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叔,二婶,都怪我,昨晚上不该那么说他。明知他心里不快活,还拿话激他。”

陆志福摆了摆手,看了床上的二儿子一眼,恨恨的说道:“这个丢人现眼的东西,我真是恨不得没生过他!你看看他这德性,还想娶媳妇?难怪人家要来退亲,你看他这样子,这要到了战场上去,他哪儿有命回来?这个不知廉耻的东西,昨儿个就该打死他,你瞧他昨儿晚上那要吃人的样子,我和她娘辛辛苦苦养他这么大,竟想对我们动手。若不是你在,拉着他,我和你二婶只怕要被这狗东西给弄死不可!”

昨日这里发生了些什么事情,杜三娘也没有多想,陆湛说得太过简单,她只以为二郎心情不好,没想到竟然还差点打了二叔和二婶!难怪陆湛昨夜里回来发了回脾气,想必也是因为此事儿。

看了眼躺在床上的二郎,杜三娘也是只叹气儿,到底是太年轻了,做事情不考虑。他如今是要被征召入伍的,如是真的死了,他倒是死了一了百了,可陆家却要吃官司了。这是在衙门里上了名册的,板上钉钉的事儿,前头听说也有人故意把自己弄断胳膊腿儿的,却被直接捉进衙门里头,那人自己没了不说,连累得一家人还被连坐,跟着成了阶下囚。

第 172 章

待到晚上,

二郎才醒过来,

一家子人都守着他,

陆湛因为昨日之事心里过意不去,

也站在这里,

只让三娘先回去休息。

见儿子清醒过来,

陆志福憋了一天的火没出发,

这会儿看着这不争气的东西,抬起手就要来打他。众人赶紧拉住他,老二这才救回来,

流了那么多血,哪能又打他。

陆志福吹胡子瞪眼睛的看着他,一边说道:“你还有脸寻死?为了个女人连家人都不要了?你也配姓陆,

你要是死在战场上,

那还能称是个英雄,这么想着寻死,

你就给老子死在战场上去!”

白氏死死抓着老头子,

听他说这样的话,

气愤不已,

哪儿有当爹的诅咒自己儿子去死的,

就算儿子是要去打仗,

也该盼着他平平安安回来才是。白氏哭着打了他几下子,“老头子,哪儿有你这么当爹的,

孩子不懂事儿,

好好说说他就是,你还诅咒起来了,这是哪儿来的道理!”

陆志福气鼓鼓的瞪着不成器的儿子,“诅咒?这个猪狗不如的东西,昨儿个你看他凶得要吃人,他可曾念过我们是他爹娘?今儿个竟去寻死,把我陆家的脸都丢尽了!”

二郎躺在床上,他也不知自己是哪儿来的勇气,当时想着反正是要去送死的,如今连自己婆娘都没了,还有个什么劲儿,不如死了一了百了,反正他在家里也不受重视。

然而当他看见自己身体里涌出来的血水,他又害怕起来,他不想死,他想活着。他更不想到战场上去,他不想去送死。

对,不去战场,他不能去送死,他想自己要是手脚残疾了,是不是就能逃过去,到时候那官府若是来要人,反正他还有两个兄弟,叫他们啊,凭什么他要去。

他红着眼,忍着痛,然而那血水流了一地,他甚至以为自己都要死了。

二郎咳嗽了一声,他还活着,活着真好!可又听见爹竟恨不得自己死在战场上,二郎心里又起了反叛心理,这到底是凭什么,他们凭什么理所当然的就觉得自己应该去死!三弟也不过只比他小了不到两岁,也年满十五了,为什么不是他,却是自己!

“既这么盼着我死,那你们还救我干什么,让我死了不是一了百了!”二郎心里也是一团火,越说越生气。

“你给我闭嘴!”白氏走过来打了他一巴掌,“你这孩子怎么就非得寻死?你要吓死娘是不是?”

二郎咬着牙,倔强的盯着白氏道:“你还知道是我娘?现在我要去战场,你们却一点不心疼我,竟盼着我死在里头,连给我说好的媳妇儿都没了。你要是我娘,你怎么前两年不给我娶媳妇儿,什么都只想着大哥,大哥娶媳妇,大哥生孩子,他去了,就算是死了还有个中呢,我呢,我什么都没有,我要是死了,以后连个纸钱都没人给我烧。你们一点都不关心我,只想着大哥!”

白氏被他这番话说得是脸色惨白,几乎不敢相信亲生儿子这么埋怨自己,一时间心头悲凉,原以为他只是不懂事儿,没想到竟是一直对他们心埋怨着呢。

“你说什么?二郎,为娘自认为一碗水端平,你们兄弟几个,我哪儿偏袒过?你大哥比你年长几岁,婚事儿也是早早就定下来的。这两年为了你的事儿,我到处托人说媒,你竟还埋怨起我来了。二郎,你自己说,你这些年,成天在家也不找个正紧事儿去,让你去做学徒,你去了两天嫌累不愿去,前些年湛哥还说让你跟着他学打铁的手艺,你也拒绝了,这咱们也不说了。就你在家里,干活儿也不勤快,小聪明倒是多,偷懒去巧的你以为我不知道?”白氏气得胸膛不住起伏着,“你这么不成器,你说谁家愿意把女儿嫁给你!”

二郎崛起嘴,母亲的话他是一点不赞同!

“娘说什么,不过是替自己找借口而已。你说没人家愿意把女儿嫁给我,那是你们不尽心。连陆湛这样没爹没娘的都能娶到媳妇儿,凭什么我就娶不到。还不是你偏心,前些年你不紧着我们,反倒替他张罗,恨不得他才是你们亲生儿吧!我还就不信我比不过他!”二郎一边说着一边气鼓鼓的盯着房里的陆湛。

对陆湛这个堂兄,二郎心里是极其嫉妒他的,他爹娘去得早,他娘还是个胡女,凭什么爹娘这么疼爱他,事事替他着想不说,这些年还竟拿他同自己比较!当初那个穷山沟里的女人跑了,他还暗自笑过,陆湛再怎么比他们强,还不是没有女人愿意跟着他。

可恨的没过多久,他娘竟然又给他说了一门亲事儿,还说成了,那姑娘比陆湛小了六七岁,去岁成了亲,真个是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

那杜氏的样貌,即便是在他们村儿也是难找的,可恨他娘不想着自己,反倒说给了陆湛。

若说刚才白氏被他伤了心,这会儿听他竟是埋怨起湛哥儿,越说越混账,白氏气得抬手就要打他。

二郎仰起头,大喊道:“你打啊,你打死我好了,反正你们喜欢他,打死了我,让他给你们当儿子好了。看他愿不愿意叫你们一声爹娘!”

陆志福气得浑身哆嗦起来,他连忙喊道:“老大,去给我找根棍子来,老子今天非打死这个孽障不可!”

二郎却是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到了这个节骨眼上,横竖也已经是撕破了脸皮,他反正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这去了战场左右也是个死,还不如死在家里头!

“要打你们就打死我好了。怎么,我说错了吗?这些年,你们两个老的不是恨不得陆湛当你们儿子,时常拿我们兄弟跟他比较。说来这些年,咱们家对他也是仁至义尽了,你们对他事事上心,可人家呢,我可没见你们得到他什么好的。逢年过节的,早些年还会孝敬你们,这成了亲,可就是连家门都来的少了,也就过年的时候割了块肉拿了一壶酒来。人家现在可是顾着他那小家呢,哪儿真孝敬你们。”二郎说话是越发尖酸刻薄起来,今儿他也是破罐子破摔了,得罪就得罪,反正他看不惯陆湛也不是这一天两天了。

陆湛从头到尾都没有开口说一句话,他看着眼前这一场闹剧,有片刻的茫然!原来二弟对自己竟然这么不喜欢,还心生怨恨,他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得罪过他,叫他的怨念这般重。

陆志福走过来,也不管他是不是还伤着,抬手就是一闷锤在二郎后背心处,“老子怎么就养了你这么个坏心眼的!老子就是喜欢湛哥儿,你瞧瞧你哪儿点比得上他。这些年老子照顾他是因为他姓陆,是我陆家的种,我大哥的儿子,我是他轻叔我不对他好谁还对他好!你个狗东西,吃里扒外你!你小时候被人欺负,还是你湛哥替你打回来的。那年你掉水塘里头,要不是湛哥儿把你弄出来,你早死了。”

嘴里说着,陆志福又啪啪连着打了他几拳。白氏也被他气得胸口疼,这会儿也不替他求情,反倒是看向侄儿,也是一脸的对不住。

“你打啊,有本事你就打死我好了!反正我也不想活了…”

陆湛皱紧了眉头,看着这一场闹剧,在不阻止,恐怕真是要出人命了。陆湛对这几个堂弟,,他自认为自己是对得起他们的,不管是小时候,还是长大了,可没成想,他在别人眼睛竟是这么的不堪。

迈步走过来,陆湛抓住了陆志福举起的手,“二叔,别再打了,再打下去会出人命的。”

“呵,你来装什么好人,陆湛,你怕是在心里恨不得我死吧。别在这儿假惺惺的,我不稀罕。”

陆湛冷静的看着他,他的脸上满是嘲讽,丝毫不掩饰对自己的怨恨。原来这些年,他在自己面前竟然都是装的。什么兄弟情深,不过是自己一厢情愿罢了。

“二郎,我不知道你为何对我成见如此之深,我想了又想委实不知道哪里得罪过你。如果我曾经哪里伤害过你,我向你道歉。但是,你闹自杀这件事情,实在不能让人原谅,你没有任何借口来掩饰。你这么的不喜欢我,我今天也知道了,以后,我会尽量远离你,不在你面前晃荡。”陆湛心里有些酸涩,又有些心痛,可头脑却非常的清晰冷静。

“你得罪我的就多了。陆湛,你别在这儿假惺惺的,让我恶心!你这么喜欢当好人,那行啊,你替我上战场呗,你若不敢,那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二郎翻了个白眼,看也不曾看他一眼,“说什么兄弟情深,还不是哄人的!”

陆志福远没想到老二竟然存着这样的想法,面上真真是羞臊得慌,实在是荒唐!

“湛哥儿,你先回去,这畜生说得话你别放在心上。在二叔眼里,你不比我亲儿子差。”陆志福心里是气得恨不得一巴掌拍死这个丢人的东西,但他又怕侄儿因此而和自己生了间隙,这些年,自打大哥大嫂离开,他极其的怜悯这个孩子,不管是什么事情,他都事事照顾周到,如今侄儿成了家,他才放心了。

白氏走过来,拉着陆湛的手道:“你别跟他一般见识,我看他是疯了。湛哥儿,我和你二叔一直是把你当我们亲生的,你可别多心。三娘一个人在家,我也不放心,你早些回去看看吧。这里,有我和你二叔在呢。”

陆湛也知道自己站在这里没有什么意义,二郎对自己心有偏见,他继续站在这里,只会让矛盾激化。

“好,二婶,我先回去。二郎年纪尚小,还不懂事儿,你们也别太苛责他。有什么,好好说。”说着陆湛又看了二郎一眼,到底是没有再说什么,转头走出了门口。

陆湛从院子里走出来,看着这个熟悉的院子,小时候他常常过来玩儿,又都是男孩子,都调皮,经常弄得二叔院子里满地狼藉,关养的鸡鸭常常被他们追得满地跑,真个就是鸡飞狗跳。二婶却从来没有说过他们,弄乱了,弄脏了,她就重新打扫干净,最后告诉他们以后不能再这样子。

明明都已经是那么多年前的记忆了,没想到那些事儿回想起来还很清晰。陆湛站在门口静默了一会儿,才转身回去。

这一条路,他不知走过多少次,然而如今却是一种别样的心情。他是陆湛啊,爹娘去得早,哪儿有什么亲兄弟来。

到了家门口,看着从窗户透出来的一点光,陆湛才觉得自己又活过来了,不管怎么说,他现在是有家的,家里也会有人牵挂着他。

——

杜三娘早就有些犯困,却还撑着,等着陆湛回家。二叔家里出了这样的事情,也不知道到底怎么样了,有没有说好。那二郎也确实太不懂事儿了些。

陆湛先去厨房洗了把脸,收拾了一下心情,才进屋里去。

杜三娘眼皮子直打架,听见声音,赶忙看过去,看见他回来了,笑着道:“可算是回来了,怎么样,二郎醒了吗?”

陆湛点了点头,“已经没什么事儿了。”

打了个哈欠,又伸了个懒腰,杜三娘站起身来,对陆湛说道:“我困死了,先上去睡了,你也早些睡觉。”

等陆湛收拾好自己上楼,她已经睡着了。

他躺在旁边,却没有睡意,只是安安静静的看着她恬静的睡颜。这一辈子,也就只有这个女人,才是真正的属于他的。

如果今天换成是他将要被征召上沙场,他会舍得吗?

舍得吗?当然是舍不得的,她是他放在心尖尖上的珍宝。可如果他真的去了,他会努力的让自己有命回来…

“三娘…”他低下头靠近她,在她小巧的嘴边亲了一下。

杜三娘也将将睡着,倒也并没睡熟,她感觉脸上有些痒,湿漉漉的,有什么东西划过她的眉心,眼睛,鼻子,嘴巴。小声的叫了一声,杜三娘睁开眼睛,便看见他近在咫尺的脸。

她登时觉得面庞也热了起来,连周遭的空气都凝滞得几乎让人窒息!他漂亮的琥珀色眼睛里像是蓄满了一汪湖水,碧波荡漾,柔得能将人溺毙。

轻呼了口气,她轻轻的咬着嘴唇,这些日子他们亲热的次数屈指可数,一者她没心思,二者陆湛好像对此事儿也没那么热衷了,大部分时间,也就只是拥着睡觉罢了。

“你…”杜三娘觉得应该说点什么,可又觉得眼下说什么都有是多余的。

他的眼神已经告诉她他想做什么,只是没想到他竟然也会偷袭,真是小看他了。

她脸上带着几分羞意,放软了身体,已然是无声的允许了。

陆湛忍不住喉结动了动,他其实是没想动她的,只是想亲亲她而已。然而看她如此乖顺,显然是曲解了自己的意思,他有些想笑,又觉得一颗心暖洋洋的,她既然喜欢,他又怎会拒绝。

他轻咬了她一下,见她皱着眉轻哼了一声,只觉得无比的满足,“三娘…”

眼下这天气热,其实并不适合这种贴身的肉搏战,但是他很贴心的照顾她的情绪,并没有一味的只追寻自己的快乐,杜三娘感觉到他对自己的爱惜。她其实很热,皮肤上都起了一层薄薄的细汗,然而又舍不得离开这一团火,直叫她似乎上了天,又似乎一直在风浪里前行。

等到一切结束,她嫌弃自己浑身黏糊糊,不由推了推陆湛,“我想洗澡。”

陆湛摸了摸她的小脑袋,“你要累了就睡觉,我保证给你弄干净。”

她刚才就困得睁不开眼,若不是他吵醒她了,她也不会由着自己折腾这么久。

穿好衣裳起身去烧水,等陆湛打了水回来,她已经睡熟了。替她收拾干净,他在她额头上亲了一下,“睡个好觉。”

——

杜三娘后来去二叔家探望过二郎几次,她本想叫陆湛一起去,陆湛却说他有点事儿,让她替他去看看。

这般过了七八日后,二郎的伤也好得差不多了。然而他们这一批人出发的时间,也确定下来。

前几次时,杜三娘没有去送行过,这次是二叔家里的两个孩子,她自然是要去送行的,只是到时候那种场合,杜三娘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

衙门里的人前来挨家叫人,让这些人先去衙门里一趟。二郎虽然伤还没好,却也得跟着一起去。

大郎看了看弟弟,少不得叮嘱几句,他可不想看见弟弟又捅了篓子。

二郎这些天看起来平静了许多,也没有再像那日一样说些绝情的话,大郎以为他是想通了,哪曾想等他们到了衙门,宣誓之时,二郎却又疯癫起来,他甚至还抽出一名士兵的佩剑,刺伤了人。

完了,这次是真的闯祸了。大郎去拉着自己的兄弟,他像是疯了一样,连自己都不认识了,举剑便刺。

满堂的鲜血,几乎染红了大郎的眼睛。

第 173 章

二郎他疯了,

确确实实的得了疯症。在被衙门里的人捆绑之后,

他还朝着众人呲牙咧嘴的,

一会儿哭一会儿又是笑。

陆志福夫妻根本没想到儿子会在这等紧要关头发疯,

还弄伤了人,

这般情况下,

即便二郎是真疯了,

他们一家子恐怕也难逃厄运。大郎已经完全被吓住了,甚至都不知道该怎么处理眼下的情形,他后背心的衣裳已经完全湿透,

一脑门儿全都是汗珠。

原本以为这又是那些人玩儿的新花样,先前就有人通过自残想要临阵脱逃,现在竟然开始装疯卖傻起来,

然而那年轻人在经过几个大夫政治之后,

确定是真的疯了,不是装疯。

陆志福夫妻被带到衙门里的时候,

一脸惊慌失措,

身子都发抖起来,

看着顶上坐着的几位官老爷面色不善,

当真是要被吓破胆。他们不过是平头老百姓,

平日里哪儿见过什么大官儿,

便是衙门里巡街的皂吏,对他们来说,就已经是很大的官了。

二郎便是连他自己的爹娘都不认识了,

他这会儿兀自站在衙门里笑着,

虽然被捆绑住了手脚,他已不哭,也不再闹,只是一味傻笑,口水都流了下来,嘴巴里念念有词,偶尔能听懂一个词儿:“媳妇儿”。

张权来到这里之后,虽然有过嫌弃,觉得比不上京城里富饶,不过还是有不少乡绅之家,他虽刚到此地,想要巴结他的人络绎不绝,这段时间张权过得甚为忙碌,当然也得了不好的好处。收了人家的厚礼,自然在征兵一事儿上也就睁只眼闭只眼,豪门之家哪怕儿子众多,也不见有人被征召入伍。反倒是贫穷人家,尤其是儿子多的,除了年纪还不到的,一家子能留下一两个男丁已然是祖宗保佑,甚至一门父子同上阵的也不少。

离了京,又不受人管制,周围都是恭维的人,张权的日子过得可比在京城滋润得多,行动做派俨然比那皇家贵胄还大。征兵一事儿,自有地方官去忙活,张权也就口头上吩咐几句,亦或者是听听底下的汇报罢了。

张权虽是去了势的宦臣,却极其钟爱美色,尤其喜好年幼的稚女,偏他本人又不是真正的男子,行为颇为变态,来到这里,没有人监管之后,他也越发的放纵。他这喜好也不知怎的就被传扬了出去,那些想要巴结他的乡绅个个牟足了劲儿的给他送来那那些不过刚开始发育如雏菊般的少女。

张权的手下来禀告衙门里出的这桩事儿时,张权还正在床上享受,被人打扰了雅兴,惹得他满脸寒霜,一脸不快。匆匆穿了衣裳过去,张权眉目间都是郁色,不待他人禀告详情,便直言道似这种藐视皇命之人,便该就地处决,其家人再行连坐之法,以儆效尤。

陆志福夫妻被拘押过来时候,并没有立刻被审问,直到突然出现在庭上的紫衣男子,他一开口,当真是吓得陆志福夫妻一下子就瘫软在地上,一脸惊惧,结结巴巴的说着祈求大人宽恕的话。

张权连看也没看底下的人,一双眼睛目露凶光的看着堂上的诸人,此等小事儿竟都办不好,还需要他来处理!

周围的人全都战战兢兢,连大气都不敢出,这位主儿是出了名的心狠手辣,来到他们永州城之后,大肆敛财不说,在他那院子里,残害了多少小姑娘,不过苦于对方的身份地位,即便是偶然被撞见了,也没有人敢说什么。

“大人,此人确实是得了疯症,不是装疯。下官仔细询问了他爹娘,说是这个孩子前些天便想要寻死,只因他这次被征召入伍,原本定亲的姑娘家反悔,前几日退了亲,想是禁不住这打击,才成了这般模样。”

除了知府大人还敢上前回话,其他的人便是连开口都不敢。这户人家因着是姓陆,知府大人才上心了几分,他也知道卓云飞对那叫陆湛的年轻人很看重,这次征兵令下来,还特意找他说情,几番运作之下,才把那叫陆湛的年轻人的名字从名单中划去。原本这无父无母又无子嗣的男丁,本不该在征召之列,奈何一者上头下了死命令必须征召多少人,二者自这张权来到之后,但凡有些门路的哪个不是想着托关系打点,这张权拿了人家的钱财也得替人办事儿,便拿穷苦人家的男丁充数。

这些肮脏的勾当,他们就是心里跟明镜似的,也只能睁只眼闭只眼,唯恐得罪了张权。然而这张权来到永州城之后嚣张跋扈,还连着弄出了几桩人命官司,虽然他们敢怒不敢言,对张权打从心底深处也是有几分怨恨的。

张权本就在气头上,听着知府大人这话的意思,明显就有开脱之意,他冷笑一声,说道:“知府大人这话,可是在质问本官?”

“下官不敢。”

“那为何还不按我说的办?圣人将这份差事交给本官,本官就不能辜负皇恩。”张权双手抱拳,说得慷慨激昂,好似那圣人就在自己眼前一样。

卓云飞皱了皱眉,上前走了两步,“大人,且听草民一言。”

张权见他都站出来了,倒有几分诧异。卓云飞此人,这些日子他也冷眼旁观过,话不多,身上早已经没了当初的锐气,若不是他早年间就认识此人,还真不相信这个沉默寡言的男人就是当初名满京城的卓家儿郎。

“大人,这户人家除了这已经疯癫的男丁被征召入伍,另还有一名男丁也被征召入伍。大人若是行连坐之法,恐是不妥,有损圣人威名,还请大人三思。”

张权盯着他看了半晌,笑了几声,“卓云飞,你既开口,那本官且给你一个面子。这户人家既有两个儿子被征召入伍,如今疯癫了一个,若是在补上一个,本官便既往不咎。”

张权说着一脸轻视地看着底下跪着的几人,这些平民不过贱命一条,根本不值得他看在眼里,然而能看见这卓家的人折腰,向自己俯首称臣,卑微祈求,这也大大的满足了张权那颗扭曲的心。

卓云飞低垂着头,鞠躬道谢,张权笑得越发张扬,他道:“卓云飞,本官瞧你也是个人才,不若等此事儿终了之后,跟着本官一道回京如何?”

若是这位昔日的豪门贵公子成了他张权手下的一条狗,说出去,岂不也是一桩美事儿。

卓云飞拢在袖中的手紧握成拳,极力告诉自己要冷静,他敛着双目,说道:“在下不过乡野草民,闲云野鹤惯了,不喜那热闹繁华之地。”

张权哈哈大笑起来,走过去拍了拍他的肩,“卓云飞,你隐居在这穷乡僻壤之地,本官也实在是替你不值当。你再考虑考虑,横竖还有些时日,那锦绣富贵,可不等人。”

因着卓云飞出面,打消了张权杀人的念头,陆家的人方才捡回来一条命。

陆志福夫妻带着疯癫的儿子回到家中,刚从鬼门关里走了一遭,然而却一点轻松。幸得那位大人求情,他们一家子才没有吃牢饭,可这要再找个孩子顶上,想到老三和老四的年纪,不过半大的少年,这下子除了已经疯掉的二郎,还得再赔一个进去,生生就要折进去三个儿子。

白氏一到了家里,便再也扛不住,双眼一翻,咚得一声便栽倒在地。

孩子的事儿还没个头绪,妻子又病倒了,即便陆志福是个男人,看着自己一家子落得这般境地,连家都快散了,他也忍不住悲从中来,坐在一旁暗自垂泪。

陆志福一家的遭遇,很快就在村子里传开来,大伙儿本以为都是一般的苦命人,没成想这陆志福一家子竟如此悲惨。

夜里没有一点儿风,天气又很热,陆志福坐在石凳上发呆已经过去好几个时辰了,连晚饭他也未曾吃一口。他活了半辈子,日子虽然过得清贫,一家子却很和睦。没想到到了这把岁数了,原以为就要在家含饴弄孙享福气了,却出了这样一档子事儿。

老大被征调,二郎又疯了,老三老四年纪又小,如今连自个儿婆娘都倒下了,这个家,哪儿还像个家?这手心手背都是肉,何尝又舍得让自己的儿子们以身犯险?也罢,也罢,他陆志福活了这大半辈子,虽没甚本事,到底没亏欠过谁,家里却遭了大难,这难关是真的难过了。

“爹,时候不早了,您早点睡。”

陆志福看着老大家的,他挥了挥手,说道:“也难为你了。你也回屋去,晚上我来照顾你娘。大郎就要走了,你们夫妻俩多说说话,都是我老陆家欠你的,若是大郎有命回来便罢,若是回不来,你年纪轻轻的,到时也不用替他守着,另找个好人家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