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了。”

扬氏看见她篓子里放了些东西,

开口说道:“三娘,

你扯这么多咱们家吃不完。”

这么嫩就拔了,

杨氏很是心疼。乡下人,又不是城里人那般金贵,吃东西专要吃那嫩尖。

杜三娘道:“娘,

我明日要进城去,

准备给那主顾家在送些东西。”

杨氏微微一愣,斟酌道:“三娘,那颜府家大业大

,恐是看不上咱们家的东西。你就别去了。”

杜三娘拍着胸脯道:“娘,你放心好了,我心里有数儿呢。”

见她胸有成竹,杨氏只能长叹一声,不忍泼她冷水,“你要去,那就去吧。”

杜华盛拧干了帕子给妻子递过来,杨氏接过,又说道:“三娘,要娘跟你一块儿去?”

杨氏怕她要是惹怒了颜家的人,她还能求着不让三娘吃亏。

杜三娘摇了摇头,“娘,你就在家休息吧。这点小事儿,我一个人可以的。”

本在玩儿泥巴的四娘听见了,赶忙就跑过来,脆生生的道:“娘,阿姐捉了条大鱼,阿姐还说明天换了钱给我买糖吃。”

杜三娘笑着捏了捏妹妹的小脸,杨氏惊讶的问道:“三娘,你去哪儿捉鱼了?”

“山里那水潭里的,娘,先吃饭吧,我肚子都饿了。”

见吃的是刀削面,杨氏肉疼,这灾荒岁月才过去没多久,如今的日子才刚刚缓过来,看着女儿一脸的笑,她又不好直接说她,只好道:“三娘,赶明儿若是卖了钱,再买些杂粮面回家。”

杜三娘一听就知道娘是觉得她浪费了,只是抿嘴笑了笑,嗯了一声。

杜华盛端起碗,看了妻子一眼,“赶紧吃,还得下地呢。”

吃了饭,杜华盛夫妻坐在堂屋里休息。

“三娘,那鱼水要勤换,若是死了,人家就不会要了。”杜华盛怕她不懂,又提了一句。

杜三娘点了点头,笑着道:“我知道的,爹就放心好了。”

下午杜三娘将家里人的脏衣服全找出来,拿去村头的小河里洗,两个小的跟着她,杜三娘嘱咐道:“可不能玩儿水。”

杜峰嘿嘿笑着,“阿姐,我们不玩儿水。”

到了河边,碰见两三年轻媳妇儿,杜三娘打了招呼,便找了个位置蹲下。

杜峰带着四娘已经跑了出去,杜三娘看了两人一眼,叮嘱着让杜峰别走远了。

“三娘来洗衣服了?”

杜三娘看了一眼,见又是她,淡淡的喊了一声“崔幺婶”。

崔氏走到杜三娘旁边,看着她飞快的敲打着衣裳。这灾荒年缓过去了,她那好模样又显露了出来,虽还没长开,可看那瓜子脸,大眼睛,已然是个美人胚子。

崔氏如今跟着她那口子,已经能分辨出什么样的才是好货,什么模样的女人城里那些老爷们才喜欢。

杜三娘生得秀美,如今皮肤也养得白了许多,容貌在村里是极出挑了。

崔氏心里有那想法,便不时打量着她。

杜三娘被她看得极不舒服,皱了皱眉,离她远了些。

“三娘,你爹那腿啊,当初婶子就跟你娘说过,得找个大夫来好好瞧瞧,杜二哥好好的一个人,如今生生成了跛子。”

杜三娘抿嘴道:“崔幺婶,灾荒年月的,连吃的都没有,谁家有钱去请大夫?”

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崔氏讪讪道:“婶儿也只是说说罢了,说来说去也还是钱的事儿。”

杜三娘低头翻了个白眼。

“三娘,婶儿问你,你可愿出去帮人,像你们这样年轻的姑娘家,一个月也能有上百个钱,你爹腿落下残疾,家里就靠你娘,你弟弟妹妹们还小,这日子可真是艰难呢。”

杜三娘双眉微蹙,这崔幺婶家里是干什么的,她是一清二楚!没想到这女人竟然打主意打到她身上了?

“庄户人家,谁家不是这样,饿不死。”杜三娘硬邦邦的堵了回去。

崔氏道:“话可不能这么说,俗话说得好,这人也分三六九等,你瞧瞧这庄稼人,一辈子就在地里打滚儿,能有个什么出息!三娘你模样长得这样俊,这若是去了大户人家,往后可就是穿金戴银,享不尽的福咯。还能帮家里一把,不但你爹娘轻松,就是你弟弟妹妹们以后也能过上好日子。你知道咱们村儿的陈五娘吧,前些日子回来,身边还跟着两个丫头呢。”

说到这里崔氏就大声笑了起来。

杜三娘却是听得面沉如水,那陈家五娘给人做了妾,崔氏说这番话,莫不想让自己也去给人做妾?她抬起头来,那双杏仁眼冷静的看着崔氏,“照幺婶这么说来,这般好日子,怎不让圆姐姐去,我过惯了苦日子,就不凑这个热闹了。”

圆姐儿是崔氏的女儿,也十五六岁了,只是模样生得不好,至今没有许人家。若不是崔氏说这些话,杜三娘也不愿扯圆姐说嘴。

崔氏脸色一僵,她自家闺女那模样,便是去给人家做粗使丫头人家都嫌弃。

也不知她到底听明白没,崔氏又道:“三娘,婶子也是为了你好。你看这多好的机会,往后成了大户人家的主子,想吃什么吃什么,想穿什么穿什么,可比嫁个村汉强。”

杜三娘真是恨不得舀起一盆水给她兜头淋去。

不愿再接她的话,杜三娘看向弟弟,喊道:“杜峰,把四娘带过来。”

杜峰忙就拉着四娘走过来,蹲在地上看着杜三娘洗衣裳。

崔氏还想说些什么,但杜三娘不搭理她,还把两个小的喊了过来,她也不好意思明说,不过少不得又说了些大户人家家里养了多少的奴仆,家宅有多大诸如此类的话。

过了一会儿,杜三娘将衣裳放盆里,让杜峰来抬。走到崔氏背后,杜三娘故意崴了下脚,手里的盆子没端稳,一下子掉了下来,她人直接往崔氏撞了过去。崔氏本就是蹲在那儿,杜三娘这么一撞上来,她整个人朝前一探,身子顿时失去平衡,一下子扑进了水中。

河水并不深,可崔氏是整个人扑了过去,直接趴在了水中,衣裳裤子全给弄湿了。

杜峰喊道:“阿姐,你没事儿吧。”

“没事儿,阿姐只是脚崴了。”杜三娘说着,看了眼河里的崔氏,“崔幺婶,真是对不住,我脚崴了,你没事儿吧。”

杜峰看着河里的崔幺婶,噗呲一声笑了出来。他眼珠子转了转,张口喊道:“崔幺婶掉河里了,快来救命啊。”

他这一嗓子出去,周围倒是有人过来。崔氏冷不丁的吃了几口冷水,被吓着了,下意识就扑腾着。虽然那河不深,可崔氏惊惧之下,脑子一片空白,一下子就吓得大喊了起来。

几个农家汉子听见声音跑了过来,看见崔氏在河里扑腾,一人笑道:“这河还不到大腿根,你瞎扑腾什么。”

这话一说出口,周围的人都笑了起来。

杜三娘道:“叔,都是我的错,我扭了脚,一下子没稳住撞上了崔幺婶。”

一边解释,她一边将掉在地上的衣裳捡了起来。

那头崔氏听见说水不深,赶忙就爬了起来,只是已经成了落汤鸡。

看着杜三娘,崔氏伸出手指着她,气喘吁吁,“你…你…杜三娘,你给老娘站住。”

崔氏气得不轻,一脸狰狞的朝她走过来,那架势似要吃了她一般。

旁边有人说道:“她也是不小心,你一个大人跟孩子计较什么?”

崔氏张口道:“什么不小心,我看她分明就是诚心的!哪儿崴脚不行,偏在我身后就崴了脚。好你个杜三娘,去找你娘来,我要好好问问她,到底是怎么教养的女儿!”

“你又没受什么伤,就别跟孩子计较了。”

崔氏怒道:“什么没受伤?你没看见我衣裳都湿透了!”

她不说这话还好,这话一说出口,周围又是一阵大笑。这个季节虽比不上夏日穿得轻薄,可也不过是穿一两件。崔氏在水里滚了一遭,她那身衣裳几乎是紧紧贴着皮肤,身形俱都显露了出来。

崔氏外头穿了一件绿色衣裳,里头却是大红色,甚至能看清楚那件小衣的形态,赫然是一件肚兜,她的胸膛随着她的声音一颤一颤,显得异常的伟岸。

杜三娘低下头,一副做错事儿乖乖受训的模样,心里却是暗爽,她就是故意的,谁让崔氏的心思那么恶毒?竟然撺掇着想让她去给人做妾!

第17章 没品的男人

崔氏这幅模样,

自然是引得周围的人笑得更大声了。

杜华盛夫妻忙活的地离河流很近,

崔氏嗓门又大,

刚刚那声杜三娘自然是被夫妻俩听见了。

杨氏赶紧就停了手里的活儿,

上了田埂,

往河边跑。

“你个死丫头,

你敢说你不是故意的?”崔氏的手几乎戳到了杜三娘的脸上。

崔氏不知道别人为何笑,

只当是她落水被人笑话,自然是对杜三娘恨得牙痒痒。

杨氏跑过来,一看崔氏指着自己女儿骂,

她深吸口气,说道:“崔幺婶,有什么事儿你跟我说便是。孩子若是不懂事儿,

我让她给你赔礼道歉。”

崔氏见杨氏来了,

立马像是找到了战斗目标,一下子火力全开,

对这杨氏就是一阵噼里啪啦的骂。

杜三娘抿了抿嘴,

让两个小的先上去,

她道:“崔幺婶,

我脚崴了,

确实不是故意的。”

崔氏不放手,

仍然叫骂着,周围人劝道:“好了,她一个孩子,

都各自退一步算了,

别那么计较。”

“我计较?合着不是你掉水里,站着说话不腰疼。”崔氏咄咄逼人,看着杨氏道:“今儿你不给我个说法,你就别想走!”

杨氏看了自己女儿一眼,“崔幺婶儿,孩子也不是故意的,你大人不记小人过,就原谅她这次。”

崔氏挺了挺胸膛,声音越发大了,“原谅?你说得倒是轻巧,赔钱,你要赔钱!”

见她犯浑起来,周围的人看着纷纷直摇脑袋。

碰见这么个浑人,你还真是拿她没办法。杨氏皱了皱眉,说道:“崔幺婶,都是乡里乡亲的,我们也跟你道歉了,你还想怎么样?”

杨氏也被勾起了几分火气儿来,自己女儿是个什么性子她了解,她相信自己女儿不是故意的。

杜三娘走到杨氏身边,说道:“娘,刚才崔幺婶跟女说了好些混账话,还说村里的陈家五娘,回来的时候身边还跟着两个丫头伺候的,穿金戴银,家里都跟着享福,让我跟她学。女儿不愿听说这些,这才叫了弟弟妹妹准备回家,只是走到她身后一下子崴了脚不小心碰到她了。”

陈家的五娘,村里谁都知道给人做了妾,那主家的男主人年纪都五十岁了。而陈五娘还就是崔氏的男人张罗着卖出去的,如今村里人对崔氏一家子都有些鄙视。

崔氏听杜三娘说起这话,眼皮跳了跳,她大声道:“你个小丫头片子,敢乱说我撕烂你的嘴!”

杨氏冷声道:“上次你就拦着我,怂恿我把三娘卖了。我当时可是说了,要卖你卖你自个儿女儿去!你也是做娘的人,你这心肠被狗吃了不成?那黑心钱你家用着你就不怕半夜鬼敲门?这十里八村的人家,灾荒年月被你家弄走了多少姑娘,现在年月好了,你又跑来对我女儿说这些污言秽语!”

围观的人群中,也有人在灾荒年禁不住崔氏这张嘴,卖了自己女儿,这会儿回想起往事,心头也不是滋味儿,若不是崔氏忽悠,又怎么会卖女儿。

“你个杀千刀的崔氏,你把我二娘还给我!你说,你把她卖哪儿去了!你个砍脑壳的,你说是去城里大户人家做工,哄骗我们摁了印。城里哪里有姓戴的大户人家,你简直不是人!”一个女人一边骂着一边朝崔氏扑了过来,倒是一下子将崔氏扑倒在地上,她坐在崔氏身上,对崔氏又是掐又是咬又是打,下手极重。

崔氏也反应过来,两人就在地上扭打在一起。这下子像是捅了马蜂窝,崔氏忽悠他们卖了女儿,如今崔氏还敢欺负人了,顿时当初卖了女儿的几家人也围了也上来,摁着崔氏打。

崔氏虽是长得身宽体胖,到底是抵不过几个人打她一个,没多久就败下阵来。

眼见打起了群架,杨氏忙把自己三个孩子叫到安全地方。那头杜华盛也过来了,看见几个婆娘扭着崔氏打,他有些摸不着头脑。

河边的事儿,很快就惊动了村里的里正。

里正也姓杜,这个村里姓杜的人家不少,大多都是沾亲带故的。说起来,崔氏的男人,还得喊里正一声叔。

好不容易众人拉开了几个女人,崔氏此时披头散发,脸上被抓出了几道血印子,衣裳都被扯破了一块,甚至能看见里头大红的肚兜。

见到里正来了,崔氏哭叫道:“六叔啊,你可得给侄媳儿做主啊。她们欺负我啊…”

里正也不过六十多岁,身材瘦小,留了胡须,他板着脸道:“都给我去祠堂里说清楚!”

到了祠堂,里正坐在椅子上,看着几人道:“还不快说是怎么回事儿?”

崔氏的男人杜华林也过来了,他正在家里睡觉,是被人叫起来的,说他婆娘跟人打架,让他赶紧去祠堂。

崔氏抹着眼泪道:“都是杜二哥家里的三娘,这个臭丫头,都是她惹的祸。”

杨氏呸了一声,“你自己做了什么事儿,你自己清楚,别想给我家三娘泼污水。她们怎么打你,你心里明白得很,别想怪在我家三娘头上。”

里正头疼得紧,这两个都是杜家的人,他朝杜三娘看了一眼,说道:“三娘,你来说。”

杜三娘也不害怕,将事情的前因后果说了出来,她甚至将崔氏和她自己说过的话都复述了一遍,清晰明了,一目了然。很明显,崔氏说什么去大户人家里做工,不过是想撺掇她去大户人家做妾而已。

杨氏瞪着崔氏,若不是里正在,此刻恨不得上去撕咬她一口!

杜华盛看向杜华林,“华林,都是杜家的人,这按血缘,咱们两家可还是一个曾曾祖父!”

杜华林做的这些缺德事儿,里正也是知晓的,只不过都是杜家的人,再者他也没捅出大篓子,里正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

其中一个刚才参与打架的女人拍着胸口道:“连自己侄女儿都想卖去做妾,这黑心肝的啊。我家的闺女不定被卖到什么地方去了,我苦命的女儿啊…”

祠堂里顿时哭声震天,夹杂着女人的谩骂声。

杜华林只觉得脸都丢尽了,他做的这些事儿,自己也知道损阴德,干这事儿当初也是逼不得已,现在世道好了,他也不准备干了。可没想到他婆娘竟然撺掇着让杜二哥家的三娘去做妾!

杜华林赶紧道:“二哥,我对天发誓,我绝对没有想过要把你家三丫卖给人做妾,二哥,你可得信我。都是这婆娘自己的主意。”

杨氏道:“我呸!当初闹灾荒时,崔氏就想让我卖女儿,我没同意,杜华林,你敢说你不知道?”

里正被吵得头疼,他道:“哭什么哭,都别哭了!

这卖人,也是你们自己同意,签了字画了押,钱也是你们得了去,即便是闹到官府,事情也没法改变。”

说着他又看向杜华林,“华林,都是乡里乡亲的,抬头不见低头见,你看看你干的叫什么事儿,现在竟然连自己家的人也不放过!”

杜华林忙道:“六叔,我也是被人给骗了,灾荒年月的,有人问我村里有没有人要卖妻女,我也只是个中间牵线的人,这价钱都是人牙子和他们谈的,我可一点没沾。我也后悔了啊,不准备干这事儿了。那些人牙子每次都说得好好的,说是城里哪儿哪儿的富户,我又不知道这些,也是他们说什么我信什么,他们怎么说,我才回来怎么跟人说。我也只是个跑腿儿的而已!”

里正道:“华林,我看你这婆娘就不是个好东西,成天东家长,西家短的,竟惹是非!这样的女人,你还把她留着干什么!”

杜华林忙道:“对对,平日里都是她在外乱说,便是这买卖的事儿,都是她告诉我的。都是这个女人搞的鬼,六叔,我休了她,我马上休了她!”

崔氏一脸震惊的看着他,“杜华林,你敢休了我?”

“都是因为你,毁坏我的名声。”杜华林高声说道,似乎只有声音压过她才能凸显出自己也是受害者一样。

崔氏气得不行,男人不帮她就算了,竟还要休了她!哪有这么美的事儿!崔氏冲上来当场就和杜华林扭打在了一起。崔氏刚才虽是被几个女人围殴,可这会儿打杜华林却是绰绰有余,几乎是压着林华林拳打脚踢。

里正连忙让人将她拖开,杜华林的耳朵都被咬出血来,他嘴里道:“我要休了你,你这个恶妇!”

杜三娘对杜华林更加看不上眼了,崔氏在村里张罗吆喝,背地里怎么可能没有杜华林的点拨,可一朝惹了众怒,他就把女人弄出来当挡箭牌,这种男人,也真是贱得没边了!

杜华林杨言要休了她,崔氏两个孩子听见了消息,连忙跑来祠堂,一下子是哭声震天,两个孩子求着爹别把娘休了,杜华林在气头上,根本就不听。

这事儿闹到最后整个杜氏宗族的人都来了,有人赞成休,有人看在孩子的面上,说不休,给个改正的机会,这般吵闹到了晚上,最后杜华林还是领了崔氏回了家,并在杜家先祖面前发了誓,往后再也不干这种没良心的事儿。

第18章 搭车

天都黑了,

杜华盛才带着妻女回了家。

杜三娘看了爹娘一眼,

她道:“爹, 娘,

今日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