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舅妈。还是让舅舅回来一趟吧。”苏菲说道。

天使通讯与美国三星合作生产移动电话。现在正准备在首尔成立一家合资公司,正在谈判中,所以苏明德在儿子得病后,也没有回来。

“别。现在正在关键时候,再说雄仔的病已经没什么大碍了,不要让他分心。”闵柔摇头,坚决不同音。

“钱是家庭生活的基础,可亲情比钱要重要得多。舅妈,你可不要本末倒置!”苏菲坚决反对,不过她也拧不过闵柔,好在雄仔也只是受凉而已,她又悄悄的用气为小孩子梳理了一番。雄仔的气色很快就有了明显的好转。

在饭桌上,闵柔谈起了自己家的新邻居,一个姓张的家庭,这个家庭的子女很多,男主人好像是开洋服店的。大约是同乡的缘故。闵柔和隔壁的女主人很快就相互熟识,很谈得来。张家的几个孩子都已经出外工作,最小的一个原本在英国读大学,后来因为男主人中风,中途辍学,去年刚回来。

刚开始的时候,苏菲并没有注意这个消息,毕竟这种事情在香港是非常普通的。晚饭过后,两个带着雄仔在外面散布,很意外地看到了闵柔所说的那个女邻居张太。她似乎是刚刚从市场买菜回来,一个二十岁左右、脸上尤带有几分稚气青年拎着菜走在她的身旁。

“你就是苏太太的外甥女吧?她可是经常提起惟独,夸你多才多艺,又能干。”张太很是热情地端详着苏菲,脸上忽然流露出几分疑惑:“小姐,你长得可真像那个大明星!”

“不是像,就是她。”

旁边的青年也在打量苏菲,听到张太说苏菲像明星,便在一旁纠正,然后向苏菲道:“你就是苏菲小姐吧?我也是你的歌迷兼影迷,没想到你竟然是苏太太的外甥女。”

“是啊,是啊!”

张太也是非常的兴奋:“苏菲小姐,我也是最喜欢听你的歌,当年那首《感恩的心》,我每次听完,都是眼泪汪汪的,你以后唱的歌,我都收着唱片呢。”

“谢谢。张伯母,大家都是邻居,以后你们就叫我的名字就行了,叫英文名字也行。”苏菲笑着道。

“使得,使得。”

张太更加的高兴了,她拉过自己的儿子,道:“这是我的小儿子,叫张发忠,阿宗,你不是也喜欢唱歌吗?可以向sophie多请教啊。”

“sophie,那以后有时间的话,真的要向你请教了。”张发忠刚说売这句话,就发现苏菲正用一种很奇怪的眼神看着自己。

“你说你叫张发忠?”苏菲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但如果仔细端详,眼前这个尚带着几分腼腆和稚气的青年,可不就是那位影帝嘛!

“是啊,这个名字很大众,有不少人都起这种名字,你遇到有同名同姓的也不奇怪。”张发忠显然是理解错误。

“你说你喜欢唱歌?”苏菲突然想到张发忠刚才的那番话,据她所知,张发忠…也就是后来的张国容,出道的时间也就是76年、77年之间,而且真正受到赏识,也是在77年开始的。

“我的确是这么说过,这怎么啦?”张发忠被苏菲这堆没头没脑的问题弄得有些迷糊。

“忠哥,”

苏菲决定先混个口熟再说,“如果你有兴趣在娱乐圈发展,我倒是愿意为帮你一把。当然,也不会是帮你,我们算是合作互利。”

“合作?”张发忠一听到她这么,一下子就来了兴趣,“事实上我确实喜欢唱歌,在学校的时候,就喜欢,原本我在中学毕业的时候就想加入娱乐圈,可我爸爸非要我念大学,到现在却…”他耸耸肩。

1977年,他获得《华侨日报》最有前途新人奖;同年加入丽的电视,并凭《american pie》获丽的电视亚洲歌唱大赛香港区亚军,由此进入歌坛。

“你知道,我在美国好莱坞办了一家制作工厂,梦工厂。一个为所有热爱娱乐事业的人造梦的地方。我的公司除了摄制电影、动画、电视剧、戏剧之外,也兼营着音乐经纪。而且在香港和日本都有分公司,旗下签约了不少的歌手和演员。

虽然我还不清楚你唱歌怎么样,但我觉得你的外形不错,在电视剧和电影方面都会有不错的前途。”苏菲说道。

“我喜欢唱歌,但我并不反对拍电影或者电视剧。”张发忠毫不犹豫地道。

“很好。既然这样,你明天有时间的话,就先去公司试个音,如果双方谈得拢的话,我们就可以签个初步的双方都会满意的合约。”苏菲心里是乐开了花。

上一次东南亚巡演,她算是彻底将谭永林拉到梦工厂的旗下,在她的授意下,公司在日本、香港、台湾等地派出星探,按图所骥,尽可能的将一些活跃在八、九十年代的港、台、日明星收罗起来,一些刚刚入道的新人直接签过来,而那些有潜力的人也都签过来先办个班,慢慢的养成。

打造一个娱乐帝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譬如张国容,之前苏菲就派人找过他,可这个人居然在中学的时候就去了英国,她当然没办法找,但就在她几乎放弃的时候,这个人却突然出现在了她的面前,大概这就是‘缘份自有天注定’吧。

其实这个世界绝对不缺少有才华的人,只是很多人没等被发现,便泯然于众人矣,只有少数人会脱颖而出,得到他们的机遇。苏菲不会死守着她整理的名人录,只要遇到合适的,她同样会给对方机会。

譬如汉城电视广播公司的金申道和宋慧昌,他们在小薇开列的名人当中,根本是藉藉无名,但苏菲觉得他们能够带动汉城电视广播公司发展,符合她的需要,所以就将他们放在了高位上。

就在苏菲这边忙着拍摄《搭错车》的时候,在美国…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的《辛德勒的名单》已经正式登陆美国各大院线。首映当天,因为苏菲有事不能参与,所以一切都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主持。说起来他已经不是初出茅庐的楞头青了,但在播放的时候,还是感到非常的紧张。直到电影缓缓落下帷幕,观看首映的观众们将热烈的掌声送给了这位犹太人导演,他脸上的紧张神情才稍稍缓解了一些。

第三百零六章 筹拍《第一滴血》

《辛德勒的名单》就这么在苏菲的推动下提前进入人们的视野,和《大白鲨》不同,它的出现提前的时间很长,而此时的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不过三十岁,虽然《大白鲨》已经奠定了他国际性大导演的地位,但并非完全令圈内人信服,在拍摄这部电影的时候,外界还是有议论的,认为这个题材的电影很难拍好。有一度,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和苏菲都有些怀疑。

前者是担心自己不能将这部电影完美的演绎出来,而后者却是担心自己将这部电影推出的太早。但是,影片的票房给了她们一个满意的答复。这部电影在北美上映仅仅一周就收获了1.6亿美元的票房。而欧洲上映之后,同样受到了观众的热捧,影片最后在全球获得了4亿7千万美元的票房收入。

这部电影无论从艺术价值还是社会反响来说,都是非常成功的。连一向对苏菲诸般挑剔的《基督教真理报》都不得不对这部电影给予良好的评价,但它在最后还是酸溜溜地道,“梦工厂这一次低成本、高回报的神话看来要被打破了,这部电影可是少见的高成本…”

这话说得没错,《辛德勒的名单》这部电影由于场面宏大,制作费用确实不低,达1300万美元。虽然这个时期的电影成本远远低于未来,但对目前的好莱坞来说,这绝对是一个大制作,幸好票房争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和苏菲都是最后的赢家。作为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得到了好莱坞的肯定;作为制片人和改编,苏菲的眼光再没有人怀疑;作为投资方,梦工厂收获了丰厚的利润。

《辛德勒的名单》在暑期大片纷纷抢滩上岸的大战中,首战告捷,梦工厂举行了庆功晚宴,而对于苏菲来说,最大的收获不是票房的收益。而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承诺,在适当的时候,只要有合适的剧本,他愿意与苏菲再度合作。

不过,在其后苏菲与强尼.乔恩通话时,两个人又产生了一些分歧。强尼.乔恩认为,梦工厂应该继续走小成本,高利润的系列影片,这一点苏菲是认同的。但是,她同样认为。大投资、大成本的电影。未必就不会带来高收益。《辛德勒的名单》就是很好的例子。苏菲认为,以后的电影,可以走独立投资和合作融资相结合的道路,这样可以融合各家公司的资源。实现双赢。最后强尼.乔恩终于还是被她说服,同意在适当的时候引进这种模式…当然,前提是要有合适的剧本。

《搭错车》这部电影已经开始了后期的剪辑,苏菲做得非常仔细,因为这是要献给母亲的电影。不过,她也在寻找合适的剧本。门德斯打电话跟她闲谈的时候,偶然谈起了公司准备捐一笔款子给在越战中受伤致残的战友,这番谈话提醒了苏菲,这让她想到了几部越战题材的电影。而原本在八十年代上映的《第一滴血》系列电影,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好在这不是第一次截和,苏菲只能在心里跟史泰龙说了声抱歉。

不过,这个系列影片的再创伤的空间很大。苏菲是不会再照般原本的剧情,她准备对这部影片做一些大的修改,将她的一些想法通过这部电影予以实力。

为了改写好这个剧本,她大量的查阅了有关越战的一些资料,这些资料有很多都是保密的,但她通过门德斯及他的朋友们的帮助下,终于得到了自己所要的素材。

她准备在影片中为原来的独行侠塑造一位新的同伴,这个人物也是一名越战回国的士兵,在回过后受到了一些不公司的对待,最后还被打成了残废…而在苏菲心中已经有了合适的人选。剧本创作完成之后,苏菲首先联系的却是哈里森.福特。他希望哈里森.福特来担任这部影片的二号主角,用这部电影,将越战后军人们的迷芒和困境用电影诠释出来。

战争存在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这个剧本很快就通过网络邮寄到了强尼.乔恩的电脑里。按照苏菲提供的预算报告,这将是一部制作成本超过1300万美元的大制作电影,苏菲认为,这么大的投入,光靠一家电影公司要投资拍摄有些不现实,而且还很承担很大的风险,如果能够与其它公司合作投资,在利益降低的时候,风险也同样降低。为此,苏菲在完成了《搭错车》的后期制作后,专门回美国找到了矫治.卢卡斯。

“sophie,又有什么令人振奋的好消息?”

看到苏菲满面笑容的样子,乔治.卢卡斯有些意外…虽然双方在光魔公司是合作伙伴的关系,但在其它领域也依然存在着竞争关系。

“当然,我们公司准备拍一部以越战士兵回国后的经历为主题的电影,与你们有很多的合作机会。”苏菲笑道。

“像《出租车司机》?”乔治.卢卡斯问道。

“不,除非是系列片,否则《出租车司机》是不可复制的。”苏菲笑道。

“你准备怎么合作?”

乔治.卢卡斯问道:“我希望不会影响到《星球大战》第二集的拍摄计划。”

“绝对不会。”

苏菲保证,“我希望这部电影由你来指导,另外就是资金方面的投入,另外,我还打算跟环球洽谈,让他们也投资。”

“梦工厂不应该出现资金不足的问题吧?”乔治.卢卡斯问道。

“当然不会。我们中国人有句话,有钱大家赚。”苏菲一付悲天悯人的模样。

“这部电影你准备多少投资?”乔治.卢卡斯问道。

他有些意动了,苏菲所编剧的电影,在娱乐圈看来,就是票房的保证。苏菲所要考虑的他大致也能够想得到…联合制作,不仅是资金压力可以缓解,重要的还有一系列的其它效应,譬如导演和合作公司的人气,合作公司的宣传、放映等渠道。所以说,合作并不仅仅是融资,好莱坞的这种现象并不少,不是梦工厂首开先河。

“预算是1300万的成本。”

苏菲笑了笑,“比起《星球大战》,这不过是个小儿科。”

“没错,但这个预算的确不算少了。剧本你已经写好了?”乔治.卢卡斯问道。

“是的,男主角我已经定下了。当然,如果你有新的人选,我可以重新考虑。”苏菲将早已经准备好的剧本递给他。

“你的眼光我信得过…哦,是史泰龙?我记得,今年年初梦工厂拍摄的《洛奇2》也是他主演的,好象也赚了一笔钱吧?”乔治.卢卡斯一边看一边问道。

“是,其实我还有另外一个人选,但我觉得史泰龙很合适。”苏菲说道。

“史泰龙演一个硬汉角色还是蛮适合的。”乔治.卢卡斯不愧是大导演,只看了一小半的剧本,便已经将主角的性格定位了。

事实上,从打开剧本的那一刻,乔治.卢卡斯就被上面的剧情吸引住了。战争结束后的军人如何适应平静的社会生活,政府如何正确的引导、安置他们,这确实是一个吸引观众的电影题材。还没有看完整个剧本,乔治.卢卡斯便已经下定决心要和苏菲进行合作。

“sophie,我必须承认,这个剧本虽然有些老套,但不可否认,它是很优秀的。我想知道的是有关我们之间合作更具体的一些东西。”乔治.卢卡斯轻轻合上剧本,他相信这部电影会掀起极大的社会反响。

“就像成立一个合资公司一样,我们两家公司按各自的投入占有丰润分成。影片的拍摄制作由两家公司协作完成,后期宣传利用各自的渠道同步展开。如果你不放心的话,可以由双方各派一名制片人,合作监制这部影片!”苏菲将他的想法告诉了乔治.卢卡斯。

“那影片的版权问题呢?”乔治.卢卡斯毕竟是在好莱坞做了这么多年的导演和制片人,一下子就看出了苏菲方案最大的遗漏。

“影片大部分的投资将由我们来承担,所以影片的版权归当然是归属梦工厂,但我们可以承诺卢卡斯影业拥有影片续集拍摄的优先合作权!”苏菲解释说。

“难怪你最后的结局似乎没有写完,剧中有些人物的经历也没有交代清楚,原来你已经想好了续集的拍摄!”乔治.卢卡斯原本以为苏菲只是打算了和他联手拍摄一部这样的影片,没想到苏菲还有这么宏伟的打算,他这是想要打造一个能够成为经典的传奇电影。

“这当然还要看市场的反应,如果观众们能够喜爱这部影片,那么推出续集是顺理成章的事。”苏菲微笑道。

“所以如果拍摄续集,投资额不会小于第一部,这就是你们选择融资的原因吧?”乔治.卢卡斯一语中的,他甚至怀疑苏菲已经把电影第二部的剧本都已经准备好了。

“没错,和聪明人说话真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

苏菲笑眯眯地看着他,“看来我们已经取得了一致的意见。”

第三百零七章 《搭错车》首映

1976年7月24日,香港九龙、新界、港岛、台湾台北、高雄等地,大约80家影院同时开始播放《搭错车》

这种跨地区的同时首映,是颇具一定难度的,港台地区的片商们,个个奸滑似鬼,通常都是看好了哪部电影反响热烈之后,这才一拥而上,购买拷贝,但这次是苏菲亲自执导、主演的电影,而且影片中的歌曲也是她主唱,所以当发行部门的人员一去联系,个个首肯,都很给面子。

一般来说,首映时间的选择是很重要的,大部分香港影片都会在周五、周六晚上进行首映,而元旦是周六,大部分香港市民一周工作六天,多会选在这个时间到影院进行消遣,周末看电影已经成为香港市民生活中的一部分。

苏菲这部电影是要献给母亲的,而苏雅茹的生日正是24日星期五,倒是正合了香港人的习惯,可谓是两全其美。

因为这一次电影拍摄的特殊性,所以在拍摄的时候,苏菲将消息封闭的很严,片场固然不放记者出去,便是外景地的拍摄也跟打游击战似的,绝不给媒体们半点儿机会。由于他们从影片开拍到杀青愣是没有挖到任何可以利用的消息,是以当各大影院开门纳客的那一刻,这些记者们带上长枪短炮,跟其他急不可待的影迷们一样冲进去。

苏菲已经很久没有以主创人员的身份进入香港电影院了,所以当她和苏雅茹母女俩手挽手出现在电影院前面的时候,有很多等在那里的记者开始给她们拍照。

主创人员们都很配合记者们,还特地摆出一些他们希望得到的姿势。但是,涉及到具体的采访,苏菲只是指了指电影院:“诸位先生、女士,我相信在看完电影之后,你们的一切问题都会获得满意的答案。”

她这话是一语双关,一方面是指电影会给他们一个答案,另一方面又似乎在暗示他们会在电影结束后接受采访。反正这种囫囵话不是她的首创,倒更象是一个政客惯用的伎俩。

这一出场的主创人员除了苏菲之外,还有香港梦工厂的几位高层,孙岳、江霞、李力群等人。所有主创人员都是在前两排,能够获得这种待遇的还有一些主要的媒体。另外,前来观看演出的还有金镛夫妇、苏老爷子和苏老夫人等。

当苏菲进场的时候,原本还算安静的播放大厅顿时沸腾起来了,那些早已经进场的观众们在看到苏菲的时候,都在尖叫着她的名字,苏菲挽手苏雅茹的手臂。面带微笑地回应着。如果不是因为影片马上就要播放的话。恐怕她根本没办法走到前面的座位。

苏世康不知道从哪儿弄来一袋奶油爆米花,和苏雨她们分食,见到苏菲满头大汗的挤过来,颇有几分幸灾乐祸的模样:“早就告诉你。要趁着开演关灯的时候再进来,怎么样,没被人占便宜吧?”

“面目尚可,人品龌龊!”

苏菲擦了擦汗,很鄙视地看了他一眼,一把抢下他手上的纸袋:“不知道电影院里不准吃零食吗?”

“有这个规定吗?”苏世康还在那里思索,苏菲已经开始吃上了。

“你这家伙,这么点儿事也要耍心眼儿?”苏世康好笑道。

“这你就不知道了!”

苏菲很得意地道:“欺不如窃,窃不如抢!”

周围几个人都不禁笑了起来。

就在这时。苏菲听到有人向自己这一排走过来,举目望去,却是邹文淮笑眯眯地走了过来。

“呵呵,苏菲,好长时间不见了。这一次我可是不请自来啊!”邹文淮看起来心情不错,甚至还跟旁边的金镛等人打了招呼。

“邹先生能来,是苏菲的荣幸。”苏菲客气地道。双方有段时间关系颇为紧张,特别是对方试图将程龙等人挖回嘉禾的时候,双方关系几乎达到了冰点。但这两年在金镛夫妇的斡旋下,再加上胡仁轩从中说话,关系总算是没那么紧张了,但苏菲也没有给他们写剧本,倒是邹文淮曾经主动跟苏菲联系,购买了她几本小说的电影改编权,拍了几部颇为卖座的片子。

“哈哈,这两年你几乎都在编、导、歌坛这些方面发展,很少能够看到你主演的作品,所以这次是一定要来看的。”邹文淮笑道。

“邹先生,请坐。”苏世康见他一时似乎没有离开的打算,便站起来让座,邹文淮顺水推舟,老实不客气地坐了下来,苏世康只好去旁边另找座位。

“邹先生,您是电影界的前辈,这一次还要请您多指教。”苏菲倒是没有什么意外,而且以邹文淮在电影圈中的身份地位,确实可以‘指教’她。

“江山代有人才出,老朽了,现在是来学习的。”邹文淮这不是谦虚,而是真的感慨。

以苏菲在娱乐圈今日今时的地位,有谁敢奢言指点她?

就算是整个东南亚娱乐圈中,名气和获得奖项超过她的也没有一个,从出道以来,屡获大奖,尤其是近两年来,各种奖项上,几乎就没落下过梦工厂的出口,就连电视、歌剧、歌曲奖事上,她的名字也频频出现,倒是她本人开始低调起来,总是以工作或者学习冲突为由,避免出度那些典礼。

“您太客气了,”

苏菲微笑道:“香港电视有如今的发展,您是功不可没…”

以前苏菲都是称呼他‘邹伯伯’的,但现在一口一个‘邹先生’,且不说两个当事人,就算是金镛夫妇在一旁听着,也是非常感慨…其实这一切,都是源于竞争。

中国传统崇尚儒家文化,但一遇到利益所争,当真是将君子六艺施展得淋漓尽致。说实话,苏菲在好莱坞的时候,尽管也是竞争激烈,但还真是没像香港娱乐圈这样图穷匕见的。前段时间还听说有的演员受到黑社会的威胁拍片,苏菲知道,那无非是指向氏兄弟成立的电影公司。其实也难怪,他们的公司成立的比较晚,在底蕴上不如老牌电影公司,而在导演方面,也是资源缺乏,所以才剑走偏锋。好在他们从来没有针对过梦工厂,苏菲对此确是感受不深。

两个人也就是寒暄几句而已,邹文淮没有坐在这里,而是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不过苏菲在目送他回到座位时,看到距离邹文淮不远的一个三十岁左右的青年人时,心中却是一动。

她坐下之后,问距离她不远的孙岳道:“岳哥,那个坐在邹文淮不远的人是不是吴宇绅?”

孙岳回头看了看,道:“对,是他。听说他正准备辞职呢。”

“辞职?这是为什么?”苏菲连忙问道。

“这两年嘉禾虽然放手让他拍片,可拍的都是一些跟风的片子,越拍越没兴致,听说他是想去台湾开始一番事业。”

吴宇绅去台湾?

那还不如将他拐去好莱坞呢…呃,错了,是请去。

不仅可以拍他所擅长的枪战片,而且也可以考虑将香港片引入好莱坞,虽然在此之前,李小龙已经将几部功夫片成功的引入美国。但由于近两年李小龙潜心治疗,随后的片子能够成功引入美国市场的很少,苏菲倒有此意,只是之前的事情太多,又要上学,精力方面不允许,但现在嘛,机会是愈来愈成熟了。

电影终于开始放映,播放大厅的灯也随之关闭。在梦工厂的标志出现之后,出现一双打着哑语手手形,然后是一个号角,一个、两个…各种各样的酒瓶出现在观众们面前,主人公哑叔终于出场。

没有功夫片或者枪战片的惊心动魄,在这部歌舞片的开始,就演绎了一个普普通通的故事,一个捡破烂为生的男人,在看到一个弃婴的时候,就象是遇到了一个天使。当他笨手笨脚的在邻居们的帮助下带孩子的时候,没有人嘲笑,许多观众都觉得很温馨,很欢喜。而相比起来,哑叔妻子的表现却让观众们极为不满,一开始就成为人们指谪的对象。

妻子走了,而小天使在哑马父亲含辛茹苦的养育下,渐渐长成了一个如花似玉的大姑娘…父亲老了,女儿想担负起养育父亲的责任。然而,当她踏上乐坛的时候,或许是有意,或许是无意,一条无形的隔阂在渐渐产生,而父亲为了不耽搁女儿的未来,强抑着对女儿的思念,不与其相认。

日复一日,女儿成名了,而父亲却渐渐的老去,在经纪人的百般阻挠下,父女二人距离得越来越近,父亲只能通过电视看到女儿的成长,而女儿却总以为还有时间…还有很多时间可以等待。

就在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等待中,父亲开始衰老…当最后由于心脏病发作而死亡的时候,女儿才明白自己错过的到底是什么!然而,这一切都无法挽回,她只能通过一曲深情的歌,来抒发对父亲无尽的思念…

第三百零八章 搭错车首映(二)

“什么时候儿时玩伴都离我远去

什么时候身旁的人已不再熟悉

人潮的拥挤拉开了我们的距离

沉寂的大地在静静的夜晚默默地哭泣

谁能告诉我

谁能告诉我

是我们改变了世界

还是世界改变了我和你…”

《一样的月光》,这是从来没有改变的,那改变的到底是什么?

是什么毁灭了幼时的理想?

是什么摧毁了曾经的信念?

这是拷问心灵,也是在自我反省…当救护车鸣着惊心动魄的笛声向医院飞驰的时候,舞台上的阿美用充满激情的舞蹈,一遍又一遍的提问。

“…没有天哪有地

没有地哪有家

没有家哪有你

没有你哪有我

假如你不曾养育我

给我温暖的生活

假如你不曾保护我

我的命运将会是什么

是你抚养我长大

陪我说第一句话

是你给我一个家

让我与你共同拥有它

虽然你不能开口说一句话

却更能明白人世间的黑白与真假

虽然你不会表达你的真情

却付出了热忱的生命…”

这是来自心灵的呼唤、感恩和赞美,当饱含感情的歌声在电影院中响起来的时候,许多人脸上都涌出了热泪,一些女孩子更是难以自禁的发出了抽泣声。

“妈妈!生日快乐!”

苏菲抓起苏雅茹的手,放在自己的脸上,身体仅仅依偎在她温暖的怀抱中…这里,对于苏菲来说,是唯一安全的港湾,十七年来,一直如此。

“妈妈今天非常快乐,谢谢你,女儿!”

苏雅茹也是泪流双颊,这眼泪不是为了剧中的人物。也不是因为曾经的苦难…而是自豪!

“该死的混蛋!”

苏明德愤愤然,把旁边正在擦眼抹泪的闵柔吓了一跳,“老公,你骂哪个?”

“杨建国那个混蛋!”

苏明德低声咒骂着,“我可以理解他要返回祖国的心情,可这难道就是抛妻弃女的理由吗?!”

在播放大厅的一角,有两个人坐在那里观看电影,其中一人正是杨立国,而另外一人,赫然便是李国光。

“想不到香港也能够拍出这种感人的电影。我以为香港只会拍那种飞来飞去的武打片或者伊伊呀呀的粤语片。”李国光有几分感慨。

“当然。拍这部电影的导演和主演、主唱都是一个人。她可是在好莱坞拿过大奖的。”杨立国说道。

“可我看她是中国人啊。”李国光还真不太熟悉娱乐圈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