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怡姗就拉着她去看她书房多宝阁里头放着的小玩意儿,有草做的蛐蛐、还有木头雕刻成的笔筒、还有用核桃雕刻成的阁楼,这一看就不是寻常姑娘家喜欢的东西。

“以前三哥那里也有一些稀奇玩意儿,没想到他有的比三哥还多。他还给了我一个什么东西,叫放大镜的,说我要是做针线看不见针眼,只要对着那东西瞧一瞧,就可以看得一清二楚呢!”

“那是什么东西?”顾明妧也有些好奇,当然也有些羡慕…别人家的未婚夫…

“那东西不好,上次我正要玩呢!结果把我好不容易绣好的一个荷包,烧出一个大窟窿来!”

“呀…”顾明妧吓了一跳,羡慕劲儿也少了一半。

她们这里正闲聊呢,蒋氏派了丫鬟过来,让她们赶紧往老太太那边的荣寿堂去,马上就要开席了。

顾明珠是寿星,今日坐在了首位。顾明妧四下里看了一眼,公主府那边并没有人过来。听说嘉瑞长公主自周怡月走了之后,就一病不起了,如今也不知道是个什么光景?

她那样的人,哪里就值得让人同情了!

老太太已经在席上坐下了,见大家伙都到了,便开口道:“今儿明珠生辰,她以前是我的外孙女,如今又是我的长孙媳妇,我这心里高兴啊…就盼着她早日能为我们周家开枝散叶,再生几个哥儿,那就两全其美了。”

顾明珠做了周丞泽的续弦,蒋氏一直觉得这事儿对不住周氏,如今听了老太太这话,也忍不住感慨道:“是承泽有福分,能找到这样的媳妇儿,只可惜今儿他媳妇儿头一次在我们家过生辰,他倒是不在家了…”

蒋氏这话一说,老太太便又想起了周怡月来。

周丞泽他们终究是会回来了,可周怡月却是这辈子也回不来了!她心里堵得难受,所以嘉瑞长公主病了这么久,她连她的公主府都没去过一次,狠了心不认她这个儿媳,但现在一想到周怡月,她这心口却又疼了起来。

“这世上哪有什么十全十美的事情,如今能这样已是不容易了,咱们就别多说了,赶紧开席吧,不然菜都放凉了…”

老太太这话才说完,外面却是有管事的急急忙忙往里头来,走得上气不接下气道:“老太太别忙着开席了,世子爷的车架到了,就在前头兴隆大街上了!”

“世子爷信上说还有两日才到的呢!怎么今儿就到了呢?”老太太只喜出望外道。

蒋氏更是高兴,只笑着道:“那还用说,一准是赶回来给她媳妇过寿的,那孩子嘴上跟个闷葫芦似的,心里却样样想得到,必定是想给明珠一个惊喜。”

顾明珠的脸瞬间就红了,被那么多人一齐看过来,她哪里经得起,只握着脸羞涩道:“你们都看着我干什么…既然他都回来了,少不得…少不得出去迎一迎。”

第137章 第 137 章

外头庭院中的花枝上还留着残雪,火树银花一样的光景。

她们从荣寿堂迎出去的时候, 周丞泽的车架都已经到了正门口。门房的下人正从外头往里面搬东西, 看见内院的女眷来了, 就纷纷退开了。

周丞泽穿着佛头青的如意云纹大氅,因是快马加鞭的赶回来, 额头上还渗着点点的细汗。顾明珠在人群中一眼就瞧见了他,却似近乡情怯一般,反倒不好意思走近过去,被身后的小姑子周怡姗推了一把, 才“唉哟”一声的上前了两步, 已经站在了周丞泽的跟前。

“荣哥儿最近没老缠着你吧?”

周丞泽低眉看着顾明珠,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他终是收回了想去牵她的手,只是与她并肩站着, 边走边聊。

“他很乖。”顾明珠抬起头来看了他一眼, 往草原上去了那么几个月, 被风沙吹的越发俊朗沉稳了几分。

“走吧,今儿是你的生辰, 家里人给你祝寿了吧?”周丞泽只是缓缓道,仿佛这都是稀松平常的事情,他并不是特意赶回来,但他着实是把这件事情记在了心里。

顾明珠嗯了一声, 转身将自己手里的帕子递给他, 又轻声道:“我陪你先回房换件衣服吧。”

她们一行人才把人迎了进门, 又回了荣寿堂去,蒋氏见时间不早了,便让开席。

众人自是要等着顾明珠来了才敢动筷子的,毕竟她是今儿的寿星,蒋氏便笑着道:“咱不用等他们了,这小夫妻两几个月没见,也指不定这衣服要换到什么时候了!”

上了些年纪的人谁听不出这里头的禅机来,年纪的小的却只是不懂,顾明妧忍不住笑了起来,一旁的周怡姗却问她道:“你笑什么?不就是换一身衣裳吗?能花多少时间?”她这边说着,倒是瞧见顾明珠和周丞泽已经过来了。

顾明珠脸上还带着一抹绯红,娇美动人,周丞泽换上了新做的青竹直缀长袍,老太太特意让他们小夫妻两坐在了一处,笑着道:“这里也没有外人,今日你就坐在这儿,陪你媳妇喝上两杯吧。”

他们两人虽是小别胜新婚,却也懂得克制、有礼有节。蒋氏拉着周丞泽坐了下来,问他这一路上的事情。

“听说鞑靼的人都是吃生肉的野蛮人,是不是当真的?”

“母亲这些都是道听途说,鞑靼人生活在草原上,是比我们大魏人自由彪悍一些,但也是讲些礼数的,他们的王庭在草原的深处,有罪肥美的牧草,那里牛羊成群,正是古诗上写的‘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周丞泽本就是一个才思敏捷的人,入仕后又先后走访了不少地方,侃侃而谈,将草原的胜景都说了出来,引得大家遐想纷纷。

“我不问你别的,我就问你,你怡月妹妹还好吗?”老太太的心一直都悬着,周怡月的事是她这辈子最不忍心看见的。

“三堂妹很好,大魏给他们送去了金帛、棉布、黍米、草料、还有很多草原上没有的珍贵药材,鞑靼的可汗对她很是礼遇,说她给草原带去了希望。她让老太太不要挂念她,她在草原上为老太太祈福,愿老太太长命百岁。”

周怡月毕竟是皇帝的亲外甥女,这一次同鞑靼和亲,皇帝也展现了足够的诚意。

但众人听了这话,却还是各自感慨。无论是怎样的礼遇,对于周怡月来说,却要背负永远背井离乡的代价。

顾明妧低下头压了压眼角,这时候才猛然想起一件事情来。

周丞泽回来了…那么…肃王那根木头是不是也回来了?

她心里居然有些小念想了?他们再过不了几日就要成亲了,她现在想起来心里就忐忑的不行,他可是被她喊过“表叔”的人,等到了那天晚上,他们要怎么办呢?

顾明妧这厢还没想清楚,那边老太太便又问道:“王爷也跟你一起回京了吗?”

好像是专门为她问的一样,顾明妧一下子就脸红了。

“王爷进宫复命去了,放了下头的人先各自回府,等休整两日之后,再回衙门各司其职。”周丞泽说到这里,稍稍撇了一眼坐在周氏边上的顾明妧,王爷好像是及其喜欢他这位小姨子的,每每玩笑提起,王爷总是表面严肃,眼底中却满是喜色。

“他这个领头的反倒最辛苦了,你们都忙完了,他还没忙完,难为他还是马上要大婚的人了!”蒋氏说着就笑了起来,也朝着顾明妧那边看了一眼,她是真真没有想到,顾家的这个外室女如今摇身一变,就成了王妃了。

肃王虽不受今上待见是真,可他却是正儿八经的先帝封的藩王,只要今上不削藩,封地远些也就远些,但荣华富贵、荫封爵位,却是永世都不会少的。

从这一点上来说,顾明妧嫁得也算不差了。只是终究也是父母离散,走得太远了一些。

顾明妧已经经不起她们打趣了,被周怡姗拉着羞羞脸,两人互相的挤兑。

她们在安国公府玩到了申时末刻,听说外头天色不好,蒋氏便让门房里套了马送周氏她们回去。

一行人才上了车,果然又下起了雪来,顾明妧挽起帘子往外头看了一眼,大街上的路人行色匆匆的赶回家去,路边上新出炉的烤红薯散发着阵阵馨香。

顾明妧的肚子忽然间咕噜了一声。她午间吃东西的时候光顾着听周丞泽说鞑靼的事情了,都没有吃多少东西,这时候倒是有些饿了。

周氏素来是宠着顾明妧的,听见她五脏庙叫了起来,便吩咐了车夫道:“一会儿到了路口,往杏花楼那边去一趟。”

那里有顾明妧最喜欢吃的红豆糕。

“母亲…”顾明妧撒了一声娇,往周氏的怀里靠了靠,觉得有些不好意思起来,周氏便道:“以后嫁了人,虽说王府里没有长辈管着你,但到底也没有什么人照应你,将来你想吃什么,可都要自己吩咐下人去买了。”

周氏算是看出来,肃王李昇这么一把年纪没有媳妇,在疼女人这上头肯定是不懂的,顾明妧以后怕也是不能指望他嘘寒问暖的了,男人在这方面不懂事的多得去了,便是顾翰清,那也是在她后来生了顾明远,当了爹之后,才渐渐就体贴一些的。

“我知道了,母亲。”顾明妧撇了撇嘴,她在顾家安安稳稳做姑娘的日子,真是掰着手指就能数完了。

杏花楼的生意很好,刚出蒸笼的红豆糕一溜烟就卖光了。跟着周氏出门的婆子在那里排了好一阵子队,等到她的时候却正好没了,被前头一个人高马大的客人都买走了。

外头雪又下得大,周氏便喊了那婆子回来,她这里才挽起帘子来,顾明妧就瞧见那雪地里一个穿着石青色斗篷的厚实背影,正往旁边拴着马的地方去。

她也不知道为什么,却是把这个背影记得很清晰,心下这么一动,便喊了出来道:“王爷…”

她这一出声,便觉得有些不妥,但话又收不回来,那人已经转过了身来。

李昇俊朗的眉宇间还沾着几片雪花,刀削斧刻的容貌因惊喜变得生动,却是大喜过望道:“三姑娘!”他的眼中只有顾明妧,连坐在一旁的周氏都不曾看见。

真是没想到,他回京城的第一天就见到她了。

等他说完这一句,才发现马车里还坐着其他人,便有些尴尬的朝着周氏拱了拱手道:“夫人好,你们怎么会在这里?”

顾明妧看见他手里拎着一袋子红豆糕,想来是买给别人吃的,他对别人倒是还挺细心的?

她也不等婆子开口,急忙道:“我们路过的,这就要走了…”

周氏瞧见顾明妧的眉心皱了皱,小姑娘家的,总是容易为了一些小事生气,她只笑着道:“我们也是过来买红豆糕的,三丫头喜欢吃,只是刚巧卖光了。”

李昇也是头一次过来这里买红豆糕,他记得小时候叶妈妈就喜欢吃这家的红豆糕,后来跟他去了凉州,那边就买不到这样正宗的糕点了,所以今天特意打算买回去给叶妈妈吃的。

卖红豆糕的地方又排起了长队,下一笼还没蒸好,李昇看了一眼自己手里打包好的红豆糕,递过去道:“这个给三姑娘吧,小王再等下一笼。”

顾明妧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有些恼了,伸手将那车帘子一掩,丢出一句话道:“我不要!”

周氏见她真的生气了,也没办法说什么了,只好吩咐赶车的回府,留下了一脸茫然的李昇站在原地。

马车越走越远,顾明妧悄悄的挑开帘子,却见李昇还站在那里,她也不知道她自己在气些什么,可心里就是忍不住想要撒气,她以前可不是这样的性子,哪里就这样无理取闹过了?

“你这又是何苦呢!你没告诉他你喜欢吃,他怎么知道呢?他好心好意要给你,你又不要了,白让他在雪地里站着。”

周氏是过来人,知道这种小事其实劝了也没用,但到底还是多嘴了几句。

顾明妧却还是生气,拧着眉心道:“外头那么大的路我们不走,偏要在那边路过吗?我就不信他不知道我们是去买红豆糕的,还巴巴的来问!分明就是显摆他买到了,我们没买到!”

顾明妧原本不觉得怎样,这样一想,倒像是她说的是真的一样的了,竟觉得委屈了起来,忍不住掉下金豆豆来。

还没娶进门的媳妇,莫名其妙就被摆了一道,李昇心中百思不得其解。

周氏说她喜欢吃红豆糕,他巴巴的要把自己买的给她,怎么反倒还是惹得她不高兴了呢?李昇满脑子都是疑问。

叶妈妈听说王爷回府了,急忙去前头迎接,却是看见李昇一脸愁容的从垂花门外进来。

“王爷这是怎么了?路上出事了吗?”叶妈妈心里顿时就咯噔了一下,王爷什么时候露出过这种表情来?那准是出了什么大事,要不然就是又被今上给挤兑了!

李昇却是把手里的红豆糕递给了叶妈妈,开口道:“这是妈妈您最爱吃的红豆糕,你热着吃吧。”他在雪地里站了太久,本来热乎乎的红豆糕都已经冰凉的了。

叶妈妈接过了红豆糕,可她这时候哪有心思吃得下东西,忙就拉着李昇坐下,追问道:“王爷这到底怎么了?把老奴给急死!难道是婚事上出了问题?”皇帝本就是一个心思乖觉的人,由不得人不担心。

李昇叹了一口气,他想了半日也不知缘由,索性也就不想了,只随口道:“刚才在杏花楼买红豆糕的时候遇上了三小姐,顾夫人说她也喜欢吃红豆糕,我就给她了,可她非但不肯要,好像还生气了…”

叶妈妈顿时就明白过来了!那肯定是姑娘家脸皮薄啊,哪能让人家说了喜欢才给呢?人家不好意思了,可不就恼了?

“你们是怎么遇上的?”叶妈妈问道。

“她说她们在那儿路过…”李昇如实道。

叶妈妈都气得没脾气了,笑道:“顾家又不住那里,哪能路过杏花楼去?那巷子又窄,寻常马车都不走那道,他们一准是去买红豆糕去的。”叶妈妈说着,只叹息道:“王爷就不该问,直接把东西给了三姑娘,那才好呢!”

叶妈妈忙把红豆糕塞到了李昇的手里,继续道:“王爷现在就把东西送去顾家,就当是负荆请罪去,快!”

李昇被叶妈妈这么一点拨,倒是也有些回味过来了,杏花楼确实和顾家不在一条路上,说路过肯定是推脱…她们排了半日队没买着,让他买了最后一份回来,大约是因为这个生气的?

李昇立时就站了起来,把叶妈妈递过来的东西放到了一旁,大步流星的往外头去。

叶妈妈在他身后追问道:“王爷你去哪儿?”

李昇头也不回的往前走,丢下一句话道:“去杏花楼,再买些热的送去。”

天气渐冷,用过了晚膳之后,顾明妧就回房去了。她再过几天就要出阁了,好些东西都已经打了包袱,装在了箱笼里在墙根下堆着。

看着自己住了两年多的屋子空了下来,心里蓦然有些小伤感。丫鬟见她闷闷不乐,还当她是因为白日里的事情生气,也没人敢去劝说,只由她一个人静静的在梳妆台前坐着。

其实白天的事情,顾明妧已经不生气了。她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那时候脾气就上来了,看见李昇那副憨实的样子,存了心不想让他好过。

他们都是要成亲的人了,又有三四个月不见,这样难得遇上,不应该是高高兴兴的才好吗?白生了一场气,自己想想都觉得好没意思。

“哎…”

她这里正觉得自己使了小性子有些过意不去,外头却是有个小丫鬟跑了进来道:“三姑娘,太太让你去前头正厅呢,王爷来了,还给咱家送了好几筐的红豆糕,都是现做热乎乎的呢,太太正让分给下人们吃呢!”

顾明妧一下子就愣住了…他怎么突然就开窍了?可这大半夜的送好几筐的红豆糕来是做什么?她就算爱吃,也吃不了几箩筐啊!他这又是什么意思?是来道歉的?还是存心来取笑她的?

“姑娘快去吧…”春雨已经走了过来,拿了挂衣架上的猩猩毡大氅让她披上,外面雪已经不下了,但风还是很大的。

“姑娘去吧,王爷都亲自来了。”春雨推着她往门外去。

顾明妧从房里出来,一阵冷风就钻进了她的颈子里,她冷得缩了缩脖子,想着这样冷的天,李昇从鞑靼那么远的地方回来,路上还不知道经了多少风雪,才回到京城,没有人正儿八经的迎一迎他也就算了,还受了她这一肚子气,好像是有些过分了。

和大表哥比起来,王爷确实有些可怜兮兮的。

顾明妧这样一想,心里的火气就全灭了,又想到给他做的那双鞋也要收尾了,她这一阵子在家里也没闲着,心里倒是羞涩了起来。

顾翰清已经陪着李昇在正厅坐了好一会儿了,他们两个人正聊鞑靼的事情。这一回同大魏和亲的是鞑靼最强大的一支皇族,如今鞑靼各部仍有内乱,他们与大魏重修共好,为得也是能没有后顾之忧,早日统一整个草原。

李昇抬起头,便瞧见顾明妧已经走到了庑廊下,冬夜的寒风将她的氅衣吹了起来,几盏零星的灯笼挂在廊下,照在她那张艳若桃李的脸颊上,让她美的就像是天上的仙子一般。

李昇竟然看呆住了。

顾明妧也已经看见李昇了,她的脚步顿了顿,低下头走进厅中,朝着顾翰清行礼道:“父亲。”

闺女已经来了,顾翰清坐着也就显得有些多余了。他们毕竟是要成亲的人了,多见几面也不算失礼了。顾翰清便清了清嗓子道:“我还有些事情要处理,先回书房去了,三丫头好好招待王爷。”

顾翰清看了李昇一眼,情绪有些复杂,下午的事情,周氏也同顾翰清说了几句,否则他这大半夜的送几筐红豆糕来,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他自己来顾家下聘呢!

但顾翰清还是走了…不管怎样,将来要和肃王过一辈子的人是顾明妧,他们做父母的人都帮不上忙。

薰笼上放着刚沏好的热茶,顾明妧上前帮李昇续了一杯,抬起头来悄悄的看了他一眼。

李昇原本是偷瞧着顾明妧的,但见她偏过头来,便故意就避开了视线。他以前看见她的时候,也不至于这样,可如今分明已经成了自己的准媳妇了,他反倒有些放不开了。

这大约是因为幸福来的太快了…他其实以前从来都没有想到过,有朝一日,他真的可以娶她为妻。

“天色不早了,王爷若是没什么事情,坐一坐就回去吧。”外头天色那么黑,下过雪的路又滑,他在外面奔波了这么长时间,也一定是要好好休息几日的。

他脸上的胡渣都没有剃干净…青黑一团的,倒是显得整个人粗犷英武。

“你…还在生本王的气吗?”李昇实在不知道说什么好。

“我没有生气。”顾明妧低头嘀咕了一句,他大半夜的送这些东西来,只怕杏花楼都要打烊了,这真是太搞笑了,哪有这样的人…顾明妧忍不住就笑了起来。

“你不生气,那你干嘛赶我走?”他连自称都已经忘了说了。

顾明妧越发就觉得好笑起来,她这哪里是赶他走?她这分明是…分明是有那么一丢丢的心疼他,想让他回去好好休息呢…他尽然连这个都能误会了?

顾明妧那弯弯的眉眼在灯火下显得格外温柔,淡淡道:“王爷不想走,难道是想在我家过夜吗?”她说着便站了起来,一本正经道:“既然这样,那我这就让下人收拾出一间厢房来…”

她的话还没说完,李昇忙就站起来,局促道:“不…不用了…本王这就告辞了。”

他一壁说着,人已经大步走到了门口,只是转过头来又看了顾明妧一眼,手里的拳头却是握得紧紧的。

顾明妧抬起头迎上了他的目光,见他分明是欲言又止的神色,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她有些无趣的低下头,耳畔却是传来了一个声音道:“我过几天就来娶你了。”

那声音分明是很轻的,却又像是在耳边的一样,等她再抬起头的时候,便看见李昇早已经大步流星的消失在了垂花门外。

日子很快就到了十一月十七,明日就是顾明妧和李昇的大婚之期了。

阖府上下都忙的脚不着地,顾明妧作为准新娘,倒是难得闲了下来,要准备的东西都准备好了,连那双压箱底的靴子,她也勉强做了出来。

看着房间角落里堆着的箱笼,顾明妧现在倒是平静了几分。

姑娘家没有不出阁嫁人的,这一天早晚都要来的,她前世虽然匆匆忙忙进了宫,还不是离开了父母,其实都是一样的。

春雨正在帮顾明妧整理妆奁,把她平常喜欢用的首饰都带过去,她把下面的小抽屉打开,拿出一支带着响铃的累丝金镯子,有些好奇问道:“姑娘这镯子哪里来的?我平常倒是没怎么见姑娘带过?”

顾明妧抬头看了一眼,心下一动,这镯子还是那年去安国公府给老太太祝寿的时候,太子殿下命人私下里给她的。她一直想找个机会扔了,但后来不知道被自己丢到了哪儿,也就忘了。

“你先放桌上,我一会儿收起来。”这东西还是不能随便赏人,将来万一闹出点事情来,总归是不好的。

她这厢才随口说了一句,外头却是有小丫鬟进来回话,说是顾明远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