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星想起来这炉子可以交给他,反正他不走,炉子也是经由他的保证赵倩才肯借给自己,让他交还正好。邱辞似乎看穿了她的意图,她刚要伸手,就问:“你有急事?”

“没有。”

“你要把炉子给我转交?”

“是。”

“那我拒绝。”

南星皱眉,问:“你要去忙?”

邱辞笑说:“不用,但我不想转交,我一接过来,你就要走,对不对?”

“当然。”

“所以我拒绝。”

“为什么?”

邱辞说:“因为我想跟你多说会话。”

南星盯着坐在桌子对面沙发上的邱辞,半晌问:“你是不是觉得我揍不过你?”

差点以为她要问自己是不是在暗恋她的邱辞听见这出乎意料的话,顿了一会,随即哑然失笑。

他倚着沙发,姿势轻松,像是在跟她拉扯家常,没有一点见外的意思。他笑说:“我就是想了解你,或者是说,想了解偷命师。当然,我不会费尽心思打探。闲聊,或许可以多了解你一分,所以想和你多说会话。”

南星不知道他是好奇偷命师,还是想知道如何学这些。邱辞对古物玄学似乎很感兴趣,南星相信他有意想学。她问:“那你呢,为什么要看杨江河的私藏品?你进后胜的地宫时,也不带走那些值钱的东西,并不是在盗墓,难道也是在跟人做什么交易,完成后,你可以去参观他的珍藏?”

邱辞从刚才赵倩提了会让他看私藏品时就知道,南星不会错过这个细节。

只是她直接发问,倒是让邱辞略有些意外。

原来南星也会好奇别人,只是平时太冷漠了,冷漠得让人以为她没有了好奇心,或者是说,一个正常人该拥有的心思。

都说好奇心害死猫,但轻微的好奇心也没有,就不太正常了。

“是。”邱辞没有掩饰,说,“你的酬金是眼睛,我的酬金是看他们的珍藏。”

南星立即默然,邱辞也没有说话。

两人目前彼此知晓的事,平手了。

只剩下一个不知道的——她要眼睛做什么;他要看私藏品做什么。

杨江河和赵倩从医院回来了,进门听说南星来了,赵倩连步子都走快了些,惊得杨江河急忙拉住她,让她走慢点。

南星见了两人,说:“我来归还炉子,在桌上放着了,如果没有其他事,我先走。”

“等等。”赵倩说,“谢谢你,刚做了检查,肚子里有个小宝宝了。如果不是你提醒,照我这种性子,可能要很晚才能发现,对宝宝也不好。”

南星点点头,没有邀功。

赵倩又说:“我和我先生商量过了,我们会找个适当的时机,将香薰炉替换回去。偷人家的东西,始终不好。”

南星又点点头,禁不住问:“还有什么话?”

赵倩还想说酬谢什么的,但她看着实在不像是想要钱的人,说酬金的话,反而显得失礼。于是收住了话,说:“那我们送您出去吧。”

“不用。”南星说,“再见。”

她往外面走了两步,又想起什么来,回头看邱辞,认真说:“再见。”

邱辞一笑:“下次见。”

南星微顿,没有再说,提步走了。

邱辞见南星匆匆走了,想起她从宝珠山出来到四水岛,几乎没有片刻的休息吧。这么拼命…到底是要做什么。

杨江河说:“邱先生,我带你去参观我的收藏。”

邱辞收回心思,说:“好。”

&&&&&

南星离开小岛时,还是去原来的码头等船。她从不断有游客过来的大路走过,远远看见码头那,有一棵枝繁叶茂的树。

那棵树她上岸时就看见了,现在隔了那么远看,仿若一把张开的大伞。

不知为什么,让她想起何奶奶描绘着郑老爷子嘴里的那棵树了。

那棵栽种在郑家院子,总招来蚊虫,却舍不得砍的树。当年一家人贫瘠却知足,夏夜炎热,点着蚊香,在院子里纳凉,三个儿女绕膝听他讲故事。

南星想,郑老爷子将四水岛当做他们一家旅游的地方,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棵树,让他想起了当年三个年幼且纯真的孩子聚在膝下的日子。

或许是,又或许不是。

鱼纹香薰炉焚烧了红叶当年的背叛,焚烧着她的良心。南星隐约明白为什么能复活郑老爷子的会是那个炉子,大概是因为,同样焚烧了他的良心。

——郑老爷子从一穷二白到大富翁,手段并不光明。

为了赚钱,几乎什么手段都用过。

临老后悔,却已经晚了。

红叶死时,也同样这样后悔,然而也晚了。

只是不同的是,红叶的孩子守护了她,郑老爷子的孩子,却毁了他。

同样是父母和孩子的羁绊,结局却全然不同。

轮渡载着满满的游客离开了小岛,滑着水波往喧闹的岸边靠近,渐渐远离浮在水面上的小岛。

那棵偌大的树,也逐渐变成一个点,消失在了水面上。

南星从轮渡上下来,走过阀门,刚上岸,就听见有人大声喊人。她在这里认识的人都还在小岛上,确定不是喊自己的,没有往那看。

但那人偏偏就是来找她的。

“我说姑娘啊!”

那人直接拦在了她的面前,大声说:“你可算是上岸了,我还以为我看走眼,你已经走了。”

南星看着眼前的小胖子,想起他是那天载她过来的粽子司机。胖子司机朝她伸手,胖胖的手掌上卧着一部手机:“我那天回到家洗车的时候才发现手机,可已经关机了,等充了电,发现上了锁没法打开,光看着一堆的未接来电没法回,只好在岸上等你。哎哟!可让我等到你了。”

南星顿了顿,看着满额大汗的胖子司机,想到他那天胡乱说的话,又想到郑家三兄妹说的那些话。

有些人,嘴坏,但心眼不坏;

有些人,嘴甜,但心已经烂透了。

“谢谢。”南星接过手机,解锁一看,全是冯源打来的。她收好手机,问,“你现在有空吗,我要去机场。”

“当然有。”

路上司机又在闲聊,从南到北,从天到地。

“我呀,不是为了想赚钱,就是觉得平时太闷了,所以做了司机。我每天啊,要载好几十个客人,哪里的人都有,他们陪我说话,还得给我钱,多好。”

“你别瞧我现在乐呵呵的,以前我可有抑郁症,不过现在好了。”

“人啊,要积极生活,开心点,乐观点,没什么坎是过不去的。等会送你去了机场,我就回家了,我妈做的菜好吃,我老婆做的菜也好吃,舍不得在外头吃啊。”

南星安静听着,他的声音充满了力量,让听的人都觉得开心。

司机说完自己事,想着她这么快就离岛,肯定没什么玩头,就说:“这岛也没什么稀奇的,商业化太严重了。”

“是。”

“有看见什么喜欢的吗?”

南星从窗户看着急速掠过的小岛,海面在秋老虎的暴晒下,水光粼粼,倒映着四水岛。她沉思良久,说:“这里风景很好。”

如果没有碰见这个司机,这里一定糟糕透了。

海岛悠悠,来往的旅客络绎不绝。

真热闹。

作者有话要说:第二卷里,看见有评论说郑家和炉子好像没什么共通点。

其实这里每卷的古董并不一定属性完全相同。

饕餮酒盏是属性完全一样的贪婪,鱼纹炉子的是父母和孩子的羁绊,还有一直提到的一点,有同样焚香的作用,对红叶来说是痛苦的回忆,对郑老爷子来说是最美好的时光。

如果属性完全一样,那第一卷的古今让人恍然大悟,但到了第二卷和以后n卷,不用回到过去,你们看了现代部分都已经能知道是要说古代什么故事,那样没什么乐趣,会累赘。

所以古今并不一定会完全相同,但冥冥中会有一些类似的地方。

——————

下章开启新卷——人形灯笼

第三卷 人形灯笼

第24章 人形灯笼(一)

夜里的山路有些不好走, 不过已经步入秋天, 天气冷了许多,草丛里没有藏着蚊虫, 不至于让人那么遭罪。虽然难走,但还能走下去。

一行六个人,都是通过某驴友平台凑在一起的驴友, 趁着双休出来徒步探险。

既然是探险,走的当然是平时没什么人去的地方。

领头的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 他默默在前面开路,走着走着发现脚下有路,估计是以前的人踩踏出来的, 现在这里荒了很久, 路不明显。他领着五个人走了半天, 穿过小路,借着明亮月色看见前头有片平地,依稀可见的断壁残垣圈了很大一块地方。

“我们就在这过夜吧。”他朝后面的人喊。

五个人早就累了, 现在有个休息的地方,当然没有人会反对。

等他们走近了, 从围墙坍塌的地方往里看, 才发现里面比想象中宽敞。屋子只盖了一层, 上面还有些碎瓦片, 大概是很久没有人住了,房屋很破旧。

老房子最怕的就是没人住,一旦没人, 就容易养老鼠。老鼠啃木揭瓦是一等好手,他们从院子大门走进里头,还能听见乱窜的老鼠声。

六个人中有两个姑娘,年轻些的那个听着老鼠的吱吱声,怕得不行,随便扫一眼周围,阴气森森。她紧紧跟着队伍,抖声说:“这里太恐怖了,我们走吧,去外头过夜也好啊。”

旁人说:“都说有瓦遮头才好,外面比这里更可怕啊,有我们在,你怕什么。胆子这么小,下次谁还敢约你,做什么驴友。”

大家现在都很累,没心思搭理矫情的小姑娘。年轻姑娘知道自己不该这么说,要他们将就自己,只好忍着恐惧不说话。

进了里面,是一个很空旷的大堂,除了左边有条深不见底的廊道,就没有其他东西了。

有人嘀咕说:“搬得真干净,连张凳子也没有。”

旁边的人说:“真有的话,也成古董了吧。”

那人瞧瞧这四面墙壁,斑驳坑洼,柱子也很简单,没有雕刻花纹,甚至连漆都没刷,只是几根木头棍子在撑着。

走了一天路的他们实在太累,没有注意到这些细节,随便清扫了下地面,就准备点火。

几个人去外头捡柴,山风冷冽,远处晦暗,看不清远方有什么,让人心里发毛。胆大的跑到外头去捡,胆子小的留在院子里随便捡些。

所幸这是山里,不缺柴火,很快他们就都回来了,又重新回到了大堂。

火生起来,众人也就没有那么害怕了。

篝火里的柴烧得噼啪作响,不知是谁捡了还湿润的柴回来,一会就烧出一股子浓烟来,呛得坐在顺风位置的人偏头直咳嗽。

“把那根柴撩走,呛死了。”

撩出来的柴正好是最大的一根,比手臂还要粗。那人把柴推到一边就没理了,身后就好似一直在冒烟,缭绕在大堂上空。

几人稍微整理下,就拿了干粮出来吃。填饱了肚子,才有人开口:“这里以前是不是有钱人家的避暑山庄?我们走了这么久都没看见一座屋子。”

“有可能,刚才往这走的时候不是有路吗,像是以前踩出来的,也不知道荒了多少年,草全长出来了,但确实有路。”

一人想了想,两眼有些亮:“你们说,这里会不会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忘带走的,搜搜墙缝地窖,说不定能找出什么好东西来。”

他一说,旁人就来了兴致。寻宝探险,是他们心底钟爱的事。

有两个胆子小的不愿意去,于是留在这里看火。四个胆大的就去院子外头,找了一圈,除了满院杂草,别说什么宝贝,就连一个铜板都没找着。

“根本不是什么避暑山庄,就是个穷鬼随便盖的屋子吧。”一人找得手都脏了,抱怨说,“别找了,回去吧,回去烤火睡觉。”

“对了,大堂旁边不是有条路吗,估计是通向背后院子的,我们也去那看看吧。”

另外三个人迟疑,他又说:“来都来了,机会多难得啊。”

既然——来都来了,那就没有办法拒绝了,永远充满魔咒的四个字。

四个人回到大堂,那两个人还在火堆一旁,见他们回来,问:“你们去哪?”

“去后院看看。”

“别去了吧,外面这么黑。”

“怕什么,不是有月亮吗?”说话的人在前面带走,往里面走。

五个人一瞧,只好跟了上去。

这条廊道很宽敞,就算开辆车都能进去。只不过旁边支撑的柱子依然很残旧,没有纹样,没有刷漆,一切简陋得不像是有人住的地方。

“这里不对劲啊,这么大的地方,怎么一个房间都没有?”

“对啊,不像是住过人的。”

“猎户盖的?”

“猎户怎么会盖个这么大的地方。”

他们低声讨论着,心里已经都觉得有些不对劲了。一旦这种感觉出现,就容易疑神疑鬼,心里阴影会越来越大。

“等等。”

一个四十上下的男人突然喊了一声,众人顿时紧张,纷纷问:“怎么了?”

“这座山叫什么来着?”

“渠山。”

男人努力回想着,捕捉着记忆里的关键字,但想不起来。挣扎了一番他放弃了,说:“我好像在网上看过渠山的新闻,但想不起来了。”

旁人更加紧张了,问:“该不会是什么很恐怖的鬼怪故事吧?”

他不说还好,一说…男人似乎就…

他们见他神色凝重,更加肯定就是关于鬼怪的事。立刻有人说:“我们回去吧,回火堆那去,有火就不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