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凡事都有姚成在前面顶着,苏慧娘的日子过得倒也顺心。再加上肚皮还算争气,嫁过来当年便生了姚家的大孙子,这去年又怀上一胎,诞了一个哥儿,在姚家的地位越发稳固。

李氏偶尔想作,看着儿子和孙子的份上,也都会忍一忍。

偏巧的是苏家那边,自打大嫂朱氏进了门,就成日里在小姑子苏瑶娘身上动心思。连番闹了两场事,越发不像话,蕙娘心疼妹妹,又想着娘家不宽裕,就将妹妹接到了身边。

借口是让妹妹帮忙带外甥,反正以姚家的家境,多一个人吃饭也不算什么。

对此,李氏是乐见其成的。

她历来是个懒的,又娇惯女儿,心想有个人来帮儿媳妇干活也好。自打姚成当上了班头,李氏就拽起官太太的架子,可架不住人眼皮子浅惯了,舍不得掏钱买丫头,如今有个不要钱的丫头侍候,不是正好。

而瑶娘来到姚家,为人勤快,里里外外都能帮一把手,着实给蕙娘分担了不少家务。

按理说,这是两全其美的好事,偏偏燕姐儿这丫头坏了事。

燕姐儿乃是李氏的幼女,素来得其宠爱,十四五岁的丫头成日里任事不干,性子还十分刁蛮任性。姚成做了快班的班头,免不了有手下因公事来家中找他,这其中有个叫做陈安的捕快,长得俊秀斯文,一表人才的,若不说是个捕快,别人还只当他是个读书人。

这陈安只来了两趟,燕姐儿便偷偷地看上了他。

可谁曾想妾有意,郎无情。陈安之所以会屡屡来姚家,恰恰是在姚家见到了瑶娘,对其心生爱慕之意,才会借故前来。

而这件事不知怎么被燕姐儿知道了。

燕姐儿人小心毒,从小接触的就是捕快这一行当的事,三教九流里的门道,她都清楚。便生了一计,将瑶娘骗去了良家女子不会涉足的柳巷,想借机坏了瑶娘的清誉。

悲剧由此而发生,瑶娘被不知名的强人坏了身子,才发生了之后的一切。

而姚家人之所以会清楚这其中的究竟,还是瑶娘发生了这事以后,姚成逼问燕姐儿,她自己说出来的。

不过她一口咬定了说只是戏弄戏弄瑶娘,并不是存心要害她。

可问题是谁相信呢?

燕姐儿有亲娘李氏做靠山,不过是挨了几顿斥骂这事便过了。蕙娘再生气,总不能把小姑子吃了。她倒也气得回了娘家,可姚成一再来求,又想着成日哭着要娘的明哥儿,蕙娘咬着牙还是回来了。

因为对妹妹的愧疚,再加上大嫂作天作地在家中闹腾,她一力坚持将瑶娘接到身边。可无一处是清净之地,苏家呆不得,这姚家也不是什么好地方。

本来李氏还碍于心虚,默认瑶娘在家中住下,可也不知是燕姐儿在其中挑唆了什么,她越来越容不下瑶娘了,总说家中呆着这样一个人坏了姚家的门风。

可问题是,姚家还有门风吗?

屋里的瑶娘,听着外面的争吵声,面无表情地这么想着。

作者有话要说:第二更奉上,╭(╯3╰)╮

新文初开,求收藏,求评论,各种求亲亲抱抱举高高。

面面在微博上做了送书币的活动,@作者假面的盛宴,快来找我吧。~\(≧▽≦)/~

☆、第3章

第三章

自打瑶娘的事发生以后,姚成便再不如之前那么顺从李氏了。

从衙门里回来,见媳妇气得浑身打颤,满脸都是泪水。他发了好大一通火,将李氏吼了出去。

可问题是,治标不治本。

但凡燕姐儿还在家中一日,但凡瑶娘还在姚家,但凡李氏还在,她总是还要闹腾的。

蕙娘呜呜地坐在床上哭着,哭自己的委屈,哭刻薄的婆婆,哭可怜的妹妹。

姚成站在一旁束手无措,他心疼媳妇,也可怜小姨子,可他总不能将他娘他妹妹都撵出去。姚家就他这么一个独子,他爹临终之前可是一再嘱咐让他好好孝顺娘,送妹妹出嫁。

“蕙娘,你打我一顿,狠狠地打我一顿,别在这么气自己了。都是我的错,都是我的错……”

偌大一个男人蹲在那里,抱着脑袋直叹气。在外面也是威风凛凛的捕快,如今却是这样。认真说来,姚成一直待蕙娘很好,不然蕙娘和他的日子早就过不下去了。

“你娘丧了良心,你那妹子也是个黑了心肝的,她们怎么能这样……”蕙娘哭得伤心欲绝。

她那妹妹,她那从小听话懂事的妹妹,打小就跟在她身后跟前跟后喊姐姐,懂事了有什么好吃的,都是先拿来给她。为了她出嫁给她绣个盖头,偷偷瞒着家里做了两个月的荷包才换了一块儿好绸子。

明明大嫂明里暗里总是为难她,她还瞒着家里人不说,若不是那日她回娘家听隔壁家的满婶子透了两句口风,还不知道大嫂天天就寻思想将妹妹卖出去换个好价钱。

“蕙娘,都是我的错,都是我的错,你别哭了……”

屋外,蕙娘泣不成声。

屋里,瑶娘泪流满面。

*

姚成哄了好一阵子,才将蕙娘哄住。

他殷勤地去打水来给蕙娘洗漱,蕙娘净了面,又重新将头发梳了一下。除了眼睛红肿得厉害,情绪倒是平复了不少,就是柳眉不展,显然瑶娘的事还是坠在她心头。

姚成叹了一口气,去了屋外。

天色也不早了,家中还是冷锅冷灶,以前还没成亲时从来不觉得,成亲后有温柔贤惠的蕙娘每日做好饭菜等着他,姚成竟觉得这一幕格外不能忍。

想着方才发生的事情,他心中就是一阵恼。

李氏是他娘,儿子再恼也不能对娘颐指气使,可燕姐儿……

姚成记得自己方才进院门时,看到西厢的门帘子动了一下。

小小年纪,心思恶毒,他怎么就摊上了这样一个好妹妹。

他几步来到西厢窗下,拍着窗子道:“你给我出来,做饭!”

屋里十分安静,过了一会儿,燕姐儿从门里磨磨蹭蹭出来了。

“哥,嫂子不闲着嘛。”

姚成冷笑:“你嫂子带着明哥儿,奶着洪哥儿,两个孩子都指着她。合则你一个做小姑的,成日还得你嫂子做好了饭等着请你来用?”

燕姐儿脸色不怎么好看:“不是还有瑶娘……”

姚成大吼一声:“你给我闭嘴,让你去做饭就去做饭!”

见哥哥怒成这样,燕姐儿也不敢再吱声,老老实实去厨房里做饭了。

李氏气得在上房那边梆梆梆地直敲窗子,儿子这话与其在对女儿说,不如说是说给她听的。

可气也没用,姚成素来孝顺,可真恼起来,李氏也不敢惹他。

燕姐儿一下一下地揪着手里菜,好生生的菜被她拽得稀巴烂。见姚成进屋去了,李氏偷偷地来到厨房,一进门就见女儿在霍霍菜。

“你哥真没骂错你,一个大姑娘家菜都择不好,你说你能干什么!”李氏一面骂,一面走过来将她赶到一旁去。

燕姐儿一把扔掉手里的烂菜叶子,满脸委屈道:“娘,你瞧瞧哥刚才对我那顿吼。搁我说当初就不该娶那苏慧娘,瞧瞧自她进了门,哥成什么样子了。凶我也就算了,他还吼娘你。”

李氏也生气,好生生的儿子如今向着媳妇,搁谁都窝火。只是她窝火也不会跟女儿说,那不是显得她特别没有面子。

“这苏家的女儿没一个好东西,娘若不把那苏慧娘休回去,给我哥再娶一房媳妇。反正咱家不缺那点聘礼银子,到时候指定不知道怎么孝顺您,拿您当老封君侍候着,也好过那苏慧娘成日不给您好脸。”

李氏斜了女儿一眼:“你给我少动这种念头,我就算不看中她苏慧娘,我还得看着我那两个孙子。娶个后娘回来,我明哥儿洪哥儿还往哪儿站?你这丫头就缺个后娘收拾你,成日不着五六。”

燕姐儿瘪着嘴:“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你什么时候把苏瑶娘弄走?搁这两口人在家,要吃咱家多少饭啊。最重要的是,有她在这家里,我还怎么让陈安哥哥娶我?”

李氏丢下手里的菜,回身戳了她脑门一下,骂道:“张口陈安,闭口陈安,他到底给你下了什么迷魂药,把你迷得五迷三道竟做出这种缺德冒烟的事来。我跟你说,少跟那黑小子混在一处,一个大姑娘家成日跟几个小子混在一处,你到底还想不想嫁人了?”

她所说的那几个小子,都是住在附近几条街人家的后生,和燕姐儿从小一起长大。这燕姐儿打小就是个跳脱的性子,又没人管,不喜欢和同龄女孩儿们玩在一处,倒喜欢和小子们玩。

“娘,我以后不跟他们一处玩了,你到底什么时候才把这苏瑶娘弄走,等我和陈安哥哥的事定下,我就安心在家里备嫁哪儿也不去了。”

“大姑娘家说这种话也不害臊!”李氏啐了一口,旋即愁眉苦脸起来:“我倒想让她走,可你嫂子还有你哥——”

说道,她顿了一下,又道:“明儿我上趟苏家去。”

燕姐儿顿时一拍巴掌,笑道:“娘,你真是我的好娘!”

*

瑶娘总觉得前世发生的一切,就像是一场梦。

她总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直到大嫂朱氏像梦里一样来到姚家。

朱氏一进门就直奔小隔间里来了。

这间小隔间是从外面大通间里隔出来的,以前瑶娘不住在这里,而是和燕姐儿住在西厢。自打发生那件事后,蕙娘和姚成就特意从两人所住的这间房里,隔了一间房出来供瑶娘居住。

小隔间的光线不如外间,但也不差,有一扇小槅窗。窗下放着一张条桌,挨着墙边搁着一张架子床。床上挂着深青色的帐子,床脚放着一个柜子和两个箱笼。虽是简陋了些,但收拾得十分干净,瑶娘素来是个勤快的性子。

她刚把小宝哄睡将他放在床上,就听见身后有动静,扭头就见朱氏进来了,瑶娘的脸当即僵了一下。

朱氏每次见到小姑子,都有一种忍不住想感叹的冲动。

认真说来,苏家人中没有那种长得特别出众的人,哪怕是苏慧娘,也不过是清秀之姿,偏偏这苏瑶娘似乎聚集了苏家所有人的优点而生,简直就不像是苏家人。

一双含情目波光潋滟,一双弯月眉不描而黛,挺翘的鼻梁,娇艳的樱唇,再加上那一身肌肤胜雪的好皮子,朱氏每次看到都嫉妒得眼发红。

容貌且是其次,关键是那一身风流韵致。乍一看去不显,可细瞧就能瞧出来内容,让朱氏来看不去给富户人家当小妾,真是白屈了这副好相貌。

而朱氏这趟恰恰为这事而来。

想着胡老爷家开出的五十两银子的谢媒钱,朱氏的胖脸格外笑得灿烂。

也知晓上来就说这事,小姑子肯定要生恼,所以她是装模作样去看了看睡熟了的小宝,赞了几句这孩子长得真是好,像娘,才凑到瑶娘身边。

“瑶儿,你总归是苏家的女儿,总住在姚家也不像样子。爹和娘都想你了,若不今儿就跟大嫂家去吧?”

瑶娘打心底的厌恶这个大嫂,可朱氏既然进了苏家的大门,又给苏家生了三个孙子,她就得敬着,即使心中厌恶,也不能表现出来,毕竟长嫂如母。

这是上辈子瑶娘的真实想法,所以对朱氏各种恶劣的行径格外容忍,可这辈子她却懒得做出这种样子来了。因为她知道,无论她怎么伏低做小,怎么苦苦哀求,她大嫂都不会放弃将她卖了换银子的想法。

而家中,爹为人酸腐爱面子,娘虽疼她但不当家,大哥是个耳根子软听媳妇的,所以朱氏几乎当着苏家的半个家。

没人能救她,她只能自救。

依稀记得上辈子因为自己还想与她保持面上的一份和睦,听信了朱氏的话跟她回家,却差点没害小宝被他们送走,而自己也被打晕送到那胡老爷家做小妾。

幸好姐姐姐夫来得及时,才将她救了下来。

因为这事,当时闹得沸沸扬扬,而她未婚生子的事也被人传开了。胡老爷记恨她,说苏家出了个有失妇德的女儿,带着人要浸她猪笼。是姐姐逼着姐夫动用了衙门里的关系,又谎称她已经是王府里的下人,才将差点被浸猪笼的她救了回来。

及至之后,爹觉得她丢了苏家人的脸,不愿再认她。姐姐的婆婆也借机发作,她落得无处安身,只能去了王府做奶娘,才会发生那之后的一切。

既然上天给了她重活一次的机会,她就不能让旧事重演,最起码不能傻乎乎地就被这朱氏给骗了。

“大嫂,瑶娘丢了苏家的脸,没脸回去。”

“什么丢脸不丢脸的,你总归姓苏,爹和娘还有我和你大哥都疼你。大嫂早先会发作那几场,也实在是替你着急,你说你一个姑娘家碰到这样的事,以后可怎么办?大嫂心里急啊,急得满嘴火疱,可事情已经发生了,咱也总不能不顾骨肉亲情是不是?”

朱氏说得格外动感情,可瑶娘已经上过她一次当,又怎么可能再上第二次,无论她怎么说,就是不愿跟她回去,她可不想再被浸一次猪笼。

作者有话要说:每次都会卡在作者有话说上,不会卖萌的面面真是哭唧唧。

啥也不说了,有评论都向面面砸来吧~\(≧▽≦)/~

对了,有的亲不登陆没办法送红包啊,需要登陆哒

☆、第4章

第四章

认真说来,朱氏并不是个有耐性的人。

之所以会好言相劝,不过是为了那五十两银子。可见素来好哄骗的小姑子无论怎么说,都不愿意跟自己回去,她顿时就恼了起来。

“我告诉你,你回去也得回去,不回去也得回去。胡老爷看中你了,想抬你当他第八房小妾,人家不嫌弃你不是完璧之身,还愿意要你,那是苏家祖坟上冒了青烟,识相的话你就老老实实跟我回去!”

这才是朱氏本来的面目啊,恶形恶状,粗鄙跋扈,当初她爹娘也不知是怎么看中了她,将她娶进门给大哥做了媳妇,以至于闹得阖家不得安宁。

“这事我爹知道?”

朱氏先是一愣,而后脸色讽笑地看着她:“我倒没想到,你还学会了威胁人?不怕跟你实话说了吧,我来这趟可是经过爹的同意了。怎么?你还真当自己是个金菩萨,全家上下都得把你供起来?!就你现在这样,不嫁给胡老爷做小妾,就是被送到乡下嫁给泥腿子的下场。”

瑶娘没有防备真相会是这样,整个人仿若被雷劈了一般,脸色惨白。

心里痛苦震惊,却更是清明了起来。她就说当初朱氏将她打晕了送到胡家,怎么就会那么顺利,毕竟之前她可是在家里。

后来她被姐夫亲自上门要了回来,她娘说这事是朱氏一个人干的,家里人都不知道,她也就相信了。此时看来,光凭朱氏一个妇人,怎么也不可能打晕了她,还瞒着全家人将她送出去。

原来家里人其实都知道,说不定还有人给朱氏当了帮手,也就她是个蠢的,恨了朱氏两辈子。

朱氏得意地看着小姑子苍白的面色,道:“你也别耽误了,赶紧收拾收拾跟我走。”说着,她就伸手去拉瑶娘。

瑶娘扔开她的手:“你别拉我,我不会回去的。”

“我说你这人不见棺材不掉泪是不是,你以为我今天为什么能来这儿,蕙娘为什么就这么凑巧不在家,快赶紧跟我走……”

两人你推我拉地撕扯起来,小宝被吓醒了在床上哇哇大哭。

这么大的动静,竟无人前来探看,瑶娘心知肚明朱氏说的话并没有骗她,她姐肯定是被李氏支出去了。

她一阵悲从心来,心里又慌又怒,手指摸到一个坚硬的东西,下意识抓起就挥向朱氏,想逼退她。

朱氏只觉得一疼,就看见一片血光,顿时叫得宛如杀猪也似。

“杀人了,见血了……”竟是眼睛一翻,人就晕了过去。

*

苏慧娘远远就听见家里传来一阵惨嚎声,心里一紧,忙加快了脚步。

她和婆婆多日不说话,谁曾想今日婆婆竟破天荒对她笑脸以对,还拿了钱说让她去城东棺材铺子里买些纸钱回来,说是公公的忌日快到了,要准备祭拜要用的物什。

苏慧娘本是心中疑惑,见此倒也不怀疑了,只当婆婆是人懒不愿走趟远路,所以才会特意讨好她,让她跑一趟。

可走在半路上,她却越想越觉得不对。他们住的这一片也不是没有棺材铺子,为何要刻意跑到城东。婆婆当时说她惯是在那里买,要比别处便宜好几文。彼时蕙娘没细想,走在路上却想婆婆素来注重脸面,万万不会为了几文钱就跟她低这个头。

她赶忙就调转了头,没想到家中竟真出事了。

进门就看见地上躺了个人,而她那素来胆小腼腆的妹妹手里拿了一把剪子,婆婆在一旁嘴里说着一些杀人了之类乱七八糟的话。

“瑶瑶。”

瑶娘扔了剪子,就往她身边跑,“姐,她硬拉着要让我去给那胡老爷做妾……”

“所以你……”

苏慧娘脸白如纸,脑子里乱糟糟的,全都是妹妹杀了人。

李氏在一旁嚷道:“苏慧娘,你赶紧把你这妹妹送官,她竟然杀了人……”

苏慧娘已经够乱了,婆婆还在旁边添乱,她大吼一声:“你闭嘴!”就拉着瑶娘往床边去,“你收拾收拾,赶紧带着小宝走,我让你姐夫把你送到乡下去,先躲一躲……”

瑶娘又想哭又想笑,忍不住拉了姐姐一下,“姐,我没杀人……”

“乡下肯定是要受苦的,但总比下大狱的强……”苏慧娘突然反应过来,问道:“你说什么?你没杀人,那她……”

“我就拿剪子划了她一下,她好像晕血……”

瑶娘万万没又想到,朱氏竟然晕血,怪不得家中但凡杀鸡杀鱼,她从不亲自操刀,而都是使着别人去。

苏慧娘来到朱氏身边,伸手在她鼻前试了试,又在她胸口前摸了摸,才终于确定人真没死。她松了一口气,想起方才妹妹说的话,顿时一股恼怒上了心头,端起旁边桌上的茶水就往朱氏脸上泼了去。

“朱氏你竟然想把瑶瑶送去给人当妾,我告诉你,只要我苏慧娘在一日,你就别动这念头!”

朱氏以为自己死了,万万没想到竟又活了过来。这会儿她也知道自己晕血的毛病犯了,格外羞怒,正想跳嚣说句什么,突然就见瑶娘对她挥了挥手里的剪子,她顿时吓得蹿出了屋。

“苏瑶娘,我让你爹你大哥来收拾你,你给我等着!”

放下这句狠话,朱氏就跑了。

见朱氏铩羽而逃,李氏也不敢再多留,趁乱就回了屋。姐妹二人将屋里收拾了一下,又将小宝哄睡,才坐下说话。

听完妹妹的诉说,苏慧娘颇有些不是滋味地道:“也算你明白的不晚,当初家里是怎么对我的?若不是我和你姐夫一眼相中,指不定现在过着什么样的日子。在爹和娘眼里,只有大哥才是顶顶重要,现在多了朱氏和东哥儿他们,反正没我们的位置。其实这没什么,只要想开了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