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三娘郁闷的嗯了一声,看着她娘一脸高兴,她心头都在滴血,在这个没有姨妈巾的地方,女人来月事儿简直就是场灾难!

不同于杜三娘一脸郁闷,杨氏双手合十的道:“老天保佑,老天保佑,我家三娘总算是长大了!”

杨氏最担心女儿的身体,这大半年来亲眼看着她胸前鼓起来,杨氏才放心了,不过这月事儿她仍是一直没来,杨氏心头还是担心着,今儿个听见女儿亲口说来月事儿了,她心里的大石头总算是放下了!

杨氏又道:“我去给你拿东西,你等着,很快就好。”

---

杜三娘一动也不敢动,扭动一下就是一股热流哗啦下来,她就等着娘去弄,也不知道她会给她拿些什么来!

过了没多久,杨氏来了,她手里拿着一根带子,那布带子是缝制的长条形,上头还套着一根长绳子,杨氏道:“这是月事儿带,这是我的,还是新的,没用过,你先将就着,回头自己多缝几个好替换,我前头也忘了跟你说这事儿。这是草木灰,你就装在这袋子里,隔一段时间又换新的。”

说着她将东西放在旁边的桌子上,叮嘱道:“这几日可千万不能摸冷水,也别吃生冷的东西。你就好好在家里休息,哪儿也别去,好了,娘出去了,你先换上。”

等娘走后,杜三娘将那根带着提起来看了又看,可真的是没有姨妈巾来得方便。不过草木灰她知道,有消炎杀菌的作用,还透气,虽然用起来可能不大方便,但比起上辈子那些用绒毛浆制作的姨妈巾,用这个可不大会得妇科病!

杜三娘看那月事儿带竟然还是用红布做的,忍不住抽了抽嘴角。她很快将月事儿带穿上,才重新穿上新的裤子。杜三娘将弄脏的床单和裤子裹成一团,拿着就要去洗。

杨氏就站在门口,在她打开门之后,看她手里抱着换下来的东西,笑着道:“给我吧,娘拿去给你洗,你这几天就好好休息。”

杨氏说着看见床单上的暗红色,面上欢喜的道:“洗这些,不能用热水,热水洗不干净,得用冷水洗。”

杜三娘脸都红了,她这些弄脏的东西,让她娘去给她洗,得多难为情!杜三娘道:“娘,我自己洗就是,我自己洗!”

杨氏推着她进门,说道:“都跟你说了,姑娘家的这几天可得好好休息,要不回头会落下病根的!”

杨氏将她推进屋,就欢天喜地的抱着那些东西走了,她心里高兴坏了,等回头陆家定什么时间成亲她都不担心了,来了月事儿,就意味着女儿长大成人了,等三娘生了孩子,她可要做外祖母了!

杜三娘小腹绞痛得厉害,一股热涌出来,她赶忙弓着身子坐好,拿过篓子里的针线,又拿了先前给陆湛做衣裳没用完的料子剪了几片,穿针引线缝起来。

那头杨氏洗了床单晾晒好,又去厨房里给三娘熬了一碗红糖鸡蛋姜水,四娘看见她娘在煮红糖鸡蛋,说道:“娘,你煮的这个我能不能吃啊?”

杨氏道:“这是给你姐姐吃的,你还不能吃。”

杜三娘歪坐在床头,几年没经历过的月事儿,这回是又来了,而且还痛经!这会儿痛得她连缝制月事儿带都没精神,杨氏端了红糖鸡蛋姜水进来,看她面色苍白,说道:“快喝了吧,吃了这个肚子就不会那么疼了。姑娘家来月事儿,都肚子疼的。”

杜三娘接过来喝了一口,入口并不好!杨氏见她皱眉,说道:“你别挑剔,老人们都说这是好东西,也就是咱们家现在这条件你才能吃上,这东西往常可是只给生了孩子的女人吃的,寻常可吃不到。我坐了几个月子,你奶奶抠门,哪里舍得给我这个吃,每回鸡蛋都是你外祖母给我凑的,坐月子就吃三十个鸡蛋,两只鸡,还没出月子,你奶奶就说地里忙,我就坐了三十天月子,这一出月子还得去挑粪…”

杜三娘道:“娘,我吃就是,就是这味道怪怪的!”

第 72 章

来了月事儿,

杜三娘前两日都是在床上躺着休息,

她娘对此很是重视的样子,

千叮万嘱的告诫她千万不能碰冷水。趁着这几日,

她自己做了十多条月事儿带,

顺带还把以前的衣裳翻出来能改的就改,

不能改的就剪了填鞋垫,

还纳了两双鞋底。

四娘已经能有模有样的缝合东西了,虽然那针脚歪歪斜斜,但她才六岁,

已经算是很能干了,杜三娘夸了她几句,四娘很有成就感,

看见杜三娘放在篓子里没缝完的东西,

还硬是闹着要帮她缝,杜三娘自然是笑看着她,

看她缝得东一针西一阵,

脸上的笑容就更深了,

不过也不说她,

难得四娘来了兴致,

她回头拆了重新弄就是,

花不了多少时间。

“阿姐,娘说姑娘家十四五岁就要变身了?变身是什么意思?就长得和我们不一样吗?”四娘问道。

杜三娘挑了挑眉,“变身?什么变身?”

“我听见娘跟爹再说,

还说等阿姐明年出嫁了很快就会有小宝宝了!”说着四娘咯咯笑了起来,

“阿姐,你肚皮里有小宝宝吗?”

杜三娘满头黑线的看着她,都是些什么跟什么啊!

“是娘和爹说的,他们以为我睡着了,我才没有睡着,我都听见了。”

杜三娘摸了摸她的头,说道:“这个不叫变身,是在发育!女孩子早些的十二三岁开始就会发育,晚些的十五六岁,那就表示真的长成大姑娘了。长成了大姑娘,才会出嫁,嫁到夫家,就会有小宝宝。姐姐现在没有小宝宝。”

四娘没听明白,她歪着头看着杜三娘,“发育又是什么!”

跟一个六岁的孩子上生理卫生课,她还真的是亚历山大,说得详细了,她这年纪根本就理解不了,说的笼统了,她又问。杜三娘想了想,说道:“发育就是你长大了,像姐姐,像娘一样,长成大人了。乖,你现在还小,等你九岁十岁了,阿姐在跟你说,行不?”

四娘小嘴一瞥,“那好吧。阿姐,姐夫好几天都没有来了,他还来不来?”

“你姐夫他也忙啊,有空的时候才会来!”

杨氏从屋外进来,看见这姐俩正坐在一起说话,四娘手里还拿着杜三娘的针线活儿,杨氏道:“你也是,她给你缝坏了回头你还得拆,给她点布头让她玩儿就是了!”

杜三娘笑了笑,说道:“娘,没事儿,难得四娘喜欢。”

杨氏无奈的看了她一眼,“你就惯着她吧!”

说着她坐在旁边的位置上,看了杜三娘一眼,“你爹说,你魏叔家的大儿子已经定亲了!”

杜三娘眨了眨眼睛,“这么快?是哪家的闺女?婚期可是定了?

杨氏坐在那里,好一阵子没有说话,过了好半晌,她才慢吞吞的道:“你知不知道,单家同姚家退亲了!”

退亲了?杜三娘瞪大了眼睛,“怎…怎么回事儿?不是已经说清楚了,怎么又退亲了!”

看那天晚上,单长贵对姚家也是口口声声说着亲家,就算闹出来这样的事情,两家看着也好似没生什么间隙来。再说那姚家的人后来还来自家把门给修好了,也看得出来姚家的人也不是那等不讲道理的人。

“具体怎么回事儿,咱们这些外人又怎知道,不过好像听说秋氏不满姚家的女儿上吊,提了些什么要求,把姚家的人给气着了。前两日,姚家就把当初单家给的东西还回来了,如今村子里闹得沸沸扬扬。你这几日没出门,自然是不知道!”杨氏叹了口气,又道:“好好的一门亲事儿,虽是秋氏为人不咋的,可要不是杜芳闹出来那些事儿,又哪会如此!白白害了人家姑娘,这姚家这女儿估摸着也是个性子怯弱的,就那么几句谣言,你都没说什么,她转头却是想不开闹得要上吊!唉,说来说去,还是怪杜芳!”

这事情才过去几天?就演变成了这样!看秋氏当初对这门亲事儿也是极满意的样子,竟然说退亲就退亲。姚家也还真是硬气,这要是其他人家,出了这样的事情,恐怕不管夫家会如何的刁难也得忍气吞声将婚事儿办了才是。杜三娘皱了皱眉,又问道:“那单秋实没说什么?”

杨氏道:“他一个十几岁的毛头小子,能说什么!单家本就是秋氏做主,那姚家的女儿闹得要上吊,秋氏心头窝火得很,定然不会有好听话。要我说,就姚家那姑娘,性子这么软,就算是嫁过来,在秋氏手下讨生活,也有她受的!”

杜三娘心里叹息一声,好好一个姑娘,就这么给毁了!这单家做事儿,也恁是不地道,当初本就是他们家去求亲,现在姚家的女儿做出这样的事情,那也是因为那些谣言,情有可原。要说这整件事情里,最让人无语的还是单秋实,若不是他优柔寡断,盯着碗里的还想着锅里的,一点男子汉的担当都没有,又怎会害了人!想到当初单秋实还说让他娘来家里提亲,杜三娘心里只能说一声阿弥陀佛,还真得感谢他家没来提亲!

杨氏又道:“你魏叔说请咱们家去吃饭,他过生,请你爹去坐坐。”

杜三娘点了点头,杨氏拍了拍她的手,“你也别太在意,那两家的事儿跟你无关,可别往心里去。要怪都是杜芳还有单家,以前还觉得单家不错,秋实这孩子也是个老实的孩子,嘴巴又甜,哪知道竟然这般没主见,就这样一个人,也好意思说来咱们家求娶你?就他这样的人,哪儿比得上我家湛哥儿!”

杨氏一边说着一边摇头走了出去,杜三娘坐在椅子上,心头沉甸甸的,姚家的女儿遭遇了这些事情,也不知道那姑娘可能挺过去!

过了几日,杜家老小去了段家湾,虽是平时过生辰,杨氏还是准备了一些东西。到了魏家,魏大柱赶忙出来迎接,比起上一次来,院子里又有了些许的变化,多了些柜子桌子等物件。夏氏也在家,身上还穿着一件红衣裳,比起以前的那个皮肤黝黑又瘦小的村妇,如今的夏氏看着可比以前好看多了,皮肤都白了些。

看见他们来,夏氏也赶忙上来,拉着杨氏一个劲儿的说话,以前的夏氏还有些小家子气,跟人说话的时候也是畏首畏尾,现在可不一样,那说话的声音大多了。

夏氏耳朵上戴了一对缀了红玛瑙的耳环,手上戴着一个银镯子,身上的衣裳都是棉布做的,这身行头,完全就是城里人的打扮,哪里像个乡下人。

坐了一会儿,夏氏主动说起了给大儿子定的那门亲事儿,竟是定的村头里正的外甥女,又说女方家里有多少田地,家中甚是丰厚,家里谁谁谁还是衙门里的人,诸如此类的话。

杜三娘耐着性子坐了一阵,实在是挨不住了,她就说想出去转转。夏氏让女儿过来领杜三娘姐妹出去玩儿,魏大柱只有一个女儿,年纪才九岁,小姑娘如今也养着白白净净,同当初那个黝黑干瘦的小丫头看着完全就是两个人。

魏家的女儿,大家都喊她幺妹儿,杜三娘跟着这样喊,“幺妹儿,又长高了。”

魏幺妹腼腆的笑了笑,喊了一声“杜姐姐”,便领着她出去玩儿。

村子其实也没什么好玩儿的,比不得城里有那么多好玩好吃的地方。走了一会,杜三娘说道:“幺妹儿,你知不知道姚家在哪儿?”

魏幺妹点了点头,随即就在前头领路,走过几条田埂,前头便是一处民居,屋子挺大,还未走近,便能听见院子里的狗叫声。杜三娘站在那里,有些拿捏不准到底要不要进去看看,去吧,又怕人家不待见,可不去看,心里还是放心不下。

自从退了亲,姚五娘已经很长时间没出屋子,家里人都生怕她闷出病来。姚光明也是唉声叹气,他婆娘潘氏同他赌气,气他退了这门亲,一气之下回了娘家,都已经三天没回家了。女人一走,这一家子老少爷们儿连吃饭都难,姚五娘这才出门,也就仅限于做饭,其他时间都闷在屋子里。

杜三娘想了想,还是走了过去,院子里的门开着,有条小黄狗在院子里头跑来跑去,杜三娘站在门外往里头看了一眼,她正踌躇着,那条小狗发现了她,一下子就朝她扑了过来!

小黄狗对着杜三娘汪汪叫个不停,狗叫声总算是将屋子里的人引出来,姚五娘看见站在自家院门口的人竟然是她,顿时脸色苍白,有些虚软无助的靠着门口。

杜三娘也看着她,这姑娘比先前瘦了不少,下巴都尖了,脸色也苍白,看得出来,她最近这些日子过得很不好。杜三娘看着她道:“姚五娘,我能进来吗?”

姚五娘抿着嘴,很想让她出去,或者自己转身回房,可脚就像是生了根,她一时间没有力气挪不动脚步。杜三娘不等她说话,直接就进了院子,那条小黄狗还对着她这个陌生人汪汪叫。

“姚五娘,今儿是我魏叔过生,我就想过来看看你,顺便跟你说说话!”

姚五娘道:“还有什么好说的,我落到这般田地,都是我自己咎由自取!你不用来看我笑话!”

说着她眼眶立刻就红了,要不是不想在杜三娘面前再丢脸,她早就走了。

杜三娘道:“你为何这样说自己?姚五娘,这并不是你的错。当初你来我家,我并不知道你是谁,你说的那些话,我更是没听明白。直到晚上,你爹找人上门,我才知道整个事情的前因后果。我今儿来,也不是来看你笑话,我过来只是想跟你说几句话。”

姚五娘咬着牙,强忍着泪意看着她,还说不是来看她笑话?不是来看她笑话才怪!

杜三娘看着她的眼睛,“我知道,这件事情你是无辜的受害者,我同样也是,我和你唯一的不同,只是我的未婚夫他愿意相信我,而不相信外面那些无稽之谈。单秋实选择了放弃。姚五娘,身体是自己的,为了一个男人就要死要活,你想过你的爹娘吗?他们养你这么大,不是让你为了一个男人伤害自己。可你看,单家退了亲,你仍然也还好好的活着,不也还是挺过来了,再糟糕的事情也不过就是这样。单秋实并不是良配,这个男人没有一点主见,什么都听他娘的,就算你嫁过去又怎样?他娘可不是一般人,回头你受了委屈,你也别想他会帮你。他要真是一个有担当的男人,当初那些谣言漫天飞的时候,他就该出来澄清,而不是当做什么都不知道,让我的名誉受损。姚五娘,单秋实他配不上你!”

姚五娘咬着牙没说话,姚光明却是挑着粪桶从院子外进来,刚才那些话,他自然也听见了,他边走边道:“说得好!单家那小子,根本就配不上我女儿!五娘,以后爹再给你找个好的。”

杜三娘看向姚光明,他一个乡野汉子,难得在这个重男轻女的社会里还这么心疼自己闺女,还硬气的退了亲,将单家的东西都还了回去,在女儿受了委屈的时候用这并不甚宽厚的臂膀挡在前面,不得不说,他比起杜华盛委实是强太多了。

-

姚光明一边说着一边进了院子,他将粪桶放在墙下,看着杜三娘道:“杜家闺女,上回的事儿,委实是对不住。”

杜三娘道:“姚叔,那件事情都已经过去了,我们并没有放在心上。只是在家时听说了你们和单家的事情,趁着今儿来段家湾,就想过来看看。”

姚光明朝自己女儿招了招手,“五娘,过来。上回你偷偷跑去杜家,说那些话,还不给人道歉。”

杜三娘抿了抿嘴,“不用了,姚叔,要说当时也是我自己没转过弯,要是多问几句,也不会发生后面的事儿。”

姚光明叹了口气,说道:“我这闺女是老幺,平日里难免惯着些,她长这么大,也没受过什么委屈,这还是头一次碰见这样的事儿,姑娘家的有心事又不愿告诉我们这些长辈,就憋在心里。这次虽是同单家退了亲,可要我说,退得好!这单家恁不是个东西,还挑剔我闺女,那婆娘凶悍的很,想委屈我家闺女,门儿都没有!真嫁过去以后在他家哪里还有地位?没得成日里作践我闺女。那单秋实,三棍子蹦不出一个屁来,就这么个扶不上墙的难泥,配不上我闺女。我好好的女儿,等这一两年过去,我就不信找不到个好人家!”

这回姚光明也是看淡了,以后挑女婿,得看重对方的品性,而不是只看对方的家世,像这样没有血气,又没担当的男人,拿来干嘛?

杜三娘道:“叔,慢慢挑,肯定能找到合适的。时间也不早了,我也得回去了。五娘,我也希望你能尽快振作起来,以后的路还很长,没有他单秋实,还有其他人,别在这棵歪脖子树上吊死!你该庆幸,在成亲前看清他的本质,这要是已经成了亲,这么个没担当的男人,你在他家里也受苦。”

说着杜三娘又拱手道:“叔,上次的事儿,我也该给你道个歉。我未婚夫出手没个轻重,他那也是气着了…”

姚光明连忙摆了摆手,脸上臊得慌,“闺女,甭说了,上次的事儿,都是我们有错在先。那后生真要动真格的,我看咱们当天晚上命都得交代在那里。他也就是教训教训,手上有分寸。”

哪怕现在回想起来,姚光明心头都打颤,那年轻人一身蛮力,真要下狠手,可就不只是皮外伤这么简单了。

从姚家的院子里出来,杜三娘心里才轻松了,她其实早就有这个想法过来看看,虽说这件事情同她没有直接关系,可毕竟是一个年轻小姑娘,发生的这些事情肯定会对她造成很大的伤害。她过来即便是起不了什么作用,也该劝劝对方,也让自己心安。

第 73 章

回到魏家,

杨氏招呼她过来坐,

又问她去了哪儿,

杜三娘就说出去四处转了转。

在魏家吃过中饭,

又坐了一阵,

杜华盛说待会儿还要去接儿子,

一家人便告辞回家。回去的路上,

杜三娘将去过姚家的事情说了出来,杨氏听了少不得又将单家骂了几句。

傍晚,杜三娘在院子里同四娘说话,

杨氏在厨房里忙活晚饭,牛大丫小跑过来,到了杜家门口,

她探出头来小声喊了一声“三娘”,

杜三娘看见她来,嘱咐四娘自己玩儿,

便带着牛大家进了自己屋里。

当初牛大丫家里欠了债,

眼见着就要被她娘卖了,

牛大婶儿甚至还请了人牙子来过家里,

杜三娘同牛大丫认识这么久,

哪能真的眼睁睁的看着她往火坑里跳,

便借了她一吊钱。不过为了怕牛大婶儿起疑心,就说牛大丫在城里找了个签了个短工做粗使丫头的活儿,主家的开恩提前给了一年的工钱,

这一年就得在那家做事儿。

为了造假逼真,

还让陆湛去仿写了张卖身契,牛大丫也拿着给她娘看了,她娘又不认识字的,牛大丫说上面摁了她的手印儿,牛大婶儿急着拿钱挡外债,哪里还管得了女儿去做什么工。

牛大丫背地里是哭了好几场,娘一点都不关心她,只关心钱,心头也是堵得慌。因着牛大丫说的是主人家暂时没有屋子给她住,每天晚上她都回来,可其实她白日里确是去城里的转,看有没有人要招使女的。可她只是做短工,而且长得又不甚好看,连人牙子都嫌弃不愿意搭理她。好不容易有人愿意招她干粗使活儿,一说她只做一年,又不愿意了,她在城里转了几天都没找到合适的活儿。

杜三娘看她这样也不是个办法,去颜府问了,然而颜府的下人签约年限最少的都是签五年。最后赵叔看在杜三娘的面子上,勉强答应了。杜三娘看他面色为难,也不想让人家难做,也就作罢了。

后来还是杜峰说他们师娘生孩子,忙不过来,杜三娘计上心来,便让杜峰问问他师傅!那卓秀才得了个儿子,自然是高兴,不过娘子身边没人照顾,他也是担心,杜峰这么一问,那秀才打听了一下,听见是穷苦人家的丫头,便松口让牛大丫上门来看看。牛大丫跟着杜峰去卓秀才家里,知道是要侍奉秀才娘子,牛大丫是高兴坏了。

牛大丫长得高壮,身形比较魁梧,卓秀才看她一个姑娘家的这体格倒是比得上男子,再者加上听说她力气还颇大,想到娘子就一个人在家,他白日里又要教授课程,有这么个人陪着娘子解闷,忙着做活儿也不错,便带着她去见娘子。卓秀才的娘子姓董,董氏自来就是个心肠软的人,听见牛大丫的遭遇后,便留她在家干活儿,甚至还空置了一间屋子让她住。

牛大丫自此便留在卓秀才家做活,在她心里最是感激杜三娘,若不是杜家姐弟,她早就不知被卖去哪儿了。

进了屋,牛大丫从衣裳里拿了一包铜钱出来,递给杜三娘,“本来前些日子就准备给你送来,不过前头夫人生病,我在跟前伺候着,走不了。”

杜三娘也不跟她客气,当初就说好的,那笔钱算是借给牛大丫。虽然当时她也想过,这钱回头要是牛大丫还不了,也就算了。不过牛大丫自己倒是积极,每月的月钱一个子儿都不花用全都还给她,杜三娘也让她自己身边留点,牛大丫说夫人对她很好,不穿的衣裳还给她,她平时吃住都在卓家,每个月还给了她一天假让她回家探望,然而牛大丫这回是真的被家里伤透了心,想到她娘当初请人牙子上门来,因她长得不好看,卖不出个好价钱,她娘还骂她成天只知道吃,长得难看。

杜三娘问道:“什么时候回来的?”

“刚到没多久,我回来就往你们这边来了。”牛大丫笑着道。要她说,现在的日子比起以前可是好太多了,不用下地干活儿,主家又和气,她是宁愿长期呆在城里。

杜三娘笑着道:“那你回去看你娘了没?”

“还没,你又不是不知道她。我要是回去,准会搜我的身。”牛大丫说着瘪了瘪嘴,自从她到了城里,她娘可是几次追问她主家的到底给了多少钱,言下之意是让她把每月的月钱拿回家!

牛大丫在秀才娘子跟前伺候了一段时间,家里又没旁的人,秀才娘子也跟她说话解闷,牛大丫的眼界都比以前高多了,再想到杜三娘当初说过的话,牛大丫就知道坚决不能告诉家里人她月钱是多少,一口咬定当初拿回来的一吊钱,她得干一年才能还清!她娘后来又不知从哪儿听说了自己女儿竟然是在秀才公家里伺候,这下子她看牛大丫的脸色就不一样了,至少态度比以前宽和了不少。牛大丫怕她老娘找上门去,每次回来都警告自己娘不能去城里找她,不然会惹主家的不高兴。

牛大婶儿虽然对牛大丫凶,可对外,她也是个硬不起来的,听见对方是秀才公她就算是有心也不敢上门去,不过转头她也在村子里显摆,说自己女儿如今在秀才公家里做事儿。

杜三娘看着如今的牛大丫,在想以前她,这变化可是相当大,不过这样的变化,却是令人欣喜的变化,杜三娘拉着牛大丫的手,“大丫,看见你现在过得这么好,我就高兴。你现在在卓秀才家里伺候,你娘可是每日都要在村里吹嘘一番。不过就像我前头跟你说过的,你自己也注意些,你这年纪也不小了,婚姻大事儿可要盯紧了,别回头你娘又眼皮子浅的把你给卖了。你也知道,现在你在秀才公家里伺候,肯定有些人想要攀附关系!”

牛大丫出来了才知道外面的天地有多广阔,她咬牙道:“她要敢这么做,我就不回来了!回头我就求夫人把我买下来,我娘是什么德行,以前我不愿意相信,课现在我是知道了,要真有谁拿的钱多,她肯定转头又要把我给卖了。三娘,说来不怕你笑话,我这辈子是宁愿就这么当个丫头也好过在家里受她不待见。”

杜三娘道:“大丫,这一入了奴籍,除非是主家的开恩,这以后祖祖辈辈可都是奴籍了。还是签长工的好。”

眼见天色也不早了,杜三娘催促道:“你也赶紧回去,免得你娘又疑心你。明儿个是赶集,我也准备去城里,你来我们家,我们一起走。”

牛大丫诶了一声,随即说道:“三娘,杜峰在学里学问好呢,秀才公都夸他念书有悟性。”

杜三娘抿嘴笑了笑,“悟性?你都学会这么高雅的词儿了!”

牛大丫哈哈大笑起来,“我哪儿知道什么是悟性,就是听见秀才公这么夸过杜峰,就记下了。”

“三娘,那我就回去了。明儿早上我来你家。”

杜三娘送她出了院子,站在门口长长的舒了口气。去了厨房,杨氏看她满脸笑容,笑着问怎么回事儿,杜三娘道:“刚才牛大丫来了,她来还我钱。”

听见是牛大丫过来,杨氏也不由得感叹道:“这孩子现在就像是变了个人,以前被她娘作践哟,大冬天的冻得手脚都生疮了,还得下地,又要砍柴。前头要不是听你说,我还不知道他家里欠了外债,借的时候倒是高兴,这还不出来,竟是闹到要卖女儿。要说牛家以前的生活,可是比我们家强吧,地也不少,这男人死了,她一个寡妇带着三个孩子日子过得是艰难,可你看她那人,连地里也不去,就让大丫一个小丫头做,这么懒的婆娘,在咱们村里是再找不到第二个了!但凡勤快些,田里地里都仔细耕种着,犯得着吃不起饭吗?”

“娘,大丫现在不是挺好的嘛,她娘也不敢再这么作践她了。”

第二天牛大丫早早就来了,不过看她那样子,可是不高兴得很,杜三娘一问,才知道她昨儿晚上跟她娘大吵了一架。还真是被杜三娘给说中了,有人来牛家提亲了,这户人家也算得上富户,家里有二十多亩地,不过有个要求,是希望到时候能让那秀才公收自家两个孩子念书,而且还是免费教学的那种。牛大丫一听肺都快被气炸了,越发觉得这个家里待不下去,若不是昨儿晚上实在是太晚了,她当时就要走了。

杜三娘听了前因后果,也是无语得很,牛大嫂还是改不了见钱眼开的德行,只是现在的牛大丫可不是以前那个任她拿捏哭都不敢哭的姑娘了。牛大丫抬起袖子擦了擦眼睛,“三娘,你说说,有这么当娘的吗?我知道她不喜欢我,可我难道就不是从她肚子里出来的?眼皮子就这么浅,为了那几吊钱的聘礼,就又要把我给卖了。还想让我去跟秀才公说收下那家的两个孩子念书,我呸!这样丢脸的事情,我可不会说!”

杜三娘拧了拧眉,又问道:“那你娘怎么说的?这婚事儿可定下了?”

“我说了,我签了卖身契,这一年不能婚嫁。”牛大丫越想越气,“我不能让她再做这些事儿了,我想了一个晚上,我待会儿回去就求了夫人买下我。这个家里,我是再也不想回来了,她口口声声说我是赔钱货,到时候那卖身银子我给她就是,从此以后她再也管不了我,以后就是当一辈子丫头也比被人卖了强!”

--

到了城里,牛大丫先去卓家,杜三娘在屋外等着,待会儿她们一块儿去城里买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