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爹…”顾明妧低着头,脸颊绯红,小声撒娇道:“爹爹就别为难我了…”

她模样娇俏,娇声低语的样子顿时让顾翰清想起了她的生母柳氏。再想起他们十几年前的那一夜风流,这辈子,那样的人物,他是配不上的,只希望把顾明妧养成她那个模样,也不负当初的那一段姻缘。

“罢了,你下去吧…”

顾翰清挥了挥手让她离去,顾明妧的字都是柳氏教的,写下来若是让人看见了,总归是不好的。

夜里顾翰清同周氏说起了大后天进宫的事情,自然也就提起了顾明烟今日在延寿堂说的那些话。

“我说二丫头怎么会在老太太那边抄经,原来是因为这个!”

顾翰清低眉沉吟了片刻,抬起头来对周氏道:“这都是你素日对她太宽厚的缘故,我瞧着别人家的庶女,再没有二丫头这样不识大体的。”

“老爷反倒怪起我来了?”周氏虽然这么说,但心里却是没甚在意的,只笑着道:“你素日不常跟我说,顾家的孩子不分嫡庶嘛!”

“这都是我的不是了,夫人就别跟为夫一般见识了。”顾翰清也知道周氏温和,于她能做到对庶出的孩子一碗水端平,已是不易了,便笑着朝她陪了不是。

周氏心里美满,想着这一年虽说有些不愉快之处,如今也都过去了,顾明妧乖巧,她也马上要受封二品诰命,今年对于顾家来说,也算是风调雨顺的一个年景。

第二日一早,顾翰清上朝之前,去了一趟方姨娘的房里。

顾明烟昨夜抄经抄到了二更天,这时候还没起来,方姨娘瞧见顾翰清过来,忙就迎了上去。

“老爷怎么来了。”她想着顾明烟还没起来,怕老爷生气,替她解释道:“昨儿二丫头抄经抄得迟了…我瞧着时辰还早,所以没喊她起来…”

顾翰清坐了下来,敲了敲茶几让方姨娘坐下,开口道:“你素来知道我对几个孩子都是一视同仁的,但这几个孩子里头,也只有二丫头的性子最骄纵些,你是她的生母,应该多规劝她一些。”

“老爷说得是。”方姨娘一个劲的点头,想起前几日还跟顾明烟口角了一回,心里有些难受,眼眶不知不觉就红了起来。

顾翰清看见她这样,倒是有些不忍心了,便宽慰她道:“我不是说你不好,只是你身为人母,必定是想她将来更好一些的,我也不会让她委屈到了哪儿。三丫头才回府,老太太、太太多喜欢她一些也是有的,她也确实讨人喜欢,可她终究不能跟二丫头比,二丫头还有你呢,她的生母却不在府上。”

这一番话说的方姨娘心中有愧,又想起素日顾明烟确实刁蛮骄纵,便狠下心道:“老爷放心,我会好好跟二丫头说的。”

顾翰清听了这话很是满意,起身离去,走到门口的时候才转过头来,对方姨娘道:“今晚我来你这里,你好好收拾一下。”

这一句却比之前那一大篇的话更中听许多,方姨娘立时就红了脸,娇滴滴的点头称是。

因为要进宫面见太后娘娘,老太太一早吩咐针线房又给顾明妧做了几套新衣服。

周氏亲自挑选了一件鹅黄色净面四喜如意纹妆花褙子,下面配着白色拖地烟笼梅花百水裙,这一身衣裳穿在顾明妧的身上,那真真是云想衣裳花想容一样的。

周氏上下打量顾明妧,一张小脸虽然尚有几分稚气,但眉眼已经长开,眉山如黛、杏眼流转、巧笑倩兮。好在她年纪尚小,若是再大一些,让宫里的那些贵人瞧见了,只怕是…周氏一时就想起了顾翰清说起让她进宫的事情,蹙了蹙眉峰,吩咐道:“这一身衣裳就很好,头上的珠花也不必太复杂,就戴上回你大姐姐送你的那个。”

顾明妧点头,顾明珠送她的那个珠花是用白珍珠做成的串,在发髻上围成一圈,再坠上五彩流苏,就很好看了。虽然不是很贵重,但对于她这个年纪,是很合适的。她之前一直担心周氏会把她盛装打扮一番,毕竟她将来的宿命是要进宫,这次机会难得,若是能在太后娘娘跟前留下印象,将来进去就容易多了。

然而周氏似乎并没有这样的心思,只是根据她的年纪,装扮得体而已,这反倒让顾明妧心下感激。

这里头她才穿戴整齐,外面就有丫鬟进来传话,说顾翰清亲自从衙门回来,送周氏和顾明妧进宫。

对于后宫那个地方,顾明妧再熟悉不过,外人常羡慕那些琼楼玉宇、金碧辉煌的楼阁,可真的当她进去了,才知道那里不过就是一个金堆玉砌的金丝笼。

好与不好,只有进去过的人,才明白。

而唯一能让自己感到莫大满足的时候,不过是站在那个人的身侧,听文武百官山呼万岁,俯瞰芸芸众生,方有一种睥睨天下的霸气。

可那些人拜的终究不是自己,用一生的孤寂换那一瞬的荣耀,不值!

周氏转身,正巧看见了面色有些怔忪的顾明妧。她一向安静乖巧,很少有这样几近带着悲悯的神色,倒像是知道了她将来的命运一样,既认命、又坦然。这样的神色出现在一个十二岁的孩子身上,让周氏受到了莫大的冲击。

她的心被恨恨的揪了一把,一想到若是顾明珠要进宫,她还不知道要怎样的肝肠寸断。

“三丫头,快走吧,你父亲还在等着呢。”然而她还是不敢向顾明妧保证什么,决定是顾翰清做的,她心里纵有不舍,这时候也不好开口。

“嗯。”顾明妧却一下子将情绪整理一新,管它将来怎样,反正这辈子她是不打算进宫的,反正现在年纪尚小,将来再做打算不迟。

周氏见顾明妧已经没了那伤感的神色,倒是松了一口气,拉着她的手一同往门外去。

坐的是平常顾翰清上朝用的那辆黑漆齐头平顶马车,顾翰清在车里又嘱咐了顾明妧几句,看见周氏将她打扮的低调得体,也稍稍松了一口气。

“三丫头进了宫一定要记得谨言慎行,没有人问话就尽量别开口,一切听你母亲的吩咐。”

顾明妧小鸡啄米一样的点头,顾翰清又对周氏道:“她进顾家之前,除了她生母,从未见过外头的女人,难免生疏些,你要好生照看她。”

这是顾翰清第一次在周氏面前提起顾明妧的生母,言语中竟有些恭敬之意。周氏原已经将那人看淡了,这时候倒是又有些好奇,可终究又不好意思问,便只点了点头道:“你放心,有我在呢,出不了差错。”

作者有话要说:幸不辱命,三更完成,明天早上还有三更,今晚只怕是要写通宵了,仙女们,赏点鸡血吧~~~三章抽一章发50个红包包哟~~~~

第24章 第 24 章

马车到了神武门口便停了下来。

顾翰清扶着周氏和顾明妧下车,早有寿康宫里头的迎客太监在门口候着了。顾翰清是当朝二品大员, 又是内阁重臣, 皇上器重, 太后娘娘和后宫的众位主子自然也给他几分薄面。

“顾大人。”老太监迎上来。

周氏四下扫了一圈, 见她长姐贤妃娘娘宫里的卫嬷嬷也来了门口,只远远看着,大约是瞧着她们来了, 好去贤妃娘娘那边回话。

周氏同她点了点头,那人会意, 便领着身后的小宫女先回景阳宫去了。

“这是贱内, 这是小女,烦劳公公带她们过去。”

顾翰清虽是权臣,却从不托大,对待宫里有资历的老人, 都是恭恭敬敬的。过来的这一位是太后娘娘跟前的红人刘公公,他亲自过来,也彰显太后对周氏的看重,是作为臣下的荣耀。

“顾大人严重了, 老奴不过替太后娘娘跑腿而已。”

刘公公同顾翰清寒暄了几句,周氏和顾明妧已经各自上了他带来的两顶翠盖珠缨小轿。

顾明妧挽起轿帘看了一眼,见顾翰清单手负背站在那里, 看见轿帘动了动, 朝着顾明妧这边看了一眼, 眼中满是慈爱。

“去吧, 好生跟着你母亲,不用害怕。”

顾明妧重重的点了点头,想起前世顾翰清送她进宫的那一天,俊朗的眉心似乎也是略拧着的,只是那天自己的心情却是不错的,进宫的仪仗催得急,她连看顾翰清最后一眼都没来得及。

轿子摇摇晃晃的,仿佛让顾明妧回到了多年之前,她也曾坐着这轿子穿梭于后宫的高墙绿瓦之中。她的掌心微微汗湿,深怕一眨眼又回到了前世,一眼不眨的看着挡在自己面前的绛红色万字不到头轿帘。

进了后宫,路渐渐熟悉了起来,轿子发出咯吱嘎咯吱嘎的声响,宫道永远是这般深邃冗长,仿佛永远走不到尽头一样。

顾明妧心里是害怕的,尤其想起前世惨死,痛到肝肠寸断,后背就止不住涌上了凉意。

“停轿。”

太监嘶哑尖锐的嗓音划破长空,将顾明妧又带回了现实,她阖上眸子深呼一口气,让自己的心情平复下来。

周氏已经走到了她的身边,见她脸上虽然神色淡定,但额头上竟已沁出了细密的汗。

她如此惧怕进宫,想来是真的知道他父亲的打算的!周氏心里反倒有些责怪顾翰清,这样的事情,怎好让一个孩子知道呢!这实在太过残忍了!

“别怕,太后娘娘不过想见见你,并没有要怎样的。”周氏只能这样安慰她,又觉得有些语塞,拿出帕子来替顾明妧擦去额头上的汗珠。

“嗯。”

顾明妧点头,她只是对前世的事情后怕而已,对于见太后娘娘,她倒不至于这般紧张,但周氏显然是不知道的。

周氏拍拍她的手背,拉着她跟在刘公公的身后,寿康宫的门槛很高,顾明妧提着裙子跨进去,看见正殿檐下挂着的那三个鎏金大字——“祥瑞殿”。

入宫之后几乎是天天要过来的,这时候几个月不见,却有些陌生了。

“正二品诰命夫人周氏求见。”

周氏领着顾明妧在门口的蒲团上跪下了,叩拜之后,听见幽深的大殿里传来了沙哑冷清的声音:“请顾夫人进来吧。”

太后已近古稀之年,难得凤体康健,在顾明妧看来,是一个精明矍铄的厉害老太太。

为什么说她厉害呢,实在是从她平生所做的事情上得出来的结果。太后原是先皇府上的一个侍婢,据说连家世都不可考,后生下了皇子,因她姓齐,便与齐国公齐家连了宗,说是齐家的一位远房表妹。

老齐国公在世的时候功高至伟,所以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她的儿子信王,并极力拥戴于他,那时适逢先太子母族谋逆,先太子被废,老齐国公便保举信王当上了太子,也就是当今圣上,如今太子李睿就是齐皇后所出。

从一届洗脚婢成为大魏最尊贵的女性,不得不说前世的顾明妧对她是很佩服的,还曾将她看作自己的榜样,有朝一日必定要凌驾于她之上。

但事实证明,能活到像齐太后这样的岁数,不光得有运,还得有命。她终究是没有这个运,也没有这个命。

顾明妧跟着周氏进去,高大巍峨的祥瑞殿显得有些冷清,虽然四周装扮的富丽堂皇,但里头坐着的只是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家。

齐太后下首还坐着另外一个人,顾明妧并没有特意去看她,但周氏却瞧见了她,安国公府的二太太——嘉瑞长公主。

她素来和自己有些不对盘,但其实周氏对这种莫名的敌意一直觉得有些奇怪。当初嘉瑞长公主下嫁安国公府的时候,她已经嫁给了顾翰清,她们姑嫂两人其实并没有多少交际,缘何嘉瑞长公主对她的态度会如此冷淡。

“给长公主请安。”

周氏虽然不喜欢嘉瑞长公主,但她是上位者,这些应有的礼数,她却是不会忘的。

顾明妧也跟着周氏行礼,用眼睛的余光扫了一眼嘉瑞长公主,她前世对她不甚了解,只知道她是一个极刁蛮要强的个性,一心将自己的独生女周怡月嫁给太子李睿,不幸的是,几年之后周怡月难产,连着那个尚未出世的孩子,一起胎死腹中。

从那以后便鲜少听说这位长公主如何,大约也是伤心过度之后一蹶不振了。

想来她若是知道周怡月将来会是那种结果,大约是不会非让她嫁给太子不可的。可她究竟是不知道这些的,因此她今日仍旧是那个不可一世的、霸道要强的嘉瑞长公主。

“这就是顾大人家的那个外室女吗?真真是长得一副好皮囊,瞧着竟然不像是咱京城里人的模样。”

她小指上带着尖尖的护甲,眉梢上挑,分明都没有正眼看顾明妧一眼,嘴上却说着这样赞许的话。顾明妧听着略觉刺耳,周氏面上也不好看,但这样的场合,终究是容不得她们说什么的。

嘉瑞长公主看着周氏脸色变冷,嘴角抿成一条线,仿佛是笑了。顾翰清待她再好那又怎样?还不是一样在外头养了外室,当年她贵为公主,想得那人的心却尚且不能,凭什么她周氏如今能享这等的风光?

心中波涛暗涌,看着周氏的眼神也越发多了几分憎恨,反倒将视线落到顾明妧的身上,冷笑道:“你母亲是哪里人?”

这一句问得很是有歧义,但连周氏都体味出来,她上一句夸顾明妧不像京城人士,下一句接的是这个,分明是问顾明妧的生母!

周氏面上不显,心里却已是万般屈辱,当着她这个嫡母的面问顾明妧那个外室的事情,拿她周氏当作什么!周氏正要开口,忽的见顾明妧朝着嘉瑞长公主福了福身子,脸上表情淡淡,不卑不亢道:“回长公主,臣女的母亲自然是京城人士呀,长公主身为母亲的嫂嫂,难道连母亲是哪里人都不知道吗?”

周氏陡然松了一口气,嘉瑞长公主却是心下冷笑,周氏纵使再聪慧,也不会猜到她会问这孩子一些什么话,这姑娘到还真是伶牙俐齿、聪明绝顶了!

“呵…”嘉瑞长公主涩笑,转头看向坐在上首的太后娘娘,笑道:“我在这孩子的眼中,倒成了个糊涂人了。”

齐太后面上波澜不惊,嘉瑞长公主同周氏的这一段缘故她是知道的,可那时候顾翰清不过就是翰林院里的一个七品编修,她堂堂公主,如何能下嫁于他呢?至于后来周氏嫁给了顾翰清,他仕途一路顺遂,那都是后话了。嘉瑞长公主只看见了周氏如今的风光,却不曾想到他们这一路上受尽的辛苦。

嫁给安国公府有什么不好,至少一生富贵,衣食无忧,皇帝还封了她男人一个永安侯,她还有什么不知足?

“你不糊涂,这孩子也不糊涂,我还真有些喜欢上她了呢!”齐太后招手让顾明妧走到她跟前,上下打量了她一番,笑道:“只可惜年纪小了些,不然给太子殿下做个侧妃,却也绰绰有余了。”

顾明妧听得心口突突跳动,低着头不说话,转头悄悄的看了周氏一眼。

周氏已经心绪平静,倒是对顾明妧感激几分,这孩子终究没有让她在太后娘娘跟前丢人。

太后又同周氏闲聊了几句,命刘公公将二品诰命的朝服、印信、金册送了进来,亲自受封周氏,按祖制训诫一番,便准她们退下了。

“你呀,还记挂着那些陈年旧事。”

见周氏离去,齐太后忍不住数落了嘉瑞长公主一句:“你口口声声让哀家召见一个外室女,我只当你是真心喜欢那孩子呢,没想到却暗藏了这等心思。”

“母后!”嘉瑞长公拧眉,“我就是气不过,周氏的命怎么就那么好呢?”她说完这句沉默了片刻,转而又不屑道:“可她命再好,顾翰清还不是找了个外室!”

“这些事情如今都是无关紧要的了。”齐太后从凤椅上站起来,转头看着嘉瑞长公主,慢慢道:“还是想一想,怎样让皇上早日将太子妃的人选定下来是真。”

嘉瑞长公主大惊,急忙转头道:“怎么?人选又有变动?不是说已经定下了怡月吗?”

第25章 第 25 章

周氏从寿康宫出来, 外面不知何时笼上了一层乌云, 天色看着有些阴沉。

她悠悠的叹了一口气, 这次入宫, 与其说太后娘娘皇恩浩荡, 亲自为她受封,倒不如说是赴了一场嘉瑞长公主特意为她准备的鸿门宴。

她倒是没什么, 活到这把年纪, 也经历了好些大场面了,倒是那个孩子…

周氏想到这里, 转头看了顾明妧一眼,刚才若不是她回答的讨巧,她今日的脸面,算是被嘉瑞长公主狠狠的打了一把。

可这样终究是得罪了嘉瑞长公主了, 也不知道那人会不会记在心上,她也是个长辈了,总不能当真和一个孩子一般见识。

周氏心里有些担忧, 但也无济于事,只放慢了脚步,转头小声同顾明妧道:“我们这就走了,一会儿去见你姨母。”

周氏口中的姨母, 便是如今景阳宫的主位贤妃娘娘,也是周氏的长姐, 安国公府的长女。

不过前世, 顾明妧对这个贤妃却是知之甚少的, 周氏也从来没有在顾明妧跟前特意提起过这个姨母,只是在顾明妧进宫前夕,带她过来见过一回,那时候只说是“贤妃”,却不是“姨母”。

对于这种称谓上的细微变化,顾明妧却体会出了几分暖意,同周氏点了点头,紧紧跟在她的身后。

景阳宫那边早已经派了卫嬷嬷在宫门口候着,见周氏和顾明妧出来,便迎了上来笑道:“娘娘已经在宫里久候了,夫人快随老奴过去吧。”

卫嬷嬷说话的时候悄悄的打量了顾明妧一眼,便收回了视线。顾明妧对这种上下打量的眼神早已经熟稔,也没有半点羞涩忸怩之态,只大大方方的让她去看,那人反倒觉得好奇,又多看了她一眼,索性问道:“这位就是三小姐吧?”

周氏点了点头,面上没有半点不悦之色,倒是笑着道:“就是这孩子。”

卫嬷嬷心下好奇,对于一个外室女,周氏竟这般和颜悦色,看来这个三姑娘是当真讨人喜欢的了?

景阳宫离寿安宫不远,但卫嬷嬷还是准备了两顶小轿。顾明妧其实不太爱坐轿子,摇摇晃晃的让她有些昏昏欲睡。

她昨儿晚上又因为进宫的事情没睡好,在轿子里晃来晃去,瞌睡虫都晃了出来。顾明妧勉强保持清明,想着刚才已经见过了太后娘娘了,心思也松懈了一些,便阖上眸子闭目养神。

可就在这时,轿子忽然间就停了下来,顾明妧猛然惊醒,身子在座椅上晃了一下,一头撞在了轿门上,脱口就是“哎哟”一声。

好在她这时已经扶稳了轿檐,不至于从轿子里摔下去,但也着实吓了一跳。她从轿帘里望出去,宫女们齐刷刷的跪了一地。顾明妧便听她们恭恭敬敬的开口喊道:“给太子殿下请安。”

大约是因为顾明妧的这一声“哎哟”,几个人不约而同的看向她这边,隔着帘子的缝隙,顾明妧咬了咬唇瓣。外臣家眷遇上了太子,若没有他特别吩咐,只需避讳即可,因此她和周氏是可以坐在轿子里不出去的。

李睿骑在雪白的狮子骢上,扫了一眼跪着的众人,转而将目光落在了那绛红色的轿帘上。方才那一声“哎哟”听着煞是娇憨,想来里面坐着的,应是一个尚未成年的小姑娘了。

“谁家的女眷?”

“回太子殿下,是顾翰清顾大人的夫人和他家的小姐。”

卫嬷嬷恭恭敬敬的回话,太子殿下不常过来后宫,这次相遇实在偶然。

“哦,原来是顾相家的。”

李睿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忽而想起那日中秋,她在安国公府瞧见的那个小姑娘。虽是初见,却似有些眼熟,也不知是在哪里见过,却一时想不起来了。

李睿挑眉,忽然饶有兴致问道:“顾家小姐,方才可曾撞到了?要不要请个太医瞧瞧?”

若是一般人,说出这样的话来,必定是要被冠上孟浪风流的名号,可他身为当朝太子,却再没有人敢多说一句的。顾明妧便想起了前世的李睿,也是如此的狂傲不可一世。

“多谢太子殿下关心,小女无碍。”

这样的人,若是沾上了,便是剧毒。顾明妧不想重复前世的覆辙,更不想做万人唾骂的红颜祸水。

方才是那样娇憨的声调,可如今却显得有些干涩平淡,这样毫无情绪的声调,听着实在是无趣极了。李睿皱了皱眉心,他素来最不喜欢这样循规蹈矩的大家闺秀,明明是娇花一样的年纪,却显得死气沉沉。就像他那两位候选的太子妃,整日里把规矩礼节放在首位,他娶她们,是为了给自己找一个人生的伴侣,却不只是为了给大魏立一个太子妃而已。

李睿终究是骑着马过去了,周氏从轿子里出来,小宫女急忙掀开了轿帘,看见顾明妧蹙着一双秀眉,有些蔫蔫的坐在里头。

“可撞疼了没有?”周氏拧眉问她。

“没有…咝…”顾明妧刚用帕子擦了擦刚才撞到的地方,便疼得抽了一口气凉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