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日见到青枫时,她不由得问道:“不是说北屋山的土匪以前不祸害附近百姓吗?怎么就变得这样残忍?”

青枫说道:“不是他们变得残忍,而是他们本就残忍。他们以前不骚扰百姓,不是心地善良,不忍伤害。而是为了自己的安全。否则民怨沸腾,他们也不安生。

若 说不祸害百姓,难道过往的商旅不是百姓?说是替天行道,他们的道又在哪里?说是劫富济贫,难道富裕有钱是错?这世上是有很多为富不仁的人,但更多的富人是 白手起家,辛辛苦苦挣来的一份家业。凭什么就得分给穷人?况且他们所说的济贫,其实济的是自己的贫。所有这些幌子不过是替自己辩解的一层遮羞布罢了。”

李竹惊讶地看着一脸灰土的青枫,没想到他竟有这番见解。青枫不好意思地笑笑:“这番言论是我家公子说的。”

“上次有人还说:你看那些北屋山的土匪以前并不祸害百姓,如今一剿匪反而连连做案,这对百姓来说还不如不剿呢?”

其实李竹有时也这么想过。

“然后呢?”

“我家公子说,你家隔壁住了一个杀人凶手,他因为种种原因暂时没有杀你,难道这凶手就不该逮捕吗?不过,因为没捉住凶手,让附近的人受害确实是官府的错。但凶手是必须要捉拿的。”

李竹点点头,“嗯,似乎有些道理。”

青枫嘿嘿一笑,转身去做饭去了。

李竹仔细一回想,又觉得青枫这些话似乎有人授意他说的,像是在给自己洗脑一样。再联想到陈觐所说的自己跟宁希迈是同一类人的说法,愈发觉得自己的推想正确。这是怕她走上歧途,特意来扳正自己?李竹觉得又好气又好笑。不知他是从哪得出的结论,觉得自己会走上歧途?

青枫他们五个在杨家集呆了十来天,活没少干,但却连逃匪的影子都没摸着。李竹都替他们着急,但看这五人的样子却一点不急。他们中的一个因为体格健壮,干活实在,还得了一个村中一户人家的青睐,有心想招他当上门女婿。李竹得知后和小春偷笑不已。

转眼间,已到了九月天。天气越来越凉。

九天初二这天,小虎一大早进山去了。李竹也没管他,反正它经常这样。青枫他们五人被邻村的人请去干活了,说是晚上不回来了。

傍晚的时候,天气突然变了。浓黑的云层遮住了月亮,须臾风起,这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历来是坏人作案的最佳时机。李竹心中涌起一阵莫名的不安。临睡前,她又检查了一遍大门和院子周围。

第103章 落网

夜色如浓墨一般,伸手不见五指。风越刮越大,枝条疯狂的抽打着院墙和大门。

大黄和它的伙伴在倒坐房里,小白则在李竹床边的一床破被子上卧着。它今日似乎有些不安,时不时地竖起耳朵听听外面的动静。

李竹看了一会儿书,觉得眼睛发涩就吹了灯,伸手摸摸小白毛茸茸的头,说声:“睡觉。”

李竹正要入睡时,就听见小白汪汪两声,冲外面叫着。李竹心中警惕,忙坐起来侧耳倾听。结果只听见喀碴一声,像是树上的枝条被风吹断了。

她再听一会儿,大黄它们并没有叫,想来无事。李竹安抚小白:“没事,是风。”

李竹撑了一会儿,困意袭来,便睡了过去。

不知睡了多久,小白再次吠叫起来。李竹猛地被惊醒。

小白冲着外面叫几声,又转过来冲李竹汪汪两声:“外面来人了。快起来。”

李竹飞快地穿上衣裳,拿起搁在床头的铁棍和砍刀。也不点灯,在黑暗中轻手轻脚地朝门口摸去。

果然,有人在外面拨动门拴。李竹的心忽地提了起来,手里捏着一把汗。

小春和小秋就在隔壁房里不知道怎么样了?大黄和另外三条狗呢,为什么没听见它们的动静?

李竹的心咚咚跳着,仍然使出先前的计策,粗着嗓子大声叫道:“爹,大哥快起来!”

这时就听见门外传来一个幸灾乐祸的声音:“小娘皮,别装了。老子知道你们院里就三个人,两个女人一个傻子。哈哈,今晚风这么大,你就是叫破喉咙也没人来救你!”

李竹背上起了一层寒意,这帮人显然是把情况摸熟了,今晚是有备而来。

门外的人仍在不屈不挠地拨动门拴。还有人建议要撞门。

李竹为了拖延时间,在门内说道:“几位好汉,你们的同伙先前要打劫我家,我为了自保才迫不得已将他们送官。是他们无理在先,我只是自保,你们有什么好不平的?如今官府追得紧,你们还不赶快逃命去!你们若要财物,我从窗户里扔给你们,还望不要伤害我们主仆三人。”

“哈哈。小娘皮,老子知道你诡计多端,也知道你手里有钱。你休想糊弄老子。人也要,钱我也要。识相的快点打开门。老子会弄得你舒服些。”

李竹心中大怒,恨不得当场虐杀了这帮人。然而她却没有一点办法,若是空间还在就好了。

反正也退无可退,她即便再伏低做小,对方也不可能会放过她。李竹索性大声骂道:“你们这帮活该千刀万刮的贼皮贼骨头,赶紧回去弄你娘去弄你爹去吧。弄完你们一起下十八层地狱!永生永世堕在畜生道。”

“他娘的,小娘们,你的嘴还挺厉害。你等着!”

门外的人大怒,他们拨动门捡拨动得烦了,便开始用力撞门。

此时,小白站在自己跟前,静静地等着。小灰也吱吱地跳了出来,小灰的伙伴们也纷纷从墙洞里钻了出来,一起聚拢在李竹身边。

李竹仍不点灯,这屋里的摆设,她比谁都清楚。

她决定若是门被撞开,她就先用地形与这帮人缠斗一会儿。

就在这时,李竹听到隔壁传来小春的尖叫声。另一帮人已经撞开了隔壁的门。

接着就是激烈的打斗声。

李竹不清楚外面几个人,听声音和脚步就不少。应该是全到了。

现在该怎么办?她冲出去也救不了小春,她自己都自身难保,但是什么都不做,任她被土匪凌辱,她也做不到。李竹此时是心如刀绞,恨不得生吞了这帮人。同时又恨青枫他们五人为何单单这时候出门,还一个不留。

就在李竹激烈地进行思想斗争时,只听得“咣”地一声巨响,门被撞开了。一阵狂风卷进屋里,吹得李竹打了几个寒战。李竹往后跳了几步,抄起桌上堆好的碗碟就劈头盖脸地往外面砸去。

“他娘的。”有人惨叫,有人骂娘。

李竹再抡起椅子往外扔,与此同时,小白也叫着冲了上去。

“啊,不要——”隔壁传来小春凄惨的叫声。

李竹命令小灰去帮忙,小灰吱吱叫了两声,嗖地一下窜了出去。

李竹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屋子里跟这帮人周旋,他们也试图点灯和火把,但风太大,一点就灭。

对方约有三个人,在黑暗中摸索着追逐李竹。

“啊——”有一人被小白咬住了,惨叫一声,扑通倒地。

就在这时,院外又传来一阵脚步声,像是有人来了。

李竹心中迟疑不定,不知来者是敌是友。

“李姑娘——”

是青枫急切的声音。

“青枫,快来,他们在这里!”

李竹大声叫道。

青枫大声吩咐:“李姑娘,赶紧躲起来,免得误伤你。”

李竹赶紧躲到桌子底下。

门里、院内传来一阵激烈的打斗声。

兵器兵兵乓乓的碰撞声。

还有小白的叫声。

小春的叫声停止了。应该是被人救了。

李竹仍旧一动不动地缩在桌子底下。

约过了半个时辰,打斗声渐渐小了。连吹进堂屋里的风似乎也变小了。

“李姑娘,你可还好?”青枫试探着问道。

“好。”李竹从桌子底下钻出来,摸索着进房点了灯,她嫌不够亮,又点了两根蜡烛。

灯光烛影之中,李竹看到青枫满脸满身都是血,他勉强笑道:“实在对不住,你没事就好。”说完,扑地一倒。李竹赶紧去扶他。

这时,小春和小秋也跑了过来。小春头发散乱,衣衫凌乱。

一看到李竹就扑过来,问她有没事。李竹摇头,又问小春怎样,还好,小春没被糟蹋。小秋也受了些伤,好在不十分严重。

除青枫外,还有两人也受了伤。

另外两人受了轻伤。

那六个四个重伤动弹不得,两个被捆缚。

那两个轻伤的连连道歉,说都怪他们粗心。原来他们今日白天无意中得知,有匪人出现在附近的山林中,他们想着白天无事,就去了三个人看个究竟。结果其中两人掉进了陷阱中,另外一人没东西拉人,又回来叫人。这五个都去了。本想着救上来人就回来。

没 想到在返回的途中正好与匪人相遇,五个人对附近的林子并不十分熟悉,被这帮人绕来绕去就迷路了。 一直转悠了半夜才走得出来,他们觉得大事不妙,就赶紧往村中赶,再迟来一步恐怕就要酿成大祸。两人连连道歉,李竹也不好责怪他们。这些人守了十来日,也够 辛苦的。不管怎样,还是及时赶来救了他们。

青枫的伤最重,这半夜三更的天这么黑,也没法去叫大夫。

李竹只好灵泉渗在水中,给青枫灌了一碗,剩下一点洒在他的伤口上。

他们这一行人好容易挨到天亮。

天亮了,风也静了。黎明时分还下了一会儿雨。

天气冷嗖嗖的,地上满是乱枝落叶。

小春去做一锅鸡汤面片,几个人吃了。 李竹便让小秋去找里正和姑父过来。

不多一会里正就带着几个人来了。

青枫此时精神好了许多,他们目的达成,也就不需要再流民了。就将事情经过说了一遍。

里正和一众村民面面相觑,嘴像被箭穿了似的,一时无言。

很快,有村民反应过来,手足无措地说道:“几位官爷,您们咋不早说,俺们不知情,还请你们去干活。真是该打。”

青枫笑道:“没干系,我们干活你们又管饭又给钱的,非是不告诉你们,是匪人太狡猾,怕露了行迹就白忙了。”

里正恭敬地说道:“官爷说得是。不知匪人在何处?”

小秋引他们到驴圈里去看,这几人要么被拴在柱子上,要么被捆得像粽子似的。那两头驴被占了窝,十分不情愿,时不时过来踢他们几脚。

李竹看到这六人时,其中有一个长着一张长脸,左脸上有一道可怖的伤疤。这人应该是他们的头头。

那个头头用一双狠戾的眼睛盯着李竹骂道:“小娘皮,你够厉害。老子没想到会落到一个娘们手里!”

李竹居高临下地说道:“你生在女人胯、下,死在女人手下,也算是有始有终,也该满足了。”

另一个黑脸汉子,则大声咒骂陈觐:“姓陈的,老子做鬼都不会放过你,终有一天要让你生不如死!”

青枫走过去,啪啪膳扇了那人几个巴掌,问小春要来几块抹布,塞到几人嘴里,省得他们再胡言乱语。

接着,青枫又向村村借了两辆车子,把六人扔上去,往县里去了。

此时,杨家集的其他村民闻讯也赶过来瞧热闹。

李竹吓得脸色发白,一个劲地问李竹有没有受伤。

“这到底是咋了。一出接一出的。把人的魂都吓飞了。”李大姑感叹道。

李竹安慰道:“没事了,以后就太平了。”这次连土匪头子都捉住了,应该没事了。

此事过后,李竹总算又过上了平静日子。但她同时也有一件不解之事。小虎已经三天没回来了。它平常不会超过两天,现在却三日不归,到底是出了什么事?

第104章 买铺子

小虎不见了,李竹开始张罗着去找。她带着小白和大黄进了两次山均是一无所获。

大黄和另外几条狗被那几个土匪算计,吃了迷、药,所以才没发出叫声。相较于小白,大黄虽然也通人性,但还是略逊一筹。

村民们得知小虎失踪后,也帮着一起进山去寻。

那些村民上次因为捉着土匪,不少人拿了悬赏,心里十分感念李竹,再加上小虎不但不伤人畜,还帮着赶跑野猪,咬坏人,大家伙对它从畏惧到渐渐喜欢讨好。

有了这些村民的帮忙,搜寻范围就大了许多。有个有经验的猎户说,小虎会不会掉进哪个陷阱了李竹突然想起,青枫说他们也掉进陷阱了。 于是便吩咐大伙要小心行事。并让小白和大黄在前面探路。

他们走了一阵,便进入了山林深入,地上扑满了厚厚的落叶。老老猎户嘱咐大伙要小心脚下,最好用棍子探探路再走。

他们正低头走路,突然听到一人“娘呀”叫了一声,身子便往里面陷落,还好旁边的人手疾眼快,一把扯住那人的衣裳。大家赶紧跑过来帮忙,终于拉住了那人没放下坠落。众人稳住之后,开始用棍子扒开落叶,再扒开上面的树枝,这里果然有个深坑,看土层还是刚挖不久。

众将陷阱做个标志,继续小心往前走。

走了一会儿,小白突然停住不走,它低头嗅了一会儿,接着便飞快地往前跑去。

“吼…”前面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

“是小虎。”李竹激动地说道。

众人循着声音找到了掉在陷阱里的小虎。这个陷阱更深更大,小虎一看见众人也十分激动,吼吼叫了两声。小虎是找到了,可是怎么拉它出来却是个问题。他们没带绳子,就算带了小虎也抓不住。

老猎户看了一会儿就让大伙往陷阱里倒土。把坑底垫高,再拉小虎进上来。

大家伙一起动手挖土,用衣襟兜着往坑里倒。

李竹生怕小虎误会,趴在坑沿上对它解释道:“小虎,我们是救你上来,我们倒下土你就抖一下身子。”

虽然坑很大,但好在人多,接着老猎户又用青藤编了条绳子,李竹先跳进去,将绳子绑在小虎身上,大家齐心协力终于把小虎拉上来了。

小虎饿了好几天,爪子也受了伤,走得很慢。

等到回村后,李竹心里感激大伙,就提出请他们吃饭。

众人纷纷说道:“乡里乡亲的,帮个小忙也是应该,哪能去吃你家的饭。上次俺们得了赏银,俺家婆娘还说要请你呢。”

李竹笑道:“那回多谢大伙帮忙,是你们应得的。也亏得是咱们村的人团结热心,要不然,我可没那么胆大。”

李竹再次道谢,大家伙说笑一阵,便各自散了。

李竹回去给小虎清洗了伤口,让它在家里养着。

转瞬间,秋天过去,初冬渐至。天气一天比一天冷。李竹有些不耐冻,去年冬天就是硬熬过去的,这次有了条件,她就想改善一下。

李竹观察这里的人们似乎没有盘炕的习惯。条件好些的生个火盆,一般人家是忍忍就过去了。

李竹就在家指挥小秋盘炕,说是指挥其实她也是一知半解。就知道坑心是空的,还需要在墙上弄入坑口,以方便烧火。小秋虽然脑子不利落,但手里的活干很漂亮。

辛苦了半个多月,李竹家的第一条炕终于盘成了。不过,他们没经验,第一晚,烧得过热,把人都快烤干了,第二晚烧的也不行,下半夜又冷了。 实践了几日后,李竹才终于找准火候。

接着李竹在堂屋也盘了一个大炕,小春小秋屋里也有一个。小春嫌太浪费,就先睡在小秋那屋。这孩子虽然十四岁了,可智商跟小孩差不多。

今年的冬天来得很早,刚进入十月就开始冷得人缩手缩脚。

李大姑做生意愈发辛苦,脸都冻得皴了皮,李竹看着心疼,去县里买东西时特意到南玉那里买了上好的面脂给她。李大姑一边嗔怪她乱花钱,一边笑着收下。

她接着又跟李竹商议盘铺子的事,先前因为吴家,他们的生意做不下去,如今新知县上任,那白家也不敢兴风作浪,听人说,吴成名最近乖得像孙子似的。所以李大姑又兴起了开铺子的心思。

李竹也支持她盘间铺子,这样的天气露天做生意太辛苦了。

李大姑和杨老实就开始着手寻觅合适的铺子。如今蔡青也不再做兼职经纪了。毕竟他也是个秀才,再做这事就显得不好。蔡白也觉得他这要很丢份子。虽然他不做这行,但还是嘱咐从前的朋友帮着李大姑寻觅合适的铺子。

说来也巧,他们正在寻着,原来杨家饭庄的那个东家找上来了,他是要卖铺子。

原来他家老爹生了重病,要回家乡,因为走得急,这铺子的价格开得不高,买主还故意压价。他一听说李大姑在寻铺子,就腆着脸上门:“那个,大妹子,杨兄弟,以前是我不对,怕孙掌柜找我麻烦硬把你们赶出去。其实我也不愿意这样,这四邻街坊谁不知你们一家的为人…”

李大姑的反应很冷淡,嗯嗯啊啊几声。正做着生意突然被人赶出来,谁心里能不怨啊。

李大姑说道:“我们再看看吧。”

房东说道:“好说好说,你们慢慢看,没合适的再回来,价钱咱们好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