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路上都是早点摊,贺川说:“停车。”

蒋逊减速,问:“有事?”

“买早饭。”

蒋逊把车停下来,贺川拉开车门下去,阿崇也跟着跑了下去。

一辆车跟他们擦肩而过。

徐泾松坐在车里,头上缠着纱布,披着厚厚的外套,脸色苍白,说:“爸,我真没事,不用转院,这小县城的医院跟那边镇上的有什么差别!我先收拾了那女的,咱们马上飞回去!”

徐德没应,问前面开车的人:“你刚才有没有看见贺川?”

前面的人说:“看见了,我以为我眼花。”

徐泾松问:“什么贺川?”

徐德过了会儿才说:“死对头!”

“死对头?什么人?”

“跟咱们过不去的人!”徐德眯起眼,望了眼刚刚过来的方向,自言自语地说,“他来这种地方干什么?”

贺川和阿崇去了没多久就回来了,两人买了两大袋子早饭,阿崇边吃边说:“我有多少年没这么早吃早饭了?”

车上没人理他。

贺川吃着一个味道不怎么地道的肉夹馍,喝了一口豆腐脑,随口道:“早饭吃了?”

蒋逊说:“吃了。”

“几点吃的?”

“出门前吃的。”

“吃了什么?”

“肉包子。”

贺川“哧”了一声,往前面扔去一个袋子,正落在仪表台上。

蒋逊看了一眼,是两只小包子。

贺川说:“肉的。”

他边上还有几只袋子,里面有葱油饼、鸡蛋饼、肉夹馍。

肉夹馍不好吃。

蒋逊说:“这么破费啊。”

贺川笑了声,三两口把肉夹馍解决了。

到了总车站,已经快要10点,阿崇拖着两只行李箱先下,贺川坐在后面,看了看来来往往的人群和车辆,车站周围有人摆摊,全是卖花卖气球的,贺川突然问:“今天几号?”

蒋逊说:“14。”

贺川“哦”了一声,下车了,后排留着一带垃圾,是他吃剩的早饭。

还有三天就是除夕,今天2月14日。

他走进了车站,她掉头,返回明霞山。

晚上,蒋逊洗完澡,给石林打了一个电话,又去花园里和饭店员工吃了一顿宵夜,回到房间,才刚刚11点。

她盘腿坐在床上,抽出笔记本开始记账,边记边数钱,手指上全是纸币的味道。

王潇表姐打来电话,跟她约定明天出发的时间,蒋逊问了下包车费,王潇表姐报得价格很公道。

她又在笔记本上加了一笔,算算这段时间的入账,赚头真不错。

王潇表姐说:“我们家在江苏一个县城,早上早点出发,下午肯定能到,你晚上可以住我家。”

蒋逊说:“行。”

挂断电话,她把账本放到了床头柜,关灯躺了一会儿,没睡着,又摸黑坐了起来。

月光很淡,朦朦胧胧的一层光落在床头,蒋逊摸到了一根香烟。

几厘米长,金色的烟嘴上写着1916。

原来她还没扔。

蒋逊拉开抽屉,拿出一只打火机,含住了这支烟。

火光摇曳,烟头亮了一下。

房间又暗了。

她吐出一口烟圈,看不见它的颜色,只闻到浓郁的气味,这味道熟悉又陌生,她从来没抽过1916,今天早晨,天未亮,她在伞下闻到了。

就是这个味。

她又吸了一口,心头燎起了一把火。

雪天挖笋,她带去一包1916,他说晚点给钱。

你大爷的……

没给!

贺川赖了她100!

☆、第 20 章

白通镇很大,一条古运河穿镇而过,河的一边是现代化的小区高楼,另一边是白墙黑瓦的古旧房屋。

上午11点,积雪未化,沈大爷正坐在自家门前喂小孙子吃饭。小孙子好玩,总是跑来跑去,踩着一地的水坑“啊啊”叫着让爷爷看。

沈大爷挖了一勺饭哄他吃,小孙子刚张开嘴,圆溜溜的眼珠子突然盯着前面不动了,小胖手指着那里:“嗯,嗯,嗯嗯!”

沈大爷回头看了眼,只见青石板路上站着两个男人,个子都很高,一人瘦些,长相周正,穿着件棕色羽绒衣。另一人硬朗些,穿着件黑色大衣,短寸头,耳朵上还不伦不类地戴着一枚耳钉。

瘦些的那人笑着上前,问道:“大爷,这里是西大街吧?”

沈大爷回过神,说:“是啊,这里是西大街!”

那人又问:“我想跟您打听个事儿,您知不知道这街上住着一户姓王的人家?有一个叫王云山的,今年70多,快80了。”

沈大爷说:“姓王的倒是不少,你说这个叫……”

“王云山,白云的云,一座山的山。”

沈大爷摇摇头:“没这人吧,没什么印象。”

戴着耳钉的那人走了过来,蹲下递了根烟,说:“大爷,您再仔细想想,我们要找的那人,他爹当年是个富商,叫王镛,娶了五个,王云山是五姨太生的。王家应该是这里的大户人家。”

沈大爷听他说完,“啊”了一声,“你这么一说,我就明白了,是那家人啊,听说当年我们这半条街的铺子都是他们家的。”

“那您知道这家人现在在哪儿吗?”

沈大爷说:“不知道啊,我小的时候王家就落魄了,那家没剩几个人……”他想了想,“啊,我想起来了,那边有间屋就是王家的,几年前王家来人,把那屋卖了,现在是家饭店,他们家肯定知道你要问的人!”话音刚落,就见小孙子突然抓住了那人的耳朵,他唬了一跳,去抓孙子的手,“快拿下来!”

小孙子抓了抓那枚耳钉,想把它揪下来,贺川握住那只小胖胳膊,笑道:“这可不能给你。”

道了谢,贺川和阿崇朝大爷说的那间房子走去。路不远,就在街尾,这片正面临拆迁,前前后后很萧条,昨晚下了一场大雪,雪堆东一块西一块,只有两家小店还开门。

饭店两层楼,木质结构,底楼四扇木格子门紧紧阖着,左上方架着一只空调外机,二楼拉着窗帘,窗户紧紧关着。

这里没人。

阿崇又去问了那两家邻居,烦躁地说:“说是去旅游了,起码过了除夕才回,离除夕还要好几天呢!”

贺川说:“先回酒店。”

阿崇叫苦:“真麻烦!”

他们昨天傍晚下了飞机,在机场外叫了辆出租车,三更半夜才抵达白通镇,计价器上的数字让阿崇看了直心疼,匆忙间随便找了家酒店入住,酒店收费五星级,服务还不如明霞山的农家乐。

阿崇说:“换个地方住,那地方太烂了!”

贺川说:“我先去吃饭,你退房。”

阿崇喊:“我也要吃饭!”

“二选一。”

“先吃饭再退房!”

这里拦不到出租车,走出西大街,才看见了一辆人力三轮车,车夫见到贺川和阿崇的块头,没有多说什么,三轮车骑出几百米后,车夫喘着气,颓败地说:“两位啊,你们还是叫出租车吧,我实在载不动你们啊!”

阿崇一脸苦相。

贺川扔了一张钱走了。

半个多小时后他们才找到一家饭店吃饭,阿崇边等菜边玩手机,抱怨道:“你说说,这县城这么大,他老家怎么偏偏在这么穷酸的一块地方?王云山是不是生来跟咱们作对的?”说着,又把手机凑到贺川跟前,“哎,你看看。”

贺川没兴趣,阿崇硬是要他看:“看看,我觉得我这张照片拍得最好!”

贺川随意瞄了一眼。

照片上,他穿着蓑衣,戴着斗笠,对面的人穿着白色羽绒衣,脸被一张斗笠遮住了。

他正抓着她的手腕。

贺川说:“哪里看出拍得最好?”

阿崇说:“抓拍到位啊,看这环境,看你们俩的站姿,还有你们这手,你趁机偷抓别人的手,别当我没看出来!”

贺川冷笑:“还看出什么了?”

阿崇把手机收回去,说:“不告诉你!”

吃完饭,两人回酒店把房间退了,再次回到西大街,就近找了一家小旅馆住下。

 

蒋逊大清早出发,去医院附近载上王潇一家,中午的时候停车吃了一顿饭,直到下午4点才到达白通镇。

王潇家人不停道谢,王潇的表姐带着她去自己家里。

车上只剩了她们两人,王潇表姐说:“我们家是开饭店的,以前我们就住在饭店二楼,现在二楼空着,我们家上个月才搬的新房子。我房间还是干干净净的,床单什么都在柜子里,你就睡我的房间吧,怎么样?”

蒋逊不介意。

王家的饭店是木头结构的,看起来古色古香,但位置不佳,平常没有什么生意,饭店里只有六张桌子。

王潇表姐带着蒋逊去二楼,二楼的房间不大,左边放着一张单人床,床头是窗户,另一边是只黄色的衣柜。

王潇表姐说:“我以前睡这里,我爸妈住隔壁,他们的房间很小,里面也空了,我这里算是主卧。”

她拧了一块抹布要擦家具,蒋逊说:“不用擦,就睡一个晚上而已。”

王潇表姐说:“没事,稍微擦一下就行了,你看看缺什么,楼下厨房冰箱里还有很多菜。”

蒋逊说:“不缺,都挺好的!”

“我房间空调坏了,这里有两个热水袋,床上有电热毯,你看看哪个合适就用哪个吧。”

“好。”

王潇表姐又客气地说:“其实你也可以多住几天,我们这里是古镇,有很多玩的地方,我可以带你去转转。”

蒋逊说:“谢啦,我明天早上就回去。”

“好吧,我明天也早点过来。”

房间很干净,虽说小半个月没住人,可这里是饭店,每天都要开门,王潇表姐家人偶尔也要上楼休息,所以根本没有什么灰尘,被褥也是香喷喷的。

王家人十分客气,晚上请蒋逊吃了一顿饭,饭后蒋逊自己回来了。

这条老街太安静,没什么人气,街上大半的屋子都是黑漆漆的,已经没有人住。

屋子里有点阴冷,蒋逊不爱用电热毯,她泡了一个热水袋,又洗了一个澡,换上带来的睡衣,早早地睡下了。

贺川烟瘾犯了,旅馆里没烟卖,他出门去买烟。西大街的店都已经关了门,他走出街尾,瞥了眼那家饭店,仍旧大门紧阖,不过边上多了一辆白色的SUV。

他的脚步缓了缓,眼前落下一颗棉絮。

是雪。

他抬头看了一眼,收回视线,走出了西大街。

☆、第 21 章

作者有话要说:

蒋逊失眠,她摸出手机看了眼,才11点。

她玩了会儿游戏,电池电量告急,直到快撑不住时,她才准备下床去拿充电器,刚刚掀开被子,她突然听见楼下传来了声音。

两条黑影撬开小饭店的门,带进一地雪水和泥巴。黑影一前一后直奔柜台,柜台上了锁,柜台后面的架子,摆了满满的烟酒。

楼下传来讲话声。

“放心吧,这里没人,我看了好几天了,这里一个礼拜了都不见人!”

“你轻点儿,万一有人呢!”

“屁!刀子拿上,有人怕啥!”

蒋逊没开灯,再按手机,自动关机了。她屏息坐了会儿,看了眼自己放在凳子上的包。

一条黑影上楼了。

楼梯质量不好,踩上去总会发出声响,对方尽量小心。过了没多久,楼下同伴听到声音,“上来吧,真没人!”

听到喊话,那人跑上了楼。

窗户紧闭,窗帘不严实,路灯的光线隐隐约约透进来,半明半暗中,对方嘀咕:“还真没人?”掀开床底,只有几只纸盒,果然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