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滢道:“那你们午饭总得吃饱些,不然哪有力气干活?”

“午饭也不过榨菜配——”

小厮话没说完,便被倒行回来的小厮给扯袖子打住了。府里的事情怎能随便对外人透露呢?尤其这人还是府里未来的舅爷。

小厮们不说了,徐滢也不说话了。

直接回到前厅,端亲王和崔伯爷已经在聊竹子庄的烤全羊,见到他们出来,端亲王就咳嗽着起了身,跟崔伯爷告辞。崔伯爷自然热情留饭,然有宋澈端着个大黑脸在,端亲王是没那个脸留下来的,于是带着他们俩又驾马回衙来。

徐滢跟着端亲王进了都督院子,给端亲王殷勤地沏了杯茶,端亲王就说道:“这老崔嘴巴太严实了,只提到当初这婚约是怎么结的,别的一字不漏。”

说着他便把崔伯爷告诉他的那番过往原话说了给她听,“这事你母亲应该也知道。”毕竟没有人在外给女儿订了亲不告诉孩他妈的。

徐滢从前倒是也问及过杨氏这件事,但杨氏只说是徐少川在办差途中偶遇崔伯爷,救下他的命后崔伯爷对他感恩戴德,当场就立了婚约。具体的却没有说。

她想了想又说道:“王爷跟崔伯爷交情好,不知道崔伯爷平日里对人大不大方?”

“还行。”端亲王摸着手的大玉戒。“但他这个人不喜欢应酬,本王跟吴国公他们去吃饭的时候他从来不去,最多就是在自家花园里摆张桌子与本王两个人喝。”

徐滢道:“崔伯爷有没有向王爷借过钱?”

端亲王看她越说越不像话,板起脸来:“人家堂堂手握兵权的伯爷,能跟人借钱?就算崔嘉这么不靠谱,你也不能这么说人家!”

徐滢连忙打了个哈哈溥衍了过去。但是想到崔嘉那一屋子赝品,目光又沉了沉。

这一日无话。徐滢在公事房接着处理了些承德案子的琐事也早早下了衙。

宋澈在他房里摆弄了半天他的珍玩玉器后来找她。早已经没了人影。

杨氏竟然已经知徐滢去过崔家的事。

等她换过衣服来到房里,迎门便问道:“你去崔家,崔嘉没当着王爷提到你的身份?”

她最担心的就是这一点。

徐滢大致说了。然后道:“当年父亲给我和崔嘉订亲的时候到底什么情况,母亲可知道?”

杨氏顿了顿,放了手里做了一半的针线,望着她道:“你父亲在世的时候是锦衣卫副指挥使。那夜出门办案时在西郊外突然遇到有人洗劫驿馆,他带着兄弟们赶去。才知道是崔伯爷带着钦犯归京。

“当时崔伯爷还并不是亲卫十二卫的都督,只是禁尉军的统领,是在案子上立了大功,才被升上来的。你父亲不止是救了他。还使他升了官,就算是结个儿女亲家,他们家也不亏。”

徐滢捋着线团儿。端亲王从崔伯爷口中打听到的也差不多是这个情况。听上去也没有什么问题。毕竟徐少川对崔家的确也是有恩的,崔家许个儿女婚事顺理成章。如果不这么做,或者没有拿出相应的报恩手段,反倒可能要被人挑理了。

然而事情的本质并不在于这个,这并不应该是崔家执意求娶的真相。

从她日间所得知的情况来看,崔家十有已经成了个空壳子,一个连下人的伙食都要省下来的勋贵之家,就是声势再大也很有限了。

但是按照崔伯爷的职权,以及他们家享受的朝廷俸禄,却完全没理由这么寒酸,他们家人不多,就算没有手上的职权也能活得下去,哪至于担着重责却又把日子过得这么紧巴巴地呢?

最重要的是,这件事跟他们执意结亲的目的相不相干呢?

她想了下,起身道:“我去哥哥那儿转转。”说着出了门。

杨氏望着她的背影,却是许久才收回目光。

徐滢到了徐镛房里,徐镛也问起她去崔家的事。

她直接把在崔家看到的跟他说了:“我有两个问题不明白,第一,崔家既然盘子空了,为什么不去另找个家底殷实的人家结亲?第二,崔家的钱去哪儿了?而且我看崔嘉也不知道的样子,难道崔伯爷夫妇私下里还有什么秘密?”

徐镛闻言也皱了眉头。

他倒是的确没想过崔家居然是个空壳子,崔家在京中几代,怎么着也不该落到居然靠赝品来支撑门面的地步。他徘徊了两转,说道:“这件事,我得去找找道温,他在五城营里混,有些事情也许能帮我们问到答案。”

道温是刘泯的表字,刘家兄弟同在五城营,的确容易打听消息。

徐滢喝了杯茶,又看了看他才写的文章就回房了。

回房看到桌上的杯盘又想起,她在跟徐镛提到她分辩出崔嘉房里那么些古玩的时候徐镛竟然一点也没有起疑,难道从前的徐滢也是个爱好广泛的人么?

崔嘉这事闹得沸沸扬扬,冯玉璋也把徐少泽叫到了府里。

“真让老夫猜中了,他们回来得这么早果然有古怪!”他站在窗户边,深深凝望着窗外夜色,“宋澈不但撇去兵部已有的证据不要,还自己使下斧底抽薪这计把蒋夫人给劫了回来,咱们这次送给他的人情,却是白送了。”

徐少泽带着惭色道:“不但带回了蒋夫人,还带回了武暨,武暨手上也掌握着蒋讼不少证据。”说完他把身子直起一点,又说道:“不过不管怎么样,这次蒋讼倒了,杜阁老也得沾身灰,老爷的初衷还是达到了的。”

冯玉璋点点头,援须道:“我怕宋澈这是瞧出咱们的意思了。”说完他又回过头来,接过徐少泽递去的茶碗在手:“你可曾听说宋澈那婚约是怎么回事么?”(。)

第123章 说个假亲?

徐少泽道:“不是说早年指腹为婚的约定么?”

冯玉璋微哂了下,轻慢地道,“这种事,岂能光看明面上?”说着站起来,踱了几步,又说道:“我们秋姐儿也不小了,若是能跟端亲王府结下姻亲,倒也不失为妙事一件。”

徐少泽怔了怔:“老爷想把秋姐儿嫁给宋澈?”

冯玉璋扭过头来着他:“如果有机会,又有什么不好?”

蒋讼那案子很快就结了。

翌日早朝上刑部宣了旨,该办的办了,被伤害过的女孩子朝廷命武暨夫妇代为安抚,蒋夫人因为在蒋家育有儿女,但是蒋家又已容不下她,好在还存下些体己,于是由中军营出面把她的儿女接了出来,凭她的意思在京师赁了间宅子住下了。

蒋夫人因为得过徐滢的帮助,因此即便知道她的女儿身也对外守口如瓶。

这里事了了,也就是徐镛该回来的时候了。

而重点是,她也该腾出时间来处理处理跟崔家的婚约了。

她跟宋澈告假半个月,如今是宋澈作主,他得了她那么多恩惠,不可能不答应。

宋澈好想再找点什么理由来留她一留,但到底想不出什么合适的,放了她出来。

徐滢这里开始着手办她的事不提。

端亲王了了宋澈打崔嘉的事,却又开始头疼起那两个月的皇榜期限来。

两个月里是甭想会有人跳出来揭榜了,揭不了榜,那这婚事可就得听太后作主。

眼看着已过了半个多月,这事还没想出个头绪,伍云修也没想出个特别好的辙。这日晌午就在殿里喝起了闷酒。抬头一见常山王宋鸿又带了几个油头粉面的少年打殿前路过,随即抓了他过来臭骂了一顿,弄得整个王府都知道他正烦着了。

宁夫人等宋鸿离殿,便就端着碗醒酒汤到了殿中。“王爷莫要气坏了身子。”

端亲王气闷无语,牙箸拍在桌上。

宁夫人盛了汤给他,又道:“船到桥头自然直,世子的婚事。王爷也不要太着急。虽说这真的婚约没有。但假的咱们还弄不出来么?”

端亲王微顿:“什么意思?”

宁夫人道:“妾身说出来可怕得罪太后她老人家。”说完她看了眼端亲王面色,又笑着道:“王爷英明神武,哪能听不明白妾身的意思?这满京师的官户。不知道多么想自己的女儿嫁入咱们王府。王爷人缘又好,难道暗地里寻个自己看得中的儿媳妇这么难么?”

端亲王眼里亮了亮,面色也不自觉地缓下来了,沉吟半刻他说道:“可即便本王瞧得中意。世子却未必中意,他若不中意。本王也拿他没办法。”

宁夫人道:“那或许是世子并没有遇到出色的。”

端亲王凝眉:“你有出色的?”

宁夫人微笑给他添了汤,说道:“冯玉璋冯阁老的长孙女,清秋姑娘,王爷觉得怎么样?”

“冯家?”端亲王讷了讷。顿片刻道:“为什么是她?”

后头躬身站着的蒋密也朝她迅速地看了一眼。

“冯阁老在朝中德高望重,升任首辅也有极大胜算,他们家是士族清流。清贵身份与咱们王府的尊贵相得益彰。这位秋姑娘据说又十分温婉贤惠,知书达礼。有这样的姑娘帮衬我们世子,不是很好么?”

端亲王望着她,却不知怎么说好。

那日徐滢在说及崔嘉时,宋澈就插嘴说崔嘉看中的人是冯清秋,他可不是什么擅胡说的孩子,眼下宁夫人提议让宋澈娶冯清秋,这不是胡闹么!但这事涉及到人家女孩子的闺誉,却也不能把话说得这么明白。于是只沉脸道:“冯家不行。”

宁夫人被一口回绝,也没有露什么窘,只是勾头给他布起了菜。

端亲王又凌厉地望过来:“这是冯家让你来说的?”

宁夫人垂首默了片刻,双手摆在膝上说道:“昨儿妾身去寺里进香,正好遇到了冯夫人。她并没曾正式说,只是闲聊听她提到秋姑娘正值婚龄,妾身刚好想起王爷正为此事愁烦,所以就顺口问问。王爷若是不允,便当妾身没说好了。”

端亲王面色缓和了些,他最喜欢宁氏的就是她这不遮不掩的性子。

万氏虽然灵巧,到底心思太多了些。在男人面前玩花样,玩的好的是本事,玩的不好,那就是祸事。

他还是把她端来的汤喝了,然后出了门去。

蒋密躬身送走宁夫人,便着小太监们收拾起杯盘来。

流银正拎着一篮子葡萄从门外进来,远远地见着端亲王跟宁夫人一前一后打殿里出来,想了想等他们走远,也拐进了殿里。

宋澈今儿没出门,在天井里给乌龟泡水。

流银走进来:“爷!爷!不好了!”气喘嘘嘘到了跟前,便上气不接下气地道:“昭阳宫,昭阳宫那边要给爷和冯家大小姐说亲!”冯清秋跟崔嘉以及程筠什么关系荣昌宫里常跟着宋澈出去的人又不是不晓得。

“冯清秋?”宋澈顿了下,猛地站起来:“你打哪听来的?”

“就是蒋公公那里!”流银指着后头道,“就刚才的事儿,昭阳宫不知道怎么跟冯夫人搭上了,借着这两个月皇榜期限的事要把冯姑娘塞给爷呢!好在王爷没答应!”

宋澈手里的铜瓢倏地就撇在地上,脸色也立时转黑了。

昭阳宫这边且不说,自是想卖个人情给冯家,可这冯玉璋上次借着承德的事故弄玄虚他都还没寻他晦气呢,这次竟然还敢打他的主意?莫说他塞过来的是跟崔嘉不清不楚的冯清秋,就是没这层关系,他难道还会让他得逞不成!

三番两次地来打他的主意,是把他当傻子玩弄于股掌吗?!

居然还想塞个阴阳怪气的冯清秋给他!

“备马!我要去冯府!”一张凳子被踢出门来。

近日政务不多,冯玉璋在府里的时间便多起来。

用过午饭便准备检阅孙儿孙女们的功课。

他是寒门出身,在冯夫人娘家支持下在朝堂立稳脚跟,再一步步走到如今的位置,冯家本族并不壮大,所以小姐们出阁前也是作男孩儿般授书教字的。这样她们才会发挥最大的作用,替冯家的长盛出一把力。

宋澈很明显会是下一任的中军营大都督,最重要的是他单纯无城府,这种人最好利用,如果冯家有他这样的孙女婿当助力,他这次竟选首辅岂不是手到擒来?

当然这想法他早就有,只是一直也拉不下脸面主动去跟宗室提出联姻,上次蒋讼那事没拢络得着他,这次赶巧太后让贴了皇榜,所以这才让冯夫人借故与去进香的宁夫人“偶遇”,递出了这个讯息,以此也探探端亲王的意思。

王府后宅虽然没有什么侍妾之争的传闻传出来,但想也能知,一山不容二虎,上头没有正妃压着的她们又岂会那么安份?何况宋澈这一成亲,王府有了世子妃,便没有她们如今的福可享了。宁夫人若是能助得冯清秋借这皇榜之机嫁进王府,冯家必然不会亏待她,她会不肯吗?

所以他没外出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在家里等宁夫人的消息。

这里才翻看了两页,长随便来报端亲王世子求见。

他难免有些意外,宋澈可从来没到过他们府上……

不管怎么说,客还是要迎的。

冯清秋自挑拨崔嘉去跟徐滢退婚之后,便一面在府里做她的大家闺秀,一面静等着徐家那边来消息。

然而快一个月过去却一点音讯都没有,再听得崔嘉蠢到闯到中军营衙门去挨了宋澈的打,更是觉得丧气,连这点事都办不好也来跟她献殷勤,看来往日她对他的那点亲近都是白费了力气。

早上冯翮要去崔家探视,来问她去不去,她也推说身上不舒服不去了——虽然她跟崔嘉年纪也大了,但是大梁近些年民风已开放了许多,他们打小便跟自家兄弟姐妹一般在一处玩耍,哪里讲得了那么多规矩?因此平时常见面并没有什么太多约束的。

这里听说从来没造访过宋澈居然到了府里,便也出了来,藏在帘栊后张望。

正厅里冯玉璋及冯家在府的大爷二爷都在,客首坐着赤袍金冠的一人,可不正是宋澈?

她藏在帘栊后,细听起来。

显然已经见过礼,只听宋澈道:“宋澈惊扰阁老不为别的,只有一事明言告知,还请阁老听清楚了!”

冯玉璋从寒门士子爬到如今位置,涵养自是杠杠的,面对宋澈的盛气凌人也脸上始终一片淡然。但他也摸不准他的来意,毕竟王府的消息没那么快传到他耳里。遂道:“世子有什么话,请直说无妨。”

宋澈盯着前方墙壁,朗声道:“我想说的是,请阁老不必费什么心思跟王府结亲了,或者说,不必费心思打在下的主意了。即便是两个月内没有人揭皇榜,我也不会娶你们府上的小姐,尤其是你们的大小姐!”

说到这里他冷眼往冯家人脸上一睃,冷冷地往冯玉璋脸上停了停,才又收回来。(。)

第124章 仇还是利?

他从来就没有想过给敢惹他的人什么面子,阁老又怎么样?阁老就可以接二连三地把他当傻子打他的主意吗?那冯清秋前搭着崔嘉,后挂着程筠,居然还想嫁给他?做梦去吧!他们心这么大,怎么不把她送进宫呢?

冯玉璋可没料到他竟是为这件事而来,更没料到他竟然会不顾一切地找上门来打脸!这种毫不给人脸面的事情,也只有他宋澈才做得出来吧?

想他也是堂堂的一朝阁老,竟然被他个小辈当面扯下了遮羞布,这张老脸该往哪里放!

他双手紧扶着扶手,颌下胡子颤抖着,早先的涵养已不知跑去了哪里。

帘后的冯清秋更是心惊肉跳!

冯玉璋竟要把她嫁给宋澈?而这件事她竟然不知道!

而宋澈竟然还跑到她家里说出这么让人下不来台的话,他居然直言不会娶她!这话要是传开去,她成了什么人?!

她牙齿咬得咯咯响,看看四面的下人,一个个眼望着地下竟不看她,这就更加让她无地自容了!这就是都听出来的意思!就是都在心里耻笑她的意思!她居然沦落到要被下人们看笑话!她浑身发颤,身子一拧便回了房中!

宋澈前脚出了冯府,冯玉璋后脚就遣了长子去寻端亲王告状。

听说这小兔崽子居然还敢跑到人阁老府上去撒野,端亲王又是气不打一处来!不过这次他留了个心眼儿,问及宋澈上府质问的具体因由,之后便也不咸不淡地回了冯大爷几句:“王世子脾气是躁了点,不过这次,贵府也未免太心急了点。你们怎么知道两个月内就没人揭榜呢?”

冯大爷又落个没脸儿回到冯府。冯玉璋气到整整三日都没有个笑脸。

端亲王回府又跑到荣昌宫把宋澈训了一顿,兔崽子胆子越发大了,连阁老都敢惹,下回还不得上天?

宋澈硬着头皮听了,等他出门便扮了个鬼脸摇起扇子来。

只是心情却未见好,因为冯玉璋的举动也提醒了他,皇榜这个事才是他目前最大的忧虑。原先他以为只要捱着这时间过去。再见招拆招就成,因为皇帝和端亲王显然都不乐意他娶程淑颖,既然如此。他们自会想办法给他解决的。

但是冯玉璋既然能勘破这皇榜背后的真相,必然还会有别的人也能看破,端亲王拒绝了冯玉璋,并不一定会拒绝别的什么阁老重臣!这要是为了解除这皇榜危机真给他胡乱塞了一个又该怎么办?那他跟娶程淑颖和冯清秋又有什么区别!

他还得好好想个辙才行。

徐滢每日里除了晨昏定省。顺便跟长房二房随机斗斗小心眼儿,私下里可没闲着。

首先她正跟进着徐镛让刘泯去查的崔家这件事。

崔家到底穷不穷。从什么时候穷起,他们家的产业分布,这些他们都不知道,要想确定崔家的财务状况。只能够借刘泯在五城兵马司的力量帮着打听。

而哪怕是确定崔家钱财上的确是出了问题,也不能说明这就跟这婚约有关,毕竟徐家三房并没有什么钱。而比徐家更有钱的人则多的是。崔家要从这桩婚约里得到的,一定是只有徐家三房或者说徐少川能够给予他的东西。

而徐少川不过是个卫所的副指挥使。大梁的锦衣卫又并不如大胤的那么凶残,他们并没有什么超然的地位,有的也不过是身为皇帝近卫所具有的一些正常的特权而已。他能给予崔家什么呢?而且是在那么突然的情况下?

这个婚约既是从崔伯爷遇袭当夜所立下,那就一定跟遇袭这件事有关。

根据崔伯爷的说法,他是押送云南知府窦旷进京,被窦旷的儿子追杀劫囚,那么她首先就该查查这个窦旷到底是犯了什么案获罪。

她把想法告诉徐镛,哪知跟他不谋而合。

徐镛道:“十年前我才六岁,窦家犯什么案我具体并不清楚,但是我已经托人从吏部查到了备案。”

说着他便把手上一本崭新册子递给她,翻开还能闻到墨香,显然是抄出来的。

“窦旷通敌叛国?”徐滢迅速浏览一遍,吃惊地道,“这么严重?”

徐镛点头:“这是官中明面上这么写的,但是我却有疑惑,首先如果真是通敌叛国,那么其罪不止于满门抄斩,还将连座亲友,这个窦旷通敌叛国之后为什么还会有儿子北上劫囚?就算就侥幸逃生者,他也未必有追到京郊劫囚的胆量。

“其次,大梁已经太平了数十年之久,这个窦旷,为什么要通敌叛国?他完全没有理由这么做。尤其是,在大梁近几十年都很太平的情况下,这种案子应该是很惊人的,但是我对此案的印象,却并不深。”

徐滢深以为然。她说道:“但官中的备案并不可能捏造罪名。”

“所以我又让人查了查窦家还有没有后人。结果是窦家确然已无后人。”

徐镛打开册子后头的某页,指给她看:“窦家当年的确是获满门抄斩,结合并没有连座到其他亲族来看,可能涉案的程度并不深。再加上当年远在云南,所以才没有闹出太大的动静。毕竟除却主犯之外的从犯,都是在云南府衙外行的刑。”

徐滢点点头,沉吟道:“如果是这样,那我们就得怀疑,来劫囚的究竟是不是窦旷的儿子了。如果是他的亲族,都到了让崔伯爷亲眼认出的地步,朝廷必然不会放过,那么的剩下的窦家人也不可能留在世上。”

徐镛扬唇勾出一抹冷笑:“反正押解窦家的都是崔家手下的人,劫囚究竟是什么人,也只由得崔涣瞎说。”

崔涣是崔伯爷的大名。当年窦家老小全是他带人押解进京的,且当夜又未曾亲捉到活口,来人的身份,崔涣确是有可能捏造的。只不过现在还没有找到他捏造的动机及目的而已。

徐滢想了想,忽然又拿过那册子翻起来。

徐镛瞄了眼:“你还在找什么?”

第125章 嫉妒之心

“通敌判国通常不外乎几个目的,一是为权,二是为仇,三是为利。窦旷远在云南任知府,官级已然不低,想通过通敌来夺的权只能是皇权了。但知府手上并无兵权,他没有兵力,就是勾结外国夺了宋家江山也当不成皇帝。

“那就只剩下仇和利两桩,我看这上头并没有细说窦家历史,也不知道与宋家有没有什么久远瓜葛。哥哥不如再去打听看看,到底是因仇还是因利?”

徐镛微怔,“你是说——”

“我猜想,应该是利的成份居多。”徐滢站起来,“窦家远在边塞,物资定然不如中原丰富,加上天高皇帝远,如果有邻国以银钱示好,一者拿钱挥霍,二者只需提供些机密又不必弄出多大动静,这并没有什么不可能。”

徐镛沉思起来。隔半晌后他抬起头来:“我明日再托人去查查窦旷被参的始末。”

其实徐滢会首先想到这个“利”字,还是源于崔家的窘况。

她总有预感这婚约跟当夜窦旷遭劫有关,但不止于徐少川救崔涣这一层,而崔家的窘况跟犯了这么大案子的窦家联系在一起,仿佛这背后又有一条看不见的线串起徐家崔家以及窦家这三者似的。

徐镛翌日当真就出了门。

徐滢在府里的时间多,露面的机会也难免多了。每日里光是晨昏定省必然与长房二房正面相对之外,进进出出的也难免相见。徐滢大多秉承人不犯我不犯人的原则,因而虽则有冯氏的夹枪带棒,黄氏的笑里藏刀,但却也片叶不沾身。

这日傍晚陪着杨氏到上房。老太太已在冯氏黄氏侍候下吃晚饭,看到她们母女来,便说道:“来的正好,我这两日牙疼,这盘鹿脯并没动,给滢姐儿拿回去吃。瞧她瘦的,再不长胖点。来日崔家恐怕不高兴。”

民间有三伏大补的说法。眼下正值三伏,于是各种大补之物都上桌了。

因着崔家上门催请提亲的事,杨氏和徐滢在府里的身份真是陡然高了。尤其是老太太,更是像突然发现自己这二姑娘长得像块金元宝似的关注起来,隔三差五地赏这个赏那个,令得府里下人对三房也平白多出几分笑脸。

徐滢虽然并没有从中听出几分真正关爱的意思。却也还是道谢接了。

在座的还有徐冰。上次徐老太太赏给徐滢那几支头面时她心里已冒起了酸水,这次又被她撞见。心里那点不快就摆在了脸上。

老太太也没到老眼昏花的地步,许是犯不着得罪人,遂指着手畔一盘鳜鱼道:“冰姐儿爱吃鱼,这个给她。”

徐冰越发没好气了。给徐滢的就是鹿脯。给她的就是条破鱼,当她是叫花子吗?

当着老太太的面她是不敢说什么的,但回到房里望着它。却是越看越生气。想那二丫头突然之间就变成了香饽饽,还不是靠的崔家这门婚事?她有什么能耐当崔家的世子夫人?有什么本事能掌崔家的家务?她到底有什么值得崔家这么执着的?

碗盘一推。到底忍不住,到了三房。

徐滢正拿着小刀研究那块鹿脯怎么划成三份比较好,抬头见徐冰带着一脸酸气闯进门来,手里的刀便停在半空。

“这样的鹿脯,你平生也没有吃过几回吧?所以才会这么舍不得下手。”

徐冰走过来,径自在她对面的凳子上坐下,一双肖似冯氏的三角眼里透着冰凌子一般的寒光——不,是火光,妒火的光。

徐滢扬唇:“这么说来,你想必也是闻到味儿才过来的。”

徐冰怒道:“你当我是什么?!”

“要不然你过来干什么?”徐滢一面拿刀划着鹿肉,一面慢吞吞地接口,“我平生都没有吃过几次的鹿肉,你要想来蹭我的肉吃,那可没门。有本事你也去弄门世子夫人的婚约,这样不但可以吃到鹿肉,恐怕连龙肉都吃得上。”

徐冰又羞又愤,腾地站起来:“你少在这里沾沾自喜!真以为自己是什么了不得的货色吗?还敢跟仗着崔世子得罪你就提出退婚?你要是真不想嫁,怎么不自己拿着信物到崔家去退婚?我看你,就是占着茅坑不拉屎!”

她话音刚落,徐滢便已经甩了一巴掌到她脸上,一双眼立刻变得清寒:“没有人教过你怎么跟长姐说话吗?你母亲没教过你怎么咀文吐字吗?什么地方说什么话,你想学村妇那么粗鄙,就不该占着徐三姑娘的名头赖在府里。要还想当徐家小姐,就嘴巴放干净点!”

徐冰被打懵了,屏息瞪着她看了半晌,忽然尖叫着往她扑过来。

徐滢将割肉的刀子举起,冲上来的她立时又退了两步回去。

徐冰怒吼一声,掩面冲出去了。

徐滢挥了挥那刀,愉快地割起肉来。

但是割着割着她就停住了,眼望着徐冰坐过的地方又出起了神……

这一夜无话。除了长房那边传出来一阵咒骂刺耳的咒骂与哭诉声以外。

翌日早上又在上房遇见了,徐冰脸上已经没有印子,但目光却能在徐滢脸上戳出无数个洞。

出了上房后徐滢居然一反常态,主动地带了盘鹿脯到了长房。徐冰听说她来,立刻冲到门口尖声道:“你来干什么?”

徐滢拉长音说道:“我母亲逼着我来给你赔罪。”

徐冰听说是赔罪,脸上的怒色便渐渐化成了得意以及冷笑:“想赔罪?跪两个时辰再说!”

徐滢冷笑,下巴抬得高高的:“你就少给脸不要脸了,想让我跪?做梦吧。你就不怕等过几个月我成了崔家的世子夫人,到时候想怎么摆弄你就怎么摆弄你?”

“你才做梦!”徐冰气得发抖:“你以为崔家有那么傻?他们迟早会知道你就是个阴险恶毒而且还妄图把他们玩弄于股掌之上的贱人!”

徐滢哈哈笑起来:“随你怎么说!反正崔家世子夫人我是当定了,这位置谁也抢不走!你如今只管对我放肆,等我正式订了亲,我再来好好教教你该怎么样敬重我这个姐姐!让你知道你穷其一生也爬不到我的头上去!”

说完她扬唇笑了笑,拂袖走了。(m.)(。)

第126章 不做不休

徐冰都快气晕过去了!

这个徐滢,这个窝囊废,仗着有跟崔家的婚约就敢这么威胁她!她从小吃的是最好的用的是最好的,得到的待遇也是全府里兄弟姐妹中最高的,这个徐滢婚事八字才刚一撇,竟然就敢在她面前摆谱?还扬言日后要反过来拿捏她!她是不是被老太太捧了几日,就有些得意到找不着北了?

她冲回屋里坐下,顺手将面前桌子掀了,又将博古架上几个玉器瓷器砸了,最后把床上枕头也给丢了,仍然没办法把这股气给压下去。

丫鬟战战兢兢地进来收拾,也被她吼跑了。

她已经受够了!本来她是徐家最得宠的小姐,可是因为三房,这几个月里先是被冯清秋打,又是本该留下来分给她一份的杨氏的嫁妆被夺回去,又到被宋澈撂翻而当众出丑,再到近来因为崔家这婚事使得府里人的眼里只有她徐滢了!

就连徐少泽也常叮嘱她不要招惹三房——全都是三房兄妹给闹的!到今时今日她徐滢竟然还来威胁她!不就是仗着有崔家这门婚约吗?!她都还没正式订亲呢,要是崔家万一不娶她了呢!

没正式订亲便这么跋扈,若真是成了崔家大少奶奶那还了得!不管崔嘉喜不喜欢她,她有公婆撑腰总是会挺直腰杆起来的,到那时说不定徐少泽会更加逼着她讨好她,到那时她就真正被徐滢踩在脚底下了!

想想从前她对徐滢做的那些事,她又不寒而栗起来。

昨夜冯氏和徐少泽知道她被徐滢打了之后,冯氏要替她上三房说理,却被徐少泽拉住了,说是徐滢也没打错。她本就不该去挑衅长姐。可是从前并不是这样的!从前莫说对徐滢口出不逊,就是打也没少打过,杨氏虽然不知道,但徐少泽他们却没有不清楚的!

这才过多久,三房有了这婚约,竟然就有了这天翻地覆的变化!他们居然连替她出个头都已不肯!

徐滢如今都已经敢打她了,将来有崔家撑腰必然更不会给她留后路。指不定会把从前她对她所做的那些事加倍还给她!

她才不要过那样的日子。才不要等着被她踩在脚底下!

她才不要让徐滢嫁入崔家!

这个念头像是早就已经准备好了似的在脑海里蹦了出来,快得连她自己都吓了一跳。

她腾地又站起来,抿嘴咬了咬牙。拿着帕子便出了门去。

冯氏刚从上房回来,听丫鬟们说徐冰又在发脾气,正准备过去看看,哪料到才起了个身。徐冰就已经直接从天井里紫藤树底下穿了过来。

“我有事要跟母亲说。”她顶着张又红又涨的脸说道。

冯氏看了她两眼,把下人给挥退了。问她道:“我听说滢姐儿又来惹你了?”

徐冰脸颊越发胀红起来。“如果不是母亲贪着崔家这些小便宜,帮着撮合这婚事,我怎么可能会被她这样羞辱!”

冯氏一听这话也愣了:“怎么还怪上我了?”

徐冰道:“上次崔伯爷还有崔夫人到府里来时,我就跟你说过不能让三房结成这门亲。你当时还答应的好好的,说是迟早的事,可结果没多久崔家再派人上门来。你就立马改了主意,你们只想着攀附崔家。就没想过三房小人得志之后会怎么对我们吗?!”

冯氏站起来:“她怎么你了?!”

徐冰伏在桌上大哭起来。

冯氏看他这模样,真是又急又气,急的是徐冰如今反倒被徐滢给气哭了,气的是她这当女儿的居然还怨起她这当娘的来!看见她这不言又不语的模样心下又没个准儿,到底她也只有这么个女儿,立时就怒喊道:“人都死哪儿去了!”

“慢着!”

徐冰连忙伸手按住冯氏胳膊,抬起双通红的眼来说道:“母亲若真想给女儿出气,光这么叫徐滢过来是没有用的!如果有用,您也不会等到现在才想着替我出头了!”

冯氏头疼了,“那你是什么意思?”

徐冰瞪圆了眼睛咬牙道:“要想治趴他们,只有让徐滢嫁不成崔家!没有了崔家撑腰,看他们还怎么嚣张怎么欺负我们!”她声音越说越尖利,越说越急促,仿佛所有的恨意都压在这句话里头了。

冯氏怔住。

徐冰把身子转过来正对着她,接着说道:“他们现在并没有正式订亲,崔家要甩她容易得很,只要他们这婚事黄了,徐滢还想嫁成什么好人家?咱们若是把事情弄得大发些,指不定连徐镛的婚事也会成问题!一双儿女无人娶无人嫁,到时才叫做狼狈!”

冯氏能养出这样的女儿,当然也不是省油的灯。

她的本意的确是不希望看到徐滢嫁的这么好,然后杨氏爬到她头上去的,但是徐少泽一再叮嘱一再劝说,要攀住崔家这根线成为徐家除去冯家之外的另一座靠山,再加上冯家那边也没少让她吃苦头,所以才依了徐少泽。

徐冰这番话便又把她的心给击活了,她幼时在冯家看人脸色,暗地里不知道受过多少冷眼多少苦头,好不容易哄得冯夫人开心把她风光嫁到徐家当了宗妇,本该是他耀武扬威的日子来临了,哪料到半路又突然被三房压了威风,这口气也是憋得够难受了。

杨氏的嫁妆在她手上掌了那么多年,几间铺子加田产加起来年年也都一两千两银子的收入,这说拿走就拿走了,徐冰的嫁妆将来可怎么办?府里公中虽然有出,她手上也能出一点,可是若能从杨氏的嫁妆里割些出来加上去,这不又更加风光些么?

有了不菲的嫁妆,徐冰不也能挑个更好些的人家么?

这些事不提还好,一提起来她这心窝子就直疼,再想到徐滢当初那副奸恶的嘴脸更是恨得牙痒痒,若真是能把三房这摊子婚事给掀了,倒也真叫做出了口恶气!

她说道:“这还得问问你父亲。”

徐冰听出她的意思,顿时道:“父亲也快回来了,呆会儿母亲和我去问他便是。”(。)

第127章 我也能行!

徐少泽近来也挺忙的,前几日冯玉璋跟他提到要把冯清秋许给宋澈的时候他心里就打起了鼓。

他不知道冯玉璋知不知道宋澈跟徐镛的传闻,但是徐镛在宋澈手下混得风生水起他却是早就心里有数了,如果冯清秋真嫁给了宋澈,那到时候她跟徐镛的关系不是更加紧张?他夹在中间不是更加难以做人?

好在没两日宋澈就寻上冯家门来了,虽说冯玉璋被气得够呛,但好歹解决了他的隐患。

这两日便在冯家走得勤,一面受着冷脸,一面献着殷勤。

傍晚时分归了家,正准备歇会儿好用晚饭,就见冯氏母女一前一后地进了来。

问了几句家常,徐少泽便留意到徐冰一脸的委屈,以为还是为了昨夜的事,不由训斥起她来。

徐冰就是故意耷拉着脸来招他的,闻言就伏在椅背上大哭。

冯氏道:“你只知道骂她,怎么也不想想她素日本不是这样的人儿,今日偏就这么样起来!”

她们母女联手徐少泽素是惹不起的,连忙茶也不敢喝了,坐直了身子。

冯氏这里便把来龙去脉跟他说了,末了道:“冰姐儿可是她的妹妹!莫说她素日不是什么惹事生非的主儿,就是有些不对之处,她当姐姐的提醒两句也就成了,她竟然动手打了她不说,今儿早上还跟咱们撂这样的狠话!她眼里还有你这个伯父吗?!”

徐少泽也是愣了。

他自己的女儿他自己心里有数,但徐滢怎么能在昨儿打了徐冰之后又还跑过来抖威风呢?

他说道:“我去找找她!”

还没起身,冯氏已经把他按下了,“找她?找到她你又能怎么说?她如今只差没上天了,她能听你的?能听你的就不会这么欺侮咱们女儿了。她可是连我这个大伯母都不曾放在眼里的。人家如今是伯爷府的世子夫人,多威风啊!咱们这些人可都只配给她提鞋!”

徐少泽也无语了。

“那你们想怎么着?”

徐滢将成崔家长媳也是事实,府里出个勋贵夫人不好么?崔家家大业大,手上还有实权,崔嘉如今也是金吾卫指挥使,有了这桩姻亲,明显的他日后在冯家人面前也不用把腰弯得那么低了。真不明白她们有什么好酸的。

“我们还不是为了我们长房!”

冯氏沉脸道,“她如今打的是冰姐儿的脸。压的是我的威风,可归根结底是冲着谁来?是你!等她进了崔家,你以为她会照你想的那样拉着崔家帮徐家?做梦!徐镛如今就已经胳膊肘儿往外拐了。又跟个宋澈不清不楚,等徐滢再进了崔家,他们眼里哪还有徐家?!”

徐少泽无言以对。

但是冯氏说的好像也有她的道理,自打宋澈上回打了他之后。他到如今都不敢往中军衙门伸脚,但徐镛跟他的传闻却是越发有鼻子有眼。而三房这两个月的确是有些鼻孔朝天不把人放在眼里,上次崔嘉过来,徐镛敢把他给打了,而且压根就没把他这个伯父的劝阻当回事。

这徐滢若真成了崔家长媳。的确是不大可能会反过来帮衬他。

“三房近来,是有些嚣张。”他手扶着杯子,这么说道。

“可不是!”徐冰狠狠道:“他们如今是恨不得骑在我们头上!”

“所以他们这婚约。我看就算了。”冯氏抬头吁了口气,拉长音道:“这就是群养不熟的白眼狼。为免来日反被他们弄得老爷仕途受阻,还不如趁早绝了他们这念头。再让他们这么下去,莫说升官发财,恐怕这家业都要不保了。”

“你悔婚?”徐少泽讶道。

冯氏冷哼了一声,没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