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家的丫鬟送了上好的武夷茶来,顾明妧捧着一盏油绿的定窑茶盏,倚在栏杆上再望下去的时候,已经瞧不见那人的身影了。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他会出现在这里,可这样偶遇实在是有些突然。若要装作不认识吧,他毕竟是自己的救命恩人,若要装作认识吧,他们两人又彼此不知道彼此的身份,还是有些尴尬的。

如今既然不见了,只期望着他已经出了这院子,这里头终究是内院,并不会有多少外男出现的。

她们几人喝了几盏热茶,也没有见齐思贤过来,想来是因为太子殿下来了,把她给绊住了。好在方才陪着齐思贤一起过去的丫鬟倒是过来了,同她们福了福身子道:“我家姑娘一时有事不能过来,太太让我领着几个姑娘,去茹荫堂入席了。”

时辰过的很快,眨眼就要到晌午了。

顾明珠便同她点头道:“那就劳烦这位姐姐了。”

其实她们在这里赏雪景也不错,亭子里生了茶炉子,倒也不冷了,没有主人家陪着,她们也自在些。

顾明妧放下了茶盏,跟着她们一起出了亭子,茹荫堂在宝华堂的东边,是靠着荷花池便的三间水榭,她们远远的看过去,见一群群穿红戴绿的丫鬟正在堤岸边上过走过去,真正是热闹非凡的场景。

顾明烟忍不住感叹道:“齐国公府的人真多,连丫鬟都这么多。”

几个跟在她们身后的小丫鬟听见了,便忍不住勾了勾唇角,脸上露出似有似无鄙夷的神色。顾家跟她们齐国公府比起来,算个什么?便是周氏的母族安国公府,还不是没能得到太子妃之位吗?如今整个京城,再没有哪一户人家,可以和她们齐国公府相比了。

顾明妧瞧着那丫鬟们得意的神色,心下却觉得有些好笑,这大约就是所谓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可她们根本就不知道,齐大姑娘的这条道到底是好是坏。她们也不会因此就多得了几个月的月钱,所有的一切都还是一样过下去的,但她们的心里却有着前所未有的满足。

这种满足顾明妧前世也有,且远比她们来的真切。

茹荫堂里的人已经到齐了,顾家因是贵客,特意被安排在靠着齐老夫人的那一桌。

周氏见她们姐妹三人过来,朝着她们招了招手,顾明珠拉着姐妹两人一起过去,在周氏的身边落座。

宴席就要开始,外头忽然有个婆子急急忙忙的挑帘进来,凑到齐老夫人耳边说了一句什么,那人原本欢欢喜喜的脸色却陡然变了,竟透出几分怒意来。

大约是因为她自己有些耳背的原因,说话的声音便格外响亮,竟咬牙切齿道:“我何曾指望他来了?还给我拜寿,只怕经了他的拜,还要折了我的寿呢!”

在座的众人脸色都变了变,热闹的场面顿时安静下来,连她身边服侍着的几个老妈妈脸上都僵硬了几分,忙上前劝道:“老太太快别生气了,兴许是王爷一时想起了有什么要紧事情,所以就先走了,没准一会儿还再回来…”

顾明妧先时并不知道她口中说的是何人,等这老妈妈一劝慰,她倒是反应了过来,其他封王都在封地,日前还在京城逗留的王爷,不就只有肃王李昇一人?

只是…他和这齐国公府又有什么渊源呢?从齐老夫人那神情看来,分明对他是很不待见的。他好歹是先帝幼子,堂堂的亲王,怎么连这点面子也不给他?

顾明妧心里替李昇委屈,既然都来了,又怎么匆匆就走了呢?

众人都在议论纷纷,周氏低着头只当没有听见,齐国公府的这些腌臜事情,她年少时在安国公府做姑娘时候就曾听说过了。只是这齐老夫人的脾气也实在太大了一点,这都几十年前的事情了,却还记挂在心上,若是换了她,到了这把年纪,早早就不把这些事放在心上了。

“老夫人太想不开了,肃王这次为大魏立下汗马功劳,连皇上都夸赞了他,她有这样的外孙,怎么也该高兴才是。”

周氏不说话,顾明妧只能侧着身子听别家的议论,却叫她正巧听见她背后的两位夫人,正悄悄的谈论此事。

“是啊,王爷十二岁就去了封地,这些年总算熬出了头,还认她这个外祖母,听说这次齐大姑娘能当上太子妃,她们齐家还去了一趟静水庵,保不准还是舒太妃暗中相助的,不然的话,皇上能连自己的亲外甥女都舍下了,要立齐家的姑娘做太子妃?”

顾明妧越听越觉得疑惑,只觉得脑子里一时间乱糟糟的,仿佛一下子知道了太多的秘密。

第56章 第 56 章

茹荫堂里高朋满座,暖炉里燃着烧红了的银霜炭,四下里都是暖融融的,方才那一瞬的安静过后,又是一副热热闹闹的景象。

齐老夫人似乎也并没有在把那件事情放在心上,同大家伙一起入了席,一道道的珍馐美馔传上来,众人很快就又说笑了起来,把刚才的事情抛到了脑后。

这些事情对于别人来说,也许可能并不是什么秘密,只是众人茶余饭后闲聊的日常,可对于顾明妧来说,却是前世今生都不曾听人说起过的事情。

原来肃王李昇的母妃,就是在静水庵修行的舒太妃吗?这样一来,倒是解释了为什么她会在静水庵屡次遇上李昇了。

本朝从先帝伊始,就废除了殉葬的制度,但凡是生育皇子的太妃,都可以跟着儿子去往封地,安享晚年。但舒太妃并没有跟着肃王李昇去封地,因此顾明妧也一直以为,生育李昇的太妃另有其人。

没想到这里竟还有这样的故事?这还真是让她始料未及。听说那位舒太妃是老齐国公的庶女,这么算来的话,李昇的的确确就是齐老夫人的外孙了。

可这也未免有些太乱了,把自家的嫡女嫁给儿子,又把自家的庶女送给老子?顾明妧想一想都觉得有些头昏脑胀。但其实生为皇家人,似乎对这些伦常道理是不讲究的,说起来她还是贤妃娘娘的外侄女,前世还不是一样进了宫,姑侄两人一起侍奉老皇帝吗?

只是终究让外头人看笑话罢了…

李昇一路从齐国公府策马飞奔出城,料峭的寒风吹在脸上,却也不觉得有半分寒冷。

心里仍旧有些乱糟糟的,想起那小姑娘聪慧狡黠的模样,那日在无量殿中求到凤羽签时候的惊讶神情;那日从马车上跳下来,亲手将大氅送归他手中的坦然神色,以及在静水庵后山,泪眼潸然的倩影。

可她在齐家排行第三,太子妃之位注定不可能轮到她这样一位庶女。这个经历同舒太妃何其相似?这样的身段容貌,身在齐家,将来还不知要被如何利用。

心中无端泛起一丝无奈,那一夜他亲手救了她,改写了齐家姑娘的命运,却不知道将来她要何去何从?

禅房里的烟雾缭绕,凝神静气的熏香让李昇渐渐平静。

舒太妃亲手沏了一杯云雾茶给他,隽秀的眉宇微微拧着:“你不是去了你外祖母的寿宴吗?怎么又过来我这边了?”

“我已经去过了。”李昇捧着茶盏,表情有些僵硬。

“没有吃饭就走了,也算去过了吗?”舒太妃垂眸,并没有去看他,她已经管不住他了,如今的李昇是驰骋疆场的将帅,再不是二十多年之前她怀抱在襁褓中的婴孩。

从他十二岁独自一人翻身上马,千里迢迢的离开京城的那一日,她便知道他终要大鹏展翅,任意翱翔的。

“吃不吃饭有什么要紧,礼到了就足够了。”李昇神色冷淡,低头抿了一口茶水,抬眸问舒太妃道:“母亲,九月初九那一日,齐家人来找你,是为了他们家大小姐册立太子妃一事吗?”

那时候他来去匆匆,压根没有管这件事情,但此时算一算,倒是有些巧合。

“她们想让我向皇上求情,被我回绝了。”舒太妃淡淡道:“不是我不肯写这封信,只是我未必能帮得上忙,又何必多此一举。”她说完脸上露出坦然的神色,继续道:“反正她们如今也得偿所愿了,倒也是齐家的福分。”

这么说来…倒是与他猜测的别无二致了?…那日齐家的三位小姐,是跟着齐国公夫人一起来的静水庵,而他所救的,正是她们三人?

他实在是万万没有想到,那娇美伶俐又聪慧睿智的小姑娘,竟然会是齐国公府的三姑娘,他自己的表妹!

用过了午宴,周氏原本是要带着顾家三姐妹回去的。但韦氏说今儿请了京城最有名的金花班过来为老太太唱满堂彩的祝寿戏,一会儿还要放生九九八十一只锦鸡和野鸽子,让她们等看完这些再走。

周氏盛情难却,想着平常在顾家也见到这样的盛况,便答应了下来,由丫鬟婆子领着,一起往前头搭着戏台子的晴福苑去。

虽然看的是热闹戏,但这金花班的戏对于顾明妧来说,实在是丝毫没有一点吸引力了。

她前世身为贵妃的时候,几乎每隔几天便要传了金花班的台柱子进宫唱戏给她听的。这些戏文的每一个唱腔、每一句台词;台上戏子的每一个眼神、每一步动作,她都能倒背如流。

周氏虽然也不喜欢听戏,但这样应酬的场合,向来是要提起精神应对的,便是觉得戏不好听,她也能耐着性子,坐上几个时辰。这都是大家闺秀应有的教养,顾明珠同她一样,是丝毫让人挑不出一个错字的。

一旁的韦氏还经常拉着周氏闲聊,两人有说有笑的,她倒也不觉得无聊了。只是偶尔扭过头的时候,瞧见顾明妧两个眼皮几乎是要黏在一起了。

周氏瞧见她这一副睡不醒的样子,倒也不见得生气,只是觉得好笑,便伸手拍了拍顾明妧的手背。顾明妧一个警醒就睁开了眼睛,脸颊顿时羞得通红的,倒是被一旁的韦氏给瞧见了。

韦氏知道顾明妧只是周氏的庶女,但周氏是名门嫡女,对待庶女也是一碗水端平的,况且从周氏对顾明妧的言谈举止来看,倒是很喜欢这个庶女的。

不过将心比心,要是韦氏自己的那两个庶女能有顾明妧出落的这样好,她也一定是还要更疼她们几分的。女孩子长得好看,总归是更讨人喜欢几分的。

“让三姑娘去后面的厢房里歇一歇吧。”韦氏握着帕子,看起来很是和蔼,同周氏道:“我让丫鬟带她过去。”

顾明妧这会子正自责,她这懒怠的习性总是改不过来,上次进宫在轿子上打盹,险些就惊动了太子的尊驾,这一回又是这样。她自己倒是不怕丢脸的,可若是让别人说周氏没教好家里的姑娘,丢了周氏的脸,她可就过意不去了。

“你去吧,一会儿等这里戏完了,我再让人去喊你。”周氏倒是没有生气,仍旧和颜悦色的同她说话,其实她小时候跟着母亲看戏,打盹的时候一点儿也不比顾明妧少。若不是为了老人家欢喜,年轻轻的女孩子能有几个喜欢看戏的?方才一群姑娘家,如今就只剩下几个了。

“那母亲千万别忘了喊我。”毕竟是在别人家,顾明妧还是相当小心谨慎的,逗得韦氏都笑了起来,打趣道:“真真是个娇憨可爱的姑娘,只可惜我家竟没有一个年纪相仿的小子!”韦氏的两个儿子都已经娶亲了,说这话也就无伤大雅了。

周氏心里倒是挺高兴的,至少韦氏没在言谈上看轻了顾明妧,也觉得她是个可心的丫头。

“去吧。”周氏目送着顾明妧离开,转头也同韦氏打趣:“我家这三丫头样样都好,不过年纪年纪尚小,我也就不着急了。”

韦氏便陪笑道:“这样的容貌品性,你还用着急吗?到时候必定是一家有女百家求的。”

顾明妧跟着小丫鬟从晴福苑出来,那些咿咿呀呀的丝竹声便很快被她们摔在了身后。

齐国公府的院子颇大,几处弄堂夹道都开着角门,没有小丫鬟带路很容易迷路。顾明妧一路跟在她的身后,沿途随意欣赏着四周的风景,那远处的角楼上挂着铜鎏金的风铃,被风一吹,便发出叮叮当当的响声。

她们进了内院便绕到了花园里,顾明妧原本以为是要走河堤边上的大道的,没想到那小丫鬟领着她抄近路,从一侧的山房过去,足可以省好一段路。

不过她倒也喜欢走山路,小径上的积雪已经扫干净了,山房外口种了几株红梅,这时候开的正好,她想过去看看。

“姑娘姑娘…”顾明妧正跟这那丫鬟一路走,那人忽然停了下来,捂着肚子道:“姑娘我内急,你在这里等我片刻,我去去就来。”

那人说着捂着肚子急忙往回跑,看来是真的急得不得了了,顾明妧无奈,只得在原地等她。

她站在石径上垫着脚尖,看见假山后面露出一支红梅来。难得这齐国公府的梅花,开的竟比静水庵的那几枝还茂盛。

顾明妧等着无聊,索性提起裙子走过去,她还没绕过假山,忽然听见那山石后面,一个冷厉不羁的声音传过来。

“你们齐家要的不就是这太子妃之位吗?如今你已经得偿所愿了,为什么还要缠着我?”

这样狂傲不羁的口吻,除了太子李睿,天底下再没有第二个人敢这样说。

“表哥…不是你想的那样,你若是喜欢周怡月,将来纳她做侧妃也是一样的,我对你是真心的,只要你高兴…”

“我看见你我就不高兴了,”李睿显然有些不耐烦,她还当他喜欢周怡月?她和周怡月有什么两样的?长着不一样的皮囊,却都只是想当太子妃而已,他一个也看不上,“你如今已经是父皇钦定的太子妃了,以后离我远一点,省得我看见你厌烦。”

紧接着顾明妧便听见了女孩子的哭声,那种嘤嘤如诉的委屈,伴随着脚步声越来越远。顾明妧猛然反应过来,她竟然偷听了太子殿下和未来太子妃的一场私会。

顾明妧急忙转身离开,却听见背后一个声音,厉声喊住了自己。

“是谁站在那里?”

第57章 第 57 章

身上的红刻丝镶灰鼠皮的斗篷被路边的树枝钩住,弹了她一脸的雪雾。

顾明妧如芒在背,吓出一身冷汗,脚步都颤抖了起来。

“站住!本宫让你站住,听见了没有?”李睿快步向前,伸手扯开钩住了顾明妧斗篷的树枝,挡在她的面前。

顾明妧吓的脸色苍白,连连退后两步,脚下一滑,险些就要摔倒,却被他一把拽住。

“原来是你?”李睿脸上露出玩味的表情,看来他跟这小姑娘倒还真的有些缘分,竟然无意中偶遇了好几次?那次在宫里遇上的大概也是她吧,他向来对人说话的声音是过耳不忘的,总觉得那个声音中透着几分熟稔。

“给太子殿下请安。”顾明妧见自己已经逃不掉了,只能认命的低下头,从他手中抽回了被扯住的衣袖,冲着他福了福身子。

果真是这个声音,一点儿没变。只是这低头行礼的动作也太规矩了些,声音也透着一丝死气沉沉,不如头一次在安国公府偶然听见时清脆婉转。

“刚才我和齐思贤说的话,你都听见了?”他用散漫不羁的眸色看着顾明妧,见她一脸惊恐的低着头,忽然笑道:“你听见了也无妨,反正你又不敢告诉别人。”

他实在说的太对了,这样的话,她只求从来都没有听见过,又哪里敢告诉别人呢。

顾明妧依旧低着头,寒风将枝头的雪吹落下来,沾在她脸颊上微微有些冰凉,她咬了咬唇瓣,心想李睿到底什么时候让开,也好让她早些离去。

“你怎么不说话?”他喜欢听她的声音,即便有些刻意的疏离,但小女孩特有的娇嫩声线,还是非常之悦耳的。

“殿下让我说什么?”顾明妧心里默默祈祷,李睿实在不是一个好惹的人,她的小手笼在袖中,有意无意的绞动着指间的帕子,心下忐忑。

“你什么都不说,就想走吗?”李睿倒是有了一丝玩心,故意逗起她来。

她的声音很熟悉,就连她的长相,似乎也透出一股让他说不清道不明的熟悉感,仿佛就是曾经见过的一样,却又想不起到底在哪里?也不像是在安国公府,但至于别的地方,像她这样年纪的小姑娘,也不可能会随意出现。

“殿下不是都说了吗?方才的话,臣女是不敢说告诉别人的。”她刚才太过紧张,连自称都忘了,我啊我的…万一他动怒了起来,惊动了外人,又是自己的不是了。

“你就算说出去也无妨,反正也没人会信你。”李睿低头看着她,眼前的小姑娘睫毛纤长,有几片雪花落在上头,随着眼睑的翕动,颤颤巍巍的,使得那雪花就像是要融化在她漆黑的眸色中一样,实在是漂亮的有些不像话。

只可惜身量那么小,从那巴掌大的脸颊来看,顶多不会超过十二岁。可李睿觉得,他能从这小姑娘十二岁的模样中,看见她今后的样子。

顾明妧听了他这话却愈发蹙起了眉心,李睿真真是个大无赖,还是一个无法无天的无赖。可他挡在自己的前头,两边都是积雪堆积的假山,她想走都走不过去。

顾明妧上前也不是,退后也不是,她咬着唇瓣,狠下心想从他身边绕过去,可那人却身子一横,又挡在了她的面前。

这一回险些就要撞到他的胸口,顾明妧几乎是气的就要跺脚,谁知那人却一把拉住了她的手腕,一双乌亮亮的幽深眸子看着她,眼底透出笑意:“想知道是本宫的胸口硬,还是你的额头更硬一些吗?”

顾明妧几乎就要委屈的落下眼泪,眸瞳中闪过一丝晶莹,努力的擒住眼泪。

“哎你别哭啊,我放你走还不行吗?”

小姑娘这样的表情太让人心疼,李睿几乎是反射性的就松开了手,侧身让出一条小道,叹了一口气道:“走吧,再摔了可没人扶你。”

顾明妧心下还有些戚戚然,提着裙子从他边上慢慢的走过去,那人忽然抬起头手来,在她的发髻上轻抚了一把,顾明妧触电一样的侧身,瞧见他不羁的笑笑,弹去指尖的积雪,笑道:“头发上沾了一团雪花。”

顾明妧一口气跑出去十来步远,听见不远处传来了人声。她又怕被人知道自己撞见了李睿,只有些心惊的回过头去看了一眼,却见那人还站在那里,见她回头,反冲着她大方笑笑,随手折过一支红梅,握在掌中把玩。

她立刻就收回了视线,迎面正好遇上了方才领她去厢房的小丫鬟,见了她便道:“姑娘去了哪儿?险些以为把姑娘弄丢了,叫我好找。”

顾明妧弯眸笑了笑,小声道:“我看见那边假山边上的梅花开的好,就过去瞧了瞧。”

那丫鬟闻言,倒是笑了起来,只小声道:“姑娘只管瞧,可不能动手,那是我们家大姑娘最喜欢的两株梅花了,连老太太想要折两枝拱起来,她都不肯呢。”

顾明妧这时候才有些明白过来,方才一定是齐思贤想带着太子赏梅,可那人非但没有领她的一片心意,却还出言伤了她的心。

“我就看了两眼,咱们走吧。”顾明妧冲着那丫鬟点点头,跟在她身后继续前行。小径曲折,等她们再走到那里的时候,早已经没有了太子李睿的身影。

她们绕过了假山,从一侧的山房出去,内外院相隔的地方建了一道游廊,上面布着四五个象眼。顾明妧正要过去,忽的见前头的月洞门里一前一后过来两个人。

那为首的一个姑娘穿着茜红色如意祥云纹的缎面褙子,外头披着猩猩毡大氅,头上珠翠摇曳,竟有几分眼熟。

顾明妧细细看了一眼,才认出这便是晌午韦氏同她们所介绍过的,齐国公府的三小姐齐思婉。

那人迎面而来,看见顾明妧却只是扫了一眼,见她并不是家里的人,且穿得也很低调,便想着大约是哪户人家的小姐,只移开了视线,去问她身后的丫鬟道:“听说太子殿下去了前院听戏,你可瞧见了?”

“奴婢没有瞧见。”小丫鬟朝她福了福身子,小声回答。齐思贤虽然被册封为太子妃,但太子侧妃的人选却仍在甄选之中,按照齐家的规矩,兴许这位三姑娘将来有望成为太子册封。

“你们走吧。”齐思婉冷冷的开口,眼神再次从顾明妧的脸上一扫而过,领着丫鬟从她们面前走过去。

齐国公府的一个庶女而已,气派倒是不输方才的太子妃。顾明妧静静的看着她慢慢走远,跟在她身后的小丫鬟才开口道:“顾小姐我们走吧。”

顾明妧点点头,收回了留在齐思婉身上的视线,那丫鬟见了,大约觉得有些不好意思,只开口道:“那是我们三姑娘,秋姨娘生的,我们老爷最喜欢秋姨娘,又因为三姑娘生得最好,也最得老太太喜欢。”

顾明妧倒是没预料这小丫鬟会同她说这些,只是笑了笑,大约这些事情在齐国公府压根就算不算什么辛秘,不过就是人人知道的事情罢了。

周氏领着顾明珠顾明烟在外头看过了两场戏,又瞧着齐国公府的管事们将放着锦鸡野鸽子的鸟笼抬进来,将十几个笼子的飞禽都放生了,才让丫鬟去把顾明妧喊了出来。

顾明妧在厢房小睡了一会儿,精神倒是越发好了,披着大氅从里头出去,正巧遇上了迎面而来的齐国公府大姑娘齐思贤。

她方才轻声抽噎的声音似乎还在耳边,此时再见她,却已是一派端庄柔美、秀外慧中的样子了。因为韦氏的嘱咐,她今日倒是认清了顾家的三位姑娘,所以瞧见顾明妧跟着小丫鬟出去,便笑着同她道:“顾夫人正在外头等着呢,三姑娘慢走。”

齐思贤朝她点了点头,顾明妧走近了,才看见她的眼圈微微泛红,里头仍旧可以看见淡淡的血丝。

“多谢太子妃款待。”顾明妧朝她福了福身子,她和太子李睿的婚期定在了来年的三月十八,但圣旨已颁,她如今已是正儿八经的太子妃了。

齐思贤却似乎并没有因这个称谓而显得很高兴,脸上的笑有些勉强,眸光却依旧是温婉的,只是侧身让顾明妧过去。

周氏已经在外头等着顾明妧了,见她过来,便冲着她招了招手。这时候顾明妧看见韦氏身边站着的齐思婉,那人瞧见她,假装不经意的把视线偏了过去。

有个小丫鬟正好从不远处过来,走到她耳边耳语了两句,齐思婉听了只皱了皱眉心,缓缓抬起头来,视线静静的落在了不远处顾明妧的身上。

这一道目光显然不太友好,让顾明妧微微有些发恼,好在周氏已经和韦氏道别,转过头来,同她们姐妹三人道:“时候不早了,我们也该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