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大伟点点头起身,郑燕华跟他一起向医院走去。

仁合医院内最大的会议室里,坐了满满的人,首位的是五十多岁的卫生局副局长赵重光,他旁边是仁合医科大学校长梁思进。他们的下首,依次坐着仁合医院书记、杨帆和另一位副院长,另外还有急诊科主任钟西北,妇产科主任陈景平、副主任房方、护士长,以及重症科主任。

赵重光严肃地道:“自古以来,医生一直秉承着一个职业精神,不管你面对的是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他们在医生面前只有一个身份——病人。作为医生,我们没有权力对病人做道德审判,对他们区别对待。现在网络上已经在疯传,说我们仁合医院的医生,羞辱病人,把人逼死了,就是因为她道德有污点,是一个第三者,你们怎么解释?”

杨帆低头沉吟不语,钟西北看他是这个状态,一扶桌子站起来道:“赵副局长,我是急诊科领导,我来说明一下。羞辱病人的说法并非事实,这件事发生在急诊,当时她男人的原配夫人拿着鸡蛋要去打她,我们的大夫为了保护她,还被砸了一身。这个过程急诊医护都看见了,好多病人也都在场,都可以证明。”

赵重光不解地问:“我说的不仅是急诊的事情,网络上还有张照片——医生跟这个柳灵的家属起了冲突,这又是怎么回事?”

钟西北浓眉一拧,道:“这件事纯属巧合,柳灵和她前夫的女儿,都在我们医院就诊,孩子认出了她妈妈,孩子的奶奶就拉着陆晨曦去证实,柳灵又不想认孩子…哎呀,这件事情说来话长了,总之孩子的奶奶一直在场,她都可以证明。”

“既然是这样,你们为什么不在医院的官方渠道上回应?这些事情经过网络上的炒作,已经闹起来了,好多媒体也都在质问我们,现在已经很被动了。”赵重光不满地道。

杨帆终于开口:“这件事情涉及病人的家庭情况,属于个人隐私,即使公布,也要隐去很多重要的信息,不能说得太清楚。所以我只能说,一切都在调查当中,但这样确实没办法安抚情绪。”

众人听着直摇头。

梁思进神情严肃,皱皱眉头道:“即使阴差阳错是事实,但是这个陆晨曦,一意孤行也是事实吧!患者产后激素水平不稳定,这个产妇又情况特殊,这些她应该都知道,却完全不考虑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一味施压!为什么不多给患者一点时间?为什么不等患者家属来做决定呢?”

钟西北有些着急地解释:“两千克不到的孩子,有食管、气管漏,一旦吸入性肺炎发生,原本五成的治愈可能,就降低到一成啊。”

赵重光听了这话就不太高兴了,道:“四十八小时之内手术,都是可接受的,又有专业的NICU护理,怎么就不能再等等呢?是,越早做并发症可能越小,但这只是概率!”他说着激动起来,叩叩桌子道,“更过分的是,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对她停职调查?她居然还在负责孩子的治疗?”

陈景平静静地回答:“因为她专业最强,对孩子病情最了解。”

“专业强就是不信任孩子母亲的理由吗,就可以武断吗?”梁思进责问。

陈景平不为所动,坦然道:“柳灵曾经不认前夫的女儿,又表示过想放弃治疗新生儿,我们怎么相信她对这个孩子还有爱,她愿意为孩子负起生命的责任!现在出事了,都说她是受害者,那如果她不出事,而这个孩子因为她不同意治疗而过世了,现在是不是又要考问我们,为什么不去救孩子呢?”

梁思进和赵重光被她一席话说得不知如何回答。两人对视一下,梁思进清了清嗓子道:“不管母亲能否对孩子负责任,作为一个医生,因为患者背景,影响了治疗和与患者的交流,这就是不专业。”

陈景平抬头直视着他:“在座的少说都当了二十年的大夫,谁能一直保持绝对‘专业’?我不是说我们没有错,只是这么多年来,没有任何一个临床大夫,能够不犯任何错。”

“错分大小,这个错的结果是院内自杀!我们做临床的可以理解,她是为救人犯错,家属呢?社会呢?媒体呢?你们也太大胆了,出了这么大的事儿,还不停她的职,至少不能再让她负责这个孩子的治疗了!”梁思进激动地说。

陈景平长叹一口气,向来严厉的面容也浮现一丝迷惘倦意。她沉声道:“自杀的…救不过来了,临床大夫,管不了政策、管不了舆论,其实也管不了生死…”她把听诊器拿在手里,手指划过听诊器的镜面,缓缓地道,“能管得了的,就是尽力治病。我们现在只有尽全力治这个孩子,给他安排最好的、最了解他的大夫。但尽人事,各凭天命吧。”

全场陷入沉默,许久,赵重光开口道:“你们临床治病,可以‘但尽人事,各凭天命’,但这件事的解决上,不能用这八个字来服众啊。陆晨曦是因为救孩子心切,忽略了柳灵的精神状态,这个说法家属和社会能否接受,很难说。我就是处分了你们在座的所有人,能解决问题吗?”他说到此,听到敲门声响,他停下来问:“哪位?”傅博文的声音在门外响起来:“是我,傅博文。”

在场的人都愣了下,梁思进冲周围道:“老傅虽然病休,毕竟还没有卸任,我通知他来的。”

除了主位上的人,大家都站起来,有人赶紧打开门,大家纷纷叫道:“傅院长。”

傅博文走进门,停住,对大家道:“赵副局长,梁校长,大家都到了啊,我还请了一个人来。”

杨帆等众人一愣,傅博文让开身,一位七十来岁的高瘦老人,拎着一只老式公文包,缓步走进会议室。主位上的两位领导一见,和众人一样都是立刻起身问候:“修老。”他正是仁合医院的老院长修敏齐。

修敏齐微笑着跟大家点头:“大家好,好久不见。”两位领导想把主位让出来,修敏齐摆摆手道:“我听听就好,就坐这里吧。”说罢他在傅博文身边的椅子上坐下来,把包搁在身边。

梁思进和赵重光对视了一眼,看向修敏齐。

修敏齐神态平静。傅博文道:“很抱歉,我们两个来晚了,能不能请杨院长把大致的情况跟修老汇报一下?”

杨帆一听马上坐正了身子:“那我简要说一下吧。”

修敏齐微笑着点点头。

杨帆把事件经过陈述一遍,最后道:“柳灵的新生儿,现在NICU二十四小时监护,恢复得还不错,大体情况就是这样。”

赵重光看了一下修敏齐:“这件事情,修老和傅院长都清楚了吧?”

两人点点头。

赵重光接着说:“作为临床的职责,当然能管的就是治病,现在我也要说,我作为管理人员,能管的就是制度。每个临床医生,都要在遵守制度的前提下治病。现在我要问,陆晨曦作为急诊大夫,为什么会成了一个婴儿食道问题的主管大夫,她在与家属沟通的时候,怎么会有决定权的?”

杨帆听到这儿起身开口道:“这一点,陆晨曦并没有违反制度。我们有完善的病历和记录证明,柳灵母子的负责大夫,不是陆晨曦,是庄恕教授。”

傅博文听到这话看向杨帆。

杨帆继续向领导汇报:“前不久,心胸外科大夫陆晨曦调入急诊,我在工作上就特别倚重庄大夫,他负责的患者,我从不过问干涉,这也是我的失误。没想到啊,庄大夫虽然医术出众,但外籍专家对中国国情和制度都不了解,他水平再高,也难免‘水土不服’。”

赵重光轻敲桌子提醒:“说重点。”

“是这样,美国的保险制度,对新生儿畸形的相关治疗、护理是全免费的,父母不用发愁账单。一个美国大夫,不会想到护理一个一年内需要两次手术的低重儿,对柳灵这个单身母亲的压力是巨大的。他要求陆晨曦说服柳灵,必须在二十四小时内给孩子手术,是出于对孩子的最佳考虑,却忽略了中国的单身母亲需要面对的很多问题。”杨帆说完,梁思进和赵重光略沉吟了一下,赵重光道:“这么说来,倒是可以理解啊。”

梁思进也点了点头。

杨帆略松了口气,却见傅博文紧绷着嘴唇,一脸不置可否的表情。杨帆继续说道:“庄教授是我从美国请来的,他的失误我也难辞其咎。会议结束后,我会尽快向领导递交调查报告,做出书面解释。”

“嗯,你先别忙着自我批评,即使庄教授是外聘专家,出现这样的失误,你们院里也要对他严肃处理。”赵重光道。

“是,事情发展成这样,庄教授也深感内疚。他请求辞去所有管理职务,愿意面对媒体道歉。但是,他要求和陆晨曦一起,对这个孩子负责到底,毕竟还有后续的手术嘛。”杨帆颔首,说道。

梁思进与赵重光听到这里才连连点头,梁思进随之道:“这也给我们敲响了一记警钟——与外籍专家合作时的责权问题。现在各个医院聘任的外籍专家也越来越多了,你们把这个也作为讨论专题,尽快给出报告吧。”

杨帆应了句:“明白了。”终于放下心来。不料傅博文此时突然开口:“这件事,真的该庄教授负主要责任么?”他这一言既出,在座众人都不说话了,杨帆的脸色有点不好看。

傅博文没有看旁人,清晰地说道:“对于合作的外籍专家,需要考虑他们不了解中国制度和国情的问题,这没有错,但说庄教授不了解中国的国情制度,我不同意。他回国的当天,就把最新出台的医疗保险制度及具体条文,搞得清清楚楚,用于解决农村患者的切实问题,谁能说他不了解中国的国情制度呢?”

杨帆的脸沉了下来,他看了眼傅博文,努力琢磨他此番突然发难的理由和用意——难道是他们背后连在一起,想要摆自己一道?!

这时傅博文已经继续说道:“刚才我讲过的,只是庄教授经手的一个病历。大家都看得出,庄教授在工作中考虑周全,了解社会实际情况,重视每个患者的具体需求和承受力。现在讨论与外籍专家的合作注意事项,有意义,但是以他为例,来说明外籍专家不合中国国情,我不能接受。”

会议室里众人听得面面相觑,赵重光脸色难看,望向杨帆,杨帆不得不向傅博文道:“傅院长讲的,是根据之前庄教授工作经验的推测,但是现在这件事情,有病案、签字、庄教授的亲口表述为依据。我也很惊讶他这一次的武断,但是证据在此,我只能尊重事实。”

傅博文看着他摇摇头:“庄教授爱惜人才,怕陆晨曦因为这次事件,承担过重的处罚,这我理解,但是我不提倡。因为我相信,仁合医院承担得起自己的错误,也保护得了仁合大夫治病的权利。”他转向赵重光,说道,“我已经以院长的名义通知所有媒体,一小时之后召开情况通报会,我会亲自向社会做出解释。”

听到媒体情况通报会,赵重光有点措手不及,赶紧说:“傅院长,这样做恐怕不合适…”

傅博文抬手制止他:“这次事件是个悲剧,悲剧的主要原因不在医务人员身上,但是没能阻止悲剧在仁合发生,我们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责任在于我的失职。我作为院长管理不善,作为导师没能在教学中要求大夫重视对病人的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

梁思进也按捺不住了,道:“老傅你不要激动,对媒体公开这样讲,不妥啊…陆晨曦是个好大夫,我们只是要解决问题,修老,您说呢?”

修敏齐这时平淡地开口道:“我同意傅博文的提议,必要的话,我可以和他一起去对媒体解释。”

梁思进和赵重光为难地低语了几句,终于,赵重光来做决定性地发言:“这样吧,如果你们能跟媒体澄清误会,获得家属的谅解,我们当然希望留住一个优秀的大夫,不过处分还是要给的,你的意见呢,杨副院长?”

杨帆声音干涩地道:“我的意见是,批评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留院查看一年、停职一个月、记过处分,扣发半年奖金,领导们觉得呢?”

梁思进和赵重光点点头:“嗯,就这么处理吧,只是媒体那边,杨副院长,还是要注意沟通方式,还要…”

傅博文打断了赵重光的话:“媒体方面我可以负责解释,谢谢梁校长和赵局长。停职一个月我认为合理,不过在停职之前,陆晨曦需要给一个小病人做完手术。”

梁思进一听,立即皱眉:“老傅,你这就说不过去了。什么病人非得在这个节骨眼上手术?还非得让她做?”

傅博文从自己的座位边拿过一个牛皮纸袋,道:“现在,我给大家介绍林森这个小病人的情况。”他走到会议室内一旁的片墙跟前,打亮墙灯,打开牛皮纸袋,抽出其中的片子,一边放一边开始陈述:“病人林森,七岁,因高处坠落伤收入院,体检和调查既往病历,发现他患有胸腺瘤…”

陆晨曦此时缩成一团躺在家里的床上,眼神空洞。

厨房里传来榨汁的声响。她皱了皱眉,拉起被子,想要继续睡下去——她不想起来,只想一直睡到接到电话通知,告诉她处理结果的时候。

但是门外传来了庄恕的声音,他在厨房喊:“晨曦,你起了没有,出来给我帮把手!”

陆晨曦只得爬起来,推开门,蓬乱着头发走到厨房门口问:“需要我干吗?”

庄恕一边打蛋一边说:“我要做个omelette,蘑菇番茄都切好了,再帮我切半颗洋葱。”

陆晨曦无奈地走到料理台前,拿起菜刀开始切洋葱,庄恕表示满意:“切好了放盘子里,和我刚才切的番茄蘑菇丁混一起…”他说着话,开大火,再融了半块黄油,倒入蛋液,哗啦一声,油烟腾起,香气溢开,多日不用的纤尘不染冷冰冰的厨房,突然溢满了烟火气。

陆晨曦眼里有点热,她将切好的洋葱端过去,和番茄蘑菇丁、芝士碎混在一起,恰恰在庄恕伸手要材料的时候递了过去,庄恕把材料倒进正在凝结的蛋汁里,笑道:“咱俩这个配合像手术台上一样默契啊。”

陆晨曦苦笑:“这辈子,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跟你在手术台上配合了。”

庄恕没立刻回答,待omelette煎好,和打的豆浆、切好的水果一并端上桌,两个人一起坐下来,才开口道:“这次院里会对你有一些处分,原本正在审批的副高职称,会撤下来。”

陆晨曦的筷子停住了,怔了怔道:“如果只是撤职称就好了。”

庄恕继续说:“这个孩子的治疗,可能还会由我们负责。”

陆晨曦抬头看着他,不可置信地说道:“还由我们负责,可能吗?”

庄恕点头:“有可能,你是这方面最好的专家,又是手术大夫,你来主负责,我协助你。”

“院里能同意吗?”陆晨曦不太相信。

“我去跟杨主任谈过了,基于对病人负责的原则,表明了我的态度。”庄恕声音平静。

陆晨曦看了他一会儿,明白过来,问:“你替我担了主要责任,对不对?”

庄恕也没有否认,点点头:“你已经离开心胸外科了,回来做手术接受的是我的邀请,从程序上来讲,你不应该承担主要责任。”

“你没有必要这么做,谁都知道,这是我的责任。”陆晨曦立刻低头道。

庄恕却坦然回答说:“是两个人的责任。我担下来,只是免除管理职务,还有在心胸外科的话语权,暂停我的学术讲座。这件事的后果,我担得起,你担不起。”

陆晨曦怔怔地看着他,说不出话。

庄恕等了她一会儿,微微一笑:“还不错,没有跳起来指着我说,‘我一人做事一人当,大不了我不干了!’。”

陆晨曦把手里的筷子放到碗上,不说话了。庄恕递了豆浆给她,说道:“你不反对,我就当你是同意了。同意了,后面的事情,就要配合。”他从包里拿出一沓手术资料:“小林森的手术很快就要做了,我希望由你来主刀。”

陆晨曦望着他:“可是…你这么做,杨帆还有其他的领导,他们能接受吗?”

“我只能提出建议,上级领导能不能接受,还在开会讨论。在没接到正式通知之前,就有各种可能。我们能做到的,只有等待。而你的任务,是要做好给林森手术的准备。”庄恕平和地说。

陆晨曦蹙眉,有些沮丧地道:“我的脑子现在很乱,我怕我没法静下心来做手术,也看不下去这些资料。”

“你必须强迫自己静下心来。已经发生的,结果无法改变,但是还有很多事,没有定论。不能等到机会真的来了,你把握不住。对着不明确的未来,往前走特别艰难。”庄恕沉声道,“可是,你如果不想停下来,就必须咬牙镇定地走下去。”

陆晨曦沉了口气,把碗推到一边,翻开资料。

庄恕则埋头开始吃饭。

第20章 院长坦白

傅博文对小林森的病情做了清楚的说明,最后,看着在座众人道:“综上所述,林森已经出现了胸腺瘤引起的并发症的症状,出现了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指征,为了及时阻止贫血恶化,尤其是防止更严重的并发症——肌无力和肾脏综合症的发生,应该立刻手术,越快越好。”

在座的领导们看着前面的片子,低声交流,修敏齐这时低声冲梁思进道:“老梁,我看一下病历。”

梁思进赶忙把病历递给他,修敏齐拿出花镜戴上,开始翻阅病历。

随后,梁思进抬起头,冲傅博文道:“我们同意立刻手术,但是现在陆晨曦不适合做手术大夫。”他转向杨帆,“赶紧安排其他医生做吧。”

杨帆迟疑一下:“这个…这个患者家长,同意手术的前提是,陆晨曦做主刀大夫。”

梁思进脸沉了下来,斥道:“患者家属容易迷信某个大夫,这很正常。但你们心胸外科就没有其他能做胸腺瘤的大夫吗?跟家属解释沟通是你们的工作。”

杨帆犹豫不答,傅博文解释道:“患者家长不同意请其他大夫手术的原因,是因为他的肿瘤比较大,大部分大夫,不会选择胸腔镜辅助小切口的方式来做这个手术。这么大的肿瘤,我们院目前只有陆晨曦能保证用这个方式来完成。而大开口开胸的手术方式,不能避免术后慢性胸痛的发生。”

“部分病人发生术后胸痛,是开胸手术难以避免的后遗症,但胸痛和肌无力、肾病综合征相比,哪个更严重?你是心胸外科专家,你应该知道。”梁思进不满地道

傅博文淡然道:“我当然知道,我不只是心胸外科专家,我还是饱受术后胸痛折磨的患者。”

梁思进一愣,下面的人也惊讶地看向他,杨帆尤其没想到。

傅博文没有理会他们的目光:“我和林森的母亲一样,都患有难愈的术后胸痛,她甚至因此导致了严重的抑郁症。当她发现儿子也因为胸腺瘤需要做开胸手术时,彻底崩溃了。她带着儿子一起自杀。儿子得救,而母亲已经去世了。所以孩子的父亲坚持请陆晨曦做以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术后胸痛的发生。这不是迷信,这是信任,也是不得已。”

全场一片静默。

梁思进与赵重光面面相觑,沉默许久,赵重光不得不打破沉默,低咳一声道:“患者家庭情况特殊,可以理解。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避免损伤肋间神经,防止术后胸痛,并不是陆晨曦首创的,这些年不少大夫都在尝试嘛。中心医院心胸外科兰主任也在开展这个项目,这是我签字批准的。”他望向杨帆,“如果仁合没有其他大夫能做,我可以出面,立刻把兰主任调过来。”

不待杨帆开口,傅博文平静地插话道:“中心医院开展这个项目,是在陆晨曦实践小切口手术后一年。最先的技术培训,用的都是陆晨曦的手术录像。而林森这个病例,肿瘤确实比较大,据我所知,能用胸腔镜完成这种手术的大夫非常少。”

“后开展的不见得比先开展的水平差,互相借鉴学习嘛。中心医院的项目也开展近一年了,只要大夫的基本水准高,还能没有一个跟陆晨曦水准类似的专家吗?”赵重光的面色有些难看。

傅博文坚持道:“从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这方面来讲,陆晨曦的水平…”

赵重光没忍住,微微沉下脸打断他:“老傅,你只是仁合的院长,不见得了解其他医院心胸外科的情况。”

这话一出,会场上的气氛紧张了起来。

傅博文一愣,赵重光这话从道理上倒也难以分说,他拿着手里的资料犹豫着,不再说话,杨帆也是低头不语。

梁思进看看大家,沉吟着开口:“要不,我先给兰主任打个电话,听听他的意见。”他说着掏出手机,刚要按号码,修敏齐淡然道:“不必了。”众人一起看向他,他没有抬头,翻过一页病历,依然是平平淡淡地说:“等我一会儿,我马上就看完。”他专注地翻着最后几页病历,低头想了想,接着翻。待看完最后一页,他慢慢合上病历,摘下老花镜放在桌上,缓缓起身:“这几年,我还担着胸科学术委员会的职位,对学术上的动向和发展,心胸外科的前沿技术,一直都在关注。虽然不敢说了然于胸,至少还是有些发言权的,希望诸位听听我的意见。”他把自己带来的公文包打开,从中拿出几本学术杂志,递给梁思进和赵重光:“请看《心胸外科》第二十七页,《近十年纵膈肿瘤开胸方式回顾》,《疼痛学》第二十页,《开胸术后慢性胸痛的探讨与研究》,《胸外肿瘤学》第十五页,《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的优势与弊端》。”

众人纷纷按照他说的翻开杂志。

“这几篇文章证明,在诸多方法中,运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是最有可能避免术后慢性胸痛发生的方式。但是,它对手术大夫的知识、技能、判断,也要求比较高。当患者肿瘤比较大的时候,要用这种手术方式完成,并且做到完全不损伤肋间神经,不是每个有小切口手术经验的大夫都能做到的。”修敏齐平静地看向众人,再抽出一个白封面的小册子,上面印着“全省心胸外科年会纪要”十个字。修敏齐拿着这个小册子道:“这是今年的全省心胸外科年会纪要,第四至十页的数据表明,嘉林市有八家医院十一个组,先后开展了小切口手术的研究。虽然各个组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陆晨曦亲自手术的病人,在三年内九十七例患者的追踪调查中,肿瘤的平均体积超过了其他所有手术组的大夫,有显著统计学差异,而且没有一例发生术后胸痛。”说完后把年会纪要递给了身边的赵重光,他与梁思进开始翻看。

“当然了,很多事情无法单纯考虑医生的手术技能,尤其是…在这样一个敏感的时候。但是综合考虑,我认为陆晨曦,还是给林森手术的最佳人选,这不仅是为了患儿在术后能恢复健康,不发生胸痛,也是为了,让这个遭到巨大打击的家庭,能够再次获得幸福。这只是我个人的意见,请局领导、校领导,还有杨副院长,你们来做最终决定吧。”修敏齐说完坐下,开始把资料收进包里。

全场静默,梁思进和赵重光面色虽然还是有点难看,但以修敏齐的地位,刚才这番话理据全在,虽然他强调是“个人意见”,但谁敢、又谁能辩驳?

庄恕吃完最后一口蛋,看着正在研究资料的陆晨曦道:“再吃点儿吧。”陆晨曦端起碗来扒了两口就推给他:“不吃了,收吧。”庄恕站起来开始收拾碗筷。

陆晨曦专注地看着资料,庄恕来来回回地收东西,她丝毫没有被打扰,不时拿笔在资料上标注。庄恕放了杯水在她手边,她也无意识地推远一点,打开另一份资料。回到厨房的庄恕,回头看着陆晨曦专注的样子,长出一口气,拧开水龙头冲刷碗筷。

陆晨曦一页一页地翻看林森的病历记录的复印件,突然,餐桌上她的电话响了。

庄恕把水龙头关上,拿毛巾擦着手,走到厨房门口看着陆晨曦。

两人看着桌上嗡嗡作响的电话,可以看得分明来电显示是傅博文,但两人都没有动,陆晨曦甚至微微往后退了一分。庄恕走上前,陆晨曦看了他一眼终于一咬牙拿起自己的手机,纠结了一会儿,还是顶着庄恕鼓励的眼神,把手机递给了他——这是陆晨曦二十多年来第一次发现自己也会胆怯。

庄恕接过手机,接起来说了几句,就对陆晨曦做了一个表示“OK”的手势,陆晨曦傻傻地看着,眼眶一热,转开了头去。

接了电话后,庄恕和陆晨曦两人迅速来到医院,换上白大褂,快步走向手术区,陆晨曦忽然放慢了脚步,只见远处杨帆和院里的中层领导正带着修敏齐边走边聊。陆晨曦停下脚步道:“是修老师。”

庄恕远远地看着修敏齐,面沉如水。修敏齐一行人向这边走过来,陆晨曦紧走几步迎上去:“修老师好。”修敏齐笑着跟她握手:“小陆啊,要成熟一点,不能再像个学生了。”陆晨曦歉疚地说:“我知道了,谢谢修老师。”

杨帆看着走上来的庄恕,主动介绍:“修老,这位就是庄恕庄教授。庄教授,这位是咱们仁合的老院长,现在胸外医学协会荣誉主席,修敏齐教授。”

没想到修敏齐淡淡地笑着道:“认识。”

所有人都愣了,包括庄恕,他不仅愣住了,连胸口都似乎生生一拧。

修敏齐继续道:“四年前,新加坡胸外年会,看过Dr.CHUANG的手术直播演示。我当时就在想,后生可畏啊。庄教授行医时间不到我的一半,水准可是超过我们这些老头子了。”

大家释然,庄恕这才感觉自己吐出一口气。修敏齐对他伸出手:“幸会,庄教授。”庄恕握住他的手道:“修教授太客气了。”

“庄教授有点冲动啊,再爱护年轻人也不该大包大揽,责任应该分清楚,谁该担什么责任,就要担什么责任。”修敏齐道。

“说得是,责任是该分清楚。不该担的人,不应该被冤枉。”庄恕平静地说,却只有杨帆听得出他意有所指。

修敏齐自是不动声色,点点头:“林森的手术还要你们二位多辛苦,越是这种时候越不能出错。”

陆晨曦开口道:“修老师您放心吧,我已经准备好了。”

修敏齐再点点头:“嗯,等你们的好消息。庄教授,再见。”

“再见。”庄恕淡然道。

杨帆等人簇拥着修敏齐走远。庄恕和陆晨曦目送着他们,陆晨曦心里暖暖的,又有些感动的酸楚,感慨道:“多亏傅老师和修老师,没有让你承担责任,还说服领导让我们做林森的手术…”没等她说完,庄恕径直走向手术区。

陆晨曦有点莫名,赶紧追上去,和庄恕一起在手术室门口等着林森的轮床推过来。

小小的林森躺在轮床上,护士和他父亲一起推着他过来停下。陆晨曦走到轮床前,见林森已经戴上了手术用的无菌帽,她弯下腰去笑道:“我一直在想你戴上帽子是什么样,还不错嘛。”

林森也笑:“是吗,我来的路上还在担心你会觉得我难看呢。瞧,他也戴上了。”他从被单中拿出泰迪熊,陆晨曦看到小熊也穿上了医生手术服,戴着口罩,头上戴着无菌帽,笑得眼睛都弯了,提醒道,“他没你帅,不过,待会儿你要把他留在外面,不能拿进去。”

林森不太高兴:“他不陪着我,我有点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