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呢,四爷又说,这东西盖房子也好使,那么修堤坝应该也是能用的,汗阿玛大喜,又准备让四爷去办这差事,四爷非说自己没空,将差事推给了最是小心谨慎的五阿哥和七阿哥。”

“接着,四爷早几年前提出的海岸税收政策,汗阿玛终于给批下来了,这都几年了,汗阿玛还惦记着是四爷出的主意,打算让四爷过去的,四爷只说,他算账不是很好,推荐了九阿哥和十阿哥。”

“再后来,四爷无意中弄出来一种叫火柴的东西,直接给了太子的门人。”李巧慧掰着手指数:“还有大阿哥现在的训练的交通巡警,三阿哥正在编修的康熙字典也是四爷出的主意…”

“这编书是得罪人的事情吧?”李中宁挑眉,胤禛嗤笑了一声:“三哥既然是要当个好才子,我自然是要给三哥这个机会了,况且,闻名天下的事情,他怎么会觉得我是在得罪他呢?”

“至于其他人,这差事哪样不是利国利民的?我都没说他们抢我的功劳了,他们有什么好说的?”胤禛很是无赖的摊手,反正,累死的雍正帝只有一个,他才不会上赶着找罪受。以前觉得兄弟多是麻烦,少不得要多对付几个人。现在嘛,兄弟多还是有好处的,事情就那么几种,兄弟多了,每个人平摊的就少了一些,于是每个人的功劳也就跟着要减少,功劳少了,你能指望着他封侯拜相吗?

况且,百姓们可都是忙的很,谁有空打听这事情是谁负责的,他们只会管这事情是谁提出来的。君不见,历史上的各种发明,大家也不就是只记住是谁研究出来的,而不会问是谁制造出来的吗?

李中宁还没想到胤禛的险恶用心,只觉得胤禛是在韬光养晦,所以想了一会儿建议道:“你好歹是给自己留一两件大事儿,也好在百姓心里留下个大印象。得民心者得天下,这句话可不是开玩笑的,虽然没有实力没有武器也得不到天下,但是有了那些东西没了民心,照样会得不到天下。”

胤禛摆摆手:“你放心吧,我知道事情轻重,前段时间,那水稻种子我刚让人研究出一点儿眉目。因为时间拖的太长了,户部早就丢开这事情了,现在李大人又担着户部尚书的职位,我自是不会将这事情推给别人去做的。”

这种事情,可是比之前说的那几件都重要的多了。这会儿还不是那个经济为上的现代社会,粮食有多重要,只要是个会喘气的都知道。差事不贵在多而贵在精,他可是谋划了不少时日了。

因为李中淮是去年就进京的,所以胤禛身边也算是有帮手,这两年计划的事情还真不少,李中宁刚回来,有些事情还没来得及问,三言两语的,就和胤禛热烈的讨论开了。

李巧慧一开始还听着,偶尔说两句,后来,就只剩下打盹了。等天色渐晚,郑嬷嬷过来给李巧慧送补汤的时候,两个人才发现,李巧慧正侧靠在软垫上,弓着身子睡得香甜。

对视了一眼,胤禛赶紧过去将李巧慧给叫醒,让寒兰进来服侍着李巧慧用了汤,送她进去继续睡觉了,才叫上李中宁,两个人往书房说话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LAKERSzhang亲的地雷~~~~~四大爷三年的功绩出来了~~~~

中秋

更新时间:2012-8-27 17:15:00 本章字数:6091

李巧慧也不管胤禛和她的几个哥哥商量了什么,她现在是只关心自己的肚子。在康熙那里,她也算是备过案了,所以很快,她就领着元希和宝珠,跟着胤禛去了圆明园。这会儿的圆明园,规格真是不能和后世的相比,甚至连后来的三分之一面积都没有,更不要说没有胤禛当雍正的那十三年的积累后加乾隆几十年的扩建翻修了所带来的各种华丽了。

不过,好歹是和胤禛的审美观搭点儿边儿的,这园子还算是漂亮,带着点儿江南水乡的柔美,夏天住在这儿,很是凉快,李巧慧总算是能有个安稳觉可以享受了。

这边的人又是胤禛亲自安排的,京城里的郡王府里又因为制度问题不会出现什么大问题,时间一长,李巧慧就有些乐不思蜀了。每天就是吃了睡睡了吃,偶尔吃太饱睡不着的时候,就将元希和宝珠两个叫过来指导他们的功课。

元希宝珠也是要经常是各种药丸子的,都是李巧慧兑换出来的。再一想到几个月后肚子里还有好几个需要各种药丸子,李巧慧就森森的觉得,自己将来的人生是很黑暗的。为了养活儿子闺女,她的不停的转动脑筋想各种各样的发明创造,但是,她真的不是科学家啊,再说了,还没有被发明创造出来的东西也不是她一个非理科生专业人士能弄明白的。更多的东西,是需要历史的验证,人民的经验,然后才慢慢的有了雏形的。

她一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女人,就算是知道那东西长啥样,也得有个缘由才能交代出来吧?可是,能有缘由的,她基本上已经耗费到她的那个修真功法秘籍上去了。

而以后,她说不定还得给胤禛兑换给鬼修的功法什么的,而儿子女儿留个家传秘籍什么的,那些积分,是完全不够塞牙缝的。要不然,她现在就兑换一个炼丹的秘籍出来?以后那积分,就只留着等兑换功法?

有了这个念头,李巧慧就开始计算,看哪个方法更划算了。只要是,炼丹这项事业,不是你想干就能干的,功法能用大量的积分兑换,药鼎能用大量的积分兑换,但是那些你听都没听过,或者就算是听过也绝对没有见过的各种草药药引呢?要是还得兑换的话,她又何必去费这个功夫?

不过,没等她计算出结果,胤禛就宣布要回京了。李巧慧很是依依不舍:“怎么这就回去啊?京城最近不是没什么事情吗?不如你先回去,我就在这里等生完了孩子再回去?”

生完孩子就要坐月子,多胞胎是肯定不会足足十个月的,所以,大约就是八九月间,虽然说七月流火,但是还有九月的秋老虎,回京城那四方城里坐月子,岂不是要闷死?

“你日子都过糊涂了,这都中秋了,你不打算回去参加中秋家宴?”胤禛瞥了她一眼,抖抖手上的礼单:“这是去年的,你看着增减几样就成了,只是别忘了胤禟胤誐他们几个,娶了嫡福晋的,节礼加三分,纳了侧福晋的,多一分就成了,另外要给女眷准备见面礼,你是当嫂子的,这礼物也不能太寒碜,若是你那边东西不趁手,我库房里还有几样东西,得空你去挑一下。”

“不用了,给女眷的东西,哪儿能动用你的。”李巧慧伸手接了礼单扫了两眼:“时间过的真是快,我还想着这是六月份儿呢,没想到马上就是中秋了。咱们府上的月饼,你让人准备了没有?”

“没有。”胤禛很是坦然的摇头,完全不理会李巧慧瞪得大大的眼睛里面露出来的怨气,在一边坐下,自己给自己倒了一杯茶抿了一口才说道:“不过,各种东西都是准备齐全了,就等中秋节前两天,你吩咐一声,大厨房里就能准备出来了。”

知道自己被耍了,李巧慧只是撇撇嘴,转身去吩咐建兰她们收拾东西,准备回府里去了。这些礼单虽然是有旧例的,但是看实际情况还是要改动一下的,比如说,大阿哥府里添丁了,她得多几个礼物,但是因为是庶女,又不能碍了大福晋的眼,各种情况综合考虑,基本上这节礼每年都是要变动一下的。

胤禛的东西倒是好收拾,只派了两个丫鬟过去,不到半个时辰,就打包好了。元希和宝珠的则是比较麻烦的,小孩子的东西本来就精贵,李巧慧又准备了各种玩具等,足足装了两辆车子才算是完事儿。

回到府里也没顾得上歇两天,就开始各种繁忙了。有些人家是要提前送礼的,比如说李家和张家,还有盛京的某些王爷的老家。而有些人家里,是要斟酌着避讳点儿的,比如说索额图或者明珠家里。还有一些,你得考虑着不能近不能远,掐着时间点儿随大流送节礼,还得让对方知道你心里惦记着他们,比如说佟家。

等一圈忙完下来,时间也就到了中秋了,李巧慧很是不乐意去参加家宴,每年参加家宴,那宫里的东西实在是不怎么好吃。康熙不是胤禛,胤禛的饮食是追求清淡美味,更偏向于精,而康熙呢,大约是受顺治以及顺治的那些蒙古后妃的影响,口味更偏重。

对李巧慧来说,这时候,一点儿口味的偏差,都是很能影响食欲的。所以她真不想去宫里饿个半夜再回来,只是,不去也不行啊,谁让她没特权呢。

按照惯例,李巧慧一进宫就直奔慈宁宫,而她的那些妯娌们则是先去拜访各自的婆母的,所以她是第一个到慈宁宫的。进门就发现不对了,居然有人比她还先到,再一看,哟,不是妯娌,是个后妃,李巧慧给皇太后请过安之后,赶紧上前行礼:“见过佟贵妃母,给佟贵妃母请安。”

“快起来快起来,你身子重了,也不好行礼,就不用如此多礼了。”佟贵妃赶紧扶住李巧慧的胳膊笑道,这佟贵妃是佟皇后的亲妹子,在佟皇后死了三年之后,被佟家给送进宫了,一开始只是个妃子。还是虚的,连金册都没有。

虽然对于日后她至少会有一个贵妃的头衔这种事情心照不宣,但康熙硬是给拖了小半年,今年才算是给佟贵妃一个明确的称号,并且经过了正式的册封。所以佟贵妃这会儿脸上也是喜气洋洋的,笑眯眯的拉着李巧慧说道:“你是个有福气的,正好元希和宝珠也大了些,等你肚子里的一出来,也能当个好哥哥好姐姐,替你照看下面的弟弟们了。”

“佟贵妃母说的我都不好意思了,元希和宝珠只要不闹的我头疼,我就谢天谢地了,可不敢指望他们带着下面的弟弟们。”李巧慧笑着说道,也没敢在佟贵妃身边坐下,只站在一侧。皇太后很是稀罕小孩子的,这会儿正逗弄元希和宝珠,听见她的话,佯装不乐意的说道:“我们元希阿哥和宝珠格格是最乖巧听话的,怎么会吵闹呢?元希和宝珠说乌库妈妈说的对不对?”

“乌库妈妈说的对,我们从来不吵闹的。”元希和宝珠当即点头,异口同声的说道,还不服气的回头对李巧慧撒娇:“额娘别头疼,等小弟弟出来了,元希(宝珠)一定会好好照顾弟弟们的。”

“你们怎么照顾弟弟们?”佟贵妃这会儿才二十来岁,正是想要个孩子的时候,见着机灵活泼的元希和宝珠,满心的慈爱,忍不住就笑着问了两句。

元希歪着脑袋想了半天才说道:“元希将最喜欢的毛笔给弟弟,让弟弟天天写大字。”

宝珠也跟着点头:“宝珠将最喜欢的针线给弟弟,让弟弟天天练绣花。”

李巧慧忍不住黑线,这两个小鬼头,明明是自己最不喜欢的,却非得说成是自己最喜欢的。以为她不知道吗?元希一看见那毛笔就要揪掉一根毫毛,宝珠则是拿着针线四处扔,到练习的时候就说找不到了。不过,这些小乐趣她自己偷着乐就行了,没必要拆儿子闺女的台。

皇太后和佟贵妃不知道这些事情,还以为元希和宝珠这么小就聪明的不得了呢,更是乐呵了,逗着他们说些童言童语,一时之间,慈宁宫乐呵的很。

正热闹着,就听外面通报,说是惠妃宜妃德妃和荣妃以及良嫔几个都到了,她们身后自然是跟着自家的儿媳的。众人又是忙通通的行礼,等都落座了,慈宁宫就更热闹了,因为几个六岁以下的孩子,都是被各家的额娘给带了过来。

侧福晋也是能被带进宫的,有些受宠的,就也跟在自家嫡福晋后面进宫了,有的侧福晋也是有孩子的,几家的加在一起,那真是数量可观,原本还算是宽阔的慈宁宫正殿,这会儿都觉得有些狭小了。

大家都想在皇太后跟前好好表现一下,这样一来,元希和宝珠就有些不显眼了,李巧慧正好能将他们拘在自己身边,省得他们和哪个小阿哥小格格吵嘴。

五六岁的孩子,都是调皮的不得了,又都是各家的小霸王,她这会儿身子不便,万一等会儿打架了,她就没办法好好照看了,她也没个婆婆帮她照看着,出了意外,可是足够让人憋闷的。势单力薄,到时候估计也没地方申冤,所以为了保险起见,孩子还是不要离开身边比较好。

不过,她也算是特殊的了,各家的福晋都是站在自家婆母身后的,就她因为没婆母,又大着肚子坐在另一边,虽然是个末尾,也算是混上座位了,看在别人眼里,也就难免会愤恨了。

“四嫂真是好福气,和四哥大婚也有将近十年的时间了吧?四哥的孩子都是四嫂生的,可见四哥平日里对四嫂肯定是特别体贴的。”八福晋在一边酸溜溜的开口,她嫁给胤禩也有两年多了,连个孩子都没有。

上次选秀的时候,良嫔已经打算给胤禩纳个侧福晋了,若不是她求宜妃帮忙,恐怕这会儿府上已经多了一个女人了。

“八弟妹这话说的,好像四爷就不干别的事情,专门在府里体贴我一个人似的。就算我不经常出门,可也知道四爷平日里忙的很,汗阿玛看重四爷,四爷经常是连回府吃饭的时间都没有的,办差都那么累了,回去还能有精力做别的?”

李巧慧挑眉说道,女人善妒可不是好名声,但是有了子嗣,太注重女色而将差事放到一边,那可不是什么好话。在场的几个福晋,谁不清楚她们家里的爷这会儿手里的差事都是四阿哥让出来的?

所以李巧慧话音刚落,三福晋就跟着笑道:“我妇道人家也不是很知道外面的事情,但是啊,我们家爷是说过的,四弟可是很能干的一个人,这朝中上上下下,哪个不夸他勤勉?汗阿玛也是很看重四弟的,为了不让四弟累着,还特意将很多差事都交给了别人呢。”

七福晋虽然一向隐形,但好歹七阿哥也算是因为四阿哥才从小透明变成有实际差事在身的贝勒,这会儿也跟着说道:“是啊,我也听我们家爷说了,四哥是很忙的,上次因为那个水泥的事情,连着好几天都是在工部休息的呢。”

八福晋脸色不忿,却也不算傻,尤其是在被宜妃瞪了一眼后,就再也不开口了。宜妃等人正准备换个话题,就又听外面通报,说是太子妃过来了。

一群人除了皇太后,都呼啦啦的站了起来,各自给太子妃行礼。太子妃穿着青色的太子妃大礼服,拉着太子嫡长女进门,先给皇太后请安,又对各嫔妃问好,接着就是慰问下面的几个弟妹。

“我刚才在外面就听说大家说的乐呵,隐约听见差事繁忙什么的,可是几个弟弟办差有了麻烦?”在皇太后下首坐下,太子妃揽着自家闺女笑着问道。

“太子妃想多了,这爷们儿的差事,再怎么繁忙,咱们妇道人家也管不着。”大福晋当即就笑道,鉴于大阿哥和太子的关系,大福晋和太子妃也是不怎么和睦的,所以说话也就不怎么客气了。转头看着太子妃身侧的小姑娘,大福晋笑的很温和:“大格格长的越发的漂亮了,我听说,毓庆宫的李氏也怀上了?那大格格可应该高兴了,日后就能有妹妹陪着玩耍了。”

“大嫂消息倒是灵通的很。”太子妃似笑非笑的看了一眼大福晋:“不过,倒也多谢大嫂关心了,我们大格格平日里也是不缺玩伴儿的,这宫里的奴才多了去了,我们大格格身份高贵,想要人玩耍还不是一件轻松事?倒是大嫂,经验丰富的很,大哥的几个格格平日里活泼的很,或许就是平日里有人陪伴的原因?”

言语间,先是说了李氏的孩子生下来也不过是个侍妾的孩子,不值得多看重。再来就是说大福晋了,一连生了四个闺女才生了儿子,这该是多么的让人震惊的说那闺女运啊。

大福晋脸色不怎么好看,惠妃的脸色也不怎么好看。太子妃毫不顾忌的打趴下了自己的对手,也不理会她的脸色以及下面所有妯娌们的脸色,只转头对一脸迷茫的装作什么都没听懂的皇太后笑道:“皇玛嬷,时间不早了,咱们不如往千秋亭?总不好让汗阿玛在那里等着。”

皇太后这才被惊醒一样,转头四下看了一遍,连连点头:“好好,咱们先过去,不能让他们等着。”

作者有话要说:捂脸,我发现我一写女人们吵嘴的戏份,就很容易飙起来,有点儿控制不住的感觉…

和乐

更新时间:2012-8-28 14:39:04 本章字数:4666

千秋亭距离御花园是很近的,同样,距离慈宁宫也是比较近的,李巧慧对此是十分的庆幸的,虽然她能保证自己安安全全的走到,但能少用一点儿力气就少用一点儿呗,反正节省体力也不是什么坏事儿。

太子这些成年阿哥,一般上给康熙请过安之后,就不再往慈宁宫去了,不是说他们不愿意给皇太后请安,而是一大屋子的中年妇女青年妇女嫂子弟妹的,更重要的是有他们的小妈在,得避讳,他们去了也不合适,还得让那些小妈们找地方躲,实在是太忙乱了,索性也就不去了。

所以等这群娘子军到了千秋亭,就能看见各家的男人已经在里面坐着了。大庭广众之下,倒也不用特别的避讳,一堆人给长辈行礼,年龄小的给年龄大的行礼,爵位低的给爵位高的行礼,女人给男人行礼,小叔子给嫂子行礼,侄子侄女给叔叔伯伯行礼,大些的弘皙等人又给婶子伯娘行礼。

总之,就这一会儿的功夫,每个人行礼的次数都要比以往一天的时候多的多。只累的每个人腰酸背痛的,幸好这会儿四阿哥的立场中正的很,众位阿哥们也不愿意为难四阿哥的家属,尤其是看到李巧慧那小山一样的肚子,躲避都来不及了,更不会上赶着让她行礼了,每次都是在她作势行礼的时候赶紧喝令她身边的丫鬟给扶着。

“弟妹身子重,也不用来回奔波行礼了,太子妃,等会儿你照看着四弟妹一些。”很是温和的嘱咐了两句,倒也没敢说让人搬个凳子过来让李巧慧坐着。不过,皇太后倒是有资格说这个话的,她赶紧吩咐道:“先搬了凳子过来,老四家的可不能疏忽了,要放上软垫。”

“多谢太子殿下了。”胤禛很是有礼貌的给太子道谢,太子拍拍他的肩膀笑道:“谢什么,咱们一家兄弟,何必说那个客气话?来来来,趁着汗阿玛没过来,咱们先过去喝两杯,等汗阿玛来了,咱们可就没那个口福了。”

大阿哥斜眼看太子:“太子殿下这话说的可不对,你应该说,等汗阿玛来了,咱们的口福就更多了,这会儿不过是一些冷盘,有什么好吃的?要我说,咱们不如先找点儿人弄个杂耍什么的,乐呵一番。”

三阿哥拿着扇子在手心敲了两下,抬头看着天空说道:“如此夜色,如此圆月,人间团圆美景,咱们还是不要辜负了这金秋佳节的胜景,不如咱们来吟诗作对,评出个一二,等汗阿玛过来了,也能讨个好彩头。”

胤禛绷着脸没说话,胤祺汉语不好,索性也不说话了,胤祐一向是小透明,也没人询问他的意见。接下来,就是胤禩了,这位笑的一脸温和,那样子真是皎皎如月,确实是当得起君子如玉这个评价的。

“众位兄长的提议都好的很,臣弟倒是觉得,咱们一边饮酒,一边赏乐,情致来了再赋诗作词,也是一种人间美事。”胤禩倒是谁也不得罪,将前面那三个提议都给加上去了。

胤禟在一边哼哼道:“谁耐烦作诗啊,这种好时候,咱们就应该敞开了肚皮喝酒才对,来来来,十弟,咱们去一边喝酒,我告诉你啊,上次你九哥我刚得了一个绝色美人儿,回头送你玩玩?”

十阿哥胤誐眼睛一亮,凑到胤禟身边问道:“有多好看?告诉你,不好看我可不要!”

“好看的很,比你府里的好看多了,所有的加起来都比不上那女人一只手。回头你到九哥府里看看就知道了,九哥保证,你一看就会迷上的。”胤禟就差拍胸脯保证了,也幸好宜妃距离的远,要不然,非得过来揪胤禟的耳朵不可。兄弟间互相送个女人什么的,这是正常事情,但是你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场合,这种话能说吗?谁给你嚼个舌头传到皇上耳边,你就等着倒霉吧。

胤祺虽然说不好汉语,但还是能听懂的,见自家弟弟这么不避讳,脸色顿时有些尴尬了,十二阿哥胤裪在后面打圆场:“臣弟前些日子得了一个玉雕,看样子倒是挺精致的,但是几位哥哥也知道,臣弟对这方面实在是太不懂行了,所以也判断不出来真假,哥哥们若是有兴趣,就帮臣弟鉴别一番?”

十三十四年纪小,在胤禟和胤誐说话的时候,胤禛就将人叫道身边引开了他们的注意力,但是胤裪的声音不低,两个人顿时来了兴趣:“十二哥,快拿出来大家瞧瞧,若真是好东西,咱们也能长长见识。”

胤裪脾气好,立马从荷包里拿出来一个玉坠,雕的是上古貔貅,颜色翠绿,看起来确实是很精致的。十三十四鉴别不出来,就转头找胤禛帮忙。

胤禛拿在手里仔细观察了半天,才点点头说道:“确实是真品,这刀工是顺着玉石原先的走势来的,自然而成,带着天然色彩,但每一刀都是经过仔细琢磨的,所以雕刻之后,又是特别精致传神的,若是我没猜错,这应该是汉玉雕。”

胤祉对此也有些研究,听了之后就凑上来观察,半天也给出了评价,很是赞成胤禛的意见,看完之后又给了露出好奇之色的胤礽,于是兄弟几个就抡着将这玉雕看了一遍。

大阿哥倒是不太懂行,幸好他没二到家,知道大部分的人都赞同,也就只是哼哼了两声,没敢将所有的兄弟们都嘲笑一番。

玉雕轮到胤禟手里,他倒是眼睛闪闪发亮,拿着看了大半天,才依依不舍的还给十二阿哥:“十二弟,你这东西若是出手的话,可先要找自家兄弟啊,哥哥我到时候肯定不会让你吃亏的。”

十二阿哥笑了笑,刚准备将那玉雕塞到胤禟手里,胤祺在一边喊道:“胤禟,过来,我这里有个东西是特意给你留下的,你看看喜欢不喜欢,若是不喜欢,我就给你换一个。”

胤禟立马屁颠屁颠的过去了,胤裪也没在意,重新将玉雕给收起来,转头去照顾十五阿哥等年纪更小的弟弟们。

十三则是缠着胤禛:“四哥,过两天咱们去打猎吧?汗阿玛上一次去围猎对没有带上我,你说了要带我去的,我东西都准备好了,前几日蒙古送来了新马,咱们过去挑几个好的?我听说,今年有一匹特别烈的马,咱们去求求汗阿玛,让汗阿玛将那马赏给弟弟吧。”

“十三哥,你太没义气了,你明明前天还说要陪我去买东西的,这会儿又要去打猎!”十四十分的不满意,在一边拽着胤祥说道,再有一个多月就是胤祥和胤禛的生辰了,他这个当弟弟的自然是要送礼物的,往年都是额娘自己准备的,只是今年好歹他也算是大人了,这礼物自己准备才显得有诚意。

十三也想到自己答应十四的事情了,立马有点儿不好意思的说道:“那我不是没想起来吗?不如这样吧,这才八月十五,我先陪你去买东西,然后咱们让四哥带咱们去打猎?十月的时候打猎正好,到时候四嫂也要生孩子了,咱们正好能给小侄儿做个衣服什么的。”

十四想了一下,觉得此建议甚好,点头应道:“那咱们就说好了,你先陪我去买东西,后天就去吧,我要去找汗阿玛求个情,不想去无逸斋了,那群老头子讲课太没意思了,还不如四哥讲的,就说我们要去四哥府上讨教功课,然后顺便在四哥那儿住几天。”

胤禛在一边很无语,你们两个讨论的倒是欢快,连行程都订好了,就没人问问我同意吗?

正想着,就听外面传来响鞭声,然后就见康熙的御辇从另一边过来了,一群人赶紧保持安静,等康熙下了御辇,扶着梁九功的手走过来了,才一起行礼请安。

康熙哈哈大笑着让众人都起身,他后面还跟着很多的宗室,好歹是家宴,康熙自己的兄弟,已经那些堂兄弟都是要请过来的,不管感情深浅关系好坏,总之,不能在大好团圆日落下把柄让人说爱新觉罗家不重视感情。

这会儿的座位可不是按照爵位来安排的,距离康熙最近的,除了太子,先是长辈,比如说康熙的叔伯,接着是兄弟,幸好康熙兄弟不多。然后才是胤禛这群儿子们,再往后就是能单独有个座位的皇孙们,加起来也能排个三十多桌了。

而女眷这边,和男人那边的排位又不同,皇太后和康熙并排坐着,皇太后下首是太子妃,太子妃再往下是佟贵妃,然后是惠妃荣妃宜妃德妃,接着是良嫔等嫔位上的,最后是一些康熙比较宠爱的答应美人之类的。

这些都有十多号人了,再往后是李巧慧这些皇子福晋,小孩子要跟着亲额娘坐,等她们排完,才宗室福晋。至于各家带来的侧福晋的,都是在另外一边的,不能排在这正经的席面里。

当然,康熙是不会让自己的女人和宗室王爷们面对面的,于是,这女眷面前,都是要摆上屏风的。当然,这东西除了妨碍大家看见对面的人,也就没别的缺点了。

反正歌舞什么的,都是在对面的戏台子上表演的,完全不影响大家的观看。

在开宴之前,康熙他老人家先是说了一堆吉祥话,大致意思就是中秋佳节到了,爱新觉罗家的一群人也聚一聚,然后一起乐呵乐呵,然后率先喝了一杯酒,这就是个讯号,代表大家都要开始敬酒了。

辈分最高的王爷先说话,敬了康熙一杯酒,说了几句好话,挨着次序往下来,当然,康熙也不是每个人的敬酒都喝的,大部分都是不给面子的沾沾唇,一直到太子敬酒,他也不过是喝了两杯。

女眷那边不流行敬酒,大家都是对上面的皇太后说几句好话,老太太一直是高兴的很,脸上的笑容都没有断过。酒过一轮,鼓乐就开始了。

作者有话要说:嗯,估计是最后一次这么美好和乐了?下面就要开始各种勾心斗角了,弟弟们都长大了啊,对此太子爷表示很困扰,只有小四一个弟弟是好的,其余的连带大哥都是一群混蛋,还不如让他们的额娘都塞回肚子回炉重造呢…

返祖

更新时间:2012-8-28 17:32:09 本章字数:5529

中秋节很快就过去了,李巧慧再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是半点儿都没有踏出雍郡王府,她那肚子,连宫里不管事情的老太太也是十分担心的,经常派嬷嬷过来询问情况。

胤禛也是不敢掉以轻心,太医们已经给胤禛说过了,李巧慧肚子里的孩子个数太多了,肯定会早产,最好是在七个月的时候引产,要是到了八月,就可能会有危险。更不能拖过八月,因为到时候孩子会太大,李巧慧必定是承受不住的。

所以一进入九月,整个雍郡王府就开始戒备了,李张氏甚至是住在了雍郡王府,彻底将胤禛给赶到了书房,白天黑夜,李张氏都是住在李巧慧隔壁,只要李巧慧一有动静,那边就铁定能听见。

而李张氏担心自家闺女,晚上更是不能睡的太沉,时时刻刻警醒着。先听见那边翻了个身,然后就有轻轻浅浅的呻吟声传出来了,李张氏原本的困顿立马就飞了,整个人都精神起来了,叫了脚踏上休息的小丫鬟,穿了衣服就往隔壁跑去。

刘嬷嬷和黄嬷嬷年纪虽然大了,但毕竟是有经验了,九月初的时候也被胤禛给接过来了,这会儿是睡在李巧慧房间的另一张榻上,她们的速度比李张氏还快。

李张氏进屋的时候,黄嬷嬷正扶着李巧慧的肚子,刘嬷嬷则是一边给李巧慧擦汗,一边轻声问道:“福晋?福晋?可是肚子疼?还是想吃点儿什么?或者起夜?我让人准备着?”

李巧慧好一会儿才睁开眼睛。断断续续的说道:“快,让人…让人准备,孩子,孩子要出来了。”

李张氏慌慌忙忙的就站在屋子中间喊起来了,建兰寒兰等大丫鬟这段时间也是一直在外面守着的,听到李张氏的话,不仅不显得忙乱,反而有松了一口气的感觉,怡红等人虽然已经出去配人了,但是怡蓝怡绿是留在府里当嬷嬷了的。这会儿两个人根据上次的经验,一个站在院子里,一个站在厨房里,有条不絮的指挥着院子里的人行动。

各处的灯笼也被点燃了,虽然是半夜,这院子里却还是亮堂堂的。怡蓝随便拽了个人,让她去墨香阁通知胤禛。又另外叫了人去守着元希阿哥和宝珠格格的房间,嘱咐那些教养嬷嬷们小心照看着,千万别让阿哥和格格过来。

毕竟孩子年纪小,这又是半夜的,妇人生孩子保不准要出多少血,两个孩子就算是从小比别人家的孩子聪明胆大,那也是小孩子,万一冲撞了,可就不得了了。

没多久,胤禛就匆匆忙忙的赶过来了,也顾不得这是大半夜,让苏培盛亲自带着人去将宋太医给请了过来,一个还不放心,另外去太医院将值班的太医都给叫了过来。至于成御医,暂时还是不能叫的。

外面的忙乱李巧慧是知道一点儿的,不过这会儿她也顾不上外面的事情,只一心一意的忙着生孩子。当初说至少是三个,三个月前她就已经确定了,三个还真少了,这会儿,她肚子里可是有四个的!

若不是她能兑换各种保护身子和胎儿的丹药,能用功法保护自己的孩子,恐怕六个月的时候,这几个孩子就要出来了。那时候,孩子肯定是要体虚的。早产儿说不定会有个什么毛病,这病弱的孩子,若只是生在普通的大富大贵之家,还可能是被父母兄弟娇养一辈子,但若是生在皇家,尤其是他们的爹还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那以后的人生可就悲催了。

所以,不管怎么样,李巧慧都硬是撑过了六个月,终于忍到了七个月。这会儿,身子就像是要被撕开一样,里面的孩子却因为不足月没力气主动出来,只能她自己努力将孩子给推出来。

不过李巧慧也算是有经验了,再加上李张氏有技巧的给她推肚子,总算是在胤禛早朝之前,将四个孩子都给生下来了。胤禛简直要高兴傻了,一会儿看看三个儿子,一会儿看看一个女儿,脸上那笑容,据说看见的人都被吓的不轻。

“苏培盛,你进宫去给汗阿玛禀告,不,我下朝之后亲自去!”胤禛搓搓手,一个个将孩子抱过去,然后终于在苏培盛的提醒下想起来到宫里去报喜。胤禛这会儿是绝对不想离开孩子的,但是想了想还是自己去最好,一来能让汗阿玛更高兴,二来也不显得自己太儿女情长。三来嘛,反正他是要去上朝的,总得去一趟,顺便去乾清宫,说不定汗阿玛的奖赏更丰厚。

康熙上朝的时候还奇怪自家四儿子今天像是捡了钱一样,虽然脸上不是很明显,但全朝堂的人都能看出来雍郡王今儿的心情很好。等下了朝听胤禛那么一说,立马就乐了:“你说,你媳妇儿生了四个?三个儿子一个女儿?”

“是啊,托汗阿玛洪福,太医们都说,孩子各个健康,顶多是刚出娘胎有些虚,过个几天,就能养过来了。”在自家亲爹面前,胤禛也没必要绷着了,反正他今年才二十多,不用跟个老头子一样。

康熙连说了几个好,冲动之下,就准备起身换衣服跟着胤禛回府去看那罕见的四胞胎,但马上被胤禛给拦下了:“汗阿玛,怎么能劳动您亲自过去看呢?他们是晚辈,汗阿玛是长辈,只有他们过来请安的份儿,哪有让汗阿玛屈尊的份儿?汗阿玛若是想看,等满月之后,儿子立马让李氏将孩子给抱进宫让您看看。”

康熙想了想也觉得是,小孩子太虚弱了,又是早产又是多胞胎,万一自己的福气太重,小孩子能承受的福气有限,再加上自己是个皇帝,那龙气他们万一承受不住,可就坏事了。自己可不是想让那孩子早夭的,还是再等等吧。

可是,虽然康熙不能亲自去,但是能派人去啊。洗三那天,梁九功替康熙送了大把的赏赐过去之后,回来绘声绘色的给康熙描述:“哎呀,奴才真没见过四阿哥家里那样可爱的孩子,虽然个头有些小,却都是活泼的。尤其是那小格格,比三个哥哥都活泼,奴才去的时候,就见雍郡王正手忙脚乱的哄小格格,小格格手里抓着雍郡王的辫子上的东珠不丢手,别人一碰她就哭。雍郡王好脾气,就那么一直抱着。”

“你说老四一直抱着那小格格?”康熙大为惊讶,梁九功笑呵呵的说道:“是啊,奴才可没骗万岁爷,雍郡王看样子倒是对小格格更上心,半天功夫,都没将小格格给别人抱着。”

“这小子,还真是个慈父!”康熙笑着说了一句,又问了好多其他的,梁九功都一一的说了。本来他还想说,那三个阿哥,长的都是大有福气的,尤其是那个二阿哥,和皇上简直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但是想想,这话又不是自己一个奴才能说的,也就给扔到一边去了,反正才三天嘛,看不出来也是正常的。

梁九功这么一耽搁,一直到一个多月后,李巧慧带着四个孩子进宫给大家看稀罕,康熙才算是大大的吃了一惊。看着被包成一团放在软榻上的小面人儿,康熙一脸惊讶:“皇额娘说我小时候也是长这样?”

“是啊,那时候你也不大,刚生下来就被抱到姑婆的宫里去了,我头一次见你,你才这么大一点点儿,小小儿一团,特别的乖巧,也不哭不闹,很是讨人喜欢。”皇太后笑眯眯的说道,还伸出两只手比划了一番。

康熙看看旁边低头盯地面的胤禛,脸色微微有些尴尬,儿子都这么大了,去忽然被人说起那小时候自己不记得的事情,真是有些不太自在。

“三阿哥长的也好,和你皇玛法倒是有几分相似的。”皇太后一转眼又瞧见另外一个,立马喜滋滋的说道:“我虽然是没见过你汗玛法小时候的样子,但是宫里留有画像,你汗玛法的鼻子,也是这么的高挺的,还有这额头,又宽又明亮,嘴巴长的也好,是个有福之相。”

夸赞的李巧慧在一边很是抽搐,古代的审美观基本上是没什么大误差的,但是说起这有福之相,她就总是忍不住无语。女人倒好说,就是在现代社会,也是脸蛋圆圆身材微胖的女人才是做儿媳的最佳人选。但是这男人,排除掉天庭饱满地阁方圆等通俗说话,还得嘴巴特别大,要能吃四方。那嘴巴大的男人,能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