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瑜原先也觉得程卓玉有点傻,自己的日子不过,净瞧着旁人的热闹了,但如今也不想多说甚么了。

然而程卓玉见了她,也没给个好脸色。

她一张脸已经蜡黄得很了,面颊上没丁点儿肉,嘴唇瞧着又干又薄,靠在床头上对着阿瑜冷笑。

阿瑜只作不曾看见,也不想与她多呆,只是道:“大姐姐,我来瞧瞧你,顺道给你带些你爱用的吃食,那是兄长托我带给你的,他这两日忙得脱不开身了…”

程卓玉呵呵一笑,有些没精打采地颓丧道:“你放一边去罢,我可什么也吃不下!”

阿瑜站起身,对她道:“好,那我走了,改日再来瞧你。”

阿瑜走了两步,便听见程卓玉在她身后冷笑道:“程宝瑜,你开心了。你过些日子就是皇后了,你是皇后,我就是个和离过的妇人,你今儿个来瞧我,那是有多得意?啊?我告诉你,宫里也不是那么好呆的地儿,你进了宫,说不得还不若我自在呢!”

阿瑜:“…”

她叹口气,回身对程卓玉道:“随你怎么想吧。”

说罢,阿瑜快步走了出去,走到院子里头,她才松了口气,心里也有些莫名的沮丧。

早知道不来了,弄得大家都不开心,到底什么意思?

阿瑜回了院子,想着到春日里了,她就想荡秋千了,于是对佩玉道:“你去把院里的秋千架拾掇出来,我一会儿出来顽。”

佩玉:“…”

佩玉道:“姐儿啊,老太太吩咐了,您每日都要绣嫁妆呢,您今儿个这可是一笔都没绣,不若绣完了再出来顽?”

绣嫁妆是必须的,说不得有什么了不得的寓意,只是新嫁娘嘛,那一笔一划的,把自己的期许和幸福都绣进去了,那下半辈子,在老人家看来才会过得好。

不过阿瑜绣的也不过是些不重要的东西,真正要紧的凤冠霞帔,那都是宫中织的,她那点女红功底,穿上自个儿绣的嫁衣,万一出轿子就崩线了怎么办?

既绣的是不重要的东西,阿瑜就十分不耐烦,甚么枕头桌布的,要了干甚?摆在殿里头给议事的阁老大臣们看笑话嘛?

对于她说的这出,忙里偷闲来瞧她的某位陛下只是冷静道:“只要是阿瑜绣的,都可以,紫宸殿正缺这些。”

阿瑜:“…”

她觉得特别气的是,蔺叔叔都不为她说话。从前还没定下的时候,事事都要哄着她,她便是要摘天边的太阳,他也能想法子摘下来。可现下他倒是比较看重自家祖父祖母的意见,她要是想偷懒儿,想耍赖,他都得圈着她肩膀教育一番。

时间久了,阿瑜才发现,蔺叔叔这不是听祖父祖母的话,他就是想要她给他绣东西!

她绣桌布也好,绣个帕子也罢,皇帝陛下总是能不动声色带回宫里头去。她不晓得陛下要把东西带回去做甚,忍不住犟嘴道:“从前,我小时候给您绣东西,您总是不要,面无表情的,满脸都是嫌弃,怎么现下倒是想要了,我、我偏不给您了!”

他看着她似笑非笑,慢条斯理道:“那是因为阿瑜绣活有长进,朕带在身边有面子。”

说着,男人拿出一条帕子,缓缓道:“你看,上头的龙凤呈祥,绣的就惟妙惟肖,朕心甚喜。”

阿瑜气得脸通通红,又恨不得找条地缝钻进去,生气道:“这是锦鲤,怎么能是龙凤呈祥?颜色都不对呢,您是怎么瞧的?”

他慢吞吞嗯一声,又淡淡微笑道:“方才是朕口误,你瞧,这个锦鲤就绣得很好,昨日宫中有个嬷嬷还夸你。”

阿瑜:“…”不然呢?难道当着您面儿说,皇后娘娘绣得像夜香,还怪瓜裂枣?

她有些生气起来,纤白的手指捂住脸,声音闷闷的:“您怎么这样啊!您又不是不知道,我绣活是真的不行,给人瞧了,该背地里说您了。”

年轻俊美的皇帝趁机把她拉到怀里,又把她的手轻柔拿开,含笑道:“谁敢说你的不是?敢说朕就把她发配到皇觉山当姑子,如何?”

阿瑜气得掐他,脸红得很了:“您怎么还记着这茬啊?您这都几岁了,能不能别老惦记这些?”

陛下略顿了顿,微笑道:“嗯?”

他的声音紧绷低沉:“这与年岁有何干系?”

阿瑜得意地摇了摇根本不存在的尾巴,她就知道,自己一踩一个准。

外头都说,陛下和未来的皇后娘娘,是老夫少妻,必定和和睦睦,白头到老。话是祝福的话,老夫少妻么,在时下也多没有恶意,谁到了三十多岁,娶个十几的小姑娘,采撷豆蔻枝头一朵嫩花儿,且是远近闻名的绝色少女,心里能不得意呢?

但老夫少妻这种形容,很明显踩着陛下痛脚了。

故而听闻,有趟宫宴,圣人把某位祝词里写老夫少妻的大臣,给灌地人事不省,醉得糊里糊涂了,嘴里还呵呵傻笑,一出宫门便吐得稀里哗啦,差些把肠胃都给呕出来,隔天醒来头痛欲裂,整整在榻上躺了小半月才能起身,间接的还丢了份大差使。

于是众臣纷纷谨言慎行起来。

然而大臣们谨言慎行了,阿瑜可不啊,她就闭着眼瞎说,气得他面无表情,小脸儿还笑盈盈乐呵呵的。可陛下是把她放在心尖上娇宠的,除了无奈,也根本不舍得多教育了。

况且,老夫少妻,其实也没错,他的确比她年长许多。

而她还这样小,被惯得偏爱娇纵耍赖。

这些,他都一手兜着,随她快活。

第94章

春雨霏霏,浸润万物。

一大早,文妙德与胡烈,便带着些礼儿,去了镇国公府。这还是文妙德的意思,她觉得自己与胡烈的事体能成,全是仰仗了镇国公府的成全宽和,不然胡烈若是和离不了,那她在宫里头也出不去。

她求圣人把她赐给胡烈,也不过是仗着传闻里头胡烈不能人道,又是个胡人,还和离了,这般下去肯与他结亲的人家少之又少,极有可能胡将军便要单着一辈子。他身为圣人看重的大臣,圣人自然乐意给胡烈结这门亲事儿。

况且她看得出,圣人与太后不和已久了,若是能把她从当众摘出去,不叫太后再作妖,圣人自己也乐意。

尽管如此,跪在冰冷的地上求这门亲事,对于文妙德来说,还是付出了极大的勇气,她事后回想一番,都不晓得自己当初到底是如何想的,怎么就能这么坦然地说出那一番话来?

不过她自然不会同胡烈说自己的心思,本来她嫁给胡烈,也只是万不得已,但是看现下,倒也不算亏。

胡大将军即便不与她同房,但也待她很体贴,万事都周全着,一点儿也累不着她。况且胡将军的干娘人也很好,每天都乐呵呵的,一点儿也不会难为人,文妙德原本担心自己与这位婆母会处不来,但是后头倒是觉得不错,即便与老太太相对着一天不说话,她心里也挺安宁的。

胡烈成亲后每日都会归家,虽然不与她同床共枕,但是该有的日常都有了,文妙德也是头一次体会到,有个丈夫在身边是什么滋味,那种宽厚的温暖,叫她安心极了。

胡烈和文妙德去镇国公府,第一是拜会一下镇国公和老太太,第二件事儿便是给小郡主带些礼儿,也算是拜拜山门。到底是将来的皇后,照这样子,将来若是她有儿子,那必然是太子,免不了就是胡烈将来效忠的小主子,这样一看,镇国公府自然是必拜不可了。

文妙德从前在文太后身边的时候,也时常听闻许多关于那位隆平大长公主的传闻,文太后总说这大长公主眼里容不下人又霸道,反正明里暗里不算什么好词儿。

但对于文妙德来说,这还是一个新鲜没见过的老人家,她也说不上来到底是怎么看她的,但心里那份刻板的印象总是有的。

不过这位前朝大长公主倒是格外的和蔼,嗯,相比起文妙德自己的印象来说。老太太捧着一盏茶,淡淡笑着问她生肖,又问了些平时的喜好,还同她说了些夫妻相处之道,并且祝他们夫妻二人和和满满的。

镇国公没多说甚么,只是把胡烈拉去书房里,与他论道了一回朝政,过了一会儿要用晚膳了,老太太倒是把他们都留了下来,只说:“我们俩老与胡烈算是没缘分,但他是个好孩子,如此一道用些膳食罢,往后你们也得常来瞧瞧咱们。”

老太太年纪大了,心也放宽不少,从前阿瑜找的那位总乐呵呵的老太太,旧年的时候也病故了。故而老太太唏嘘的同时,心里头也总是有些惆怅,总觉得应当稍稍宽待些世人,毕竟大家也都不容易。

于是文妙德和胡烈便这般与镇国公和老太太一道用上了膳,期间,阿瑜也被老太太叫来,要她同文妙德两个说上些话。

阿瑜没法子,她与胡烈和文妙德,算不上甚么熟稔,但是她自个儿也明白老太太的心思,既然她将来是要走那条路的,往后能多结些善缘总是好的,不说要人能帮上她甚么,但求学会些为人处世的门道,将来也不会亏。

不过,理解是理解了,阿瑜却没有太多旁的表示。

她就静静坐在老太太身边,老太太说甚么,她便附和地微笑,又垂着杏眸,叫人瞧不出心中所想。

文妙德对她微笑道:“上趟在慈安宫里头见郡主,尚且不曾好生打招呼,我敬郡主一杯酒,请宽恕我当日招待不周。”

阿瑜也轻轻道:“我不曾受到甚么慢待。”

文妙德看见阿瑜灵动漂亮的眼睛,忍不住心中一叹,又露出一个轻柔的微笑,心中也完全释然了。

几人相聚甚欢,镇国公与胡烈把酒相谈,乘兴而归。

文妙德和胡烈归了家。胡烈倒是尚且还成,只文妙德已然是醉的不成了,一双明眸水润而温柔,衣裳轻轻扯开,露出里头雪白柔软的肌肤,她只是靠在榻上对着男人微笑,一头乌发有些凌乱,却多了几分妩媚。

胡烈忍不住瞧了她一眼,又转头低声道:“我去书房。”

文妙德有些委屈,低头道:“好。”

胡烈走出两步,转过身瞧她,轻轻道:“你听说过,那些传言。”

文妙德低头,嗯一声道:“是。”

胡烈忍不住道:“妙德,你…是怎么想的?告诉我,你的想法。”

文妙德偏头瞧着他,又带着酒意笑起来:“我啊,期初也有些担忧的。但是嫁给你,一点儿也不后悔。”

胡烈把她拦在怀里,唇在她的额头轻轻一碰,缓缓轻笑道:“好,只要你不后悔,我就让你成为最幸福的女人。”

文妙德嗔他一眼,带着醉意靠在他身上道:“我不求甚么,只要你好好的,我就开心。”她也不要甚么荣华富贵,但过了太久无法自主的日子,嫁人之后的时光变得实在太自由而快活。

胡烈没有再说话,是把拢了拢手臂,沉冷的眼里带出些许温度。

当晚,听闻胡烈和文妙德来过,不仅与老太太和老爷子一道用膳闲聊,并且还气氛欢和的程卓玉,气得把一桌的饭菜全部拂到了地上。

她忍不住冷笑着低声咒骂道:“嫁给一个废物有什么好的?真是眼瞎。”

程卓玉身边的丫鬟也已经换了一批了,倒不是因为甚么旁的原因,程卓玉现下脾气越来越坏了,动辄便是辱骂扇打,有时还把敲碎的瓷片拿起来,一下下往丫鬟的肩上戳,侍候过她的大丫鬟每一个是没被打过的,有时候说话说得好好的,程卓玉都可能一耳光扇过去,把人打得耳边嗡嗡响。

后来先头两个都身子不好了,仪容也不端正,衬凭谁这鼻青脸肿的也不能再侍奉主子了,于是丫鬟们也换了一批。

程卓然前些日子还时常来瞧妹妹,但因为程卓玉实在,太过阴郁,同她说些甚么话都会被曲解为而已,时间久了,程卓然也不爱再去妹妹这头陪着,横竖只要知晓妹妹身子骨尚且康健,那便成了。

碰上这样的妹妹,程卓然说不伤心也是假的。小时候亲生爹娘都没了,程卓玉和他相依为命的时候,他记得自己的妹妹手心软软的,同他说话总是叽叽喳喳没完没了。

后来到了京城里,他们年岁都不大,程卓然渐渐的,偶尔也忙得忘了去瞧她,那几年的日子他们兄妹也渐渐生疏,后头想想再小的时候,卓玉的样子变得氤氲而模糊不清,只有一张温柔的脸蛋,配上奢华的衣裳,和满头冰冷珠翠和金玉了。

到了现在,他才觉得自己错了。最早的时候就不该与卓玉生分,是他没顾好她,才让卓玉成了这样的姑娘。

程卓玉靠在榻上,觉得每一天都很无趣。她原本以为,和离之后自己会过得更好,没想到自己仿佛已经越过越回去了,她的袖口轻动,露出了一截瓷片,她轻笑一声,在自己胳膊上比划两下,狠狠一划,殷红的鲜血流出来的同时,她轻轻舒了口气。

她戳的伤口不深,流了一会儿血,便渐渐凝实了,程卓玉便觉得难过极了,又换个地方继续狠狠划。伤痛的感觉令她释然而舒爽,仿佛沉溺在里头无法自拔。

她有些迷离地看着外头,却见兄长面色铁青地瞪着他。程卓然三两步走进来,一把掀开她的袖子,便瞧见青青紫紫,还有大片没有结痂的地方,和粉色新长的皮肉。

程卓然一把放开她,冷声质问道:“你做甚么?!你疯了吗?”

程卓玉毫不在意地笑了笑,无所谓道:“我没疯,就是觉得,日子过得没劲道而已。”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她的戾气变得很重,但戾气来得快,去得也快,有时候一个人躺在榻上,就觉得没什么留恋的,没有感兴趣的事物,也没有恨之入骨的东西。

程卓然叹气,垂着头一滴一滴泪水留下,拉着妹妹的手有些哽咽道:“阿玉,你好好的,成不成?算是哥求你了。”

程卓玉呆呆地抽开手,又神经质地笑起来,轻轻道:“我很好啊,没什么不开心的。”

程卓然抱住妹妹,红着眼眶忏悔道:“从前都是哥哥疏忽了,你不要再伤害自己。”

程卓玉抽开手,厌烦道:“算了吧,哥哥。”

程卓然突然道:“卓玉,你要什么,你要什么哥哥都为你争取好不好,你不要再伤害自己了。”

程卓玉呵呵笑起来,阴冷道:“我要当皇后,我要程宝瑜去死,再让文氏成下堂妇,你帮不帮我?”

程卓然颓然道:“阿玉!你就不能要点好的?你成天盯着阿瑜,到底是为什么?”

程卓玉冷漠地看着他,冷冷道:“哥哥,你也是个废物,没用的东西。”

程卓然:“…”

他也没办法了,只是转身出门,又吩咐自己的大丫鬟道:“你再去找几个身强体壮的婆子来,日夜瞧着大姐儿,不许再让她做伤害自己的事体!”

第95章

到了晚春,姑娘们穿的衣裳也渐渐轻薄起来,阿瑜这些日子总是有些发懒,大约她快要出嫁了,祖父祖母也不怎么管她学课的事体了,偶尔祖母要她多练练字儿,她便一脸不情不愿的样子。

这时候祖母便挑起眉头,摆摆手道:“罢了罢了,祖母老了,是制不动你了,待你出嫁了有的是人来治你!”

阿瑜撇撇嘴,托腮哼道:“待我出嫁了,我头一件事儿便是怀个孩子!这样谁都不能逼着我做不想做的事体了!”

祖母:“…”

老太太气得抖抖索索,拍了两下桌面儿教训道:“这…这孕事儿,可马虎不得!你就为了他不舍得训你,你就、你就…你还是个十岁小孩吗?”

阿瑜忙给老太太递茶,给她松松气儿道:“祖母啊,我不是那个意思嘛,我就是觉得我大了,你们不能老把我当个小孩儿嘛!我可能干了,才不想被逼着做这做那的呢!”

两人正说着话,外头便有大丫鬟来道:“老太太,姐儿,外头来了宫里的公公,说是太后娘娘要见姐儿。”

阿瑜和老太太相视一眼,便听老太太道:“待姐儿梳洗一番,马上出来。”

阿瑜有些怵这老太太,从前小时候不觉得有什么,总觉得老太太应当还挺喜欢她的,可是渐渐长大了,便觉得老太太也未必真的像她表现的那般,相反,这个老人家满含着算计,相处起来便多了许多拘束。

阿瑜她祖母倒是觉得没什么,淡淡道:“要你入宫你就入,我倒是不信她真那么傻,还能为难你了?你不卑不亢便是了,大不了便顶撞几句又如何,皇帝摆在那儿她也不敢伸那个手。”

是的,前朝大长公主殿下,从来都不懂甚么是容让。即便她不再是尊贵说一不二的大长公主,也一定会在允许的一亩三分地里头,从容舒展开身体,而不是畏畏缩缩的,甚么事体都谨慎谨慎再谨慎。

阿瑜当然,没有自家祖母那么嚣张惯了,不过她也不是真的怕,就是嫌麻烦,心里不舒服。

然而她也没法子,好歹是未来的婆母,她也不能忤逆人家,于是梳洗一番,便随着进宫去了。

过了好半宿,才颠颠到了慈安宫里头。

进了殿,发现太后娘娘正靠在榻上半阖着眼,像是在歇息。于是阿瑜规规矩矩的行一礼,又退到一边儿去。

没有太后的允许,没人能擅自坐在椅子上,那不合规矩。阿瑜虽然也不想惹麻烦,但想起祖母的话,她还是坐了下来,只是在一旁安安静静的等着。

果真坐了快有小半个时辰,阿瑜这魂都快飘散出去了,太后娘娘才悠悠转醒。阿瑜又起身,再给她行礼。

文太后果然没有揪着这种问题。她虽然想为难阿瑜一二,但却一点儿也不想叫人瞧出来有多刻意。

毕竟她对阿瑜的感情挺复杂的,说多么喜欢罢,谈不上,毕竟从一开始就想算计人小姑娘,心思不单纯。

说不喜欢罢,其实她还挺喜欢有阿瑜陪着的,这么些年也习惯了,这小姑娘又懂事儿,又聪慧,长得一副金玉一样的相貌,瞧着也赏心悦目。

相当一段时间,文太后是真的渐渐把阿瑜当作自家亲近的晚辈来瞧的,她想让阿瑜嫁给小儿子,也不全是因为算计,那是真心实意想要阿瑜这个小儿媳妇。

后头隆平大长公主来了,她这颗心也渐渐冷淡下来了,偶尔也觉得自个儿从前挺可笑的,根本没这个缘分,瞎操甚么心呢?

长子称帝,她成了太后,才发现长子和阿瑜的关系并不简单,甚至是很久之前便“私定终身”,她这个当母亲的是一点儿也不晓得。心酸的同时,又觉得阿瑜真是不懂事,搅和了他们一家子不说,还要贪心嫁给皇帝。

但是自那以后,并文妙德的那件事,却叫文太后渐渐有些乏力。她觉得自己真的是老了,长子是一点儿也不听话。他的少年时代,她一点儿也不曾参与,以至于看到他露出冷厉的獠牙,便有些不能接受。

其实她的命是真的不错,想要的最终都得了,只是并非是她最初想象的那条路子而已。那些不甘和气愤,都显得没那么要紧了。

文太后见到阿瑜,慢慢露出从前那段时光里头,常有的微笑:“阿瑜啊,之前叫你等急了罢?我这年岁渐长了,这些日子总是乏力。”

阿瑜只是腼腆道:“瞧您睡得香甜,等一会子也没什么。”

文太后点点头,叹息一声道:“你这孩子,从前小时候在我那儿,便是有些淘气,我这心里也喜欢着,怎么这些日子反而越发生疏了?”

阿瑜微笑道:“没有,就是见您身子安适,阿瑜也就放心了,不敢多叨扰您。如您喜欢,往后我多来瞧您便是。”

毕竟以后是婆媳了,这点眼色阿瑜还是有的。

文太后只是笑了笑,又指着一叠子洗好的水润润的枇杷道:“我记得你小时候爱吃这个,来尝尝咱们宫里的,比不比得衡阳的滋味好。”

阿瑜依言拿了一个,慢慢吃起来,边吃边拿帕子文雅地擦拭嘴角。

文太后瞧她吃着,才缓缓抿出一个笑容来,轻轻道:“后天哀家要去皇觉寺上香,你同哀家一道来罢,还有些京城的贵妇人们,哀家也会请来一道用用斋菜。”

阿瑜抬起头,轻轻眨眼,露出一个温暖的笑容道:“好,就照您说的来。”

如果阿瑜没猜错,文太后的意思应当是,她服软了,也想要让所有人都瞧瞧,太后和未来的皇后婆媳俩好得很,隐隐还有为她撑腰的意思。

阿瑜又看这个老太太。文太后的头发,在光晕下显得更加花白,额上的皱纹也很明显,以至于阿瑜才真的发现,这个老太太是真的,越来越老了。她记得更小的时候见她,好歹还保养得宜些,可是现在当了太后,却显得愈发憔悴苍老。

阿瑜不曾在文太后这头呆太久,又做了小半会儿,便离开了,因为文太后瞧着都快要睡着了,只是勉力支着脖子,与她慢慢说这话。

阿瑜出了慈安殿,便有宫人上前,默默把她带去另外一处宫殿。

临着湖畔的地方,赵蔺正带着一顶草帽钓鱼,他就穿了一身寻常的玄色常服,听见阿瑜来,也并没有回头。

阿瑜轻轻上前,一把就把他的草帽摘下,转手扣在自个儿头上,顿时便觉得头顶的大太阳没那么耀眼了,心情也变得阴凉许多。

他只是微微转头撇她一眼,继续稳坐钓鱼台,直视着远处的河流,淡淡道:“草帽。”

阿瑜偏偏不给他,也不顾及会脏了裙子,就坐在他身边的石头上,一脑袋靠在他肩上草帽在她脑袋上太大了,一不当心便滑落了下来。

他单手把帽子扣回她脑袋上,淡淡道:“坐正,像甚么样子。”

阿瑜道:“您这钓了半天鱼了,上钩几条儿啊?”

赵蔺不理她。

阿瑜再接再厉,嘴里嘟囔着:“叫我来看您钓鱼啊?您是有多闲。”

阿瑜又道:“太后娘娘后日请我去皇觉寺上香,没甚么大碍罢?”

赵蔺道:“无事,不需你担心。”

阿瑜也不说话了,就和他并肩坐着,后头把草帽丢了,歪着脑袋靠他肩上。一大一小,一高一矮,这样静静坐着。空气是温润的,天光是明媚的,他们之间的气氛静谧却甜丝丝。

他们这样坐着,有一搭没一搭地说说话。嗯大多时候都是阿瑜在说话,她对着外人总是有些疏离,叫人觉得高傲难以亲近,又常年不参加社交,故而女人间总有些关于她的闲言碎语。

但是对着赵蔺,阿瑜却是话很多的,即便他不说话,她也能找出好多话头来同他叽叽喳喳。她身上的味道清香而甜蜜,讲话的时候温温软软的,靠在他身边又特别依赖。

赵蔺偏头,看见她浓密的睫毛,还有雪白如瓷的脸颊,他又淡淡转过视线。

她软软哼一声,偏头便在他漠然的面颊上印了唇印,又靠在他身边蹭蹭不说话,倒是给他边皱眉边教育道:“你一来,鱼都跑了。”

阿瑜道:“横竖您钓上来,也是要放回去的,不一样嘛。”

她又拿手推推他的杆子,哼声道:“我不但说话,我还捣乱呢,不是你叫我来的嘛,你怎么这样啊?”

他不说话了,只是也难得笑了笑:“你小时候很乖,怎么长大了就越发不听话了,叫你来不是捣乱的。”

阿瑜又拿手推推他的杆子,叫他一手便握住作乱的小手,稳稳当当像是铁铸的一样,害得她动弹不得。

她有些被握疼了,就掐他一下道:“您手劲太大了,可疼了。”

放下鱼竿,笑笑道:“真当朕治不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