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非得搞定不可,这件事非她不可,傅展得留在工作室对乔瓦尼解释一切,让他为他们保守秘密,这件事只有他办得好。就像是她和雷顿面对面,这件事只有她能办,只是这一次傅展没时间教她了。

“6米、5米。”施密特还在倒数,雕刻刀在她手心好像嗡嗡地响了起来,汗水淌过眉毛,这是她第一次用刀,也是第一次有蓄谋有准备地去夺取别人的健康乃至生命。

“3米,2米。”

雕刻刀带着她的体温滑落掌心,心跳像是超越了某个速度,她的内心忽然一片宁静。

“1米。”

大教堂广场人山人海,地铁出口更是游人如织,目标A穿着帽衫从人群中挤过,这时,一个穿着帽衫(帽子带上),背着双肩包,耳机垂下连到口袋里,带着墨镜,嘴里还在无声哼歌的潮流金发女孩像是被谁推了一下,趔趄着扑到他背上,又很快退开,一边说着‘抱歉’,一边融入了人群里。

壮汉回过头,但没看到她的身影,这技巧是傅展告诉她的,伤在左边就要往右走,人的第一反应一定是往伤处回头。

“发生什么事。”耳机里有人问,打手摇摇头,“没事。”

但他这会儿开始感到疼痛,双腿发软。衣服像是被水打湿了粘着皮肤,周围有人发出惊呼向他靠拢过来,耳机里内勤厉声说,“你受伤?内森,马特受伤了,凶手不明,我们需要救护车,快快,干员倒下,干员倒下。”

身中数刀还能坚持战斗,不是不可能,也许这个人的运气特别好,买彩票都能中奖,一般来说,腹腔受穿刺伤,只需一刀就足以让人失去战斗力,如果刺破内脏或腹部股动脉引发大出血,从受伤到去世也就是两三分钟的事。不论如何,一刀都可以让人瞬间腿软失去力气,更别说这一刀还缺德地选了肾的位置。背刺刺腰,能让人瞬间失去战斗力,这是傅展教她的。

李竺挤在混乱的人群里,仿佛好奇地看了几眼,摇头离开,她呼吸平稳,借机把刀锋上的血珠甩落,收回袖子里。

解决一个,还剩一个。

其实,这还真不是很难。

“加快脚步,快快快。”但施密特忽然说,“低下头,蹲下来系鞋带!找点什么,别暴露在视野里——靠,原来不止内森和马特,还有第三个!”

第31章米兰(4)

意大利。米兰。艾玛努艾尔二世回廊

“现在赶往地点,还有100米。”内森沉着地说,他折回方向,并没有跑,但脚步之前更大、更急。“请求判断是否暴。露,判断敌人数目,任务真伪。”

“你怀疑邮件有假?”他的内勤敏感地问,“这是一次针对我们的打击行动?”

“我查询不到任务代号,”内森说,“我不信任这次行动,现在马特倒下就更不信任了。把我的辅助系统切换模式,进入潜伏状态。”

“马特……”

“已经有人叫救护车了,我过去也帮不了什么。”内森说,这是局里的规定,在确保同事生命安全的前提下,一旦意外发生,特工有权优先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拒绝履行他认定危险系数极高的任务。“是任务目标做的吗?上头如果派我们送死,至少该让我们穿上防刺服。”

但并不是所有特工都贴身穿戴防刺服,尤其是在执行最危险,最容易暴。露也最应该保密的任务时,特工的防护往往最少,这是政府为了便于在任务失败后成功撇清,这一次,任务危险程度被标注为低危,而且允许开枪,特征描述写明两个目标擅长变装逃走,内森粗略地扫过他们的履历,没什么特别的,两个高级白领,他们应该被标为‘无危害’。

这一点,以及他们被催促的事实,让他们没有换上行动服,以便装出行,这里并非是叙利亚,在米兰执勤对局里来说相当于度假,这里更多的是公关干事,主要负责联系与培训一些从别国过来的老关系,那些有志于成为领袖的社会活动家。能找到两个特勤和一个后援,已经是局里实力强大、经费充足的表现。据内森所知,所有邻国大使馆在米兰的情报部门都形同虚设,这里除了服装以外实在没什么好刺探的。

一如所有同行的公认,这世上能打败局里的只有局里自己,内森确实没想到他们会被派出来送死,马特也没想到,他们已经被米兰的祥和惯坏了——他晚上还有个约会,答应给内森带份提拉米苏当宵夜。思及此,内森心中不由隐隐作痛,他心中燃起的怒火只有少部分对着刺客,更大一部分还是对着自己的同事。

“不是他们,他们不能反侦察我们,是第三方。”内勤想必同时在和多方沟通,他的回答有些迟滞,却很肯定。“中亚与欧洲统筹部的K说,有个黑客组织也想要他们手上的情报,但他们没有打手,局里已经在各个渠道布下诱饵和耳目,但一直没收到动静——这样看,他们已经找到自己的打手了。”

这解释合情合理,如果有什么能给局里造成麻烦,那一定是这种讨人厌的跳蚤组织。在和平地区,各国部门自有默契,别国的同行从来不会上来就动刀子。

“申请改变任务分级,”视网膜辅助系统是一片讨厌的红色,人多的地方就是这样,程序会自动标志可疑人物,过分靠近、有危险动作,这在更危险的国家都可能惹来一颗子弹。不过,讽刺的是,在真正的战场上,士兵们反而无法得到这样的装备。资源的分配问题,听说有些特勤全身装满了摄像头和传感器,身后有四五名后勤支援,基本上就是半人半药物、AI的机器,专门用来从事最高等级的危险任务,不过,目前来说这很可能只是江湖传说。“申请支援,申请撤退。”

“申请批准。”内勤说,“吉姆正好在你附近执行一个非优先任务,过去和他会合。凶手应该是一个人,你们在一起视野会好很多,你们可以一起扫荡一下这附近,注意马特周边的行人。”

“吉姆也来了?”这是意外之喜,内森迅速向视野中的绿色叹号靠拢,有时他会觉得自己在打网络游戏。“可以把他接入吗?”

“吉姆,你被接入了,你得和内森共享视网膜辅助系统,因为你没戴镜片。你有注意到什么吗?”

“没有,我刚到马特就中招了,罗姆尼人挤成一团,乘机在偷游客东西,但我没看到可疑目标。广场上有摄像头吗?”

“没有,卫星图片也没拍到,据说有人在调卫星,但姿态调整需要时间。你们现在很危险,尽快撤离到我们能照看得到的地方。”

“继续执行任务吗?”

“先观察一会儿再说。”

内森和吉姆在广场中心碰了面,彼此用眼神打了个招呼,他们并没有并肩行走,而是溜溜哒哒地往路边的小咖啡馆过去,吉姆落得稍后,好像还留恋广场上的热闹,时不时回过身打量着身后和他同方向的行人。这样内森就能照看到前方迎面而来的路人,识别危险信号,而吉姆也可以照看到后方,他受过专业训练,可以认出那些行踪可疑,有意无意总跟他们一个方向的跟踪者。

“马特怎么样了?能熬过去吗?”

“他已经昏过去了,醒来也难免有些麻烦。不知道局里打算怎么解释。”内森摸摸口袋里的手枪,“你带了吗?”

“没有,我今天只是出来和秘书喝咖啡的。”吉姆的确装束讨喜,他带的还是有线耳机。

虽然美中不足,但有支援已经很好了,内森松了口气,他们距离咖啡馆已经很近了。“也许他们不会再来了,这可能只是一次表明态度的袭击。”

“哈?”吉姆和所有没出息的外勤一样,对局势总是懵懵懂懂,他是个好打手,棒小伙子,但只知道按吩咐做事。“表明什么态度,我们不是正要去追查一对目标吗?这是不是说明东西已经就在我们要去的地方?是不是得加快速度?”

至少这说明东西肯定在米兰,所以他们才会想要这么快地解决米兰的有生力量。内森暗自叹了口气,越是这样越不能着急,尤其当着急可能送命的时候。距离咖啡馆只有不到十米,人流稀疏起来,辅助系统里的红色提示逐渐变少,他稍微放松警惕,开口说,“也许——啊!”

一声尖锐的蜂鸣响过,两个人都痛呼起来,耳膜像是被针刺过一样剧痛,带来剧烈的眩晕感,内森不由自主地跪倒在地,不知这是否就是被噪音弹袭击的感觉,这可是管制武器,连这个都弄得到?

声音应该还在响,针刺感仍在继续,内森感到剧烈的痛苦,浑身上下都在发抖,原来被噪音弹集中是这么痛苦,在痛苦的边缘他逐渐意识到有些不对,因为路人并没有类似的反应,吉姆也似乎比他先恢复。他正弯腰来扶他,和他说着什么。

“耳机,耳机。”他似乎在说。

耳机没声了,他的世界逐渐平静下来,内森缓缓地意识到是他们的耳机炸麦了,他用的是内置共振式耳机,一旦频道受到干扰,影响当然比吉姆大。吉姆只需要把耳机拽掉就行了——

但他还是不舒服,腿软,浑身发冷,凉凉又有些温热的东西不断浸湿他后腰的衣服,内森想要露出个苦笑,但没能成功,这动作现在好像要花费许多力气。“刺客。”

吉姆似乎还有些没明白,但周围已经有人发出惊呼,内森向前跪倒在地,他没力气再说话了,一股虚弱而又平静的感觉涌上来将他包围。

在意识熄灭以前,他想到的最后一句话是凌乱而无逻辑的:腹部大动脉,该死的黑客组织,当然是他们,他们黑进了卫星——被刺的马特——他能不能熬过去还不知道,但他应该是已经没机会了。

视网膜系统,他突然想起,想要喊吉姆把他的镜片取走——

内森偏过头,嘴里冒出几个血泡,这是他最后的努力。他倒在一片血泊里,透过倒影看着吉姆的鞋子奔出视野,目标明确地追着谁过去,安详地吐出了最后一口气:他知道也许很快就会有人来陪他了。

#

“内森!内森!Fuck!”吉姆放下同事,退后几步站起来:内森完了,股动脉破裂,从出血量来看,他活不成了。

围观群众在惊呼中窃窃私语,惊慌地望着他,这肯定是因为他的个人形象,吉姆知道自己现在应该浑身都在滴血,但他并不在乎,可怜的老内森,还有马特——他感到头重脚轻,好像刚才耳机炸麦留下的后遗症还在,米兰分部人并不多,几个外勤经常凑在一起打扑克。他还欠着内森一顿晚饭呢,也许还有几份提拉米苏。

电话——不能用了,没信号,应该是卫星被黑,无法提供服务,接下来该怎么办吉姆感到很茫然,他站在人群中本能地游目四顾,寻找着可疑的面孔,但没发现什么,每张脸都惊慌又真诚,写满了看热闹的殷切,从那个老头到这个帽衫女孩——

嘿!吉姆忽然把眼神挪回去,那个帽衫女孩!

这个金发女孩穿着帽衫站在人群周围,踮着脚尖往里看,看起来没什么可疑的,但她的上衣下有什么东西一直在滴,红红的粘稠的东西。

血,是血!她的脸很熟悉,经过化妆,但他才刚看过照片——李!她是李!

吉姆急得发疯,他急于向内勤报告,核实自己的发现,但他没戴视觉辅助系统,手机现在也无法使用,而他刚才的惊讶太明显了。李和他对视了一会儿,她明白了,她明白自己被发现了——

这个娇小的女孩转过身撒开腿,风一样地跑了起来,吉姆想不了那么多了,并不是什么刺客,是李,她手里有任务目标和两个兄弟的血债,藏在人群中也许她能阴到人,但暴。露以后她能有什么威胁?他有枪,她没有,只要能追上,接下来根本就不是问题。

他弯下腰从内森身边拔出枪,挤出惊呼的人群,瞅准了李的背影狂奔过去,“滚开,滚开。”

说到追逐,这无非是个步幅和步速问题,吉姆壮得就像是一头牛,他每天锻炼,哪怕要追到天涯海角他也不怕,更何况米兰大教堂附近根本就没有什么小巷,这里的路横平竖直,压根不可能通过地形甩掉她——

该死,但她跑得可真快,距离越拉越开,很快就转过弯角,把他甩在身后,吉姆加快速度跑过去,站在街角仗着身高四处搜寻——四面街道都没有逃窜的人影——

哈!她原来在这!

在米兰大教堂附近,还有许多观光景点,一些小教堂在进门前会做个简单的安检,几个游客在门边缓缓前进,而李就躲在人群一角,磨蹭着想藏起来,她狡猾地回头瞥了一眼,摘下帽子钻进了小教堂——

吉姆知道自己的形象不好,他无心伪装,这附近并没有警察,他直接拿着枪冲进教堂,一把把门卫搡开。运气好的话,在警察过来以前他就能把李带走。她已经无处可藏了,教堂会是她的绝路。

但礼拜堂内并没有亚裔面孔,寥寥几个游客惊讶地回头看着他,已经有人开始尖叫。吉姆往右看了一眼,李的身影一闪即逝,他举枪就射,子弹在墙上迸出火星,没有击中,但没关系,耳室更小,他有枪,怎么看都稳赢。

他大步冲进通道,虽然速度快,但却还是小心地举着枪,给自己留出反应的时间,他们被允许开枪,只要见到李他就准备举枪射击,不给她用口供换活路的机会——内森和马特,两个老伙计!

李就在前头了,这间耳室的布置让他吓了一跳:耳室里遍布人骨,骷髅头被镶嵌在吊灯上,吉姆忽然意识到他们刚进入了米兰这一带小有名气的人骨教堂。

这让他有点不祥的预感,不过李已经完全暴露在视野内,是适合射击的距离,而她手里的小刀完全不可能隔这么远命中,吉姆闯入小礼拜堂,稳稳举起枪——

下一秒,有人从背后几乎是温柔地拥住了他的肩膀,他的喉咙忽然一凉,力气像是从他的喉管里流失了,吉姆嗬嗬做声,手枪坠地,他捂着喉咙跪了下来。

一张一样似熟悉似陌生的脸出现在视野里,背景是接着天花板的装饰柜,人骨被拼成带有几何美感的花样,装饰在天花板画周围,这华丽与死亡的异化此时此刻充满象征意义,他几乎被吸进去。

他的电话忽然开始作响,吉姆无力地看着傅把它拿出接起,放到他耳边。

“吉姆!出什么事了,卫星刚断了线,我们接上了备用线路。”熟悉的声音着急地响起。“你有什么发现吗?”

有,我们要找的人就在这里,就在面前,吉姆想说,他用尽全身力气想说,但他什么也做不了,生命化为气泡,从气管里喘出来,他在不断的吸气,但只能发出恐怖的嘶嘶声,他开始缺氧了。

李从地上捡起手枪,垂头望着他,她背后是主装饰壁画,圣母玛利亚在壁龛上方温柔垂怜,眼神中写满悲悯。

她默不作声地把枪重新塞进他手里,傅把吉姆的手弯过来,枪口顶上流血的下巴,他唇边始终都带着彬彬有礼的笑容。

人骨拼出的花纹渐渐模糊,旋转又放大,吉姆意识到他们要做什么,他开始挣扎,但这挣扎只化作手指几下弹动,他眼睁睁地看着那只手降下来,在已模糊的视野边缘缓缓扣动。

靠近天花板的那个小角落,拼成漩涡的小腿骨们陡然变大。

Bang!

手机那头忽然沉默下来,半晌,才有些不肯定地问。“吉姆?”

也许是心理素质不过关,这一次,他的声音甚至带了点颤抖与哭腔。

傅展和李竺都没回答他,他们对视一眼,傅展按掉电话,先站起来对李竺伸出手,李竺这才感觉到自己双腿的虚软,还有唇间止不住的喘息,肺里快炸掉的烧灼。

她颤抖着被他拉起来,两人站在一起,俯视着面目全非的尸体与满地的红白,她还有点不可置信,不相信他们竟然真的在短短的十五分钟内能做成——

业余对职业,无伤三杀!

其实,也真没想象得那么难。

第32章米兰(5)

意大利。米兰。圣贝娜迪诺教堂

‘Boom’,沉闷的枪声透过狭窄的通道被放得更大,游客们挤成一团,不由放声尖叫,几个保安手持警棍,在通道口迟疑地徘徊着,想要上去但又明显缺乏勇气,只能退而求其次,催促游客和教众赶快撤离。

“里面还有人。”一位主事着急地说,“有个男人刚进去,在礼拜堂里忏悔,还有个女孩——”

是的,保安对此也记忆犹新,一个文质彬彬的白人男青年大约在十分钟前来到这里,两分钟以前,另一个漂亮的混血小姑娘问他自己的男朋友是否在里面,她和男朋友走丢了,两人都没带手机,之前曾说过可以来这里会合。

保安的英文不是太好,但足够交流,听得懂她描述的衣着,他让她快点进去,男朋友就在教堂里——但他没想到自己可能是害了她,她刚进去没一会儿,那个持枪疯子就闯了进来,冲进小礼拜堂,随后就是震耳欲聋的枪声。当时没在游客里看到那个小姑娘,他心里就有不祥的预感,没想到她和男朋友真的在里面。

也许他们只是走了,工作人员没看见,他犹存一丝侥幸,不过更多的还是对那名持枪男人的恐惧,也许他们应该尽快都逃出去,但有人吓得脚软了,无法行动,更要命的是教堂里坐了很多上了年纪的老年教众——

“啊————”

悠长又凄厉的尖叫让所有人都一下打了个机灵,“Help——Help!Help!”

人群又兴起短暂的骚动,有些人吓得腿软,往外蹿时把自己绊倒了,又造成小小的交通堵塞,虽然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个好消息——至少她还活着,还有力气发出尖叫,这就说明刚才那枪至少没打中她。

是没打中,帽衫女孩踉踉跄跄地扶着墙出来了,她的帽衫上有血迹,但人看着至少还完好,只是被吓得不轻。“那有个,有个男人,他闯进来,手里拿着,枪,枪,枪——”

全都是已经知道的信息,让人不耐烦,不过好在她虽然口吃,但却还是把话说完了。“他进来以后,就,就,就把枪对准自己,然后——”

自杀?

看起来好像是,因为她的男朋友也跟着冲了出来,看着也是吓得不轻,满脸恐怖中又有劫后余生的庆幸,“我们还以为他——他要——但是他只是跪下来,把枪对准自己的喉咙,然后就——”

人们纷纷松了口气,有人关切地上前安慰两个倒霉的目击证人,教士们甚至不知从哪给他们搞了件披毯,这大概是美剧中得来的刻板印象,劫后余生的人身上总要披点什么。保安们壮着胆子探入甬。道,才刚到礼拜堂门口就禁不住作呕:很多人一辈子也没闻过这么新鲜的血味儿,太腥太冲鼻了,而这肝脑涂地,仰天躺倒的无头尸体,还有他脖子上方喷射状的残余物,更是极富冲击力的画面,难怪刚才那对小年轻吓得走不了路。

他对事实真相没有任何怀疑,不仅仅是因为枪还在这男人手里,维持着抵脖的动作,割喉造成的伤口早被枪击毁掉,也因为没人能想象到一个持枪冲进礼拜堂的歹徒会在几十秒内被制服,然后被迫自杀,这想法太过反常识。目前来看,这是一起疯子自杀案件——保安和教士还不知道广场那边发生的刺杀事件,不然他们会有更生动的联想。

不过,这没关系,有人会帮助他们的。保安一边干呕一边走出通道的时候,正赶上帽衫女孩一边哭一边形容的画面,“我感到很害怕,就在几分钟内,大教堂广场上发生了两起刺伤事件,我想,我想快点找到我的男朋友——”

她的用词很简单,也好在教士和保安都听得懂一点英语,否则场面会更混乱,很多人对于现实生活有种不切实际的想象,认定它在大多时候都是平静有序,遵循着既定的规则运转。但事实是,这在一线大多是空谈,一线工作往往混乱不堪,千头万绪,要控制住局面,把民众的情绪向既定的方向推动,其实需要出众的才能。

现在帽衫女孩就做得不错,谁也没察觉到她正在带节奏,但大多数人都开始联想,“我看到那男人忽然从那个倒下的人身上拔出一把枪,我感到好害怕,我想找到我男朋友……我都不敢相信,我以为他在追我,因为我们对视了一眼,我以为他要来杀了我——”

这就解释了她为什么狂奔过来,连声问自己的男朋友——这的确是倒霉的一对,也许他并不是在追杀她,只是杀了两个人以后决定来这里了却余生。保安们连声慰问这个可怜的女孩,告诉她警察马上就来了,米兰的警察和所有意大利警察一样纯属酒囊饭袋,但在这种时候,至少能给人带来些聊胜于无的安全感。

“我想呼吸些新鲜空气,我还闻得见那股味道。”这时女孩虚弱地说,开始作呕,“那股味道……”

这是很合理的要求,还逗留在屋里的人们被这么一说,也纷纷觉得鼻部不适,认定自己闻到了那股冲鼻的血腥味。有人往外走,有人想去偷看一眼这刺激的画面,牧师从办公室里后知后觉地冲出来,开始厉声质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保安和教士左右为难,不知是该把守案发现场,还是去小广场上维持秩序,又或者向领导报告刚才发生的血案。等到五分钟后,一切需求都得到满足(或是没有满足,‘不,女士,听我的,您真的不应该进去,您为什么不去外头待一会儿呢?’)时,他们才发现目击者几乎都已散了精光,就连那个吓得浑身发抖的亚裔女孩和她男朋友都不见踪影,只除了几个目睹了典型的意大利黑手党凶案——或是不那么典型,不过对游客来说,一切发生在意大利的凶案都和黑手党有关——激动得浑身发抖,自愿并积极留下来作证的老年游客。

这就让人很尴尬了,因为教堂内并未安装摄像头,一切都只能依靠证人证言,关键证人消失无踪,让人很难有信服力地讲述那个广场凶手自杀的二手故事,警方对此也很恼火,他们并不怪自己到达得太晚——甚至比平时都来得更迟一些,因为广场上刚发生了两桩案件,而是责怪教士们没能尽力。

“这一定会登上新闻的,媒体肯定大做文章,特警也会来。”他们恫吓牧师,“你们的教堂得关门——至少关门一周。”

但圣贝纳迪诺教堂并不收取门票,他们只接受数额随意的捐款,所以这吓不着牧师,事实上,少些参观者他们还能多休息一会,唯一的烦恼只是怎么阻止警方的调查破坏教堂内珍贵的文物。接下来的十几小时内,牧师、保安和教士在无数场合不断地重复‘他拿着枪,浑身滴血,非常可怕,冲进人骨礼拜堂后自杀’的故事,询问者有警察、特警,还有些穿着毫无特征的工作人员。

他们都坦然自若,反复地重复着这故事,甚至还无中生有地丰富细节,告诉他们这个人是如何被愤怒扭曲了脸庞,‘看起来就决心去死’,并对自己述说的故事深信不疑,这就是发生的事,很多人也证实在广场凶案里,的确有个人一直在死者身边,又从他身上搜走了一把枪。

这是一起黑手党火拼事件,游客们深信不疑,为此激动万分。

这是一起情杀事件,附近居民和店主这么认定,因为凶手最后选择的自杀地点,他们相信他是虔诚的教徒。

这是一起值得大肆报道的事件,媒体这样想,但不知怎么,这本可以被各大媒体大书特书,甚至登上国际头条新闻的恶性案件,最后只是在当地电视台短暂地被报道了五分钟。

这是一起针对美国大使馆工作人员的恐怖袭击,意大利警察最后得到一份语焉不详的调查报告,告诉他们上级部门已经接手,三名死者的尸体都被运入大使馆,他们其中两名都的确是大使馆的武官,第三名的身份难以验证(头被打没了怎么验证),有传言说,他也是武官之一,即使不是,也是美国情报部门潜伏在米兰的暗子。米兰大使馆的三名武官忽然决定在一个下午都到大教堂广场走走,然后莫名其妙地丢了性命。

国际社会对此表示震惊和关切。至于美国国内的有关部门,他们当然更加关切,非常震惊,而且比所有别的国家还多了一种情绪,那就是恼怒。三名昂贵的外勤忽然在一个下午尽数损失,这不但是对权威的侮辱,也让很多人意识到,有什么他们不知道的事情正在进行之中。

这是一起公开场合发生的公开事件,相关的调查报告当然不可能绝对保密,很多人都注意到了那个金发帽衫女孩,还有她男朋友的存在,他们很好奇这一对的国籍,他们的来历,也想知道他们手里握有什么筹码,背后是何方势力,现在在哪。

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背后肯定有力量支持,甚至还有隐藏得更深的同伙,能在半小时内连取三条性命,这活儿不糙,这绝对是专业人士。但更多信息,恐怕得见到人以后再说了。

流言恰到好处地蔓延开来,一向暗潮涌动的某个行当,开始卷起更大的漩涡。记录被翻检,存放监控视频的服务器被轻而易举地入侵,人们饶有兴致地发现,许多能捕捉到他们身影的摄像头当天忽然无法工作,或是服务器遭受了入侵。到目前为止,他们成功地避免了留下影像资料。但这也没太大关系。米兰和周边城市上空忽然多了许多双窥视的眼睛,隐秘又仔细地注视着各个阴暗的角落,没人能在这样的注视下逃脱,现代社会,如果你短暂地逃过组织,那不过是因为你还没重要到那份上。

这些眼睛的主人饶有兴致地想着:你们到底是谁,现在又在哪儿呢?

是啊,他们又在哪儿呢?高速公路出入口的摄像头,交通监控设备,旅馆安保摄像、城市安全摄像系统也在想一样的问题,“你们在哪儿呢?”

#

——但没有人比K想得更多,更恼怒,他坐在米兰大使馆的办公室里,脸色铁青,身前摆着成排的电脑屏幕,握着手机不断地说,“是,先生。是,先生,但是——很明显,盗火者已经雇到了佣兵——米兰分部完全撞到了枪口上,我认为——”

H——雷顿在他身边忧虑地听他讲电话。“是的,是的,先生,我不是在为自己寻找借口——”

他继续讲了几分钟,电话那头的怒火只高不低,这让H对前途更加忧虑,他清了清嗓子,打断对话,“头儿——有消息了,程序报道,在日内瓦发现了他们的踪迹。”

“傅和李?”这消息让K精神一振,连电话那头的大人物都暂时收起怒火,草草再说了几句便挂断电话,“程序识别的符合度是多少?”

“90%,挺高的概率,我们查看了录像,经过变装,但体态和脸部特征是有些像。是昨晚的事,不过,录像今早才被上传到服务器。”H说,“看起来,在米兰发生的事只是为他们吸引注意力,把我们的人手都吸引去意大利,方便他们在瑞士接头。”

确实如此,报告中多次提到一男一女,前去查看工作室的外勤在路上遭到袭击,这一切似乎都是在暗示小组,他们找的人正在米兰。不过,两个死者都是被背刺身亡,他们先从背后解决了佩戴视网膜辅助系统的两个,再配合网络战打掉最后一个,断绝第三名和总部的联系,似乎就是为了阻止他告知小组,动手的两人并非傅展与李竺,而是被聘用来的专业人士。——专家已经检查了刀口,刀口很特别,应该是某种异形武器,下刀处也找得非常准,不论傅展还是李竺,应该都没有这样的能力。

“他们应该是故意化妆成傅展和李竺的样子。”H继续推测,他们找了些目击者,给他们看了傅展、李竺的照片,大多数人的证词不足以采信,教堂内光线昏暗,而且他们过分激动,有人能在候选照片中挑出正确的两个人,说是‘轮廓有些相似’,但大部分人只抓着白皮肤和深皮肤不放,这让真相更加扑朔迷离。“让我们继续在米兰追查,所以绝不敢暴。露在视频里,他们知道这蒙骗不过程序。”

K叹口气,“但他们无法控制傅展和李竺,是不是?他们还不在盗火者的控制中,所以才在日内瓦留下了足迹。”

他把脸埋到手心里,发自内心地疲倦呢喃。“但这只是我们的推测,他们也有可能就在米兰,我们的人手已经不够了,下一批特勤最快也要10小时才能抵达支援。”

所以,上头还不打算终止行动,甚至还要继续派人。

H真正从内心感到了一点寒意,三个特勤被杀,这绝非小事,他承认自己听到消息的时候有一瞬间的庆幸——傅和李的运气终究还算不错,他也一样,三个人死在公开场合,国内绝无可能继续装聋作哑,这次无名任务终于可以告一段落,他和K会有麻烦——但至少比米兰的倒霉蛋好,他们保住了命。

但他们还要继续派人,这件事还没完。

“以调查米兰事件的名义派人过来。”像是看穿了他的想法,K有些疲倦地说。“现在,我们终于有名目了,这就是米兰事件对他们的意义,哈,不是全无价值,至少提供了一个名目。”

他干巴巴地说,充满了兔死狐悲的讽刺,“所以,资源会有的,还要继续查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