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以为知道这样颠覆自己印象的事情,晚上会睡不好呢,却没想到,抱着胤禛的胳膊,竟然一觉睡到大天亮。睁眼的时候,胤禛已经去上朝了。

静怡梳洗之后,才猛地一拍脑袋,哎呀,竟是忘记问胤禛只知道皇后生病的事情了,若是胤禛知情,应该也能问一下皇后是生了什么病吧?

现下好了,胤禛上朝去了,依照他那工作劲头,十之□□,又可能是得再过两三天才能见着人了。

“贵妃娘娘,广储司的人来问,今年冬天的炭火,应该购买多少。”王嬷嬷进来说道,静怡揉揉脸,换上笑容:“让人进来吧。”

宫中用度,都是从内务府走的,内务府分七司三院,广储司是七司里的领头,掌管宫中库藏用度,又分为银皮瓷缎衣茶六库,银就是银两。

冬天宫中炭火要用多少,需先算个数,然后报到皇后这边,皇后准了,内务府就开始准备银子购买。在静怡接了账本之前,内务府应该是将用度递到皇后跟前了。

静怡也不知道皇后是准了还是没准,叫了人进来,那太监不慌不忙的行礼,不等静怡询问,就先说了自己之前报的数字:“往年用碳都是八千斤,顶级的碳木三千斤,皇上那边是两千斤的用度,皇后…”

说着轻咳了一下,静怡就明白了,往年宫里没皇后。

“一等的木炭两千斤,是妃嫔用度,二等的两千斤,是贵人答应的用度,剩下的则是小主们的用度。”还有宫中有头有脸的太监嬷嬷们的用度。

再剩下的一千斤,就是备用了,哪儿炭火不足就往哪边送。

“这事儿我做不了主。”静怡实话实说,“我得去问问皇后娘娘,看她是怎么打算的。”

那太监就皱了皱眉:“贵妃娘娘,这事儿比较急,您这边若是准了,奴才还得吩咐人去买炭火,这炭火不是一时半会儿能买的着的,可宫里十一月就得用上炭火,怕是耽误不得。”

静怡也跟着皱眉:“连半天时间也耽误不得?”

“是,今儿可都已经是十月二十二了,就剩下这么几天功夫,若是错过了,奴才也不能凭空变出来炭火啊。”那太监脸上带了几分焦急,“您行行好,给奴才一个准话?”

静怡深吸一口气,招呼王嬷嬷:“你且在这儿陪着这位公公说会儿话,我到长春宫一趟。”无论如何,这个准话,她是不能给的,她怎么知道皇后定下来的是多少斤?

就算有前例在,可先皇那会儿和现在能一样吗?先皇的后宫小一百人,胤禛的后宫这么五六个人,光是人数就差了一大截。还有木炭的等级问题,几千斤的木炭,差一等的,这中间银子可能就要数千两银子了,这么大的数目,她可不敢做主。

然而等了长春宫,是赵嬷嬷出来回话的,说是皇后娘娘刚用了药,已经睡下了,赵嬷嬷脸上很是担忧:“娘娘这两天身体不舒服,难得能睡下,贵妃娘娘若不是天大的要紧事儿,就先等等?”

静怡总算是明白了,难怪之前皇后娘娘特意交代,遇事儿要是拿不定主意就按照前例来呢。

真要是按照前例来,这多出来的银子谁来掏?买多了炭火要怎么处置?别说放到下一年,木炭这种东西,放时间长了就不能用了,再者,陈碳烟大,就算是过一年还能用,到时候给谁用?

静怡也是无语了,这事儿就算是自己办砸了,皇后还能让自己赔一条命进去吗?这念头一闪而过,静怡迅速给按下,伸手在额头上拍了拍,自从昨儿听了陈玉的话,就总觉得皇后不管做什么事儿,都是在谋算自己的性命。

这样不好,风声鹤唳的,皇后都还没动手呢,自己就要将自己给吓死了。再者,自己也不能打草惊蛇,淡定淡定,以前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过,自己什么也不知道。

这样在心里念叨了几遍,静怡又开始着急了,这木炭的预算可怎么办!

要不然,去问问胤禛?不行,不能问,胤禛本来就忙,这种小事自己都办不好的话,日后还怎么当太后?而且,她也有些不太服气,凭什么皇后想算计自己就算计自己?

她这次,若是能将这事儿给办妥当了,也是往皇后脸上甩了一巴掌了!

“既然皇后娘娘刚睡下了,那我就不打扰了。”静怡面上挂了笑容,微微点头,起身告辞:“待娘娘醒来,替我问安。”

看着静怡的身影出了长春宫的大门,赵嬷嬷才收敛了脸上的笑容,躬身进了内殿。皇后靠在床头,面色确实是有些苍白:“走了?”

赵嬷嬷点头:“走了。”顿了顿,略有些迟疑:“贵妃娘娘该不会去找皇上吧?”

皇后笑了一下:“她不会,她是个有分寸的。”

作者有话要说:惊喜不惊喜?意外不意外?哈哈,你们没看错,今天就是一万字!!!咳,因为更新量大,花开还在更现言那边,所以亲爱们的留言,花开就暂时不回了,但亲爱的们放心,花开还都是有看的,积分也照常送的~~~~~么么哒,花开爱你们~~~看在花开这么勤劳的份儿上,亲爱的们要多多留言哦~~~~

第 111 章

“顶级木炭三千斤, 一等木炭四千斤, 二等木炭三千斤, 三等木炭两千斤,贵妃娘娘, 您确定?”书办再次问道, 静怡点头:“我确定。”

她虽然不知道皇后的打算是多少,但她自己会算,不就是加减乘除吗?有名册在手, 平均一下往年的用量,然后再用今年的人数乘一下, 再加起来,这答案不就立马有了吗?

不过为迷惑皇后, 一等的木炭, 静怡特意多要了两千斤。顶级木炭是那种无烟的木炭,烧起来会带点儿香味,可能是竹子的味道,也可能是梅花的味道,这种的特别贵, 五两银子一斤, 寻常人家别说用了, 估计是连见的机会都没有的。

一等的木炭就是上好的银丝碳了,无烟无味,又特别耐烧,内务府报上来的价格是三两银子一斤, 静怡一下子要了四千斤,比往年多了一倍,这算来,就是六千两银子了。

剩下的和这个比起来,就都不算事儿了。

那书办看着静怡的眼神略有些古怪,又忍不住再问来一次,静怡的答案还是那样,已经确定。顺便拿了对牌给书办,还有批下来的条子,用这个,就可以到内务府领银子,然后准备收购木炭了。

木炭是得在进入十一月之前买好的,所以,这书办一离开,就等于这事儿是彻底的定下来了。王嬷嬷还有些着急:“娘娘,咱们是不是定的太多了些?皇后娘娘之前只说是按照旧例来,咱们刚才就是按照旧例,若是出错,皇后也是不能说什么的。”

毕竟,有这句话在前面,皇后顶多就是能责备一句静怡不堪重用,她自己也是要背一些责任的。

然而,静怡就觉得,不堪重用这四个字,自己是决不能承受的。不管皇后是打着什么主意,她现在要表现的,是自己管家理事的真正本事。

她想要再和府里一样,处处避着皇后,已经是不可能的了。当然,她也没打算将皇后怎么样,别说她现在没这个本事,就算是有,她也不会出手的。

她永远都记得,若是没有福晋,她就没有得宠的机会。哪怕那机会在皇后看来,并不算是什么,只是一两句话的事情,可在静怡看来,这一个良好的开端,能省下她至少三五年的拼搏。

就算是用现代法律来衡量,皇后也不过是一个挑唆的罪名,耿氏也没出手,她自己最后也没事儿,所以,皇后也远远不到要判死刑的地步。

但这不代表她就要永远被皇后压着打,该还的恩情她会还,但是吃了的亏,她也会还。恩情是恩情,怨憎是怨憎,她向来恩怨分明。

“皇后既然是想让在这事儿出错,那这事儿,我就更得给办好了。”静怡面上没什么表情的说道:“这样,我才能彻底摸清皇后是什么打算。”

王嬷嬷还是有些焦虑:“那么多的银子…”

“放心,若是咱们用不了,这些木炭,我自会找个好用处的。”静怡抿抿唇,脑子里搜索着各种木炭的用途。想来想去,最简单的,好像就是赏赐给别人了。

或者,她应该列一下名单,等木炭买好了,就借着胤禛的名义,将木炭赏赐到大臣家中去?

再或者,她是不是应该盼着今年冬天更冷点儿?

前者的话,她还得去找胤禛帮忙,这样一来,在胤禛面前,自己岂不是就是无能的代言人了吗?哎,说不定皇后的目的就是这个啊,让胤禛知道自己是个没本事的?

但是后者的话,太飘渺了点儿,谁知道今年冬天会不会更冷啊,万一是更暖和了呢?

静怡想着想着,脑袋里忽然就冒出来四个字——土法炼钢,这事儿,她还是听自家爷爷说的,那个时代,为了支援国家炼钢,家家户户连个铁锅都要贡献出去,吃饭都得用陶的。

那会儿好奇,还查了一下土法炼钢的详细方法。

但这念头刚升起来,就又被静怡给按下来了。若是土法炼钢真是个好办法,为什么后世的课本上连提都不提一句?而且,不过一两年,这方法就被弃之不用了?

这方法,一来是耗费铁器,二来是需要大量的木材。为着这多出来的两千斤木炭,就要用这种方法破坏环境,实在是得不偿失。

静怡决定立即忘掉这四个字,就当是自己从来没想起来过。

所以,还是第一个办法稳妥些,反正,自己在胤禛面前,好像也从来不是什么勤劳能干的人设。她就是个需要伺候胤禛讨好胤禛的妾室啊,贵妃也是妾。所以,她要那么能干做什么?

还不到要她能干的时候呢,至少,也得是等皇后没了,她才能展现自己的能干。

静怡脑子里一圈的能干,下定决心之后,就将这事儿给暂且放在一边了。条陈已经被拿走,对牌也已经被拿走,她只能继续等后面的发展了。

“皇后那边,到底什么情况,陈玉还没打听出来吗?”静怡忽然问道,王嬷嬷刚才见她想的入神,就没敢出声打扰,这会儿听她询问,忙上前:“奴婢去问问陈玉?”

“直接让陈玉来见我就是了。”静怡说道,王嬷嬷忙去叫人,陈玉很快进来,听静怡又问了一遍儿,赶紧行礼回答:“奴才找了御膳房的人打听,皇后娘娘这两天的饭菜,还是和以往一样,并没有什么忌口之类的。所以奴才有八成把握,皇后娘娘并没有什么重病。”

“另外,长春宫的人,这两天也不见慌乱,都是该做什么做什么,连药也是她们自己熬制的。”陈玉说道,眼皮耷拉了一下,陈玉继续说道:“奴才猜测,皇后娘娘应当是体虚。”

体虚就不是多大病,吃点儿补药就行了,言下之意就是没病。

静怡笑了一下,她之前就是这样猜测的。

“皇后娘娘…”最近可是有什么异常?然而没问出来,静怡停顿了一下,摆摆手:“你多多关注一下长春宫那边,若是有什么不对劲儿的,早些来告诉我。”

宫里和府里不一样,一个最简单的比喻,在府里的时候,这个王府就像是一个牛肉饼,大家吃几口虽然能享受一下,但没这几口也不会饿死。

可自打胤禛登基,这个宫里,一定程度上,就代表的是一个天下。能在宫里抢得主位,就能在这个天下掺一脚,那就不是一个牛肉饼了,而是成千上百的牛肉饼,得到了之后不光是自己可以吃饱,还可以送给别人,还可以拿来换钱,还可以用这个换取性命。

王府没什么好争的,因为就算是当不上世子,也还能有别的爵位。胤禛不偏心,对孩子们几乎都是差不多的,他又十分能干,谁也不用担心胤禛老了之后自己会吃不上饭。

可现在,要争夺的是皇位。

这个谁都能明白,所以以前大家不争,现在你就是不想争,你身边的人也会推着你去争。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既然一开始往上走了,那就只能一直走下去,直到走到最顶端,走到一半儿不想走的,十之□□会被人推下来。就算是侥幸没摔死,也有可能会成为别人的踏脚石。

哪怕静怡不想让元寿当皇上呢,这事儿也轮不到静怡来做主了。一来皇后没儿子,二来,弘时也不会很安分的等着胤禛将皇位留给他。

昨儿还听元寿说,弘时是出宫喝酒去了,据说,是被胤禩邀请去的。

而且,就算是将来胤禛愿意将皇位留给弘时,那弘时能容得下元寿兄弟几个?若是她只生了一个元寿那还好说,可她偏偏生了三个,兄弟三个抱团,弘时将来就不会顾忌吗?

静怡想的入神,都没发现胤禛进门了,胤禛又摆手示意王嬷嬷噤声。所以,静怡是被人给抱起来了,受惊惊呼了一声,这才发现是胤禛回来了,她赶紧伸手搂住胤禛的脖子:“怎么这会儿回来了?”

“怎么,不高兴我回来?”胤禛挑眉,将人放到床上,倾身压下,伸手往她衣服里面摸去,静怡动了动身子:“今儿心情很好?”

“嗯,很不错。”胤禛含糊的说道,亲了个过瘾,两个人衣服都解开了,胤禛却又顿住,伸手将静怡揽在怀里拍了拍:“朕先忍忍吧,避子汤喝多了多身体也不好。”

他当初既已经发誓要为康熙守一年,自然是必须要做到的。

静怡伸手往下:“我帮你。”

胤禛也是憋的时间有些长了,才一刻钟,就喘着气释放了。满足之后也不起身,就躺在那儿抓着静怡的手把玩:“刚才看你在出神,可是在想什么事情?”

“我有个事儿,得求您帮忙。”静怡眼珠子转转,笑嘻嘻的趴在胤禛怀里:“你先保证,等会儿不许生气,不许冲我发火。”

胤禛皱了皱眉:“惹祸了?你先说说是惹什么祸了,若是朕能帮你摆平,那就不会生气。”

“你肯定能帮我的,就是今儿上午,内务府广储司的书办来找我拿主意,问买木炭的事情。”静怡说道,胤禛皱了皱眉:“找你拿主意?”

“是啊,皇后娘娘前两天生病了,就将账本对牌什么的,先送到我这儿来了,只说让我按照旧例来,我却是没想到每年的木炭都还要有个预算,我本打算找皇后娘娘问一声的,然而皇后娘娘身边的嬷嬷说娘娘安睡下来了,我只好自己拿主意了。”

静怡一半儿是给胤禛解释,另一半就是在告状了,见胤禛眉头皱的更紧了一些,就没继续往皇后娘娘身上攀扯了:“我将一等木炭的份量给翻倍了,刚才我就是在发愁,这么多的木炭,到时候要是宫里真用不完,内务府的人会不会上折子参我一个奢侈浪费的罪名?”

胤禛似笑非笑的捏了捏静怡的爪子:“就是在担心这个?若只是这样,你倒不用发愁,用不完就想办法用完,用不着你在这儿使劲担心。”

“不是我使劲担心,我已经想到了解决办法了,不过是需要皇上你帮忙。”静怡忙说道,胤禛挑眉:“你自己想到解决办法了?说来听听。”

“木炭这些东西,都是用到一月左右,十二月的时候我就找内务府问问,若是还剩余很多,你就赏赐给下面的官员。”静怡眨眼:“我这个是不是好主意?”

胤禛有些哭笑不得:“宫里用不完的东西,赏赐给下面的官员?你生怕他们不知道是你用不完的吧?”

这主意当然不行,赏赐东西哪儿有用自己剩下的东西来赏赐的?

“你别担心,若是真有剩余,朕自有办法处置。”胤禛戳戳她脸颊:“不过,你当时为什么想着翻倍要了?”按照旧例来不行吗?或者就自己算一下,该是多少是多少。

胤禛是知道的,静怡的算数还不错,她之前教导过元寿和安康。在寻常妇人中,静怡的算数算是顶尖的了。要用多少木炭这种事儿,应该还是能轻易算出来的吧?

“我说了你不许生气。”静怡抿了抿唇,胤禛点头:“好,你说,我保证不生气。”

“皇后娘娘等着看我笑话呢,我呢,就先让她笑一笑,然后再让她笑不出来。”静怡做出赌气的样子来:“扎她一下,她下次就不会想着看我笑话了。”

木炭多了,内务府肯定是要上折子说静怡预算不对的,静怡被训斥,皇后自然是要笑的,然而胤禛出面帮解决了,也没有训斥静怡,那皇后就该是笑不出来了。

这点儿小心思,胤禛根本不用想就能看得出来。只是他没想到静怡还有当刺猬的一天,面上就带了些愕然:“现在不打算忍着了?”

以前静怡对皇后,可是十分恭敬的。

静怡早就想到了这一步,嘟着嘴不高兴:“我原打算忍着的,不就是被人看个笑话吗?又不是什么大事儿,我念着皇后娘娘以前对我的恩情呢。只是,我若是一直这样忍让,皇后娘娘会不会觉得这后宫里她就是无敌的了?人没了忌惮,那说不定会做出什么错事来,我也是为了皇后娘娘好,现在扎她一下,她知道疼了,以后就不会飘的太高了。”

静怡一边说着,一边在心里为自己竖起大拇指,这个白莲花的形象表演的实在太好了。别人要伤害她,她还要为那凶手着想,实在是太圣母了。

若不是胤禛多疑,自己不能破坏在他面前的形象,她两句话就能解释完了——皇后都要害我了,我为什么不能还个手?

可她不能,因为她不能让胤禛觉得她是在和皇后争锋,不能让胤禛误会她是想为元寿开路,不能让胤禛把她当成那个膨胀的要飞起来的人。

“你倒是为她着想。”胤禛笑了一声,盯着静怡看,看的静怡有些心慌,就怕自己刚才的表演哪儿露了破绽。强忍着镇静下来,伸手摸摸自己的脸:“皇上看什么呢?我脸上写着有字?”

“是啊,写着傻瓜两个字。”胤禛点头,煞有其事的在她左右脸颊上分别点了一下:“若是没有朕护着你,你可怎么办啊?”

“没有皇上护着我,我当然就得是自己坚强起来了啊。”静怡理所当然的说道:“到时候,我为了保护自己,保护元寿,保护安康,保护长宁,我肯定是谁来欺负我我就欺负回去,跟个刺猬一样,和现在肯定是不一样的。”

胤禛忍不住低声笑了一下,点头:“也是,合该遇见了朕。”

“是啊,老天对我,实在是太好了些。”静怡也笑眯眯的点头,换个人,不一定能比胤禛更好,这年头,家暴不犯法,八旗男人不打老婆的,也并不是很多。

说了一会儿的话,胤禛大约是太累了些,闭着眼睛就睡着了。静怡轻手轻脚的将被子拉开,将胤禛给盖好,她虽然睡不着,但也没离开,就躺在胤禛身边睁着眼发呆。

元寿和安康今儿没过来,说是功课比较多,就直接在南三所那边用饭了。长宁估计是比较稀罕,他还没在永寿宫以外的地方吃过饭呢,刚才就闹腾着要去找两个哥哥了,静怡眼不见心不烦,就让人将他给送过去了。

所以这会儿,屋子里倒是难得的清静,就只有他们两个在。

“皇上,皇上?”看到了用午膳的时候,静怡就轻喊了两声,胤禛睡的略微有些沉,静怡想了一下,就又顿住了,胤禛难得能睡个好觉,午饭倒是可以推迟一点儿。

过了两天,皇后的身子一直没有好转,静怡也逐渐沉稳起来,开始算了冬天的布料。冬天是有两次布料发放的,一次是十月,这个皇后已经算过了。一次就是十一月,十月底报上数目,十一月中旬发下里。之前是薄棉袄,这次是厚棉袄。

这个倒是有旧例,静怡也就不用太费心。她要费心的是另外一项,眼看年底,宫中妃嫔按理说,都是有赏赐的,要么是布料,要么是首饰,要么就干脆是银两。

也是要提前和内务府打招呼,这个没有旧例。去年的这个时候,康熙还没过世,等康熙过世,大家又只能穿素的,首饰也不能带,所以这事儿就这么糊弄过去了。

当然,今年也还是要守孝,可热孝已经过去,年底的封赏就不能再糊弄过去了。

静怡静心将康熙朝前些年的赏赐给算了一遍,为求个平均数,她连着算了三年的。然后才定了个标准,再往胤禛后宫的人数上套一下,决定今年还是给银子算了,有了银子,想买首饰买首饰,想买胭脂水粉买胭脂水粉,也免得这个满意了那个不满意。

这次她主动让人去内务府叫了书办,提前将这事儿给吩咐了下去。毕竟是新年封赏,这银子也得是新的才行。

忙完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就已经是十一月初三了,静怡早上还没醒,就听见长宁叽叽喳喳的声音:“额娘,下雪了!你快起来,外面下雪了!”

静怡心里还想着下雪有什么稀罕的,每年冬天都会下雪,然而下一瞬,她就忍不住瞪大了眼睛,这才十一月初,这就下雪了?往年最早的,也是十一月下旬才会下第一场雪的啊。

难不成,今年冬天会特别冷?

静怡迅速的穿衣服起床,王嬷嬷帮她掀开门帘,然后一股冷风就打着旋儿的吹了进来。静怡忍不住抱住胳膊,明明昨天还没这么冷的,今儿怎么忽然就降温了?

“去让内务府将木炭往各处送去。”静怡不是天文学家,她就是感叹了一下这天儿变的太快,然后就笑眯眯的吩咐了陈玉:“尤其是皇上那边,要多送些。”

老天爷真是对她太好了,就这样的天气,今年的木炭,铁定是能用得完的!就算是用不完,那些大臣们若是按照往年的旧例来买,估计是不够用的。

那胤禛再赏赐下来,就不算是用“剩下”来赏赐了。

但转瞬,静怡就又有些发愁,她那木炭确实是不用愁了,可是这大冷天的,估计外面百姓们的日子,就不会太好过了。

静怡坐在屋子里一边和长宁玩儿九连环,一边看着外面的天色发愁,这雪的阵势,看起来不算小啊。

“娘娘,内务府送的木炭到了。”王嬷嬷一边说着,一边端了木炭的盆子进来,里面装着的是已经点着了的木炭,暖烘烘的,立马将屋子里的冷气给赶跑了。

“各处的都送到了?”静怡问道,王嬷嬷笑眯眯的点头:“奴婢刚才往各处走了走,正好遇见内务府送木炭的小太监,娘娘放心,各处都有了。”

“走,咱们到太妃那边去看看。”静怡想了想,起身,王嬷嬷忙跟上:“娘娘,您等等,先穿好大氅。”

长宁跟在后面:“额娘,我也去,等等我!”

除了一个宜太妃已经被接出宫了,剩下惠太妃荣太妃还有太嫔太贵人等,都还在宫里。静怡过去的时候,惠太妃正在念经,听静怡问木炭,就侧身让静怡进去看了看。一路上,惠太妃一句话都没说。

荣太妃那边的也都送到了,可能是长宁长的可爱,也可能是荣太妃想讨好一下胤禛的妃嫔,总之,长宁在荣太妃这儿收获了一把松子仁,刚剥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