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康熙到的时候,佟佳氏已经换了一身浅蓝色的衣服站在外面等着了,因为连续多日照顾胤禛,佟佳氏脸上的疲惫十分明显,整个人都显得有些憔悴。

康熙脸上有些心疼:“这些事情交给那些奴才们去做不就行了吗?你堂堂皇贵妃,还能少了人伺候?”

“皇上,我只是不放心,小四正在病中,若是一睁眼看见周围只有下人奴才,心里指不定得多伤心呢。”佟佳氏温婉的笑了一下,跟着康熙往里面走。

康熙皱眉:“胤禛都七岁了,难不成还得让人照顾着才行?”

“小四懂事儿着呢,这几日一醒过来,就先劝我回去休息,皇上你可不能误会了小四。”佟佳氏嗔道,康熙捏捏她的手:“好好好,你是慈母,有了胤禛就忘了表哥了。”

“表哥!”佟佳氏脸一红,含嗔带羞的瞪了康熙一眼,康熙面上笑的得意,正要说什么,就见佟佳氏的奶嬷嬷匆匆忙忙的跑过来:“主子娘娘,四阿哥醒过来了。”

“真的?”佟佳氏脸上一喜,往前走了两步,忽然想到康熙还在,赶紧转身:“皇上,您看…”

“朕也跟着去瞧瞧。”康熙心里也是高兴,胤禛养在佟佳氏跟前,他也是经常见的,也是宠爱的很,这会儿听见昏迷了两日的人醒过来,脸上的笑容立马多了几分欣慰。

佟佳氏不好越过康熙去,只好跟着一步步走,心里焦急,恨不得拎着康熙的衣服替他跑几步,进了房门,也就没那么多规矩了,佟佳氏立马扑到胤禛床边:“小四?怎么样?有没有感觉哪里不舒服?”

说着就转头喊道:“快,去请御医,就说四阿哥醒过来了,让他们过来看看。”康熙也大手一挥,直接吩咐道:“去将王院判请过来。”

胤禛躺在床上,长时间的生病,让他变得十分的瘦弱,本来被佟佳氏精心养出来的肉也都消失不见了,脸颊上就剩下颧骨了。

脸上半分血色也没有,连嘴唇都快和脸是一个颜色了。整张脸上,也就只剩下两只眼睛乌黑黑的惹人注意了。

“额娘,让您担心了,我没事了。”过了一会儿,胤禛眼里的迷茫才散去,转头瞧见佟佳氏,赶紧扯出个笑容安慰道:“额娘是不是好几日没休息了?儿子已经好了,额娘快快回去休息吧。”

“你要是真体贴你额娘,就赶紧的好起来。”康熙站在床头,居高临下的看着胤禛说道。胤禛惊了一下,慌忙想要起身行礼,却被康熙俯身按住了:“行了,你也别起来了,赶紧将身子养好,朕和你额娘就谢天谢地了。”

说着,一大群御医就气喘吁吁的赶过来了。忙碌碌的把脉,然后几个御医都是喜笑颜开,连连给康熙和佟佳氏行礼:“皇上万福,皇贵妃娘娘万福,四阿哥这病已经好了一大半了,接下来只要好好养着就行了。”

“那劳烦御医给开个方子。”佟佳氏笑道,转头看了看康熙,康熙点头:“劳烦王太医了。”

一团忙乱之后,佟佳氏坐到床边,就发现胤禛脸色更加白了,顿时又有些心慌,康熙在一边说道:“无需担心,只是刚醒过来,有些疲乏而已,刚才御医也说了,让他多多养着,你也不用太操心了。”

佟佳氏拿帕子揉揉眼角,转头笑道:“多谢皇上了,既是如此,咱们也走吧,让小四好好的休息一下。”临起身又给胤禛掖掖被子:“小四,你好好休息,等你养好了,额娘就将那匹胭脂马给你好不好?”

胤禛眼神亮了亮,赶紧点头:“好,我会好好休息的,额娘放心。额娘也要好好休息,休息好了,和胤禛一起去骑马。”

“嗯,好。”佟佳氏笑着捏捏他鼻子,又敲打了一番下人,这才和康熙一起离开。胤禛目送两个人离开了,才疲乏的闭上眼睛,心神却不停歇,德妃尖锐的声音在脑袋里一直响着。

“为什么生病的不是你?我的小六好好的,他会健健康康的长大的!”

“你是小六的亲哥哥,那你来代替小六生病好不好?”

“我一点儿都不想看见你!你滚!不要拖累了我的小六!”

“贱人!你别想夺走我的小六!”

太阳穴一跳一跳的疼,胤禛只觉得心里刺疼刺疼的,强制着让自己想点儿别的。逐渐的,就想到了佟佳氏。眼角一滴眼泪缓缓的滑落,德妃母,你不愿意喜欢我,却还有别的人愿意喜欢我的。

从今以后,我爱新觉罗胤禛的额娘,只有这永寿宫的一个了。我只懦弱这一次,日后,再也不会让人轻易伤了心。

圣旨

李巧慧继续忽悠李张氏开药房,幸好李中淮这一阵子因为善堂的事情折腾了不少银子进去,李府的账本即将出现赤字,而李巧慧一年比一年大,现在得需要铺子练手,将来出门了也得需要铺子陪嫁。

所以,很顺利的,在十月初的时候,由李巧慧取名字,李文烨题牌匾的众生大药房就开业了。当然,这前期的找大夫,进药材的事情,都是李张氏找人做的。

李巧慧所负责的,也只是看看账本,听李张氏讲解一下那上面明的暗的数字而已。因为和别的药房比起来并没有什么稀奇的,所以头一个月,生意很是不怎么样。

以至于后来李巧慧拿了各种中成药的方子找药房的大夫药童看过做了药丸药膏药粉之后,并没有出现她想象中哄抢的事情。

毕竟,李家又不是时代医家,药房开门能有人去就不错了。再说,这又不是什么多多益善的好事儿。

后来李巧慧就自己想清楚了,这些东西,要体现出价值,还得需要长时间的验证才行。她太心急了,何况,她的初衷可是增长几分,计较钱财有些本末倒置了。

药房增加积分是一回事,还有另外一件事情也让李巧慧增加了不少积分。

自李家的善堂成立,李巧慧可算是找到事情做了,每日里的时间安排的紧紧当当的。医术不能丢,这可是将来保命的家伙,诗词字画不能丢,这是将来装十三的道具,女红厨艺不能丢,这是将来在婆家和丈夫面前站稳的手段。

除此之外,她还要时时刻刻注意善堂的动向,天天想尽办法“不经意”的给李中淮提一些训练人的方法。当然,为了不引起天子的注意,李家的善堂,一向是放在明面上的。

读书写字这些是光明正大进行的,而且善堂要求每个人都要有一门手艺,必须精通的手艺,这些也都是让人能看到的。但有些东西,则是私下里训练的,还得是挑着人训练的。比如说,忠心。

李中淮一日比一日聪明,李巧慧有时候只是提到一个头,他就能将过程结果训练方法一一填补清楚,顺便实施出来。

导致在三个月后,原本是李文烨用来让儿子真刀实枪的锻炼能力的善堂,也引起了李文烨的注意,再一询问儿子的意见,得,这么重要的东西,咱还是别用来练手了,直接当成李家培养人才的基地吧。

这基地吧,人数不能太少了,所以李文烨和李中淮索性将乞丐什么的,也都救回来了。

三个月下来,李巧慧总共又增长了两千分,加上之前的以及三个月里零零散散的功德,总共有了四千多的积分。李中明喜欢武学,李中炳喜欢机关学,而系统上面的各种秘籍是很多的。

一次性兑换了两种药丸,益智丹是必须的,想到李中宁和自己年纪也不小了,索性一次买够。但是没想到,系统还是很人性化的,超过三个,居然还打了八折。

剩下的两千多积分,一本鲁班心得,因为是现实中存在的,所以只要三百分就能换了。而李中明需要的武功秘籍,则是随着高深程度往上长积分的。

两千的积分,李巧慧也不过是兑换了一本枪法和一本内功心法,当然,不是手枪,而是长枪。内功心法比较高深,按照李巧慧的意思,是让大家都练练,也能强身健体,省得给他们兑换健体丹了。

枪法则是比较普通,因为少林寺中有不少类似的棍法,所以这个系统没有多要积分。

“二小姐,快…”就在李巧慧冥思苦想怎么将这秘籍交给二哥三哥的时候,红豆飞快的跑了进来,一叠声的吩咐道:“杏叶,荷叶,给二小姐找那身大红色的对襟梅花缠枝衣裳,外面来了传旨的人,老爷和太太正在外面等着你。”

“什么?传旨的人?”李巧慧很是吃惊,李文烨的官职放在怀庆府还算是不错的,但是放眼大清,一个四品官,那可是很低的,皇上怎么会想起来给他圣旨?

就算是到了年终考核的时候,那也是李文烨的上司的事情啊。

“是啊。”红豆跑的太急了,气喘吁吁的,一边给李巧慧梳头发,一边说道:“奴婢看见了,是个面白无须的,长的有点儿胖,一直是笑眯眯的,奴婢想着,大约是好事吧。”

“红豆姐,您看这个香包怎么样?”荷叶侧着身子将衣服给李巧慧换上,然后拎着一边放着的宝蓝色香囊问道,红豆扫了一眼说道:“换那个竹绿色的,上面的络子也换掉,这个颜色太多了,换个单色的。”

“不要带这个。”李巧慧瞅见红豆又拿了个金簪往她脑袋上插,赶紧阻止道:“虽然金簪隆重了,但我年纪毕竟还小,压不住金簪,就用那个鎏金蝴蝶流苏吧。”

因为不敢让传旨的人等太久,李巧慧连脸上都不让化妆,匆匆忙忙的赶往前厅。她当然不是最后一个到的,老太太年纪大了,又不能坐轿子过来,所以就落到了最后一个。

“这人是到齐了吧?”那胖太监看李文烨起身了,他也跟着起来,笑着扫了一眼站在李文烨身侧的人,从怀里取出圣旨:“那咱们就开始?”

“已经到齐了,劳公公久等。”李文烨笑着说道,态度很是自然,不卑不亢的。那太监脸上神色也没变化,只点点头率先出了屋门。

外面早有人布置了香案火烛等东西,李文烨先是上前点了三炷香,领着众人行了三跪九叩大礼,然后才跪在香案后等那太监宣旨。

“圣谕…”拉开明黄色的圣旨,那太监拖长声音念,因为中间的修饰词太多了,李巧慧听的脑袋胀,最后总结道,皇上那意思是说李文烨在上次救灾的时候表现十分优秀,不管是前面预防水灾的措施还是后来救灾的手段,或者是灾后预防瘟疫的方子,每一个步骤都合了皇上的心思,让他十分满意。

于是,经过各种思考,皇上觉得,优秀的人才不应该屈居在知府的位置上,决定给李文烨升升官,但是又不知道李文烨适合哪方面,索性让李文烨回京面圣。

因为怀庆府距离京城有些距离,所以李文烨特意又给那太监准备了院子,让他在李府休息两日再上路。让李巧慧高兴的是,她家的哥哥们果然聪明,虽然从没见过太监,但表现的一点儿都不失礼。

她甚至还看见那胖太监暗地里点了几次头,能来宣旨的,身份都不是太低,若是能让他在皇上面前好言几句,那李中淮他们的前程就能多几分光明了。

“这几天我可能会比较忙,中淮,你帮着你娘亲将府里上上下下的产业给打理一遍。”李文烨坐在上首,看着李中淮说道,李中淮点点头:“好的,爹,不过咱们的铺子是要卖还是要租出去?”

“咱们老宅在这边,就不用卖出去了。另外,也不清楚皇上的意思,也暂时别租出去,你找个时间去敲打一下那些掌柜就行了。”

李文烨端着茶杯,皱眉想了一下又说道:“庄子也留着,让他们将东西折现,剩一两个将东西送到宅子里。”

“怎么要送到老宅?”李张氏有些疑惑:“老宅要留人吗?”

“嗯,老太太年纪大了,咱们去京城归期不定,我要等皇上的调令,你要去看岳父大人,总不好让娘亲一个人操劳,所以就先留下。”

“中淮明年就要科举考试,还是要回原籍的,老太太留着,也好有人照顾中淮的生活。”老太太虽然偏心,但是对孙子们一向不错,尤其是李中淮这个长孙。

“可若是有门道,在京城不也能考吗?”李张氏有些不舍,看了看李中淮说道,李文烨摇摇头:“咱们的门道就岳父一个,轻易不要用小事去麻烦他老人家。皇上面前,需得避嫌。”

“爹爹,皇上不知道外祖父是您的岳父吗?”李巧慧撇撇嘴问道,李文烨愣了一下,随即笑了起来,伸手揉李巧慧的脑袋:“巧慧说的是,是爹爹想岔了,那中淮的事情,到时候就要请岳父大人多多帮忙了。”

制定了大致的方向,李文烨就去衙门进行交接了。别小看交接这种事情,李文烨是个知府,管理的可是怀庆府大大小小所有的事情的,光是档案就有专门的院子存放,三间屋子塞的满满当当的。幸好新来的知府是个有经验的,小半个月才算是折腾完。

而李张氏这边就比较轻松了,他们现在住的地方就是老宅,本身和府衙也就临着,因为李文烨的工作需要,所以将两边给接通了,现在要做的不过是找人堵上,然后将李府的大门给开在另外一边而已。

这样一来,整个院子的格局就要变了,李张氏忙的是将各个院子重新分配。

李巧慧自告奋勇的去整理李家几代留下来的书房,然后,很是顺理成章的从积满了灰尘的角落里找出了三本书,先是很显摆的让李文烨看了,然后兴致勃勃的提醒谁该用哪个,瞎指挥了一团,才算是将事情给搞定。

安置

从怀庆府到京城,最便捷的路线是河道,但是因为这会儿是冬天,眼看就要过年了,所以只好走了官道,紧赶慢赶,终于在腊八的前一天,马车进了京城。

宅子是张英让人一早就准备好的,这会儿守在外面的,也是张家老一辈的下人,都是认识李张氏和李文烨的。见了马车,自是一番热闹忙碌。

李张氏吩咐人将东西都搬进去之后,就拉着李巧慧往正屋走去,跟着的嬷嬷年龄颇大了,头发都是花白的,只是身体看着还十分的健朗。

“嬷嬷一向可好?来,巧慧,这是张嬷嬷。”李张氏笑着扯过李巧慧,能让李张氏这么对待的,肯定不是普通的嬷嬷。而且这嬷嬷对待李张氏的态度也十分的亲密,很有可能是外祖母身边的嬷嬷了。

一边想着,李巧慧一边笑着给那嬷嬷行了个礼,虽然他们李家没来得及请个教导礼仪的嬷嬷,但是这平常的礼节,都还是有人教导的。

“哎哟,这是表小姐吧?”那嬷嬷赶紧伸手拉住李巧慧:“老婆子可不能受这礼,表小姐长的真是俊,瞧瞧这眉眼,和姑奶奶当年简直是一模一样。”

李张氏已经到了喜欢被人夸奖自己的孩子的年龄,闻言自然是高兴,脸上笑容止都止不住:“多谢嬷嬷夸奖了,只是这京城之中,美貌女子可不见得能过好,我啊,就期盼着她日后平平安安,小日子和和美美就行。”

“那是肯定的,表小姐这样子,一看就知道是有大福气的。”张嬷嬷话音刚落,就听外面通报,说是大小姐过来了。李张氏微微蹙眉,那张嬷嬷也有点儿不高兴。

谁不知道她和李张氏就是为了说点儿贴心话过来的?连李中淮他们都是去看院子了,这李巧淑,一个庶女,怎么就那么的没眼色呢?

“去告诉大小姐,就说我这里正忙着,大家也是一路劳累了,让她回去好好歇着,明儿也不用过来请安了。”李张氏可没打算见李巧淑,直接摆摆手让人下去了。又转头去问张嬷嬷:“嬷嬷,我娘怎么样?还有我爹,二弟三弟他们,都怎么样?”

“姑奶奶别急,奴婢一个一个说。”张嬷嬷也装作刚才没什么事情发生,笑的一脸褶子:“老太太虽然上了年纪,却是耳不聋眼不花,吃喝都是好的,这样的碗,早上能喝一碗粥,吃两块儿点心。中午吃一碗饭,配上点儿菜,晚上也是一碗粥,手边总放着点心,没事儿的时候就磨磨牙。”

张嬷嬷是个能说会道的,中间没让李张氏插嘴,自己比划着说,小半个时辰就将张家现在的情况给介绍清楚了,各人的性格爱好,也都不经意的说了出来。

“姑奶奶,这时间也不早了,奴婢看您还忙的很,奴婢也不在这里耽误您了。”眼看天色不早了,张嬷嬷起身说道,李张氏赶紧拉住她的手:“嬷嬷,难得来一次,不如今晚就住下了?”

“不是奴婢不想住下,只是老太太想念您,还等着奴婢回去回话呢。”张嬷嬷赶紧摆手,李张氏劝说了两句,见劝说不下,只好吩咐人备了马车,将张嬷嬷给送回去。

李张氏身边的嬷嬷丫鬟都是能干的,之前李张氏也都吩咐好了,所以这一下午的时间,整个宅子都已经整理的差不多了。大件儿的家具是原先就有的,他们带过来的,也都找好了地方摆放。

李巧慧抽空去自己的院子看了,虽然比在李府的还要大一点儿,也漂亮的多,只可惜,这会儿是冬天,也因为时间匆忙没来得及打理,花坛里空荡荡的。就是小池塘,也只能瞧见一层冰面。

这京城的冬天,可是要比怀庆府的冷多了。李巧慧站在外面看了没大会儿,就冻的受不住了,赶紧回了屋子。红豆正指挥着荷叶杏叶将李巧慧的衣服摆放好。黄豆则是指挥着柳叶杨叶将将李巧慧的生活用具摆好。

屋子中间摆着炭盆,整个房间又热闹又暖和。

“小姐,现在时间还早,您先喝口茶?”红豆抽空看见李巧慧,赶紧过来问道。李巧慧摆摆手:“不用管我,等会儿我还要去娘亲那儿,你们自管忙着吧。”

红豆一边应着,一边去找了小手炉过来,将炭盆里的红碳挑几块儿塞到李巧慧手里:“小姐,外面凉的很,您要出去走动,可得穿上那件大毛衣服。”

李巧慧点点头,起身在房间里转悠了几圈。正闲的无聊,就见李张氏身边的王嬷嬷过来了:“给二小姐请安,二小姐这边可收拾好了?”

“劳嬷嬷过问,已经差不多了,是娘亲让你过来的吗?”李巧慧对李张氏的奶嬷嬷可不敢托大,伸手扶了王嬷嬷起来,笑着问道。

“是太太吩咐的,老爷已经从户部回来了,眼看时间不早了,太太让老奴过来请二小姐过去用晚膳。”说着往里面看了一眼:“这院子里若是少了什么,二小姐尽管差人去和老奴说,老奴必定马上将东西补上。”

“暂时还不缺。”李巧慧摇摇头,转身往外走:“嬷嬷,咱们快走吧,让娘等急了也不好。”

再次回到正院,正院已经和之前不太一样了。尤其是正屋,摆上了屏风博古架花盆等东西,显得温馨的很。这宅子原本是有火炕火墙的,但是他们刚到,来不及准备,所以这会儿还没烧起来,只好先备着火盆。

“爹,您回来了?”李巧慧看见李文烨正坐在桌边,立马扑过去,李文烨一手揽着她一手捏她脸蛋:“屋子收拾好了?穿这么点儿衣服冷不冷?”

“不冷,爹,您去户部了,那些人怎么说?咱们还会回怀庆吗?”李巧慧摇摇头,笑着抱住李文烨的胳膊问道。李文烨已经习惯自家闺女事事关心的性格了,虽然一个姑娘家总是问些外面的事情有些不太妥当。但李文烨也绝对不认为将闺女培养成什么都不过问什么都不知道的性子才是最好。

况且,闺女聪明,总能想到点儿别人想不到的东西。所以李文烨有时候还是愿意和李巧慧说说话的,听她问,就说道:“看户部那边的态度,倒像是要留在京城的,不过,爹爹我没见过圣上,没办法知道皇上的态度,而每年来京城叙职想要留在京城的人又不是少数,所以暂时说不准。”

李张氏正进屋,听见李文烨的话笑着说道:“不如咱们后天去问问老爷子?”

“嗯,我也正准备与你说的,你与岳父岳母多年不见,心里必定会想念,等后天,咱们就一起过去瞧瞧岳父和岳母。”说着,李文烨看着李张氏笑道:“也好让两位老人家知道,我并无亏待了他们的掌上明珠。”

李张氏脸一红,伸手推了李文烨一把:“孩子还在呢,你说什么混话。”

李巧慧赶紧伸手捂住眼睛:“其实我是不存在的。”李张氏脸红更甚,李文烨摸着胡子哈哈大笑,等李中淮进来的时候,看见的就是和和乐乐的场景。

“给父亲母亲请安,不知道父亲母亲刚才在说什么,那么开心。”上前一步笑着行了礼,顺手拽一把李巧慧的辫子:“妹妹来的真早。”

“在说后天去你们祖父那里请安的事情。”李张氏掐了一把李文烨,笑着摸摸李中淮的脑袋:“你弟弟他们呢?”

“二弟说是要上房顶考察一下院子的整体布局,三弟跟着画图纸准备修改门窗什么的,四弟跟着凑热闹呢。”李中淮脸色微红,却也没挣开李张氏的手,只笑着说了其余几个人的行踪。

“可让人给他们说了要用膳了?”李张氏看着儿子害羞的样子好笑,又伸手捏李中淮的脸颊,李中淮脸更红了,李巧慧偎在李文烨跟前冲他做鬼脸,被瞪了两眼。

“已经说了,等会儿就会到。”刚说完,就听见外面吵吵嚷嚷的声音:“那个假山不好,太突兀了,我们可以考虑换成一棵大树。”

等李中明说完,李中炳接着说道:“其实那个假山附近可以摆放一些木马什么的,装上机关,既能当玩具,又能当摆设,一举两得。”

李中宁跟着嚷嚷:“要大的,要超过三尺高的,要跟爹爹的那匹白马一样大的!”

兄弟三个一路吵嚷着进门,请安,落座,不等李张氏询问,就你一言我一句的说起来了。李文烨一向对儿子们除了正常功课外都采取放养政策,所以这会儿只摸着胡子笑。

李巧淑没过来,不过众人谁都没提起。只到了饭后,李张氏才不经意的说李巧淑大约是太累了,所以让她休息去了,这两天的请安也给免了。

李文烨点头表示知道了,让李张氏全权处理,然后这事情就放下了。

到了腊八,又是一同忙乱。李巧慧被李张氏抓了壮丁,负责去厨房看顾腊八粥,李中淮兄弟四个也被派了任务,李张氏这个当家主母虽然不能离开,但李中淮还是可以的,先行带上礼物去了张家。

李文烨就更忙了,初次进京,总得先到户部彰显一下存在才行。

一家子忙忙碌碌的,谁也没想到,等到了晚上,居然还又来了个大惊喜。

惊喜

腊八节赏赐腊八粥是宫中的惯例,但往常来说,皇上赏赐的都是一些近臣忠臣重臣,李文烨一个等待任职命令的闲官儿,是无论如何都排不上队的。

可是,到了晚上,例行一日的全家聚会就要开始了,忽然就听外面通报,说是有人来传旨。李文烨还以为是自己的调令下来了,虽然时间有点儿不对头,可是他唯一能想到的原因就是这也了。

于是换上大礼服,带了李张氏他们一起出门接圣旨。没想到,这次倒是简单,传旨的太监也不让他们摆设香案一类的东西,而是直接等他们跪下后养生喊道:“圣谕,今上念四品知府李文烨忠心耿耿,在年前的救灾过程中表现十分优异,所以赏下腊八粥一碗,钦此~”

李文烨赶紧谢恩,将人送到二门,塞了厚厚的荷包给那传旨的太监,那太监才笑着说道:“圣上体谅臣子,给多位大人家里都赐下了腊八粥,太子殿下提起您来,皇上也是赞不绝口的,就让奴才过来宣旨了。”

“多谢公公了。”李文烨脸上笑容未变,拱拱手朝那太监做了个礼,那太监赶紧躲开,连说不敢,又看着李文烨朝皇宫的方向行了跪拜大礼,这才转身回去。

李张氏领着李中淮等人正在屋子里焦急的等着,见李文烨回来,赶紧迎了上去:“怎么样?可是皇上…”

“不是皇上。”李文烨长叹一口气:“是太子殿下的恩典,皇上日理万机,自是不会费心去记一个四品知府的,倒是太子殿下,大约是听过我的名字,一时就记住了。”

“皇上对太子可真是宠爱。”李张氏想了一会儿才说道,接着又有点儿高兴:“那咱们家算不算是被太子殿下看重了?日后咱们…”

李巧慧心里立马一惊,这会儿大家看见的都是太子的名头和皇上对太子的宠爱,可是几十年后太子的倒霉却是没人知道的。他们李家可千万别因为这太子赏赐的一碗腊八粥,就走上不归路啊。

正想着开口说两句,让李文烨保持中正心态,又想着不能引人注意引人怀疑,就听旁边李文烨说到:“妇人之见!”说着,皱皱眉,转头看李中淮:“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儿子觉得,太子年幼,暂时看不出来什么。”李中淮抿抿唇,有点儿担忧:“儿子并没有进仕途,这朝堂上的事情,也是一知半解的,儿子若是说错了,还请爹爹指教。”

看李文烨点头了,李中淮才说道:“就好像咱们家里吧,娘管家的时候,将采买管事的位置给了王家,但是到了过节的时候,这王家的却去祖母那边领了重赏,娘亲知道这件事之后,心里会高兴吗?”

李张氏有些犹豫:“若是之后那人主动来告诉我这件事情,我倒是不会在意的,毕竟老太太也是主子,你们偶尔赏赐了我身边的人,我也不会说什么的。”

李中淮摇摇头:“这一次两次,娘亲可能不会放在心上。但是十次一百次呢?更何况,太子年幼,今上正是春秋鼎盛之际,谁也说不准将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儿子最近在读史书,那汉武帝是一代明君,他前期对太子刘据又何尝不是宠幸有加?还有唐太宗,李承乾不也是备受宠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