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法总是有的,但在很多时候行不通。”

苏菲笑了笑:“你们这里经常搞一些政治运动,无论男女老少、城市农村,都喜欢积极参与这些饿不顶粮,穷不当钱的运动。”

“是啊,有一段时间还有人说什么‘越穷越光荣,越穷越’呢。”杨奕说道。

“其实咱们国家地大物博,随便弄出点儿什么,都能换回钱,让大家过上更好的生活,只是…”

苏菲的声音突然停下,人也停了下来,看向前面。

一个中年人出现在她的面前…或许说是中年人还不太合适,眼前的男人看上去比实际年龄更年轻一起,穿着一套藏蓝色的中山装,军人的那种头型,眼睛很有神,面容也算得上英俊,只是眉宇间多了几分疲惫。

“大姐,怎么…爸爸!”

杨奕先是觉得苏菲的异常,然后才发现面前的男人,惊喜的喊了一声,冲入那个男人的怀抱。

“小奕,你怎么出来了?也不怕迷路。”杨建国轻轻拍了拍女儿的肩背,眼睛却看向苏菲,而在他的心里,一个尘封了很久的女人身影渐渐的浮现出来。

“爸,她就是大姐,苏菲。”

杨奕连忙站好,为他们做介绍:“大姐,这就是咱爸。”

苏菲站着没动,也没出声。

杨建国轻轻叹了口气,来到苏菲面前,仿佛要距离得更近一些,看了好一会儿,他才感慨地道:“你和你妈长得很像。你出生的时候,我不在身旁…诶!”

“你不必感慨。”

苏菲做了一个深呼吸,认真地看着他,道:“从我出生的那一天起,你的所有照片和事迹,都被我妈妈埋藏了,在我的记忆里,‘父亲’这个词汇只是字典里的一个单词,也是一件永远收不到的礼物。如果不是李先生找到了杨叔叔,我根本不会来大陆。”

“我知道,我知道。”

杨建国连连点头:“这些年,我知道你们母女俩受苦了。不管怎么样,我们终于可以在一起过个年了!走,我们回家去。”

“姐。”杨奕小心地拉了拉苏菲的衣袖。

“我们走吧。”苏菲拉着杨奕的手急匆匆的走在杨建国的前面。

第三百五十一章 灵丘行(三)

“苏菲,小奕,快进来。”

李雅虹推开门,侧身让苏菲二人进来,一转眼看到楼梯上的杨建国,目光有几分怪异的迅速地扫了一眼苏菲和杨建国:“建国,这么巧,不是下乡了吗?什么时候回来的?”

“没什么事就早点儿回来了。”杨建国的神色有几分沉郁。

进门之后,他将包放在沙发上,刚刚脱下衣服,李雅虹便将衣服接过去挂了起来。

“跟孩子打过招呼了吧?”她看了一眼厨房,轻声问道。

“算是吧。”

杨建国轻轻叹了口气,脸上的神色似忧似喜,伸手掏出一包烟。

“别抽那个了。”

李雅虹从茶几底下拿出一包‘555’,“这是你大女儿带来的。”

杨建国怔了一下,神色有几分复杂的打开包装,抽出一支。

“少抽一些,这不是什么好东西。”李雅虹蹙着眉头,看了一眼,想要再说几句,终究是没有说出口。

杨建国将烟放在鼻端嗅了嗅,最终没有抽,而是将烟插回烟盒又放回茶几,身体向后一靠,目光也向厨房扫了一眼,脸上露出一抹苦笑:“那丫头,连声‘爸’都不肯叫。”

李雅虹淡淡地道:“没称呼你‘杨先生’就不错了。”

看到丈夫脸上有几分失落的表情,她微微摇头,语气也变得有几分柔和:“十几年的隔阂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弥合的,至少现在有一个很好的开始,她没有怒目相向。”

“说实话。她如果肯发脾气倒是一件好事。”杨建国苦笑。

“是啊,这孩子太理智了。”

李雅虹也摇摇头。她向厨房呶呶嘴:“不去表现一下。”

“哦,对。”

杨建国如梦方醒,连忙起身进入厨房:“你们都让开,今天我给你们露一手。”

“爸,你会做饭吗?”正在洗菜的杨奕有些怀疑地道。

“错了。是做菜,做饭算是什么本事?”

杨建国的目光却是在苏菲的身上:“当年在美国那会儿,我可是担任过厨房的大师傅,厨艺在唐人街也是闻名的。”

“真的假的?”杨奕将信将疑。

“可惜是有始无终。”

苏菲将手擦了擦,一扯杨奕:“我们出去。”

把一脸无奈的杨建国扔在了厨房。

李雅虹在客厅里看着,也是没有办法,她的地位比较尴尬,说轻说重都不合适。见到杨奕有些不知所措的模样,她只好吩咐道:“小奕,去看看你那两个弟弟又跑哪儿了,让他们回来。”

“嗯。”杨奕答应一声,连忙出门找人。

苏菲也想跟着出去,但小薇告诉她有一个电话拨进来。

“我回房。”

她很是淡定地说了一句,和杨奕一起出去,然后回到自己的房间。

“小薇。什么人的电话?”

“强尼.乔恩。”

“嗯。接过来吧。”苏菲摆了个舒适的姿势,躺在了床上。

“sophie,首先恭喜你。这两部电影都获得了金像奖的多项提名。”强尼.乔恩愉快的声音响了起来。

“谢谢,这是我们梦工厂的成就,可不是我一个人的。”苏菲笑道。

大奖是从来不会少的,在今天的英国电影学院奖中,第一部获得了最佳女主演、最佳导演、最佳原创剧本和最佳特效四项大项,但1月份苏菲没有时间。是由乔治.卢卡斯代领的。其实这方面的报道很多,但主要是娱乐版面的,李国光不是不知道有苏菲这么个名人,只是他想不到那个苏菲就是这个戴着大眼镜的‘普通’女孩,所谓‘灯下黑’就是这个道理,如果真的有心调查,不可能找不到痕迹。

强尼.乔恩这次与苏菲联系,不仅仅是告诉她获得提名,而且还有另外一件事情——第三季的剧本。

第一季播出之后,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好评指数狂飙,收视率在全国所有电视剧节目当中,名列第一。因此,第二季才刚刚拍摄完,就开始有人与梦工厂接洽…只是他们晚了一步,第二季的首播早已经设定了,现在很多人将目光都盯着第三季,而强尼.乔恩是代表剧组讨要第三季的剧本。

“强尼,不用那么着急吧?”苏菲有几分无奈地问道。

“当然着急,集齐这套阵容可不容易,难得与那些演员的档期没有冲突,而且他们也都很喜欢这部电视剧,希望能够拍下去。”强尼.乔恩道。

“你用不着绑架那么多人。”

尽管对方看不到,苏菲还是鄙视了对方一下,然后想了想说道:“剧本我会交给你的,下个星期…”

县委家属院门口,两个青年男女站在那里似乎有所争执…男的正是罗维新,而女的是他的未婚妻吉雪萍。

“罗维新,人家一家人团聚,我们去合适吗?”吉雪萍有些犹豫地道。

“杨已经发话了,不去才不合适呢。再说了,你调过来的事情,李厂长也帮了不少的忙,无论如何都应该当面感谢一下嘛。”罗维新说道。

“可是…就这么空手?”吉雪萍为难道。

罗维新笑了,道:“你要是拿东西反而麻烦,容易被当成行贿的。走吧,不能让人家等着。”

两个人刚刚走进家属院,一名面目黎黑的中年人迎面走过来。

“刘县长。”二人连忙停下来打招呼…来人是灵丘县的县长刘跃进。

“嗯,小罗,这就是你未婚妻小吉同志吧?”刘跃进点点头。看了一眼吉雪萍。

“是。”

“工作安排了吧?”刘跃进关切地问道。

“县文化局。”吉雪萍答道。

“嗯,很好。”

刘跃进点点头:“不管什么工作都是为做贡献。文化工作更是非同小可啊。你们这是去建国同志那儿?”

“是。杨爱人和孩子今天过来,让我们过去。”罗维新答道。

“噢,对,对。刚才我们家那个大小子还说,大院里来了两个七仙女。是建国同志的女儿吧?”刘跃进问道。

怎么说呢?

灵丘县城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可县委家属院也就巴掌大小的地方,一进一出的,人也就认得**不离十了。苏菲和杨奕在这院里进出了一趟,那震撼波对于一个乡下县城来说,那绝对是核弹极别的。刘跃进的儿子不到二十岁,趴在窗口就看到了苏菲和杨奕。眼珠子差点儿都掉出去了,等他爸妈回来之后,好一顿感慨,倒是将刘跃进的好奇心勾了起来。

“是,刘县长,有事吗、”罗维新不知道他为什么忽然对杨建国的女儿感兴趣了,但还是如实地回答了刘跃进的提问。

“啊,没事。随便问问,随便问问。”刘跃进挥挥手,转身离开。

二人走出去一段距离后。吉雪萍回头张望了一眼,低声问道:“你们刘县长怎么关心这个问题?”

“别说他关心,大概谁看到了都会关心。”罗维新说道。

“哎,漂亮吗?”吉雪萍又问道。

“漂亮…当然,和你是不能相比的。”罗维新连忙改口。

“滑头!”

吉雪萍瞪了他一眼,“我又没逼你。”

两个人说笑着来到杨建国家。等敲门进去之后,却看到大人正扎着围裙往桌上端菜,两个小子帮忙,而屋里的三个女人却在那里坐得稳稳当当的。

“小罗、小吉,你们先坐,马上就好。”杨建国招呼道。

“杨,我来帮您。”吉雪萍连忙上前要帮忙。

“不用了,马上就好。”杨建国指着李雅虹介绍道:“这是我爱人,你们叫嫂子就行了,这是我大女儿苏菲、二女儿杨奕,那是我大儿子杨世铭,二儿了杨世文。这是罗维新,你们都认识了,这是吉雪萍,小罗的未婚妻。”

一番介绍之后,杨建国连忙去厨房忙活,李雅虹也不让他们帮忙,拉着二人在沙发上坐下。吉雪萍好奇地打量苏菲,有些走神儿。

“雪萍,嫂子问你话呢。”罗维新轻轻拉了她一下。

“啊,什么?”吉雪萍这才反应自己有些失态。

李雅虹没的不悦,笑道:“小吉现在文化局做什么?”

“宣传科的干事。”吉雪萍连忙答道。

“离开北京会不会不舍得?”

“没有,就是饮食上有些不习惯,慢慢就好了。”吉雪萍答道。

吃过饭,苏菲向杨建国夫妇打了个招呼就回到了自己的房间,躺到床上,她摘下了眼镜,揉了揉鼻梁:“那些戴眼镜生活的人可真够不容易的,时间一长,上面都能够压出来一个坑。”

“有隐形眼镜可以选择。”小薇答道。

“对眼睛也有伤害。”

苏菲摇摇头,将眼镜放在床头,从空间里取出一罐可口可乐,‘嘭’的一声打开…

夜色渐深,罗维新和吉雪萍二人离开了杨家,往宿舍走。

“罗维新,杨的大女儿怎么姓苏?”吉雪萍好奇地问道。

“我只跟你说,可不要乱传。”

罗维新看了看周围没人,低声道:“苏菲是杨和前妻生的,随母姓。喂,我注意到了,你一直盯着苏菲看,怎么回事?”

吉雪萍道:“我觉得她好面熟,可就是想不起来在哪儿见过。”

路灯下,两个人影越拉越长…

第三百五十二章 灵丘行(四)

一轮明月悄然攀上夜空,月光迅速地弥漫开来,整个县城都笼罩在一片奇异的安谧当中。幽蓝的夜空中,繁星闪烁,透过窗户隐约可见远处疏落的灯光…计划经济年代,大多数居民都自动自觉的节约用电,最主要的是为了省钱。县城里很多人家都点着煤油灯,这种灯虽然光线不行,但贵在省钱。

街道上偶尔会传来一阵充满山西噪音的招呼声、自行车的铃声,以及急促的脚步声。七十年代末,别说是灵丘县城这种小地方,就算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也没有什么夜生活可言,除非是加班。

杨建国有些疲惫的坐在书桌后的椅子上,脸色不是太好看…巴掌大小的房间,这边打个喷嚏,那边儿就能够诊断出几级感冒来。没等吃完饭,家里就陆陆续续的来客,有关心同志的、有为领导服务的,还有的是很干脆的表示来看看…看什么?当我这是电影院吗?

杨建国心中不无忿然的想,但他知道,作为县委书记,绝对是这个县城的明星人物,别说自己的家里添人进口…幸好没有保姆,否则自己的每一顿饭都有可能被人当作谈资。今天那些人有一部分是借机来送礼的,还有一部分人是来看人的,经过了十年的动乱,这些人的素质没有长进多少,八卦精神却如同烈火一般熊熊燃烧起来了。

妻子和儿女们的到来,让这个家真正有了活气,象个家的样子。可长女的到来,又让他开始闹心了…对于苏菲的穿着和一些生活习惯。他并不觉得怪异。

和别的同龄人不同,毕竟他是在香港长大,又再美国呆过,对于海外华人的生活方式是能够接受。而且他也相信,人都是会被环境不知不觉改变的。中华民族拥有一种独特的亲和力,能够受环境的影响,也能够影响周围的人,他自己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但是,他有些把握不住这个从来没有见过面的女儿,在和妻子一席谈话之后,他觉得自己更没把握了,是惊讶还是惭愧?一种莫名的情绪摧毁了他的冷静。

自己该怎么面对她?

杨建国痛苦的用手按住自己太阳穴使劲儿揉弄着。似要缓解这些烦心事带来的疼痛。千错万错,还是自己的错,自己当年就不应该一走了之,而现在悔之晚矣。

房门被轻轻地敲响,杨建国知道是妻子在外面。他深吸一口气,强抑住情绪上的波动,神色又变得平静冷峻起来,目光恢复了平时的锐利。“进来。”

李雅虹推门而入:“建国,你没事吧?”

“能有什么事?”

杨建国笑了笑:“全家人都到了,怎么会不高兴。”

“你不打算跟她谈一谈?”李雅虹问道。

“当然要谈。但我…真不知道该怎么谈。”杨建国皱起了眉头。

“你是一个县的一把手,难道连一个小姑娘都搞不定?”李雅虹反问。

“她…睡了吗?”杨建国问道。

“没有,正在那儿对着窗发呆,就象你对着桌子发呆一样,真是父女俩。”李雅虹摇摇头。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杨建国自嘲地笑了笑。“雅虹,麻烦你让她过来。”

苏菲当然不是在发呆,她是在听香港那边姚丽给她的电话,因为有杨奕在身边,所以她的回答是通过小薇将她的脑电波转换为声波传递过去,从外表看上去,就跟发呆差不多。

“主人,李雅虹找你。”小薇突然提醒道。

“什么事?”苏菲适时的‘回过’神来,看向刚刚进房的李雅虹。

“你爸要跟你谈谈。”李雅虹看着这个神色如迷的女孩,心里有些嘀咕,不知道该不该听她的建议,送孩子到英国读书。

当苏菲来到书房,单独面对杨建国的时候,她发现自己并没有如同想象般的这位父亲有什么畏惧或者忌惮,但同样的,也不似如见陌生人一样漠然,一种很复杂、很难以解释的情绪。

“菲菲,你坐下,我有事情和你谈。”杨建国在面对自己的女儿时,已经恢复了沉稳,毕竟他在官场上也浸润多年,不那么容易被情绪左右。

“不要想着我现在会叫你‘爸爸’。”

苏菲坐下之后,看着对面这个男人:“在看到你之前,我总觉得‘爸爸’这个词,不过是字典里的两个字,很容易就能够喊出来。但现在我发现,这两个字真的让人很难出口,而且我也不想在你面前演戏。”

“你不想承认我是你的爸爸?”杨建国脸上露出了微笑,但心里却充满了苦涩。

“不,如果我不承认,就不会来。”

苏菲摇了摇头:“什么时候你成为一个合格的父亲,我自然而然的会喊出来。”

“噢,怎么才是合格的父亲?”杨建国的兴趣倒是被吸引起来了。

“等你什么时候能够不在任何情况下,出卖自己亲人的权益,那个时候吧。”苏菲的心里其实也很迷惑,她也不确定自己什么时候能够真正接受眼前这个男人。但她现在确实是无法接受。

出卖!

杨建国心中一痛,自己当年的行为是被看作出卖吗?

出卖了初恋的爱人,出卖了自己的妻子和女儿,出卖了作为丈夫和父亲应尽的职责…还真是出卖!

“如果你是在内疚,那就不必了。该发生的、不该发生的,都已经是事实。”

苏菲看着他,神色十分的平静:“不要想着弥补什么,失去的、曾经过的,都是无法弥补的。如果你心中真的对我们母女俩还有几分情意,那就做好你应该做的,一切按照正常来进行就可以了。”

“我知道,你妈妈把你教的很出色。”杨建国心中叹气,他是一个县委书记,还是第一次发现自己无法掌握谈话的节奏。

“当然,妈妈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我是世界上最好的女儿!”苏菲脸上充满了自信和骄傲。

杨建国哑然失笑:“是,你是最好的。我听说你绘画、英语和音乐都很出色…对了,你已经满十分岁了,我想听听你的打算。”

“工作喽,我会很多技能啊。”苏菲很简单的一语带过。

杨建国显然并没有在意其中的隐含内容,道:“你应该继续上学,凭你的条件,完全可以上一所不错的学校。”

“不用,该学的我都学了。”

苏菲淡然道:“我发现,做父亲,你不合格。做官,你同样不合格。”

“说说看。”杨建国觉得有些怪异…自己竟然被女儿批评了。

苏菲道:“做父亲,你一如既往的不关心自己的儿女,杨奕马上就要毕业了,你有没有考虑她的未来?世铭和世文还小,你竟然让他们过来生活,将来能够跟得上在大城市念书的孩子吗?

作为县委书记,看看这座县城,千疮百孔,穷得掉渣,明明是一座藏金宝地,百姓们过的却是穷哈哈的日子。”

杨建国摇了摇头,他当然知道女儿该上大学了。六十年代,有感于大学学子当中,贫下中农出身的学生较少,中央决定,全国高等院校取消高考,由各大院校公布招生名额,各单位适龄青年在经过政审等层层审核之后,保送进入大学。

这些学员被称为‘工农兵学员’,是目前大学生中的主要人群。但是,凭心而论,这些学员因为出身、素质不同,所以他们当中,真正出色的人并不多,但这些人都很努力。连年的政治运动,损失的不仅仅是学生,那些老师、教授也都受到了冲击,学校的教育水平也下降的厉害。

杨建国对这些当然清楚,但这已经是国家的现状,他只想着杨奕会有机会考上大学,却没有想过要上哪个大学,学习什么。

“杨奕喜欢钢琴,也喜欢音乐,上其它大学只能是浪费她的天赋,我建议她去念英国皇家音乐学院。”苏菲说道。她知道,杨奕想要去国外念书,不征得杨建国的同意是不可能的,也只有他能够说服杨老同意。

“皇家音乐学院?不好考吧?”杨建国毕竟在国外待过,知道去外国念书不是那么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