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大部分人在得不到他的回应后都会偃旗息鼓,改哔哔为悄悄观察,唯独一人例外,就是薛子问。

那家伙彷佛有无限的热情,就算邵君凌不理他,他也能一个人兴奋地自言自语很久。

而且,邵君凌万万没想到,自己有朝一日能跟这个话痨成为好朋友。

他俩算是不打不相识,因为薛子问在邵君凌面前说了尹畅的坏话,两人打了架,薛子问挨了揍、挨了咬,还挨了针破伤风。

当然,邵君凌后来得知那些坏话是薛子问的小舅舅说的,薛子问一开始也不知道尹畅是他哥,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薛子问其实挺无辜的。

在林老师的协调下,两人和好了。但让邵君凌崩溃的是,薛子问居然被林老师安排成了他的固定同桌。

这就意味着,他每天都要承受对方无止境的哔哔哔…他还不能打他!

还好,薛子问在吃过之前那次亏后,深知邵君凌的厉害,会下意识地讨好他、拍他马屁。

而且,薛子问还有两个小跟班,分别叫董承天和纪涵,他们三个在幼儿园就认识,是穿一条开裆裤长大的交情,自从薛子问成了邵君凌的同桌,董承天和纪涵自然也认邵君凌做了老大,邵君凌莫名其妙就有了三个小弟。

小弟们对他特别好,除了时不时给他带好吃的、好玩的(偶尔还有保护费),还会跟他分享时下流行的游戏、动画片以及班上各种小朋友的八卦。可以说,在进入德音的第一年,邵君凌关于这个新阶层的认识几乎全来源于薛子问的小团体。

邵君凌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性格,但只要别人对他好,他也都记在心里。所以,当小弟需要他的时候,他也会义不容辞地为他们出头,比如薛子问在拍综艺时受了双胞胎的委屈,他冒着受伤的危险也会替薛子问讨回公道。虽然后来因为哥哥的介入,他们没打成架,但薛子问仍然对邵君凌感激涕零。尤其是在薛子问逐渐懂事后,每次重看节目,他都会热泪盈眶——曾经,有一个兄弟为了给自己出头,被他哥像小鸡崽一样拎了回去,在全国人民面前除了丑——这份情义他永远记得!

只可惜,他们的同学缘分仅止于二年级,邵君凌在拍完综艺后又与他做了半年同桌就跳级了。

薛子问十周岁生日那天在家里开了盛大的生日派对,邀请了邵君凌去参加,那天原来班上的同学几乎都来了。原本薛子问才是主角,结果邵君凌一到,大夥儿都围着他转,向他瞭解跳级后的情况。

薛子问丝毫不在乎邵君凌抢了自己的风头,因为邵君凌似乎是他最值得炫耀的朋友。

当时,邵君凌已经上五年级了,即将小学毕业,薛子问在派对结束后难得露出了忧伤的表情:“哎,你马上要去初中部了,以后想去找你玩就难啦!”

德音的小学部和初中部其实只隔着一扇铁门,但对两个小家伙来说就像是两个世界的距离。

邵君凌拍拍他的肩膀说:“没关系,我们可以、打王者荣耀,我带你飞。”

薛子问也搂住邵君凌的肩膀,握着小拳头:“好大老大!…对了老大,能不能把你写过的作业也都留给我?”

邵君凌:“…哦。”

薛子问的学习是真的不大行,不过他家很有钱,估计也不愁出路,不像他,还肩负着长大后养哥哥的重任。

邵君凌去美国念大学那年,薛子问初中还没毕业,后来他们除了一起打游戏,共同话题越来越少,不过朋友的交情一直都在。很久之后,邵君凌得知薛子问高中就去意大利一个艺术学院学画画和雕塑了。

他一点都不意外薛子问的选择,当年在土窑村,薛子问丢弃一切把那块树根扛回来的时候,他就觉得这家伙在艺术领域有前途!

(8)邵君凌的朋友——傅延悦

初三时,邵君凌认识了傅延悦,那是另一个让他印象深刻的朋友。

傅延悦皮肤白白的,鼻子挺挺的,相貌俊秀,成绩也很好。邵君凌进他们班时,傅延悦是这个班的班长,非常受欢迎,班上绝大多数女生都喜欢他,绝大多数男生都喜欢跟他玩。

如果邵君凌没跳级,傅延悦在班里估计仍是一枝独秀,但邵君凌跳了,不但成了他的同学,还成了他的同桌。

由于邵君凌是跳级生,一开始,他个子没傅延悦高(刚上初三时才一米六三),打球没他好,连考试成绩都不如傅延悦。可傅延悦不但没有看扁他,反而对他这个插班生表达出了极大的善意与热情。

两人见面时,傅延悦对他说的第一句话是:“跳级生你好啊。”

邵君凌每一次跳级或是升学,新同学里都会有认出他来的,这是综艺节目带来的影响,但那些人大都会说“你就是邵君凌?”“你是尹畅的弟弟?”“我看过你的节目!”,接着对他展开当初参加节目的一些细节展开八卦,唯独傅延悦,在认识初期没有问过那些东西,而是聊了聊他在德音获得的成绩。

“我听说过你,”傅延悦当时摇着椅子笑呵呵道,“小学连跳两级,三次华杯赛奥数冠军,你还进了我们学校的计算机信息与编程兴趣班,听说那个兴趣小组全是精英,好难申请的…”

邵君凌不知道这个人怎么这么瞭解自己,他调查过他?

“我原本以为初中你不会再跳级了,没想到又跳了,很高兴跟你成为同学,”傅延悦揽住他的肩膀轻轻拍了拍,“以后在这班里我罩你啊。”

邵君凌不当老大好多年,但也没弱到要别人罩,莫名有些受宠若惊。

不过,有人说要罩他也没什么不好,只要不让他每天当跟班拍马屁就行——他感觉得出来,傅延悦看他的眼神是欣赏的、认可的,对方把他当成一个平等的朋友,他才会接受这种好意。

之后的日子,傅延悦果然依照承诺“罩”着他,体育课打球踢球主动拉他跟自己一队伍,化学课做实验跟他搭档,连打扫校园卫生,他俩也是一组。

傅延悦也很能说,但他的“能说”和薛子问那种话痨不一样,傅延悦爱好广泛,懂很多东西,什么星球太空、前沿科技、金融信息,各种领域的知识,他都能跟你讲一些。

邵君凌之前几年都没有碰到过这么博学又好玩的人,不免对他有些钦佩。

第一次期中考试,他考得没有傅延悦好,傅延悦还开玩笑调侃他:“不应该啊,你这么厉害,是不是故意让着我啊。”

邵君凌特别认真地回答:“没有,我尽力了。”

这种小考试如果说放水,那是对傅延悦的侮辱,就像他和于剑在道馆切磋,如果真把对方当朋友,就会全力以赴。邵君凌觉得,只有在学习上打败傅延悦,才配当对方的朋友。

那年的期末考试,邵君凌比傅延悦考得好了,傅延悦就很高兴:“你果然很厉害!”

可成绩再好,邵君凌也不觉得自己比傅延悦优秀,一个人的魅力不是单纯通过成绩来衡量的。

德音开展的是多元化素质教育,学校里有各种各样出色的人,会演奏乐器的、会画画的、会载歌载舞的…还有像傅延悦这样博学多知的。接触的人越多,邵君凌越觉得自己只有学习成绩好完全不够看,何况,他之前跳级也只是在追赶同龄人的步伐,毕竟他十岁才念一年级。

初三寒假的时候,傅延悦邀请邵君凌去家里作客,邵君凌见到了傅延悦的大哥。

傅延悦的大哥戴一副细边的金框眼镜,个子比哥哥还高,看上去书生气十足。当时,傅延悦他大哥的男朋友也在,那个大哥哥长得很帅。

他们在饭桌上聊了会儿天,傅延悦的大哥说话慢条斯理,但也见多识广、幽默风趣。邵君凌听他说了会儿,才明白傅延悦身上那种优秀的气质源自何处,成天和这样的精英哥哥相处,也难怪傅延悦在同龄人里会那么受欢迎。

而且,邵君凌感觉,那两个哥哥的思维方式和大脑运转速度跟他差不多——他一直觉得身边大部分人的脑回路比较长,想事情总是慢一拍,甚至很简单的问题总想不清楚,包括他哥——和他们交流就好像接上了信号满格的wifi,让人徜徉在知识和谘询的海洋里,特别舒服。

不过,傅延悦似乎不大喜欢他大哥的男朋友,因为那个帅哥哥嘴巴有点坏,老喜欢逗傅延悦,比如刚见他俩时,他就问傅延悦:“这是你男朋友?”

傅延悦急得满脸通红,拚命跟对方解释自己只是他的同学。

那人又笑眯眯地说:“同学就同学,你脸红什么?”

邵君凌第一次看到傅延悦被两句话惹得炸毛,不过,他当时还沉浸在“男人能和男人谈恋爱”的震惊中(在车库门口目睹了两人接吻),没说上话。倒是傅延悦的大哥无奈地说了那人一句:“不要开小朋友玩笑。”

邵君凌和傅延悦只当了一年同桌,两人后来一起上了德音的高中部,傅延悦去了留英班,打算毕业后去英国念大学,而他想留在国内,便去了综合班…他还不知道,自己很快也会被哥哥赶出国。

两年后,邵君凌去了美国,又过了一年就听说傅延悦申请上了ucl。

他们一直有联系,不过,大部分时候是傅延悦找邵君凌解决学业上的问题。

邵君凌自己学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还要抽空帮老同学研究金融数学…他有时候也会怀疑,傅延悦当年说“罩他”,对他这么好,是不是算准了日后能无偿请自己当苦力?毕竟那家伙有这么一个老谋深算的大哥…

作者有话要说:

和同样聪明的哥嫂。

第126章 番外05

(3)于剑

于剑是邵君凌在跆拳道馆认识的一个朋友,他比邵君凌大了一岁。

综艺热播那年,邵君凌不但在德音有了不少关注者,在道馆也遇上了不少“挑战者”,谁让节目组当初这么大肆地宣传他有多厉害呢。

道馆里大都是好胜心极强的男生,尽管道馆有教练,但教练不会无时无刻看着他们,每当自由训练时间,那些人就会打着“切磋”的名义找上邵君凌,想方设法地要挫挫这个上过电视的小明星的锐气。

邵君凌当然知道他们的目的,可纵是他的性格再不服输,面对前赴后继的挑衅者,也会有疲于应战的一天。

有一次,他早上跑了五公里,上了一天课,晚上到道馆又练了两个小时,累得筋疲力尽。正打算提早回家休息,一个男生找上他,说要跟他耍耍。

那人叫葛浩,练习跆拳道已经三年了,在同龄人里很强,私底下也特别嚣张。

以邵君凌当时的状态,跟他打一场必然会输。不止如此,他可能又会受伤,当然这个受伤不是明伤。道馆禁止他们在切磋期间对对手造成故意伤害,可规定是规定,他们这些会武的人想在别人身上弄出一点淤青之类的暗伤却是轻而易举的。

就在邵君凌进退两难之际,一个高个子男生走了过来说:“他今天好像有点受伤了,你改天再找他切磋吧,否则胜之不武。”

邵君凌闻言一惊,确实,他腰上有淤青,上厕所时解裤子忍不住发出一声嘶声,但他没留意当时有别人在场。

只见那人剃了个平头,五官端正,长相看起来很普通。

葛浩也挑眉看着对方,显得有些意外:“你是谁?”

男生说:“我是新来的,叫于剑。”

他腰间系了根黄带,的确只是个练习没多久的新人。

葛浩的视线狐疑地在于剑和邵君凌之间逡巡:“你怎么知道他受伤了?”

于剑穿着工字背心,一边喝水一边抹了把下腭的汗水,平静道:“我刚在洗手间看到的。”

他一身正气,说话的语气丝毫看不出有任何的偏向性,而且他又表明了自己是“新来的”,对道馆这个小社会暗中涌动的争斗可能一无所知。

葛浩又阴阳怪气地轻哼了一声,只能放弃挑战走了。

“…谢谢。”邵君凌看着对方。

于剑朝他摆摆手就走了。

综艺热播后,第一次有人没用好奇的、探究的目光打量他,仍然平静地像在看一个普通人,这让邵君凌非常受用——对,他不喜欢被鄙夷、被讨厌,但也同样不习惯被人当明星关注、崇拜。

于剑对他的态度,让邵君凌感觉自己就像是站在阳光下呼吸一样轻松、自然。

之后,邵君凌就稍稍关注了一下这个其貌不扬的男生。

他发现,于剑真的是个存在感极低的人,不只是外貌,而是从头到尾的气质。

于剑在道馆里好像没有什么固定的朋友,但也不像邵君凌这样特立独行,他大部分时间自己练习,有时也跟同段位的人切磋,成绩有输有赢,看不出强弱。他能很自然地与别人交流,但他的话又不是很多。

有一天他们各自训练完,在道馆的浴室洗了澡换好便衣碰上了,邵君凌发现于剑身上穿的衣服、裤子都很普通,他背着一个旧旧的书包,t恤的圆领子洗得都有点外翻。

自从邵君凌被尹畅接回家以后,已经很少接触物质条件这么寒碜的人了。他也清楚,能在这个道馆里学习、训练的人家境都还可以,所以,于剑穿成这样又让他感觉有些奇怪。

这是邵君凌第一次主动想结交一个朋友,一个普通人——是,他没有看低于剑,心里反而还升起一股亲近之意。因为,尽管哥哥给他买了各种各样的名牌服饰,还送他去了学费高昂的私立学校,但邵君凌从没有忘记自己的出身,他心里一直觉得自己和于剑一样,只是个出生卑微的普通人。

可邵君凌不善言辞,在社交上又极其被动,纠结了很久都没能主动迈出第一步。

有几回,于剑发现邵君凌看过去的视线,会朝他笑笑,在道馆里时,偶尔也会来旁观他打。于剑一来,邵君凌就会打得很认真,想演示给对方看——他当时的段位比于剑高了好几级,不能与对方切磋——可等他打完,于剑已经不见了,这时候邵君凌又会有些失落。

很久之后邵君凌才明白,他对于剑特殊的在意,除了自己定位的相似出身,还有强者之间一种本能的吸引力。

没错,于剑这个人根本没有表面看起来这么简单,他平时的对打成绩虽然平平,可每当考段总能一次通过。而且,他的考段速度并不亚于邵君凌。

教练曾夸过邵君凌的进步速度比大部分人都快,所以他自我感觉一直不错。时隔一年,当他猛然间发现于剑腰带的颜色只比自己低了一级的时候,他才惊觉对方居然赶了上来!

而且,可能是于剑的存在感实在是太低,这种诡异的追赶速度居然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邵君凌再也忍不住,主动和于剑说了第一句话:“你来了。”

于剑看上去有些意外:“你在等我?”

邵君凌点点头:“你很强。”

于剑平静地说:“你也很强。”

这就是他们第一次正式对话,像是武林高手过招之前的简洁却充满哲学奥义的开场白,来自两个不足十五岁的少年。

他们的相熟过程也很简单粗暴,就是切磋对打,但段位比他低的于剑跟他对打的成绩居然仍能平衡在输赢各半…

邵君凌从地上一跃而起,眼眸里头一次有了棋逢对手的兴奋感:“我想知道你的真实实力!”

于剑已经收起招式,笑说:“我跆拳道的水平就这么点。”

邵君凌:“什么意思?”

于剑挠挠头,不好意思道:“我原本不是学这个的,如果我拿真实水平跟你打,就是欺负你了…再说,你还比我矮,我赢了你,感觉像是在欺负小朋友。”

邵君凌:“…”

后来,邵君凌才知道,于剑的大伯在这个道馆当教练,他是内部人员带进来的,不需要交任何费用。但于剑来这儿之前学了八年的武术,还分别拿过两次中国武术少年组的冠亚军,他有非常扎实的学武基础,所以学跆拳道才这么快。

从那之后,邵君凌就抛弃了尊严,每天缠着于剑切磋。

于剑也挺喜欢这个比自己小两岁的小个子弟弟,还传授了他长高心决…

深入接触后,邵君凌又得知,于剑家的家境确实不大好,妈妈只是个普通的家庭主妇,爸爸是个小学语文老师,收入微薄…但这不影响邵君凌对于剑的评价——友善、正直、强大,而且低调,比大部分邵君凌见过的富人家小孩都要很优秀。

小学加初中,真正四年,邵君凌不但学精了跆拳道,还从于剑身上那儿学到了不少武术招式。

上高中后,由于邵君凌的身体素质完善,开始学其它格斗与拳击技术,于剑仍然留在之前的道馆做日常训练,邵君凌时不时回去找他,再把自己新学的东西再教给对方,二人交情颇深。

在邵君凌的三观塑造最重要的这几年,于剑身上隐士般的特质对他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邵君凌学着他收敛自己的锋芒与野心,过低调、朴素的生活。当年他拒绝哥哥再给自己买高档服饰、

作者有话要说:

转而上某宝买大众款,就是出于此因…

于剑的存在让邵君凌知道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也让他相信,真正的高手是藏在普通人当中的。

第127章 番外06

番外06:《美色误人》(一)

备注:何宏浚视角

学霸何宏浚从小自诩是个天才,直到他上了德音,在计算机与ai设计兴趣小组里认识了毛子昂和邵君凌。

毛子昂是个十三岁就收到过科大少年班免试录取信的天才少年,但他爸妈觉得他去少年班会变成书呆子,于是把他送来德音接受全面素质教育,力争把他培养成一个正常人。

而邵君凌是个十岁才上学并在五年内念完德音小学加初中课程的怪胎,不止如此,由于初中时开始邵君凌就参加了德音的计算机编程兴趣小组,他靠着每周两三次的兴趣课和简短的业余时间,居然把国内大学的信息编程都自学完了。

其实何宏浚也不差,在上德音之前,他一直在公立重点念书,每次都考全年级第一。身为一个光学工程师的儿子,他也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跟他老爸学习编程。

但跟毛子昂和邵君凌这两个跳级怪相比,他觉得自己的成绩完全不够看了。因为真正的天才,想学的东西根本不局限于学校发的课本,他们的对手也不局限于同校、同年级的同龄人,而是全世界…

高一那年,何宏浚与毛子昂、邵君凌等六个同学一起组队参加了frc机器人挑战赛,拿了第一。他们三人作为核心设计人员都收到了l大的录取通知书。

何宏浚高兴得像是中了头等大彩,满心期待着与这两个天才同伴前往美国。结果那两个家伙像是什么事都没发生似的,该干嘛干嘛。

是的,他们根本没把被l大录取这样的好事放在心上。

毛子昂说他参加这个兴趣小组只是以前没接触过ai,随便玩玩,他毕业后想进他爸妈那个单位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做贡献,邵君凌也说更想留在国内念大学。

毛子昂的选择,何宏浚能理解,毕竟那小子一家人都是搞火箭的,据说他早就把他家里一堆与之相关领域的书都看完了,估计对航天航空已“情根深种”。

但邵君凌留下来,何宏浚想不通,国外的ai技术明显要比国内先进,天才们咋都这么爱国?

在何宏浚锲而不舍的逼问下,他才得知,邵君凌不出国的理由竟然是想留下来陪他哥。

何宏浚简直要晕倒,因为邵君凌平时看上去太理智、淡定了,他完全想不到,这家伙还是个恋兄狂魔!

不过那天,何宏浚在邵君凌家见到了对方的哥哥,就是那个在演艺圈红透半边天的大明星尹畅本人。何宏浚第一次发现,美可以不分性别,他一个从头发丝直到脚趾头的直男,看见尹畅这样的帅哥对他笑,都会觉得心驰神往,也难怪这种明星都有这么多脑残粉。

后来何宏浚听说,邵君凌又决定出国了,因为那天尹畅偷听到了他们的对话,非要邵君凌去。

为此,何宏浚承受了邵君凌十足的怨气——如果不是他去找邵君凌,逼对方说理由,邵君凌也不用跟他哥分开——但何宏浚想到自己拯救了一个差点被美色所误的天才,对那点不痛不痒的怨恨眼神也不介意了。

确定要出国没多久后,邵君凌就拉着他和毛子昂帮忙,说想做一个聊天ai送给他哥,否则他做了,他哥一个人会寂寞。

何宏浚又一次晕倒,邵君凌这么个天才,怎么老把智商浪费在儿女情长上?

不过他们三个搞了半年,总算在出国前一个月把那个聊天机器人搞定了…

出国那天,何宏浚约邵君凌在机场门口见面。

那天邵君凌他哥坐车送他,何宏浚透过车窗看见了尹畅,对方眸中浓浓的不舍之情让何宏浚心脏也像是被电击了一下,搞得他莫名有种棒打鸳鸯的罪恶感。

邵君凌返回车里,不知道对他哥说了什么,出来后,他脸上一会儿惆怅,一会儿又挂着诡异的笑容,特别不正常。

不过说真的,邵君凌他哥也挺好的,因为心疼弟弟坐长途飞机累,居然给他俩一起升了个舱,那还是何宏浚第一次坐商务舱呢。

到了l大,异国的学习和生活让何宏浚格外新鲜,学业之余总想到处去走走、看看。

何宏浚本想拉邵君凌一起,可邵君凌忽然有一天开始忙碌起来,他每天一下课就回到宿舍,还不让任何人打扰。何宏浚觉得奇怪,以对方的能力应付当时的课业应该还挺轻松,他到底在忙什么?

有一次,何宏浚听到邵君凌房间里传出说话声,好奇趴在门口偷听了一下——

“泉水总是向河水汇流,河水又汇入海中…世上哪有什么孤零零?万物由于自然律…”

在打电话?不对…

“阳光紧紧地拥抱大地,月光在吻着海波,而这又有什么意义,假如,你不吻我?”

好像是在…念诗?

邵君凌每天下课把自己关在宿舍里念诗???╭(°a°`)╮

…他真的越来越搞不懂这个天才同学了。

圣诞节假期快来了,何宏浚兴致勃勃地筹划着在国外的第一个假期,结果邵君凌提前完成项目,拖着行李箱回国去找他哥过圣诞节了!

靠,他们才来美国三个月啊,邵君凌至于这样离不开他哥么?

不过,一个月后,邵君凌垂头丧气地回来了,他整个人像是丢了三魂六魄,憔悴得不行。

何宏浚问他怎么回事,他也不说,一回来就把自己关在宿舍里,等了两天都没见人影,何宏浚不放心地破门而入,只见邵君凌抱着枕头缩在被子里,行李箱都还原封不动地放在门边。

何宏浚吓坏了,买了一只汉堡凑到他跟前,诱哄道:“邵君凌,牛肉汉堡,吃吗?”

邵君凌哑着嗓音道:“不想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