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明妧分明没有几件像样的衣裳,却还想着避讳这些,周氏心里便又高看了她几分。虽是一件小事,可这也足以证明,顾明妧有一颗安分守己的心。

只是可惜了…到底不是自己肚子里生出来的闺女,周氏心里淡淡的想。

“你们早些去,早些回来。”

用过了早膳,老太太见她们要走了,便特意嘱咐了一句。周氏每年中秋都要回安国公府一趟,这也是惯例了。顾家毕竟是清贵世家,比不上安国公府那样的公府侯门热闹,多出去走动走动,也能多接触一些人,尤其如今顾明珠已经到了将笄之年,是要多出门相看相看的。

“老太太放心,我们吃了午饭就回来。”

外头婆子过来回话,车马早已齐备,周氏便辞了老太太,带着一溜烟四个姑娘往安国公府去。

第 9 章

这是顾明妧进顾家以来第一次出门,比起前世却也早了足足有几个月的时间。

前世的她终究是年幼的,虽然入了顾府,却时常想回四条巷看望生母,可其实那时候,生母柳氏早已经离开了那个住处。

从顾家到安国公府的路不算太远,坐马车不过小半个时辰,路上经过的朱雀大街,是京城最繁华的一条街道,两边店铺鳞次栉比、商品琳琅满目,一派热闹繁华景象。

周氏带着顾明玉坐在前头的马车里,顾明珠、顾明烟便同顾明妧一起坐在后面的车上。顾明烟今日穿了一身粉色莲花纹样缠枝细长褙子,下面配着白色八幅挑线裙,算不得出挑,却很衬她的肤色,也算的上是娟秀清丽的样子。

“大姐,你方才瞧见那个陈伯青了吗?”

顾明妧上了马车就坐在角落里,时不时悄悄的掀起一侧的帘子,看看外头热闹的人群,这时候听见顾明烟提起陈伯青来,才把手里的帘子松开了,专心致志的听她们说话。

“他从延寿堂出来的时候,我瞧见了一眼,也没看得真切,只觉得是高高瘦瘦的样子。”顾明珠似乎对陈伯青不感兴趣,只随口回了一句。

那边顾明烟便笑了起来道:“我也瞧见了,身量倒是有大哥哥那么高呢!长相我看着也不过如此,听说父亲常在众人面前夸赞他文章达练、才思敏捷,如今瞧着也不过如此,和路边的穷小子没什么两样的。”

顾明妧听了这话却是淡笑不语,顾明烟虽然只是个庶女,却也是一个眼高于顶的性子,对于陈伯青这样的贫寒的士子,就和前世的自己一样,根本瞧不上眼的。听说前世自己进宫之后,周氏曾有意将顾明烟许配给中了进士的陈伯青,最后顾明烟没有答应。

“三妹妹你笑什么,难道我说的有什么不对吗?”

瞧见顾明妧抿着唇瓣,似有轻笑之色,顾明烟心里有些不高兴。顾明妧一进顾家就得到了大多数人的喜欢,这让她本能的对她产生一种敌对感。

“我没有笑,我只是觉得,二姐姐这话若是让父亲听见了,他肯定会不高兴的。”顾翰清向来爱才若渴,要不是当真器重陈伯青,自然不会让顾明远把他大老远带回京城,收归门下。

“宁欺白须公,莫欺少年穷,二妹妹你要记得这句话。”顾明珠听出了顾明妧话中的深意,转头对顾明烟道:“再说了,人的才学本来就跟容貌出身没什么关系,我们身在闺中,最好也不要多议论外男才好。”

顾明珠一言九鼎,顾明烟想反驳都没有理由,倒是顾明妧如小鸡啄米一样点头,一副乖巧的如崇拜偶像一样的样子,让顾明珠忍俊不禁。

顾明烟忍不住翻了个白眼,心中暗暗腹诽:马屁精!

马车不多时就到了朱雀大街,可原本还算匀速的行车速度却慢了很多,顾明妧忍不住掀开帘子看了一眼,只见马路两边到处都是临街摆开的小摊贩,各家店铺的门口也都张灯结彩,迎接晚上的中秋灯会。

顾明妧在宫里住了好多年,仿佛已经将这外头的世界隔绝了一样,如今再瞧见这些,方才觉得自己当真是再世为人了。

“边关八百里加急!边关八百里加急!”

马车忽的骤然停下,车里的几个姑娘趔趄了一番,发出不小的惊呼声。外头跟车的婆子便急忙上前回道:“姑娘们别害怕,这是肃王麾下的驿夫向朝廷传递前线的战报。”

顾明珠此时已然稳住了心绪,只有顾明烟还略蹙着眉心,一副委屈的样子,再看顾明妧,整个人靠在角落里小小的一团,脸上的表情却很是镇定。

顾明珠见她年纪小,又故作镇定的样子,反倒更担心她,只坐到她的边上,拉着她的手道:“三妹妹不用紧张,等驿夫走了,马车就能动了。”

其实顾明妧倒是当真不怕的,打仗对于她来说,实在不是一件陌生的事情,大魏重文轻武,边关向来不安,少则一两年,多则三五年,北方的鞑子必定想着办法要来化缘一场。不过若是顾明妧没记错的话,这一仗肃王却是赢了的。

提起这肃王,顾明妧前世倒是见过一回,那时边关战乱,肃王奉当今圣上之命挥军北上,历时三年,终于平战乱,护疆土,凯旋而归。那时候顾明妧刚刚进宫,在御花园的宴会上,瞧见了于梅林深处独酌的肃王。

肃王是先帝幼子,生母不详,先帝宠爱异常,到死却并没有将皇位传给他,而是将他的封地设在凉州苦寒之地。

若不是边关战乱,良将难求,皇帝又想起了他这个好弟弟,肃王只怕这辈子也没有机会回到京城来。

顾明妧此时回想起遇见肃王的那一夜,好像也是一个月圆之夜,银光满地,那人站在月光下,穿着一身银白色四爪金龙的蟒袍,伟岸英武、气宇非凡。

大宴上觥筹交错、杯倾盏倒,人人歌颂他的不世之功,只有那人独步于梅林之中,似是有些格格不入。

然而顾明妧看见的,也不过就是一个背影而已。

驿夫嘹亮的高喊声已经远去,马车又慢慢的行驶了起来。顾明妧回过神来,看见顾明珠轻拍着她的手背,似是在安慰一般。

“大姐姐,我不怕。”

顾明妧如今是真的不怕了,山河万里,自有肩负家国的男人去抗,今生今世,她只想做一个安于现状的小女人。

马车才到安国公府门口,早有几个婆子迎在了门口。

周氏下了车,瞧见出来相迎的是她嫂子安国公夫人身边的徐妈妈,心里略觉疑惑。

“老太太那边有客人在,太太让姑太太先往她那边坐坐。”平日里周氏回安国公府,必是先去老太太的寿安堂请安的,今日徐妈妈特特的来说这件事情,怕是寿安堂里有什么贵客了。

周氏还不曾开口,就听徐妈妈继续小声道:“六皇子带着太子殿下过来了,正在老太太那边。”

周氏闻言,心下了然,六皇子是老太太的亲外孙,中秋节出宫给老太太请安也是常理,倒是太子殿下,今儿怎么也跟着过来了,按说他该去齐家才是。

顾明妧跟在周氏身后,无端听见太子两个字,心里莫名就咯噔了一下,等她慢慢回过神的时候,又觉得有些好笑,她这又是在怕些什么呢?她如今不过就是一个十二岁的小姑娘,而太子殿下却已是弱冠之年,要是她没记错的话,大约也是这一年,太子殿下娶了她第一任太子妃。

至于后来太子妃难产早逝…那已是后话了。

徐妈妈一壁说,一壁扫了眼跟在周氏身后的三个姑娘,那一双三角眼闪着精光,停留在了顾明妧的身上。

徐妈妈还未发问,周氏倒是不刻意瞒着,只淡淡道:“这就是那个孩子。”

徐妈妈听了这话一愣,周氏是安国公府嫡出的小姐,在家里时何等的金尊玉贵,便是嫁给了顾翰清,这些年也是京城命妇跟前的表率楷模,遇上这样的事情,她便是拘着身份不敢发作,对待这外室女的态度,也不应是这样淡然无碍的样子。

怎么看上去竟没有半点嫌弃?言语间居然似乎还有一些欢喜,这可真真是叫阅人无数的徐妈妈有些摸不着头脑了。

但不管怎么说,这都是顾家的家事,只要周氏喜欢,不跑到国公府来抱怨,便是皆大欢喜的事情。

顾明妧跟着她们进了荣安堂,安国公夫人蒋氏已经在里头候着了,徐妈妈上前同蒋氏咬了两句耳朵,蒋氏便笑着迎了出来,拉着周氏的手道:“老太太那儿有客呢,你先在我这里坐坐吧。”

蒋氏也往顾明妧身上扫了一眼,脸上表情淡然,顾明妧前世虽然来这安国公府次数不多,却也清楚蒋氏是不喜欢自己的。她那个小儿子,是和顾明德一样的品行,看见了漂亮的姑娘,就挪不动脚步的。

厅里原本就站着两个姑娘,这时候又进来了四个,一下子便瞧着花团锦簇了起来。

蒋氏忙着看顾明妧,周氏却也没有闲着,只将视线落在了一个穿蜜合色折枝花交领褙子的年轻姑娘身上,略略扫了一眼,便又低下了头来。

“怡姗,带着你表姐表妹还有纪姑娘去园子里逛逛,我和你姑母还有些话要说。”

蒋氏吩咐了周怡姗把人领开,这才同周氏说起了体己的话来。女人们的话题,不过就是那么几个,周氏大体知道她这嫂子要问什么,她向来喜欢这些八卦的,女人到了这个年纪,若是家宅顺畅,似乎也就没什么别的爱好了。

“那丫头长得可真是…”蒋氏才想夸一句,又觉得在周氏跟前夸一个外室女似乎不大好,便索性咽下了这句话,只又问周氏道:“你派人去查过她的生母没有?知不知道是个什么来头?”

周氏手里的斗彩莲花茶盏散着袅袅的青烟,她低下头喝了一口,神情却是再恬静没有的,只淡淡道:“起先让人查过,只知道是从南边来了,在那四条巷胡同住了十几年了,除此之外一概不知,连家主姓什么,都问不出来,后来也就算了。”

作者有话要说:前天晚上回家实在太晚了,所以直接放了存稿就呼呼睡觉去了,都忘了提发红包的事情,今天本章发再五十个大红包~~~祝大家新年第一个工作日顺顺利利,一整年都开开心心~~~么么哒~~~

第 10 章

“怎么?就这么算了吗?”

蒋氏好奇抬头,她这位小姑子看起来实在不像是这样好说话的人。那日因为这件事情哭着回国公府来的场景还历历在目,难道她现在就忘了?

“不这么算了,又能怎样?”周氏低头,倒像是自嘲一般,“她又不进府来,我也不出去,就只当是我得了个便宜闺女罢了。”

蒋氏听了这话捂嘴笑了起来,眉梢挑了挑道:“方才听徐妈妈说你怕是喜欢那姑娘,我还不信呢。”蒋氏身为安国公夫人,到底是有庄重端惠的时候,此时她便捧着茶盏喝茶,眼神也比先前严厉了一些,只冷冷道:“长得好看,未必是什么好事情。”

周氏见她话中有话,便想起了方才那位纪姑娘,只笑着道:“怎么纪家人回京了吗?”纪家是安国公府大少奶奶纪氏的母族,纪氏的祖父乃是封疆大吏,前年被封为湖广总督,如今还在任上,一家人也都不在京城。

“纪家人倒是没回来,只送了一个庶出的姑娘过来。”蒋氏皱眉,话还没说完,周氏已经明白了七八分了。

纪氏在生头胎的时候折损了身子,如今虽然已经调理了一年半载,这病症却越发重了,前一阵子周氏回来的时候,还依稀听老太太那边人说,太医院的太医断了过了,纪氏未必能熬得过今年冬天。

若真是这样的话,如今纪家送个庶出的姑娘过来,倒是司马昭之心了。

“我也并不是嫌弃那姑娘不好,她是荣哥儿的亲姑母,由她照看长大我自然是放心的,只是如今她人还没去呢,便闹着要让世子娶了那人做平妻,这种事情,实在不是我们这样的人家能做出来的。”

蒋氏素来对纪氏有些微词,婆媳之间积怨已久。

“纳个妾不成吗?若当真到了那一天,再扶正也不迟,非要娶了做平妻,是个什么道理?”周氏心下不明,忍不住开口问道。

“说是怕到时候世子反悔,白白葬送了她妹妹的一生了。”蒋氏说到这里忍不住冷了脸,恨恨道:“她爷爷是一品大员,她父亲不过就是一个五品通判,一个通判家的庶女就算是在我们国公府做妾了,那也没辱没了他们。”

周氏见蒋氏生气,自然又劝了几句,可将心比心,她倒是也明白纪氏心里打的算盘,终究她要是一咽气,有些事情便由不得她了。

外头周怡姗正领着顾家的几个姐妹在后花园游玩,周怡姗同顾明珠同岁,一个是国公府的娇女,一个是百年书香人家的长女,两人各有千秋,却又各有优点。

从顾明妧一进来,周怡姗就看见了她,此时也没有外人,她便也毫不避讳的问道:“明珠姐姐,这就是你家新来的三姑娘吗?”

以前顾家的三姑娘是顾明玉,如今倒是被顾明妧给占着了。

“姗表妹!”顾明珠见她这样直接,怕顾明妧生气,少不得提醒了她一句。

不过顾明妧倒是没有生气,只因她本来就知道周怡姗的脾气,虽然说话直了一些,却是一个豪爽娇憨的性子,对事不对人,就是言语上让人听着不太客气。

对于她这个从未见过面的、忽然多出来的三表妹,抱有一丝敌意,也是人之常情。

“三表姐。”顾明妧朝着周怡姗福了福身子,一双黑眼珠滴溜溜的转,嘴角带着一丝浅浅的笑,看着就很乖巧的模样。

周怡姗看了她一眼,蹙眉道:“倒是一副乖巧的小模样,别以为这样我就会喜欢你了。”

顾明妧听她这评头论足的口气,心里觉得好笑,只低着头不说话,却又见她过来拉着她的手道:“走,咱么玩去,我刚才可不是在说你!”

顾明妧被周怡姗这忽冷忽热的表现弄的一团狐疑,转过头的时候看见跟在了她们身后的纪秀彤,才明白方才那句话是冲着谁说的了。

要是她没记错的话,安国公府世子夫人纪氏大约是在今年冬天故去的,在这之前周家娶了纪秀彤当平妻,她便是下一任的世子夫人。

顾明珠就站在纪秀彤的身边,抬起头看了一眼表情略显尴尬的她,小声问她:“纪姑娘什么时候来的?大表嫂的身子好些了没有?”

纪秀彤对顾明珠能这样和颜悦色的跟她说话是感激的,周怡姗纵然在人前不敢同她太过失礼,私下里却从不曾给过自己好眼色看。其实她对自己这趟上京来的任务也有些担忧,可父母谆谆教诲的话落到耳中,她终究没有办法反抗。

“长姐的病还是不见起色,太医说…”纪秀彤顿了顿,想着这府上大概已经没有人不知道这件事情了,终究还是淡淡道:“太医说也不知道能不能熬到明年春天。”她说这话的时候表情淡淡的,似乎没有对纪氏即将死亡的悲伤,也没有对自己将来期望。

然而顾明珠心里却有些难过,可她这一份难过,并不是为了纪氏。这是压在她心里的一个秘密,终究是无人知晓的。

“你不要这样想,兴许还会有奇迹。”顾明珠深吸了一口气,等抬头的时候,才发现周怡姗她们几个已经走远了。

这时候正是金风送爽的时节,满院子的桂花盛开,有无尽的馨香萦绕在鼻息间。

顾明珠踩着一路铺着桂花的香径,听见纪秀彤在身后道:“姐夫。”她抬起头,看见那穿着月白色银丝暗纹团花长袍的俊逸男子正迎面走来,他肩头上还沾着几朵浅黄色的花蕊。

顾明珠急忙低下头来,朝着周丞泽福身,小声的开口道:“表哥。”少女的心事总是百转千回的,这一声表哥也就显得多情缱绻。

然而对于周丞泽来说,顾明珠只是一个长大了的表妹,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姑母还在荣安堂吗?六皇子和太子殿下已经去了外院,老太太□□着你们呢。”周丞泽今年二十五岁,是安国公府世子,长得俊朗清逸、兰芝玉树。老国公爷在世的时候,做主迎娶了纪氏,那时候顾明珠才八岁,一眨眼已过去了七年。

“我这就去荣安堂跟母亲说。”顾明珠巧笑回话,正要转身,却被周丞泽叫住了道:“你们过去吧,我正要去荣安堂,顺道替你传话。”

顾明珠笑着点头,转头看向站在身旁的纪秀彤,周丞泽却似没有看到她一般,只等顾明珠看了她,那人才注意到了她,只开口道:“今日外客多,你回明熙堂照看你姐姐吧。”

纪秀彤轻轻的嗯了一声,心里却说不出的委屈,她是来做他的平妻的,将来还会是他的夫人,可他却连人都不让她多见几个。方才她看见了顾家的那个外室女,虽说模样不错,但到底是外室所生,难道比她这个庶出的更高贵些吗?缘何那些人对她句句都是称赞的,对自己却这般不闻不问。

她心里一委屈,眼眶忍不住就红了起来,待还想开口,便瞧见周丞泽已经从她们身边经过,往荣安堂那边去了。

“姐夫…”纪秀彤忍不住又喊了他一声。

周丞泽停下脚步,转头去看她的时候,却是先扫见了站在一旁的顾明珠。少女温婉可人,笑容可掬,看见他们这般,特特退后了两步,故意不去听他们说话。周丞泽心里原本生出的几分耐心却仿佛一下子没了,只是对纪秀彤冷冷道:“你回去吧。”

顾明珠陪着纪秀彤一起回了明熙堂,她想过来瞧一瞧纪氏。

纪氏过门之后,纪家就搬去了外省,独她一个人在京城,离开了父母兄弟,终究是可怜的,如今又病着。

纪秀彤一路上都没有说话,只等到了明熙堂,纪氏身边的陈妈妈迎出来,她才像是受了莫大的委屈一样,上前扑到她怀中抽噎了起来。

陈妈妈瞧见顾明珠在,一壁安慰着纪秀彤,一壁道:“五姑娘快别这样,让表姑娘瞧见了不好,让少奶奶知道了,又要生一场气了。”

她朝着顾明珠尴尬的笑了笑,顾明珠便道:“我来看看表嫂,她好些了没有?”

今儿是中秋,但凡纪氏能起的来身子,必定是强撑着也要起来的。她这边话音刚落,就听见房里有人轻轻的咳了两声,气若游丝的开口:“是谁在外面。”

纪秀彤这时候也已经擦干了眼泪,同她回道:“长姐,是顾家的表姑娘。”

纪氏已经病入膏肓,只因心里还有一件事情没了结,强撑这一口气到现在,如今听说顾家的表姑娘,她心里想了想,却也想不出是个什么模样,只等顾明珠站在她跟前了,她才幡然回想起来,当年她嫁到周家来时,不过七八岁的小女孩,如今已出落的这样亭亭玉立了。

那时候她常听世子爷提起,他这几个妹妹中,最乖巧懂事的,便是这位顾家的明珠表妹。

纪氏想到这里,不禁潸然泪下。

作者有话要说:我去上一章抽红包,这章继续50个红包~~~么么哒~~~

第 11 章

作者有话要说:这章继续抽红包~~~50个~~

人病的时间长了,也就渐渐没了人气,剩下的只是病气了。

顾明珠看着眼前形容枯槁的纪氏,也不能相信这就是当年嫁给周丞泽时名满京城的纪家女。她对这个表嫂一直是既羡慕又敬重的,这里头虽然多少有那么点爱屋及乌的原因,但也是因为纪氏本身,就是一个相当出色的女子。纪家的义学一直是和顾家相并列的两大清贵族学,在京城都是很有名望的。

所以顾明珠看着眼前的她,就有点儿像看见将来的自己,她若是以后嫁了人,生了病,虽然满屋子的丫鬟婆子,心里必然还是无助的。

“表嫂,你好生歇着吧,我坐坐就走。”顾明珠在次间坐了下来,隔着软烟罗的纱帐,她看见纪氏复又靠在了身后的宝蓝色缠枝花引枕上。

这时候正好有婆子端了药上来,纪秀彤接了过去,走到帐内把药送了过去,小声道:“长姐,把药吃了吧。”

纪氏只是摇了摇头,这样苦的药汁,自她有孕以来,已有两年光景,从没有断过,她如今已是不管吃什么东西,吃出来都是药味的境地了。

“长姐,吃了药病才会好起来。”纪秀彤仍是劝她,纪氏却冷冷笑道:“我若是当真能好起来,你又为什么会在这里呢?”

顾明珠一时听见这句话只愣了一下,见里头没了声响,猛然才反应过来。

是了…这话原是说给自己听的吗?

饶是说的委婉,顾明珠脸上还是微微有些泛热。可是她才刚过来,立马就走,似乎也失礼了一些,只能当作没听懂了。

“表嫂,纪姑娘说的话没错,表嫂按时吃药,病很快就会好起来的。”她声音淡淡的,听不出什么情绪来,纪氏虽然病着,却也听得出来这是她的肺腑之言。

大概是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她到底在乱想什么?就算她有这个心思,顾家人也不可能让她当一个续弦的,终究是要执妾礼的,她是顾家的长女,才学容貌人品,无一不是百里挑一,京城想要求娶她的人肯定不少,就如几年前的自己一样。

纪氏想到这里,略略放下了心来,却是听见外面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又伴随着一阵奶娃子的哭声,是荣哥儿来了。

顾明珠转头,就看见荣哥儿从门外一路跑来,他身量矮小,比门槛都高不了多少,跑得急了,小腿便被门槛给绊住了,一时进退维谷,顾明珠便走过去将他抱起来,小孩子只靠到她怀中,哼哼唧唧的哭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