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就连冬哥儿也凑了过来,想要看看玩具。

李墨晗这才在众人的注视下,将盒子打开了。

一打开,就看到两个金灿灿的金元宝,惠姐儿都看傻了,他们这种小门小户未出嫁的姑娘,一辈子也没见过这么多钱。

“呀!”洛氏则是惊叫了一声,“这……”

李诉柯也走了过来,拿着盒子,从里面又拿出一份锦缎帛书,展开看了看,这才说道:“是一套三进院落宅子的地契。”

“这么大的赏赐?!”秦氏的声音都不对劲了。

李墨晗也是一怔,却很快将东西都放回到盒子里,跪在了秦氏面前:“祖母,把这些给三姐做嫁妆吧,这样,不会嫁不出去了吧。”

秦氏听了,当即觉得荒唐:“嫁妆的事情不用你操心,你母亲自然会准备的。”

秦氏知道,洛氏的家底可厚着呢!

她之前还说帮惠姐儿找婆家,谈到嫁妆,却全推给了洛氏,她是半点也不出。

“祖母,二哥是母亲教的,可以去国子监读书,三姐她也对晗儿很好。”李墨晗又道。

李诉柯跟惠姐儿都是洛氏教出来的孩子,李诉柯还极为出息,有了去国子监读书的机会,洛氏的家教,再没人能怀疑什么。

洛氏教育方法没有错误,秦氏也没有理由带走惠姐儿。

李诉柯在这个时候说出自己会去国子监读书,怕是也是为了说明这个。

秦氏一时间被说得没了言语,好半天,才说道:“我在柳州也闷得紧,正好让惠姐儿陪陪我。”

“祖母更喜欢四姐,不是吗?”

“惠姐儿过去,我还能顺便教她规矩!”

“母亲教的规矩很好啊……之前,白姨娘将不懂规矩的侍女送去我那里,做错事了,也送回去了。三姐做错了,也该送母亲那里去。”

“晗姐儿,莫要以为你帮了然郡王,我就不会说你!你别以为,你可以顶撞祖母!”

李诉柯终于有些听不下去了,跟着跪在了李墨晗的身边:“祖母,您说惠姐儿保护妹妹是给李家丢人了,那我入国子监,加上妹妹帮了然郡王,得到了赏赐,是不是为李家增光了?我们都是母亲教大的孩子,为何您只盯着小小的错误不放?”

“这哪里是小小的错误,整个濠州城都在说李家女子没家教。”

李墨晗忍不住腹诽,整个濠州城,有几户人家把李家当回事的?

“可您可否听说,好些人在说惠姐儿心善,就算妹妹是个痴儿也百般护着,不曾放弃。那日惠姐儿对晗姐儿的袒护,许多人都是看着的,甚至有人说……”李诉柯说着顿了顿,这才继续道,“有人说,惠姐儿比母亲还要有主见一些,很有风范。”

“柯哥儿你!”秦氏当即被气到了,却再也说不出来什么,只能看向李暮秋。

李暮秋的思绪早就不在惠姐儿去留的问题上了,他在想的,都是李诉柯去国子监,以及晗姐儿帮了然郡王,日后能不能因此得到好处上了。

于是,他这样说道:“惠姐儿也不必您亲自教导,这种小事非过些日子就会过去,待柯哥儿去了国子监,便没有人再能说我们家女儿什么。若是日后柯哥儿有出息,惠姐儿也能嫁得好些。”

秦氏见李暮秋都这般说了,也不再坚持,只是叹了一口气:“罢了,我不管了。”

洛氏终于松了一口气,一把抱住了惠姐儿,惠姐儿也扑到洛氏怀里哭了起来,还一把拽住李墨晗,一起抱着。

这三个人的举动,就像劫后余生似的,弄得秦氏一阵不悦。

李诉柯则是松了一口气,从李墨晗手里取来小盒子,将东西装好了,盖上盖子,递给了洛氏:“娘,您替晗姐儿收好这个,这是然郡王赐给晗姐儿的,这以后就是晗姐儿的东西。”

“好,我的孩子有出息,都有出息。”洛氏很是满意地松开两个孩子,将盒子拿在手里,手指在盒子上摸着上面的纹路,就跟宝贝似的。

李暮秋原本对那些东西很心动,不过见李诉柯这么说了,也不好再说什么,便没再开口。

作者有话要说:原谅我别人都是惠姐儿,明姐儿的叫,二哥就是李诉柯。

真的是……柯哥儿不太好听的样子,不信你们读读。

另外,新人求收藏求花啦~

第 22 章

这一次秦氏回来的首日拜见,算是不欢而散。

李暮秋着急李诉柯去国子监的事情,直接带着他去了书房,准备详细商量这件事情。

洛氏则是带着惠姐儿跟李墨晗赶紧离开,生怕秦氏再找她的错处。万一突然反悔,不带惠姐儿回柳州了,带李墨晗去柳州治病,也是带走了她半条小命。

一家子人散了,最后只留下白姨娘跟明姐儿、冬哥儿。

冬哥儿懵懂无知,在屋子里面玩,见人走得差不多了,他跑过去跟白姨娘说:“娘,冬儿也想要那么大的金蛋蛋!”

他说的是李墨晗得到的那两个金元宝,之前李暮秋在,他没敢吱声,现在最害怕的爹爹走了,他才敢说。

白姨娘听了,当即垂下眼来,声音低沉地回答:“冬哥儿乖,那不是咱的东西,不要去想了。”

“可是冬儿想要……”

“日后等冬哥儿出息了,就能自己靠能耐得来了。”

“那冬儿也要学医术吗?”

一直在一边听着的秦氏不由得冷哼了一声:“哼,晗姐儿能会什么医术,不过是瞎猫碰上死耗子了,凑巧罢了。那些王爷、妃子最喜欢假装仁慈,对看似平庸的人赏识,觉得他们礼贤下士,从而投靠他们,都只是在做戏罢了。”

白姨娘自然也是这么觉得的,也跟着点了点头:“舅母说得是,只是,晗姐儿跟柯哥儿在这些日子,都在孝亲王府认识了贵人,怕是……”

在没有其他人的时候,白姨娘直接改了称呼。

这一声舅母,也让秦氏忍不住心中一软,看着白姨娘的眼神又柔和了几分,毕竟是自己的亲人,如今委屈着给自己的儿子做妾,她瞧着也心疼。

她一共三个儿子,只有三房李暮秋的子嗣兴旺。

大儿子的媳妇是个圆脸,身材丰满,瞧着是个福气满满的女子,却是个不下蛋的鸡,偏大房一个子嗣都没有。

外界都说是秦氏大儿子不行,不能生孩子,秦氏却不信,定然是大儿媳妇不能生,还不让大儿子的妾室生。以至于对大儿媳妇没什么好脸色,对外也这样说,暗示大儿媳妇太狠辣,让李家断了香火,以至于,她跟大房的关系特别的差。

二儿子是庶子,她跟他不亲近,给他找的媳妇看似门当户对,实则媳妇身子不行,成亲后不久生了个哥儿,身子就垮了,却没断了妾室的药,后来实在怀不上了,才停了药,这才有了五姑娘,八哥儿。

李家孙子辈只有九个孩子,六个是李暮秋的孩子,看着也热闹。

“我原本想着,我把惠姐儿带走了,洛氏她们也就不能再那么欺负你了,没想到,却发生了这些事情,尽拿些贵人来压我。”秦氏说着,不由得气闷,她也是从儿媳妇熬过来的,好不容易媳妇熬成婆了,却压制不住儿媳妇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白姨娘不由得低了声音。

“这不是还有祖母替姨娘做主呢嘛!我们在濠州院子这么大,还能没有祖母的屋子了不成?祖母多住些日子才好呢!”明姐儿在这个时候到了秦氏身边,用甜美的声音说道。

秦氏一听,当即有些心动。

柳州虽是本家,地方也有些,却还是有些待不下去。

她跟大房的关系很僵,跟二房也不亲近,还是李暮秋看着最为顺眼。

秦氏欣慰地摸着明姐儿的头发,叹道:“还是明姐儿最贴心了,我瞧着也顺眼。”

“能得祖母的喜欢,是明姐儿的福分!”

“瞧瞧这嘴甜的。”

明姐儿当即笑了起来。

“听闻你跟杜家萱姐儿相处得不错?”

“嗯,前些日子七妹妹病重,萱姐儿时常过来看望,来后院却被三姐姐拦住了,明儿就自作主张,招待了萱姐儿。”

“哼,惠姐儿那个没规矩的,人家过来看望,她还不领情,还是明姐儿懂大体。这杜家两个孩子真是没挑的,每日都来看望,听闻,那个青哥儿很是不错,人聪明,也懂得分寸,跟明姐儿一样早慧。”

白姨娘一听,就来了兴致:“可不就是,长得也俊,跟明姐儿极般配呢!”

明姐儿听了,当即臊红了一张脸,不过眼中,却有着隐隐的欢喜。

“虽然说明姐儿德行、样貌都不差,却差了些许出身,这亲事说来恐怕有些难。”

“舅母!”白姨娘当即捏紧了袖口的布料,整个人都悲伤起来。

秦氏有些于心不忍,也做了让步:“凡事都要试试,而且他们年岁尚小,还可以再物色有没有更好的,毕竟是明姐儿一辈子的大事。她是我最喜欢的孙女,自然不会亏待了,定然会寻一个最好的!”

白姨娘见秦氏这么说了,当即松了一口气:“那就劳烦舅母安排了。”

“跟我客气什么。”

白姨娘跟明姐儿回了他们的小屋子后,白姨娘已经忍不住露出失望的神色了,扶着窗口的木框,看着院里的景物,唉声叹气。

她本以为传去消息,让秦氏过来,就能赶走惠姐儿这个惹人烦的丫头,谁知洛氏的一双儿女跟走了大运一样,都遇了贵人,让秦氏都没有理由带走惠姐儿了。

扭头,就看到明姐儿一副十分高兴的样子,不由得有些恼:“我说你个没心没肺的,居然还能高兴得起来。”

“为何高兴不起来?”明姐儿居然反问白姨娘。

“你还没被惠姐儿欺负够是不是?”

“她越欺负我,越不得父亲喜欢,这有什么可不高兴的。”

“你傻了不成?”

明姐儿当即笑了起来,凑到白姨娘身边,拉着她在炕上坐下,这才说道:“姨娘,您别这么目光狭隘好不好?”

“你怎么跟你娘说话呢!”

“您安静地听我说完好不好?!”明姐儿当即撒娇,见白姨娘不再说什么了,这才继续说了起来,“二哥飞黄腾达,这是该高兴的事情,只有他有出息了,我日后才能嫁的更好,也能好说亲,毕竟家里有一个会有出息的哥哥。”

白姨娘想了想,也觉得是:“是这样没错,可我心里总是不舒服。”

“二哥很少参与我们的事情,只在夫人跟三姐、七妹妹出事的时候,才会帮忙,其实,我们很可以不在意他,他还能给我们带来好处,为何不祝福他?而且,他去了国子监,家里就留下夫人这个没主见的,三姐这个急性子,七妹妹这个痴儿……”

这一会,白姨娘豁然开朗:“的确,没送走惠姐儿,却送走了最不好对付的。”

“是啊,家里留下这样这三个人,岂不是很好拿捏?若是祖母肯留下来住,那我们就更好施展了!”

白姨娘当即摸了摸明姐儿的头:“还是明姐儿看得通透。”

“不过不要做得太过了,我们还指望二哥帮着提拔冬哥儿呢!万事不求极端,只要我们的利益不受到损害,我们过得好,就可以了,也不至于让他们太惨。”

明姐儿对害人没什么兴趣,却也不见得会瞧着别人过得比她好。

她要的,是自己跟白姨娘过得好,还不能让人道是非,所以这个度,需要掌握好了。

“可我总是心里有气,你这么优秀,比惠姐儿、晗姐儿好出几倍去,偏偏败在了庶女上面,我也觉得愧疚。”

“您有什么可愧疚的,还不是您把我教得这么优秀?”

白姨娘当即被她逗笑了。

白姨娘没了之前的抑郁心情,反而开心起来,在屋子里转悠了一会,又开始绣花了,她要给明姐儿秀身漂亮的衣裳,这样才更配她漂亮的女儿。

作者有话要说:为啥我的书评区好冷清,是因为我作者的话太少了吗?

嘤嘤嘤求评论,爬榜~

第 23 章

李墨晗今日,不仅仅是对明姐儿有些刮目相看,还突然觉得洛氏也蛮有趣。

洛氏在她的心里,一直都是一个有些怯懦,没主见,妾室也能压在头上的人。

但是在知道自己的儿子跟女儿有出息之后,直接来了精神。

她回到屋里,先是欢天喜地的高兴了一番,紧接着,就开始张罗李诉柯去国子监的事情,衣食住行需要的东西全想到了,还张罗了裁缝,说要给李诉柯做一年四季的衣裳。

想了想,又补充:“最好是找知道京城里兴什么样式衣服的裁缝,柯哥儿初去京里,莫要被人轻瞧了,觉得是乡下来的孩子。”

惠姐儿瞧母亲着急,她也跟着急,生怕母亲忘了什么东西,拿着笔墨纸砚就开始列清单。

她瞧着这娘俩瞎忙活,也不愿意参合,就坐在一边的炕上,拿来棋谱看。

没一会,这对娘俩就想起了她,又欢天喜地的把她围了起来。

洛氏问:“晗姐儿跟外祖母学了医术?”

惠姐儿问:“听二哥说,你对下棋有天赋?”

洛氏又问:“然郡王他还亲自教你下棋了?”

惠姐儿又问:“你真给然郡王疗伤了?”

她被这母女二人问得一阵无语,最后竟然学了然郡王的口气:“嗯。”

这样回答,真省事啊。

两个人认为在她身上问不出什么了,便开始自顾自地聊了起来。

“娘,晗姐儿下棋跟医术这个事不能马虎了,说不定晗姐儿心智不全,在某些特殊的方面,会有超乎寻常的智慧,一般人,哪能救得了郡王?!”

“你说得对,以前就觉得晗姐儿贴心,现在看来,也是有些小聪明的。”

“把晗姐儿送去孝亲王府是对的,跟着老祖宗学学医术,二哥再去教晗姐儿下棋。”

洛氏也想这样,可总是觉得不妥:“一个表小姐总住在孝亲王府也不是个事啊。”

“那……那就买医书给晗姐儿看,买药材给晗姐儿玩去,这样她能解闷,还能有些一技之长。”

惠姐儿这个建议李墨晗十分欣赏,当即点头,还从身边的小盒子里取出一个小金元宝,往洛氏面前一放:“买药柜、药材,要大,要全。”

洛氏一看就笑了,伸手拧了拧她的小胖脸:“娘还能差你这点钱?不过啊,这些东西娘得给你留着,日后放在你的嫁妆里。”

惠姐儿跟着补充:“娘,晗姐儿的意思是,买个大药柜,药品要全!”

“买!”

“再给晗姐儿买个棋盘吧,她屋里都没有这种物件,还有,笔墨纸砚也备上。”

“买买!”

“那个丘泽先生帮了二哥这么大的忙,是不是得备些礼品啊?”

“买买买!”

其实,李墨晗对其他的不感兴趣,药柜、药材跟棋盘,她还是真的想要。

所以两个人商量的时候,她也认真听了。

洛氏其他事情没主见,给孩子置办东西却是雷厉风行,裁缝没一会就来了,还来了匠人,去李墨晗的小院子里量尺寸,准备订做个药柜。

这么大的阵仗,引来了不少人,在惠姐儿张罗着药柜安放位置的时候,明姐儿也过来瞧了。

明姐儿站在门口张望了一会,发现量尺寸的匠人也都是些女眷,这才凑近了,问道:“不知这是在忙些什么。”

惠姐儿今日得意,难得愿意理会明姐儿,当即回答:“我们在量尺寸,母亲准备给晗姐儿的屋里加个药柜子。”

听了这个消息,明姐儿不由得一怔,却也没太惊讶,只是点了点头,看到李墨晗就站在一侧,当即走了过去:“真该恭喜七妹妹。”

“谢谢。”她回答。

“我发现,最近七妹妹说话越来越利索了。”

她不由得一顿,的确,之前为了维护惠姐儿,说的话有些多。

“四姐姐不希望我好吗?”

“哪能啊,我替妹妹觉得开心。”

“哦。”

“自从妹妹病好了,就跟之前不大一样了,我总觉得,七妹妹就好像换了一个人似的。”明姐儿说着,眼睛在她的脸上打转,想看看她的反应,发现她的表情很淡,这才又补充:“有时都觉得,七妹妹的壳子里面,想换了个人。”

李墨晗转过身,正面面对明姐儿,眼睛看着明姐儿那副故作镇定的模样,突然展颜一笑:“四姐姐最近看了什么奇怪的故事吗?”

“可不是,前些日子读了个故事,是说借尸还魂的,就是别人的灵魂,到了一具新的身体里。”

“故事好看吗?”

“好看。”

“哪天借我看看吧。”

“不巧了,书被我弄丢了,我也寻了好几日。”

“可惜了。”

“可不就是。”

李墨晗知道,明姐儿是来旁敲侧击的,却没在意,觉得明姐儿说不定是怀疑,真有什么水鬼进了她的身体里。

她是一个恢复两世记忆的人,身体还是李墨晗的,还有着她前几年的记忆,正品原装,自然不懂明姐儿的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