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她答不上来晋王也不再难为她,他低头继续研究汽车。

吴晓晓算是知道什么叫技术宅了,一旦对某种东西感兴趣,这位晋王真的可以不吃不喝的围着转做研究。

只是他已经是连续的找人了,现在再这样肯定对身体不好。

果然很快的就有身边的人过来解劝说:“王爷,您早起到现在还滴水未进呢,属下备了些早膳请王爷先用一些……”

偏偏晋王正在兴头上,他直接一摆手,连个回话都懒得给那些人。

那些人也不敢多劝,谁不知道晋王爷脾气暴躁,只得又把饭菜都端了下去。

吴晓晓看着这一幕,在心里叹了口气,这位晋王啊……

她没劝他吃饭,而是跟自言自语一般的说道:“王爷,我肚子饿了,我不喜欢在外面用膳,要不我先回王府休息,您在这先研究着?”

这话一说,简直比劝晋王吃饭还要有用。

晋王很当下就从车上抬起视线,一眨不眨的盯着她看,这下别说研究车了。

他只吩咐了那些人看好汽车就让人牵马过来。

吴晓晓早料到这个了,她笑的拉住他的袖子说:“别骑马了,有现成的汽车内骑什么马啊,我开车带你回府吧。”

她记得沿着官路的话路挺好走的,到了京城后那路只会更好。

唯一的问题就是这个金属怪兽会不会吓到周围的百姓?!

不过等她真开启车后,吴晓晓就发现她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

她身边有很多盔甲将士在防护着,而且那些人原本都在外围防范着,此时见他们从内里出来,纷纷聚拢在一起,所以一路走下来吴晓晓便发现车两边的护卫是越聚越多。

以前每次跟晋王出府的时候,都是这种阵仗,一条长长的看不到劲头的行列。

吴晓晓倒是淡定,她很稳的开着车子,速度不紧不快的,既让那些将士能跟上,又不会开的太慢降低速度。

一路上浩浩荡荡的,被那些骑兵前拥后呼的终于到了京城。

远远的就看见了高高的京城城墙,这座拥有历史的都城,威严的矗立在那。

城门大开,里面早有守城的将领在门口迎接他们。

别的地方都很宽阔,只是不知道是那些将士好奇还是怎么的,在过城门的时候,路窄了一些,吴晓晓不得以的按了声喇叭。

然后她就看见前面明明骑马骑的很好的几名将士,因为这一声险些被惊的从马上掉下去。

吴晓晓也就勾了下嘴角,觉着好玩的说:“这是车喇叭,早知道就提前跟这些将士说一声了,要真给他们吓到也太夸张了。”

她说话间侧头看了一眼副驾驶座内的晋王。

她忽然就发现晋王正在一眨不眨的看着她呢,那目光只会用在恋人之间……

吴晓晓心头微颤,她的脸跟着就红了。

她一路开的很顺利,等到了晋王府的范围后,吴晓晓就把车子停到了狮子院。

这里的地方很宽,也适合停放车子。

再来早已经有管家备好了轿子在那候着呢。

吴晓晓还记得王府里的那些人,等她从车里出去的时候,很快的就看见了跪倒在地上的一些熟面孔。

只是人太多了,有些她压根叫不出名字,不过那位机灵的李长史吴晓晓却是记得的。

要不是这个人,当日的她也不会被送到晋王府内。

吴晓晓都有些感慨,她跟着晋王坐进轿内。

只是她也不知道他们会去哪,王府的地方很大,这次晋王会待她去他所住的主房还是会去当初慧娘住过的小院呢?

不过左右的场景都没变,熟悉的花花草草勾起了她的记忆。

当初被送进的时候她紧张的不得了,还不知道晋王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传闻中他连公蚊子都不放过,可等见过后,她都有些意外……

她想起以前的事儿忍不住的笑了下,转身同他说:“还记得这里吗,当初有舞姬掉进去,我还进去救人呢,结果你居然兽性大发,记得吗,拉我去旁边的帐子……”

她当时都要羞愤死了,这个时候大概是知道他不是曾经的那个晋王了,吴晓晓整个人都放松了起来,说起这件事也能跟开玩笑似的了。

只是话音刚落,她便听到了晋王的回话。

晋王说话的口吻也没显得多急迫,他只是轻描淡写的:“我刚着人去准备了,也不用挑什么吉时,一会儿你就打扮一下,咱们今天就把婚事办了吧。”

可能是晋王也觉着太急了,他说完很快的又停顿了下,补充道:“不用急着装扮,你记得吃早膳。”

他说完俯身贴近她,几乎是靠着她耳朵的说:“晚上咱们就洞房花烛……”

吴晓晓脸腾的一下就红透了,她赶紧的往后退了下,支支吾吾的:“要这么快吗?我记得结婚的话,需要定聘、送礼、迎亲,才拜堂……”

哪怕就是现代社会也没有当天说结婚就当天摆酒的道理啊!!

闪婚也没这么个闪法的!!

“你要想这么办本王以后补给你,可今天咱们就得拜堂。”他的口吻到此时才显出一些急迫来。

吴晓晓原本还意外着呢,现在被他的话提醒了,她才忽然想起个事儿来。

她是得赶紧同晋王把婚事办了,不然的话,谁知道永康帝那会是个什么态度想法……

他们兄弟感情再好,可要是闹起来也会不好看的……

一想明白这个吴晓晓也便点头道:“既如此,就办吧……”

第94章

时间仓促很多东西都被省略了,只是饶是这样,吴晓晓也差点被这些婚事的繁琐给忙晕了头。

她记得很清楚自己被册封为侧妃的时候也不过就是在院子里摆了个酒,晋王意思着请了一些京中的人过来,就连当初她的娘家人林府的人,都只是在她的小院子里摆酒,都不能去外面的。

饶是那样她记得林老爷是一脸的喜气,王姨娘也是悄悄的进到她房里,那时候处处都透着喜气,唯一不协调的也就是自己,她对那个婚事一点期待都没有,只觉着自己不过是晋王众多女人中的一个。

可经历了那么多事儿,吴晓晓已经不会再胡思乱想了。

不过婚礼还是闹的不得了,再来她也没有初婚的感觉,总有种二嫁的感觉。

而且新嫁娘的衣服哪里那么快就置办出来,那些绣娘们都要急疯了,起初不过是十几个绣娘在旁边给她边量边做,虽然是用现成的衣服改的,可也没那么简单,要从头坐到脚的。

吴晓晓都为那些绣娘们着急,这还不算什么据说膳房内都要忙的脚朝天了。

那些张灯结彩,布置王府的人也是跟打仗似的。

吴晓晓在房内都能听见外面乱哄哄的声音,而且不光是外面,内里搬东西收拾的小丫鬟也一刻不带停的。

幸好她所在的地方清静一些,只是清静是清静,吴晓晓很快就注意到,早先伺候过她的那些丫鬟们脸上的笑都不怎么多。

吴晓晓还记得她们的名字呢,红梅小雀小巧,这三个丫鬟当初可是跟她很亲的。

能再见到她们,她也挺开心的,吴晓晓也便笑着对那三个丫鬟说:“你们都别站着了,今天是喜日子,都不用拘礼,都拿了凳子过来坐,桌子上的点心茶水你们也都自便。”

只是她说完,红梅却是没动,小丫鬟比之前看着长大了很多,在她说完话后,吴晓晓就发现红梅很快的还皱了下眉头,然后那个丫头眼圈一红,很快的低头说道:“谢谢姑娘,不是奴婢不识抬举……只是……”

红梅迟疑了下,她知道再也没有比新王妃进门就得罪新王妃更傻的事儿了,可是当日的林王妃对她们多好啊……

就在红梅迟疑的时候,倒是年纪更小一些的小雀终于情绪激动的跪了下去,对着吴晓晓就磕了几个响头,在那说道:“请姑娘不要生气,按说我们被派来伺候姑娘是祖上积了德的事儿,只是以前的主子对我们有恩……有些话……”

红梅吓的脸都白了,她知道小雀做事有些鲁莽,她怕小雀得罪了这位新主子,赶紧把话头接了过去:“有些话,奴婢实在不能不提,现在外面欢灯结彩的这是王府里的喜事,只是按理来说是要请前王妃的娘家人过来坐一坐的,这样姑娘体面,林家的人也体面……”

吴晓晓哪里会为这种事儿生气,她听后反倒是有些感动。

她没想到她的前身都去世这么久了,王府内的这三个小丫鬟还能记挂着她,为她的娘家人着想。

怎么想这三个丫鬟也是忠心耿耿,做事妥帖的。

她的确是疏忽了,因为时间紧,结个婚还跟打仗似的,不过怎么说,也是要请林家的人过来的,尤其是林慧娘当日的奶娘,还有林老爷,那俩位可都是老好人。

再说自己借用了人家姑娘的身体那么久,也是要谢谢林家。

吴晓晓也便笑着说:“这种事儿我怎么会生气呢,想来是府里管事的遗漏了,既然这样,那你们找个妥帖的人过去请林府的人过来怎么样?”

红梅原本都以为要被赶出府了,毕竟这位新娘来历不凡,就狮子院那边的人描述的,这位新娘可是驾驭着个好怪好怪的东西来的,简直就跟神仙一样,王爷又是这么宠着她,一等进府就要迫不及待的成亲。

现在见她如此的通情达理,红梅眼泪一下就流了下来,她跟着跪在地上,同小雀小巧她们对着吴晓晓就磕了三个头,说:“娘娘……日后要有什么需要奴婢做的,主子直接吩咐便是……”

这边吴晓晓着人去找林府的人,那头林府却是炸了锅了。

自从林家的林芸娘被人许配给有龙阳之好的李公子后,他们林家就开始走起下坡路了。

虽然那李公子是高门大户的公子哥,可是谁不知道那位公子哥是不要女人的,压根不把林芸娘当个正经娘子看。

要是别人家的女儿兴许还会觉着以自己的家世是般配不上的,委屈些也便委屈些了,偏偏林芸娘心大,早已经认定她自己就该是晋王继妃了,现如今被许配给那样猪头一样的相公,林芸娘出嫁后,在府内便成天唉声叹气,又同婆婆闹了些嫌隙,到如今索性就躲回娘家。

她跟那位李公子虽然没有夫妻感情,可那婚是宫里配出来的,俩边闹的要死要活,李公子百般的看不上她,却也不敢真拿了她的正妻位置。

林芸娘后期也是不再装小白兔了,但凡心里有个不顺心的,不是拿了剪子剪头发,便是又哭又闹的,把李府是闹了个不可开交,等闹够了林芸娘才跑回林府。

李府是挨着晋王的面子不敢得罪她,林府那里是心疼女儿,知道女儿这个婚事委实有些委屈,也多方迁就她。

林芸娘也便一脸愁苦的,每日山珍海味绫罗绸缎的作着林府李府,就连自己的亲爹都不肯放过,每日想起来便是哭闹,对着父亲一通的抱怨,不是说些你也是配做我爹,怎么就有你这样不中庸用的父亲,好好的大女儿被人害死了,小女儿也是这样凄惨的下场……

林老爷是个厚道人,在那长吁短叹的,偶尔也会回一句:“怎么成了我的不是了?当初为父的是怎么劝你不要去晋王府的,那种地方你姐姐已经搭进去了,可你鬼迷心窍一心要往里钻,后来的婚事爹也是为你难过,可是木已成舟,你把日子过好了,与公婆关系处好,就李家的家业门第,难道还真辱没了你吗?到时候你不管是过继还是想办法生个一子半女,你的好日子还是有的,再说你三女婿虽然喜好龙阳,可是人对你还是不错的,家里的事儿也都是你说了算,你还要怎样,难道嫁给那些姬妾多的不得安生的人家,你就好了?”

林芸娘哪里肯听,在那哭啼着嚷嚷:“什么姬妾多的人家,难道我姐夫家里就姬妾多吗,谁不知道他只疼我姐姐一个人,怕姐姐受了委屈,棺木都要亲自躺进去试试……”

林芸娘这样不依不饶的闹腾,时间久了王姨娘也有些看不下去了,在那很是同林芸娘吵了几句。

俩个人不顾体面的在院子里对骂。

林老爷是唉声叹气的,在那忍不住的后悔,当初明明晋王看在慧娘面子上那么照拂他们家,当日找个一表人才的也是嫁得的,偏偏等着盼着算计来了这么一门婚事。

不过好在晋王是长情的人,林家众人都觉着只要晋王还念着他们家慧娘,便还会对他们林家照拂一二,谁知道没多久就风云突变,这位看上去没了林慧娘都生无可恋的晋王竟然如此的薄情,转眼间便要迎娶新王妃了。

若不是二女儿的女婿李长史托人捎了信儿,她们林家还都蒙在骨子里呢。

林芸娘原本还能自我安慰,觉着晋王不是不爱自己,是实在放不吓林慧娘,此时听闻这种消息,简直晴天霹雳一般,险些晕倒在房内。

林老爷也是整个人都惊呆了。

在那楞了好一会儿才缓过劲来,慢慢道:“哎,命啊……”

王姨娘不比这些人,她立刻就想到坏处,要是晋王续弦,那续弦再争气的生下一男半女,这以后他们家还怎么摆晋王妃娘家的威风啊?!!

只是王姨娘又觉着此时很是蹊跷,正经来说他们作为前晋王妃的娘家人,现如今填房进门,于情于理,晋王都要同他们打一声招呼的。

林府内的人又是哭又是叹气,再到王姨娘心里觉着不对劲的时候,林府又迎来了信使,这次的信使可不是一般人,正是他们的二女婿亲自上门来了。

吴晓晓让人去请林府的人,做这事儿的红梅可个心灵鬼,红梅立刻就想起跟林府带亲的李长史了,不管怎么想,也要找个有分量的人过去,还不如就找这位长史呢。

只是红梅估计错了这位李长史的人性,这位李长史在对林府的事儿上,简直就跟小孩的脸似的说变就变,见林慧娘有了面子后,李长史可是各种交好的,到了现在新人都大排场的进门了。

所谓新人换旧人,林府的好日子也算是差不多到头了。

李长史作为货真价实的二女婿,态度倒不都是瞧不起,中和了点亲情面子关系后,变的很是不卑不亢起来。

林老爷却是唬了一跳,不知道这是又怎么得了。

等李长史把话一说,林老爷的人哪里敢说个不字,很快的林老爷就收拾妥当跟着李长史去晋王府上候着去了。

不管怎么说,这也算是又给了林府面子,林老爷赶紧感恩戴德的谢过李长史。

吴晓晓哪里知道这些内情,她还心里想着有机会跟林老爹说说话呢,或者找机会再见见林慧娘的奶娘。

只是时间太紧了,她急匆匆的被几个丫鬟打扮一番,又换了新嫁娘的衣服。

又有年长的嬷嬷见缝扎针一般的,趁着她喘气的机会,毕恭毕敬的同她讲一会儿的仪式,什么房内坐帐,亦称“坐福”啊,还有撒帐合婚酒那些。

吴晓晓听的直想打呵欠,她强忍着,虽然午膳有人递进来,可她现在被人围的一点胃口都没有了。

幸好一直忙到了晚上的时候,仪式已经走的差不多了,前面很多需要她亲自做的,她早已经让人转告给晋王了,能免则免,于是很多都省略了过去,倒是等晋王进来后,会有些仪式怎么都要举行的。

吴晓晓头上盖了个红盖头,她等这一刻都等了许久了,她能感觉到晋王正在往她面前走,她的心跳的很快,简直都要跳出去了。

她都以为她对这种二婚仪式是不会感到激动的,可等这一刻到来的时候,她却无比的激动了起来,简直想抬头去看看晋王的表情,想知道他在用什么样的眼睛看着自己。

她知道他下一刻就要用喜秤挑下她头上的盖头了,只是就在这个时候,吴晓晓忽然就听见一个气喘吁吁的声音,在门外急急喊道:“王爷,圣上急召您进宫……”

第95章

等晋王一脸愠色赶到勤政殿的时候,就见勤政殿内灯火通明,内里伺候的人虽多,此时却是鸦雀无声,诺大的勤政殿内仿若只有一个活人一般。

永康帝身着石青色的龙袍,在晋王进殿的时候,他正埋首在御桌前处理公务,他的面前是被堆积起来的奏折。

从来都是整洁干净的御桌上早堆积了小山一样的奏折。

以往作为皇弟,晋王都会在永康帝不方便的时候上前帮忙哥哥处理政务,这次他的确是疏忽了,早已经忘记处理朝政这样的事儿了,而是把全部心思都放在找人上。

现在一见那堆叠在一起的奏折,再见哥哥埋首处理政务的样子,晋王的火气已经消去了大半。

他原本是要进宫找搅和的哥哥算账的,如今见到哥哥如此忙碌,虽然心里还在不快,可晋王还是没出声的走到哥哥面前。

他知道哥哥这是在给自己添堵,捡着这样的时机让自己不能心想事成,只是……

晋王低头望了望那张椅子。

永康帝的御坐旁早已经摆好了一把椅子,显然这是早就在候着他了。

那椅子上还有个藏青色的软垫,一般来说哥哥是想不到这样的细节的,这必定是是大总管吴德荣在向他示好。

白天虽然暖和,可勤政殿太大了,到了晚上就会冷一些。

晋王瞟了一眼永康帝身上的龙袍,没等哥哥开口,他已经坐了下来,很随意的拿起一旁的奏折安静的看了起来。

在看过后,他便以轻重缓急为区分,将那些奏折一一的区分开。

按前后顺序的放在哥哥面前。

大总管吴德荣一直都在旁伺候着,见晋王进来没说话,吴德荣心里便长处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