说得好,宁愿让你讨厌的人讨厌你,也不能让他们喜欢你。他们的讨厌无关紧要,但他们的喜欢则是一场噩梦。

第52章 回家

李家的气氛无比压抑,李三姐大气都不敢出。她做好了饭,先给李寄送去,李寄正靠床坐着,看到李三姐,就恶狠狠地说道:“那个扫把星呢,让她滚过来。”

李三姐试图劝她:“四妹她…”

李寄一脸不耐烦:“她什么她,赶紧让她过来。”

李三姐只好去叫李竹,李竹气完了刘氏,正想着要不要去气气李寄。这不,他就自己送上门来了。

李寄一看到李竹站在门口,就开始冷讽热嘲:“扫把星,你看看家里被带带累成什么样了?你还赖在这儿干什么,还不快滚!”

李竹靠着门,鄙夷地看着李寄:“你这话说的好像是我想回来似的,是谁低声下气地求我回来的?我实话告诉你,我宁愿跟狗相处,跟老鼠当亲戚,都不想跟你们牵扯,李寄,你要真有骨气,以后穷了落魄了,别想去着找我,也别看着我发达了好过了,就怂恿家人来找我。”

李寄简直被气笑了,“我呸,你也不瞧瞧你那模样,你会发达,别开玩笑了。”

“是吗?那你前几天为什么忍着我呢,你家人为什么把我叫回来呢。”

李寄恼羞成怒,抓起桌边的碗就向李竹砸去,李竹头一偏,碗砸到门框上,摔得四分五裂。

这声响动自然也惊动了其他人。李大富心里正烦着呢,突然听到东西摔碎的声音,气得霍然站起,一看到李竹站在李寄门房边,不远处的脚边还有一片碎碗片。一股气涌上头上,新气旧气积攒到一起,李大富眼睛瞪得像铜铃,额上青筋直爆。了解李大富的人都知道他这是要发大火了。

前几天,李大富一直听刘氏的,忍着李竹。如今这个情形,他觉得实在没必要再忍了。

“你这是脖子足了血,找死!我打死你算了,省得你再惹麻烦,再丢人现眼!”

闻声而来的李三姐吓得脸色发白,颤声提醒道:“四妹,你快跟爹认错了。”

肖氏不但不劝,还在一旁火上浇油。

李大富顺手抄起一根棍子,就朝李竹奔来。

“大黄。”李竹叫了一声。

大黄带着它的三个小伙伴,龇着白森森的牙冲李大富咆哮。

李大富早就烦死了这些畜生,没打着人,先打狗。

“汪——”四条狗团团围着李大富,张嘴便咬。

“哎哟,我的腿。”

肖氏看着丈夫没咬,吓得大声尖叫起来。

李家院子里的动静惊动了左邻右舍,李竹一看这情形,赶紧叫停大黄,她自己跑到外边,坐门外的石墩上低头不语。

李大富狼狈不堪地爬起来,对肖氏吼道:“都是你这死婆娘,非要把人接回来,接这个孽种回来有啥用,净招气,还不去打包袱让她滚蛋。”

李竹在外面大声叫嚷:“我不走,是你们让我回来的,我就不走!”

肖氏跑到李竹住的屋里,胡乱打了一个包袱,收拾衣裳时,她一看到这些新衣裳就更来气了,这些天,李竹吃好的穿新的,钱没捞着,他们的本倒蚀了不少。

她包袱也不打了,直接跑到院外轰李竹。

“你走吧,俺们老李家养不起你。你爱到谁家就到谁家。”

邻居们探头探脑地往院里看着,有的过来安慰李竹,有的劝肖氏和李大富。

李竹恳求肖氏,肖氏仍坚决要撵她走。李竹求了几回脾气也上来了,冲着门里大声嚷道:“行,我走,但咱们先说好了, 别等几天你和我奶又去磕头下跪求我回来。”

肖氏冷笑几声,高声回道:“我还去求你?你做梦吧,我丢不起那个人。”

李竹道:“你要记得自己说过的话。”

肖氏已经没什么耐心了,“砰”地一声,把大门撞上了。

李竹看着围观的众人,吸吸鼻子说道:“你们也看到了,我奶又说我克着他们一家了,先是说我偷了她的私房,托大家的福,私房钱找到了,我爹又打我,我娘又要赶我,我啥也不说了。他们让我走,我走便是。”

众人看着李竹也觉得她可怜,有人让她去他们家躲一躲,李竹摇头:“不躲了,到时我家人又去闹,连累你们多不好。有空我再回来看你们,你们都多保重。”

王小翠听到消息也来找李竹,她坚决要求李竹去她家,李竹还是拒绝了。

李竹带着四条狗,两手空空地出了村子。王小翠陪李竹走了二里地才转身回家。

一出了李家村,李竹的心情就变得雀跃起来。这件事算是解决了。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李家应该不会再来接她回家了。

李竹收起方才故意做出的悲苦表情,咧嘴笑笑,弯腰扯扯大黄的耳朵,拽拽它的尾巴,看着路边的野花也觉得十分好看,望着头顶的蓝天也觉得开心。

这次还得鸣谢黄大仙的配合,她怕自己一个人说了李家不信,便又找了个神乎其神的托,就是那个李仙长。果然,李家见一个两个都这么说,自是深信不疑。

黄月仙答应她的事做到了,接下来,她也得回报她。小白什么时候出现好呢,总不能一直呆在空间。今天就是个契机,就说它自己跑出来了,她在路上遇到它的。

李竹看看左右无人,就将小白放了出来。小白早就寂寞得不行,一出来见着它的伙伴们,高兴地直打滚。五只狗滚到一团,互相嬉闹撒欢。

李家村离杨家集有十来里路,李竹本想坐牛车走,可是等了好一阵也没见车子经过。她只得靠着两条腿前行。好在有小白大黄它们相伴,天气也不十分炎热,这旅途也不甚枯燥。

半个时辰过去,李竹已经走到了杨集镇和杨家集的交叉口。一到这里,路上的行人就多了起来。

李竹猛然记起自己第一次来大姑家的情形。才几个月而已,此时的心情跟那时的忐忑相比,已有天壤之别。

李竹正想着,突然听到车轮的辘辘声。她扭头一看,远远地看到有人驾着一辆驴车跟她同向而行。驴车再近些,她看清了上面的人,正是蔡青。没想到又在这里遇到了他。

就在这时候,一位肤色微黑、面容俏丽的年轻姑娘,十分羞涩的凑上来问道:“小妹子,我问你件事。”

李竹不知怎地想起上次在这里,那帮年轻姑娘媳妇向她打听蔡青的事情,她以为这次也是这样。便笑吟吟地说道:“你想问那位小哥是吧?他是我们村的,他还没成亲。”

那姑娘脸一红,扭身说道:“俺才不管他成没成亲,俺已经有俺的大牛哥了,我就是想问问,你看看我后面有没有…血迹,我今天那啥了。”

“这样啊。”李竹笑得更欢了,赶紧帮她看看身后。

“没有血迹。”

姑娘轻了口气,向李竹道了谢,转身走了。

她刚走,蔡青就到了李竹身边。在这里遇见她,蔡青也有些惊讶,他微微一笑,放慢了车速。“阿墨正要去看看你,没想到你竟回来了。”

李竹今日心情颇好,话也多了起来。她抱着小白上了驴车。大黄他们在后面跟着。

蔡青问了李竹在李家的事情,李竹只简单说了几句。蔡青笑道:”看来,你以后可以过清净日子了。”

“是啊,终于等到这一天了。”

初秋的风飒飒树林,发出飒飒的声音。秋阳热烈却不太灼人。两边的田野和山林丰收景象,那斑斓的色彩仿佛一幅画似的。

蔡青一直将李竹送到杨家,李大姑不在家,杨云和杨老实看到李竹回来,自然是又惊又喜。蔡青陪着杨老实说了几句话便离开了。

一进家,李竹就对杨老实道歉:“姑父,那天为了做戏做得像,你去了我也怎么理你,你可别生我的气。”

杨老实憨憨一笑:“你这孩子,我气你干啥。赶了这么远路,快去喝口水吧。”

杨云笑着拉着李竹去厨房倒水喝,两人边走边说话。

杨老实和杨云看到小白竟然自己回来了,自是无比惊喜。杨老实看到大黄和它的伙伴时,不禁又有点发愁。加上小黑,家里有六条狗了。

小白对李竹叫了几声:“汪汪。”让们留下吧,我又变厉害了,可以上山打兔子吃。

大黄也可怜兮兮地看着她。李竹不忍拒绝,只好对杨老实说道:“姑父,要不咱们先养几天,问问村里有谁家想养的到时送出去也行。”

“也行。”杨老实顺口答应了。

晚上,李大姑和杨墨回来,自然又是一番惊喜不提。

李大姑下厨炒了几个菜,吃饭时,她无意中提道:“说也奇怪,你不在的这几天,有客人说咱家的卤肉和麻辣烫没以前好吃了。”这里头当然有灵泉的缘故,她当时走得急,也没来得及提前准备。

李竹忙笑说:“可能是大姑心情不好,连带着做的东西也受影响。”

“是吗?还真有可能。我这几天总担心你。”大伙你一句我一句的,很快就把这个话题岔开了。

吃过饭,李大姑突然又想起了什么,对李竹说道:“对了,前天有个叫什么叶宣的男孩子来找你。”

“叶宣?”李竹想起来了,那个帮她进白府的少年。李大姑说那人也没说什么事。李竹猜想,他估计就是来问问那天的情况。

第53章 杨云的婚事

李竹回到杨家后,生活又恢复了平静。李家难得没有来闹,听说李寄的身体也渐渐转好。不久就回县学读书了。听说准备参加明年的考试,当然,杨墨也是要参加的。其实杨墨今年春天就准备参加考试的,不过因为惹了吴成材被打成重伤才没去成。

杨家一家人是一朝遭蛇咬,十年怕井绳。现在杨老实耳提面命地教导杨墨,千万不要惹事。这世上不平的事多了去了,先顾好自个就行了。

中秋过后,天气一天比一天凉。杨家卤肉的生意已经稳定下来。虽然生意稳定,生活也算平静。但李大姑在操心另外两件事,一是天气凉了,再露天摆摊就不太好了,要租个小铺子才好;二就是杨云的婚事。自从何家退婚,杨老实和李大姑就一直在寻觅合适的人家。如今不比前段时间,现在杨家盖了新房,家里境况好了许多。愿意结亲的人家也多了起来。

李大姑一家家的比较甄选,一时之间也拿不定主意。最让人吃惊的,是白家也派人上门提亲了,还是做正房娘子。 男主就是白县令的侄子白世杰。这个大馅饼把杨家砸得直晕头。

“怎么可能?莫不是媒人弄错了?”杨老实一脸震惊。他家女儿是不错,但也没到远近闻名的地步,何况还被何家退了亲。他自认为儿子是有前途,但这还没下场考呢。谁知道结果如何?

杨老实怎么也想不通,白家因何看上了自家女儿。李大姑也想不通,就追问媒人。

那媒人笑呵呵地说道:“我说杨夫人,你这是太谦虚了。你家的姑娘相貌好,人也能干贤惠。你这人利落干脆,听说你家的儿子,为人稳重,勤奋好学,学里的学子都愿意与他结交,先生也常夸他,将来一定大有出息。你也知道这白家的家世,这白老夫人也是穷苦人家出身,她家娶媳妇不讲究什么出身,怕媳妇将来仗着娘家势大,在婆家作威作福。她老人家只要身家清白,家风正派就可。再加上白二公子前些日子正好在街上看到了你家姑娘。这不就缠着老太太要上门提亲。还有啊,这白二公子啊,为人正派,从不像别家那些纨绔子弟似的,花天酒地,,这后院也是难得的干净,这么好的人上哪儿找去…”

李大姑想了想,前些日子,李竹不在,她一人忙不过来,就让杨云去帮了几天忙,确实有一个锦衣公子来过她的摊子。

“这,我一个妇道人家做不了主,还要再跟我们当家的商量商量。”

媒婆笑道:“那是自然。 你们且商量吧,三天后,我再来。”李大姑热情地送媒婆出去。

晚上,除了杨云这个当事人因为害羞不在现场外,杨家三人聚在一起商议这桩婚事,李竹也在一边旁听。

李大姑先向杨墨打听白世杰这个人。

杨墨说道:“这个人我见得不多,不过同窗中有认识的,风评还不错,为人是严肃了些,刻板了些,但从不仗势欺人,对祖母十分孝顺。还有一个挺难得,就是不好女色。”

李大姑叹道:“照你这么说,这人没啥大缺点,家世又好,他怎么会看上咱家阿云。我总觉得这事好得不像真的。”

杨老实也是这么感叹。但不可否认,他和李大姑都有些心动了。如果有高枝可攀,而且这个枝还不错,谁能不心动呢?

李竹想了想白世杰那个人,她没觉察出他有什么大毛病。那次在白府偷听,吴成材让他害人,他还是坚持一些底线,也没答应害人。但她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李竹听过一句名言:“如果一件事好得不像真的,那它十有八、九就不是真的。”

李竹不敢妄断,毕竟这关系到杨云的一生。

她想了想还是说道:“大姑,姑父,我觉得我们还是谨慎些吧。我们多方查探一下白世杰这个人,还有白家提亲的事,你们先别张扬出去。”

李大姑笑道:“我知道。”

睡觉前,李竹又跑到杨云屋里,旁敲侧击地试探杨云对这桩婚事的态度。杨云有些羞涩,起初不肯说,奈不住李竹的软磨硬泡,最终还是羞羞答答地说了几句:“我见过那人,觉得还不错。…我希望将来能帮上阿墨,让那姓吴的也不敢再欺负咱家家了…”听这意思,杨云也很满意。李竹笑了笑没说什么。

第二天早上,李竹要陪李大姑去县里出摊。李竹特意把小白小灰大黄都带上了。小灰最好带,直接往荷包里一放,让它露个头呼吸就行。

李竹好些日子没来,这一到来就收获了不少问候和关心。至于李竹回来的原因,已经有人知道了。李家先是跪地磕头求人回去,结果现在又赶人出来,这一行为挺让人不齿的。

到了县城,李竹悄悄告诉小白:“你能不能帮我打听一下白世杰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