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制不住的,眼眶中开始泛泪。

实在是太难受了,温如意努力想要控制自己迈腿离开,但就是控制不住,双腿像是灌了铅,牢牢钉在原处。

这小径上没什么人,温如意能确定自己的这种情绪是源于正在走下来的男子,可她根本不认识他啊。

顾君瑜走下台阶,与她几步远之处,认出了眼前潸然泪下的女子:“如意?”

温如意原还是疑惑着的,因他这一声“如意”,脑海轰的炸开来,记忆涌现。

那应该是三年前的回忆,是花团锦簇的画面,和眼前这个男子一模一样的人坐在亭落中与人交谈,手里还执着一本书,脸上的笑意浅浅的,看起来十分的温暖,视线的来源是在温如意这方向,一旁还有个姑娘,叫金怡,她拉着温如意不断的念叨着:“你看你看,那就是我表哥,你之前不是在我家也见过他么。”

温如意的情绪里参了羞涩,望向那边的眼神里也多了些倾慕。

眼前的花团实在是挡不住她们两个人,很快亭落那儿就有人发现了她们。

金怡拉着温如意过去,到了亭子中,更近的距离,温如意的呼吸便跟着紧了几分,紧张,羞涩,女儿家的怀春。

“大哥,君瑜表哥。”金怡乖巧的认了人,拉过温如意还不忘介绍,“表哥,这是如意,你见过的,住在我家隔壁院儿里,和我从小一块儿长大,她家的豆腐做的可好吃了,在东巷这儿没谁不夸的呢。”

顾君瑜看过来,四目相对,温如意的脸更红了,很快将视线转了过去,不好意思继续对视,顾君瑜轻笑,谦和有礼的打了招呼:“温姑娘,又见面了。”

温如意也跟着笑了,脸颊微透着红:“顾公子。”

四个人在亭子内坐下来后,金怡便问起大哥关于这次去交河跑商的事,温如意偶尔看向顾君瑜,见他认真倾听的模样,心中又生出些情谊来。

对她来说,能够认识顾君瑜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

温如意和金怡是从小一块儿长大的好朋友,顾君瑜是翰林院侍讲学士家的三公子,金家是做小买卖的,顾家是官家,按理来说,两家人是八竿子打不着关系的。

但因十几年前,顾大人在接连死了三房妻子后无人敢嫁的情况下,顾家老太太按着算命的相中了金怡的姑姑,派人来说亲。

金家倒是没怕这克妻的传闻,或许是想要攀这官家亲,应下来后就把金怡的姑姑嫁过去了,十几年下来也没出什么事,还为顾大人生了个儿子,就是顾君瑜。

这些年来金家和顾家走的挺近,温如意这才会认识顾君瑜。

几次见面之后,豆蔻年华,少女怀/春,温如意对谦和有礼,温柔敦厚的顾君瑜心生了好感。

而这一份好感,随着不断的相处,越来越深。

之后顾大人外任三年,顾君瑜跟着离开了京都城,期间偶尔有书信往来,温如意都格外的珍惜,但她却从未表述过情谊,因为两个人身份悬殊太大,她知道自己不可能嫁给顾君瑜。

记忆里的画面一转,变成了三年后的茶花会,在京都城内的缀锦园内,前来参加茶花会的都是京都城中有头有脸的人,其中不乏王公贵族,所以像温如意这样的身份的根本不会有机会进去。

金怡知道如意喜欢表哥,这次恰好表哥回来了,也参加了茶花会,于是她想了些办法,两个人乔装成侍女的样子,从缀锦园后厨那儿偷偷进了园子。

按着她们的打算,茶花会上比试开始时就能看到顾君瑜了。

可心上人没见到,却在缀锦园的池塘畔撞见了定北王,因为她们穿着侍女的衣服,被直接召过去侍奉了,当时那亭子内有不少身份高贵的人,温如意从未到过这样的大场面,有些紧张,再给别人倒茶时不小心撒到了定北王身上。

原以为会被重重责骂,但定北王却只问了她的名字,回去之后温如意惴惴不安了好几天,怕那睚眦必报的定北王会将这件事迁怒到温家,却不想迁怒没有,等来的是定北王府的人抬来的小聘,定北王要纳她入府为妾。

京都城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定北王,除了其风流韵事外,就是他那喜怒无常,狠辣凌厉的手段,得罪他的人都不会有好下场。

定北王府中的妾室没有二十也有十,隔三差五还有看中的,王公贵族之间又好玩这些,将赎回去的歌女艺ji转手赠人的事常有发生。

这样的定北王府,除了想攀那门高枝的,寻常人家是不会把女儿往那火坑里送。

温如意自然是不肯,但却敌不过定北王在京都城中的权势,哥哥嫂嫂不敢拒绝,怕被报复,收下银子后就把她关在家里等王府的人来接。

之后便是金怡带给温如意的消息,茶花会之后,顾君瑜得了二甲,当天还有不少闺中小姐在,名声传出去时,她姑姑准备趁势给表哥说亲。

温如意听了之后心中是万念俱灰,不能嫁去顾家,也决不能进定北王府给那王爷作妾。

于是在定北王府派人去接的当天清晨,温如意趁着嫂子不在时从家中跑出去,选择了跳河自尽。

跳河时是温如意最绝望的时刻,她是钟情于顾君瑜,但也知道自己的身份,不能嫁给他为妻,这辈子也只能这么远远想着,可这也就罢了,要她再去给人作妾,温如意是怎么都不能接受的,一想到顾公子知道自己为妾后的反应,温如意便没了想活下去的念头,与其要给这么个阴狠毒辣的人作妾,不如一死了之。

那些关于顾君瑜的回忆潮水般涌到了温如意的识海中,开始是开心的,女儿家的心思尽露,后来全是悲伤的,尤其是跳河那段记忆,涌上来时候温如意险些喘不上气,泪如雨下。

那感觉很不好受,对温如意来说,这就是别人的回忆强塞进来,还试图要攻克她的情绪,要让她感同身受。

温如意脚下一软,就要坐倒下去。

顾君瑜扶住了她:“如意,你还好吗?”

在顾君瑜扶住她之后,温如意的情绪更悲了,若是能将这股情绪拉出来,温如意恨不得要开骂。

伤心难过个屁啊,从头到尾都是在暗恋,到死都没将话说出口!

顾君瑜将她扶到了一旁坐下,从袖中拿出了一方帕子递给她,鉴于君子之礼,微侧过身去,不去看她这略显狼狈的样子。

温如意捏着那帕子,双手揪的紧紧的,抬了下腿舒展了下,能动了,一面啜泣着,一面心中暗道,哭吧哭吧,再恢复些力气就赶紧离开这鬼地方。

一门心思就想着离开这儿的温如意,没有与那涌上来的回忆感同身受,在她看来,跳河自尽就是个不妥之举,命要没了那还谈什么其它,就像现在,她要不想办法赶快离开这儿,被厉其琛抓到的话,她的下场才惨。

顾君瑜对温如意的印象还停留在三年前离开京都城时,那时她才十四岁,初初绽放的年纪,脸上总是带着温柔的笑意,说话轻声细语的,令人生出好感。

离开京都城的三年里,他与金怡表妹通信时,偶尔也会有她附在其中的书信。

回来之后本应该去金家拜访,他也给她带了礼物,但因家中事情太多,他忙着备考,就将这事儿耽搁下了,却不想再见面时她却哭成这样,顾君瑜也有些手足无措。

“如意,你一个人来西山寺的?我派人送你回城吧。”顾君瑜微侧了下身子看她,泪眼之下,那脸颊泛了红晕,我见犹怜。

她的模样比三年前更为出挑了,甚至的,还透了一股别样的成熟韵味,举手投足之间,让人有些挪不开眼。

意识到自己这么盯着她看,顾君瑜撇过头去,微有赧然。

温如意深吸了几口气,终于将那情绪平定下来,扶了一旁的扶栏起身,顾君瑜正要过来帮她,温如意扭头呵了声:“不要过来!”

顾君瑜愣了下,温如意只得放缓语气:“你知道从这里如何下山去么?”

“我送你吧。”顾君瑜有些担心她这样子不能顺利下山去,也不好问她在为什么伤心难过。

“不用,你告诉我就行,我自己走。”温如意忙抬手阻止他靠近,撇过脸去不看他,求别再过来了,他一过来她就浑身不对劲,还迈不开步子,简直是魔怔。

“从这儿过去,绕过林子就能看到大雄宝殿,过去后就有一条下山的路,但那条路人比较少。”

那真是再好不过了,温如意道了谢,刻意的不看他,从他身边经过,沿着他刚才走过来的那条路,快步离去。

淡淡花香从她身上飘出来,萦绕到了他的鼻息下,顾君瑜看着她离开的身影,心中又有说不出的感觉。

过了会儿,等人从小径那头消失时他才想起来,三年前他们是来过西山寺的,当时她与金怡表妹一起,她应该知道正门的路,怎么会想另外择道离开?

走远之后温如意的脚步顺畅了许多,眼前也出现了刚才顾君瑜说过的大雄宝殿,只要从这儿经过就能下山去,此时此刻,温如意些心情是有些激动的。

这儿距离厉其琛所在的亭阁有好些路,即便是慧娘她们回去禀报,她也有足够的时间离开,西山寺这么大,他怎么知道自己在哪儿。

越想着脚步越快,前面已经是下山的台阶,温如意轻拎了下裙子,快步走了下去,这条路上的确没什么人,台阶还布了青台,周遭有亭子,看样子过去应该是上下山的主路,如今荒废掉的。

荒废掉好的,没人才好呢。

温如意越想越高兴,朝下走去,经过一个亭子时都没来得及看里面有什么人,直接下去了。

可走过到第五步时,温如意的脚步生生的钉在那儿,她脸上的笑意渐渐僵住,不敢相信刚才匆匆一瞥时见到的人。

不可能的,他怎么可能会发现她在这里。

温如意不敢回头,心一狠,想要快步冲下去时。

在她上头,那亭子内传来了熟悉的声音。

“你要去哪里?”

第008章 .影后演技

用什么来形容此刻温如意的心情呢。

清醒。

她此时此刻无比的清醒,用以这辈子以来最为快速的反应,控制着自己已经僵硬掉的四肢,她不知道厉其琛在这里等了多久,更不清楚他是碰巧还是刻意,最为关键的是,她还不清楚她这小半天在西山寺里转悠找出路的事,他清不清楚。

于是,究竟是要撒谎只是找不到路还是承认自己就想要逃跑,这样的选择显得无比的重要。

厉其琛可不傻,不能撒谎,那天夜里翻墙时他就看出了自己想逃走,说迷了路,要在寺里找到她勉强还能圆过去,这都到下山的小径上了,怎么圆。

圆不了的事只会越说越不利于自己。

那就只剩下一条路。

温如意身形不动,那边亭子内的人已经动了,厉其琛缓步从上面下来,走到台阶上,与她只有十来阶的距离。

他站在那儿,身形显得尤为高大,一双眼眸深邃的瞧不出任何喜怒来,平日里女子看了都会娇羞的脸庞上,一抹俊冷。

他踱步而下。

周遭没什么声音,这条小径上只有林子内传来的鸟雀声,还有风吹过时树叶沙沙的响着,这时他并不重的脚步声传到她耳畔,却犹如是上千斤的人在走过来,落脚的重量能将整个地面都给砸动。

咚,咚,咚。

在距离她两步远的地方停下来,这时只要伸出手,便能抓住她的肩膀,厉其琛看着她极力克制松动的肩膀,连带着耳垂上的坠子都跟着晃,她的心情很不平静。

清冷中一抹低沉:“你想去哪里。”

附近的树梢上似有什么跳过,吧嗒的轻响声。

须臾,温如意转过身来,已经是泪流满面。

她在那小竹林中哭过后还没褪下去的红肿眼眶,此刻显得更加怜人,她紧抿着嘴唇,就这么望着他,也没有避让他的眼神,豆大的眼泪一直在往下淌,像是启动了什么开关,无声无息的流着,却显出一股浓浓的悲伤来。

这样对视片刻后,温如意跪了下来,哭腔道:“妾身想离开这里,求王爷成全。”

这便是承认了自己是想逃走,翻墙也好,想尽办法从西山寺找出路也好,她就是想离开王府离开他。

厉其琛垂眸,她跪在地上,按在青石板上的纤指泛了抹微红,这时日在阴凉处呆久了,如果不披一件外衫,会觉得有些凉,更何况是在山上,就这么跪着,难免会冷。

“为什么想离开。”

温如意轻吸了一口气,哭声也婉转:“妾身怕王爷将妾身送人。”

这样的回答倒是令人觉得有些意外,厉其琛眉宇微动,轻轻哦了声,温如意轻揪了下缠在手间的丝帕,将话都吐了出来:“半年前王爷从醉仙楼里买回了凤仙姑娘,一个月前廖王爷大寿您就将她给了别人,一年前还有从婳坊内带回来的红牌花魁牡丹姑娘,您后来也将她给了别人,妾身怕…妾身怕王爷也将妾身…”

接下来的话便说不下去了,温如意哭的梨花带雨,在他面前,像一朵娇弱的花,稍微说些重话都会把她给惊着,吓着,她那不住颤抖的身子散发着她此刻的害怕和恐惧。

许久过去,温如意都不曾听到他说话,只感受到他的视线在自己身上,温如意一咬牙,抬起头,湿漉漉着眼眸望向他,眼神中百转千回的,全是她的涓涓情谊。

俗话说的好,十年磨一剑,温如意花了十年功夫修磨出来的演技,此刻是大爆发了,一瞬既下的眼泪,颤抖的身子,或许用温如意以前那张脸还演绎不出的效果,在这张神容上,尤为的动人,害怕,可怜,又倔强的很。

厉其琛定眸看着她,眼神微闪了下,温如意捏着膝盖上的衣裙,皓白的牙齿咬了嘴唇,是要咬出血来,眼泪从眼底就这么盈盈落下,还要忍的不放肆的哭。

不能输!

一阵风吹过来,没了太阳的温暖,在林子间穿梭而过特别冷,温如意禁不住打了个冷战,单薄衣衫下,这么一缩,更显得她可怜了。

终于,他说话了。

声音是有凉意的,听起来不为所动:“你不是一直想离开王府,还怕本王把你送人。”

他知道!

温如意心中颤着,神情未变。

不能怂!不能砸了招牌!

“当初王爷派人去送小聘时,妾身是真的不想进王府,外面都传王爷是个心狠手辣之人,进了王府的人,活不过几年就都没命了,妾身…想到这些就没了活下去的念头,进王府之后也只想着逃,可是,与王爷相处之后妾身才发现您并没有外面传的那样,府里的各位姐姐们也都相处得很融洽,王爷待她们都很好,待妾身…也很好。”

温如意说着说着神情变了,声音也由哭腔渐渐转平静,语气也没有那么的悲伤,反而是添了一抹似是羞意的情绪,很快的,急转直下又变成了悲伤:“但后来妾身听说了凤仙姑娘的那些事,妾身宁愿是死,也不能接受。”

两段话将三件事都解释了,为什么会跳河自尽,为什么要翻墙逃走,为什么现在又要逃。

情绪起起伏伏,听起来就让人心疼怜惜,生的好看的人,哭起来都动人,眼泪莹在眼角,欲落不落,像是就等着人来替她擦去,再好好的安抚她。

厉其琛欺身,抬手轻抹了下她眼角的泪,这一抹,原本是盈着的,顺着她的脸颊又滑落下来。

也亏的她脸上没有添什么脂粉,若添厚重些,这么个哭法,怕是直接让人从这小径踹下山去。

温如意是很好的抓住了这一时机,在他的手缩回去之前,及时的握住了。

她的手在地上按了那么久,加上跪着的缘故,很是冰凉,他的手背却是烫热的,对温如意来说很舒服,是来自本能的向温暖靠拢,温如意的手又朝他用力握紧了几分。

冷冰冰的手向他传达着什么,她握紧时的眼神,有着几分急切,不肯放开。

厉其琛嘴角微勾:“你喜欢本王。”

若说喜欢,太平平无奇,那府邸里的妾室,还有会跳池塘的如夫人,哪个不喜欢王爷,比她温如意癫狂多了。

温如意见他没有松开手,大着胆子借了他的手,让自己站了起来。

抬脚跨上了台阶,站在他下面的一阶,向他靠拢,伸手覆在了他的胸膛上,侧脸轻靠着他,声音很轻:“王爷是妾身的依靠,答应妾身,永远不要将妾身送给别人,好不好。”

她恳切的声音像是一尾轻羽,从他的心底里划过,微痒。

厉其琛抬起手,搂向她腰间,纤细的身形,她的腰身似也是手掌可握,她身上的香味很特别,淡淡的,倒是令人觉得舒服。

当初在茶花会时见到她是觉得容貌惊艳,却不想她是这样的女子。

胆子不小。

厉其琛的眼底似是有笑意:“好。”

……

温如意曾因为一场哭戏,入戏太深,之后好长时间都缓不过来,人也显得很疲惫,所以在范二少他们找过来时,温如意整个人有些恹。

这些人都不笨,晋王世子猜到了些温如意离开这么久的缘故,但这样的情况下澜兄都没有动怒,这委实对她太特别了。

纳进府的妾室喜欢不要紧,惯宠一些也没事,但必须是要有个度,如果不视清自己的身份,今后恃宠而骄可是会闹出事来。

在上马车之前,他提醒厉其琛:“等你娶了正妃,府里这些人可都是要遣散出去的。”

厉其琛看了他一眼,晋王世子笑了,拍了拍他的肩膀:“我怎么能和你一样呢,你上头还有皇上和太后娘娘看着,今后嫁给你做正妃的女子,身份又怎么会低,你怎能不给几分面子。”

厉其琛没有作声,晋王世子收起了笑意,添了抹严肃:“不娶正妃也不是办法,该来的总归要来。”

温如意在他上马车之后,连忙端正了坐姿,当做没听到刚刚他们在外面说的话,过了会儿,等马车动了之后,她才悄悄朝他看了眼。

娶正妃之后府里的这些妾室都要遣散出去?

那岂不是能够名正言顺的离开,不用逃也不用想办法乔装身份,而这么遣散出去,还应该给一笔银子安身才是。

他现在二十有二,在这里已经算谁大龄男青年了,肯定熬不过两年就会被皇上和太后赐婚。

温如意算是歇了偷跑出去的念头,实施起来太困难了,但这想离开的念头却没有停,几年时间和一辈子比起来,这算法她很快就有了答案,这厢她的心情才好一些。

他娶他的正妃,她走她的阳关道,那当务之急,应该是尽力多攒些身家才是。

想到这儿,温如意又生了疑惑,按理来说他这样的身份,早在十八/九时就应该定下亲事,可到现在为止都还没娶正妃,这是为何?

作者有话要说:下面来颁最佳演技奖

得奖的是…………温如意小姐~~~~

(鼓掌)

第009章 .摇钱树

没人给温如意解惑在这个极重视子嗣香火的古代,条件优越的大龄男青年厉其琛为什么还没娶妻生子,离开西山这一路,马车内十分安静。

温如意是不会在这时再去和王爷搭话,多说多错,而在下山那段路上,她也没太有精神顾忌别的,从小晕车到大的温如意,不过是个魂穿而已,马车下山时颠簸了几下,她竟然有些晕。

半天下来没吃什么,胃里一阵一阵的不适,让温如意不由自主往窗户那儿靠,靠的越近越好,贪婪的呼吸着外面吹进来的新鲜空气。

吹了一会儿后舒服了许多,鉴于多年来的晕车经验,越是晕车就越不能盯着外面的经过的东西看,速度太快,视线略过时会更晕。

于是温如意伸手搭在那窗框上,身子倚着,眯上了眼。

到了厉其琛眼中,这像是在享受外面吹进来的风,午后的阳光照在她侧脸上,衬的她脸颊有些发亮。

眼眶还是泛着红肿的,大哭一场后也没这么容易褪下去,此时她那神态倒是安逸,随即想到了属下的禀报,后寺竹林内遇见一男子,似是相熟,有些亲近。

厉其琛是在她进府之后才得知她跳河自尽过,之前那么决绝,如今又这般惜命,真不像是一个人。

这个念头也就是一闪而过,厉其琛并没有往心里去,与他而言,眼前的温如意,可比茶花会遇见时有趣的多。

马车内是各有所思,进城之后,马车外的喧闹逐渐吸引了温如意的注意力,傍晚的街市和早上又有不同,即便是逃跑不成了,也不妨碍温如意欣赏这熙熙攘攘人气十足的街市,正好,大半天没吃东西,温如意腹中空空,那些香味飘进来,是越闻越饿。

眼前经过个卖糖葫芦的,背着木棍,木棍顶端是稻草扎起来的捆,一串串糖葫芦扎在那捆上,从马车旁经过时,温如意都能看清山楂上的点点黑。

想到糖葫芦的酸甜,温如意立马被勾出了馋虫。

许是她那眼神太过于炽热了,厉其琛看过去,正好看了个糖葫芦串的尾,随即是她颇为遗憾的眼神,殷红的小嘴还象征性咂巴了下,浑身上下就写了两个字:想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