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和他还没成亲呢!

杜三娘摸了摸杜峰的头,“峰哥儿,以后喊陆大哥。”

陆湛看了她一眼,她一直都是陆湛陆湛的喊他。

这会儿听见她说陆大哥三个字,感觉比她直接叫他名字更好听,他喉咙间动了动,想着往后不能让她喊他名字了。往常她叫他名字觉得没什么,可如今都已经定亲了,还叫他名字就实在是太生分了!连杜峰和四娘都知道亲近他呢。

三人回到家,杨氏看见女儿平安回来,心里的大石头总算是落了地。

杨氏忙招呼两人进屋,灶上热了半锅热水,让他们洗漱。

杜三娘这会儿只想赶紧泡泡脚,去去湿气,她直接就跑进了灶房。

杨氏和陆湛说了两句,陆湛也跟着进了灶房。

杜三娘正取了布巾洗脸,冷不丁的看见他进来,还把她吓了一跳。

轻咬着嘴唇,杜三娘道:“你怎么走路也没个声音!”

屋子里只有一盏豆大的油灯,光线并不好,可杜三娘看着和白日里又有些许的不同,眉眼显得更柔和了几分,配上那湿漉漉的眼睛,陆湛喉咙间动了动。杜三娘却是说完那句话后就没搭理他了,忙又洗脚盆里注入热水,她便坐在小凳子上直接脱了鞋袜。

她一边扯一边啧啧了两声,白色的布袜被沾湿,直接就紧紧的贴着皮肤,难怪她走路的时候总感觉这鞋子里唧唧响着,竟像是从水里泡过一样,脚都有些发白了。

陆湛站在旁边却是一动都没动,他这会儿眼睛都看直了,盯着她那双脚,那大小估摸着还没他手掌大,小小的,特别的白,在这灯光下几乎是晃花了他的眼睛。

将双脚放入水中,杜三娘才长长的舒了口气,真舒服。

杨氏进了灶房,看见陆湛站在,自己女儿坐在灶膛背后泡脚,她瞪了女儿一眼,这闺女都不给让陆湛洗洗。

心头虽是这么想着,杨氏也不好喝骂女儿,她赶紧道:“湛哥儿,你也跑了一天了,先洗洗脸,待会儿泡泡脚,松快松快!”

说着她就着刚才杜三娘洗过的洗脸水,又舀了一瓢热水进去,她道:“洗把脸吧。”

陆湛这才移开目光,他面上涌起了几分热来,只觉得心口砰砰直跳。。

虽然转开了头,可她那双小小白白的脚却深刻的印在了他脑子里。

他走到洗脸架子前,将水盆里的巾子拧了拧,想着刚才他可是看见她用这张帕子洗脸的,心里乐开花,连眉眼都舒展开,嘴角也上扬起来。

庄户人家,一家子洗脸洗脚,都是洗一盆水,甚至连面巾都是同一张。杜三娘最开始过来的时候还真的是不适应,后来她拆了自己半截衣裳作为洗脸巾。她洗脚也喜欢自己一个人洗,不喜欢一家子的脚都挤在一个盆里,杨氏倒是没想到自己女儿还这么讲究,不过也说了她两句,后来也都依着她,每回都先让她洗了,杨氏和杜华盛再洗。

杜三娘原本是舒服的闭着眼睛,听见杨氏的话她才睁开目光,随即便看见陆湛拿了自己的洗面巾擦脸,她顿时诶了一声,差点就喊出来了。

陆湛听见她的声音,朝她看过来,杜三娘咬着牙,到底还是忍住了没有说。

杨氏在堂屋里找了一双布鞋出来,对陆湛说道:“湛哥,这是华盛的鞋子,你先将就着穿。”

陆湛已经洗了脸,杜三娘看见他过来,顿时心里一紧,她双眉微蹙的看着陆湛,轻咬着嘴唇,她可不习惯跟人洗一个盆。

杜三娘抿着嘴,扯过一旁擦脚的帕子,三两下便将脚擦拭干净,便穿上了另外一双布鞋。

站起身来,杜三娘给他让位,灶膛后额火苗映衬着她的脸,像是在她脸上打了一束光,暖暖的,陆湛心里又咚咚跳动了两下。

杜三娘道:“你来坐。”

陆湛道:“你不洗了吗?”

杜三娘抿了抿嘴,“我已经洗好了,再说我还得熬点姜开水!”

她走到了灶膛前,锅里还有小半锅热水,杜三娘道:“我倒了水马上给你舀热水。”

说着就要弯腰将自己的洗脚水倒掉,陆湛道:“不用麻烦了,我将就着洗就是了。”

这么说着,他人已经走到刚才杜三娘坐的位置上,脱了鞋子,这大冷的天,这人竟然连袜子都没套一双。

杜三娘抿着嘴,从锅里咬了一瓢热水出来,“我给你加点热水吧。“

陆湛嗯了一声,将脚抬高,杜三娘便舀了两瓢热水进去。

做完这些,她转头在碗柜里拿出了几颗老姜出来,洗干净了切成细细的碎末,将就着锅里剩下的水放进去,还取了一小块红糖碾碎之后放进锅里。

陆湛一直盯着她看,杜三娘做完这些,正准备走到灶膛后再加两根柴,便看见他的目光,他就那样安静的看着她,也不知道看了多久。他那双眼睛亮得惊人,叫杜三娘心间颤了颤,她顿时面色绯红起来,说道:“我来加柴。”

陆湛身子往后仰,手一探,就抓了一根木棍在手里,随即放到火堂里!

杜三娘抿着嘴看着他,屋子里就他们两个人,她心头狂跳个不停,她道:“我出去看看。”

她从灶房出去,被冷风一吹,才冷静了些,长长的舒了口气,抬脚往自己的房间里走。

陆湛盯着洗脚盆边那双湿哒哒的棉鞋,他鬼使神猜将那鞋子拿下来,然后盯着看了半晌,摊开手放在自己手上,那鞋子竟是还没他手长,让他很是惊奇,心头又猛跳了几下。

怕她进来看见,陆湛很快便将她的鞋子重新放回去,然后便盯着木盆发呆。

过了没多久,杨氏进屋来,看见只有陆湛一个人在,她道:“湛哥儿,吃饭了。“

陆湛诶了一声,扯了擦脚的帕子胡乱擦了两下,便穿上鞋子,杜华盛那鞋子他穿着还是小了,脚后跟都露出来了。

陆湛将洗脚水端出去倒,杨氏拿着一个铁罐子过来,用火钳夹了红彤彤的炭火进去,然后问道:“三娘呢?”

陆湛摇了摇头,杨氏直接就在厨房喊道:“三娘,摆饭了!”

杜三娘诶了一声,赶紧从屋子里出来。

杨氏看她一眼,道:“跑哪儿去了?”

杜三娘朝她做了个鬼脸,锅里烧着的姜开水沸腾起来,杜三娘取了碗出来,看见陆湛还在厨房里,她道:“你也喝一碗!”

说完她舀了一碗出来,然后跟着杨氏一道将灶台上的饭菜都端了出去,陆湛盯着手里的这碗红糖姜开水发呆,自双亲过世后,还是头一次有个人这么关心他。

他抿了抿嘴,吹了几口气,便喝了一大口,姜放得多,味道很辣,一直辣到他心里,也暖到了他心坎上。

一家子围坐在堂屋里,房门紧闭着,桌子下放了盆炭火,吃的虽然不是什么山珍海味,一家人却很开心。杨氏劝着陆湛多吃点,杜华盛心情不错,加上天气凉了,早前就让杨氏温了酒来。

陆湛自然是陪着喝了两杯,杜华盛这一喝了酒,话匣子就打开了,先问今日他们在去魏大柱家里的情况,说着说着又扯到三娘身上,从她小时候开始说起,说她刚生下来的时候还不到五斤重,他都怕这闺女养不活云云。

杜三娘在旁边听得眉头直皱,她对杨氏低声说道:“娘,你看爹又喝多了。”

杨氏道:“你爹今儿高兴,由着他。”

陆湛今日在,杨氏吃过饭便去将客房收拾出来,杜家只有三间卧房,一间是客房,一间女儿睡,还有一间就是杜华盛夫妻和两个小的睡觉。

杜三娘刚穿过来那会儿,发现自己竟然还跟爹娘睡一屋,一大家子都挤在一张床上,让她目瞪口呆。她又不是真的小孩子,很怕自己看见不该看见的,央求着杨氏,这才自己有了一间独立的卧房。

天气冷了,吃过饭众人又说了会儿话,便各自回房。

陆湛却是翻来覆去睡不着,满脑子都是杜三娘,一直睁眼到后半夜才迷迷糊糊睡着了。

第 38 章

第二天一大早,

陆湛听见杨氏和杜华盛在说话,

他立马就醒了,

连忙穿好衣裳从屋子里出来。

杨氏看见他出来了,

道:“湛哥,

现在还早着呢,

你怎么不多睡会儿!”

在她说话的时候,

杜华盛也出来了,看见陆湛这么早就起来了,他也道:“湛哥,

你怎么这么早就起了?快回去睡觉,等你婶儿做好饭了在叫找你!”

陆湛道:“叔,婶儿,

我已经睡醒了,

再回去我也睡不着。”

“天都还未亮,还早着呢,

你赶紧回屋去。”

陆湛又被两人给赶回了房间。

好不容易又挨了些时间,

陆湛实在是待不住了,

从房间走出来,

直接走到厨房,

问道:“婶儿,

可是要做什么,你喊我。”

杨氏道:“没什么事儿,你回去。”

陆湛四下看了看,

又道:“要不我去挑两桶水来吧。”

杨氏看着他,

笑容满脸的道:“昨儿你叔儿挑的水已经够吃两三天了。湛哥,真没什么要忙的事儿,你赶紧进屋,外头怪冷的,别冻着了。“

杜三娘在屋子里听见院子里的说话声,她被吵醒了,揉了揉眼睛,又打了个哈欠,这才慢吞吞的从被子里钻出来,眼睛都没睁开,就胡乱找了衣裳穿上,一脸的倦意。

从屋里出来,杜三娘嘴里哈了两口气,朝他们走过来,说道:“大早上的,说什么说得这么高兴。”

杨氏道:“三娘也起了?快去洗脸,今儿早上擀面条吃,你不是说你魏叔早上要来。“

杜三娘嗯了一声,“魏叔是要过来。”

陆湛看着她取了脸巾,细细的擦着脸,早上的杜三娘和白日里又有些不一样,她脸上还是迷蒙的,一看就是没睡好,眼里还透着些许迷蒙的睡意,整个人看着有些迷迷糊糊的,那样子逗得陆湛咧开嘴笑了笑。

杜家的人刚端起碗吃面,魏大柱就来了,随行的还有他婆娘夏氏。

杨氏赶忙放下碗筷,说道:“魏兄弟,吃了没?“

魏大柱道:“嫂子,我们已经吃过了。”

杨氏抹了下嘴,“当真吃了没?还剩了一坨面,要是没吃我去擀面皮下锅煮也很快的。”

魏大柱说道:“我们当真是吃过了。”

说着他指着身边的夏氏道:“这是我婆娘。“

夏氏搓了搓手,笑着喊了一声“嫂子好。”

自从从昨儿那伙人将那大虫抬走之后,夏氏就心情激动,晚上也睡不着觉,知道今日大柱要来,她昨儿半夜就将大柱喊醒了,两人身上只揣着昨晚吃剩下的两个窝头便出了门。

夏氏非要跟着来,魏大柱说不动她,也只能由着她了。

昨儿没怎么打量她,今日看着,夏氏人生得瘦小,皮肤比较黑,同魏大柱站在一起,她还不到魏大柱的肩膀处,笑起来眼里透着几缕精光。杜三娘已经吃饱了,她道:“我吃好了,魏叔儿,我们马上就走,你们再稍坐坐,吃口热茶暖和暖和。”

魏大柱道:“我们也不急,你也别慌,吃饱了再说。”

杜三娘碗里虽然还剩下半碗,实际她真的是吃不下了,她抿了抿嘴,看见陆湛蹲在那里,她朝他走过去,见陆湛碗里的面条也要吃完了,她问道:“你吃饱了吗?”

陆湛以为她是在催促他,他道:“我也吃好了,马上就走。”

说着将最后一点汤汁都给喝干净了。

杜三娘眨了眨眼睛,道:“陆大哥,我吃饱了。”

她碗里明明还剩下半碗呢,怎么说她吃饱了呢?陆湛一时间愣愣的看着她。

杜三娘又道:“你身量大,得多吃些,那些怎么够。”

她双眼亮晶晶的看着他,意图已经很明显了。

陆湛也不是傻子,看她那样子,也明白了几分,他将自己的碗往前一递,“我还能吃点。”

杜三娘笑眯眯的将剩下的半碗面条倒进他碗里,陆湛不过几筷子下去就吃完了,他一下子站起身来,嘴里说道:“好了,走吧。”

见他真吃了,没有一点犹豫,甚至连那汤都喝干净了,这会儿换成杜三娘傻眼了,随即心里又有些不好意思。

她自己吃不完,要是倒了肯定会挨骂,只刚才也不过是随口那么一说,没想到他竟然当真吃了,吃她剩下的东西,他不嫌弃吗?

杨氏和杜华盛也不留女儿了,见她和陆湛都吃完了,便催他们上路。

今日去主要是结账的,几人也不慌,便走路去城里。一路上夏氏很健谈,和杜三娘说得很是热络。

昨日看着她面对赵管事儿等人时,分明是胆小怯弱的模样,今日看,不但健谈,也是个精明的。

杜三娘历经两世,虽算不上什么聪明人,可夏氏那些话她在心里转悠了一圈,还是明白了几分。

昨日猎的那大虫,大家都知道肯定值不少钱,往常夏氏从未跟魏大叔一块儿进城,这破天荒的头一遭,想必还是因为那钱的关系。

估计是怕魏大叔吃亏!

心里跟明镜似的,杜三娘脸上带着笑,也不戳破。以前她就跟魏大叔说好的,他负责打猎,她负责推销,得的银子各分一半,一直都照着这么个分法。

可从今儿看来,这夏氏似乎心里有些想法。

杜三娘抿了抿嘴,她又不是真的十三岁的小姑娘,可别想把她当冤大头!

几人进了城直接就往颜府去,夏氏刚才还是能说会道的,这会儿一入城,话就不多了,如同昨日那般,畏首畏尾。

杜三娘走上前去,抬手敲了敲门,颜府昨晚上抬了大虫回来,这事儿满府都知道了,刑老头打开偏门,便看见杜三娘站在外头,他一脸惊喜的道:“三娘来了,快快,赵管事儿可是昨儿就嘱咐我,看见你就赶紧带你去找他。”

魏大柱和夏氏都是第一次来这里,看见这高门大户的,顿时手都不知道该怎么放了。

老邢没有像前几次那样还先去回禀,而是直接带着杜三娘等人去找赵管事儿。

昨儿就已经来过一次了,可今儿看着,颜府上却是更加热闹了。

即便他们没有去正院,也能不时听见那些哈哈大笑声。

老邢道:“今儿府上来了不少人,听说咱们府上有大虫,都过来瞧了。”

赵管事儿今日瞧着更是春风得意,看见杜三娘来了,甚至往他们走了过来,而不是站在那里等着他们走过去。

“三娘来了!”赵管事儿笑眯眯的喊道。

杜三娘笑了笑,喊了一声赵叔。

赵管事道:“昨儿运气还算好,回来的时候刚好是城门还没关,这要是再晚上一刻钟,我们兄弟可得在城门口呆一晚了。”

杜三娘抿嘴笑道:“那运气确实不错,赵叔你原还说送我回家,这要是因为我让你们路上耽搁了,我心里可是过意不去!”

赵管事儿看几人风尘仆仆的,这大冷的天,鬓角还有汗水,便知道他们是走路来的,当下便道:“你们吃了没?若没吃饭,便在府上用些。”

杜三娘道:“不用不用,我们吃了才来的。”

“刚才进来,感觉府上好热闹,可是有什么喜事儿?”杜三娘明知故问道。

赵管事儿当即哈哈大笑起来,脸上的笑容也更深了几分,“也不是什么喜事儿,昨儿抬了大虫回来,老爷高兴,今儿一大早就去请了亲朋好友来,便是县丞大人也来了。”

杜三娘瞪大了眼睛,惊讶的问道:“县丞大人…”

赵管事儿看他们满脸惊讶,挑了挑眉,有些得意,他们家主子虽只是个员外,可颜家京城里还有人做官呢,便是城里的县丞对他们颜家也是客客气气。

“县丞大人听说咱们府上弄了只吊白眼大虫回来,今日一早特意来瞧那大虫。”

杜三娘笑得眯起了眼睛,没想到连县丞都对这颜家如此的客气,颜家在城里的根基应当是很强硬了。这么大的粗大腿,肯定得抱紧,这么多年来,她见过的最厉害的人,不过就是村里的里正,别说县丞这种真正的官员,就是连衙门里的皂吏她也没机会看见!

跟在后面的夏氏听见连县丞大老爷都来了,更是吓得大气都不敢出,只低着头看着脚下,压根儿不敢四处张望。

赵管事儿直接就带着杜三娘去找账房,昨日他们抬了那吊白眼的大虫回来,主人心情格外高兴,当即就打赏了他们几个下人,赵管事儿昨个儿便得了主子赏的一柄玉如意,今日一早,他婆娘便来说她家丫头去夫人院子里伺候了,虽只是个三等丫头,可年纪还小,往后说不得就能被夫人提成大丫头呢。

赵管事儿心情不错,今个儿看见杜三娘也是格外的高兴,甚至亲自带着她们来账房结账。

“三娘,你们是要现银还是银票?”赵管事儿问道。

杜三娘知道城里有钱庄,只是那样的地方她还从未曾去过,也不知道究竟如何,这会儿赵叔竟然直接开口问是要银子还是银票,可见这价钱是不低的。

杜三娘抿了抿嘴,朝着魏大柱看去,说道:“叔儿,你们是要银子还是银票。”

魏大柱还未开口,夏氏虽然怕,但这会儿一听见钱,顿时就来了精神,鼓起勇气道:“我们要现银!”

杜三娘朝赵管事儿道:“赵叔,那我那份就要银票,你给我兑换成最小面额的银票吧。我和我魏叔所得的银钱是一人一半。”

赵管事儿点了点头,让账房先生就按她说的么兑换,杜三娘那一份全给她兑换成了最小面额二十两一张的银票,都是盖了汇通钱庄印章的。

--

夏氏看着盘子里的银子,十两银子一锭的元宝,足足有十个,另外还有些碎银子和铜钱,她瞪大了双眼,不由得看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