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尘客气地应付了众人,看到刘昙身侧的余舒,才微微朝她笑了,坐在邻席,侧过头和他们交谈。

“师叔,小师姑这两天情形如何?”刘昙关心问道。

“每日汤药,她心境平和,好了很多。”

“那我就放心了,上次你提到要用暖玉入药,我派人找到一块,今天晚上就送过去。”

。……

两人围绕着水筠的伤势,话不停闲,余舒插不进去嘴,也没想着要加入他们的话题,看景尘脸色尚佳,不似操劳过度的样子,就放心地转移了注意力,翻看早上带出来的一本易书。

不知过了多大会儿,才听到景尘唤她名字:“小鱼。”

“啊?怎么了。”余舒转过头去,等景尘开口。

“那两册抄本,你背的如何?”景尘看着余舒,将感自责,他一早答应了要教余舒师门绝学,却这么久都抽不出空来指导她。

余舒道:“看是看过一遍了,不过才背了两三页,最近一直没什么空闲。我想等到双阳会结束,再好好研究一下,到那时你应该也有空指点我。”

景尘点点头,刘昙听到他们谈论的内容,疑问道:“什么抄本,师兄要指点余姑娘什么?”

余舒看了一眼景尘,不确定能不能将他传授自己《浑天卜录》的事情告诉刘昙,但见景尘面露迟疑之色,看样子是不好明说,他又不想说谎骗人,于是体贴地接过话头,向刘昙解释道:“是我对风水玄学有些疑问,之前请教了景尘,他想到教派有一本风水秘录,就默背了给我,方便我借鉴。”

刘昙点点头,不管信是没信,没有再仔细打听。

离放榜还有整整一个时辰,余舒听着景尘和刘昙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喝了几杯茶,方有些水遁之意,便起身向刘昙告罪,离席到楼下解手。

这琼宇楼内的厕所修在二楼转角处,一个大房间,房间有锁,屋里屋外都薰了香料,窗下的架子上还乘着清水,余舒洗了洗手,一边甩水,一边往外走,半垂着头,不妨眼前突然多了一道人影,挡在了门口,堵住了她的去路。

余舒顺着那玉佩环身的裙摆往上看,瞧到来人脸上,意外地眉心蹙起,张口问道:“做什么。”

纪星璇神情淡淡的,轻声说:“我们来做个商量吧。”

第三百六十一章 你当我傻么

“我们来做个商量吧。”

余舒在琼宇楼上坐了这么些天,和纪星璇一直都将对方视若无睹,现在突然被她堵住,张口就是要打商量,余舒下意识就警惕起来。

“我和你没什么好商量的。”

余舒直接绕过纪星璇出了门,刚走开两步,就听身后道:“前天上午我不舒服,中途到楼后厢房休息,谁知隔壁吵闹,隔着墙,竟让我听到一场好戏,有趣极了。”

余舒身形一滞,脸色变了变,慢慢转过身来,看着纪星璇,一边分辨她话里真假,一边又不信有这么巧前天让她听了墙角。

纪星璇覆面的青纱不知何时摘去,露出一张清丽十分的脸孔,她是典型的水乡美人,一颦一笑都似水温柔,尤其那对眸子,盈盈不语,便让人心神摇曳,萌生亲近之意。

假使余舒不清楚纪星璇这张美人皮下生的是一颗自私冷漠的性情,单是看着她这张脸,就很难生出敌对之心。

“哦?你看了什么戏,说来我也听听。”

纪星璇轻笑一声,低声喃道:“我竟不知道,莲房姑娘还有一位道尊师父。如你指的是青铮道长,那我大可以告诉你,他老人家的确是位得道高人不错,却比不得太一道那几位真人,何来替你到圣上面前做主一说呢。”

她捕捉到余舒神情中的僵硬,收敛起笑容,语调玩味地再一次问道:“现在我们可以商量了吗?”

闻她所言,余舒面子上不显急躁,心中却在着恼,那天她唬弄刘翼的话让谁听去都好,被人捅出来,顶多她不认账,可是偏偏纪星璇是知道她底细的,让她抓着自己这小辫子。不借机威胁才怪了。

亏她早上出门看黄历是个好日子,六爻掷卦也是大吉之兆,谁想到早有小人在这里等着呢!

“我和你有什么好商量的,你说来听听。”

纪星璇这下反而不急着讲了。她低头弹了弹袖子,扬着眉毛,状似漫不经心道:“你似乎忘了,我如今已是大易师,你见到我,为何不行礼呢。”

易客之间,高低有别。通过了大衍试的易师都是在司天监留有名录的,而大易师,更是能吃上朝廷供奉,白身的易客见到了易师都要恭敬,更何况是可以开府自居的大易师呢。

余舒牙齿痒痒,看着她端起架子故意为难自己,很想掉头走人,却知不能。只好忍了忍,心想着拜一下又不会死,便抬手作揖。低头举过额,没好气道:“学生余舒见过纪先生。”

纪星璇蓦然一笑,看着余舒对她低头,眼里有了一丝快意,指着走廊尽头,道:“这里说话不方便,随我来。”

这里是不是会有人来更衣解手,余舒也担心再让人听了墙根,不想在这里和她谈,却没跟着她走。而是掉头往楼梯口。

“我们到楼下说。”

说着便自顾自地下了楼,并不担心纪星璇不会跟上来。

琼宇楼前正对着春澜河岸,楼后修建有一座小花园,此时无人,相较安静许多。

纪星璇跟着余舒走到一棵老榕树下,见她转过身。才站住脚。

“就这里了,你有话快讲。”

余舒口气不好,纪星璇并不在意,抬头望着头顶榕树层叠的枝桠,慢条斯理地开口道:“六爻奇术,你只教了我一半,除却总纲,应该还有几篇对应的口诀,以及小巧,你老老实实地交给我,不想要这能骗过我,待我确认,便放过你这一回。”

听到她开出的条件,余舒眨了眨眼睛,突然笑了,睨视着纪星璇,不无讥诮道:“当初我答应要教会你,是你不好好跟着我学,净想着陷害我。事到如今你又来要挟我,逼我就范,你想得美。”

纪星璇将目光落回余舒脸上,见她一副不肯合作的态度,并不着急,而是冷冷淡淡地说道:“那我只有将你哄骗十一皇子的事情如实禀告宁王殿下——以下犯上,举止不检点,同皇子有私,哪一样说出去,都足够你脱一层皮的。别怪我没有提醒你,十一皇子可不是什么好惹的人,让他发现上了你的当,白白受了一场罪,他有的是法子惩治你,兴许借着那天的事,将你纳为姬妾,再回去好好折磨,就凭你一个未出师的易客,又不是什么大家出身,难道还能反驳——我看你到时候还笑得出来。”

余舒听着纪星璇的恶意推敲,忍不住皱起了眉毛,知道她不是单纯地在吓唬自己,这种缺德事,刘翼那个品行不端的兔崽子还真做得出来。

一想到自己有可能被那种淫邪无耻之人强抢回去做小老婆,余舒的隔夜饭都想吐出来。

“怎么样,你想好了吗,是那六爻卜术重要,还是你自己重要,你是个聪明人,应该不会犯糊涂。”纪星璇不急不躁地等着余舒回答,焉定了她不会拒绝自己的要求。

余舒眉头的一皱一松,望着眼前是敌非友的少女,慢慢点了点头,道:“你说的对,我怎么会犯糊涂呢。”

说罢,就毫无预兆地迈开步子,目不斜视地越过了纪星璇身旁,二话不说竟然要走。

纪星璇愣了下神,飞快转过身,神色难看地叫住余舒:“你这是不肯答应我吗?”

余舒脚步一留,停在原地,却未回头,只是冷冷扬声道:“你既然知道我是聪明人,怎么还会问这种蠢话,难道我将六爻交给你,你就不会对人乱说话了吗?我若是答应了你,那才是我傻。哼,我若是个傻的,当日在司天监被押进大狱里等死的,就不会是你们祖孙了,纪大人想必现在还好好做他的右判官,哪里就为了保全你,成了个死人呢。”

纪星璇被余舒一席话讲的面无血色,尤其是那最后一句,简直是刀扎在她心窝上。

“那天的事,你愿意说就尽管去说,看我到时候会不会如你所愿,任人股掌。”

余舒嗤笑一声,头也不回地上了楼,留下纪星璇一个人站在树下,脸色一阵青一阵红,扶住了树干才站稳了脚。

好半晌,才讷讷自语道:

“那我就看看,你会不会如我所愿…不得好死。”

接着她眼神一厉,呼吸着四周草木芳香,平复着起伏的情绪,很快神色便恢复如常。

第三百六十二章 无魁!(蛇年大吉,新春快乐)

余舒回到座位上,眺望着远处靛青的河岸,已经没有先前那么期待今天放榜的结果了,她此时脑子转的飞快,想的都是如何应对接下来可能会出现的麻烦。

她刚才直截了当地拒绝了纪星璇的要求,并非是一时脑热,而是考虑到现状,刘翼就算是知道他上了当,咽不下这口气,却不大可能会在双阳会期间找她算账。

再怎么说她现在还是刘昙的坤席,替代了水筠,坐在这么明显的一个位置上,万一又出了事,谁的脸上都不好看。

所以至少在双阳会期间,她可以不必担心会被刘翼怎么招,仍有一段时间考虑对策。

但是双阳会过后,她的处境就糟糕了,就凭刘翼那小肚鸡肠的德性,肯定不会放过她,纪星璇就更不用多说了。

可恶,本来遇上这种事,她还可以找薛睿商量商量,但是她大哥前天离京办事,也不知道何时回来。

正在和刘昙说话的景尘,渐渐发现余舒回来后,就一直皱着眉头,两眼盯着楼外发愣,貌似有什么困扰,于是越过刘昙唤她:“小鱼。”

余舒听到景尘叫她,暂停住走远的思绪,转头看向他,迎上他关心的目光,心中动了动——

要不要告诉景尘她打了刘翼的事,请他帮忙,到时候总该抵得了刘翼。

这个念头一冒出来,余舒就觉得有几分可行,虽说因为水筠的遭遇,她和景尘这些日子疏远了,但是过命的交情不假,景尘如果知道刘翼要打她的主意,一定不会袖手旁观。

再者。以景尘如今的贵重身份,钦封的道子,对上一名皇子,对方面子上也要礼让三分。只要景尘压得住刘翼。她自有办法收拾纪星璇。

余舒整理出了一个缓急轻重,当下决定等今天双阳会散了就找景尘谈谈,到了这个份上,已经不是靠着耍聪明就能混过去的,再不找朋友帮忙,难不成真等着给人家做小老婆?

“景尘,”余舒清了清嗓子,说道:“我想去探望水姑娘。等今天下午散了,我和你一路回公主府?”

“好。”景尘没多想就应下了,不知余舒是寻了个借口,哪里真的是想去看水筠呢。

余舒心神一松,表情缓和许多,正要再说什么,余光就瞥见长廊后边小道上,一名眼熟的侍卫神色匆匆地低头走近。

“殿下。”那侍卫就站在刘昙身后。先向他问候,再转向景尘,凑近了低声禀报。

这楼上不怎么安静。余舒仔细听都没能听清楚他说的什么,却见景尘脸色有些变了,听完了话就从椅子上站起来,对着面露疑惑的刘昙道:“重云,我先回去,你代我向旁人解释一番。”

“出什么事了?”刘昙紧张问道,“是不是小师姑?”

景尘点点头,没有多做解释,又看了余舒一眼,道:“今天不方便。我改天再请你到公主府。”

余舒不知发生什么事情,但猜想是水筠的身体出了什么问题,看景尘一副急着往回赶的样子,不由暗叹一口气,心知今天是和他谈不成了,心中闪过一丝失望。回他道:“嗯,那就改天吧。”

景尘说完话就带着人走了,没有和这楼上的其他人打招呼,但不少人看到他离席,都让人来询问刘昙。

刘昙和这些人打起马虎眼,并没有说明景尘回去是因为水筠出了事。

景尘这么一走,余舒坐在楼上更没了心情,漠不关心地听着从楼下擂台两旁的人群里传出来的股掌叫好声,端着一杯热茶,直到手心凉了。

不知不觉,快要到放榜的时辰,楼下的场地被清空,御史出面,密封着名单的告示牌子被人抬出来。

余舒勉强集中起注意力,听着御史的宣读声,比较着剩下的四位皇子各自的人选。

奇术一科,若论难度,当的上大衍六试第一,每年参考的人往往是最少的,而能有资格上榜的易师,少有不是系出名门,来自世家。这种现象并不奇怪,学易本就不易,寻常的易客,没有身家背景,哪有机会接触到上乘的易术,遑论称奇呢。

余舒开考之前曾通过薛睿进过太史书苑的藏书阁,阅览了历年的考卷,大衍开试二百年间,奇术一科的考题千奇百怪,无不刁钻,若想答卷出彩,必要有理有据,并且引用奇术所学,才能入得了司天监那几位大人物的法眼。

御史从长及幼,先拆封了宁王和八皇子的名单公布,一共六张名帖,各自不同,再来就到了刘昙。

“九皇子下换名帖,一为太原考生段衡之,一为江西福县考生王瀞,一为燕阳城考生文少安。”

余舒听到御史念了文少安的名字,才放心下来,之前就怕刘昙改动她的名单,其他两个人改了倒是不可惜,唯独这文少安,正是她从刘昙给的那份名册里,从七十余名候选者中周算出的第一人选!

万一文少安争气,能登三甲,余舒这个坤席才能算是坐稳了,不会再有人将她看成是一个凑数的,刘昙倘若识人,岂会不引重她,如此一来,她身上又多了一层保障。

想到这里,余舒不禁精神了许多,将手里的冷茶倒掉,又续了一杯热的暖在手心,睁着眼睛远望河岸,只等着抄榜的人快马到来。

贺兰愁隔着桌子,留意到余舒眼巴巴张望的模样,捏着唇须笑了笑,偏头和刘昙说道:“殿下看,余姑娘瞧着竟比您还着急结果。”

刘昙看了眼余舒,对她道:“你不必紧张,若是有人高中,自然最好,若是最后落空,我亦不会责怪你。”

余舒不好意思地朝刘昙笑笑,心中长叹道:她根本就不担心会落空,她担心的是文少安这匹黑马能不能给她争个三甲回来!

正说着话。楼外人声忽然大涨,余舒视线探出去,搜索到远处骑着马的官差,正在排开岸上的人群朝琼宇楼这边赶过来。顿时眼前一亮,差点就从椅子上站起来。

“来了,抄榜的来了!”楼下人声此起彼伏。

“铛铛铛铛——”御史看场面有些乱,就叫侍卫敲响了一旁架子上悬着的锣鼓,肃静当前。

又过了一会儿,那两名护送榜单的官差终于挤到了楼下,将密封的抄卷呈递到御史手上。

两名御史分别检查过后。才抖开了卷轴,由左边那一个捧着公布出来:“兆庆十四年大衍试三月春榜第五科相术,登榜者共计三十九人——第三十九名,卫州考生……”

这张榜刚念出来,余舒就听到琼宇楼上一阵惊讶的议论声,就连刘昙都忍不住和贺兰愁道:“这奇术一科怎么才有这几个人考中。”

贺兰愁也奇怪,他在京城这么些年,大衍试经历过几届。需知奇术一科往往云集了世家子弟,能容百人的金榜上,超过半数人都算是少的。这次却只有三十九个人考中,难道今年的题目出的真有那么难?

余舒并不关心有多少人考中,她只想知道她选出来的那三个人,都在什么名次,越靠前她越高兴,只要能压过纪星璇相中的那几个,抢了她的风头,才叫爽快。

一共就有三十几个人,御史很快念了一半,最先应中的就是宁王名单上的一个考生。位在第二十四名。

今天三楼上人坐的多,少不了有人心存讨好,大声张扬地向刘灏恭喜道贺。

刘灏坤席有纪星璇这个芳华正茂的秀元大易师作陪,满面的春风得意,远远地就朝着刘昙、刘鸩拱手,朗声笑道:“八弟、九弟。不好意思,为兄先拔一筹了。”

刘鸩心中羡嫉,却不敢直接对刘灏说什么酸话,干笑一声,便将头扭向一旁。

而刘昙正要向刘灏道喜时,贺兰愁却耳尖地听到御史念到了下一个人名,嘴角咧开,有些无状地打断了刘昙的声音,惊喜道:“恭喜殿下,又得取一员,是第二十一名!”

刘昙愣了下,才反应过来,眼中流露出几分欢喜,点点头,略有深意地瞧了余舒一眼,才一扭脸,便朝着刘灏拱手,大声道:“沾了七哥的喜气,我也相中一人!”

刘灏笑容在嘴角停顿了一下,神色不变地回道:“恭喜九弟了。”

刘鸩见刘昙这边也中了彩,反倒高兴,转过身和刘昙道贺,话里话外羡慕他的好运气。

余舒倒是不觉得兴奋,她有祸时法则作弊,能肯定她选的三个人都在榜上,越早念到名字,反而不是什么好事。

怕什么来什么,余舒不想太早听到她相中的人选,偏偏只过了片刻,就再次听到御史念出刘昙名单上的一个人——

“第十八名,太原考生段衡之…”

“恭喜九殿下!”

刘昙正在应付着刘鸩,忽又听到有人向他道喜,在贺兰愁的提醒之下,才知道又中了一人,脸上难掩意外之色,转头看着余舒,想要说句什么,却找不到词儿——

什么时候双阳会上的人才变得这么好挑拣了,他小师姑是道宗后人,慧根过人,又手持着异宝,才能一目识人,可这余舒,不是个自学成才的吗,哪来这样的能耐?

余舒正因为那两人名次不高而纠结,没注意到刘昙探究的眼神。

而另一头,刘灏因为刘昙梅开二度,眼中闪过一抹阴郁,偏偏有人脑子里缺根弦,声音不低地交谈:“怎么九皇子没了那位仙姑帮忙,还是这样好运气,你们道他坤席上的姑娘是谁,我听说竟和道子有些渊源。”

息雯郡主就坐在纪星璇旁边,对于纪家和余舒的恩怨,有所耳闻,听到这些议论声,再见纪星璇神情冷淡,便哼了一声,娇声引来两边注意:“那位莲房姑娘,本郡主倒是知道的,也是今年大衍试的一个考生。不过似乎至今榜上无名,只是个白身的易客罢了。”

大衍一共六科,除却算学一科特立独行,其余五科。凡能中一科就能晋为易师,同年考中两科则晋大易师,易客们若要晋升,到现在就只能指望奇术这一科了。

而众所周知,奇术是六科之中最难考的一科。

换句话说,余舒今年是没多大希望晋升了。

众人听到这里,顿时对余舒没了兴趣。话题纷纷转移开来。

息雯冷笑一声,转头对纪星璇耳语道:“何必为那种人扫兴,你是秀元大易师,这一年大衍最出彩的人物,日后前途不可限量,谁能越过你去,姐姐眼光高些,别总是盯着那些不成气候的小人。”

纪星璇被她说笑。摇摇头,道:“我知了,郡主不要为我生气。”

息雯撅撅嘴。心说纪星璇哪里清楚她和余舒的过节。

余舒不知道有人正在说她长短,她正竖着耳朵听御史慢腾腾的念着人名,随着御史越读越靠前,一直到了前十,她希望越大,心跳越快,紧张地手心都要捏出了汗。

第八,不是。

第七,不是。

第六,还不是。

余舒的心都提到嗓子眼。很想催促御史快点念,又怕过早将文少安的名字催促出来,口干舌燥,却连口茶都不敢多喝。

“第四名,太史书苑考生孙荇。”

余舒听到这个名字,皱起了眉毛。她没记错的话,这个人就在宁王的名单上。

果然,下一刻她就听到楼上有人向刘灏道喜,转眼看去,但见刘灏已经站起身来,一边应付着四周恭维,一边端起了茶水,敬向坤席的纪星璇,爽朗高声道:“本王以茶代酒,谢过坤座了。”

这一句话,一杯茶,由一名王爷敬上,明摆着要给纪星璇这名新晋的大易师造势,在座的个个都是人精,察觉到刘灏用意,一个个都准备顺水推舟,正准备了好话要讲,没多少人留意御史接下来念的名字。

却在此时,楼上有人大喜一叫,声音嘹亮地盖过了所有人:“恭喜殿下,连中三员,喜获一位香郎!”

众人纷纷回头张望,就见刘昙座旁坤席站起了一名样貌清秀的少女,脸蛋红红地向刘昙道贺,正是余舒。

原来就在刚刚,御史念出了文少安的名字,堪堪进入奇术三甲,排名香郎!

余舒听到文少安的名字,兴奋的脸都红了,一个香郎,虽不是魁首,但也足够帮着刘昙压过刘灏,梅开三度,这是大大的风头!

她这一嗓子喊出来,就把刘灏刚才造出的气氛一下子坏掉,而纪星璇正被一群人环绕,矜持地端茶回敬刘灏,登时沉下脸,冷冷看向余舒的方向。

这楼上气氛顿时僵着,众人立在当场,左右为难,一时不知是该先迎合刘灏,还是该要先向今日的赢家刘昙道喜。

就是这么一静的工夫,没人看到楼下的御史转头瞧了瞧告示牌上挂着的一张张名帖,又对照了一眼手中榜单,清了清嗓子,徐徐宣布道:“第二名,扬州义阳县考生,余舒。”

琼宇楼不算高,三楼离地面也就是三丈多高,这名御史年纪不大,中气很足,站在三尺高的擂台上,四周安静,说话的声音尤其响亮。

余舒正因为文少安高中三甲而欢喜不已,恰听到自己的名字从楼下传上来,神情有些迷茫,左右看了看,以为谁在叫她。

最先反应过来的却是刘昙,他只是愕愣了一瞬,便从椅子上站起来,脸上惊尤过喜,不大确定地询问余舒道:“余姑娘是扬州义阳人士?”

余舒点点头,眼睛眨巴了一下,突然瞪圆了。

刘昙看到她这反映,忍不住笑了,眯着眼睛,看向她的目光已然不同,但听语调轻快道:“恭喜姑娘高中。”

贺兰愁紧跟着起身道贺,笑声朝余舒拱手。

余舒气血上涌,满面红光,只觉得这会儿发生的事不大真切,她竟然考中了!

且甚在那文少安之前,位列第二,堪当秀元!

好大一个彩头!

余舒虽然不在刘昙的名单上,但她是刘昙的坤席,座上之宾,与有荣焉,何况刚刚连中三元,已有一个香郎,再加上一个秀元,岂不是四喜添上,比之不久之前,刘昙在水筠的助力之下,一举夺魁,那也不遑多让了!

这楼上在座的都是些见风使舵的人,闻见势头一转向刘昙,便忘了刚才的僵持,一个个朝着刘昙和余舒道贺,恭喜声不绝于耳,倒将刚才众星拱月一般的纪星璇冷落在了一旁。

纪星璇站在那里,身形有些尴尬,她勉强挂着笑容,装作若无其事地坐了回去。

“你们倒也静一静,没瞧见御史都说不上话了,这魁首还没出来呢。”息雯冷不丁地泼了一盆冷水,手在桌子底下捏了捏纪星璇的手臂,暗示她别急。

一群人这才发现御史好半天没说话,被晾在了一旁。

刘灏表面维持着风度,对楼下扬手道:“请御史继续念榜。”

那名御史表情古怪,拿着榜单和身旁的同僚研究了一会儿,揖手对着楼上说道:“回禀宁王,今年大衍奇术一科,榜首空缺,秀元之上,无人出。”

此言一出,全场愕然,这一科竟然没有魁首!?

第三百六十三章 好运的秀元

大衍试自开创以来,不是没有过三甲空缺的历史,但是次数不多,往往是因为考生答卷中没有能够合乎司天监评判能够荣登三甲的,而这当中又以魁首的空缺次数最多,平景年间,就曾出现过六科大试,只出了两名魁首的记录,所以今年奇术一科的榜首空缺,其实并不足为奇。

这对别人来说,兴许是件遗憾,可是对于余舒,反而是个意外的好消息。

三甲之位,没了魁首,她这个秀元第二,却隐约成了半个第一,高登榜上,惹人钦羡——一个不是榜首的榜首。

意识到这一点,余舒笑得整张脸都春花灿烂的,她是真的开心,这个秀元来的真的太是时候!

等琼宇楼上的一群人从这一榜内无魁的惊讶中回过神来,都是纷纷回头看向余舒这个好运的秀元。

刘赡的坤席辛六不知何时到了余舒边上,拉着手笑眯眯地恭喜这个新朋友。她是知道余舒之前不过是一个白身的易客,考上了这一科刚刚晋升易师罢了,虽比不得大易师的风光,但是每年大衍才能出几个大易师,而奇术这一科的三甲,意义不同,绝对是值得交好拉拢的。

他们辛家是京城十二府世家之一,兴起不足百年的望族,只排在十二世家最末,可是却能稳占五大易馆一席之地,凭的就是他们辛家乐善结交,又慧眼识人,所以馆内可以独当一面的易师,恰恰是五大易馆中最多的。

“莲房,你这下子做了秀元先生,往后眼睛还在眉毛底下吗?”辛六打趣。

余舒哈哈一笑,合不拢嘴,“在的在的。”

除了余舒,最乐意看到这个结果的人非是刘昙莫属,他和贺兰愁交换了一个眼神,远远望了一眼宁王,察觉到那边的低气压,不禁勾起嘴角,先前水筠遭人凶手,听到有人私下议论他无能的阴郁,此刻已然一扫而空。

再看余舒,刘昙愈发觉得他小师姑神机妙算,此女果然能够助他脱困。

琼宇楼上一波起一波落,布告了榜单之后,很快就到了用午膳的时辰,一群人有说有笑,起身离席,转进了膳厅。

且不说刘昙那一间雅包里是个怎样的和乐融融,宁王刘灏一进到饭厅,便拉长了脸,一声不吭地坐下。

纪星璇心中亦是憋堵,低头坐在另一旁。

刘灏的乾席见状,犹豫来去,最后开口劝慰道:“王爷稍安勿躁,眼下不是生气的时候,九皇子是暂时领了先,不过后面还有一科算学,再有科举金榜,谁能笑到最后,还未知晓。”

刘灏冷声道:“拢共出了五榜,已经叫他们收去一名魁首,一名香郎,再加上今日这个假榜首,你难道让本王下一科找个算子出来压过他们不成!”

虽说有了纪星璇这个秀元大易师,可以以一敌二,但是双阳会最看中的是名次,先重质量,其次才是数量,因此论,刘昙那边相中的人数就不比刘灏的少,本来纪星璇还能盖过一头,但是今天出了余舒这个意外,就显得不足了。

除非是下一科能相个算子出来压阵,才能逆转形势。

可是大衍试的考生又不是菜市上的黄瓜,能够摊开来让他们一个个挑拣的。

“这…”刘灏的乾席也是一位颇有名望的文士,吃了刘灏的挂落,脸上挂不住,干脆就不说话了。

纪星璇这时抬了头,轻叹一声,站起身,垂首对刘灏道:“都怪我不济事,耽误了殿下的大事,请恕罪。”

刘灏是个惜美人的,抬头看到纪星璇一副自责模样,哪里还舍得怪她技不如人,于是神情缓和道:“你这是做什么,本王又没说你的不是,快坐下。”

纪星璇神情温驯地望了一眼刘昙,“多谢殿下体谅,然而星璇不能如您所意,心中有愧。不过殿下且放心,下一科算学,您必会转势。”

听出她话里有话,刘灏疑问道:“你难道有把握相中三甲?”

纪星璇摇摇头,稍微露出了一点笑容,胸有成竹道:“不是我有把握,是殿下有把握。”

刘灏皱眉:“此话怎讲?”

“殿下是一时气急,怎么糊涂,难道忘了吗?我之前就和您提到过,我在太史书苑修学,曾见过不少大哲,当中韩闻广老先生,一门三算子,今年大衍他有两个亲传的弟子应试,我恰好认得,观过他们面相,依我所断,算子就在这两人当中,殿下尽管派人去换他们的名帖,想必他们不会不给殿下面子。”

双阳会上皇子选人有规矩,御史监督,前一科放榜之前,是不能提前去换下一科考生名帖的,所以纪星璇对算学这一榜心中有数,却压着没讲,就是等着这样关键的时候,再来讨好刘灏。

果然刘灏面露喜色,当即抚掌唤来近侍,吩咐下去拜访韩闻广的两个弟子,务必要拿到他们的名帖。

第三百六十四章 姐姐最厉害

上无魁首,余舒这个好运的秀元在今日双阳会上最是惹人关注,在各种审视的目光中陪同刘昙待到下午。

到散会时,宁王已然提前半个时辰就带人离场,走的时候连招呼都没有同刘昙打。

“九弟,今日讨了这样的彩头,你总不能逃了吧,必要做东请咱们喝几杯去!”八皇子刘鸩起哄,叫住了十二皇子刘赡一起,非要刘昙请他们喝酒。

刘昙笑笑点头,有这种联系感情的好机会,他怎会推辞,于是转头问向还在楼上的贵胄:“几位世子和郡主妹妹们,不如同去。”

湘王世子和廉王世子几人自然不会拒绝刘昙的好意,满口应下了,随同还有几名郡主,也都娇滴滴地答应,只有息雯一个脸色不愉,拉了拉她大哥衣袖,道:“哥哥,我身子不爽,就跟不去了,到时你代我向九皇子赔一杯酒吧,好么?”

刘炯点点头,落下她和几个女孩子说话,他则过去和刘昙他们一起说说笑笑下了楼。

众人来时都乘了轿子的,不好一路同行,于是刘昙定下城北一家专迎贵人的酒楼,约好了傍晚相见,现在先各回各府梳洗一番。

余舒和贺兰愁跟着刘昙回到别馆时,太阳还没有下山,刘昙没急着回后院更换衣服,就坐在轩厅内同他们说话,神情少了以往三分沉稳,面上泛着一阵轻快。

“呵呵,余姑娘真是大出人意料,给了小王一个惊喜啊。”刘昙刚一坐下,就先表扬余舒。

“别说是殿下意外,我自己都想不到。”余舒笑叹一声。

对于今日放榜结果,若论惊讶,余舒分毫不比刘昙少,乐陶陶地过了一个下午,到这会儿才觉得真切起来——本来不报希望的奇术一科考中了。而且是实打实的秀元,上面连个榜首都没有。

贺兰愁爽朗一笑,道:“原来你也没有预料,我以为是姑娘自知能够极榜。所以没有在名单上添上自己,助得殿下梅开三度,又能锦上添花,何其快哉!”

见贺兰愁这帽子戴的高了,余舒赶紧摆手道:“说到底还是侥幸,我哪敢这样托大。”

刘昙暗自满意余舒这种谦虚的态度,语气温和地对着她道:“你这几日劳累了。晚上酒席就不必跟去应付。明天该到司天监去回笔领印章,刚好你回家去歇个两日,等算学一科的名单拟好,我再派人去请你。”

余舒正有此意,于是谢道:“殿下体恤,我这阵子是没睡个好觉,如是您没有旁的吩咐,我这就告辞了。”

刘昙点点头。摆手让人送她。

等余舒走后,贺兰愁才疑惑开口:“殿下,刚才为何不提招揽之事?要知道余姑娘不在双阳会名列。日后若有人拉拢,她随时可以去的,放过这样的人才,岂不可惜。”

刘昙揭开茶盖子,轻碰了一下杯口,慢慢道:“先生以为此女心性如何?”

贺兰愁沉吟道:“心思内敛,积小谋大,行事颇有主见。”

刘昙笑了一声,“这就是了,学易的女子本就性情要强。她又比旁人多些主张,此时正值得意之时,哪里会甘愿让旁人为她做主,我此时招纳,她必定会多想,不如先将她放上一放——”

说到这里。他将比了比手热茶,一语双关:

“等到这阵子风头过去,她这杯茶冷了再说。”

贺兰愁目光闪烁,赞同颔首,又叹道:“殿下凡事能够不急不躁,沉稳如斯,何愁不能成大事呢。”

余舒乘马车回家,一路上都在想着回去后怎么告诉家人这个好消息,怎想到一大家子已经聚齐了在前院客厅里等她。

“来了来了,姑娘回来啦!”守在门口的芸豆一看到余舒,便大呼小叫地跑了进去,院子里还站了好几个下人,闲手闲脚的。

余舒正想着是不是贺老太太他们进京到家了,刚进到院子里,就见余小修从客厅里蹿出来,猴儿一样跑到她跟前,拉住她又蹦又跳,喜不自胜地叫唤道:“姐,姐你考上了!考上了!”

余舒被他晃得头晕,正纳闷他怎么知道的,又看到跟着从客厅里走出来的裴敬,这才明白是谁来先她一步告诉了家里这个好消息。

“好孩子,真是争气,一声不响就考了个秀元回来!快过来,让舅舅好好瞧瞧咱们家的女先生!”

裴敬满脸喜气地朝余舒招手喊她过来,拍拍她肩膀,推她到贺芳芝和赵慧面前:“我一听到消息就赶过来告诉你爹娘,说你考了个第二。偏偏他们还不信我,非要让我赶车同他们一起到太承司门前去看一看皇榜,还好我劝住你娘,到了晌午,就有官差敲锣打鼓到家里来送彩放炮了,他们这才相信你高中了。”

贺芳芝脸色有些尴尬,咳嗽一声,拿出来做父亲的架势,对余舒道:“考上了就好,你也不要太过自骄,听说还要到司天监去回笔,才能被录入册中,正式做上易师。”

“行了,正高兴呢,这些个待会儿再说,”赵慧将贺芳芝挤到旁边,嘴咧着,拉住余舒的一边拍,一边道:“你不晓得,娘就怕是万一那榜文上写错了名字,不是叫人白高兴一场。”

“噗,您就放心吧,人家没写错名字,那榜文上第一个就是我。”余舒到了长辈跟前,才露出些得意之色。

一家人就站在院子里,欢喜了一阵,余舒怕赵慧站久了不舒服,就要扶着她进屋,却被裴敬拉住,洪声喊下人道:“去去,将我带来的大红雷拿出来两挂,到门口放出去响一响,都过来给你们家姑娘磕头道喜,待会儿舅老爷有赏!”

于是满院子的下人都动起来,拿爆竹的拿爆竹,引火子的引火,剩下的都乐颠颠地跑过来给余舒磕头,一口一个“恭喜姑娘高中”,等外面鞭炮噼噼啪啪那么一响,整个宅子热闹的就跟过年似的。

裴敬早有准备,叫随从拿来一盘子银锞,一人发下去一块,分量足足有三两重,喜的下头人笑的没了牙,更加卖力地冲余舒说着吉祥话。

这气氛热乎的让余舒人都有些轻飘飘的,看着大门口一阵红火烟硝,颇有点熬出头的感觉,心里那些不痛快不高兴的,似乎也都被这些鞭炮崩走了。

住在这附近的街坊四邻白天已经听过一回炮响,都打听到街头第三户这一家里出了个女易师,白天没能见到,这会儿黄昏又听到声响,便知道是那女先生回来了,不多时就有人接二连三地上门拜访。

贺芳芝夫妇因为是迁居来的南方人,和北方的住户来往不多,大多眼生的很,赵慧又怀着身孕,不好招待,好在有裴敬这个八面玲珑的,陪着余舒一起接待了上门道喜的客人,轻轻松松就把人打发走了。

等这波人散了,赵慧赶紧让门房将大门掩上了,催促厨房做菜下酒,在后院大屋里摆了一桌,一家人吃吃喝喝,高兴高兴。

到月上,裴敬才醉陶陶地离开,贺芳芝也喝了不少酒,面红耳赤地送大舅子出门。

“娘,您也歇着吧,我让人收拾收拾就睡了,明天要到司天监去领印章,得早起。”余舒扶着赵慧回了房,转头出来让沈妈带人把上房打扫干净,又吩咐厨房给贺芳芝煮醒酒汤。

余小修像个小尾巴似的跟着余舒打转,半步都不离开,满眼珠子的崇拜,余舒感觉良好,也不撵他,等事情都安排好了,才带着他回到自己屋里。关起门,余舒抬起手臂猛地一把将他揽住,按着他的小脑袋揉来揉去,闷声直笑:“好弟弟,姐姐厉害不?”

余小修呲牙咧嘴地抓着她袖子,嘿嘿叫道:“姐你最厉害了!”

“乖,回头等姐领了朝廷供奉,就让舅舅给你弄一匹小马玩儿。”

“真的啊?”

“骗你做什么。”

“姐你最好了!”

姐弟两个玩闹了一会儿,等到门外芸豆敲门说洗澡水烧好了,余舒才将被她揉成鸟窝的余小修放开,开门推他出去:“早点睡觉,今儿晚上不用看书了,明天让白冉去书院给你请个假,姐姐带你到司天监去见识见识。”

“真的!?”余小修差点兴奋地蹦起来,他在百川书院上学,没少听人说起司天监怎么气派了,可惜不是谁谁都有本事进去溜达的,他要是去过,回头就能跟胡天儿显摆了,在同学里别提多有面子了。

“再问就成假的啦。”余舒笑眯眯地在他脑门上弹了弹。

余小修赶紧闭上嘴,一溜儿跑回了自己房里,找白冉说道去了。