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着没人说自己规矩方面的事情,不到八点钟绝不起床。晚上则是带着长福和安安到处玩耍,今儿让人弄点儿萤火虫进来,明儿来也月下垂钓。玩了一段时间,整个人不说胖吧,反而还瘦了几斤。

对静怡来说,这可是意外之喜。等胤禛过来的时候,就掐着自己的衣服给胤禛展示:“看看,我衣服又宽松了些,再这样下去,过几天,我说不定就能穿上我十年前的衣服了。”

胤禛有些吃惊:“你十年前的衣服都还没扔掉啊?”

静怡有些无语,重点是这个吗?

“有几身好看的,我特别喜欢,就没扔掉,你看我现在,是不是还和以前一样漂亮?”静怡笑眯眯的问道,既然你看不出来,那我就自己主动问好了。

胤禛上下打量了她一下,点头:“还是一样漂亮,马上就是中秋节了,你准备好了中秋宴?”

静怡顿了一下才说道:“今年要在宫里过还是在园子里?”

“在园子里吧,今年可以在园子里多住一段时间,等十月底了再回去。”胤禛说道,静怡点头:“在园子里的话,我想着就小办一下,只咱们自家人随意过一下好了,大臣们你赏赐一些月饼下去就行了,你觉得如何?”

她就是随便问问,反正,最后做主的还是胤禛。

“也行,你让厨房多准备些月饼。”胤禛想了一下应道,过了一会儿,伸手拍拍她胳膊:“皇后临走之前,曾给朕一个折子,想求了那拉家的姑娘给元寿当侧福晋,这事儿…”

静怡皱了皱眉,皇后之前是给她透漏过这事儿,她当时没答应也没拒绝。可既然她已经选定了富察家的姑娘当元寿的嫡福晋,这个侧福晋…好吧,也是避免不了的,元寿这身份,怎么可能会只守着嫡福晋一个人过?

那这样一来,元寿的后院,岂不是和历史上是一样的格局了吗?

“这次选秀不是没有那拉家的姑娘吗?福晋选的是哪家的姑娘?”静怡问道,胤禛笑着摇了摇头:“那拉家的姑娘才十岁,就是要选秀,也还得再有三年。”

原本,富察氏是今年进宫,三年后,定是能生下嫡子的。

“那就选秀的时候再说吧,出身不重要,重要的是品性。”静怡笑着说道,反正只要她还活着,元寿的后宫她总是能插得上手的,就算是这后宫格局和历史上的一样也没关系。

反正,朝政上历史上的乾隆还算是十分精明的。他只要不当个昏君,静怡就很满意了。

等胤禛去前面办公,静怡这边就将心思转到月饼上面去了。每到这会儿,就十分想念前世的超市,想吃什么馅儿的月饼都可以,甚至韭菜鸡蛋的都能来一发。

可这会儿 ,宫中的御厨擅长做的是北方月饼,南方的也不是做不出来,就是有些不太地道。

静怡一边回想,一边列单子,蛋黄的必须有,她的最爱。然后是酥肉的,这个尝个鲜,哦,五仁的是经典,这个不能少。其实静怡觉得,五仁月饼还是挺好吃的,前提是五仁的馅料足,是真真正正的五仁,而不是用青红丝来代替的五仁。

“拿去让御膳房准备,一样先准备个五十斤。”静怡吩咐了小唱去办这差事:“每一样馅料用不同的模子,做好之后先一样送过来一个,我先尝尝味道如何。”

小唱忙应了,拿着单子去找大厨商量。

不得不说,大厨就是大厨,静怡随随便便写的名字,人家经过研究,做出来的月饼那叫一个好吃,就连静怡开玩笑一样写出来的酥肉的,居然也是满口肉香,吃的人十分满足。

胤禛亲自写了几十张合家团圆一类的祝福语,让人将月饼给包好了赏赐下去。胤禛看重的,像是怡亲王,那就是一种口味的来两斤。胤禛不看重的,想起来了就给,想不起来了就不给。

十来种月饼,总共五百多斤,最后差不多就是被分完了。

过完中秋,静怡原本以为,该准备过颁金节了。这个属于满人的盛大节日,哪怕皇后过世了,都不影响的。但她这边还没想要组织什么活动,那边胤禛就脸色复杂的过来了。

静怡还有些疑惑:“你这是怎么了?朝堂上的事儿有困难了?还是哪儿出什么事情来?”

“郑家庄那边来信儿了。”胤禛说道,静怡一时没反应过来,好一会儿才想起来,废太子胤礽,是被圈禁在郑家庄的,那庄子还是胤禛当年建工盖起来的。

“是二哥出了什么事情?”静怡犹豫了一下问道,胤禛点头:“二哥病重,太医说,怕是熬不过去了,弘皙代写的折子,说是二哥想见见我。”

这事儿静怡不好随便给建议,万一胤禛自己想见呢?

“朕打算去看看。”过了一会儿,胤禛果然这样说道,静怡点头:“好,要我帮你准备什么吗?”

“不用,朕明儿一早去,晚上就能回来了。”胤禛沉吟了一下说道:“你先做好准备,怕是二哥,这次估计是真的…”

静怡点头,虽说胤禛说不用准备什么,但静怡还是给收拾了两身衣服让苏培盛带着。胤禛不是一个人去的,而是带了胤祉,胤裪和胤祥三个人。

静怡是不知道胤礽和胤禛说了些什么的,但胤禛从郑家庄回来,脸色是有些不太好看的,然后,就隔了一个晚上,郑家庄那边,就传出了胤礽过世的消息。

胤禛叹了一天的气,最后下旨,让胤礽以和硕亲王的例下葬,丧事之后,追封胤礽为和硕理亲王。

理亲王过世不到一个月,宫中宜太妃病重,静怡不得不再次赶回宫中,幸好,这也快十月了,倒是不用纠结丧事办完之后还用不用再会圆明园了。

一年办了三次丧事,这到了新年,也就不能大肆庆祝了。雍正五年的新年,很低调很平淡的,就这么过去了。

过了年,河道总督、漕运总督、河南巡抚、山东巡抚等人先后奏报黄河水清,清澈见底,这可是几十年都没有的事情,黄河水那是出了名的浑浊。有一句老话,一斤黄河水半斤是黄沙。所以,眼下这种情况,不约而同的被人说成了是吉兆。

胤禛往日里虽然理智,可遇见这种事儿,还是兴奋的很,连着和静怡唠叨了好几天,一会儿感叹从未听说黄河还有水清见底的时候,一会儿又说,这定是上天赐福,定是赞同他往日里的政令的。

静怡也只管跟着点头,她的反应半点儿不影响胤禛发挥。

然而,到了三月,胤禛就不得不停止这种自我吹嘘了,因为广州发生了抢米案。若只是普通百姓参与的话,那顶多算是有民乱,官府出面镇压了就行,可参与的人还有驻防士兵,这情况就有些严重了。

广州巡抚自己不敢擅自断定,忙上了折子,胤禛也觉得事情非同小可,官兵参与一方面是说明情况严重,另一方面也是说明兵丁监管不力。

于是,元寿回来不到两个月,就又被胤禛给塞到钦差队伍里面,跟着兵部侍郎一起去调查这事儿了。

大约是因为正好出现吉兆的时候发生了这种事情,胤禛觉得有些打脸,接下来就再不提吉兆的事情了。甚至,在山东巡抚上了折子说发现了一只白色的乌龟,这个是吉兆的时候,胤禛就下旨狠狠的斥责了山东巡抚一顿。

说的也非常直白——朕给你们俸禄是让你们找吉兆的吗?拿钱干事儿,给朕干点儿事实!不要天天就想着走捷径,就算你真找到了吉兆,朕也不会认的!

瞬间,那找到吉兆的折子就清空了,胤禛案头的折子山,也少了一层。

每提起这事儿静怡就忍不住憋笑,总觉得胤禛是被老天爷给耍了一次。不过,老天爷这一招倒是用的挺好的,好好一励精图治的皇帝,不说看政绩如何,居然要看吉兆,这简直就是当昏君的前兆好吗?

也幸好胤禛反应的快,将这股歪风给掐了,要不然,日后说不定还会有白色的天鹅啊,白色的猫狗啊,乱七八糟什么都能当吉兆了。

记得这古代,好像还有因为找到了吉兆就被赐官的人?胤禛要也来这么一手,静怡就觉得,雍正皇帝在自己心里的印象,是要轰隆一下的了。

时间不紧不慢的过了五月,按照往年习惯,该是去圆明园避暑了。静怡都准备吩咐人收拾行李了,却是一直没听胤禛说启程的事儿,眼看天气越发的热,静怡就打算找胤禛问问。

不过,没等她换好衣服出门,小唱就进来了:“娘娘,针线房的人过来了。”

静怡微微皱眉:“针线房?我没让人做衣服啊,夏季的衣服,不也已经早早吩咐下去了吗?”

“不是给宫人做衣服的,是造办处针线房。”小唱又说道,内务府所有的作坊都是分两部分的,一部分是造办处负责,就只专门给主子,包括胤禛还有后宫的娘娘阿哥格格们做衣服的,一部分是宫中管事嬷嬷负责,只给宫女太监们做衣服。

这来的是造办处的人,那显然就是给静怡做衣服了。

静怡还是有些疑惑:“我并未说要做衣服啊。”

“造办处说是皇上的意思。”小唱笑着说道:“皇上惦记娘娘,大约是想给娘娘做几身好看的衣服,等过几天去圆明园的时候穿吧。”

静怡想想,挺有道理的。胤禛内心里其实是住着一个设计师的灵魂的,去年不还亲自画样子,让造办处给她打造了他亲自设计的首饰吗?

还有他自己用的,以及静怡用的茶杯碗碟什么的,胤禛也是亲手画过图样的。

“让她们进来吧。”静怡点头应了,小唱出去掀帘子,几个嬷嬷拿着尺子绳子就进来行礼了。静怡也不多问,伸开胳膊任由她们量体。不过这次倒是特别精细,不过是量了身体,连脑袋都给量了一下。

静怡又有些疑惑了,难道不是做夏装,是要做冬装,还带个帽子吗?

“你们这准备的是冬装?”静怡问道,为首的嬷嬷忙笑道:“回娘娘的话,不是冬装,是朝冠。”

静怡皱了皱眉,朝冠?她的朝冠不是好好的吗?每年也就戴那么两三次,每次丫鬟们都会仔细保存,应该还不用换新的吧?再说了,这朝冠可不是光一个帽子的,上面还有东珠,宝石,珍珠以及金饰,价值昂贵,换一个得多少钱啊?

不过,她也就是想想,问一个嬷嬷这样的问题,实在是显得太小家子气了些,好像内务府多贫穷,连个朝冠都做不起一样,丢的不是静怡的面子,而是胤禛的面子。

毕竟,经过改革的内务府,现在几乎算是胤禛自己的钱袋子了。

等量完已经是一个时辰之后了,朝冠都要重新做,那鞋子也不例外。甚至连手指头都被测量了一番,静怡估摸着是,是要连指甲套一块儿给做新的了。

胤禛原本就送过静怡不少好东西,所以静怡初开始惊讶了一下之后,就变的很坦然了,不就是从头到尾的一身衣服吗?胤禛心情好,愿意给,她就接着嘛,她要是推辞掉了,胤禛还不知道要去讨好哪个别的小妖精呢。

晚上胤禛过来,静怡也没提起这做衣服的事情,赶紧的问起去圆明园的事情,胤禛叹气:“不是朕不想去,而是今年事情有些多,朕没办法去,难不成你要自己一个人去?”

静怡心里使劲的点头,我一个人去也行啊,那还更自在些呢。然而,面上她只能微笑着摇头:“皇上若是不去,妾身自己去有什么意思?皇上去哪里,我也是要跟着去哪儿的,只要皇上不嫌弃我就行。”

“朕自然不会嫌弃你,你这段时间也别闲着了,元寿再过半个月就该回来了,你若得空,不如给朕和元寿做两身衣服,这别人做的,就是比不上你做的,朕穿着你做的衣服才有几分舒坦。”胤禛笑着说道,静怡忙点头:“好,那我先帮着你做,既然要做就多做两身。“

她掰着手指数,胤禛一身,元寿一身,安康长宁长福以及安安,加起来就得六身了。哎,至少得半个月才能做完。

这一忙起来,静怡就顾不上过问外面的事情了。

所以,她错过了很多提前得知消息的线索。

直到八月初,一颗炸雷在她脑袋上方炸响——胤禛册封她为皇后了。这简直就是…静怡是恍恍惚惚的接完了圣旨的,她从没想到,自己会用这样的方式走上人生的巅峰。

皇后啊,她哪怕是最受宠的时候,也没敢想过这种待遇。

她现在,居然一转身,从贵妃变成了皇后?从一个侍妾,变成了正妻?这简直就是,不可思议啊。

“元寿,你掐我一下。”静怡伸手戳戳旁边端着茶杯的元寿,元寿哭笑不得:“额娘,您都问三遍了,这圣旨是真的,汗阿玛是册封了您当皇后,明儿就有册封大典,以后您就是皇后了!”

说着话,小晚笑眯眯的进来:“娘娘,造办处送了礼服过来。”

不等静怡说话,元寿就冲小晚点头:“让人送进来,你服侍额娘换上试试,若是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趁着今儿还有时间,赶紧的给修整一下,明儿可是大典,万不能出错的。”

说着转头看静怡:“额娘,恭喜您当了皇后,儿子还有点儿事情找汗阿玛,先去养心殿了,晚上再过来陪您一起吃晚饭。”

静怡忙点头:“行,那你先去忙。”

等元寿出去了,静怡又挥挥手:“你们先出去,我先自己喝杯茶。”

屋子里的人都清出去了,静怡才总算是不用绷着脸了,瞬间那笑容就露出来了,嘴巴越张越大:“哈哈哈,我是皇后了!我真的是皇后了!天哪,这简直就是,中大奖了!”

原本她以为自己是要靠儿子的,没想到,最后居然是靠男人了。当然,儿子还是能靠的,不过是现在又多了一层保障而已。而且这两件事情兴致也不一样啊,靠儿子那说明自己肚皮争气,靠男人说明什么?说明自己眼光好,说明男人心里有她啊。

静怡觉得心里的兴奋要控制不住了,浑身都充满了喜悦的力量,她想做点儿什么发泄发泄。但是,好歹理智还有那么一丝丝,不好弄出太大的动静来。

索性就抱起软榻上的抱枕,塞到嘴里使劲的咬了几口。

哈哈哈,她是皇后了!名正言顺的站在胤禛身边的人,从此就是和胤禛夫妻一体了!

发泄了好一会儿,静怡无声的狂笑到自己脸颊都觉得酸痛了,这才勉强收住了几分喜色,伸手揉揉脸颊,轻咳了一声,确定声音还算是平稳,就出声喊道:“小晚,进来吧。”

小晚忙推门进来,笑着给静怡行礼:“娘娘,咱们先试试礼服?”

静怡点头,笑眯眯的起身。小晚回头招呼一声,永寿宫的几个丫鬟就全聚过来了,帮忙换衣服,拆头发,忙忙活活了将近半个小时,才算是将静怡全身上下,全给换了一通。

头上是总共十只金凤一颗大东珠,七十八个小东珠,以及数百珍珠,沉甸甸的,静怡刚一戴上就觉得脑袋上像是压了十斤重物,感觉脖子都快要断了。

幸好,用朝冠的机会并不算是很多。而且,一想到这朝冠代表的意义,静怡就觉得,宁愿脖子受累,她也要带着。

之前那些嬷嬷测量的尺寸是很精确的,静怡一身穿戴好,是分毫不差,衣服十分贴身,朝冠也十分合适,连鞋子,也是一分不差。静怡扶着小唱的手在屋子里走了两圈,稳稳当当,花盆底的底面做的略有些宽,她踩着并不费力。

“针线房的嬷嬷们辛苦了,你回头送些赏赐过去。”静怡笑着吩咐道,小唱忙应了下来。

“好了,换下来吧。”虽然很是不舍,可这衣服穿着实在是太热了点儿,八月份的正午,那阳光也是十分毒辣的。静怡伸手摸着朝冠,喜欢的恨不能就放在自己床头,今天晚上抱着睡觉好了。

“额娘,额娘,你是皇后了?”静怡正笑眯眯的观看自己的朝冠,就听见外面咋咋呼呼的声音,一转头,就见长宁领着长福和安安进门。前面长宁懂事儿了,笑眯眯的给静怡行礼:“恭喜额娘了,以后要叫皇额娘了。”

安安是女孩子,一眼看见的就是桌子上放着的朝冠:“哇,好漂亮啊,额娘我能摸一下吗?”

静怡很大方:“摸吧,不过小心点儿,这上面的金凤都是金片子,小心些手指。”

长福也靠过来凑趣:“额娘额娘,你是皇后娘娘了,那一会儿我能多吃一盘窝丝糖吗?”静怡有点儿不太明白这里面的逻辑,但原则问题不能随便动摇,静怡很坚决的摇头:“不行。”

长福小大人一样叹气:“哎,那当皇后有什么好处呢?”

静怡哭笑不得,伸手给他一个脑瓜崩:“以后可不能随便说这话,要不然,好处不好处的我不知道,我倒是知道你汗阿玛什么时候会打你板子。”

作者有话要说:花开…脸肿了…肿的眼睛都只剩下一条缝了,花开向来觉得自己是大眼美女的…

第 135 章

册封皇后的仪式其实是很复杂的, 首先是胤禛通知礼部钦天监以及内务府等处, 一方面要挑选吉日, 一方面要造金册玉印,一方面要上玉牒, 还要编写撰文宝文。

这些事儿是能瞒着静怡进行的, 不光是胤禛不说,元寿等人也不说,静怡又向来是胤禛不说她就不打听的性子, 所以,一直等到圣旨下来, 她才算是知道自己被册封为皇后了。

然后,剩下的事情就需要她配合了。

圣旨下来的第二天, 太常寺的人去祭告天地, 并将圣旨送到太庙。然后,胤禛亲自去奉先殿行礼,告诉他们爱新觉罗家的祖宗们,他爱新觉罗胤禛,要扶正皇后了。

下午则是各种准备, 布置册封现场。

再过一天, 才是正式册封。銮仪卫在太和殿外陈设法驾, 就是天子车架,分为大驾,法驾和小驾三种。其中,法驾最为隆重。另外设有皇后仪驾, 这个是放在宫门外的台阶下的。大殿之上,有专门的礼乐班,接近吉时的时候,吏部和鸿胪寺的官员再在太和殿内设置节案。

静怡穿着大礼服,在庄重肃穆的乐声中慢慢走到太和殿宫门外,顺着台阶上去,就能看见胤禛站在了香案后面等着。

三跪九叩,恭敬的从胤禛手中接过凤印。这大典,才算是完成。接下来,静怡会单独去奉先殿祭拜。下午,则是朝廷命妇进宫拜贺。

钮祜禄家是静怡的娘家,来的最早,静怡穿着一身大礼服,带着朝冠,只觉得自己脖子都已经快压断了。看钮祜禄氏被大儿媳搀扶着进来,颤颤巍巍的要行礼,刚打算起身,却被身边小晚按着提醒了一下,忙又坐下,不等钮祜禄氏跪地就忙喊道:“钮祜禄夫人请起。”

她都快四十了,她额娘也将近七十了,在这个年代,七十已经算是很长寿了。

钮祜禄氏却硬是行完了礼才起身,笑眯眯和静怡说道:“你现在是皇后了,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得照着规矩来才行,咱们钮祜禄家,可不是那种骨头轻飘飘的,就是因为你当皇后了,咱们才应该更谨慎。”

一边说,一边拍了拍大儿媳的胳膊,大儿媳忙恭敬点头:“额娘说的是,皇后娘娘自己不易,咱们别的帮不上娘娘,但至少能不给娘娘拖后腿。”

静怡眼圈微微红了下,但赶紧的就忍住了:“你们没有拖后腿,阿玛和大哥还有二弟,都帮了我不少忙,你们都很好。”

至少,和那拉家比起来,静怡对自己的娘家人,真是太满意不过了。至少,自家兄弟有真本事,有上进心,愿意去拼搏奋斗。

“好好好。”钮祜禄氏笑眯眯的,总算是走到这一步了,不管是子嗣还是皇宠,闺女全都占齐了,日后,她就再也不用担心静怡一个人在深宫里,会有什么不自在的地方了。

其实就算是亲母女,这会儿说话的时间也没多少,刚说了两三句,就又有别的人进宫了。赶在钮祜禄家后面的,是三福晋和五福晋。

胤禛向来不喜欢胤祉,觉得他眼高手低。胤祺则是被胤禟拖累,好好的亲王,现在就是个贝勒了。两家的福晋却都不是糊涂的,眼瞧着胤禛的江山越来越稳当,自然是要早早来给静怡示好了。

一下午,这永寿宫人来人往的,就再停歇过。

一天下来,静怡总觉得自己已经被压成照片了,只想贴着地面出溜,脚都不想抬,实在是太累了些。

胤禛却是轻松多了,下午处理完朝政就过来了,看静怡一脸疲惫的趴在软榻上,长福脱了鞋子踩在她背上,就忍不住抽了抽嘴角:“你倒是挺会享受的。”

“养儿防老嘛,我养活他这么大,就是让他踩踩背,已经是很轻松的了。”静怡笑眯眯的说道,作势起身行礼,然而动作慢吞吞的,十分不走心,胤禛无奈的摆手:“行了,别起来了。”

以为他看不出来吗?就是不想起!

“今儿感觉如何?”顺势在静怡身边坐下,胤禛伸手拿了一颗葡萄剥皮,静怡笑眯眯的点头:“感觉很好啊,若不是身上的大礼服和头上的朝冠太重了,我觉得我都能飘起来了。”

真的,这种感觉,和册封贵妃的时候是完全不一样的。虽然同样有人来拜贺,但册封贵妃之后,她明确的知道自己上面还有皇后,贵妃就是再带一个贵字,领的也是妃的月例。

而且,只从称呼上就能听出来。这后宫,只有两个主子,一个主子爷,一个主子娘娘。一个皇上,一个皇后。贵妃算什么东西?

今儿她可是被人喊了好几次主子娘娘的,这感觉太爽快了,若不是还有理智在,当众她都想哈哈大笑几声了。

静怡冲另一边正在玩儿七巧板的安安招手:“给你阿玛也踩踩。”

胤禛皱了皱眉,静怡猛然反应过来,好像是有点儿不太妥当?这个,有冒犯龙体这个说法吗?

“还是算了,安安力气小,要不然,我给你捏捏吧?”静怡迅速反应过来,笑眯眯的将长福从自己身上下来,翻身跪在胤禛身边,伸手捏住他肩膀,用力捏了两下:“你放松些,要不然我捏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